緇門崇行錄淺述—出家父母還拜 悟道法師主講 (第六十四集) 2021/8/9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20-053-0064
《緇門崇行錄淺述.孝親之行第四》。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緇門崇行錄淺述.孝親之行》,第一百二十一頁,從第三行:
【出家父母反拜】
我們往下面看:
【予作正訛集,謂反者還也。在家父母不受出家子拜,而還其禮。非反拜其子也。】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開頭,蓮池大師講,『予作正訛集』,這個「正」是正確的,「訛」是不正確的。作這個書就是把一些不正確的觀念、做法,給它導正過來。這裡講『出家父母反拜』,就是說兒子出家了,父母就要向兒子頂禮;在家的時候兒子要拜父母,兒子如果出家了,父母反過來要拜兒子,不再受兒子的禮拜,蓮池大師講這是錯誤的,所以他寫了《正訛集》。『謂反者還也』,「反」這個字它是還,不是反。反就是反過來,「還」就是說還回,還回就是我們現在講回禮。比如說出家的兒子見到父母,向父母頂禮,父母如果學佛的他就不行,你現在是出家人,你是僧寶,所以父母再還禮,是這個意思。不是說父母看到兒子出家了,反過來要拜兒子,不受兒子禮拜了,不是這個意思。所以『在家父母不受出家子拜,而還其禮』,就是說兒子出家了拜父母,父母再還禮,還禮就是再向兒子來拜。『非反拜其子也』,不是說兒子出家了,父母要反過來向兒子頂禮,不是那個意思。所以這個地方,蓮池大師做一個《正訛集》,就是說哪個是正確的。所以「反」這個字是還的意思,不是反過來那個意思,是還禮,好像人家給我們行個鞠躬,我們還個禮,就是這個意思。兒子出家了向父母頂禮,父母反過來回禮,再向兒子頂禮,這個叫還,不是反。蓮池大師做這個《正訛集》,他說:
【一僧忿然曰。】
『一僧』,就是有一個出家人看到、聽到了,就找蓮池大師,『忿然』就是他很生氣,他就舉出經典,他也引經據典。
【法華經言:大通智勝如來,既成佛已,其父輪王向之頂禮,是反拜其子,佛有明訓,因刻之經末。】
這個出家人就很生氣,他就引經據典,說《妙法蓮華經》這個經文裡面有講到,『大通智勝如來』他成佛了,他的父親是轉輪聖王,轉輪聖王當然還是在六道裡面,但是是大通智勝如來的父親,所以『其父輪王向之頂禮』,他的父親就向他這個兒子大通智勝如來頂禮。『是反拜其子』,這個經典很明白,是父親反過來要向兒子頂禮,怎麼說不是反拜其子?他就質問這個問題,說『佛有明訓,因刻之經末』,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刻之經末」就是寫在經典後面這一段,這個有依據。下面是蓮池大師的回答:
【予合掌云:「汝號什麼如來?」僧謝不敢。】
蓮池大師也很幽默,他說現在你是什麼如來?你成佛了嗎?這個出家人聽到這麼一問,說不敢不敢,還沒有成佛。
【又問:「汝既未是如來,垂成正覺否?」僧又謝不敢。】
蓮池大師又問,你既然還不是如來,那你『垂成正覺』了嗎?「垂成正覺」就好像等覺菩薩,你是快接近成佛了嗎?你不是如來,那你是等覺菩薩嗎?他又說不敢,他也還沒有到等覺菩薩。
【予謂曰:「既不敢,且待汝垂成正覺,更端坐十劫,實受大通如來位,納父母拜未晚。汝今是僧,未是佛也。佛為僧立法,不為佛立法也。且世人謗佛無父無君,吾為此懼,正其訛謬,息世譏嫌,冀正法久住,汝何為不畏口業,甘心乎獅子蟲也?悲乎!」】
