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西方確指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集)  2013/10/14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三重別院  檔名:WD20-016-0003

  《西方確指》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大家翻開《西方確指》這個書。網路的同修如果你們有需要,請跟我們法寶組聯繫,或者相關的道場聯繫,我們會把書寄給各位。請大家翻開《西方確指》第五頁,我們昨天這一段沒講完,我們再念一遍。《西方確指》第五頁倒數第一行,從「天然老僧」這裡看起:

  【天然老僧。以久病不癒。欲入徑山待死。投骨普同塔中。】

  『天然老僧』,這個「天然」,廬山有天然禪師的語錄,這位老僧是不是在那個地區,這個也不是很重要,就是有一位天然老僧。老僧,我們只知道是一個出家人,年紀很老。在中國古禮講,七十歲以上就是老人。這個老僧『久病不癒』,就是他生病很久了,怎麼治都治不好。『欲入徑山待死』,「徑山」,就是現在中國大陸浙江省餘杭縣,這座山海拔有一千公尺。上面有個徑山寺,是唐朝時代建的,到宋朝時代皇帝又命名為徑山萬壽禪寺。這個老僧他病了很久,治不好,他就想到徑山去那邊待死,就去那邊等死。『投骨普同塔』,就是死了之後他的骨灰就放在那個普同塔。「普同塔」,就是出家人死了之後骨灰放在一起,那個塔叫普同塔,又叫普通塔,又叫海會塔,就是像現在我們靈骨塔這樣。他有這個想法要到徑山去,來請教覺明妙行菩薩。

  【菩薩曰。汝欲住山待死。是無事討事耳。汝愁幾根老骨頭沒處安頓耶。不知眼光落地。直伸兩腳。任他刀砍斧斫。火燒水浸。與爾無干。乃為他作久遠計。亦太愚矣。且此身生時。尚是無益。何況死後。】

  他去乩壇請問,問菩薩,他想到徑山去住山待死,死了之後骨頭放在普同塔。菩薩給他開示,他說你是不是沒事找事?你還憂愁你幾根老骨頭死了之後沒地方安頓嗎?下面的開示就是,『眼光落地,直伸兩腳』,就是我們人死了,兩個眼睛一閉,兩隻腳一伸,斷氣了。這個身體『任他刀砍斧斫,火燒水浸,與爾無干』,這個身體你自己就做不了主了,人家給你燒、給你煮,用斧頭去砍,用刀去削,與你都沒有關係。你還為它做久遠計,還為死了之後這幾根骨頭在計劃、打算,還在煩惱這個事情。『亦太愚矣』,你也太愚痴了!菩薩給他開示,就是你這個想法、這個做法是毫無意義的。『且此身生時,尚是無益,何況死後』,你在生的時候,這個身體都沒有什麼利益,你看生的時候,生病讓你受盡病苦,生的時候都沒有好處,何況死了之後!這一段話就是勸他,不要為你這個身體來操心,操這個心幹什麼?下面的開示就非常重要。

  【汝今宜簡省諸事。單持一句阿彌陀佛。念念不捨。阿彌陀佛便與汝為好伴侶。大限到時。現身接引。得生極樂。豈不愈入山待死耶。】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開示非常重要,就是給天然老僧開示。『汝』,你,從今天開始,『宜』,就是你要『簡省諸事』,不要去操心那個沒有必要的事情。我們看到這個開示,我們回頭來觀照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間總是有自己操心的事情,操心的事情操不完的,自己本身的、自己的家屬、自己的事業種種。操心也是對事實上沒有什麼幫助,而且人命無常,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情,往往我們計劃什麼事情,想得很多,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口氣不來,那我們什麼計劃都是空的,都落空了。所以世間事得過且過,我們也不要太認真、太計較、太操心。特別我們在家人有兒孫,沒有一個父母不為兒女操心的,但是有一句俗話也跟我們講,「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他來到這個世間自然有他的福報,也不用我們太操心,特別年紀大的人就要放下,這句話就是要放下萬緣,不要放在心上。要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要放在心上。

  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在這個世間什麼都帶不走,包括我們這個身體你都帶不走,那何況身外之物?什麼事情可以帶走?我們生平造的善惡業,這個善惡業引導我們去投胎、去往生,造善業將來往生到三善道去受報,造惡業將來往生到三惡道去受報。我們念佛是造淨業,淨業如果念成熟,將來它就引導我們到極樂世界去,這個可以帶走的,這是真的。其他這個世間的事,所有的一切,身心世界,我們都帶不走,真的就像一場夢一樣。《金剛經》佛跟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現在看到眼前這個世界,就像我們晚上作夢一樣。晚上作夢我們有看到自己,有別人、有山河大地,人事物都有。早上一醒過來,空,沒有了,一場夢。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作夢,白天醒過來,我們想昨天作一場夢。我們晚上睡覺,我們兩個眼睛一閉,睡著了,開始作夢,白天,白天這一切到了晚上,又是一場夢。當我們晚上睡覺的時候,進入夢境,我們白天這一切人事物就不知道了、就沒有了。所以白天到了晚上,白天也是一場夢;白天醒過來,晚上作的是一場夢,所以白天晚上我們統統在作夢。

