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十一集)  2011/1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3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註》,第一百九十二面第一行

  這是宗趣裡頭第七個小段,「極樂不退因緣有五」。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又極樂不退之因緣有五一、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進,故不退。三、水鳥樹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四、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五、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這裡說了,極樂世界人人都能得到三種不退,什麼原因?這裡說出來了,至少有五種原因。第一個,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這就是佛力加持的,彌陀他確實有能力做得到。我們中國習俗說保佑,攝持就是保佑。大慈大悲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自然成就了極樂世界,功成之後,阿彌陀佛沒休息,如果休息,功德就不能增長,就停在那個地方。不但他沒有停止,而且他更精進,更上一層樓,用極樂世界這個地區,等於說辦了個學校,接引十方世界諸佛剎土裡面有緣的眾生,到極樂世界來學習,到極樂世界來成佛。幹這樁事情幹到今天,世尊告訴我們已經十劫了。所以,他的功德天天在上升,沒有往下降,這個能力是真的,不是假的。因為有這麼大的功德,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沒有一尊佛不講淨土三經,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往生淨土。所以往生淨土的人數是沒辦法計算的。

  世界無邊,眾生無量無邊,每天到極樂世界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極樂世界有多大?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法性土沒有大小。不像我們地球,太陽系,釋迦牟尼佛的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什麼?這是法相土。法相土有侷限,就有範圍,法性土沒範圍。所以那個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不但極樂世界的實報土是法性土,現在我們明白了,它的凡聖同居土都是法性土,方便有餘土也是法性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四十八願一開頭就說了,到極樂世界是金剛不壞身,紫磨真金色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句話是釋迦牟尼佛隨順我們世間說的,釋迦牟尼佛有沒有說真話?有,在《觀無量壽經》上說真話了。告訴我們,彌陀的報身,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這佛說真的了。八萬四千不是數字,代表圓滿,這大圓滿。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無論是哪一土哪一品,因為得到彌陀願力攝持、加持,相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所以,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這我們前面讀過,在四十八願裡頭學過。

  彌陀為什麼要這樣做?消除我們的傲慢、不平的心理,相貌好,自己就會驕傲,相貌醜陋就會有自卑感,這是一般世界上都有這個狀況的。極樂世界要平等,大家一樣,每個人相貌都是跟佛一樣,一個模子做出來的。這樣我們又懷疑了,這一個模子做出來都一樣,我們到極樂世界,誰是誰都不認識了。不會,有神通,每個人都有神通,對每個人一個也不會搞錯的,哪個是阿彌陀佛,哪是什麼人去往生的。十方世界往生的人非常之多,你個個都認識,這不思議的境界。

  最殊勝的,這些我們都要記住,彌陀念念不捨眾生,我們要學。為什麼?眾生跟自己是一體。阿彌陀佛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將眾生當中真正叫上上根人都接到極樂世界,專接上根。什麼叫上根?願意親近阿彌陀佛的人都是上根自以為很聰明,不需要到極樂世界,那不是上根。不可思議,我們要認真去思惟,冷靜去想想,這裡頭道理太深了。為什麼成就那麼快?阿彌陀佛天天講經教學,沒有一天空過。而且彌陀無量的慈悲,不但聽他講經,他還鼓勵你每天到十方世界去供佛、去聞法,聽聽別的佛怎麼教你。供佛,我們知道是修福,聞法是修慧,到極樂世界福慧雙修,一天都不會空過。所以他成就那麼快,一生當中圓滿成就。這種環境,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找不到,我們必須要記住。

  第二個,「佛光常照」,這也是加持,自性智慧的加持,讓我們的菩提心增長,不至於退轉。菩提心就是我們總結經論提出十個字,真誠心,真誠心是菩提心之體,真誠心對自己,自受用就是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在一般經上叫深心,深心不好懂,我就直接用經題「清淨平等覺」。換句話,你在極樂世界,你的清淨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你的平等心一天比一天平等,你的覺悟就是一天比一天提升,提升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就回歸常寂光。對待別人,菩提心作用是自受用、他受用,他受用是慈悲,大慈大悲,念念不捨眾生。而且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要學習。我們今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我們那種謙卑、恭敬心才生得起來。看到蚊蟲螞蟻都是菩薩,對人能不恭敬嗎?對父母能不恭敬嗎?對蚊蟲螞蟻都那麼恭敬,對樹木花草都恭敬。

