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14/1/1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17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五十八頁,我們現場的同修,翻開課本,網路的同修,如果你有課本,翻開五十八頁第二行,沒有課本的同修,你就注意聽。五十八頁第二行,我將這段開示念一段文:

  【菩薩示常攝曰。汝向持大悲神咒。祈觀音冥加。速得入道。甚好。】

  我們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覺明妙行菩薩對『常攝』的一個開示,「常攝」,他的法號。這個常攝他一向持大悲神咒,祈求觀音菩薩在冥冥當中加持,希望能夠『速得入道』,速就是很快速的能夠證入道果。這個持咒,就是求佛菩薩加持,讓我們修行能夠更快速的達到證果。大悲咒我們佛門同修非常熟悉,講到大悲咒幾乎沒有人不知道,講其他的咒語有很多同修他不知道,但是大悲咒,可以說沒有念過也有聽人家說過大悲咒。所以大悲咒在中國佛教,可以說佛門四眾弟子持誦的人非常多。就包括我們印光祖師,他在世的時候,印祖也常常持大悲咒加持,來跟這些同修結緣。印光祖師,當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對日抗戰,那時候印祖念一萬遍的大悲咒加持。他加持有三種,一個加持是大悲水,這個大悲水是最普遍的。這個大悲水,佛門有很多出家、在家的同修念大悲水跟人家結緣。

  像過去這個周邦道老居士,他以前是國大代表,在大陸他是南京一中中學的校長。我們淨老和尚就在他那個中學念書的,到台灣來又碰面了,而且大家又學佛。周邦道的夫人周楊慧卿,她就是見到,在南京她們古代那個四合院,抗戰勝利回到南京,住在四合院,地藏菩薩變化一個出家人去給她化緣五斤香油。那個時候她還沒有學佛,常常聽,聽人家講,批評這個佛教,對出家人就沒有好感,沒有好印象。所以地藏菩薩跟她化緣五斤香油,她也沒給,因為她也不知道那個出家人是誰。後來到台灣來,學佛了,在臨濟寺、在台中蓮社。在臨濟寺白聖長老那裡接觸到佛法,後來他們住到台中,又親近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

  她當時這個出家人到她家化緣,以前大陸那個四合院是好幾進的,要經過兩道,兩道門才到第三道門,在她第三道門的客廳。這個出家人跟她化緣,她不給,那也就離開了,就不見了。他走了之後,她才想到,我這個最前面第一道門、第二道門都沒開,他怎麼到了第三道?再出去看看,這個門有沒有開過?結果一看,門都鎖著,沒有開過。這個出家人他是從哪裡來的?怎麼進來的?心裡一直很納悶。一直到台灣來,學了佛,親近李老師。當時她有記住一句話,那個出家人跟她講,說我是九華山來的,她只記住這句話,當時她沒有學佛,也不知道九華山到底是什麼地方。後來她跟李老師講。李老師說,那個出家人跟妳講九華山的,地藏菩薩化身的,他變一個出家人到妳家跟妳化緣。她聽到這個非常懊悔,當時那個五斤油都不給他,後來趕快補,在台灣趕快補,補這五斤香油供養地藏菩薩。很後悔當時就沒給他,因為當時也沒有學佛,不知道,看到出家人很沒好感。

  後來她也發心,都持大悲咒跟人家結緣,她很有愛心、很有慈悲心。根據我們老和尚講,在抗戰期間,他們是流亡學生,就是學校老師、校長帶著學生跑。他們從南京走路走到貴州,一路上,同學難免會有生病,種種事情。這個周校長,他們都叫她周師母,照顧學生比照顧自己的兒女還周到,都是學生優先,然後再自己的兒女。所以他們這些同學對這個周校長、周師母,大家非常尊敬。曾經有一個同學病得已經快死了,她就在關帝廟發願,就是說她寧願減她的壽命給這個學生。她說這個學生跟我們逃亡跑出來,如果在半路死了,那對不起他們家父母。結果她發了這個願,她那個學生本來死過去了,後來又活過來。活過來大家就問他,你當時昏迷不醒,那是什麼情況,昏死過去了?他說他到一個地方,很遠很遠,那都一片,前面都是暗暗的,看不到,跑了很久。他說他忽然聽到一個聲音,就是周師母叫他的聲音,他才回來。他就醒過來了。

  她很有慈悲心,到台灣來學佛之後,她就專持大悲咒跟人家結緣。所以有很多蓮友,有什麼病去請她加持的這個大悲咒水,奇怪,一喝她持誦的大悲咒水,一喝病就好了。這就是她有慈悲心、有愛心,所以持咒特別有感應。印光祖師也持這個大悲咒跟大眾結緣,他持一萬遍,他加持的這個有水、有米、有灰,香灰。住在他道場附近的居士需要,就去請他那個水;住在遠地的,他們請水就不方便,那水要用寄的也不方便,遠地的就是用米,大悲米,還有灰,就寄幾粒米。那個米,就是一次泡一粒,泡開水,然後念觀音菩薩聖號,那就喝了,可以治病。另外大悲灰,就是灰一次用一點點,再用一個筷子在那攪一攪,然後讓那個灰沉澱,然後喝那個水。

