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無量壽經  (第十五集)  1988  美國達拉斯  檔名:02-020-0015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七面,第二行,當中看起: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婬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讎。破家亡身。不顧前後。】

  這一大段都是講殺業,實在講五種惡因裡面,就是殺盜婬妄,統統都有連帶的關係。所以每說一種,則是強調一樣,這一段強調殺業,裡面有盜。李老師這個註也註得很清楚,「為盜之因,為盜手段」,可以說段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今天我們從底下這一句講起。

  【富有慳惜。】

  富有的人家,前面說過,是他前世種下的善因,今生得到的果報。他種什麼樣的善因?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明白,財布施是因,得富有是果報。法布施是因,得智慧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得健康長壽是果報,可見得,每一種果報都有它的業因。前世種的善因,這一世得到的善果,前生與今世有隔陰之迷,於是這一生得到財富他就迷了,貪著,而不肯繼續再修因。所以這一生的福報享盡了,來生就沒有福報,這是學佛的同修必須要知道的。我們要想生生世世財用都不缺乏,我們就要勤修財布施;生生世世不迷惑顛倒,我們就要勤修法布施。我們希望生生世世健康長壽,沒有病苦,我們就要多去修無畏布施。知道修因,才能夠得到好的果報,像經上講的這一段,這他迷惑了。

  【不肯施與。】

  不肯布施。

  【愛保貪重。心勞身苦。】

  『愛』是愛惜,愛惜自己的財物,想永遠的保有。其實這是一種妄想,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一樣東西真正能夠保得住的。這是貪重,貪欲的煩惱非常重。『心勞身苦』,心裡頭患得患失,心勞,身也受苦。

  【如是至竟。無一隨者。】

  『至竟』就是到死,就是一生到死,可憐,沒有一樣東西他能夠帶得走,就是沒有一樣東西可以隨著他走的。古德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能夠跟你走的,業,來生那就有果報了。

  【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

  善惡是因,禍福是果報,因果會追著你走,跟著你走,『追命所生』,你生在哪個地方,因果他會帶去的。你造的善因,你就生在『樂處』,你造作的惡因,你就生在『苦毒』,苦毒是講三途,樂處是講人天。

  【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

  這一段是說盜業的習氣很重,見到善,或者善人、或者善事,他不知道羨慕,不知道效法,他反而憎恨,反而毀謗、嫉妒,這就造成了惡業。如果他能夠見善歡喜,修隨喜功德,能夠羨慕、效法別人,這就是大善。『常懷盜心』,心裡常常有佔有之心,希望別人的利益自己來享受,『悕望他利』,就是別人的利益,『用自供給』,自己來享受,佔有別人的利益。『消散復取』,用完之後又打主意,又希望來取別人的,這個都是盜心。

  【神明克識。終入惡道。】

  『神明克識』就是我們中國人俗話講的靈魂,佛家講的神識,或者講阿賴耶識。《唯識論》裡面所說「來先去後做主公」,來先,投胎他最先來,死的時候他最後離開,來先去後,我們一個人一生他在做主的。『終入惡道』,當然入惡道不是我們身體入惡道,是我們的神識入惡道。

  【自有三途。無量苦惱。】

  『自』是自自然然,果報也是自己業識變現的。業識造因,業識它也現果報,絕對不是勉強的。所以地獄不是佛菩薩造的,也不是天神造的,也不是閻羅王造的,地獄怎麼來的?地獄是你自己惡業變現出來的,這個沒辦法,佛菩薩也沒有辦法把你這個業轉變過來,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這是重的惡業,墮在阿鼻地獄。前面說過了,這個世界壞了,你的罪業還沒受完,世界壞了,當然阿鼻地獄也壞了,那你到哪裡去受?到他方世界阿鼻地獄去受,『輾轉其中,累劫難出』,這是『痛不可言』。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佚。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

  第三段是講盜惡應當要除掉,要離開。『世間人民』不能夠獨立的生存,我們今天講社會,不能離開社會,不能離開人群,所以是『相因寄生』的,就是我們要依靠大眾。當我們迴向的時候,我們有「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裡面就有眾生之恩。當然,第一個是父母之恩,父母,我們的身體得自於父母。有國王之恩,沒有國家,我們生命財產就沒有保障,國家的恩很大。在從前君主時代,是帝王之恩。第三是佛恩,佛是我們老師,法身慧命之所寄託。第四就是眾生恩,我們生活所需都要仰賴一切眾生。所以是「相因寄生」。

  『壽命幾何』,壽命很短暫。『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佚』,這兩句都是指,邪惡是指邪婬。婬佚,正婬無度也包括在其中,佛經裡面講這個多半都指男女婬欲。『煩滿胸中』,這是講煩惱。『邪態外逸,費損家財』,到後來一定是敗家破財。『事為非法』,不但是犯了佛的戒律,同時也是法律所不允許,這是非法的,犯法的行為。在現在國際上幾乎每個國家,也是法律所不允許的。

  【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應該求的他不肯做,這就是迷惑顛倒,愚痴!