  這一次雲南朱總來看我,帶著幾個朋友,種菜的,把我六和園菜園整理了一下,我很感激他。他把菜的種子種下去,每塊地方都插一個牌子是什麼菜,教給我們管理的人員你每天念白菜菩薩、蘿蔔菩薩、莧菜菩薩,你要這樣去對待,不能有一點輕慢心。那些小蟲菩薩、小鳥菩薩,都要給牠們,已經約定了,指定一個區域供養牠們的,我們也很認真去種植,供養小蟲、供養小鳥沒有指定的,一定保留,牠們決定不要侵犯。不要農藥,不要化肥,不傷害牠們,農藥、化肥是傷害牠們。他做了好幾年,做得非常成功,你們到雲南去可以看到了。這個成功之後就會推廣,不需要農藥,不需要化肥,種植的品質非常之好。那是什麼?恭敬心種出來的,用這個話,菩提心種出來的,這不是凡夫心,菩提心種出來的。「菩提心增進,故不退」。

  三,「水鳥樹林悉演妙法」。這個水鳥、樹林哪來的?《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變化所作,「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在彌陀講堂裡面,總得坐在那裡規規矩矩的,對佛恭敬,不得隨便。可是阿彌陀佛變成水鳥、樹林,那就可以隨便了,就可以放鬆一點。佛慈悲,讓你在聽經聞法的時候也逍遙自在。我們想想那個環境,他們為什麼會不退轉?真有道理,你說校園多好,這個我們都應該要模仿,要來建造。現在能做得到,用小擴音器,整個校園裡面隨時隨處你都能聽到講經、聽到法音,有念佛的地區,有聽經的地區。經典一門深入,在過去,中國寺院庵堂都是一門深入,只有叢林例外,叢林等於說佛教大學,它有很多科系。但是雖然它科系很多,學生只能學一樣,不能學很多樣,很多樣它不教你。殿堂就是講堂,我們現在叫教室,某一個殿堂裡面,有老師,就是有教授,在以前佛門叫首座和尚,首座和尚就等於是教授,現在稱的教授。這個教室就是一個教授,他專門在此地,譬如講《華嚴》,這華嚴講堂,這個首座和尚專講《華嚴》,學《華嚴經》就到那個講堂去,學《法華經》是另外一個講堂。這是一個學校,規模很大,講堂很多,教授很多,可是你學是跟一個人學。小廟是專修的。所以它把人教好了,人是教得好的不教,光念經不行,他還是會胡思亂想,所以一定要教。

  「學記」裡頭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大道理在,中國人都記住這句話,都真幹。家有家教,而家教是教育的一個核心,中心點,是教學的起點。家裡面也請一位老師,家學。大家庭,它也有幾個講堂,分開來教的一般中等以下的,混合在一起,請一個老師。老師也是博學多聞,學生學一門,他都教,四書五經他都教。學生也是一門一門學,一門沒有學會不能學第二門。學生統統在一起上課,各人的課本不一樣,每個人進度不相同。讀書有樂趣,真快樂,沒有競爭,沒有比賽,大家心平氣和。現在讀書不行,心都是浮躁的,都要爭第一,都要爭個向前,這個錯誤的古時候沒有,完全按照你自己能力來授課。用現在科學的話,這是最合乎科學的原則,每個人的根性不相同,吸收的能量不一樣。譬如有的人很聰明,記憶力很強,一天讀書可以讀六、七百字。這個六、七百字是怎麼個算法?十遍,念十遍能背下來,以這個為標準。每個人不一樣,根性差一點的人,他可以背一百多字,一、二百字。能背一、二百字的,每天來學習就是這一、二百字,以這個標準。能背三、四百字的,就背三、四百字。最高的大概到七百字,那很少,那是講上上根人。所以每個人進度不一樣,不浪費時間,不浪費精力,按照學生的根性、記憶的能力來授課。再一個是理解的能力,就是兩種能力,各個人不一樣。理解敏銳的,可以學習一點高深的理論理解比較遲鈍的,對於高深東西就少講,淺顯的東西先學。所以這個老師不簡單,老師得到全家人的尊重是有道理的,他熱心來教這一家子弟。

  我們在這個不退裡面,我們看到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七寶池裡頭有八功德水,水流有聲音,聲音裡頭說法。樹林裡頭,風吹樹林,極樂世界的樹都是寶樹,無量珍寶所成。風吹,你看樹葉跟樹葉相碰就像風鈴一樣,出了非常美妙的音聲,那音聲在說法、在講經、在教學。所以,他的學習不中斷,「增其正念」,他不退轉。

  第四、「純諸菩薩為勝友」。就是同學,同學都是菩薩,從上上根的等覺菩薩,一直到同居土下下品,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也都變成了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嗎?阿惟越致就是三不退。所以他進步快,這我們不能不知道,他怎麼會退轉!每天都在學習,學習真的把那個法味嘗到了,嘗到法味生歡喜心,就不會有疲倦,永遠不會疲倦,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古大德有句話說,「世味哪有法味濃」,世味是什麼?我們這個人間,天上人間,你說那個樂趣比不上法味,你才曉得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情。

