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 (第八集) 2002/7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03-0008
《太上感應篇》
諸位同修,我們上一集說到第十四句:
【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過失有幾百種,這個『事』是種類,每一種裡面,實在講,都是無量無邊。古德說「非義而動」,那就是『過』。「義」是應當的。你的思想行為都是不應當的,那就叫做「非義」,就是過失。過失有大有小,大的就是罪業,小的叫過失。罪過,天地鬼神都見到了,諸佛菩薩看得更清楚。說實在話,天地鬼神所見的,我們平常講「當然之事」,當然之事也就是講看到事相。諸佛菩薩不但看到事相,還能夠看到所以然之理,不但看到事,而且知道事裡面的理。理就是原因,你為什麼會迷惑?為什麼造業?為什麼受果報?這就是所以然之理。
何以說諸佛菩薩能見到所以然之理?大家在《無量壽經》上讀過,極樂世界的人,即使是剛剛往生,下下品往生,他們的能力都是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換句話說,對你這個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那些情況,他們都了解,所以他知道所以然的道理。累劫惡業的習氣,累劫以來養成一個惡的習慣,惡習氣,不容易改掉。我們在《地藏經》上也看到,世間不善之人,業障習氣很重,這是過去生中在惡道,過去生墮在惡道,從惡道中再來,來到人間投胎,所以還帶著很嚴重的惡道習氣。像這些道理,天地鬼神他就未必能清楚。阿羅漢他的能力能看到一個人過去五百世,過去五百世你的情形,他都能看到,再超過五百世以前,他就看不到。
所以必須徹底明瞭一個人過去生中他的過程、他的造業、他的習氣,這樣說法才能夠契機,才知道用什麼方便法幫助他,幫助這些苦難的眾生。《感應篇》在此地講的是一個原則,原則是一般性,只要人能夠遵守,決定得利益。
在過去,中國儒、釋、道這三教都是從事於社會義務教育工作,也都是多元文化一體的思想,對中國社會有很大的貢獻。三教雖然有差別,但是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無論修學哪個道門,決定是以「積德」為根本,這是三教公認的。積德從哪裡積起?從心地上做功夫,心地一定要光明磊落。佛家講「超凡入聖」,凡是什麼?凡是凡情。我們今天講情緒,情緒就是凡情,也就是情緒在用事,一般講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就有過失,我們平常講的就是這個感情。能夠把情執放下、捨棄了,這個人就是聖。聖是個明白人,對這些事理明白,對宇宙人生真相覺悟的人,就叫做聖,聖人,聖的定義就是如此。所以作聖,就是做個明白人,做個覺悟的人。如果不能把情執轉變成智慧,你就做不了聖。我們這個心常隨著情緒起變化,這樣你永遠不會明白,不會覺悟。
情執是從哪裡發生的?佛法從理上講,從你的分別執著四相上發生的。四相就是《金剛經》講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執著這四相,這四種相。你分別這四相,執著這四相,這是情執的來源。因為你分別執著,所以你才會自私自利,才有是非人我,才有貪瞋痴慢,不但你的言行造業,起心動念就造業。
前面跟諸位說了一個大概,起心動念是意惡,你心惡,心不好。佛菩薩覺悟了、明白了,覺悟的人沒有我,沒有自己,所以才能夠真正的尊敬別人,明白人才能做到。儒家也是如此,明白之後才懂得「自卑而尊人」,自己謙虛卑下,尊重別人。只有迷惑的人才自高自大,自己姿勢擺得很高,瞧不起別人,受不得委屈,受一點點委屈就懷恨在心,念念不忘,這樣感召不如意的果報,大家都曉得瞋恚墮地獄。所以佛菩薩為什麼不住六道?為什麼不住十法界?示現在六道裡面,雖然在六道裡面,人家還是住一真法界,道理在哪裡?沒有我,沒有我才能夠卑下。覺悟的人處在卑下,他快樂,他自在,只有迷惑的人才高高在上。這個道理,諸位細細去思惟,細心去體會,受用無窮。
真正了解三世因果,我們在講席當中常講起,人與人之間,決定沒有哪個佔哪個便宜的,如果你對因果報應這個事實有深入認識了解,就知道也沒有人決定吃虧。你現在佔人家的便宜,將來要還債,欠命的要還命,欠錢的還錢,像中國文學小說《紅樓夢》說,欠人感情還感情債,欠人眼淚還人眼淚,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唯有真正覺悟、真正明白的人,不造業了,他才做到隨緣度日,在隨緣裡面成就自己的功德,十大願王講的「隨喜功德」。功德是什麼?性德的流露就是功德。