  這個水跟米,我從小跟我母親都常常喝。這個流行感冒我們是沒有吃藥的,都喝香灰,跟我媽媽喝香灰喝大的,沒有吃藥。以前小時候那個醫院也少,窮,你看不起醫生,藥也買不起,所以去神明,去行天宮、關帝廟,一次就要一些香灰回來,那就泡開水喝。喝了也是可以治病,也活到現在,喝那個灰還是可以的。所以這個我從小都喝到大,所以也很有經驗。喝完了那個水不能隨便倒在水溝,以前那個房子都是平房,那個剩餘的水要潑到屋頂上,不能倒在水溝,這有規矩的。

  這是印祖他也有持大悲咒跟大家結緣。有人臨終的時候,他業障現前,業障現前他就神智顛倒,語無倫次,或者不省人事。印祖就交代這些居士,如果家屬有這樣的情況,就用他加持的大悲水去擦他那個嘴唇,給他擦擦擦,然後嘴巴可以張開,給他灌一點下去,那喝下去之後,他就恢復正常,就可以助念了。不然那個業障現前,你要跟他助念都沒辦法,有業障障礙住。所以印祖也有持這個大悲神咒跟大眾結緣。我們現在台灣銅鑼三義有個九華山,他們是無名比丘尼那個師父的加持。這些咒語,這個水的確有它的加持力。

  現在大悲咒、大悲水,以前說這個水,一杯水怎麼它能治病?現在透過這個日本東京江本勝博士水結晶的實驗提出報告,水知道人的意思。你善意給它,它的結晶就很好;惡意給它,它的結晶就很不好,他透過這個科學儀器的實驗得到了這個結論。他這個結論一報告、一出來,那我們明白了,以前那個持大悲水,那杯水你透過這個大悲神咒的加持,那個水的質量會改變,所以它能治病,它那個能量就不一樣。以前說沒有科學的依據,那現在有了,現在江本勝博士這個科學的儀器實驗出來,它有了。

  現在高雄牙醫劉明德醫師,他現在也要做實驗,他實驗比江本勝博士那個機器要好,江本勝博士那個放大鏡只有兩百倍,他檢查牙周病那個放大鏡是三千六百倍,比他好,設備比他好。這個禮拜六,他要我們做實驗,以我們帶頭。那個今年五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這個活動,斯里蘭卡辦的,我們禮拜六念的這個結果,他化驗出來要拿去聯合國報告。他叫我帶頭,他怎麼不叫別人帶?他叫我帶,我壓力很大,如果化驗出來很好,那就沒問題;化驗不好,罪過都是我的。所以你們大家要發清淨心你們來念。因為我心不會清淨,事情太多了,拉里拉雜的,一個孩子生不出來也要找我,大大小小的。沒有像你們那麼有福報,可以安安心心的在佛堂念佛,這個福報我修得還不夠,你們都比我有福報。所以你們放下萬緣,一心來念佛,不要給我漏氣。

  漏氣不是在我們台灣漏氣,是拿到法國那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去那邊漏氣就不好看了。他有發一個傳真給我,就是我們念,他的實驗室現在在台南極樂寺旁邊,也弄一個實驗室給他,那天我們會裝投影機,我們會派我們直播小組去支援。所以我們直播小組去,會把他那杯水調到我們這個螢幕,大家就看那杯水。你注意看,「阿彌陀佛」拼命念,不要想你家的事情,這樣那個結晶才會好看。你們可以安心在這邊念,我不行,我一下這個事情,一下子那個事情,我在這個地方打佛七還要辦事情,家裡人吵架也要找我,他自己跟他自己找來的人搞不好也要怪我,不得安寧。所以大家沒有事,放下萬緣來念佛,這個效果是最好。如果你有參加全程的佛七,效果會更好,因為你在這邊念了六天的佛,心也有一定的清淨了。

  所以這個大悲水的確有它的效驗。但是就是說我們要很作意的、很專注的,那個效果、能量就會更好。所以這個效果的好壞,它的層次,關鍵我們心的定,你心愈定,它產生的那個,你專注那杯水,那個水的能量就特別不一樣。印光大師他是大勢至菩薩來的,當然他念的那個大悲水那當然效果就是非常好的。我們每個人有誠心誠意的念,都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這個持大悲咒也可以往生。我講了一遍《大悲心陀羅尼經》,因為接了一個中華民國觀音佛學會,這個觀音佛學會從來不講觀音經,叫我當理事長,我就講觀音經,我就講這個《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以持大悲咒的人很多,持得很有感應的也很多,持大悲咒也可以往生。

  這位常攝他一向持大悲咒,那可見得覺明妙行菩薩他開示的對象,也各個對象不一樣。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每個人的興趣不一樣,所以菩薩開示有針對大眾的,有針對個人的。這是針對個人常攝,一向他就是持大悲咒。如果我們遇到有人他一向就是念大悲咒,你也不要叫他改,他已經念很久了,甚至念了幾十年了,你叫他怎麼改?他念到心清淨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只是方法不一樣,原理原則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念清淨了就好了。

