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 (第四十四集) 2003/1/20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44
《太上感應篇》
諸位觀眾,上一集我們講到「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今天我們接下來看第六十九節:
【逞志作威。辱人求勝。】
下面一節是:
【敗人苗稼。破人婚姻。】
我們先看前面這兩句。《彙編》註解裡面說的是「君子正直律己,和惠待人,人自畏而愛之」,到這裡是一小段,這是註解。這段是古聖先賢教我們做人的原則,也是做人的本分。
儒家將讀書人、有德行的人也分為三個等級,聖人、賢人、君子。君子之稱,就是你的學問已經有了成就,像現在學校讀書已經拿到學位了,君子是最初的一個學位,像我們現在講的學士,大學畢業了,古時候稱為君子。君子做人的標準是「正直」,端正、心直、行直,這兩個字就是我們佛法裡頭常講的如理如法。他做人的行為是端正、正直,這就是合乎理論、合乎道理、合乎法度,我們一般講的合情、合理、合法,情理法都能做到很圓滿,這是對待自己。「律己」就是對自己自律,自己要求自己。對待別人是「和惠」,和是和平,惠就是恩惠,與人相處一定和睦,一定平等,一定肯幫助別人,這個「惠」就是幫助別人,使別人能得到恩惠,能夠成就別人。這是君子的德行,儒家是如是要求,佛也如是要求。佛法裡面講得更詳細,講的是三福、六和、三學、六度,佛家這些科目都離不開這四個字,「正直和惠」。
我們學佛的同修尤其要注意,如果人都做不好,怎麼能夠成佛!太上這兩句話,實際上是勸我們處世待人要謙虛,要恭敬。縱然有了紛爭、爭論,我們有理,我們要是有道理,以理說服人,以道理來說服別人,我們有理說服別人都唯恐引起別人的怨恨,就是我們有理跟別人說,對方未必能接受,未必能聽進去,反過來引起他的怨恨,何況我們的理要是不充足,那就造罪業了。所謂仗勢欺人,靠自己的勢力、地位、權力欺負別人,這個「勢」的範圍很廣,現在一般多半自以為是,自己以為都是對的,認為別人都是錯的,所以他就『逞志作威』,作威作福。人家都要聽他的,如不聽他的就不行,這就是「逞志作威」。
『辱人求勝』,這就更加不可以了,這是刻意的侮辱別人。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就是要把自己的身分抬高。我們曾經聽說過,有些人遇到與自己身分地位相當的,或者有比自己身分地位還要高的,他就在大眾之下批評、侮辱他,他的目的何在?就是叫別人看到自己比他們都高,這些人都受到他的批評,他自認為比其他人高。這個作法實際上只能夠自欺欺人,欺騙自己,欺騙別人,真正有德行、有學問、有修養的人,看見了、聽到了,就明白了。你這樣的作法,你將來的前途,人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實在講,這是自己侮辱自己,別人有沒有受到損害?沒有,是自己損害自己。
註解裡面說「若動逞威稜」,「若動」是以行動逞威作福,逞志作威,凌駕於人,就是站在人的頭上欺壓別人。「即有懾服,而人不懷德,何以居人上乎」,這個意思是說這種行為,縱然別人表面上對你這個威德好像是服了,其實他那個心不服,這樣你怎麼能夠領導別人?你怎麼能夠去領眾?一個成功的領袖人物一定是非常謙虛,懂得忍讓,以禮待人。
這個地方講得好,以正直對自己,以和惠對別人,這種人無論在世法、佛法裡面,決定成就。儒家講的「正心、誠意」,遵守聖賢的教誨,聖賢人對一切眾生基本的教導可以說是相通的。儒家教人守禮,「仁、義、禮、智、信」,儒家講五個字,這是做人的基礎,做人的根本,能夠遵守就是正直對待自己,這是修學的基本。
可是佛法教初學,那就是要受過很好的教育。教初學在什麼時候?兒童時候,孩提時代,這是最好的時間。成年之後沒辦法教,古人明白這個道理,教人一定是在孩童的時候,在這裡打基礎。兒童天真爛漫,很單純,他會聽話,會聽父母師長的話,這個時候你可以逼他,塑造他的模型,這是他會接受,他會聽,你能塑造他。好像一塊玉,這塊玉你可以打造它成為好的玉器,這就容易,在孩童時代容易。一個人要是長大成年了,他就有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不會接受別人的意見,那就沒法子教。
