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同學修行守則—戒律很重要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三集) 2021/6/26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13-005-0033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律要節錄》。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請放掌。請大家翻開「律要節錄」,五十五頁,我們從第五行,三十這裡看起:
【三十、聞思修三慧,缺一不可。若聞而不思,如人種田,不下種子。思而不修,如不灌溉耘除,終無結實。三慧若立,則三乘之果可獲矣。】
今天我們從這裡看起。昨天我們學習到前面二十九條:「聞法如饑得食,如渴得飲;寸陰無棄,不厭多聞,方名佛子。」就是做一個佛弟子聽經聞法,要如同飢餓了迫切要得到飲食,口渴了要趕快得到水來喝一樣那種心態。聽經聞法都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就是不要浪費,不要讓光陰來空過。不厭多聞,就是說重複的聽聞也不感到厭煩。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重複的聞法,這樣我們才能夠深入,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句善言善語、一句法語、一句經典,我們不厭多聞,不要說這個我聽一遍,我知道了,我聽過了。聽一遍印象不深,聽十遍、百遍就加深一點印象,聽到千遍才能深入,所以不厭多聞,這樣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聞是聽聞、見聞,好像我們聽經聞法,聽了,看經典,讀誦了,也看註解了,見聞了,但是如果沒有進一步去思、修,那也得不到結果。所以聞思修,第三十條講,『聞思修三慧,缺一不可』。聞是第一個,首先我們要聽經聞法,或者見聞,看經,看註解,這是第一個;聽聞、見聞之後要去思,思惟其義。聽了經之後、我們讀了經之後都叫聞,聽聞、見聞,要去思惟經義,思惟這個經,佛給我們講的義理,要解其義,要了解它的義理,了解義理就更深入了,聽聞只是一個接觸、一個印象。儒家也是這樣,儒家也是講求這個,你沒有去思惟,那不能深入。「學而不思則殆」,你學習了,但是沒有去思惟,沒有深入的去理解它的義理,也就不知道在生活上怎麼做了。所以『若聞而不思』,聽聞、見聞了,沒有進一步去思惟,『如人種田』,田地整理好了,這個代表聞,已經有聞這道功夫了,但是沒有思,沒有進一步去思惟經義,就如同你這個田都整理出來了,但是沒下種子,沒有把種子播種播下去,思在這裡比喻作『不下種子』,你種田但是種子沒下,你田整理得再好,最後也長不出稻米,沒有這些果實。
『思而不修,如不灌溉耘除,終無結實。』「思而不修」,你思了,就是種子也下了,這個義理也明白了,明白了怎麼樣?沒有修,沒有修就是沒有修行,你沒有把它落實到生活當中去修行。這樣就好比種田,你田整理好了,種子也下了,也聞了,也思了,但是沒有去耕耘,去除草,只有把種子下去;種子下去,你沒有常常去照顧,然後去耕耘、去除草,到最後稻米也長不出,結不出那個果實,沒有結果。因此三慧是「缺一不可」,缺少一個都不行,聞思修三慧都要具足。
『三慧若立』,聞思修三慧如果建立起來,『則三乘之果可獲矣。』「三乘」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乘修四聖諦,苦集滅道;緣覺乘修十二因緣法;菩薩乘修六度萬行。無論你修哪一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必須聞思修三慧具足,這樣才能成就。所以如果聞思修三慧都具足了,三乘之果這個果實,我們一般講證果了,就可以獲得,就可以達到。所以聞思修是缺一不可。就像我們現在讀經讀得很多,比如說《無量壽經》現在有人讀了不但三千遍、五千遍,一萬多遍的人大有人在。讀誦、聽聞、見聞都有,甚至也聽了我們淨老和尚講解的經教,但是只停留在聽聞、見聞、讀誦,沒有進一步去了解經義。他沒有思,他沒有求解,不了解,沒有透過思去了解經義;沒有透過思去了解經義,對經義就不能理解,當然也就沒有辦法在生活中去修行,不知道怎麼修。所以現在我們大部分停留在「聞」這個字上面,連思都還沒有,這樣怎麼會有成就?當然不能成就了,只是結結緣。