  【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

  這是由非法、由邪婬,到更擴大的時候,就變成戰爭。戰爭的目的何在?還是為了要滿足他的私欲。『強奪』是公然的奪取,譬如說戰爭,戰勝的這一方往往對於戰敗的那一方無理的要求、威脅。他所得的利益、財富,『歸給妻子』,『極身作樂』,人鬼都討厭,都厭惡他,『患而苦之』。

  【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佛經上面跟我們說,每個人都有兩個天神常常跟著你自己,這兩個人一個是男的,一個是女的,他的名字一個叫「同生」,同生是個女的,就是與你同時生的,一個叫「同名」,這兩個天神,常常跟著你的。同生的女神在你的右肩上,專門記錄你做壞事,你做的壞事她都幫你記起來。同名這是男的,在你左肩上,你做的一切善事他來記錄。這個地方講『神明記識』,他把你這個帳記得清清楚楚,一點都不錯。也許你做的自己都忘掉了,也許你做的自己沒在意,哪裡知道這個神明統統把你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中國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都是指同生、同名,他跟你生生世世在一起。

  善必有善報,惡也必定有惡報,一個人在世,善念少惡念多,於是惡的行為當然超過善的行為,行為就是業。因此,雖然說有六道輪迴,人死了以後,為什麼都說做鬼去了?鬼是三惡道之一。為什麼不說人死了他又變成小孩了?很少這個說法。或者人死了他生天了,也很少有這個講法。都說人死了就做鬼,這個講法最多,也不是沒有道理。為什麼?六道的業因,餓鬼道是貪心最重,我們想想這個世間人,哪個人沒有貪心?貪心重就是餓鬼道的業因。只有少數真正明達佛法因果,他貪心比較上淡一點,這個才不入鬼道。地獄道是瞋恚心,畜生道是愚痴,真妄、邪正、是非、善惡他都顛倒,他搞不清楚,這樣的人畜生道的業因。所以,人造三惡業,必定入三途,『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

  這一段講妄語。

  【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這是口的四種過失。『兩舌』是挑撥是非,『惡口』是說話粗魯,『妄言』是欺騙別人,『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動聽,目的不正。像現代許多流行歌曲,聽起來很好聽,但是內容都是誘人往邪道上走。甚至於許多小說,乃至於電影、電視,大家都喜歡看,看了之後,都誘導你去做殺盜婬妄,這些都叫做綺語。所以,綺語範圍非常廣大,它這個惡比前面甚至於都超過。

  【憎嫉善人。敗壞賢明。】

  這就是故意,有意的去破壞賢善。

  【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

  這個意思非常的明顯。

  【尊貴自大。】

  這是傲慢。

  【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於人。】

  這在我們現代社會裡面可以說處處都能夠見得到,不僅世法如是,就連佛門裡面都不例外,甚至於出家人,都『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這是世界要大亂,人有大災難現前的預兆。這種情形過去在社會裡面有,佛說的這個有,不多。今天這個社會,中國、外國乃至於全世界普遍可以見到,這絕對不是好現象。宗教團體在世法裡面比較上要善良的多,現在連宗教團體也是如是,這個不得了。所以,李老師在臨走之前,告訴同學們說,世界亂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念佛求生淨土,想挽救這個世界,諸佛菩薩都沒有辦法。不是說諸佛菩薩沒有能力,諸佛菩薩來了,這些人也不聽,他自己認為比諸佛菩薩還要高明,連佛菩薩也沒有看在眼裡,這不得了。『橫行威勢,侵易於人』,侵犯別人。

  【欲人畏敬。不自慚懼。】

  『慚』是慚愧,沒有慚愧心,不懼就是他也不怕,就是不知慚愧。

  【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今世為惡。福德盡滅。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他今天無惡不作,妄自尊大,可是看起來他福報確實是很大的,這是什麼緣故?是因為他前世做的福太大了,即使現在無惡不作,他還能維持他這個局面,是他前世所修的福。今世他在造惡,造惡,他福德,前世修的福德終有盡的時候,他福有享盡的時候。享盡了,他這一生一點福報都沒做,一生都作惡,到他壽命盡了的時候,惡業就現前。這樣的人我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將來到哪裡去?他墮阿鼻地獄,地獄裡面最苦難的這個地方,他到那裡去。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但得前行。入於火鑊。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到這裡是一段。貪圖自身的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無惡不造,他可以在福德上修更大的福報,這是他愚痴、愚昧。這一段所講的,他『名籍記在神明』,跟前面一段所說的一樣,所作所為鬼神那裡都有記載,善惡果報是自作自受的。『殃咎牽引,無從捨離』,業報是跟著他的,永遠他離不開。『但得前行,入於火鑊』,火鑊就是地獄裡面我們講的油鍋,下油鍋,下油鼎,這時候受極大的苦難。『身心摧碎,神形苦極』,地獄裡頭都是變化所生的。把他放到油鍋裡面,放在刀山裡面,他是不是立刻就死了?如果他死了就好了,死了就超生,地獄是最苦的地方,從地獄出來,一定就是超生了。他死不了!地獄裡有業風,風一吹他就又活了,活了再受,所以「一日一夜,萬死萬生」,非常的痛苦!他罪業要不消盡,他永遠沒有辦法出來。縱然罪業消盡了,他還有餘習,有餘殃。他能不能到人道來?不能。地獄罪受盡了以後,可能到餓鬼道,也可能到畜生道去還債。他過去欠人的命太多了,欠人的財太多了,為什麼?在生的時候巧取豪奪,將來統統要還債,欠命的要還命,欠財的要還錢。