我們導師過去時常講起,他說過去跟李老師學習的時代,李老師常講真正教學是在童子,就是兒童時代,一般說十三歲,六、七歲,這七、八年當中是最好的時間。時間如果再長一點,就是二十歲以前,就是二十歲才成年,二十歲以前這是正規的教育。從三、四歲,四、五歲,一直到二十歲這個階段,這十幾年是最好的教育時段,接受正規的教育,這基礎根本很穩、很紮實。
從二十歲到四十歲這個階段是補習教育,補習是補充,不是正規,等於是附帶補充,補習。過去沒有學到,利用這二十年當中趕快學習、補習。四十歲以後就不能教了,因為人活到四十歲,他已經定型了,就是他已經固定了,你要改變他很不簡單,什麼都要隨順,要順他,縱然他有惡業、惡行,也只好隨順。你如果不隨順,就跟他結冤仇,不可跟他結冤仇。四十歲之前還可以勸導,還可以勸,到四十歲以後就不可以了,你說他,只會跟人結冤仇。
四十歲以後能夠接受別人勸告的,這個人不是普通人,那是善根非常深厚的人。沒有深厚的善根,四十以上很難聽人勸告,他的習氣毛病都固定了,難改了。如果沒有深厚的善根,四十以上不可能聽別人勸告,他不會接受。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得,像他作惡,他做錯事,不敢講他,隨他去,沒辦法了。我們遇到這種情形,遇到這種人,在這個地方就要修自己的忍辱波羅蜜,你只好修忍辱波羅蜜,你跟他講,他也不會改變。古人都是經驗之談。
所以我們對人,愛護別人,特別是童年要好好的教導他,這是真正的愛護,真正的慈悲。可是今天這個社會非常非常困難,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都是不善的,所以教一個人學好,真的比登天還難!你家庭教育再好,小孩一出門接觸社會,社會是個大染缸,污染,到處都是污染,你說他出去社會不被污染,那個人是佛菩薩再來,決定不是凡夫。凡夫不受社會污染,不可能!社會教育沒有了,何況今天家庭教育也沒有了,哪有可能不受污染!
所以自古以來東方、西方的預言說得很多,說我們現在兩千年,二十一世紀這個時代會遭遇很大的劫難,這種說法我們相信,完全肯定。並不是相信預言家說的預言,我看到現在社會教學的狀況,你看現在年輕人,他心裡想的是什麼?他說的是什麼?他表現的是什麼?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白,這是非常不吉祥的預兆。現在人看不出來,為什麼看不出來?沒有讀古書,沒有讀聖賢書。所以這些人所想、所說的,是不好的預兆,現在一般人看不出來,沒有感覺。
為什麼說讀古書的人就會看得出來?讀古書、古聖先賢的典籍是吸收古人的經驗,他們一生的經驗,換句話說,增長我們的見識。你讀古聖先賢的典籍,你看一件事情、看一個東西,就能看得很遠、看得很深、看得很廣。我們中國人講史實,讀歷史就是吸收古人的經驗常識,讀史增見識。讀經是長學問,四書五經是智慧,是原理原則,是定慧。讀歷史是長見識,見識的依據是什麼?依據就是因果。所以中國一部二十五史就是講因果報應,二十五個朝代,每一個朝代所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這個歷史記載,這些發生的事情就是現實的因果報應,幾千年的記載,善因善果,惡因惡報。你真正通達明白了,你再看看現代人造的是什麼業,他想的是什麼?這是他的意業;說的是什麼?口業;一舉一動是身業。身語意三業都不善,說將來有好的果報,佛經常講「無有是處」,這個一點迷信都沒有。
中國、外國提供這些預言給我們做參考,提起我們高度的警覺,我們再冷眼細觀這個社會現象就知道了,這個大災難不能避免。要怎樣才能避免?除非一切眾生都能夠覺悟,都能夠回頭,斷惡修善,這樣災難就能避免。但是這個事情是不可能的,做不到。所以佛菩薩教我們自度,別人不接受,我們幫不了別人的忙,總是要幫自己的忙。自己先做,先回頭,一個人回頭,一個人得度;十個人回頭,十個人得度。佛度有緣人,誰肯聽佛陀的教誨,誰肯依教奉行,這個人得度了。
所以我們不能看到現在社會亂,這個社會要遭遇大劫難,我們自己沒有警覺。我們自己很不幸遇到這個時代,跟這些眾生有共業,生在這個劫難的時代。但是如果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生在現前這個世間,也未嘗不是好事,怎麼說?就是有這個大劫難要來臨,對我們有高度的警覺,使我們能夠提起高度的警覺心,逼著我們非用功不可,不用功沒時間了,來不及了,非成就不可,這一生一定要成就,不然就要墮落,這是好的增上緣,是逆增上緣。如不處在這個惡劣的環境裡頭,我們的警覺性沒這麼高,生在這個環境才知道非成就不可,而且非快速成就不可,時間不可拖太長,如果太慢了,一定捲入這個漩渦裡面,要趕緊跳出,要趕緊脫離,這是智慧的選擇,這是真實的利益,如此我們才能體會到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恩德。