  所以以前有個公案,有一個老太婆她念「唵嘛呢叭咪吽」,她不會念,她念「安嘛呢叭咪牛」,那念「牛」,有邊讀邊,無邊讀中間。念得也很有感應,她念了這個豆,她兩瓶豆,這個豆會跳,這個豆,念了這個跳過來,這個跳過去,念了那個豆,黃豆,會跳,那很有感應。後來有一個人聽到她念「安嘛呢叭咪牛」,他說這個念錯了,要念「吽」,就跟她講妳念錯了,讓她改「吽」。然後她念不習慣,那個豆就不會跳了。後來那個人說,那妳還是念「牛」!因為她念習慣了,念習慣她心定在那個地方,她就有感應。

  如果你還沒有念習慣,當然要念標準的,念標準的效果比較好。因為這個三密相應,身密、語密、意密,三密都標準就三密相應,是最標準的。如果你三密其中有一密相應了,那也可以。像那個老菩薩「安嘛呢叭咪牛」,那個不念「安」,那個念「唵」,我們老和尚講唵嘛呢叭咪吽,因為章嘉大師他是密宗的上師,他講的一定比我們標準。我們現在都念「安」,所以你念「安」就念「安」,如果你念到豆會跳了就不用改,如果還沒有跳,還是可以改,你拿一個豆來試看看。如果我們還沒有那個,有些老太婆因為她,你就不用去改她。但是我們知道標準的,我們當然要調整過來。那如果他都念習慣了,或者一個道場他都念習慣了,那我們也不用去改他了。

  像我們念阿彌陀佛,阿的發音比較標準,這是黃念祖老居士講過的。因為有人問他說現在有人念「阿彌陀佛」,有人念「喔彌陀佛」,有人念「婀彌陀佛」,這個很多種。很多種它到底哪個標準?黃老說阿的發音是最標準,所有的音,它最原始的母音就叫阿,那阿這個音是最原始的母音。你全地球的人類不管那一個族群,黑人、白人,什麼人,你叫他「阿」,都會「阿」,沒有一個不會,「阿」都不會?阿是原始的母音。那阿字本不生,密宗講「阿字本不生」,它本來無生,就是講我們自性。那念咒語,當然你發音標準,它這個效果就比較好,三密相應效果比較好。黃老說這個也沒關係,你念「喔」,阿彌陀佛也聽得懂;念「婀」,他也聽得懂,念習慣就好了。黃老說這對往生沒有影響,阿彌陀佛他絕對知道你在念他,不會不知道。但是他說如果對身體治病來講,這個發音效果就不一樣。他說念「阿」,對身體這個五臟六腑可以治病,念其他的音就達不到這個效果。

  我們淨老和尚在華藏圖書館講黃老講的這個,講經的時候跟同修講。本來我們華藏圖書館那些老菩薩「喔彌陀佛、喔彌陀佛」。後來聽老和尚這麼講,念「阿」可以治病,第二個禮拜,那個老菩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韓館長從外面進來,你們要吃人?嘴巴張大,「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那個肚子裡面那個臭氣都出來了,後來去買了六部空氣清淨機。我聽聽,臭氣都出來,那這個黃老講得沒錯,他排毒,臭氣出來,就是裡面那個毒都排出來了,所以有治病的效果。所以你要治病,建議大家用「阿」,如果你不想治病用「喔」。但是我們現在都念「阿」念習慣了,因為老和尚講「阿」,我們當然都跟著「阿」。

  所以你有什麼病,我告訴你們一個祕訣,我治病都這樣,我身體哪裡不舒服,「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就拼命喊,保證好,你什麼病都好!不相信你試看看。你念這個標準,這個跟語密相應。那黃老講,身語意三密,有一密相應也可以,那個念「安嘛呢叭咪牛」那個老菩薩,她那個語密不相應,她念錯了,那個口密也不相應,但是她心很誠,她那個意密相應,意相應。她有一密相應,她就跟佛菩薩能通了。所以身結印,口持咒,意觀想。

  那禮拜六,大家要觀想,身語意三業要清淨。淨宗講的三業清淨跟密宗講的三密相應是同樣的道理,講法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持大悲咒,現在這個大悲水能夠治病,以前說沒有科學依據,現在有了。這個周楊慧卿居士往生了,不然她念那個大悲咒拿去給江本勝博士實驗,一定會,那個結晶絕對不一樣。現在劉醫師也很難得,很積極做這一方面的實驗,希望大家發心,網路的同修也可以同步發心。因為我們現場都有直播,請網路同修也可以同步發心,愈多人發心,我想台南那杯水結晶會更好。那現在劉醫師,聽我們老和尚講,他的實驗已經,設備、實驗各方面已經超過江本勝博士了,江本勝勝不了他。