  所以《金剛經》佛給我們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像夢境一樣。我們這樣去想想,真的是夢境。晚上我們睡著的時候作夢,我們把晚上的夢境當作真的,白天這一切就變成夢了,就沒有了。晚上我們睡著的時候,你銀行多少錢跟你有關係嗎?沒關係了。這個房子是你的?也不是了。你的兒女、你的兒孫,什麼、什麼,晚上只要我們一睡著,白天這一切跟我就沒關係。包括這個身體,你躺在那邊就只差一口氣還在呼吸,跟死人的差別就是死人他不會呼吸,我們還會呼吸,就是這個差別,睡著了就跟死了一樣。睡熟了,人家給我們扛去丟到河裡我們也不知道。包括這個身體都不是自己的。如果你常常這樣觀想就會放下。

  什麼時候放下?現在就要放下。放下,我們就是放不下,嘴巴講大家都會。為什麼我們放不下?因為你沒有起觀照,觀照的功夫不得力,你就放不下。如果我們常常這樣想,是!晚上睡覺,白天這一切跟我們都沒關係,包括這個身體都跟我們沒關係。如果你這個觀想成就,《金剛經》這一句你就通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應作如是觀。佛教我們說要這樣觀,要認真去觀,觀照的功夫得力,你就放下了。如果觀照的功夫你得力一分,你就會放下一分;得力十分,你就放下十分。

  所以《金剛經》這首偈對我們也很重要,因為這個世界你放不下,你就去不了極樂世界,問題在這裡。你真想去,你這個世界一定要放下,心裡上不能有牽掛任何一樁事情。我們也知道,但是還是要牽掛,為什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就沒有如是觀,沒有去觀,所以還是把這個世間這一切當真的,當真那就放不下。如果知道這是虛妄的、假的,暫時存在的,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自自然然你就放下了,不再計較,不放在心上了,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決定往生。我們念佛人不能往生,沒有別的,就是放不下。

  你看天然老僧他還是個出家人,不是說出家人就放下了,沒那回事。出家人只是這幾根頭髮放下了,剃光了,這幾根放下了,心裡未必放下。「不穿袈裟閒事多,穿了袈裟事更多」。所以這個天然老僧你看他幾根老骨頭都還放不下,還要計劃去哪裡,要放在哪裡,被覺明妙行菩薩當頭棒喝。「汝今宜簡省諸事」,就以後這事情不要麻煩了。『單持一句阿彌陀佛,念念不捨』,這一句是很重要。如果我們心裡什麼都放下了,單單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念念念不捨,『阿彌陀佛便與汝為好伴侶』。什麼好伴侶?有多好?『大限到時』,臨命終你快斷氣的時候,還沒有斷氣,佛就現身。《彌陀經》佛給我們講,你念佛念到一心,「一心不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這個真是好伴侶。所以『現身接引,得生極樂』,我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豈不愈入山待死耶』,比你去徑山等死好多了。你去那邊等死,也不過是想安頓這幾根骨頭,放在那個普同塔,操這個心。

  【又生老病死是世間難免之苦。汝即久病。亦莫管他癒不癒。但一心念佛。生也由他。死也由他便了。】

  菩薩又給天然老僧開示,『生老病死是世間難免之苦』,出家人也是難免,你還沒有證阿羅漢果都免不了,凡夫還是免不了生老病死。『汝即久病』,你既然病了這麼久了,病了這麼多年了,怎麼治也治不好,你就不要管它病好不好,不管。『但一心念佛』,這句很重要,一心念佛。『生也由他,死也由他便了』,活著也好,死了也好,都好,反正你就是一心念佛,一心念佛,活著也好,死了也好,這樣就好了,整個了了。這是很重要的開示,我們大家都要常常記著,一旦我們有病,我們就要想到覺明妙行菩薩給天然老僧開示的,也是給我們大家開示的,我們有病了,「生也由他,死也由他」,一心念佛就好了,其他不管。病能治得好也好,治不好就求往生。這是覺明妙行菩薩給天然老僧的開示,非常重要。接著我們再看下面:

  【僧不二。將投師受戒。菩薩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儀形。不知自反。計其所作。與俗人無異。吾見汝身在此處。而神遊地獄矣。】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也是對出家人,前面是老僧,老的出家人,這個僧,看這邊的口氣,這個僧的法號叫不二,應該比較年輕,年輕人,就是年輕的出家人。『將投師受戒』,要去找老師來幫他授戒。這就是我們出家人受三壇大戒,去受戒。還沒有去受戒之前,去乩壇請問覺明妙行菩薩,請菩薩給他開示,問受戒的事情。菩薩給他回答,『菩薩曰:惜哉惜哉』,「惜哉惜哉」就是一個感嘆的話,就是很可惜、很可惜!『堂堂相貌,表表儀形』,就是這個僧不二他相貌也很好,「堂堂相貌,表表儀形」,外表看起來也是很有威儀,這是他身體這樣的一個形相也是很好。但是心裡『不知自反』,內心不知道自己回頭反省、檢點、觀照,不知道,不知道「自反」。『計其所作』,「計」,就是說根據菩薩看到他的心行,『與俗人無異』,雖然形相是出家人,但是心裡想的、外面身口造作的跟一般世俗的人沒有兩樣。

  我們現在看到菩薩這個開示就要自反,我們自己反省自己,是不是這樣?的確我們一反省就發現,我們真的跟「俗人無異」,甚至不如俗人,甚至不如。為什麼?為什麼說跟俗人無異?我們要知道,世俗的人他每一天所作所為,他所追求的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名利,追求名利,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內心起煩惱,貪瞋痴慢天天在增長,世俗人大部分是這樣。我們出家人如果也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內心煩惱也是貪瞋痴慢不斷的增長,形相雖然是出家人的形相,內心跟這些行為跟世俗人沒有兩樣。世俗人追求名利,出家人也是追求名利,一樣,有什麼兩樣?所以,這是我們出家人看到這一條,我們自己要回頭來反省,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情形?自己要反省。

  『吾見汝身在此處,而神遊地獄矣』,覺明妙行菩薩跟僧不二講,也是跟我們大家講,說我看見你身體坐在這個地方,但是你的精神已經到地獄去了,雖然人還沒有死,但是這個神已經遊地獄了。這個也是真話,如果我們心不在道上,心裡充滿了貪瞋痴慢,這真的就是神遊地獄了,雖然還沒有死,但是心神跟地獄就相應了。下面這是菩薩的開示:

  【急宜痛加修省。斷惡遵善。上求佛果。下化群生。不可昏昏昧昧。失此有限光陰。自貽萬劫之累。】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是菩薩的開示,『急宜』,急就是要趕快,『痛加修省』,要修行反省自己,『斷惡遵善』,就是斷惡修善。這句話非常重要,這句話我們也常聽,聽了很多,但是是不是有做到「痛加修省,斷惡遵善」?這就不容易了,這是真正要下功夫去修行。『上求佛果,下化群生』,這是發願要「上求佛果」,要成佛,成佛就是要度一切眾生,四弘誓願講,「眾生無邊誓願度」,四弘誓願到「佛道無上誓願成」,「上求佛果,下化群生」,前後兩願就是這裡講的。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是第二願、第三願,第二願「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願「法門無量誓願學」。要落實這當中的第二願、第三願,才能達到上求佛果、下化群生這個目標。

  『不可昏昏昧昧,失此有限光陰』,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看起來這個話好像很淺顯,我們看了也不難明白,但是意思很深。為什麼說深?我們一般如果你沒有回頭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觀照自己的精神狀況,去檢點自己修行的效果,就是此地講的「昏昏昧昧」。昏昏昧昧就是心有業障,不開朗,就是沒智慧,昏昏昧昧,糊裡糊塗,就是恍恍惚惚一天過一天,就這樣的一個情況。如果我們沒有回頭來觀察自己這個心,看了這句話,看了這個字,我們也知道,我們也懂,也不會念錯,但是體會不到它的真實義,我們體會不到;只有回頭檢點自己,我們才會發現。

  我們看到覺明妙行菩薩是給不二開示,如果我們看作這是給他開示的,他講的話跟我們沒有關係,跟我們沒有關係我們看了之後我們就是昏昏昧昧,因為跟我沒關係。如果說這個話是對我講的,那就不一樣了,這是跟我有密切的關係,我是不是這種情況?這個開示對我們就有很大的啟發性。所以回歸自性,什麼叫回歸自性?就是這樣回歸,所有的開示,回頭觀察自己,觀照自己,我們是不是也是這個情況?我們自己反省之後,你再觀察周邊的這些人,在家出家,那你就很清楚了,人有沒有修行,你一看就知道,也不用問,一看就知道。