  所以真正明達因果,我們曉得一個人在世間,說是哪個人佔人家的便宜,不可能的事情;說我們自己吃了虧,也不可能的事情。這個帳是通三世的,決定佔不了別人便宜,自己決定也吃不了虧。明白這個理,我們自己一定能夠安分守己,沒有一絲毫侵佔別人的念頭。為什麼?我們曉得貪不到便宜,現在貪了便宜,來生還是要還債,想到來生要還債,我現在何必佔人便宜?身心解脫,沒債務的人才能夠身心解脫,身心自在。這個要明瞭,造作罪業,到受果報的時候,那後悔太晚了。第五是講酒戒,這五條,五燒,是講的殺盜婬妄酒。

  【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

  這是講世間人民,可以說也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什麼煩惱?懶惰、放逸,就什麼事情隨隨便便的,這個習氣很重。所以六波羅蜜裡面有精進這一條,精進就是對治懈怠的。可見得六度裡頭,六大綱領裡面有一條,懈怠、放逸是大病,菩薩修行綱領裡頭才列出這一條。因為懈怠、因為放逸,所以他『不肯作善,治身修業』,治身就是修身,業是正當的事業,連正當的事業、修養身心都疏忽了,都沒有重視。

  【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

  實在說父子關係,佛也講得很清楚。孝子賢孫這是前世有恩愛的關係,報恩來的。我們想想我們在這個世間,對哪些人有恩惠?畢竟是少數,於大多數人我們嫌棄,這就麻煩了。也就是說我們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的少,結惡緣的多。總是想佔別人便宜,總是想把別人積得的利益變成我自己的,有個佔有的心,與眾生結的惡緣多,善緣少。所以子孫裡面孝子就少了,敗家子就多了。尤其我們現在看到現前這個社會,因果實在是太明顯了,一個父母生了敗家子,家裡出了一個冤家對頭。

  【不如無子。】

  小孩不孝順。

  【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他不孝、不敬,父母養育他這是大恩大德,到他自己成立了,把父母忘掉了。父母年老、體衰了,他也不照顧,忘恩負義!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

  『魯』是粗魯、跋扈,『抵突』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頂撞,遇到事情他就要起爭論,他不服,強辯。

  【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

  他不懂得禮儀,你也沒有辦法去勸導他,勸導他他不能接受。

  【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

  前面說了,他父母他都不照顧了,六親眷屬生活所需的他更不會關心,『不能憂念』,他不會關心的,這個現代人多了。我在台北這麼多年來,我只看到周邦道老居士,他對於六親眷屬他常常掛在心裡。連這個都能掛在心裡,我們就能想到,他必定能夠盡孝,沾一點親故的人,他都常常念念在懷,要想方法幫助他一點。他這個人非常正直,不苟取予,生活完全靠那一點薪水、待遇,所以他自己的生活非常的節儉、刻苦,把這一點微薄的薪水還分給他六親眷屬。這樣的人在現代社會裡很少看到,這是真正讀書明理之人。

  【不惟父母之恩。】

  『惟』是思惟,絕不想念父母之恩。

  【不存師友之義。】

  他過去的老師、同學,他也把他忘得一乾二淨了。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

  這個意、身、口就是三業,身口意,『意念身口』,身口意沒有一樣善的。

  【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

  他當然不信佛法,信佛法的人不會這麼做法,這種人決定不信佛法,他也不相信輪迴,也不相信果報,如果他不信佛法,他相信輪迴,他相信果報,他也不敢這樣的放肆,也不敢完全去作惡。

  【欲害真人。鬥亂僧眾。】

  這個兩句就是破和合僧。修道的人,他去傷害他,他去障礙他,挑撥間離僧團,破壞僧團,這是五逆罪裡面破和合僧。『欲害真人』等於是出佛身血,殺阿羅漢,這樣的人五逆他都全了。

  【愚痴蒙昧。自為智慧。】

  自己以為他的智慧高人一等,實在講是無惡不作。

  【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

  這兩句話簡單的講是三世因果,他不知道。

  【不仁不順。希望長生。】

  哪有這個道理?如果在古代來說,當年秦始皇就是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必墮地獄,永遠在三途。實在講他前生修的福太大,他才有能力造這麼大的惡。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

  『慈心教誨』是指父母師長。

  【苦口與語。無益其人。】

  苦口婆心的勸導他,他不能接受,他聽不進去,這種人是:

  【心中閉塞。意不開解。】

  這就是愚痴,無明。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

  到他快要死的時候,他也恐怖,他也害怕了,也知道一生造的罪業非常重,這個時候來不及了,後悔也沒用。

  【不預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後悔太遲了,無濟於事,他還是要墮落,還是要受報。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

  『五道』前面說過,天道、人道、畜生、餓鬼、地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平常講六道,有個阿修羅道,講五道阿修羅歸在天道裡面。其實阿修羅除了地獄之外,天人鬼畜四道裡頭都有阿修羅,阿修羅在哪一道就算哪一道。這個不是沒有,宇宙之間確實有五道。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自作自受,沒有人能夠代替的。如果有人能代,佛菩薩大慈大悲,一定發心代我們眾生受苦,這個事情沒有辦法代的。我們讀《楞嚴經》,佛將這樁事情顯示得清清楚楚,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是兄弟的關係,堂兄弟,他是堂兄弟裡面最小的。釋迦牟尼佛堂兄弟一共有八個人,他最小,釋迦牟尼佛是老大,最大的,尤其是最喜歡這個小弟。小弟常常心裡想,你們要修行,我不需要修,到時候我這個大哥一定把三摩地就教給我。到他遇到摩登伽女之難,這一下才知道,「父子上山,各自努力」,誰也代替不了誰,誰也幫不了誰的忙,要自己努力,沒有人能夠代替。你修善,分分自己得,你造惡,將來果報分分也得自己受。《地藏經》裡面雖然講超度,超度七分功德你只能得一分,實在講那不是功德,是福德,七分福德只能得一分。

  那是什麼福?這個要明白,你才不會迷信。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像光目女、婆羅門女,她因為自己親人過世了,想想親人在世造了很多罪業,心裡不安,求佛菩薩來幫助,來超度她。經上給我們講得明明白白,是不是佛菩薩幫忙?沒有。佛菩薩只教給她一個方法,什麼方法?都是教她念佛,她就認真念佛了。在我們看到這個經上記載,婆羅門女念佛一定是念到一心不亂,為什麼?她能夠到地獄去觀光。經上講得很好,無毒鬼王講,這個地方只有菩薩可以來,再就是受罪的人來,除這兩種人,別的人見都見不到。換句話說,她念佛念到能夠到地獄去觀光,最低限度她已經念到事一心不亂,她才有這個能力。念到事一心不亂就是見思煩惱斷了,她是真正用功。所以,她的母親三天前就生天了,不但她母親生天,與她母親在一起受罪的都沾光,統統都生天。這是福報,我們想她母親那個福報從哪兒來的?如果不是母親墮地獄,她念佛就不會念的那麼認真;換句話說,她之所以念佛念到一心,是她母親成就她的,她母親的福德就在這個地方。她是念念想救母親,拼命念佛才念到一心不亂,這個因果分明。她母親給她做的增上緣,母親幫助她證了聖果,是這麼一個道理。

  所以諸位要記住,絕不是我們念經,他得受用了,不是的。是因為他的緣故,我們在這裡念經,我們念得愈誠,他得的受用愈大。如果我們拿那個經敷衍了事,敷衍一下,他什麼也得不到。我們一面念經,一面還要打妄想,他得到什麼?他什麼也得不到,道理在此地。佛法確實都講的合情合理合法,裡面一點迷信都沒有,我們真正要想報父母之恩,報我們祖先之恩,我們認真的修行,我們自己成就了,他們就得福報。實在講,六道不管哪一道,跟人間社會也差不了好多,都講人情的。譬如說他的兒子作了總統,他不管到哪個地方,人家一看總統的老爸,他總歸尊敬一點,就是這麼回事情。他在餓鬼道裡面,聽說他兒子是菩薩,這還得了嗎,連鬼王、閻羅王對他也要恭敬三分,就這麼回事情。鬼道裡很苦,如果兒子作了菩薩,怎麼能叫他住鬼道?六道裡面,他六道出不去,六道裡面享福的,福報最大的天上,那趕快把他送到天上享福去吧。所謂「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就這麼個道理,這是福德。這是講到宇宙之間,每個世界都有六道。

  【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善人行善。從樂入樂。】

  我們要相信,你修善你決定有好處,好處是你自己的,別人沾不了光。你修善是你的好處,佛也沾不了你的光。不要說佛勸我們修善,大概他得好處,沒有,你得好處,你的父母、祖先、家人、眷屬得好處。這是真實的事實。

  【從明入明。】

  『明』是智慧,智慧增長。

  【惡人行惡。從苦入苦。】

  這是他的果報,他一世比一世苦,一世比一世墮落。

  【從冥入冥。】

  『冥』是愚痴,迷惑顛倒,那也一世比一世嚴重。

  【誰能知者。獨佛知耳。】

  這個事實的真相,什麼人明白?什麼人清楚?佛看得清楚,佛看得明白。我們要相信,佛給我們講的不是妄語,佛教人不妄語,哪有自己妄語的道理?有些人懷疑,懷疑什麼?懷疑佛這是教化眾生的方便,所以講方便妄語。我們這樣想佛那就想錯了,完全以我們自己知見去測度佛的境界,這就大錯了。實在說,世間一個賢人君子都決定不會用這種手段來教化別人,為什麼?如果一旦被人發現,這個人曾經說過一次妄語,換句話說,他其他所說的話不一定可靠,這我們能夠體會得到的。所以佛在一生當中,如果說過一句妄語,換句話說,佛對於後來眾生的教誡,就很難得到大家的信心,因為他從前說過妄語。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曉得。