  人生,我們自己回想一下,像我這個年齡很清楚,一生當中最快樂的時期是什麼?在學校讀書的,這一生當中最幸福、最快樂的。我們在抗戰期間,流亡學生,國家收留的,所以學校就是家,老師就是父母。老師好,老師照顧比父母還周到,我們對老師感恩的心現在沒有人知道,一般人體會不出來,這親身經歷的。同學就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不一樣,比親兄弟姐妹還要親。為什麼?大家都是流亡,都是背離了家鄉,離開了父母,誰照顧?同學互相照顧。這種生活現在再找不到了,老師幾乎都不在了,同學大半也都凋零了。只有到極樂世界,就再回到學校。外面沒有魔邪,裡面沒有煩惱也就是,外沒有誘惑的,內裡面貪瞋痴慢疑雖然有,它不起作用,沒有緣,那就不起作用,時間久了自然就沒有了。所以到極樂世界,煩惱不要斷,自己就沒有。所以他不退轉。

  第五個,「壽命永劫與佛齊等」,真的是無量壽。往生到淨土是兩個階段,兩個階段它是連接起來的,當中絲毫差距都沒有,就是有量的無量接著無量的無量。一般修行,同居土、方便土進度不相等,有人快,有人慢,就跟以前私塾念書一樣,各人根性不一樣。但是到了實報土完全相同,也肯定是三個阿僧祇劫,自自然然無始無明習氣就斷乾淨了,證到妙覺果位,回歸到常寂光,究竟圓滿了。

  回歸到常寂光是什麼意思?我在這裡透個消息給大家做參考。回歸到自性、回歸到法界,變成什麼?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存不存在?存在,不生不滅。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連自然現象都沒有,遍法界就是自己。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哪個地方有感,他立刻就起應。我們今天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希望阿彌陀佛來度我,阿彌陀佛現在面前。是不是從十萬億佛國土那裡到這兒來的?不是的,就在此地。十萬億佛國土不是真的,如果從常寂光講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沒有距離,時間跟空間都不存在。在哪裡?就在當下。《楞嚴經》上佛透過一個信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佛菩薩現身,當處,極樂世界我們往生,當處,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才真正叫大圓滿,完全回歸自性。

  起作用,起大作用,十方世界跟你有緣的眾生,特別要加這一句,有緣眾生。我們過去無量劫來跟多少眾生結過緣,這個緣裡頭有善緣、有惡緣不論是善緣、是惡緣,總而言之,你跟他有過往來,那就叫有緣。有緣眾生他的信息到你這兒來,你自自然然就會幫助他,他有什麼需要你會幫助他。用什麼方式幫助他,這都不要去想,他沒有這個思想,因為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沒有,所以他沒有思想,完全是自然的,叫法爾如是。眾生有感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應以什麼身得度,你自然現什麼身,現身是自然的,說法是自然的,沒有加絲毫考慮、意思在裡頭,沒有。不像六道凡夫,他有意念,極樂世界菩薩沒有意念。這從理上說。

  從事上說,就更不可思議,你生到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十法界有緣眾生發信息給你,你收不收到?收到。你知不知道?知道。我們現在在發信息都收到,我們不知道,麻木了,麻木不仁。到極樂世界,這個麻木的病就沒有了,阿彌陀佛威神一加持,我們就好像是法身菩薩一樣。不是法身菩薩,但是法身菩薩那種智慧、神通、道力我們幾乎都有了這個都有了不是自己證得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給我們,你才曉得,佛的恩德有多大。他真有能力加持給你,我們真得受用,就是我們也能像諸佛菩薩一樣,隨緣度眾生,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如果沒有那種能力,極樂世界就不稀奇了。到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但是那是佛加持的,你可以受用,你沒有辦法入常寂光。你在那邊還是要修行,還是要慢慢讓煩惱習氣統統消乾淨,你才真的往上提升,那是你自己提升了。沒提升的時候,佛力加持,你有這個德用,有跟法身菩薩同樣智慧德能、神通道力,你能夠起這個作用。這是極樂世界不可思議之處。

  底下一段,「同居淨土,乃十方世界所無,千經萬論同讚」。我們看下面這一段註解,念老的註解。「慨夫」,慨夫是感嘆的話,「聖德難思,佛恩難報」。聖德是什麼?是彌陀大悲願力攝持,這是聖德。佛恩是佛光常照,水鳥演法,這是佛恩,佛對於我們的教導,對我們學習的幫助。「彌陀悲心至極」,達到極處,這是菩提心裡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對待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眾生本身有障礙,所以加持的力量不彰。往生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的同居淨土、方便淨土,都叫淨土,佛的力量圓滿加得上。為什麼?你沒有障礙了。