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觀念,我們沒有辦法建立,如果這個觀念能夠建立,菩薩道就不難,積功累德就很簡單。什麼觀念?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自己,這個觀念我們沒辦法建立,而諸佛菩薩都是這個觀念。佛證得清淨法身,法身是什麼?法身就是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肯定是自己,決定沒有絲毫疑惑,就是自己,真的是自己,這個人就成佛了,他證得清淨法身。所以他為一切眾生服務,就是為自己服務,這還有什麼話說!還有什麼好執著的!有什麼條件好講!不是為別人,為自己。
宇宙有多複雜,我們這個身體就有多複雜,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小的宇宙,身體是大宇宙的濃縮,我們這個身體一展開就是整個宇宙,這裡面複雜的狀況都一樣,不增不減,完全相同。從這裡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一點佛經講的,整個宇宙(佛經講法界)就是我們自己,這都是我們自心所變現出來的,沒有別人。你要是認識到這一點,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就不會在這當中迷惑造業、自私自利。所以我們這個身體是小宇宙,跟外面這大宇宙是一不是二。《華嚴經》上講小大包容,大能包容小,小也包容大,「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一個菜子可以裝一座須彌山,這才是不思議的境界。諸佛菩薩在無量無邊剎土裡面,幫助一些沒有覺悟的眾生,就是從這個觀念上出發,從這個觀念上建立的。所以法是不思議法,人也是不思議人。
我們讀《地藏菩薩本願經》青蓮法師的綸貫,他在「五重玄義」裡面,每一條都加上「不思議」,很有道理。如果他自己沒有契入這個境界,這個話他說不出來。他對於事實真相體會到了,認知了,契入這個境界,所以他才說得出來。我們讀了以後,有幾成的體會?我們為什麼不能體會?這裡面有障礙,障礙不外乎是「煩惱障」與「所知障」。「煩惱障」就是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所知障」用今天的話來說,是對於學術知識方面的成見。如果是因果上的成見,那還是屬於煩惱障,見思煩惱裡面的一類。屬於知識的,這叫所知障,自以為是,就是事實真相看錯了,自己認為是對的,所以事實真相就見不到。
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用功夫,去一分障礙,你的智慧就往外透露一分。這個障礙要怎麼去法?我們要明瞭,障礙的消除就是對於情執分別逐漸逐漸淡了,不像過去那麼嚴重,一年比一年淡,一月比一月輕,分別執著輕了、淡了,這就是分分離開了,一分一分離開分別執著。菩薩五十一個階級,淨土講四土、三輩、九品,都是用這個來區分。煩惱習氣少一分,你的品位就高一層,到煩惱習氣統統斷盡了,你就圓滿成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那就是他的煩惱,所以還得不到圓滿,他的功德還沒有達到究竟成就。必須捨得乾乾淨淨,這才是究竟圓滿的成就。
所以我們要捨,要放下。如果不肯放下,那就是累積罪業;放下,你就是積功累德。為什麼放不下?事實真相沒有清楚,把這些假的當作真的,這是你看錯了、想錯了,所以你才會做錯,才會召感惡報。可是「放下」跟「看破」是相輔相成的,你能夠放下多少,就看你看破多少。你要是真正看破,決定可以放得下,可以多看清楚一分,你就能多放下一分。換句話說,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修什麼?就是修一個看破、放下而已。所以看破、放下這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看破一分,放下一分;放下一分,又幫助看清楚一分。也可以說看破是解,放下是行,解是理解、了解。六波羅蜜裡面,般若波羅蜜是看破,其餘的五度都是放下,我們想想對不對?布施是放下貪心,持戒是放下惡念,忍辱是放下瞋恚、放下嫉妒,精進是放下懈怠懶惰,禪定是放下散亂,統統都是修放下。般若是明瞭,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六波羅蜜歸納起來,就是「看破放下」四個字。我們要真修,這些經論名相絕對不是念念就算了,念念就過去了,那怎麼行!