  祖師大德也許有方便妄語,佛決定沒有。所以佛在四依法裡面,第一個就教我們「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經典就是佛說的。講到這部經的歷史,原譯本在我們現在藏經裡面有五種,會集本連這個本子有四種。王龍舒居士會集的不能算是不好,印光大師都非常讚歎,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就是有些經的句子,龍舒居士是用意思,就是經的意思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沒有照原來經文節錄,他用另外的詞句,這就是很遺憾的地方。這不是翻經,翻經可以自己斟酌用字,你是集結別人的,集結別人的,換句話說,每個字都要用原來翻譯的本子,一個字不能改變,這才忠實。就像我們作翻譯一樣,自己寫文章,自己可以斟酌字句,我們翻譯別人的,翻譯別人的話一定要忠實,做到不增不減,何況還是重新編輯。所以龍舒居士使後人不太滿意的地方就是這一點。這個本子,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是五種原譯本裡頭原有的,夏蓮居居士沒有敢改一個字。所以這個本子出來之後,當時這些出家、在家的大德們,都認為這是《無量壽經》最好的一個本子,稱之為善本,有它的道理。所以,我們要一定相信佛的言語。

  【教語開示。信行者少。】

  佛知道,知道宇宙之間的真相,教導我們,為我們開示。『信行者少』,相信的人少,依照佛教訓去做的人更少。

  【生死不休。惡道不絕。】

  三惡道生死輪迴永遠是沒完沒了。

  【如是世人。難可俱盡。故有自然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這就是宇宙之間五道的現相。

  【如是五惡。】

  就是殺、盜、婬、妄、飲酒。

  【五痛。五燒。】

  『五惡』是因,造五種惡因,『五痛』是現在所受的花報,『五燒』是將來三途所受的果報。

  【譬如大火。焚燒人身。】

  這比喻。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這一段是講轉業。其實這個事情是可以轉得過來,就是你要覺悟。覺悟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欲念,就是殺盜婬妄這個念頭你要能克服,你在其中『一心制意』,這就是克服。要做這個功夫。『端身正念』,端正其身,身不造這五種惡業,「正念」是念頭都不生,心就清淨了,身不造,身清淨了。『言行相副』,表裡一致,『所作至誠』,存心、言語、待人接物都真誠。現在這個世間亂了,人家都是用欺騙的手段,我們做個老實人,不是處處要吃虧嗎?不錯,是要吃一些虧,佛再教我們『獨作諸善,不為眾惡』。我們不能跟人一樣,你要跟他們一樣,他們將來都是墮三途的,你要不甘心,不肯委屈,要以同樣的心態手段去待人,換句話說,你將來的果報也在三途。佛在經上一再告訴我們,我們壽命很短促,縱然一世我們犧牲了,吃虧了,上當了,也是須臾之間,不長,很短暫。就短短幾十年,咬緊牙根把它度過,來世的福德無有窮盡。如果短短數十年寒暑,你不能夠忍受;換句話說,你還是生生世世永劫輪迴。經上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個機緣實在不容易得到,我們要冷靜去想想。

  這個世界太大了,有佛法的地方太少了,釋迦牟尼佛佛法不過是一萬二千年。等到底下這一尊佛彌勒佛出世,要等五十六億年;換句話說,五十六億年當中沒有佛法,你才曉得一萬二千年跟五十六億萬年,不能比!就以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在全世界裡面,有幾個地方有佛法?有幾個人曾經聞到正法?現在大人公認,講到佛法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就拿台灣來說,台灣將近兩千萬同胞,有幾個人聞到正法?現在佛法裡頭有假佛法,假的多,真的少。正法裡面,有幾個人真正瞭解淨土法門?淨土在台灣很興盛,大家都曉得念佛,是不是個個能往生?不見得,真正能夠瞭解淨土的不多,淨土乃是正法當中的正法。層層淘汰,剩下來沒有幾個人,這幾個人拿現在人來看都是大傻瓜,都是不求名聞利養,現在人眼光看這些人都忽略現實,不知道享受,不曉得去爭名奪利,甘心情願,刻苦耐勞。

  所以這一段的教誡我們要記住,如何從五濁惡世超生淨土,秘訣就在這幾句。我們要克服自己貪瞋痴慢的妄念,要端正身心,要獨作諸善,不為眾惡。別人他做他的,我做我的,將來他有他的去處,我有我的去處。『身獨度脫』,各人做各人受。我們能夠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隨心隨力把這個法門普遍勸導一切人。為什麼還要這樣做?這樣做就是發菩提心,經上明明白白的教給我們,三輩往生的人統統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個法門修行的綱領就是這兩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