蓮池大師又講,你既然不敢稱你是如來,或者是已經快成如來、等覺菩薩了。等到你將來成正覺,『端坐十劫』,實際上像大通智勝如來這樣,那個時候你再接受父母給你頂禮、給你拜,還不晚。你現在是僧,還不是佛,所以『未是佛也』。『佛為僧立法』,佛定的這些規矩,是為僧立法,他不是為佛來立法。佛,大家都成佛了,立什麼法?是為僧,僧你還沒有成佛,所以佛才立這些法、這些戒律。而且『世人謗佛無父無君』,這個是自古以來中國、外國對於佛教,很多人毀謗這個事情,好像佛教不孝父母,說你出家了就不孝。實際上這個是誤會,佛沒有教出家人不要孝順父母,出家人還是要孝順父母,所以「佛為僧立法」,不為佛立法。所以現在很多人毀謗佛法,『吾為此懼』,「吾」,蓮池大師講,我為這個事情很恐懼。『正其訛謬』,「正」就是把它導正,錯誤的、不正確的把它導正過來,我們現在講撥亂反正,把它導正過來。所以蓮池大師講,我很害怕人家毀謗,造這個口業。造這個口業是誰造成的?我們出家人造成的,讓一般社會大眾誤會佛法,誤會出家人不孝父母,嚴重的誤會。所以你現在講這個話,就是會招來毀謗。『息世譏嫌』,就是說要止息世間人他的譏笑、嫌疑,就是要止息下來他們對佛法的一些誤會。『冀正法久住』,「冀」就是希望,希望正法能夠久住。如果大家都不認同佛教,認為佛教,出家人一出家就是不孝父母,還有人要學佛嗎?那正法就不能久住了,所以這個關鍵非常大。所以下面講『汝何為不畏口業』,你怎麼不怕造這個嚴重的口業?『甘心乎獅子蟲也』,佛教好像是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一吼,所有的野獸都跑不動了,都被降伏了,但是獅子自己身體上的蟲牠去咬獅子的肉,就沒辦法了。這是形容比喻,我們出家人如果做得不如法,就像獅子身上的蟲一樣咬自己,就是破壞佛法。誰破壞佛法?出家人自己破壞佛法,破壞佛教形象,就像獅子身上的蟲咬自己。『悲乎!』「悲乎」就是一個感嘆的話,這個很可悲!所以現在很多人他不懂。所以出家了沒有人教,真的也是很悲哀。
所以那一天我也發一個佛光山的「人間福報」,一個出家的女眾講了一句話,收了徒弟不教,比去殺生還嚴重。她講這句話沒有錯,世間法也講「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現在問題,你教,有人要學嗎?問題是出在這裡。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講,他說為什麼在外面一直跑?沒有人要學。你看他辦了很多道場,沒有人真正要學;沒有人真正要學,他就離開了,就到其他地方去結結緣,或者是網路上跟有緣的人來交流、來學習。所以她那句話是講了一半,沒有錯!問題,你教,人家願意學嗎?如果不願意學,那你教什麼?好像你學校有老師,沒有學生、學生不願意學習,那你教什麼?你沒辦法教,教了他不能接受,他沒有意願要學,你沒有辦法去勉強。所以她那句話是講對了一半,還有一半沒有講,我就給她補充一下。
所以真正有人要學,好學的人,一個也要教,不然就對不起他,他真有恭敬心、有至誠心要學習,你就要幫助他;你不幫助他,就對不起他。他有一分的恭敬心,你就幫助一分,你幫助兩分他不能接受;十分的恭敬,你要幫助他十分,幫助他九分就對不起他,但是你超過了那也沒有用,他也不能接受,這是我們淨老和尚他教學的原則。自古以來在家、出家,其實道理是一樣的。所以說教學,教、學,教學相長,是雙方面的事情,不是單方面的事情。我要教,那有人要學嗎?有人要教,有人要學,那就師資道合,就教學相長。現在大部分都是單向的,所以學習的人很少,不想學的人比較多。所以這個是教學方面的。下面這個是:
【總論】
我們看一百二十三,看這個文:
【世人病釋氏無父,而釋氏之孝其親反過於世人。傳記所載,蓋歷有明徵矣!今猶有嫉僧如蛇蠍者,則僧之罪也,即可痛恨。其罪有三:安享十方之供,而不念其親者,一也;高坐舟車,而俾其親牽輓如工僕者,二也;割愛出家,而別禮他男女以為父母者,三也。願諸世人毋以此三不才僧,而病一切。】