你真看破,清楚明白,真放下,你的罪過就沒有了。沒有罪過,要求長生,哪有得不到!決定可以得到長生。長生在《無量壽經》講是無量壽。所以要求長生,要求福報,一定從心地上去求,心生萬物,佛經上常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前面我們也讀過「一切法從心想生」。佛法叫內學,內心裡面修學圓滿了,外面境界就順心,所以說「心想事成」,在佛法裡面講決定正確。你想惡,惡的事情成;你想善,善的事情成了;你想佛,成佛了;你想貪瞋痴慢,三惡道成就了,心想事成。你想貪,餓鬼道成了;想瞋恚、嫉妒,地獄道成了,想什麼就成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你自己心裡想出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想什麼,它就變現出這個境界。既然是這一回事,為什麼不想佛?為什麼想別的?想佛就作佛,心想佛,口稱佛,身做佛做的事情,口說佛的言語,這個人當然就成佛了。
我們想要作佛,經不能不讀,經要不讀就胡思亂想。要把我們的思想與佛的經教完全相應,起心動念想什麼?想佛在經典上講的道理,所說的教訓,所說的境界,想這個。這是過去我們導師淨空上人勸大家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道理就在此地。經不熟,你就沒有辦法想,想不起來。首先要把經念熟,念得會背,背得很熟,起心動念,經裡面的理論境界隨時可以現前,「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我們導師教導我們的。有人相信,他肯做,他得到好處,得到利益。有人聽到,不肯做,我們也不會生氣,為什麼?心想事成,整個虛空法界就是這一回事。這個人這一生不能接受、不能得度,但是我們有跟他介紹,他有聽到、有看到,這個善根也是把它種下了,阿賴耶識裡就有一個得度的因緣種子,這一生無法度他,來生(當然時間不知道要多久),這當中還要受很多苦難,等到因緣成熟,他才會回頭,才會真正依教奉行。所以我們現在真正相信,肯依教奉行,這一生我們就可以把這件大事情辦好了,這是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了。我們再看第十五句: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從這個地方起,一直到第三十六句,到三十六句是「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這一段都是講福報,在全文是第三大段。這八個字是總說,『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人應當斷惡修善,這是天經地義。一切眾生,哪個不想求福報!哪個希望遇到災禍!可是你要明白福報從哪裡來,災禍又從什麼地方來,這八個字就是吉凶禍福根源之處。
可是這八個字裡的關鍵,就是「道」這一個字,這個「道」要怎麼講法?意思很深很廣,通常說「道」是理,道理,「道」也是一條路,道路。什麼叫「是道」?什麼叫「非道」?這是我們要辨別清楚的。善心善行就是「是道」,不善的心行是「非道」,這是從因上說。是吉、是福這就是「是道」,是一條真正吉祥的道路;是凶、是災、是禍那就叫「非道」,非道就不是一條好的路,那條是壞路,那就叫非道,這是從果上說。這些理事因果我們都要明瞭。
在佛法所立的標準就是性德,凡是與性德相應就是「是道」,與性德相違背就叫「非道」,這是講到佛法最高的。講到極處是一念心性,所以講到究竟,一念「是道」,二念、三念就是「非道」。這個標準很高,這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的標準,只有他們才有能力保住一念,不落在第二念、第三念,所以他們的果報是大吉大福,不可思議的境界。大乘經裡面常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從哪裡來的?從一念來。如果我們一念守不住、保不住,變成三心兩意,這就會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依正莊嚴對法身大士來講是「非道」。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雖然現前我們做不到,但是不能不知道。知道的好處,就是在修學過程當中,不至於得少為足,不會感覺自己修得有一點成就,感覺很滿足,不再求進步,知道現在的境界很有限,還要發憤努力不斷向上提升。