  所以,一定要把這個法門普遍的宣揚,普遍的勸告一切眾生,將來的果報『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不思議的果報,就是我們將來受用之處。『是為五大善也』,這就是嚴格的要持五戒。戒律很多,五戒是根本戒,是一切眾生最容易犯的戒,佛在這個經上特別強調,我們不能夠疏忽,不能夠把它看輕了。所謂持戒念佛,古來祖師大德常常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持戒,持什麼戒?就持五戒就行了,其他的戒律不太容易持,在這個社會上很難做得到。我們常常有五戒之心,五戒怎麼個持法,這一章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善惡的標準也可以就用這一章,這一章真的做到了,就是持戒念佛。

  請看經文。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這也是告訴彌勒菩薩的。

  【佛告彌勒。】

  有這麼長的一段經文,所以彌勒菩薩是本經當機者那沒話說的。

  【吾語汝等。如是五惡五痛五燒。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

  佛告訴彌勒這些大菩薩們,李老師在旁邊把這個意思很簡單的提示出來。『五惡』就是殺盜婬妄酒,這是因,『五痛』是花報,『五燒』是果報,來世三途,這是『輾轉相生』。『敢有犯此,當歷惡趣』,果報必定在三途。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

  就是現前許許多多奇怪的病,病苦纏身,這就是花報。殺盜婬妄酒統統都有這個果報,病苦。在台灣也許有些同修認識廣化法師,也許聽說過,這個人跟我也是老朋友,他是軍人出身,中年出家。在軍中他是管軍需的,軍需官管財務,有錢,他曾經告訴我,他在軍中那時候,每天吃一隻雞,所以殺業就很重。出家之後,當然這個業是減輕了一點,可是還是相當重。他現在是殘廢了,要用兩個拐杖,行動很不方便,斷了一條腿。怎麼斷的?他就告訴我,他說殺業的果報。他是有一天洗澡,在洗澡間裡面他看到許許多多的雞,往他身上跳,往他身上飛,他在恐怖之下,就在浴室裡頭摔了一跤。浴室很小的地方,浴室裡頭跌一跤,照理說一個年輕人很平常的事情,這一跤跌了,就把腿跌斷了。以後開刀,因為骨折,用鋼板撐在裡面,以後發炎了,現在是很麻煩。他從此以後就專門著重戒律,講戒律,現在台灣真正研究戒律,能講戒律,算他是一個。他告訴我,這是殺業的重業輕報,我們看他真正是很可憐。生活行動都需要人照顧,他自己沒法子行動,這就是『先被病殃,死生不得』。

  【示眾見之。】

  所以我們看到許多病苦之人,一看就曉得,業報。廣化要不學佛,不認真修行,將來果報不堪設想,他也是專門念佛的,專修淨土。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共其怨家。更相殺傷。】

  這是講將來在惡道裡面受報的情形,那個果報比現在就更苦。這些冤家當你福德耗盡的時候,你沒福德了,冤家都來了,冤家債主都上門來了,都要跟你討命,都要來報仇,所以『更相殺傷』。

  【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像現在這個世間,有許多確實無緣無故的,看他一眼,這是很小的,微不足道之因,他就記恨在心,就要把你殺掉。這個情形在現前的社會,中國、外國處處我們都可以在報紙上、新聞上見到,真是微不足道。而且這個事情發生多半都是青少年。所以將來的社會必然比現在更亂,更為恐怖,無緣無故的就遭人殺害。底下說:

  【皆由貪著財色。不肯施惠。】

  這是講到真正的原因。

  【各欲自快。】

  『各』是各人,各人都希望自己得樂,快意。

  【無復曲直。痴欲所迫。厚己爭利。】

  這是我們俗話講利令智昏,只看到眼前五欲之利,喪失了理智,完全是感情用事。

  【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

  確實,這個威勢是曇花一現,沒有幾天。『榮華富貴,當時快意』,也是不長久。一個人的富貴,能保三代的就很少,諸位很冷靜的去觀察,富貴人家能不能傳三代?不但三代的很少,實際上一生自身都難保,現在發了財,富貴了,你看他晚年如何?他得來容易,失掉也容易,所以經上常講,財為五家共有。他不能忍辱,忍辱的範圍非常之大,對於一切都要忍耐一點,生活上稍微節儉一點,你能節儉一點就能幫助別人一點,常常要想到幫助別人。這是菩薩行,這是善行,將來一定有大善的果報。縱然有威勢,要曉得也不長久,自己有這個地位、有這個勢力的時候,要想到便利別人,要想到為國家社會、為眾生去造福,不要迷在權勢上,迷戀在榮華富貴上,要曉得轉眼成空。

  【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煢忪忪。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天道施張』,我們世間人常講天理循環,天道無私,自自然然的,沒有人告發你,善惡報應沒人告發你,自然的報應,絲毫不爽。『煢煢忪忪』也是形容之貌。『當入其中,古今有是』,這是講的因果報應,自作自受。令佛傷感,看到這些眾生,真是可憐憫者。