  「聖智無倫」,聖是究竟圓滿的佛果,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究竟圓滿,倫是相比的,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從而流現此凡夫易生之同居淨土」,你看看這對同居淨土的加持。「行人」是往生的人,即使生在同居土下品下生,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惡臨命終時十念往生的,這下下品人。這底下說了,「行人不須斷惑消業」,不需要,「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橫出三界,永離諸苦,位登不退,一生補佛」,還得了嗎?這真的講到究竟極處。釋迦佛四十九年說法,說的那些經,你自己去看看,找不到這樣的經文只有淨土裡頭有,除彌陀淨土之外統統沒有。這個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我們不能不感恩,為什麼?唯有這樣的方法,我們這一生才能成佛。離了這個方法,我們這一生說老實話,連須陀洹都不能證,這是真的,自己可以做實驗的。須陀洹這五種見惑你能斷得掉嗎?這個法門為什麼能成就?不要斷惑,不要消業障。

  我們修淨土的人,還有的人業障深重,要念《地藏經》去消業障,有沒有必要?沒有必要。沒有必要他為什麼?他沒有信心,他對淨土沒有信心,他就需要,對淨土沒有信心,這句佛號不靈。如果他真有信心的話,不必,一句阿彌陀佛不得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能抵一萬部《地藏經》,只有超過,沒有不及,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難信不是對普通人說的,對菩薩說的。菩薩那麼多,無量無邊,畢竟相信這個法門的菩薩人數並不多,一百個菩薩裡頭有一個相信的,不到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相信的,不相信的多。為什麼不相信?理上講不通,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他們修行證果要無量劫,受多少辛苦,你怎麼一下就成功了,哪有這個道理?所以他不相信。連佛講給他聽他也不相信,他還要堅持走他那個辛苦的道路,他相信這個。所以這叫難信之法。

  你看看這個法門,只要「信願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這個十念就有講究了,這「下」是最少的,有人說臨終十念,這是絕對正確的。臨終一念都能往生,最後那一口氣嚥氣的時候,那個時候是一聲佛號。可是這樁事情千萬不能僥倖,有人看到這個經文,我臨終的時候十念就往生,現在何必念?你要想一想,臨終十念他必須具備的條件,頭一個,頭腦清楚,你能保持你臨命終的時候頭腦清楚嗎?這一點難。你看多少人臨命終時,年歲大了老人痴呆症,臨終的時候連家裡人都不認識,這個往生就沒有把握,最怕的是這個。老年痴呆症這個對修淨土是非常嚴重的障礙,決定不能有。頭腦清醒,不糊塗、不迷惑,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正在這個時候,遇到一個念佛同修提醒你。如果沒有提醒,你忘掉了,你去想別的東西去,這個機會就錯過了。這個機會真是分秒之爭,時間很短。有人提醒你,提醒你你要真相信,你真幹。這些條件具足,就是真信、真願意去,念一聲佛號、念十聲佛號行,跟彌陀這是第十八願相應,這決定得生。所以,我們如何能夠念佛念到生死自在,那就真有把握了,我什麼時候想走就走,我想往生,阿彌陀佛就來了。壽命不壽命沒關係,有壽命不要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這才叫真有把握。

  我們看到古人有很多做到了,現前人也有很多做到了,我們親眼看到、親耳所聞,不是假的。他能做得到,我為什麼做不到?你要曉得原因在哪裡?他真放下了,我還沒放下,問題就在此地。往生極樂世界,必須把這個世界放得乾乾淨淨,連這個身體都丟掉,何況身外之物?這個世間拉拉雜雜的,隨它去吧!別再管了,你才真能走得了。還想管一管那就壞了,你就去不了,又去搞六道輪迴,那就鑄成大錯特錯。但是這些事情都在平常天天在訓練、在鍛鍊。平常不鍛鍊,臨時想放下,沒那麼容易,你的習氣根太深了,真放不下平常就要放下,對人、對事、對物就別認真。可以有一個認真,你把所有一切人事物都看成阿彌陀佛,這個認真好,一切人事物統是阿彌陀佛,統統是大菩薩。把我們的境界慢慢轉變,轉變過來,把我們的菩提心引發起來,菩提心天天增長。也就是對人對事對物要用清淨心、平等心、覺悟的心,不迷,絕對不會受外面環境的干擾,不受它影響,我們這樣往生才真有把握。要認真、要努力。