所以我們聽經聞法,讀經、誦經,讀誦是為了受持,受持必須要解其義,了解經義。經,佛教我們怎麼修、怎麼做,在生活上待人處事接物要怎麼做,要理解,而且要正確的理解;你沒有透過這個深思惟,往往會把佛的意思解釋錯誤了。過去有人聽經,當場去聽經,都能把我們淨老和尚講經這些話誤解了、錯解了,甚至有的曲解了,都有。思是正思惟,要正確的思惟、正確的理解、正確的認知,這個才是叫思;你解錯了,那就不叫思。正思惟就是正確的理解經義,理解就要去修,要落實在生活上待人處事接物。如果只有解,沒有行,古大德講「說食數寶」,說吃也沒有吃,自己也不會飽,天天在數鈔票,那是別人的,跟自己不相干。有行無解也不行,有行無解叫盲修瞎練,亂修一通,修錯了,也沒有結果。所以解行要相應,解行並重,就是聞思修三慧。所以我們現在讀誦《無量壽經》,不能一直停留在讀誦的階段,或聽聽經,聽完了就完了,進一步要去思惟其義。佛在經典上教我們怎麼做,怎麼對待別人,怎麼處事接物,怎麼做事,這樣去修,我們這一生才能成就。好,我們再看下面:
【三十一、《法律三昧經》云:(一)學不知,善權方便,輕慢師友,無有一心,其意數轉。】
這個地方節錄了《法律三昧經》,節錄了有四段,這是第一段。《法律三昧經》裡面講,『(一)學不知』,就是學習了,不知善巧方便。學習要知道善巧方便,在戒律講開遮持犯。善巧方便在佛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常聽到佛門一句話,佛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有慈悲心,但是你沒有善巧方便,你也不能利益眾生;有善巧方便,沒有慈悲心,也不能利益眾生,所以慈悲、方便也是缺一不可。慈悲是根本,根本的心態、態度,對一切眾生都是慈悲。方便就是善巧方便,就是幫助眾生要有善巧方便,眾生才能得到利益,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往往我們是好心好意幫助別人,沒有善巧方便,幫不上忙,可能反而受到很多障礙,就是缺少善巧方便。所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兩個也是缺一不可。但是慈悲跟方便都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是建立在感情上面。智慧就是一般人講理智、理性的,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方便,利益眾生;如果建立在感情方面,可能害眾生,這個不能不知道。
學習不知道善巧方便,『輕慢師友』,「輕慢師友」就是對老師、對同參道友他沒有恭敬心,輕忽怠慢。『無有一心』,「無有一心」就是心不專一。一心,我們念《彌陀經》,《彌陀經》上講一心不亂。做什麼事情都要一心,不能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是輕忽怠慢。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齊國晏子,這個宰相很有名的,他奉事了齊國三個國君,他說三個國君可能他們心都不一樣,但是他奉事三個國君,他心是一樣的,他都是一心,一心一意為這個國家,他沒有三心二意。所以這個一心是我們修學的一個重點。如果沒有一心,『其意數轉』,這個「數」就是說三心二意,心裡的思想一下想這樣、一下想那樣,變來變去的,這個心意常常在轉變,常常在改變就是沒有一心。學習如果沒有一心,也就沒有心得,得不到要領。所以《法律三昧經》講的這第一條,學習都要一心恭敬,不能三心二意。