  所以不可昏昏昧昧,昏昏昧昧他也一天過一天。「失此有限光陰」,失去有限的寶貴光陰。『自貽萬劫之累』,「貽」就是貽留,所謂「失掉人身,萬劫不復」,這個意思就是如果不修行,將來死了就墮三惡道。三惡道進去容易,出來很難,時間很長,用「萬劫」來形容,這個「累」就是受罪。我們再看下面一段:

  【至受戒一事。不受則已。若一受。更不得分毫毀犯。當守護清淨。如白璧明珠。了無瑕玷。斯成戒品。蓋戒為三世諸佛入道根本。勿同兒戲。】

  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是覺明妙行菩薩給僧不二的開示,因為他說要去受戒,去請示,菩薩給他開示。『至受戒一事,不受則已』。上面先給他講斷惡修善,因為戒律的精神就是斷惡修善,如果不明因果,不知道斷惡修善,那這個沒有辦法去受戒、持戒。所以受戒這樁事情,「不受則已」,不受也就不用談了,『若一受』,如果一旦去受這個戒,『更不得分毫毀犯』,就是不可以有一分一毫毀犯。『當守護清淨,如白璧明珠,了無瑕玷』,「瑕玷」就是玉上面的斑點裂痕,這是比喻缺點、過失。受了戒最重要要守護清淨,好像你是守護一顆明珠、一塊玉,時時刻刻給它守護,不讓它有毀損,是這個意思。這樣才能『成戒品』。

  『蓋戒為三世諸佛入道根本』,這個戒,我們佛法所修的就是戒定慧三學,你看我們《三時繫念》,中峰國師編的第一個讚就是「戒定真香讚」,「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勿同兒戲』,就是不是小孩子在玩遊戲。但是現在受戒的確是同兒戲,實在講現在也談不上受戒,就是一個形式。不要說三壇大戒,三壇大戒,第一壇,沙彌戒;第二壇,比丘戒;第三壇,菩薩戒,不要談那麼高,就是一個三皈五戒就做不到。所以現在受戒只有一個形式,沒有實質。但是佛法如果沒有戒就不能成就,沒有戒,佛法也就沒有了。好像看到很多出家人、在家人在學佛,學的都是佛學,不是學佛,因為他不能斷煩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像現在大學佛學課程當作哲學在學,佛學院寫寫論文,考據考據歷史,就搞這套。這套跟斷煩惱、了生死毫不相關,因為沒有戒定慧三學,那不是真正的佛法。沒有戒定慧,佛法也就沒有了,真的佛法沒有了。所以現在學佛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很少,關鍵就是沒有戒定慧。《三時繫念》,中峰國師把戒定真香擺在第一個,很明顯告訴我們,佛法不管你修哪個法門,這是基礎、是原則,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所以是「三世諸佛入道根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一樣的,沒有例外。

  這樁事情,我們淨老和尚最近這些年特別提倡。因為早年他年輕的時候學佛,對戒他也不重視。這一、二天,我聽他講《大經解科註》,他還在講,他學佛的因緣是跟方東美教授學哲學,方教授給他介紹佛法,他才發心來學佛。學佛之後第一個老師就是過去總統府資政章嘉大師,是密宗的一位大善知識,教他佛法。剛開始教他布施。每一次去拜見章嘉大師,要離開的時候章嘉大師就送他到門口,每次送他到門口就會輕輕跟他講一句話,「戒律很重要」。當時他也不在意,但是每一次都跟他提這一句,聽了很多遍,印象很深,但是也沒有在意。

  當時他想戒律是釋迦牟尼佛古印度那個時代的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現在是三千年後的現代人,而且是現代的中國人,叫我們現代的中國人倒回去三千年前去過古印度人的生活方式,那不是開倒車嗎?而且中國三代之禮,夏商周每一代的禮都有調整,都不一樣,都有修訂,才適用,像憲法一樣,過幾年修訂修訂,才能夠適用當時的社會。那個戒三千年前到今天,又到中國這個地區,生活形態、意識形態都不一樣,那怎麼能行?當初他學佛他有這麼一個觀念。所以雖然章嘉大師跟他提戒律很重要,他也不在意,沒有去重視。

  一直到章嘉大師(教他三年)往生之後,在北投人家替他做一個焚化爐,他有很多學生在那邊守焚化爐。我們淨老和尚當時他還沒有出家,也去守墓,守了三天三夜,搭一個帳篷在那邊三天三夜。仔細想章嘉大師教他三年,教他什麼?回想起來,第一個,教他布施,第二個就是每次都跟他提醒戒律很重要。為什麼他常常跟我提這句話?戒律不是古印度人三千年前的生活方式嗎?我們現代人,而且在中國地區,能適用嗎?就想這個問題。但是大師為什麼一直跟他提?一定有他的道理。後來他仔細深入去思惟這樁事情,後來他發現了,再看戒律的書,原來戒跟世間的禮不一樣,世間我們中國的禮是世間法,六道裡面的,世間法是有變化的,生滅,生滅法,要調整。戒是出世間法,實在講世間法這個禮,它只是在形式上有調整,精神上它也是不變的。戒是出世間法,如果不遵守佛制定的戒,那你就出不了六道,不能了生死、不能斷煩惱。所以它跟世間法不一樣,不能改變,你一改變,你就出不了六道。所以他才想通這一點,後來才去看戒律的書。