  好事要做,但是這個好事障礙往生就不能做。為什麼?做好事有的是機會,往生只有這一次,下一次就不曉得到哪一世哪一劫才能遇到,這個可不能開玩笑。所以,這次的機會一定要把它牢牢抓住。二0一二的預言對我們念佛人來講,好事,為什麼?我們剋期取證。我什麼時候往生?二0一二,是十二月二十一號,我們在這一天之前,就要練習徹底放下。什麼好事我們也不幹了,我們每天的好事就是學習《無量壽經》、念阿彌陀佛,這就是我們的好事。我們對眾生的幫助,現在我們在這裡學習這部經典,我們用網路、我們用衛星,這就是幫助一切有緣的同學。他能夠打開電視機,能夠打開網路頻道,這就有緣,我們天天在一起學習。他家裡有電視、有網路,他不打開,那就是沒有緣,有緣、無緣不在我這邊,在他那邊。共同學習,不能不真幹!

  這個法門「橫出三界,永離諸苦,位登不退」,這個不退是三不退,圓滿證得三種不退。一生補處,這是講在極樂世界,一生證得,補處就是等覺菩薩。再向上提升一級,不在極樂世界了,回歸到常寂光,那就究竟圓滿。所以淨土,極樂世界同居淨土,「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情就是情執,超越了見就是你的見地、你的見解,也完全超離。超情離見是什麼境界?用梵語來講,就是大般涅槃,用我們這段經文,就是常寂光。超情離見是入常寂光,妙覺果位。這個境界不可思,思是什麼?第六意識,你達不到不可議,議是說,你沒辦法說,你說不出來。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處滅是不可思,言語道斷是不可議。宗門大德所謂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沒有去喝一杯,這水是熱的、是涼的,給你說涼、給你說熱都是很模糊。涼到什麼程度?熱到什麼程度?不知道。自己親自嘗一口就知道了,嘗一口自己也說不出來。科學家用個很笨的方法,溫度計去測量一下,那是很笨的方法。菩薩入這個境界,不需要溫度計,就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他也說不出來,說出來你也不懂,只有同樣境界的人他才懂。「是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為千經萬論所同讚者也。」這是真話,極樂同居,十方世界只有這一處,別無分店,找不到第二家,我們一定搞清楚。所以,千經萬論沒有不讚歎的!

  我們再看末後這一段,「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這還得了嗎?到極樂世界就圓滿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在一百九十三面第一行。「往生同居,便是橫生上三土。證位不退,亦即圓證三不退。」這句話最重要,圓證,不是分證,圓滿證得。圓證三不退是誰?是法身菩薩,是實報土的菩薩。同居跟方便土都做不到,可是在極樂世界,往生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同居土,也是圓證三不退。這個法門真的是究竟圓滿,學習這個法門就是學習大圓滿,這一點不假。這一部經通了,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你全通達了,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無量劫來宣講無量無邊經典你也全通了,《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經,歸結到最後一句話,就是阿彌陀佛。這個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佛號功德無與倫比。

  古大德當中,前清乾隆年代慈雲灌頂法師他說過,他這句話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他作的註解,裡面說的,這個註解叫《直指》,簡單稱是《觀經直指》,灌頂法師作的。裡面說,一個人造了嚴重的罪過,五逆十惡造全了,所有經論那個方法都救不了他,所有的經懺懺悔法也懺不了他的罪業,這時候怎麼辦?他說還有一法能救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能消他的業障。沒人相信!所以對淨宗的信心,大家都講我信佛,我相信,信的程度很薄弱,境界一現前,馬上就轉變了。好像念佛沒有感應,趕緊換,去念咒、去求神仙,信心就沒有了,所以沒有效果。堅定的信心,你看宋朝瑩珂法師,堅定的信心,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那是什麼?至誠感通,真誠的心,阿彌陀佛現前了。我們信心不堅定,麻煩在此地,以為還有一些方法比這個方法高,比這個方法來得快、來得好,總還以為有這些,對這個法門半信半疑。以前李老師告訴我,百分之九十九信,還有一分疑,就不能成功,那一分疑就把你的信全破壞了。這李老師的話。我們得好好想想,我們是不是百分之百圓滿的信心?對它毫無懷疑,感應就非常明顯。如果有一絲毫懷疑,問題就出來了。過失總在自己這邊,佛沒有過失,經教沒有過失,法門沒有過失,方法沒有過失。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論是善、是不善,總是自作自受,自己對自己要負完全責任。