「孝親之行」,我們學習到最後面一條「出家父母反拜」。這個『總論』,就是蓮池大師做個總結評論。『世人病』,這個「病」就是指責的意思,指責『釋氏』,就是出家人『無父』,「無父」就是說他心目當中沒有父母,不孝父母。而不知道佛教的孝順,比一般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前面看到這些高僧大德,他們表現這種孝親之行,一般世間人的孝都還比不上,實在是有過之無不及。有許多《高僧傳》、《聖賢錄》等都記載孝親的行為,歷史上有許多事實的例子來證明。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很痛恨、厭惡出家人,看到出家人他就很討厭,像看到毒蛇蝎子一樣,躲得遠遠的,這是出家人自己造成的。這個我們淨老和尚過去常講,特別在《認識佛教》裡面講得很多,出家人自己若不講經講學,一天到晚只是做法會、辦活動,造成世間人對佛教嚴重的誤解,認為佛教是迷信,這是出家人之過。講經教學都不幹,成天就是做法會,做法會是附帶的,把這個做為主要的,那就做錯了,這個就不對了。所以現在在家、出家學法器的人很多,很有興趣,叫他來聽課他不要來,不來你就不明白,你不認識,你不學,你怎麼會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講的,你人不學習,你就不懂得那個義理。這是出家人自己造成的。
造成這個罪過,原因『有三』,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安享十方的供養,而從不想到自己父母的飢寒,這是第一個」。出家就接受十方的供養,十方供養現成的,也不用去工作上班,從來沒有想到自己父母親他有沒有得吃?他穿得暖不暖?從來沒有關心父母,自己安享十方的供養,這是第一個,讓世間人誤會佛教的一個原因。第二個是『高坐舟車,而俾其親牽輓如工仆者』,這條是第二個,讓社會大眾瞧不起出家人的原因。自己坐在那個高高的車上,「俾」就是使,使喚父母來給他牽,「牽輓」,牽著那個車,把父母當作工人、僕人一樣,我們現在講佣人,把父母當作工人、佣人、僕人一樣。所以過去我們在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我們當中就有出家眾,他買個水桶,叫他爸爸媽媽從家裡幫他買來給他。那個時候我做當家,就是講他們,當然講了,人家就不高興,這個很正常。他缺個什麼東西,打個電話,父母送過來。我說你買個水桶,市場那麼近,你自己不會去買?在家裡父母也寵到這個樣子。所以我也慶幸小時候我母親沒有寵我們小孩,讀小學就要煮飯,去挑水,去賣菜,做家事,不能去玩。父母也寵,也不懂得去教小孩,出家了,你看天下父母心,他以為這樣就是愛護他的兒女,其實是造成他兒女不孝,讓他造罪業,這個父母不懂。所以做兒女的,我們都吃母親煮的、父親煮的,給我們吃,我們有沒有煮過一次給父母吃?這個我們大家自己去反省、檢討。所以大家出家了,你不要什麼事情,要什麼東西,叫你父母親送過來,那個是大不孝,你把父母當僕人、當工人、當送貨員,這一條講的就是這個。應該你要去關心父母,父母缺什麼,你要去買給他才對。不是你缺什麼,給他打個電話,幫我送過來。我們以前圖書館就是這樣的,我說你買一個水桶也不會,又不是在多遠,你再遠也要自己去買,你不能叫父母送來,怎麼可以這樣?這個我親自見到的,這個事情我們要避免,我們學了這個,就要這樣去修。
第三個是『割愛出家』,那你就出家了,出家之後還去拜其他的人當作父母,這又是大不孝,這第三個。所以『願諸世人毋以此三不才僧』,「不才僧」就是這樣的出家人是不對的,『而病一切』,這個是蓮池大師勸社會大眾、世間人,他說佛教不是都是這樣的,好的很多,你不能只是看這三種不才僧,把佛教所有的出家人統統看成是一樣的,這個是不對的。你應該看正面的,但是你不要去護持那個不正確的,不正確你不要去護持,所以這些我們都要學習。父母有什麼好的都會想到我們,我們吃好的有沒有想到父母?有沒有哪一天,來,我煮給父母吃,你休息休息。所以出家人不是說是最大的,這個叫《正訛集》,這個很重要的,我們不能不知道。自己如果不知道,不學習,你以後教人都是錯誤的,那就要背因果了。
好,「孝親之行」我們就學習到這裡告一個段落,下面「忠君之行」,你看孝、忠,孝親尊師、忠於國家、忠於國君,忠就是忠於領導,我們下一次再來學習。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