若不是佛菩薩的教誨,我們實在沒有能力脫離這個苦難。我們得到佛菩薩的教誨,佛菩薩的教誨是平等的,有人樂意接受,他就得到;有人還不願意接受,還在那裡徘徊,猶疑不決,他這樣就得不到。所以佛心清淨,佛心平等,在於我們自己有沒有善根福德。因緣我們今天具足了,因緣就是機會,這個機會我們遇到了,遇到就要看自己有沒有善根福德。什麼是善根?能信、能解,你能相信,你能理解,歡喜接受,這是你的善根,你有善根才能聽得進去。自己有福德,福德就是理解之後肯認真去做、去修,肯依教奉行,這是有福,福德,修就得福,知道自己怎麼修學,怎麼樣幫助別人。
所以無論跟什麼人相處,跟一切眾生相處,決定不能違背六和、六度。六和、六度就是這個地方講的「和惠待人」,這個「和」用佛家來看,就是六和,「惠」就是六度。處處要學謙虛,要學忍讓,不能跟人相爭,不可與人相爭。現在社會提倡一切「競爭」,這兩個字太可怕了,我們聽到這個音聲,看到這兩個字,感到恐怖,彼此互相競爭,互相不忍不讓,這個世界就走向毀滅,所以這個名詞在中國古籍裡頭找不到,這是國外西洋才有這個說法。
從第六十九節「逞志作威,辱人求勝」,到七十五節「乘威迫脅,縱暴殺傷」,這一段是講剛強之惡,前面是說柔軟之惡,柔惡,這一段是剛強之惡。第一節我們曾經給諸位做過報告,小註一開端給我們提出四個字「正直和惠」,這四個字確實是我們做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儒跟佛都講發菩提心,菩提心世尊在《觀經》裡面講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起信論》裡面所說的「直心、深心、大悲心」,我們把經論合起來看,實在就是儒家所講的「誠意正心」。「正直律己」,這個正就是正心,正心是直心;「和惠待人」就是大悲心,就是迴向發願心。所以我們仔細讀誦體會,世出世間這些大聖大賢他們說的言語不相同,意思完全是一致的。所以世法跟佛法很容易會通,世法跟世法也沒有障礙,《華嚴經》裡面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真理確實只有一個,在佛法裡面稱之為佛,稱之為心性;其他宗教裡面稱之為真神,稱之為真主。它起作用廣大而沒有邊際,所以才能夠普度一切眾生。「度」就是協助的意思,用我們現代話來講是協助他、幫助他,佛經說「度」也有教導的意思,教他、指導他,幫助服務的意思。我們從這個地方著眼,從這個地方修學,這是大乘教下,祖師大德常常勉勵人從根本修。
我們現在明白了,根本是什麼?根本是一個概念,是一個觀念,哲學家所講的宇宙觀、人生觀。我們對於人生的看法,對於宇宙的看法,與事實真相相應的,在佛法有時候說與性德相應的,這是正法,正法就是正確之法,沒有錯誤,沒有偏差。如果與性德相違背的,這個法就是邪法,邪就是不正確的。但是要知道,邪法跟正法都不離自性,所以說「邪正不二」,這是其他宗教裡頭沒有講到的,這確實是更高一個層次了,高一層。邪正在心性上講是不二,心性沒有所謂的邪正,在現相上講也是不二,但是念頭上有差別,感受有差別,但是這種差別僅限於凡夫,凡夫才有這種差別感受。就是迷的人有這種事情,他的感受就不一樣,覺悟的人就都沒有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明白這個道理,依據這個道理,我們才有正覺,再向上提升才正等正覺。你的思想純正,見解正確,你的行為自自然然就如同諸佛菩薩一樣。
我們總結佛菩薩教導我們的綱領,樞紐的綱領,「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自自然然就相應了,怎麼會有惡念!怎麼會有惡行!逞強好勝,作威作福,總以為自己在別人之上,總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這個念頭錯了,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行為也錯了。這一段裡面,這是「剛強之惡」,這兩句是總綱,總綱領。