可是在我們眼前把「道」的水準降低,降到最低,什麼「是道」?五戒十善是道;什麼是「非道」?破戒、十惡是非道。標準降到這個地方,我們就清楚了、明白了,有了下手之處,從哪裡下手來修,我們就很清楚。這是講一般大眾,依五戒十善做標準。
如果對我們念佛同修來說,念佛同修你為什麼要念佛?念佛的目的何在?希望求生淨土。換句話說,這個希望不能落空,一定要實現,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只要能往生到西方就不落空,你的願都滿了,滿你的願了。要決定往生西方,最低的水準是什麼?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上跟我們講「淨業三福」,這是最低的水平,這是想要在這一生當中求往生西方,不能不知道。
「淨業三福」佛總共說了十一句,這十一句就是「是道」,違背這十一句就是「非道」。第一福裡的人天福,也就是人天之道,你能夠奉行,你生生世世不失人身,這一生死了以後再投胎,來生還可以來作人;你若不能奉行,那就是「非道」,非道就是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必定墮三惡道。
第一福這四句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觀經》三福的第一福。第一句裡說明十善是根本的根本。什麼叫孝?什麼叫敬?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在這個地方我們就不用多講了。過去我們也曾講過,這還有專題演講的錄音帶,諸位也可以去聽,請這個錄音帶來聽。
第二福是二乘福,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所修的標準,有三句話「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是入佛門。第一福是入佛門的基礎,還沒入門,到第二福才正式入了佛門。入佛門是從三皈依開始,做為佛的弟子、佛的學生,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資格做佛的學生?佛的學生必須遵守三皈的約束,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背佛的教誨。三皈第一個是「皈依佛」,我們在《三皈傳授》這本書裡面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皈依佛」是覺而不迷,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不是覺而不迷?覺,這是「是道」,迷是「非道」。我們的思想見解是不是正確?思想見解純正,與佛相應,「是道」;思想見解不正,邪知邪見,「非道」,這是「皈依法」,依經典這個法做標準。第三是「皈依僧」,「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們想想,我們的心有沒有清淨?我們的念頭有沒有清淨?我們身有沒有清淨?我們居住的環境有沒有清淨?清淨「是道」,不清淨就是「非道」。所以三寶弟子,念念要與覺、正、淨相應,這是「是道」;如果念念是迷、邪、染,那是「非道」。
思想言行要依戒律,特別是初發心的人。實在說,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等覺菩薩都嚴持戒律,所以我們看佛菩薩沒有犯戒、破戒,佛菩薩的形象都是利益眾生。佛弟子要以佛菩薩為榜樣,學佛要學得像,這個形象給社會一切眾生做榜樣,做好的模樣,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這就是「不犯威儀」,威儀就是好榜樣。
第三福是大乘菩薩的基礎,「發菩提心」是第一句。「發菩提心」就是發四弘誓願。願發了要兌現,那個願就不是空願,要做到。所以菩薩有慚愧心,慚愧在策勵他,使他能夠發憤向上、勇猛精進。慚愧「是道」;無慚無愧、不知羞恥,那是「非道」。
「深信因果」,這個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菩薩哪有不知的道理!這個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確實知道的人不多。
「讀誦大乘,勸進行者」,「讀誦大乘」就是親近諸佛如來,一天都不能空過,每天都要親近諸佛如來。諸佛如來在哪裡?諸大乘經就是諸佛如來,每天要讀誦。讀誦的方法,先親近一位善知識,這是世出世間求學、求道的祕訣,古人所說的「師承」。一定是在一位善知識那個地方成就,然後才能夠普遍參學無量的善知識,在一位善友座下成就參學的本領,才有能力出去參學。這個本領是什麼?《般若經》上講的「根本智」,遍參一切善知識是成就「後得智」,智慧才圓滿。