【(二)學文特進,無有道力,但貪名譽,望人敬侍。】
第二個是,學習他為什麼學。他也學得很精進,表面上看起來很用功,特別精進,『學文特進』。這個「文」,古人講文章、文學,現在講學術。就像現在你去念一個什麼佛學博士、佛教大學,學習特別精進,去學寫論文,得一個文憑,但是怎麼樣?『無有道力』,他沒有道力,沒有修道的這些功力在,沒有道力。也就是沒有道心,當然不會有道力,心不在道。道是什麼?清淨心是道,平等心是道,大覺心是道,《無量壽經》講的清淨平等覺,這是道。沒有,這些道力都沒有,心不清淨、不平等,迷惑顛倒。學習這麼用功為了什麼?『但貪名譽』,就是我們一般講名聞利養,為了世間人對自己的恭敬供養,得到很好的名聲、名譽,貪名聞利養。『望人敬侍』,「敬侍」就是利養,人家尊敬、供養就得到利益。他學習很精進,他的目的是在取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這個就沒有道力。
【(三)學所侍師不勤苦,當得成就,虛飾貢高。】
所學習的侍奉老師不勤苦,『侍師不勤苦』,不勤苦就不認真來學習,怕吃苦,不勤苦。學習,無論世出世間法,你要學個什麼學問,你要學個技術,也都是很辛苦的。所以「學所侍師不勤苦」,『當得成就,虛飾貢高』,「虛飾」就是虛偽的掩飾,貢高我慢,這個也很難有成就。
【(四)好學道,反持異術,比佛深經,言道同等。此之惡見,甚於毒藥,有害法身慧命也。】
『好學道』就是他喜歡學外道。出家人,包括在家佛弟子,已經皈依三寶的佛弟子也包括在裡面,「好學道」就是喜歡學那些外道,那些法術。『反持異術』,反而他去學習這些外道的方術。他還很堅持學習這些,拿這個來跟佛經比較,說這個跟佛經是一樣的、同等的,這個就是邪知邪見,比毒藥更嚴重。毒藥毒害我們一生,這個身體,一次而已,但是惡見、邪見害法身慧命,生生世世都受惡見、邪見的毒害,這個就非常嚴重了。這個方面,我自己也曾經看過有一個出家人,他對外道那些法術、那些方術特別有興趣,有一次他還跟我講,他還去上課,去學這些東西。實在講,要學這些東西就不必要出家了,這些東西不是出家人應該學的。出家人就是代表佛教的形像,代表三寶,你要學佛經為主,這才是出家人的本分。你不能拿其他外道、其他宗教的這些書來跟佛經相提並論,這是不對的,是錯誤的,有害法身慧命,會給人家誤導,這個就要背因果了,非常嚴重。我們再看下面一條:
【三十二、古人云:「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肢,形乎動靜。小人之學,入乎耳,出乎口,耳目之間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
這是引用古人學習的精神、態度。這個『學』,在《論語》開頭第一句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了之後要去實行,在生活當中去實行,就是這裡講的『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他有聽入心了,從耳朵聽到心裡面去,聽到心裡面再表現在外面四肢上(四肢就是手腳),我們一些舉止動作上面。所以『形乎動靜』,就是從自己的身體表現出來,這個是真正的學問,這個學問真有入了他的心了。從這個四肢形像、身體動靜表現出來,那是真學問,是真的學問。這是『君子之學』,就是一個君子他學習是這樣的。『小人之學』,小人也在學,『入乎耳』,就是耳朵有聽進去,『出乎口』,他也很會講,好像錄音機一樣錄起來,他也能夠講得頭頭是道,但是他沒有入心,他是入這個耳朵而已,沒有入心。入耳,從口講出來,只會講,沒有去做,也就是言行不相應。這樣只有『耳目之間四寸耳』,「四寸」就是我們臉部眼睛跟耳朵這個範圍而已。耳朵聽進去,嘴巴講出來,就只限於這裡,講完了他也沒有去做,沒有去實行,這樣『曷足以美七尺之軀』,那這樣怎麼能夠莊嚴我們身體?這個美是真善美,我們佛法講莊嚴。莊嚴佛淨土,我們自己本身沒有莊嚴,我們拿什麼去莊嚴佛淨土?這個是君子之學跟小人之學不同的地方。我們要學習的是「君子之學,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肢,形乎動靜」,這才是真正的學問,聽入心了,真正從我們自己身體上去表現出來,不是只有講。我們再看:
【三十三、戒力未固,宜更學律,不得早赴講筵。心志無定,足跟未穩,隨風上下,性相兩宗,奚能融會?非捨此欣彼,則撥無因果,互相詆讟,致招無間重愆,固不可不慎也。】
『戒力未固,宜更學律』,就是我們戒的基礎還沒有穩固,這個叫「戒力」,這個力量沒有穩固,就是戒根,這個根沒有,哪裡來的力?我們念《彌陀經》,念到「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五根,有了根。五根前面還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這些有了才有根,根深入了才產生力量。像那個樹的根,它如果沒有深入,風輕輕一吹就倒了;如果這棵樹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穩固,颳颱風它也不會倒。如果不穩固,不要很大的風,一吹也就倒掉了,那個就是根還沒深入,力量不足。這是形容比喻「戒力未固」,我們持戒這個力量還不穩固。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應該著重在「宜更學律」,「宜」就是說應該,應該更需要來學習戒律,來穩固我們戒律的根基,讓這個戒產生它的力量。
『不得早赴講筵』,這個「筵」是形容比喻筵席的意思,就是說你的戒律還沒有穩固,在這個時候要加強的是努力把戒律學習好,把它做好,不能夠太早去赴講筵。講筵,有的是自己講經的,有的是聽經。如果戒力未固,沒有在戒律上下功夫,我們就去聽經聞法,甚至講經說法,會產生什麼情況?下面講,『心志無定,足跟未穩,隨風上下』。「心志無定」,心志沒有個定向,目標方向不能確定。「足跟未穩」就是說你的腳跟沒有站穩。像以前學國術,他還沒有學拳術之前,他要先學站樁,站得很穩,基本功要練好才能學拳術;基本功沒有練好,被人家輕輕一推就倒了,變成花拳繡腿。我們學佛也是一樣,戒還沒有穩固,足跟還沒有穩定,我們就太早去接觸這些講席,聽經、講經,這個會「隨風上下」。
『性相兩宗,奚能融會?』因為佛法有兩大宗,一個是性宗,專講自性的;一個是法相宗。其實相由性生,性由相顯,如果學習了,戒根不穩,可能性相兩宗都不能融會貫通,不是『捨此欣彼』,就是『撥無因果』,「撥無因果」就是學錯了。特別學般若或者學法相,沒有持戒、修福的基礎,很容易「捨此欣彼」,或者「撥無因果」,『互相詆讟』,「詆讟」就是互相毀謗、互相批評。經跟經其實是沒有障礙的,但是自己沒有戒律的基礎,他就會牴觸,到時候互相批評、互相排斥,就造罪業了。『致招無間重愆』,招感無間地獄的重罪。『固不可不慎』,因為這樣,不可以不謹慎。
這一條我自己也深深的感觸。我自己也是過來人,我學佛,接觸佛法也很早,可以說在少年時代就接觸了,十六歲接觸到佛法,當時也就很有心來進一步了解佛法。那個時代只有收音機,廣播電台。那個時候好像電視剛剛出來,我記得我十一歲的時候,我今年七十一歲,十一歲的時候,也就是六十年前,台灣第一家電視公司台視,台灣電視公司,第一家。那個時候是黑白電視,當時能夠買得起電視的人不多,家庭經濟比較好一點的,好像我們住一個里,大概才有一、二家有能力去買一部電視機。剛剛出來,當然那個時候就相當貴。所以小時候,那個時候十一、二歲,也常常跑到隔壁鄰居家,隔壁的人也把電視機擺在窗戶,讓大家一起來分享。那個時候電視台沒有像現在有法師講經的,沒有,收音機電台有。那個時候台灣有幾個比較老的電台,有一些老法師在那個時候在電台有開闢講經的節目,都是講台語的,我記得賢頓老和尚,我聽過,淨心老和尚,也是好像去年往生了。高雄阿蓮鄉光德寺那個時候就有了,那個時候還沒有佛光山,我記得我皈依是通訊皈依。那時候高雄壽山寺出「覺世旬刊」,十天出一版,我當時為了要接觸這些佛教的資料,聽電台,去請經書,看到「覺世旬刊」就訂了一份。那個時候我們租房子,跟我母親她在那邊做生意,住在萬華,環河南路那裡,在那邊也住了大概五、六年。所以十六歲接觸佛教,到十九歲我都是聽電台。後來訂了「覺世旬刊」,看到一則訊息:台北龍江街蓮友念佛堂淨空法師講《楞嚴經》,那個時候看到非常高興,約我弟弟坐公車去聽。那個時候我十九歲,我弟弟小我三歲,他十六歲。那個時候到念佛堂聽經的,大概我們兩個最年輕,其他都是老菩薩、老居士。那個時候聽經非常歡喜,很法喜,一直聽,聽到前年我們淨老和尚他講經弘法六十週年。到前年,我們也辦了一個慶祝紀念淨老和尚弘法六十週年、華藏淨宗學會成立三十週年一個活動。