下面就舉幾個例子,在生活中舉幾個例子,我們從這些例子裡面舉一反三,以此類推,就曉得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有沒有做錯事情,以這個原理原則來看就知道。下面就舉出來『敗人苗稼』,這個「敗」就是破壞的意思,破壞別人,「苗稼」就是破壞耕農農夫的莊稼,種田、種菜、種水果這一類的,這是從生活中舉一個例子來說。凡是破壞別人生活方面的,物質受用方面的,都是屬於這句的意思,所以不只是去破壞農夫才有罪,其他就沒罪,不是這樣,這裡舉出的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凡是跟這個意思相同的,我們生活上所需要的,你如果去破敗、破壞,都是屬於這個惡,所以你要懂得這個意思的引申。展開來看,住在都市裡面,都市又沒有種田,怎會有苗稼?沒有種田,鄉下才有,所以都市裡面工作的方式就很多,從事於政府方面部門服務的,拿薪水過日子,靠這個生活。除此之外,有做生意的,有經商的,有做工的,他們也有他們謀生的方法,你去障礙他,你去破壞他,使他丟了飯碗,失去工作,或者使他工作待遇降低,都是屬於敗人苗稼這類的惡。
第二句『破人婚姻』,這裡面就包含破壞別人家庭的和睦。諸佛菩薩決定是促成這個家庭相親相愛,互助合作,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惡,無論哪個宗教對於家庭都非常重視。佛法教給我們修行基本的科目是「孝親尊師」,幾乎所有宗教裡面,聖賢教人都沒有例外,都是從孝敬教起。佛家講孝親尊師,把孝親擺在第一,尊師擺在第二;其他宗教把敬神擺在第一,孝親擺在第二,這是佛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
佛法是師道,師道一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親不可能去尊敬師長,這是合乎情理的。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不尊重、不照顧,他怎麼會去尊重老師?所以中國人講合乎天理人情。佛菩薩對我們最大的恩惠是教誨,教導我們,譬如世間人想求財富,佛教給我們生財之道,教你怎樣發財。也就是說你要得到財富,佛給你講得到財富的道理方法,你得不到,也有得不到的道理,講給你聽,你為什麼得不到,別人能夠得到,將這個理論講給你明白。理論通達明白了,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肯認真努力去學習、去修福,果報就現前了,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想要豐收,佛教你怎樣去種植你就會有豐收,佛是這樣教給我們的。
一般宗教裡面所說的,完全要靠神的賞賜,這是他們錯會了神的意思,其實神那個賞賜真正的意思,跟佛法講的沒有兩樣,就怕錯會了意思,誤會。以為自己可以不必努力了,都不用做工作了,完全靠神的賜予,一切都依賴神,這是什麼樣的生活?靠救濟過日子,我們每天生活所需要靠別人救濟。佛是教導我們怎樣去生產。
古聖先賢他們的意思不錯,就怕我們自己錯會意思。我們看到許多宗教徒錯會了神的意思,再回頭看自己,佛門裡面有很多佛教徒也錯會了佛菩薩的意思,這個原因在哪裡?大經大論裡面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問題出在沒有人教,沒有人教導。我們雖然讀經,經讀了以後,憑我們凡夫的知見,憑自己的想法,往往把經典的意思想錯了、曲解了,所以佛才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佛經、佛法沒有真正通達明瞭的人說明解釋,你縱然在世間有很高的聰明智慧,你也無法理解佛法的真實義,不理解去讀了之後,看了之後,憑自己的想法就想錯了,看錯了、講錯了、做錯了,這就曲解誤解,道理在此地。
對於日常生活的教訓,尤其是生活細節方面,確實有些宗教說得真好,說得非常詳細,像伊斯蘭教。佛教裡面也有,但是佛教是世尊多半教導出家人,出家人的戒律、威儀也說得很詳細。但是這一部分,現在大家都疏忽了,沒有人學習了,不要說太繁雜的沒人學習,最簡單的《沙彌律儀》,十條戒律、二十四門威儀,今天去看的人已經不多了,去學習的人沒有了,所以今天佛教在行門上不如其他的宗教。