  但是我聽淨老和尚講的經到今年四十幾年了,實在講,我們老和尚他講他喜歡經教,對戒他興趣不大。我跟他這麼長時間,我當然也能夠理解,他對經教非常重視,對戒律這方面比較沒有像對經教那麼深入。一直到最近,好像今年年初南投正覺寺果清律師去香港看他,果清律師他在家的時候曾經參加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辦的經學班,四年的,當時聽說有八個學生,那時候李老師也請我們淨老和尚當那個經學班的老師,學生有八位。那時候果清法師還沒有出家,還在家的身分,到台中去學經,學了四年。後來出家了,他們也沒有再見面,今年再去找老和尚,他們已經三十幾年沒見過面了。

  果清法師,我出家那一年,民國七十三年,我出家沒幾天,他就到佛陀教育基金會去參學,當時我們淨老和尚請美國洛杉磯正覺精舍住持日常法師住在杭州南路佛陀教育基金會,請他來教戒律。我在基金會剃度,我們老和尚就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日常法師他是學密宗的,他不是修淨土的,所以他每天上課都上一個小時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書是明朝時代西藏黃教的祖師宗喀巴大師他講的修學的次第。我們淨老和尚年輕的時候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也曾經跟他提到這本論,但是他沒有進一步去學習。後來章嘉大師往生,他就到台中蓮社跟李老師學講經。

  果清法師,我出家沒幾天他就去了,他也去,聽說日常法師在基金會教戒,他也去參學,那時候他已經出家了。那時候我們淨老和尚他去美國,那時候他跟韓館長要拿綠卡,一年要半年住在美國,他不在。果清法師去,去住了一個月。我記得我出家十幾天,果清法師帶我一個,簡豐文居士開車,到台中蓮社去看李老師,這民國七十三年的事情,今年是一百零二年,想起來是二十九年前的事情。果清法師,基金會他住了一個月,他參學一個月,他修得很好,日常法師也請他上台講課。我們講課聽眾只有內部,果清法師一個,我一個,三個人,一個在家居士,閻瑞彥居士,四個人,我們上課就四個人。日常法師平常上課也是兩個,後來他有收一個徒弟,叫如道,就我們兩個,果清法師走了,兩個,剩下一個閻瑞彥居士,三個,所以我們每天上課就三個人,聽眾三個。之後離開了,我們也就很久沒有看到,老和尚都跟他分開三十幾年,我跟他分開二十九年,二十幾年。

  最近老和尚對他特別讚歎,二十九年前,他就修得不錯,真正是修戒的。怎麼說他修得不錯?我當時在基金會我什麼事情都要包、都要做,從煮飯、買菜,做香燈、做維那,掃地、掃廁所,錄音,全包。老和尚說出家什麼都要學。果清法師他去,他看到我忙,他就會主動來問,有什麼事情要幫忙?不是坐在那邊如如不動。現在很多學戒的人坐在那邊如如不動,說戒持得很好,那不是真的,那是假的。他離開,棉被洗乾淨、摺整齊,床鋪打掃乾淨,鞋子擺得整整齊齊,清清淨淨,一塵不染,交給你。二十九年前,他就修得不錯了。我說這個法師真的修得很好,當時我也跟他相處一個月,覺得他修得很好。

  之後他專攻戒律,因為他去就是主要跟日常法師參學戒律的,看他戒怎麼修的,後來他又到泰國去修戒、持戒。在中國南宋,比丘就已經斷了,他再去泰國那邊學,再把它帶回來,真不容易。所以今年去看我們淨老和尚,老和尚看到他修這個戒,很難得。我去年去美國洛杉磯淨宗學會,陳會長他們也請果清法師去講課,我去年去就聽說了。今年沒想到他去香港看我們老和尚,老和尚看到他三十幾年專攻戒律,有非常高的成就,對他非常讚歎。