  這位常攝一向持大悲咒,『祈觀音冥加』,希望觀音菩薩暗中來加持,趕快入道,『甚好』,「甚好」就是很好、非常好。

  【但不得一向延緩。使志事不立。要須並日而作。兼程而進。自今當刻定期限。約準數時。杜絕人事。安止一室。每咒百卷作一時。兼禮四明所立懺法一卷。懺諸業障。助發勝功。為一時。晝夜分為六時。以五時持咒。一時禮懺。餘時安坐修禪。深入不思議慧。何言乎不思議慧。了知心外無法。法法無名。直下纖塵不立。一念圓融。不可以思思。不可以議議。故名不思議慧。依此妙慧。則心攝於微。攝無攝相。所謂攝無所攝。而不礙於攝。名善攝心也。由心攝故。無事不辦。總而言之。無時無在而不心心流入。為持咒攝心之本。自然夙障冰消。定心朗現。或得三昧開發。契本妙心。庶無虛縻歲月。可以刻期進道。不然。今日明朝。來年後月。若作不作。欲前不前。保汝百年後。仍自目前行止。斷不能移易寸步也。慎之。勉之。】

  菩薩給常攝的開示,說你一向持大悲咒,希望入道,也非常好,但是不可以『一向延緩』,延緩『使志事不立』,就是你達不到你預期的效果。所以必須要『並日而作』,要預定個日程,安排時間,『兼程而進』。所以『自今當刻定期限』,就像我們打佛七剋期取證,你自己要定個時間,安排個時間,不然你這樣晃來晃去,要達到那個效果是遙遙無期。所以菩薩勸他要「刻定期限」,三個月、半年,或者一個七,最少一七天。『約準數時』,你要安排這個時間,『杜絕人事』,你要杜絕外緣,這就是『安止一室』,是閉關。你閉關,這個閉關就是有期間的。比如說我們打佛七一個禮拜,我這個禮拜都在這裡閉關,我都沒有出去,這就閉關了。不過我閉的是方便關。真正閉關他就一個人住在關房,那人家三餐送飯給他吃。

  『每咒百卷作一時』,這個咒念一百遍就是一時。這個大悲咒如果念得快,有的念得很快,有的念得比較慢,所以這個時間就不一樣。就是你念咒念一百遍就是當作一時,這個時間多長?你念快,時間就短一點;念慢,時間就長一點。『兼禮四明所立懺法一卷』,「兼」就是附帶的,來禮拜四明尊者所立的懺法。四明尊者是天台宗的,他有立這個觀音懺、大悲懺這個懺法,有一卷,可以照這個來禮懺。『懺諸業障』,這個業障懺除了,幫助你發起殊勝的功德利益。這個也做為一時。『晝夜分為六時』,跟印度一樣分為六時,『以五時持咒,一時禮懺』,就是這六個時辰你自己安排,要安排,這個一時就現在的四個小時,四個小時,就是說你這個晝夜六時,你有五個時間是持咒,安排一個時間就是禮懺。

  『餘時安坐修禪』,如果剩餘的時間你就打坐,「安坐修禪」。安坐修禪,你有坐的,如果你臥,躺下來也可以修禪。這就是你休息的時間也可以修禪,休息你有臥著,坐著就是修不倒單,坐臥他都可以修禪,這是剩餘的時間。比如說你剩餘的時間,白天你可以安坐,晚上也可以安坐。打坐有功夫的人,有靜功的人,他打坐就是修禪定,他打坐就是休息,比我們躺下來睡眠精神還要好。

  這我是看到,我當兵的時候,我當炮兵,那個炮很大,八英吋,那個炮,那個美國炮很大,炮管也很粗。我是第二炮,在山洞裡面,在東引島山洞裡面,那第一炮在外面。我們第一炮有一個我們的同志,他是好像台灣南部,中部還是南部人,他是練國術的,他練武術的,他不是學佛的,那我就遇到這個。他每天他都練劍,他有一把木劍,我們每天都看到他沒事就在外面空地就練,練起來了。他跟我講,他說他晚上沒有躺下來睡覺的,他都打坐。我說打坐不累嗎?他說不累,他說我打坐比躺下來睡覺精神還好,他說我打坐就是休息。所以練國術的,他們也練打坐,但是不是學佛的。我遇到練國術的,他打坐,沒有躺下來睡覺。他說他打坐就是休息,可見得他坐得很有心得、很有效果。像我坐就不行,我坐下來腰酸背痛,坐著不如躺著,坐了一下子,我就慢慢溜下來,就躺平了。

  另外我看到一個是一貫道的,也是第一班,那個人高高瘦瘦,那一貫道的,他也沒學佛,吃素。那真的是籃球高手,我看他跟我們連長,我們那個連長打籃球都投不進去,他這樣遠遠從這邊、那邊一下子就進去、一下子就進去。我看他好像投沒有一個不進去的,跟他打都不是他的對手。他愈打那個體力愈好。那時候我還沒有吃素,我吃葷,只是沒有殺生,吃三淨肉。因為當兵有什麼,在外島,牛肉罐頭、豬肉罐頭、雞鴨。那時候我嘴也很饞,就是出家前一天晚上還在吃肉,嘴很饞,所以我沒有吃素。看他吃素,我說你吃素怎麼體力這麼好?我們吃肉的體力都不如你。我看這個吃素的體力有限,你打了一下就累了。為什麼他打不累?我看我們連上那些兵,吃肉的那個體力都不如他。他也有練氣功。後來我就覺得,說吃素沒有體力,這也不見得,我看那個一貫道那個體力比誰都好,打籃球大家打不過他。可惜他沒有被國家選去,去比賽。大概他也是比較,因為一貫道他也是想要修行,不重視這個世間的名利。