  【汝等得佛經語。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

  末後這一段是世尊勉勵大眾。『得佛經語』是前生修的有福報,這一生才能夠遇到。遇到之後要認真的來學習,『熟思惟之』,這個很重要。如果不認真的去研究、思惟,充其量只對佛法存一個恭敬心而已,自己還是不能做到。自己不能做到,也就是對於佛法真正的道理沒有透徹的明瞭。假如對於佛法真正明瞭,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的清楚,他決定不會犯過錯。所以佛法實在講是知難行易,而不是知易行難,是知難行易。做,我覺得沒有什麼困難,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個難,實在是難。

  我們想斷疑生信,堅固信心,斷惡修善,先決的條件就是要求知,將佛法、將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搞清楚。一定要熟思惟之,『各自端守,終身不怠』,不懈怠,念念都是在行菩薩道,念念不忘。即使做夢,在夢中也行菩薩道,也是斷惡修善,幫助別人。這就是念頭純熟了,連夢中他也會自然的去幫助別人。

  【尊聖敬善。】

  『聖』是聖賢,諸佛菩薩。『善』是世間善人善事,我們一定要尊敬。尊敬並不是只在心上,要有行動,我們看到善人,我們盡我們力量去幫助他,成就他的善。見到好事,我們也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使這個好事能擴大,這個才叫真正的尊敬。不是我們見到他,跟他五體投地,拜拜他算就了事,不是的,我們要以心行真正去幫助他,使他能夠發揚光大。這樣就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個叫隨喜功德。

  【仁慈博愛。當求度世。拔斷生死眾惡之本。】

  這是佛教給我們,佛法常言說得好「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一定要存『仁慈博愛』之心。『當求度世』,應當要求度世間的理論與方法。『拔斷生死眾惡之本』,生死眾惡之本就是貪瞋痴慢,六種根本煩惱。

  【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曉得三途之苦,要能夠遠離三途。《楞嚴經》上講六道,實際《楞嚴》講得詳細,它講七道,它把仙人也算一道,所以講得很詳細。而七道裡面,講地獄的那一段,幾乎佔整個七道經文的二分之一,換句話說,講得特別詳細。原因在哪裡?那是最恐怖的地方,希望大家決定不要造地獄的罪業,不要受那個果報。地獄說老實話,進去容易出來難,五逆罪容易犯,一墮地獄,真是要想離開不容易,太難了,累劫都不能夠出。佛真正是大慈大悲,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

  我們要『作善』,什麼善事是第一等的善事?佛在此地教給我們。

  【當自端心。】

  第一個要心善,從這裡做起。

  【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這是身善、語善,『口』就是語,三業都善。這就是第一,身口意三業都善。

  【身心淨潔。與善相應。】

  心清淨,身清淨,與經上所講的一切善法都能夠相應。

  【勿隨嗜欲。】

  不要隨著自己的嗜好,隨著自己嗜好就會起貪瞋痴。

  【不犯諸惡。】

  這是身,身不造殺盜婬,意裡面沒有貪瞋痴。

  【言色當和。】

  『言』是言語,柔和。『色』是容貌,溫柔。

  【身行當專。】

  這個很重要,李老師在此註的是「志一於道」。我們在一生當中,有個努力的方向,有一個目標,這就所謂人要立志,他這個一生就不空過。我們有一個方向,有一個目標。

  【動作瞻視。安定徐為。】

  這是講威儀,我們講風度,要安詳,一舉一動要穩重,要安詳。過去的人非常重視,現在的教育對這一點疏忽了。我們看曾國藩,曾國藩的家書、家訓,你看他教誡他的子弟,無論在動作、言語都要學慢。慢裡面顯得穩重、顯得安詳,那是個福相,有福之相。一切舉止如果顯得魯莽,那不是個有福之相,平時要養成習慣。『安定徐為』,「徐」是慢慢做。

  【作事倉卒。敗悔在後。】

  這個就是「動作瞻視,安定徐為」的反面,反面就是『作事倉卒,敗悔在後』;換句話說,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先要想想,先要計劃一下。不要倉卒的做,倉卒的做,做壞了後來一定要後悔的。不求急也不求快,一切隨順自然,這樣就好。

  【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諦』是實在,做事情要求實,當做的時候要求敏捷,沒有做之前,有周詳的計劃、周詳的思考,做出來自然就順利。

  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怎麼樣去修善,從存心到威儀到處事,文字不多,面面都說到了,面面俱到。再看底下一章經文。

