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節要習講—常隨佛學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21/9/24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2-001-0023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上一堂課學習十大願王,我們講到第七願「請佛住世」,這堂課我們接著來學習第八願「常隨佛學」。這個太重要!「常」是永遠不間斷,要跟佛學習,跟佛學習你才能成得了佛。所以我們一般講學佛學佛,學佛也就是常隨佛學,要恆常不間斷的跟隨佛陀來學習。我們要學佛的什麼?學佛陀的放下,學佛陀的看破。看破是真明瞭,看破是從放下得來的。「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是家師淨老和尚剛開始學佛,有人介紹他認識密宗大德章嘉大師,剛開始跟章嘉大師學佛。淨老和尚因為聽了方東美教授的介紹,他才開始接觸佛教。聽方老師講,「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打動他的心。之前對佛教不了解,排斥佛教,經過方老師的介紹,才明白原來佛教不是迷信,而且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因此他就有因緣,人家知道他學佛了,一個蒙古的親王給他介紹認識章嘉大師。第一天見章嘉大師,向大師請教,他說佛法這麼好、這麼殊勝,有什麼方法能夠很快的入進去,得到佛法的利益?當時章嘉大師沒有及時回答,兩個人對面坐了大概半個小時,這個心沉澱到一定的程度,然後章嘉大師再慢慢跟他講,說「有」!講了一個字,「有」,又停了十分鐘。淨老和尚那個時候年輕,心比較急,有,怎麼不趕快說?又停了十分鐘。後來章嘉大師才慢慢講,「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放得下」,對一個剛學佛的人也不清楚,要怎麼看破?怎麼放下?從哪裡下手?於是家師他又請問章嘉大師,那要從哪裡下手?就是具體要怎麼做?又停了幾分鐘,章嘉大師才慢慢回答「布施」,講了兩個字,布施兩個字。一聽到布施,我們師父上人當時年輕,很窮,一個公務員,一個月的薪水大概只夠過三餐的生活,沒有多餘的錢布施,所以聽到布施就想到沒錢。後來章嘉大師就給他講,你一塊錢有沒有?一毛錢有沒有?這個倒有。你有一塊錢就布施一塊,有一毛錢就布施一毛錢,從這個地方下手,從身外之物先布施。他真的就依教奉行,剛開始修布施好像割肉一樣,後來慢慢做,慢慢就習慣了、就自然了。

  那一天章嘉大師給他講了開示,很簡短但是很重要。家師要離開了,送他到門口就給他講,今天給你講了這六個字,你去修六年,一個字修一年,「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下手。家師真的就依教奉行,愈修愈有心得。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看一部《金剛經》也提到布施,「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你就契入般若智慧了。所以就是「看得破,放得下」,這是契入佛道的祕訣。所以章嘉大師教他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布施就是從放下下手,你要是放不下,虧可吃大了;你要是放得下,你就作佛、作菩薩。佛菩薩跟凡夫沒有兩樣,一切凡夫他本來也是佛,自性都是佛,關鍵是凡夫執著不肯放下,佛菩薩把它放得乾乾淨淨,知道執著是冤家,執著可不是一樁好事情,所以一定要把它放下。

  我們學習布施、學習放下,先從身外之物先放,然後再放到自身,然後再放到自己內心的這些分別執著。放下好像脫衣服,從外面這件先脫,再脫第二件,再脫第三件。執著是最外面這件衣服,分別是第二件,妄想是第三件。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就回歸到自性清淨心了。所以佛教導我們修學的,都是幫助我們漸漸的放下;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放,漸漸的放。我們凡夫都是放不下,為什麼放不下?業障習氣太重。無始劫以來養成的習氣,叫我們一下子全部放下,我們做不到。那做不到怎麼辦?你要長時間跟隨佛學習,常隨佛學。

  我們淨宗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是「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我們要真做到。諸佛菩薩都是孝子,不孝父母,你進不了佛門。第二句「奉事師長」,佛是我們的師長、我們的老師,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就是我們學佛根本的老師,要怎樣奉事他?依教奉行。他教導我們的,我們都做到,我們都落實,這樣才叫奉事。佛要我們好好的學習,我們成佛是對佛最好的供養。我們在佛法上有成就,那一點成就就是供養佛。第三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這是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點點滴滴都是教我們在六道裡面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對人對事對物,處處都不離十善業,你要從這裡先修。十善業展開,大乘菩薩修的八萬四千細行無所不包,整個佛法都包括在十善業當中。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十善業道經》,《十善業道經》經文不長,但是家師淨老常講,一部《十善業道經》的分量跟一部《大藏經》的分量是相等的,在天平上稱是相等的。為什麼?一部《大藏經》落實在生活上,那就是《十善業道》。你得要有智慧,靈活運用。所以這個經文,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你的智慧一通達,善巧方便,用之不盡。無論什麼事情,你用十善都能解決,十善就是代表全部的佛法。這講佛教的。