  這裡菩薩開示,『深入不思議慧』,這是跟他講「不思議慧」。這是禪機,實際不思議慧就不能去解釋的,要離心意識參,你才能懂。如果我們在這邊講,講了半天,講得天花亂墜,跟不思議慧都不相關,你落在語言文字,落在你的思惟,就是可思可議,怎麼不可思、不可議?所以這是禪機,我們要用參的,不要去想。你真正悟入這個不思議慧,『依此妙慧』,這個心就『攝於微』,「微」就是微妙。『攝無攝相,所謂攝無所攝』,這些都說不上來,你有一個攝、一個所攝,那就能所就對立了,那就可思可議,那就不叫不可思議了。所以我們要從這個知道弦外之音,不能被這個語言文字在那邊轉。你在那邊想、在那邊推敲,你想到無量劫還是不懂。要知道它的弦外之音,語言文字之外的,你要去體會那個。所有的語言文字也是引導我們入那個境界,語言文字它是一個指路碑,你不要把那個指路碑當作是目標,它是指示你一個方向,你照這個方向去就對了,不是這個指路碑就是目的。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名善攝心』,「善」這個字就重要了,善就是真懂了,不懂就不善,你就不會攝心。攝心最高的就是這個入不思議慧。『由心攝故,無事不辦』,你這個心都能收攝了,這個妄心收攝,回歸到真心,那哪有什麼事情你辦不了?『總而言之,無時無在而不心心流入』,心心流入什麼?這個境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無時無刻不在,就在我們眼前。中峰國師跟我們講,「分明在目前」。在目前我就不認識、不懂。所以過去參禪的禪師到處參、到處參,參了幾十年,後來開悟了,開悟說了什麼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就是參禪,以前的人都走路,那個鞋子是鐵做的,都穿破了。穿破了怎麼樣?還是找不到。豁然開悟,悟入了,原來就在眼前,得來全不費功夫;沒有悟的時候,到處找找不到,鐵鞋都穿破了還找不到。所以這個要悟,不能用想的。所以「無時無在而不心心流入」,沒有一個時間不在,沒有一個地方不在。

  『為持咒攝心之本』,你懂這個道理,就是持咒攝心的根本。所以禪宗講從根本修,不從枝葉修。『自然夙障冰消,定心朗現』,這個定是自性本定。『或得三昧開發』,「三昧開發」就是得定。『契本妙心,庶無虛縻歲月,可以刻期進道』,「刻期」就是剋定一個期限,達到預期的效果。好像我們打佛七,我們七天要達到一心不亂。七天是不是能一心不亂?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不能達到一心不亂,那佛講這個話就變成虛妄的。佛在《彌陀經》跟我們講,都是講誠實言,那怎麼會講虛妄的?虛妄的話佛是絕對不會講,講出來都是真的。現在問題,我們會不會念?你會念,根器最差的七天,根器利的一天、二天,中等的三天、四天、五天。這個叫剋期取證,的確在預定的期限可以達到這個效果,但是要如理如法。

  『不然,今日明朝,來年後月,若作不作,欲前不前』,這就是說你沒有剋定一個期限,沒有安排個時間,一天到晚晃來晃去,要做又不做,要向前又不向前。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保證你一百年後跟現在還是一樣,在原地踏步。『斷不能移易寸步』,就是不會有進步。『慎之,勉之』,這個跟常攝講。我們每個學佛的人也是一樣的,持咒是這個道理,念佛還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念佛為什麼打佛七?就是剋定期限,剋期取證,希望在這個期限達到經上講的一心不亂的目標。我們再看下面:

  【菩薩又示常攝曰。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在今日。決不是牽郎拽弟打哄過日之時矣。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菩薩很慈悲又對常攝來開示。大概這個常攝平常都會強順一些人情事故,『勉就世故』就是勉強應付世間的人情事故。那就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這在今天,絕對不是這樣『打哄』過日子就可以。這也是給我們很大的一個警惕。我們現在的確我們不管在家出家,總是有一些人情事故,人情事故不能不應付,如果可以避免的我們就避免,盡量減少。因為我們道業還沒有成就,還是要以這個為優先;道業成就了,我們再去幫助別人就沒有問題。道業沒有成就之前,這個無常迅速,所謂「人命無常」,哪一天我們壽命到了我們也不知道。如果壽命到了,突然無常到了,道業還沒有成就,這一生又空過了,又要等來生來世。所以這個開示也是勉勵我們要把握這一生的光陰,希望這一生在道業有所成就,這一生不要再耽誤。這個耽誤自己也要負責。