  所以就叫定弘法師,定弘法師還沒有出家當教授、當博士,他在美國念書當學生的時候我就認識他了。十幾年前我在達拉斯主持佛七,一個廣東的老菩薩馬玉葉老居士,念佛七,第四天上午往生,穿著海青繞完佛,到後面沙發坐,走了。我這輩子第一次舉辦佛七往生的,十七年前。那時候鍾茂森居士,他那時候還在念書,他去參加佛七,拿一個V8的錄像機,馬玉葉老居士往生,他從頭錄到尾。後來畢業了,考上博士,又在美國大學當教授,後來老和尚請他到澳洲昆士蘭大學當教授。後來他也真放下,不當教授了,後來為了滿他父母的願,又到大陸廈門大學當教授,後來就放下,出家了。

  出家了,本來想跟老和尚剃度,老和尚現在不收了,叫他去跟暢懷法師剃度,法號叫定弘。跟老和尚,在家就學講經、學傳統文化,一方面他又是教授,講課算是他的專業,所以經也講得很好。老和尚跟他講,你經講得再好,如果你不學戒,將來人家講你對戒律一竅不通,給人家這麼一講,你就一文不值了。剛好碰到果清法師是一個學戒的,勸他要學戒,所以現在定弘法師每三個月就要到台灣來,因為他是澳洲的護照,三個月要出境一次,現在都在南投跟果清律師學戒。老和尚勸他去學,說最少學五年,五年學戒。這一切都是因緣。

  以前我也是犯了跟老和尚同樣的毛病,我也不太重視戒律,我喜歡聽經,聽老和尚講經聽了四十幾年,這些大經大論,那個戒就沒有去重視那方面,喜歡經論這些道理方法,我也是有這個毛病,不重視。那出家,老和尚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也勉為其難跟他學。但是日常法師他是學密的,我說我修淨土的,現在跟日常法師,如果一直跟他學,就要去學密了,那又跟我們修的法門又不太一樣。後來韓館長請我到圖書館去,我想那邊缺人,基金會那時候有請人了,我說基金會已經有人,又有日常法師,又有他的徒弟,我就過來景美幫忙。當時只是想幫忙,那也覺得就繼續聽老和尚講經,學淨土。

  跟日常法師學了一年多的戒,當然在戒方面,圖書館那邊有館長在管,館長就是戒,韓館長她講的就是戒。所以當初去,也是師父叫我出家學戒,到圖書館好像又跟戒又完全都不相干。所以有一次我就請示師父戒的問題,師父就很生氣就罵我。他說現在你到哪裡學戒?現在哪一個懂戒?如果你要學戒,我送你到美國去跟妙境法師學,現在只有他一個懂。後來被他罵一罵,罵了很久,然後他又說,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戒,你到哪裡去學戒?你找蓮池大師的《自知錄》來看,那個就是戒。後來,從此以後我不敢再問戒,因為那邊館長講的就是戒。

  所以現在我回想起來,那時候我想,不要戒那更合乎我,我本來就不是很重視這方面,我只是想來聽老和尚講經,看會不會大徹大悟,我喜歡是這個。所以老和尚以前,我現在再給它看,他以前有節錄那個,叫我們要學,老和尚他又不講,叫我們你自己看、自己學。我們實在講也沒那麼乖,師父你在講《圓覺經》,我們學戒,我們聽《圓覺經》看有沒有快一點開悟,聽大經大論。師父講什麼經我們就聽什麼經,我們也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不然師父你來講戒,我們只好要聽,你不講,你要講經我們當然就聽經了。我的理由也是很正當的。問了那次的戒,我就不敢再問了。所以老和尚以前節錄《沙彌律儀要略增註》,他也常常有提起提起,他講講了一半,沒講完。我現在再把它翻來看、來聽,師父在講戒就跟講經一樣,還是在講經,那不是講戒,他還是講經。

  但是最近這些年都不一樣了,十年前,他看到這些同修怎麼修了這麼久,大家還是煩惱一大堆。經又聽這麼久了,不但聽很多,還會講給別人聽,但是自己煩惱一絲一毫也沒有減輕,有的還反而增長,他發現不對了。所以十幾年前,大概十一、二年前,二00一年那個時候,今年二0一三年,十二年前,那時候他就開始推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感應篇》是很早就提倡,提倡《感應篇》是因為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提倡。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三本書印最多,《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本印最多。提倡就是提一提,但是提一提如果沒有師父帶頭來學,那徒弟,因為我們從小沒有那個基礎,所以現在學也是有它的困難,如果沒有人帶頭,也就很難自己很認真去學這個東西,偶爾會看一看,但是沒有很認真去學。總是聽到這個經論,聽這個經好,一聽就法喜充滿。但是法喜充滿是法喜充滿,做不到!聽了是很歡喜,我們喜歡聽經。