《華嚴經》末後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善財童子親近文殊菩薩這個善知識,那是「師承」。在文殊座下得到了根本智,然後出去參學,在五十三參成就圓滿的後得智,智慧圓滿了。沒有根本智,你就沒有能力參學。根本智是實智,真實智慧,他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善惡利害,他一接觸就明瞭,所以出去參學,無論遇到什麼人,無論遇到什麼事,對他都是開智慧,不會受到障礙。如果你沒有這個本事,你出去參學,一個善知識指你一條路,兩個善知識指你兩條路,三個善知識就三條路,三叉路口,四個善知識是十字路,你不知往哪條路走,到最後無路可走。你若有本事,你能夠辨別、能夠認識,那就不怕了,親近再多的善知識,你的方向、你的目標決定不會變更。
我們看善財童子給我們做示範,善財童子親近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教他什麼?教他念佛法門,經文上沒看到,文字上沒有,意思具足。意思在哪裡?文殊菩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他最得意的門生,如果不繼承他的衣缽,怎麼能說是他傳法的弟子!你要明白這個意思。世尊教給我們「四依法」,裡頭「依義不依語」,你要體會這個意思。再看看他出去參學那個形象,第一個善知識是吉祥雲比丘,教他什麼?教他「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專念阿彌陀佛,「佛立三昧」,念佛沒有坐下來,都是用走的。最後一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念佛法門,他做出一個模樣給我們看。那是「是道」,要進,勇猛精進;「非道」,要趕快退,這兩句話是總說。不但我們自己明白,而且還要常常勸導別人、幫助別人,這是三福末後的「勸進行者」。
總而言之,這十一句,前十句是自利,末後一句是利他,先自利然後才能夠利他,要先利益自己,然後才有辦法利益他人。自己沒有成就,想利益別人,佛在經上常講「無有是處」。所以這兩句八個字的含義很深很廣,這是善福的總綱。
向下才教給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怎樣去修養,要怎樣修善修福、積功累德。我們再看第十六段,這個段落,我們導師他講解的完全是依照《感應篇彙編》這本書來分段落。下面有兩句話: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前面說過這一段是講福報,在全文是第三段。「是道則進,非道則退」這兩句是總綱。『不履邪徑,不欺暗室』這以下是講修積,我們佛家是講修行,修行最重要是心地真誠,這兩句就是教我們誠意,正是從根本修起。「履」是講心之所動,念頭之起,起心動念、身體造作就是履。「邪徑」,邪是對正來講,換句話說,邪知邪見,邪言邪行,邪徑是指這件事情,也就是三業違背了正理,這叫邪。
「欺」這個字的意思是「明知故犯」,這叫做欺,欺騙自己,欺騙別人。「暗室」是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就是善惡初分之界,斷惡修善要在這個地方用功,那是真正的修行。這兩句話就是真誠的落實、真誠的模樣。我們自己反省檢點,自己是否做到真誠,用這八個字就可以檢查出來我們到底是不是真誠。所以這兩句話八個字,講得非常精微、精細。
「不履邪徑」,就是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端心正意」,「端心」,端正之意,世間人所謂「堂堂正正」。中國古人對讀書人的期待,就是希望這個人以後可以光明正大,做個堂堂的君子。由此可知,儒家講君子的標準,這兩句要做到。
儒家教學,在成績上也是三個等級:君子、賢人、聖人,這是教學的目標。所以古人讀書志在聖賢,作聖作賢,君子是聖賢的基礎。想要作聖人、作賢人,這八個字要做到。佛法講得更清楚,佛法教學成就也分三等:阿羅漢、菩薩、佛。阿羅漢就跟儒家講的君子一樣,菩薩是賢人,佛是聖人。雖然成績三個階段相似,實際上高下差別很大。儒家教學是一世的教育,始從胎教,終至老死,慎終追遠,就是講人從出世一直到死這個階段,這一世的教育。可是佛法的教學是三世,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在空間上講盡虛空遍法界,這是儒家教學內容之所不及,所以佛法教學說得非常的詳細、非常的周到。