  所以『急宜斂跡韜光』,「斂跡」就是收歛,不要再攀緣。如果攀緣,恐怕會耽誤自己的道業。所以安排一個時段,讓我們自己來進修,這還是有需要,能夠安排一個時段,那避開這些人情事故。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講,閉關有兩種人,一種就是他道業成就了,那古時候這個明心見性的人他也不會去宣傳自己、不會去標榜自己,他成就了,他也希望能夠幫助別人,但是又不能去宣傳自己,所謂「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怎麼辦?就住茅蓬閉關。要學的人他就打聽,是哪位大德閉關了,你去找他就沒錯。古時候,閉關住茅蓬就等於對大家宣布他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你什麼問題去找他,他都可以幫助你解決。如果還沒有明心見性,他住茅蓬閉關,你去請教他問題,他回答不出來,那你就可以請他打開關門,跟你一道去參學。這古時候閉關的條件,這是第一種人。

  第二種人是自己還沒有明心見性,他也可以宣布閉關。這種人是什麼?太忙了,事情太多,自己沒有時間修行。的確我們現在看到這個在家、出家名望比較高的法師、居士,真的很忙,都沒自己時間。我現在我自己也有感受到這個,我是沒有忙到那麼忙,但是也有一定的這個忙碌。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宣布閉關,因為宣布閉關人家就不會來打擾,大家知道你要閉關了。比如說宣布閉關兩年,這兩年人家不會去打擾,那自己才有時間來用功、來修學。我們道業還沒有成就,那如果事務太多,這個宣布閉關也是有他的需要。或者閉個三年,三年的關,三年我們念佛功夫成片,那自己往生有把握了,再出來幫助別人,那就沒有問題。如果自己道業未成,淨業未成,一昧的去幫助別人,恐怕這一生會把自己這個往生西方的事,這個大事,給耽誤了,那就非常可惜。

  所以菩薩很慈悲又給常攝開示,大概這位常攝他平常他的應酬也不少,菩薩才會這樣跟他講。所以他自己修行的時間都沒有,忙於應付這些人情事故。所以勸他『一心向道,不得再誤』,他不能再耽誤了,無常是很快速的,不知不覺無常就到了,道業沒有成就,一生又空過。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達本奉教出家。菩薩示曰。汝老年出家。不得泛學餘事。但誦彌陀經。日課佛名一萬二千。自少至多。真真切切。求生極樂。此事一了百當之法。莫學世俗愚流。高談濶論。說性說心。見人念佛。便一概抹去。及叩其所行。不及三家村裡一個不識字的漢子。十字街頭一個念三官經的乞兒。枉使擲卻光陰。誤卻大事。因汝平日喜說禪。而不達要妙。又未必能深信淨土。老實念佛。故發此論。】

  這是菩薩對達本的開示。『達本奉教出家』,奉菩薩的教導出家了。菩薩給他開示,『汝老年出家』,這個老年,他沒有說幾歲。在古時候,五十歲以上的,人家都說老人,五十幾歲就老人了;六十歲叫花甲老人,我現在是花甲老人;那七十歲,在《禮記》講叫老人,在古禮講老,七十就老。所以七十就要傳,你有事業要傳給下一代。但現在人就是不死心,人生七十才開始,他大概想活五百歲,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無常可不是這樣的。所以「老年出家」,現在五十歲以上就算是老年。

  『不得泛學餘事』,你就不要再學太多了,你已經老年出家,這個體力也不行了,精神也不行了,眼睛也花了。像我老花眼,眼睛花了,跟四十歲以前是不一樣的。所以過去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他教學生,四十歲以前的他教,四十歲以後他不教了。因為各方面沒有辦法去要求。比如說背書,四十歲以前還可以要求,四十歲以後要背誦就有困難,那五十就更困難,六十就更難,難上加難。那我現在過年六十四,是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沒辦法了。所以我現在我也死心了,就是一部《彌陀經》、一句佛號。我們老和尚現在要求年輕的人,利用這個精神體力,精神還很好,多學一點。對年輕人的教法跟對老年人的教法是不一樣的,對象不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不能學太多,為什麼?沒時間了。不要常常在打妄想,人生七十才開始。還沒有七十死的很多。你去調查。那天我好像聽到我弟弟跟我講,他說現在有人去調查這個死亡,說五六十、六七十死亡率最高,是最多的,七、八十比較少,那很年輕死的也有,但是少。但是五六十、六七十在這個年紀死的很多。所以我現在天天想死、時時想死,我沒有想人生七十才開始,那個讓別人去想,我們要念佛求生淨土要緊。所以我前天晚上咳嗽,咳了一個晚上,我那天晚上我就想往生。我說今天晚上求阿彌陀佛來接我,如果咳得咳不好就往生,真的我時時有這種準備。我遺囑前年就寫好了,前年醫生檢查有四高,我就寫遺囑寫好了,隨時想走。因為人生無常,你不能總是在打妄想,好像來日方長,那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事實上是無常至速。

  老年出家,我們老年,這裡也是對我們老年人講的。『但誦《彌陀經》』,我們現在打佛七、三時繫念都誦《彌陀經》,這條我們有了。所以老和尚也是這樣,年輕一點的誦《無量壽經》,我們年紀比較大的,六十以上的,誦《彌陀經》。老和尚講六十以上誦《彌陀經》,那我現在我有資格誦《彌陀經》。『日課佛名一萬二千』,每天念一萬二千聲的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自少至多』。