我跟同修講,老和尚講經十年我就接觸到,聽他老人家講經聽了五十年。聽了五十年,怎麼樣?沒成就。聽了很多大經大論,我也能講得頭頭是道,聽多了。早期我們淨老和尚也有在講席當中提起,戒很重要,包括印光祖師提倡的《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個是基礎,很重要,但是我的興趣都是在聽大經大論。這大經大論太好了,聽得很歡喜,就疏忽掉戒這一部分,就疏忽了,那個時候也沒有同參道友,在這方面的這些師長來提醒。當然興趣也都是在聽經聞法,特別大經大論,所以我出家第一個志願就是學習講經說法。但是我出家那一年,我們師父上人大概也知道我的問題,缺乏戒的基礎,在家、在世俗的一些毛病太多了,所以一剃度,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真的,日常法師,我們現在在學習蓮池大師編的《緇門崇行錄.嚴正之行》,可以說現代出家人,他的行誼是很嚴正的。他很嚴格的,我在家的一些不好的習慣,毛病習氣,硬被他這種嚴正之行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過來。那個時候我也是咬緊牙根,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感恩日常法師當時那種嚴正,把我在家那些不好的生活習慣一百八十度的轉過來。在家貪吃,三餐吃不夠還要吃點心、還要吃宵夜,真的身體不好。病從口入,這個一點都沒錯。出家一剃度,馬上過中不食,肚子餓得要命不能吃,過了三個月也適應了。所以我後來想起來,人都是一個習慣的問題,你習慣就好了。而且晚上沒有吃,睡得都很沉。的確中國古人講的,「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佛門它是晚上不吃,其實晚上不吃是最衛生的。
但我想一想,如果我們師父沒有叫我去跟日常法師學戒律,我看我這個不可能改過來,不可能,我自己沒有那種意志力去改,我就靠依眾靠眾。原來當兵的時候沒有抽菸,出了社會,二十四歲開始抽菸,抽到出家那一年三十四歲,抽了十年,如果沒有出家跟日常法師學戒律,在家的時候,我看抽菸也很難改過來。我曾經也嘗試,改了兩個月,抽得又更多。後來出家,出家前一天還在抽,還在吃肉。出家第一天連晚餐都不能吃,不但吃素,連晚餐都不能吃,菸也不能抽了。在家的時候,往往早上起得很晚,晚上都睡不著,日夜顛倒;出家十點睡覺,四點一定要起來。剛開始很不習慣,也調不過來,後來是咬緊牙根硬調過來,調過來也習慣了,也就適應了,也可以了。所以也是很感激日常法師,把我在家一些不好的毛病習氣調整過來,不然我在家可能沒有辦法改掉這些壞習氣。所以這說明戒的重要,我們師父也知道我缺乏這個,才會叫我跟日常法師學戒律。他也知道,我跟師父聽經聽了十五年才出家,對經教很有興趣,對戒律很疏忽。所以現在回想起來,到老了一事無成,回想起來就是這個基礎不夠。後來到了圖書館,這些慢慢又疏忽掉了,又忙著做當家、管事的,這些又疏忽掉了。所以講到這個地方,我自己有深深的感觸,的確戒力未固,學習這些講經說法就變成一個屬於結結緣的。實際上沒有真正在戒上面下功夫,修任何法門都很難有成就,這是講到這一條,我個人很深的感觸。希望大家共勉,避免走我這種錯誤的道路。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下面的。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