明白之後,就曉得做個好人、做個善人是應當的,不應當做惡人,不應當做不善之人。善,做善人是快樂的事情。我們希求這一家人都是善人,這一個國家的人都是善人,這一個世界的人都是善人,你有這個心願,有這種行持,就與佛道相應。當然此地講的邪徑、暗室,你確確實實能夠做到不履、不欺。
世間人在過去都知道為子孫求福,現在人有這個觀念少了。現在人實在講都顧自己,顧自己一身,能夠顧到一家人,顧到妻子兒女,那就算不錯了。可是做兒女的,能夠顧到父母的很少了,實在是不多見。這正是儒家所說的家不成家、國不成國。家是國之根本,是恩義的結合,彼此關懷、彼此照顧、彼此協助,這才有恩,才有義。如果只顧自己,自私自利,恩義就沒有了。恩義固然是天性,也得要後天的栽培,如果後天環境不利,恩義就被利欲蒙蔽了,於是人只知道爭名奪利,所作所為忘恩負義,他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就是此地講的這兩句,「履邪徑,欺暗室」,他不是不履,他不是不欺。
所以教育就比什麼都重要,唯有教育才能夠彌補先天之不足,才能夠完成宿根的光大。因此,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是全心全力從事於教育工作,尤其注重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只要把這兩樁事情做好,社會自然安定,世界一定和平。要怎樣做好?這兩句話重要,這兩句話是身教、是意教。佛家裡面講「三輪說法」,三輪是身、口、意。身要做一個好榜樣、好模範給別人看,特別是給你的兒女,做父母要給兒女做好榜樣。他從小一天到晚看父母,在他的心目當中,這個印象非常深刻,所以想要教子女做好人,父母就要做個好模樣讓他看,這個小孩將來長大自然賢慧。同樣一個道理,學校老師想要自己的學生將來有成就,對社會、對眾生有貢獻,老師要給學生做個好榜樣。
學齡階段模仿的能力特別強,在孩童時代,兒童幼年時代,模仿能力特別強,在學校跟老師學,在家裡跟父母學。如果父母不能做個好樣子,老師不能做個好樣子,想要下一代有成就,那就難了。今天大家的觀念有個錯覺,以為你有技術,你有科學常識,有能力能夠賺錢,這就是好的兒女、好的學生,這個觀念錯了。今天世界先進的國家,確實有不少有能力、有技術、有科學常識的科學家,他們每天在發明、在製造什麼?尖端武器,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製造這些東西做什麼?殺人,毀滅世界。父母有這樣的兒女,老師有這樣的學生,你還能感覺光榮嗎?這是一個很大錯誤的觀念。如果養個兒子,教個學生,將來他製造高等科技武器來毀滅世界,自然不如養個好孩子,教個好學生,能夠造福社會、造福人群。你想想看,這兩樣要是做一個比較,我們要如何選擇?這是智慧,這是福德。
如果諸位真正參透這個道理,凡是對眾生、對社會有負面影響,都是邪徑。佛家的戒律裡面就嚴格禁止,不得製造殺生的工具。在古時候,你打造槍刀,製造弓箭,這都是殺生的,佛家戒律裡面禁止,不但不能夠製造,連販賣都犯戒,都破戒。古時候這些兵器,殺生的工具,實在講,對眾生的傷害幅度很小,幅度不大,要殺一個小畜生還要費不少力氣。現在開關一按,一顆原子彈爆炸,幾百萬人幾秒鐘就死了,有這樣的兒女,這樣的學生,這光榮嗎?如果說光榮,那是魔王的光榮,鬼怪的光榮,不是人的光榮,是人的悲哀,天人的悲哀,邪魔感覺很光榮。今天說到「邪徑」這兩個字,意思比古時候大得太多太多了。
「暗室」這個意思也很深,人見不到的地方,你獨居一室,這是文字表面的意思,它的深義、它的精義是藏在你內心裡面的念頭。光天化日之下,跟別人面對面,人家也不知道你是存什麼心、你動什麼念頭,這也叫暗室,可見得「暗室」的意思也很深、也很廣。真正做到一切處一切時不自欺、不欺人,這是誠敬功夫。印光大師教我們「存誠盡分」,「存誠」是我們存心,這八個字是存心;「盡分」是本分,盡我們本分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決定不要為自己,為自己決定有過失。你要問為什麼?為自己是迷,為眾生是覺,為眾生,自己也是眾生之一,大公無私。由此可知,為眾生是大我,是為真我;為自己是小我,是假我。這個道理一定要懂,事實真相一定要清楚明白,然後你才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才知道要怎樣去做。這集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