  在儒家的《弟子規》,《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這個認知不能沒有,我們才不敢輕視它。不然看到《弟子規》三個字,那小孩子在學的,我們大人不用學,實際上大人小孩統統要學。雖然也是分量不多,但是不能輕視。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你去找解決的方法,《十善業道》裡面有,《感應篇》裡面有,《弟子規》裡面有,任何一門東西都能幫助你開悟,都能幫助你成無上道。《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就是一切法。儒家的《弟子規》是法,道家的《太上感應篇》是法,佛家的《十善業道經》是法,是法平等就是說這樁事情。所以我們無論從哪一門進入,都要一門深入。什麼叫深入?要入到什麼程度?入到明心見性。淨業三福第一條,我們要有認知,再提升就是接受佛陀的教誨,佛陀教誨總指導原則,三皈五戒。淨業三福第一福,淨老和尚用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這三部典籍、經典來具體落實第一福的修學。如果沒有提出這個,我們看了淨業三福的第一福,我們也不曉得從哪裡下手,要怎麼修學才符合佛在《觀經》上講的淨業三福第一福的標準;有了這三個根,我們就很具體有個下手處了。

  所以第一福是共同科目,不但是學佛的共同科目,你學儒也是共同科目,學道也是共同科目,你學習任何一個宗教,這個也是共同科目;乃至你都沒有宗教信仰,這個也是共同科目。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我們現在講人天福報,第一福就是修人天福報的基礎,那你沒有這個基礎,你人天福報得不到;換句話說,幸福美滿的人生你求不到。所以這個第一福是共同科目,無論中國人、外國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信仰哪個宗教,還是沒有宗教信仰,這個第一福是大家都要學的。所以學佛,這個第一福的共同科目我們必須具備,然後才能提升到第二福。第二福就是正式入佛門,正式入佛門是什麼?大家都知道,要接受三皈依,皈依三寶,成為三寶弟子。但是三寶弟子要有第一福的基礎,要有這個條件才能真正去受三皈依。換句話說,受三皈依的條件,入佛門的條件,就是要有第一福的基礎。有了三皈依,你才能受戒,受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戒律威儀,這第二福。

  所以我們再強調一句重要的話,「常隨佛學」,常隨佛學就是你不能中斷,中斷功夫就退轉,退步了,有的可能不曉得退到哪裡了。所以我們就從淨宗學會成立,家師淨老和尚提出這五個科目學起。第一個是淨業三福,這裡面就包括儒釋道的三個根。一定要從家庭做起,把父母的關係搞好,把夫婦的關係搞好,把兒女的關係搞好,學佛一家人幸福。用什麼方法?用《弟子規》、用《感應篇》、用《十善業》。所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具體的做法就是儒家的《弟子規》,「慈心不殺」具體的就是《感應篇》。《感應篇》講因果教育,《弟子規》講倫理道德教育,都包含在十善業裡面。所以三福第一福就是儒釋道三個根,有了這三個根的基礎、條件,然後再「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個就很容易,就不難了,沒有這個基礎就很難。好像蓋樓房,你第一層沒蓋,上面怎麼蓋也蓋不起來。這個就容易提升到第二福,提升到第二福再提升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也就再提升上去了。發菩提心是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學佛,特別是大乘佛法,就是要發菩提心。我們看《無量壽經》往生正因,上輩、中輩、下輩,修行功夫、層次不一樣,但是發心是一樣的,都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是一樣的,上中下三輩都一樣,乃至九品也離不開菩提心,所以發菩提心是修學大乘佛法最高的指導原則。你發了菩提心,然後才能「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實在講,這個經文也都是前面一句通後面三句,後面的每一句也通前面的,我們要這麼來看。所以第三福,「讀誦大乘」也是一個很關鍵的。讀誦,讀經、誦經,包括講經、聽經,包括聽講。你看「勸進行者」,那不就有聽眾嗎?所以你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行者做什麼?勸他「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像我們淨老和尚他講大乘經典,勸大家修第一福、第二福,提倡《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這不是「勸進行者」嗎?所以後面也都涵蓋前面的。我們這樣來看,這個就活了,就活活潑潑。