  末後這一句總結,「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覺海,是為本經之趣」。趣是什麼?歸趣。我們學這部經、學這個法門,最後能到達什麼地方?最後能證得妙覺果位,能契入常寂光,圓滿大般涅槃。雖然證得究竟的佛果,這上頭一句話重要,念念普利群生。我成佛之後為什麼?是為一切眾生,這就是四弘誓願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成佛呢?成佛是為「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度眾生的願才達到究竟圓滿,不成佛,度眾生的願不能圓滿。成佛是為度眾生,眾生就是自己,自他不二。這個道理我們現在理解了、承認了,不懷疑了,我們能夠相信這句話,在經教裡面學到的,這叫解悟,這不是證悟。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修,可以說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證悟。它這個法門特別,跟其他的不一樣,其他的一定要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真放下,你才能得到性德的作用。這個法門不需要,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為什麼?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所以,前面念老這兩句話說得好,「聖德難思,佛恩難報」。你不知道恩德,報恩德的心發不出來,你真正知道,你才會發得出來。這個心發出來,你就得到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現前就得到。現前加持你,加持你對這個經典甚深的義理你能看得懂,你能夠聽得明白,這都是佛力加持你。沒有佛力加持,這裡頭甚深奧義我們看不出來,聽也聽不懂,統統都是得佛力加持。宗趣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下面是概要的第四大段,「方便力用」,度化眾生的方便。方是方法,用是作用,便是便宜,也就是這個方法非常適合。因此這個方法是活的,它不是固定的,因時、因人、因地不相同,千變萬化。所以它契機契理,這才稱之為方便,它有大力大用。我們看解。「如《大毘盧遮那經》云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著重在方便。「度生之方便,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大智之顯現,萬德之所莊嚴,果覺之究竟處也。是故繼體性宗趣後,而論本經方便勝妙之大力大用。」這個不能不知道。通常經上講善巧方便,也就是這個方法非常巧妙,真正很容易幫助你成就,這才叫方便。比起其他法門,其他法門就不方便,沒有這麼容易修,為什麼?它要斷煩惱,它要消業障。這個方法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只要你具足這三個條件,真信、切願、念佛。誰做不到?人人都可以做到。真做到了,他萬緣放下,我現在一心求生淨土,我什麼都不想,我什麼都不要了,一天到晚就這一句阿彌陀佛。非把阿彌陀佛念來,接引我走,我就靠定了。

  念就完全看你的心,《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七是個圓滿數字。真正厲害的人,他徹底放下,就想往生,一天就成功,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所以不難,這真的,不是假的。瑩珂法師,出家人,不守清規,破戒破齋,他能在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證明《彌陀經》上若一日到若七日沒錯,真念來了。他在沒有念佛之前,對淨宗他不知道,他之念佛求生淨土是怕墮地獄。因為他自己想得很清楚,要不往生,決定墮地獄,而且是無間地獄。想到無間地獄,害怕了,要真幹,真就把阿彌陀佛念來了,三天真的就往生。這個事情絕不是假的,《淨土聖賢錄》上記下來的。

  我們相信,古往今來有沒有人幹這種事情?有,沒有人記下來我們不知道,肯定有,決定不止瑩珂一個人。所以,李老師以前給我們講,《往生傳》、《淨土聖賢錄》是有人記下來的,沒有人記下來的多少?更多!要統統有人記下來,我估計這一千七百年來,從慧遠大師提倡念佛法門,遠公生在東晉的時代,跟陶淵明同一個時代,東晉距離我們現在大概一千七百年,提倡這個法門。他在廬山建一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志同道合的同參道友一百二十三個人。道場前面有個小溪,他就用那個做界限,虎溪,活動的空間在小溪之內,不出去。心是定的,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先往生的人跟著阿彌陀佛來接後往生的,所以後往生的會看到同參道友都跟在阿彌陀佛旁邊,都來了,這不是假的。從此以後,修學這個法門往生的不知道有多少!