  所以老和尚就開始提倡儒家《弟子規》、道家《太上感應篇》,還有《十善業道經》,出家人加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這四個根。出家人這四個根,在家人三個根。這三個根我們都做不到,《弟子規》我們也做不到,《感應篇》也做不到,《十善業》當然就做不到,戒就不用談了。這三個根是戒的基礎,三皈五戒的基礎,三個根沒有,你談什麼戒?古人為什麼他有戒?因為他從小就是學這個東西,現在人沒有。現在學的都是知識,科學技術,學這種東西。對人文道德、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完全沒有,一張白紙,現在養成一身習氣,你說要改,有那麼容易嗎?沒那麼容易。但是不容易也要勉為其難,修多少算多少,現在只能這樣,盡量修,活到老學到老,現在只能這樣。所以現在晚年,你看淨老和尚現在,這一、二天特別提到戒,特別重視戒。

  我們學《沙彌律儀》,蓮池大師、祖師大德都很重視戒。佛在戒經上跟我們講,佛弟子剛出家要五年學戒,「不得聽教參禪」,不可以聽經,不可以參禪。古時候在中國,佛教參禪是代表,代表所有一切法門。不得聽教參禪,聽經參禪,你要先從戒學下功夫,五年之後,「方乃聽教習禪」。這個戒,為什麼佛這麼規定?以前我們淨老和尚他講戒的意思跟現在不一樣。以前我聽了幾十年,他說五年學戒不是叫你去學那個戒律,是聽老師的教誡,不是叫你五年去學戒,他以前都是這麼講的。現在他講的不一樣,以前我都是聽他這麼講的,不是學那個戒律,那我更可以不用看了,我只要聽師父的就好了;現在師父又說不對,要學戒,所以現在叫定弘法師趕快去學戒。

  如果那時候我不過去華藏圖書館,我可能有兩條路,現在因緣可能不一樣。第一條就是跟日常法師,學戒,反正就跟他去學黃教密宗,現在可能也是什麼仁波切、什麼上師這一類的,這一條,日常法師一直要我跟他到西藏去學密。另外一條就是跟果清法師,跟果清法師現在恐怕我也是助教級的,戒律的助教級。後來去圖書館也有學到,跟韓館長學什麼?學做當家管事,管來管去都是得罪人,學到這個,學到得罪人。道場管事也是需要,但是也沒辦法,因緣就是這樣,也是沒辦法。因為以前住韓館長的道場,老和尚都要聽她的,我們也不能不去隨順那個環境,不然你就要離開,你離開,你不要住;你要住下來,你畢竟要遷就那個環境。日常法師以前跟我們講,出家人要遷就環境,不能叫環境遷就你,我就記住這句話。所以到圖書館去遷就韓館長,老和尚也是遷就她。所以受戒學戒這個事情也是要有因緣,有時候我們沒有那個因緣也沒辦法。

  遇到對戒律不通的,當時我想師父他老人家也是很慈悲,因為有一些標榜學戒律的法師,他對戒律不是真正通達,他就不介紹我們去親近、去學習。在我們台灣有標榜學戒律的,我們老和尚他沒有推薦我們去學,所以我問到戒律,他只有跟我講,美國一個妙境法師他才懂,那其他的人,我就不用問了。現在他認證的果清律師,他懂戒律。我們看一看老和尚觀察得也沒錯,雖然他年輕的時候不是很重視戒律,但是他對戒律的認識也是很深入、很正確。的確他跟一般人的看法不一樣,畢竟他在經教上下了很深的功夫,經教通了,當然他也通戒,所以一經通一切經通,這也是一定的。如果他不通,他怎麼會勸定弘法師去學戒?一定是通的。只是說他沒有在這方面去特別弘揚,果清律師等於是專門弘揚戒律這方面。

  實在講戒它是所有法門共同科目,不是修律宗才要持戒,修其他的宗就不要持戒,不是那個意思,這是共同科目。所以講到戒,就是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現在要怎麼學戒?要從三個根學起,如果沒有這三個根,現在我看到很多標榜學戒律的道場,學得都怪怪的。所以學戒,現在很多同修要學戒,我都建議他去看弘一大師的書,弘一大師是中國近代佛教界大家公認的律宗祖師,對戒深入的研究學習。現在果清律師可以去親近,但是他的戒層次比較高,沙彌、比丘戒,菩薩戒。我們沒有這三個根的基礎,你去學戒也學不來,不要說學戒,你三皈依都做不到。

  所以「淨業三福」,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過去淨老和尚淨業三福他也講過,講過這個專題演講。但是我們當初聽他老人家講的是一個概念,就是要這麼修,因為《觀經》佛是這麼講。具體怎麼來做到第一福?以前他沒有講得很具體,最近這十二年就很具體了,怎麼孝養父母,怎麼奉事師長,要怎麼做?就在儒家的《弟子規》,《弟子規》就是具體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具體的做法,你才有個下手處,不然你怎麼孝養父母、怎麼奉事師長,要怎麼做,不知道。《弟子規》,就有一個標準了。慈心不殺落實在道家的《太上感應篇》,這是講因果教育。修十善業,就是佛家的《佛說十善業道經》。