  【如貧得寶第三十七】

  這個題目我們一看,是從比喻上建立的,經文依然是接著前面一章來的,我們要珍惜,「百千萬劫難遭遇」,就像貧人得寶一樣,機會難得。

  【汝等廣植德本。】

  『植』就是種植,就是勤修,要修戒定慧,要修六度萬行,要修信願持名。

  【勿犯道禁。】

  『勿犯道禁』,道禁就是指五戒十善,前面所說的,禁是禁戒。

  【忍辱精進。慈心專一。】

  這是修行來講非常重要的,忍辱是六度裡面很重要的一條,我們自己能忍受得了,功德才能成就,善行才能夠擴大。譬如說我們在生活上能節儉,這是忍辱,這是能忍。我們少吃一點,我們少穿一點,就能夠利益許多的眾生。像我們這個經本,在台灣我們印這一本,成本是台幣三十塊錢,合美金一塊錢。當我們用錢,花一塊錢的時候,想到這一本《無量壽經》,這一本經不曉得度多少人,我們自然就會節省了。換句話說,不當用的錢,我們一塊錢也不敢用,為什麼?因為這一塊錢就是一部《無量壽經》。這是我們印的大本子,我最近又印了袖珍本,小本的,小本的一本多少錢?台幣六塊錢,我最近印了一萬本。因為小本大家攜帶方便,可以隨時帶在身上,大本帶起來不方便。

  我們印經布施眾生、供養眾生,這個利益最大。因為今天在物質生活方面,台灣已經相當富有,你送他一點東西,花的錢很多,他的確沒看在眼睛裡,台灣是均富。送他一本經書,這個經書他不容易得到,他要能夠讀誦,或者能夠聽講,不能親自來聽講,我們把錄音帶給他,送錄音帶給他。他有了錄音帶,有了經書,他聽講的興趣就來了,他聽了之後所謂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他要明白了,回頭了,他這一生就能成就。縱然這一生不能行,他理明白了,至少他不會反對人修淨土,聽到人家修這個法門他會讚歎。

  所以錢財要用到真正得利的地方,人有錢是福報,前面講過是福報,用錢是智慧。如何把你這個福報擴大,如何使你的福報生生世世會輾轉到無量無邊的福報,那是要你智慧去運用。不要把前生修積的福報隨隨便便浪費了,更不可以把這個福報拿去造罪業,那就大錯特錯了。所以要忍辱、要精進,要大發慈悲心,自己修行要專一。

  【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

  我們讀了這一段經文,真的要認真去做。『齋戒』,齋的意思是清淨的意思,所以講齋心。在佛法裡面,過中不食叫齋,中是日中。我們俗話講持午,持午是不對的,因為午時是從十一點到一點鐘都是午時,日中已經過了。所以佛法是過中不食,這個叫齋。這個起源我們要懂得,過中不食不是佛教裡頭專有的,是佛陀在世,印度可以說是宗教最發達的一個國家,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名的宗教就有九十六種之多,佛經裡常說九十六種外道。這些宗教裡面修行的人,不管是在家出家,尤其是出家修行人,像最有名的婆羅門教、印度教,像數論、瑜伽,這都是在印度非常著名的大宗教。他們這些出家修行人,統統都是過中不食,佛當年傳教,如果過中以後吃,一般人就瞧不起了,認為什麼?你不是個修行人,別的修行人他們過中都不吃,你過中還吃。所以佛要隨順大眾,也制定了過中不食。實在講過中不食很有道理,因為他那時候托缽,如果這個出家人一天去托三次缽,在家人看到,這哪裡是出家人,你看他有什麼時間修行?托了缽出去,吃完,你看又來了。一天托一次,人家很尊重,一天托三次,人家就討厭了,就瞧不起你了。所以在托缽的時代,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大家對這個苦行當然起尊敬之心,容易接受教化。

  佛特別說明這個意義,意義是齋心,幫助心清淨,我們中國古人也懂這個道理。古人對飲食很講究,早晨吃得好,你的朝氣、精神才保持得住,你有精神去工作。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晚上少,你睡眠很安穩,你不會做惡夢,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佛法有齋、有戒,我們常講的八關齋戒,是一天。『齋戒清淨,一日一夜』,修一天,認真的去修學,修一天。他的功德是『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我們娑婆世界修一天,可以比得上西方極樂世界修一百年。為什麼原因?

  【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皆積德眾善。無毫髮之惡。】

  原因在此地,極樂世界純善,沒有惡,所以修行不覺得在進步。這個世界惡多善少。

  【於此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所以者何。他方佛國。福德自然。無造惡之地。唯此世間。善少惡多。飲苦食毒。未嘗寧息。】

  佛把這個原因告訴我們。我們世間惡太多了,在眾惡聚集的這個世界裡面,你還不作惡,還能修善,難得,太難了。西方極樂世界統統修善的,每個人連個惡念都不會起來,所以在那裡修善平常的,不稀奇。這個地方修善不平常,真正是稀有,稀有,功德就殊勝了,諸佛讚歎;西方極樂世界修善,諸佛不會讚歎的。我們這個地方修善,尤其是現代這個社會,你要真正修善、積德,一心念佛,的確十方世界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護念的,一切龍天護法善神,沒有一個不保佑你,為什麼?太難得,太稀有了。這個理、事我們都要明瞭,真正明瞭那就肯幹了,曉得這是無比的大利,對自己有大利益,對眾生有大利益,對佛法也有大利益,我們為什麼不做!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