  宗門裡面,用參禪的方法成就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成就的,教下大開圓解,宗門、教下合起來,我們概略的估計大概有三千多人。這都是什麼?這都是明心見性的,他們修行的功夫達到實報莊嚴土,也就是阿惟越致菩薩。而往生到極樂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薩,我想決定不止十萬人,這一千多年來,不止十萬人。這樣我們就能夠了解,究竟方便法門,容易,只要你真信、真想去,真念這一句佛號,把其他念頭都放下。一句佛號換取所有的妄想、雜念,他就成功了。所以,度生的方便無過於這個法門。這「正是諸佛大願之結歸」,阿彌陀佛做到了,「大智之顯現」,這個法門,就是信願持名的法門,是大智之顯現,大願的結歸,萬德莊嚴,果覺究竟處,這是佛在經上說的。所以,接著顯體、明宗之後,一定要講方便力用。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第二,「諸佛出世有三種利益」,第一「說經,法施利益」。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在一百九十四面第一行。「如《觀佛三昧經》云佛告父王,諸佛出世有三種益。一者,口說十二部經,法施利益,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開智慧眼,生諸佛前,早得無上菩提」。所以佛出現在世間,菩薩出現在世間,沒有不講經教學的。講經教學稱之為佛的家業,佛家的事業就是講經教學,或者簡稱叫佛事,佛幹什麼事。佛所幹的就是講經教學,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圓滿表演出來。他三十歲開悟,為我們示現,讓我們對他生起信心,出生在帝王家。十九歲,放棄帝王的繼承,他離開家,我們講出家,去學道去了。學了十二年,十九歲出去求學,到三十歲十二年,把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統統學過,為什麼?聰明好學。印度宗教裡面最著名的是婆羅門,印度是宗教之國,佛經裡面講,派別九十六種,每一家他都去學過,就是去拜訪過。印度也是哲學之國,這些學派他也都去學過。

  無論是學派或者是宗教,印度人非常重視禪定,幾乎沒有不修禪定的。在定中,空間維次突破了,能看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所以六道輪迴被他看到了。六道輪迴不是佛家說的,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的歷史至少有一萬三千年,換句話說,比釋迦牟尼佛早一萬年。我們就相信,釋迦牟尼佛修四禪八定,這就是婆羅門修的,他也修。修這個法門你就能夠看到六道輪迴,上面能看到非想非非想天,下面能看到無間地獄。這不是假的,誰修誰看見,修的人太多了,各個人都看見。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六道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我相信釋迦牟尼佛會有這些疑問,這個疑問,宗教不能解答,縱然有解答,他不滿意,說得很含糊,不清楚。這些哲學學派裡頭也不能解答。所以,涅槃這兩個字是婆羅門教的,婆羅門教把四空天認為是涅槃,那就是究竟圓滿。不知道四空天也不是真的,它壽命太長了,你看不見。還有許許多多把四禪天當作究竟的果位。所以十二年學了,學了再沒有地方學,他到恆河邊上畢缽羅樹,就是現在講的菩提樹,在下面入定,入更深的禪定。這一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把這些問題全解決了,開始教學。

  開悟之後,這經典上記載,第一部講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定中講的。什麼人聽?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見性的人入不了他的境界,明心見性之後才能參與這個法會。佛把他所看到的境界完全說出來,時間,經論上講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也有經上說三七二十一天,都有根據的。講完之後,這部經被大龍菩薩(大龍菩薩是等覺菩薩)收藏在龍宮。六百年之後,龍樹菩薩,跟大龍菩薩有緣,被菩薩接到龍宮去看到這部經典,他非常驚訝。這部經典多大?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沒有人能接受,這麼大的分量,我們這個世界,地球放不下。龍樹菩薩原本,他很聰明,還有一點傲慢習氣,一看到這部經,傲慢消得乾乾淨淨,知道自己太渺小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跟它相比,萬萬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從龍宮傳出來的不是原本,是什麼東西?現在我們講目錄提要,像《四庫全書》一樣,原本是《四庫全書》。龍樹菩薩傳出來的《華嚴經》是目錄提要,十萬偈,四十品,就是現在流傳的。流傳還不全,傳到中國,三次傳到中國都不是完整,殘缺的本子。現在我們中文的譯本超過一半,《八十華嚴》才只有四萬五千偈,還不到一半,《四十華嚴》是「普賢行願品」,這一品沒有缺少,是完整的本子。所以,現在只有中文本,梵文本找不到了,失傳了,《華嚴》只有中文本,除掉重複的部分總共九十九卷。這是近代弘一大師勸導知識分子,看大乘經一定要看《華嚴經》,就看這九十九卷,《八十》看到五十九卷,接著看《四十華嚴》,九十九卷,這完整的本子。

  所以佛出現在世間沒有不講經的。《華嚴》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是大菩薩的境界。所以釋迦牟尼佛出定之後,到鹿野苑去把五個同伴找回來,先度他們。這是五比丘,憍陳如尊者第一個證阿羅漢果。就是《般若經》上所說的,有人講經,佛講經,有五個人認真聽經,依教修行,當中有一個證果。這是什麼?這叫正法。正法、像法、末法、滅法,佛是用這個來做標準。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真修行的,沒有證果的,這叫像法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沒有真修行的,這叫末法講經的人沒有了,叫滅法。這個說法好!至於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也就是說,他老人家教學的影響,影響的面多大?整個地球,我們能看到的。影響時間一萬二千年,也就是說,這一萬二千年當中都有說法的人。如果有真正學習,真正依教奉行的,那就是像法要有真正往生的,那就是正法,往生是證果。真正能證果的,就是這一個法門,就是這部經,所以這部經是末法裡面的正法,我們要認識,真正能幫助我們成就的。