  這三個根,實際上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福,第一福是人天福,做人、生天基本的條件,就是第一福。有了第一福才能提升到第二福,第二福第一句就是「受持三皈」。你看三皈依,大家都知道入佛門要先受三皈依,現在三皈依是不是我們舉行一個皈依儀式,皈依證發給你,你就是三寶弟子了?如果照《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的標準來看,大概現在沒有一個夠這個標準。因為你要有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就是《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的基礎,才能受三皈依,才是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受個三皈依,三寶弟子。如果說我們是三寶弟子,但是我還無惡不作,這佛不承認的,我們自己說是三寶弟子,佛不承認。

  標準的三寶弟子,你要有三個根的基礎,你再來受三皈依,那佛承認你是三寶弟子。所以三福很清楚。有了三皈依才能受戒,「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戒從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從三皈依這個基礎才能成就這個戒。有了第二福才能提升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你看讀大乘經是在第三福。現在我們第一福沒有,第二福沒有,直接就到第三福讀誦大乘,我就是這個樣子,那怎麼修也修不成。好像蓋三層樓,第一層、第二層還沒蓋,一下子就要蓋第三層,變成空中樓閣,怎麼蓋也蓋不起來,所以我們還是要回歸到基礎的修學。

  我們念佛人也要從這裡下手,念佛功夫才會得力。過去我也有一個,自己一個錯誤的觀念,總是想到念佛是淨業正因,看很多祖師大德的註解都是這麼說的,念佛是正因,你斷惡修善叫做助因,助修,幫助我們念佛的,我覺得這個講得很有道理。念佛是正因,佛是勸我們念佛,斷惡修善是助因,幫助的。又有祖師大德講,「正助雙修」,正助雙修有兩個說法,念佛是正修,斷惡修善是助修,正助雙修,斷惡修善幫助你念佛功夫得力,那個助修,也是助因的意思。也有祖師講,念佛是正因,助因還是念佛。我聽到這一句,那念佛就好了,那不是更省事嗎?聽老和尚講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什麼戒都有了,還搞那些幹什麼?那是不是這樣?如果你念佛真正放下萬緣,念佛相應了,那的確是什麼都有。這蕅益大師在念佛開示講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在裡面,三藏十二部的教也在裡面,一千七百則公案也在裡面,所有佛法無所不包。但是蕅益祖師他那個有標準的,要真念佛人才行,如果我們沒有那個標準還不行,還是要學;不學,你念佛功夫就不得力。

  後來再看《觀無量壽佛經》講的,佛講淨業三福,還沒有給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法之前,他先講淨業三福。我們現在用的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還是在第十六觀,觀想、觀像、持名,十六觀法。佛為什麼還沒有給韋提希夫人講十六觀法之前,先講要修淨業三福?淨業三福講完了,佛又講了一句話,這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最近這些年我一直看,過去我都想這是助因,現在看經文不是寫助因,佛明明講的是淨業正因,那過去我的想法錯了,總是把它想成是助因,但是經文明明寫的是正因。所以最近我們老和尚又提倡這三個根,我才慢慢的覺悟過來,原來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就很重要,我們希望這一生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就不能疏忽,疏忽可能我們這一生又空過。所以淨業三福我們要重視。

  我們現在能夠做到第一福,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下輩往生;能夠做到第二福,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是中輩往生;能做到第三福,信願念佛,往生淨土,是上輩往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跟三福一對照也很吻合。所以這個我們也不能疏忽,我們現在不能做到很高的戒,但是我們老和尚希望我們能做到《弟子規》、《感應篇》,三皈五戒,他要求到這個地方。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個標準,念佛帶業往生就有把握。

  所以這裡講,「蓋戒為三世諸佛入道根本,勿同兒戲」。

  【又若住靜參方。更宜親近善友。遠諸庸劣。親善則道業易成。近惡則戒行易失。此二語。終身學道之要。慎之記之。】

  這段話也非常重要。你要親近善人,跟好的榜樣學,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勸定弘法師去親近果清律師。我現在也是俗務纏身,沒有那個因緣,但是有好心出家的人,他們願意學戒,我都願意護持他們,因為親近好的善知識,對我們有幫助。如果你親近那個都不修戒的那些經懺法師,本來你很好,也會被他們帶壞,所謂「近朱則赤,近墨則黑」,要親近有修行的人、有戒行的人,這個對我們道業、淨業才有幫助。『此二語,終身學道之要,慎之記之』,要記住,不能忘記。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下面我們明天晚上再來學習。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