  這個佛號你要怎麼念都可以,我們道場總是要定一個標準,大家一起來念。那也不能說這個佛七念四字五音,下個佛七念四字四音,然後下個佛七再來念個四字七音,一天到晚在改,大家也無所適從。所以我們定四字五音,從圖書館到現在都是這樣,我沒有改變,六字二音,四字五音。你自己念不一定要拉這個音,就學老和尚這樣念也可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音的也可以。你一個人念,你要怎麼念都可以,只要念得攝心、念得有效果就好。你一個人,你就自己可以選擇你要怎麼念。那共修一定要大家一樣。所以念一萬二千聲,如果你念得快,時間不用太長,念得慢時間要長一點。『自少至多,真真切切,求生極樂』,一心一意就是想求往生極樂世界,沒有其他的想法了。『此是一了百當之法』,往生到極樂世界一了百了,生死也了了,也成佛了,什麼都了了。

  『莫學世俗愚流,高談濶論,說性說心』。這個達本大概平常也喜歡說性說心,談玄說妙,高談闊論。『見人念佛,便一概抹去』,看到人家念佛,你這個老太婆教,他這個參禪比較高。『及叩其所行』,他講得那麼高,看他的行為,『不及三家村裡一個不識字的漢子』,他的行為,所作所為,還不如三家村裡面一個不認識字的人。那可見得他這個嘴巴講的都是談玄說妙,說性說心,實際行為跟那個都不相應。所以印光祖師也給人開示,談玄說妙的,「言時句句皆空」,講的時候什麼都空了,說得天花亂墜,口沫橫飛,我們一般講口頭禪。「行時步步著有」,行就是他的行為,「言時句句皆空,行時步步著有」,他的行為沒有一樁沒有著有,都空不了。就是跟這裡講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談玄說妙沒有用,不實用,口頭禪。

  也不及『十字街頭一個念《三官經》的乞兒』。《三官經》,天官、地官、水官,《三官經》,這個道家的經。那個乞丐要跟人家要錢,念經給人家消災。還不如那個乞丐念個《三官經》,還不如那個。所以『枉使擲卻光陰,誤卻大事』,浪費光陰,談玄說妙,說性說心,沒有用,跟自己了生死毫不相關。『因汝平日喜說禪,而不達要妙』,他就跟達本講,你平常,這個達本就是平常喜歡說禪,「而不達要妙」,說禪他又沒有真正通達禪的要妙,沒有真正通達。『又未必能深信淨土』,禪也沒有,淨土又不深信,又不能『老實念佛』。『故發此論』,他看到這樣才給他開示,勸他不要再搞其他的,老老實實每天誦一部《彌陀經》,每天念一萬二千聲佛號,「真真切切,求生極樂」,這個才是「一了百當之法」,你搞那個都是浪費光陰,沒有意義。我們有了年紀的人,這也是針對我們的開示。再看下面:

  【菩薩又示無朽曰。彌陀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不要增。不要減。只依著我行去。但經要勻勻淨淨。不緩不急。不疾不徐。佛要聲聲心心。不澁不掉。不浮不沉念去。至於迴向。不是但誦舊文一過。須從自己心中發出真正大菩提願。至誠懇切。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而我心無所著。如虛空等。是名迴向。】

  到這裡是一段。菩薩又對無朽開示,說『《彌陀經》十二卷』,就一天念十二遍,『佛名一萬二千』。分十二個時段來進行,就好像我們現在講分十二支香,或者分十二個小時。一支香定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念一部經;或者一個半小時,我們現在一支香是一個半小時。佛名一天要念一萬二千,就是配這個十二卷經,就是你念一卷《彌陀經》就要念一千聲佛號,這樣念,分十二個時段。也『不要增,不要減』,不要增加,不要減少。只要依照我這樣去修行。

  『但經要勻勻淨淨,不緩不急,不疾不徐』,念經這個聲音、速度要平均,「勻勻淨淨」,很清楚、很清晰,「不緩不急」,念經也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有的人敲木魚敲得很快,念得很急,很急躁;有的人拖板,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念得像老牛拖車一樣,念得也很辛苦。這些我都經歷過,我都念得,一部《彌陀經》很快的,七八分鐘念完,那太快了,念得都不清楚,效果不好。那也有人敲那木魚一個字、一個字、一個字、一個字,這樣敲,念得,念下來好累!那叫拖板,念快的叫搶板。應該不要拖、不要搶,不急不緩,「不疾不徐」,這個中道是最標準的。

  佛號『要聲聲心心,不澁不掉,不浮不沉念去』。念這句佛號不能念得太生澀,念得生澀,台語講「澀澀」,你吃東西,吃到澀澀的就不好吃,你佛號念到澀澀的就不好念。這個「不掉」,掉就是掉舉,掉得很高,掉就是掉舉,很興奮、很亢奮,這叫掉。「不浮」,浮就是浮在上面,飄飄浮浮,也不要「太沉」,叫適中。