  我們看淨老和尚一生表演給我們看的,他一生大乘經教講得很多,到了晚年勸大家從這個根修起。特別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是很有必要弘揚的。所以先介紹大家認識大乘佛法,大家知道大乘佛法的殊勝之後,想要得到大乘佛法的功德利益,這個心生起來了,這個時候就是講基礎的因緣成熟了。大家想要進入,進入從哪裡?從基礎開始。所以這個時候再勸大家修這個,大家就能夠接受了。因為修了大乘佛法,聽了很多,修了很多年,都得不到消息,沒有效果,那大家就想要知道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基礎,大家恍然大悟,原來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學佛缺少做人的基礎。所以家師淨老和尚,二OO五年我到美加去演講,我就請教他老人家講什麼?他說講這個,三個根。他叫我勸美加的淨宗同修要補習這三個根,就是你那個基礎課程以前沒有上過,你現在補習這個功課。

  《華嚴經》講「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你一開始可以聽《華嚴經》,不但是大乘,還是一乘,教你一生成佛的,可以。行布就是什麼?次第,從人天、二乘,然後提升到大乘、提升到一乘,這是次第。次第就是行布,行布跟圓融它有沒有妨礙?沒有,妙就妙在這裡!所以我們前面幾十年都聽淨老和尚的大經大論,到了晚年,他老人家提倡這三個根,我們大家也一起來學習,補習這個功課。所以佛法它是活的,我們一定要知道。特別在這個末法時期,一定要特別掌握《華嚴經》講的「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特別現在的知識分子,你沒有講這些大經大論,他沒興趣聽的。一開始接觸佛法,你就跟他講《弟子規》、《感應篇》,他不能接受;勸他修十善業,跑掉了。所以用大經大論,這個很好,吸引大家進來學佛。大家真的想得到佛法的利益,真的想入進去,欲罷不能,這個時候再告訴他,你要從基礎開始,這個時候他才聽得進去。所以看我們淨老和尚一生的弘法,晚年這十幾年來,從二OO三年到現在已經十八年了,如果往前推,大概二十年了,這個二十年來知道這個緣成熟了,可以提倡了。在早期,淨老和尚也有提倡《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了凡四訓》,這個都是在講大乘經附帶提一提,勸大家要學;晚年是特別強調這三個根,重心都放在三個根這個基礎。這也是弘法的一個時節因緣不同,要有善巧方便。

  淨宗學會成立,家師淨老和尚提出五個科目,第一個科目就是淨業三福,第二個科目就是六和。六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口和無諍、身和同住、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個六和。六和,我們顧名思義就是要和。現在不是講世界和平嗎?具體要怎麼修?就我自己跟別人和,這是一個前提。要求自己先跟別人和,不要要求別人跟我和。我去影響別人,不是別人來影響我,這是真學佛,真幹!所以這個和是非常重要。但是我們要修六和敬,對六和敬的內容我們也不能沒有一個概念。第一個「見和同解」,「見」是什麼?見解、看法。在一個團體、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國家、一個世界,我們現在的話講叫建立共識,共識就是見和同解,大家有共同的認識、共同的認知,這是見和同解。但是這一條也不容易,每一個人的見解不一樣,你怎麼和?這個當中也就是求同存異。各有各人的觀點、看法,見解上有各種角度不一樣,在這個當中求同存異。無法每個人都完全一樣的見解,除非你成了佛,佛佛道同就完全都一樣,還沒有成佛之前都會有不一樣。縱然到菩薩的位次,初住菩薩跟二住也不一樣,何況我們凡夫?凡夫差距就更大了。

  第一個,見和同解,我們首先建立一個共識,這個共識不可能大家完全統統一樣,都沒有差別,只能說求同存異,大家共同可以接受的,還有一些大家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那個先擺一邊。大家共同能夠認知的,大家有共識,我們先議這個,其他的先放著,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同,先放著,先不要去起爭執。就像淨老和尚這些年在新加坡、在澳洲、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怎麼跟其他各個宗教團結、交流、往來?最早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後來到澳洲圖文巴,這個城市那邊有五大宗教,他也團結起來。後來把這個成果呈現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科文組織看到非常讚歎,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不同的宗教,他們也不敢接受讓他們來辦活動。兩個宗教就打架了,現在九個宗教,不就亂成一團?後來不斷的跟他說明,讓我們辦一次看看,結果那一次,二OO六年十月,第一次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辦「釋迦牟尼佛圓寂二千五百週年紀念」,泰國主辦的,然後淨老和尚去支援這個活動,也把在廬江湯池鎮辦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教育的成果呈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來就是邀請新加坡九大宗教參與出席這個活動,參與出席,每個宗教派人出來講話,大家表現團結在一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看到,說從來沒有看過的。那次表現出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很有信心,歡迎年年去辦,不但不會打架,還很和諧。