  所以佛講經是法布施的利益,三種布施,佛對眾生行法布施。能幫助眾生,「能除眾生無明暗障」,這句話是說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果就是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苦從迷來的,迷惑就有苦,三途六道苦。覺悟了之後,他就有方法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就得樂。這念佛法門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真正是離苦得樂的法門。「開智慧眼,生諸佛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早得無上菩提」,成佛,早一天成佛。這是第一種利益。

  第二種,我們看註解,「諸佛身相光明,無量相好」。「二者,諸佛如來有身相光明,無量妙好。若有眾生稱念觀察,若總相,若別相,無問佛身現在過去,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永背三途。隨意所樂,常生淨土,乃至成佛。」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有這樣殊勝的利益?佛的身相有光明、有相好,眾生能夠稱念、能夠觀察,總相是看佛的全身,別相是看局部。局部最常見的是看佛的毫光,白毫放光,看佛的面孔,佛面,這是局部的,這叫別相。無論是看總相、看別相,都能夠得利益,這個利益就是滅罪消業。這為什麼?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常常看佛,常常想佛,佛是無量的德行、無量的福報,你在造這個業,這叫淨業。你不想佛,你會想世間貪瞋痴慢,那就造罪業。縱然想倫理道德,善業,出不了六道輪迴。你想佛、想菩薩能超越六道,他不在六道裡頭,常常想,遇到這個法門,往生很容易。所以,自自然然滅罪消業。我們今天想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想阿彌陀佛,別想雜了,不要想亂了。阿彌陀佛的像,這世間人畫的都不一樣,我們喜歡哪一尊像,你就專想這尊像。將來臨命終時,來接引你的阿彌陀佛,就跟你想的是一樣的,不會錯,他來接引。剎那之間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看到阿彌陀佛像就不是這尊像了。為什麼?太圓滿了,你會看到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光明。

  所以接引的像是你自己心想生的,到極樂世界你所看的像,是你心裡沒有想到的,那是什麼?那是你的性德變現出來的。接引的是我們的修德,我們所修的那個,到極樂世界是看到性德變現的,這個不可思議。所以今天我們供的像,常供一尊像,印象深刻,不要常換。換的時候,阿彌陀佛常常換不一樣的身相,我們的觀想很難集中,就供一尊像。現在所講的標準像,標準各人不一樣,我們自己可以立標準,永遠就看這尊像。現在方便,像,旅行的時候不方便,帶了不方便,我們把照相照出來,照片帶在身上,無論到哪個地方都看這尊像。

  「無問佛身現在過去」,這就不要去過問,他是現在佛、是過去佛、是未來佛,都不要去問。總而言之,你能夠想佛、能夠念佛,「皆能除滅眾生四重五逆」。四重是戒律,殺盜淫妄,這四重罪,五逆前面跟諸位報告過。四重五逆都是地獄果報,無間地獄,它都能夠消除,能夠滅罪。「永背三途」,永遠不墮三惡道。「隨意所樂,常生淨土」,如果你對極樂世界生起信心,生起歡喜心,很希望去,你決定得生,生到極樂世界「乃至成佛」。這是佛出現在世間第二種利益。

  下面第三種,「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第三講到念佛法門。對誰講?對父王講。父子之間的親愛是天性,總得把最好的法門去供養父母,佛以這個來勸勉我們。我們看這一段。「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淨飯大王問佛。佛地果德,這是佛的境界,真如實相,這都是佛法裡面最上的妙法,第一義空,為什麼不讓你的學生去學習?「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這叫答覆,佛弟子當中很多是凡夫。所以佛出現在世間,從菩提樹下出定,講「阿含」,阿含是人天小法,不講深妙東西,不講。你看他的教學,阿含十二年打基礎,再提升到「方等」,方等八年,阿含好比小學,方等好比是中學。再提升到大學,「般若」,這真的,講真東西了,般若講二十二年最後八年講「法華」,那研究所。他是循序漸進辦班教學。

  凡夫達不到這個境界,他的父王也是凡夫,勸他念佛,念佛可以直接到佛境界,無比方便法門,太巧妙了!按一般這個講法,你看四十九年才把你提到博士班。念佛不要,幾天的時間你就能往生,就達到,這個法門太妙了。把無上法門、最殊勝的法門勸他父王學習,修學這個法門。我們就知道,釋迦牟尼父親修什麼法門?修念佛法門。他現在在哪裡?肯定在極樂世界。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能見到淨飯王。這是什麼?大孝!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