  所以我去年十二月在香港打佛七,天目山的法師,那維那法師都是年輕人,這些年輕法師都是我教的,教他們打佛七、唱三時繫念。維那法師聲音不錯,他是浮的,他一舉腔,我就跟他講,我說我們是在念佛唱讚,不是在唱抒情歌曲,性質不一樣。我們是法師,不是歌星,要搞清楚這個。念個蓮池讚,「蓮池」,那個像唱流行歌,人多他就壓不住,他太浮了,就是飄飄浮浮的。所以他那蓮池讚一開,我聽到「蓮池」,我就知道壓不住了,人那麼多。果然不出我所料,亂了。後來我的麥克風趕快接下去,我就幫腔,「蓮池」,大家定下來了,就整齊了。不然他飄飄浮浮,「蓮池」,大家想入非非,他唱他的,這叫浮。什麼叫浮?這叫浮。我說你都飄飄浮浮,不能飄浮。

  所以我去打佛七,全部都是我在念,因為他等一下忘記了,他又浮起來了。我說你去唱抒情歌曲是很好,你可以當歌星,唱讚就不行,我們是領眾要修行的,不是當歌星,性質不一樣,我們是讓大家心定下來,你不要亂想,不要想入非非。唱讚不能讓人家想入非非,你唱得那個像流行歌,他會想入非非,他會動感情,那不對!你要讓他開智慧,不是要讓他動感情。

  所以不浮不沉,那太沉也不行,太沉了大家精神提不起來。所以你要很平穩的這樣念。所以念佛,這就是標準。不然現在我們打佛七,有的喜歡慢、有的喜歡快,各有他的標準,每個人都有標準。但是我們還是要取祖師大德,是比較正確。所以「佛要聲聲心心,不澁不掉、不浮不沉」,這樣念下去,這就是念的原則。我們為什麼打佛七不能一心?這個原則沒抓到。

  如果我要依照這個原則來要求,又怕有人受不了。受不了他就會說,悟道法師,那我明天不來了,對不起,你自己敲。就會得到這樣果報。所以也不能要求太多,要看他心情,他心情好的時候跟他講,心情不好就不能跟他講。跟他講,他說下次不來了、明天不來了,那我就沒人了,真的要我自己去敲了。所以這也不能得罪人。真正要修行的人,他能夠接受的,那我們可以來打一個真正的佛七。我們一個禮拜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這不假,你要照這個標準去念就可以達到。你不照這個標準,不如理、不如法,當然你打幾百個佛七還是心散亂的。講真話會得罪人,講假話會比較討人喜歡,這個道理我也懂。所以要討人喜歡就不要講真話,你就給他恭維、給他讚歎,那你就有得吃了;你給他講真話,要他一心不亂,明天不理你了,是真的。

  至誠懇切,『至於迴向』,必須『從自己心中發出真正大菩提願,至誠懇切,普願一切眾生同生極樂』,我的心也沒有執著,像虛空一樣,這才是叫迴向。

  【又靜坐時。當反觀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無能無所。如是諦觀。更無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忘形死心。又落外魔知見。如是坐一時。便起經行。又更持誦。】

  這是『靜坐』的時候,這個是『觀』,觀照功夫,『究』,「深究」就是參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要往外求,『如心而住』,就沒有能所,沒有能求所求。『如是諦觀,更無二念,是名修行三昧』,要觀照。如果你不提起觀照,就會『忘形死心』,好像一潭死水,不活潑。或者又落入『外魔知見』,你不懂觀照,就枯燥無味,枯燥無味你就會退心,或者邪知邪見進來,要懂觀照。這個觀,我們用中峰國師這句最好,「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中峰國師講得更具體,「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你靜坐就觀這一句就對了。『如是坐一時,便起經行』,坐一個時間要起來走,你光是坐不行,要運動。『又更持誦』。

  【有個次序。若忙忙促促。一氣趕去。謂可完卻一日課誦。便有苟且了局之念。非真正修行矣。】

  不能趕功課,我趕一趕,趕快去玩。匆匆忙忙,一日功課有個交代,這樣就有『苟且了局之念』,不是踏踏實實的在修行。

  【大抵學道人。不遵知識明誨。決定勞而無益。未久必敗。慎之慎之。】

  說大抵學道的人如果不遵守善知識的『明誨』,他明確的教誨你不接受,那『決定勞而無益』,你就得不到利益。『未久必敗』,你就失敗了。『慎之慎之』。

  【又諸經中所談淨土依正莊嚴。須講誦明白。倘坐中。或經行。或禮誦時。淨土現前。便可覺了。不為異境所惑。】

  又舉出『諸經』,就是很多經典,所談到西方淨土依正莊嚴,需要『講誦明白』,講清楚、說明白。『倘坐中』,你在打坐當中,或者在經行,或者在禮拜、誦經的時候,忽然『淨土現前』,這個境界現前了,你平常有這個經論的基礎,去對照淨土的境界,『便可覺了』,你就明瞭了。跟經相應那就絕對不錯,你就沒有懷疑了,所看到的境界跟經上講的完全是一樣的,那就對了。就『不為異境所惑』,不會被那個假的境界、其他的境界所迷惑。因為你有經做標準來對照,跟經一樣的那就是真的,跟經不一樣那是假的、虛妄的,不要理會就好。如果見到的境界跟經一樣,那我們就可以相信。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的文,我們明天晚上,明天晚上是五點開始,因為明天晚上人家請我去吃尾牙,所以五點講到六點半。祝大家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