因此我們導師在十幾年前也特別編一本小書,就是《淨宗同學修行守則》,這本小書前面是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編的《常理舉要》,最近中壢善果林也請台中蓮社的老師,一星期講一次,講《常理舉要》。《常理舉要》特別對在家,一般在日常生活中較普遍要注意的禮節,舉要是講比較重要的、較普遍的,要注意的。這也適合出家人,出家人也要知道在家人的禮節,尤其是做弘法利生的工作,都要跟在家菩薩、在家居士接洽,彼此往來,這當中有一些禮節要注意,所以出家也是要了解,因此我們導師就將這部分排在前面。《常理舉要》,希望我們同修要看、要了解。後面這部分就是《沙彌律儀》的節錄,節錄就是將《沙彌律儀》的註解(蓮池大師,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祖師,蓮池大師的註解),將註解裡面重要的地方,節錄一條一條,很簡單,讀、看很方便,比原來簡單太多了,比原來的《沙彌律儀》簡單太多。前面是世間法,後面是出世間法,戒律、威儀在生活中要注意的地方,重要的地方舉出。所以《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我們也要時常看、了解,進一步在生活當中去做。
還有最近我們導師在澳洲圖文巴淨宗學院,勸導山上的出家眾要讀《弟子規》。《弟子規》以前是教兒童的,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兒童時代都沒有接受這個教育,現在等於是補習,亡羊補牢,補習。這也可以互參,這也屬於行門,可以互相來參,這樣我們在生活行為當中,我們才能知道如何作法。
《感應篇》這篇的東西實際上也是行經,它每一條都是講原理原則,我們再配合行門的典籍,互相合起來看,我們就更明白知道怎樣作法,才是合乎佛菩薩、聖賢的教誨。如果沒有從這裡做起,在生活細節裡面講求,依教奉行,只讀經論,只是在經論上談這些道理,就不合乎實際。
我們佛法修學也不能看太多,有很多其他宗教的典籍,世出世間的經典,初學不能看太多,怕擾亂大家的定慧。廣學多聞,要看這些東西,是在什麼時候看?開悟以後。所以佛法的修學要先求根本智,先成就根本智,先成就自己的戒定慧。智慧開了,就統統都可以看,不但佛經所有的經典可以看,其他宗教世間法,邪法、正法,你都可以看,可以接觸,接觸成就我們的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對於自行化他有真實利益。換句話說,後得智是生活的智慧,是處事待人接物的智慧,但是一定要先有根本智。根本智是什麼?根本智是清淨心、平等心,我們導師講的五個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根本智。根本智現前,你的心顯露出來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自自然然的。所以根本智要加強培養,比什麼都重要,這是清淨心的重要。我們淨宗就是修清淨心,從根本修。
《感應篇》是行經,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它多半講的是原理原則,不像《沙彌律儀》講得那麼詳細。可是這些原理原則我們掌握住了,讀這些生活規範就非常歡喜,你自自然然會想去做,而不是別人勉強你去做,不是別人勸你去做,你自己就很想去做了。所以道理不能不懂,道理真正明瞭,你才樂意去做;如果不明瞭,做的當中會懷疑,為什麼我要這樣做?我不這樣做難道不行嗎?難免有這個懷疑,就不會認真去做。
《太上感應篇》的內容主要是幫助我們成就德行的教育,這個問題在今天實在是非常的迫切,印光大師看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瞭,所以一生當中極力提倡因果的教育。因果教育它的實質就是德行的教育,這個事情我們導師在講席當中也多次給大家宣講。
佛在經論上常常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知道我們前世是修什麼因,你這一生,你這輩子所感受的遭遇果報就是,感受這個果就知道前生是造什麼樣的因。感受善的果,前生就是有修善因,感受不好的惡的果報,前生就是造惡的因,所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今生這輩子所感受的就是,你就知道前世作什麼樣的。「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知道來生來世,因果是通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你如果要知道你來世來生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你這一生,你現在所做的就是,看你現在是造善因還是造惡因,造善因,你就知道來生來世你能得善果,能夠得人天福報;如果造惡因,來生就墮落三惡道,去受苦報。這是因果的大道裡,我們要知道,知道了,自己的前途是光明的,知道你自己可以去改變;如果不知道,前途是黯淡的,黑暗的。我們自己的前途是光明還是黑暗?就在自己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就知道一個大概了。
我們要看這個世間是亂世還是治世?亂世是說這個世間很亂,動亂不安,社會問題,世界戰爭,這是亂世。治世是說天下太平,世界和平,社會安定,這是治世。我們要看世間是亂世還是治世,從哪裡看?不用等到果報現前才知道,你只要先看社會大眾,他們現在心裡在想些什麼?他們說的是什麼?他們做的是什麼?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白了。現在這個社會是什麼樣子?未來的演變又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就很清楚,很明白了。可是仔細反省自己,觀察社會,前途實實在在是值得人憂心,那就是普遍的人都是自私自利,所作所為都是損人利己。
社會我們天天聽到「競爭」,競爭就是互不相讓,社會怎麼會不亂!怎麼會安定!怎麼會和平!今天「和平」變了一個口號,「和平」只是一個招牌,許多人都在喊和平,高唱和平,「和平」兩個字怎麼講法都不知道。
印度教裡面有和平祈禱,三層和平,「和」是大家和睦相處,「平」是彼此平等對待,要平等。第一個和平,我們祈求人與人能夠和睦相處,不分種族,不分國家民族,不分宗教信仰,都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平等對待,這是第一個和平的意思。第二個和平,希求我們人與自然環境和睦相處。我們生活環境裡面有動物、有植物、有礦物,我們要愛護它們,與它們也要平等相處。第三個和平,我們祈求與天地眾神和睦相處。神與神之間,人與神之間也是平等對待。我們尊敬神,每一個宗教裡面都特別強調愛神,我們要把尊敬神、愛神這個心行,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這是真正對眾神的恭敬。三個和平裡頭有很深的意義,我們明瞭,我們能做到,落實在生活當中,社會才有安定,世界才有和平,眾生才有幸福,這些都要建立在我們德行修養上。
儒家的教學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第二是言語,其次才是政事,最後是文學,它有次第,有先後的。我們再仔細觀察每一個宗教的教育,也都是把德行擺在第一,所以我們不能不重視,不能不認真學習。
如何能叫自己真正回過頭來,肯在德行修養上下功夫?這個修養就是聖賢教給我們的「知恥近乎勇」,這個「勇」就是佛家講的勇猛精進,我們疏忽了。什麼是恥辱?不如人是恥,不如別人,這個「人」是以誰為標準?以諸佛如來為標準,我們跟諸佛如來比一比,我們望塵莫及,這就是我們的恥辱。我們要認真努力來學習,向諸佛如來看齊。佛跟我們講得很明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我們妄想執著沒有放下就是不知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我為什麼現在落得如此地步?從這裡來發心、來做起,這樣就能成就。這集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下一集再繼續向大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