  我們現在世界最缺乏就是和諧、和平,現在看到我們淨宗學會辦出來這個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了,所以一直辦,辦到前年二O一九年。去年新冠狀病毒,還有今年,這兩年才停辦的,辦得很成功。而且家師淨老和尚還特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他把各宗教的典籍,每一個宗教大家共同認同的一個共同點,這些經文都提出來。比如說《十善業道》,這個沒有人會反對的;《感應篇》、《弟子規》教人孝順父母,這個也沒有人會反對的;教人家庭和睦,哪一個人不希望家庭和睦?這個沒有人會反對的。還有一個,我們佛法講慈悲,外國人他不懂什麼叫慈悲,都講愛。我們中國儒家也講愛,仁慈博愛,講這個愛。《弟子規》講「凡是人,皆須愛」,愛不分族群的、不分國家的。其他宗教,每個宗教都有講到「愛」這個字,這個大家都能接受,一個共同點。所以先把大家能夠接受的提出來,這個建立起來就能和了,九大宗教才能團結和睦在一起。還有其他每個宗教講的有不同的地方,那個先放著,愛是每個宗教都提的,這是共同點。其他有些方面,可能每個宗教的因緣不一樣,因時、因地、因人有不同,那些不同點先放下,先擺在一邊,就這個大家的共同點,我們大家來進行交流、來進行團結。所以家師淨老和尚團結九大宗教辦得非常成功,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肯定,這個就是見和同解,我們也要知道。

  這個是講團結宗教方面。在每個方面也都需要一個見和同解,就是求同存異,我們要求大家共同點,不一樣的先放著,求同存異。在每個道場,在一個團體裡面也是求同存異。比如說佛教有各宗各派,修學法門不一樣,這個是異,不一樣,但是我們的共同點都是一樣的,共同點就是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個是大家的共同點;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共同點。淨宗講理一心不亂,教下講大開圓解,密宗講三密相應,名詞不一樣,境界是一樣。大家修學的目標這是共同的,但是修的法門不一樣,法門不一樣,要和諧,不能不和。在二OO二年,家師代表澳洲布里斯本格里菲斯大學,第一次參加聯合國和平會議,那個時候在日本岡山,我也去了。參加這個和平會議,淨老和尚就發現聯合國國際和平會議年年開,但是這個世界愈來愈不和平、愈來愈亂。後來家師跟他們講,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自己,首先自己要先和,如果自己跟自己就不和,怎麼去跟別人和?所以我們自己內心的矛盾衝突,我們一般講習性跟本性要去調和,這是和的根本。自己有煩惱就不和了,一天到晚生煩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跟自己不和。所以我們要伏煩惱、斷煩惱,先跟自己和。自己不生煩惱,自己和了,才能跟外面別人和。自己跟自己都不和,那怎麼能跟外面的人和?所以這個很重要,過去沒有人講過,家師淨老和尚提出來,大家才意識到這個嚴重性。淨老和尚提到,家庭的基本成員就是夫妻兩個,夫妻都會起衝突了。你看夫妻離婚率,現在世界上離婚率很高,為什麼離婚?起衝突。為什麼起衝突?不和,這樣才離婚,和了怎麼會離婚?兩個人意見不一樣就不和了。兩個人意見不一樣,你再追,追到個人,各人有各人的煩惱,當然很難和。所以過去有人講,和很難,真的難!

  所以一個團體要修六和。佛教裡面有很多宗派不一樣,就我們淨土宗來講,一樣修淨土也不同的。修淨土是相同的,往生極樂世界的目標是相同的,但是修學依據的經典不一樣,修學的方法不同,這個就不一樣了,不一樣就沒辦法一起共修,就會起衝突,起衝突就是見解上不和,他要這樣,他要這樣。過去三重有同修也曾經發生過這個事情,就是我們念佛法門,這四種念佛,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我們現在都用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當中它又有不一樣,有念六字的、有念四字的,有念六字二音的、六字四音的,有四字四音、四字五音,四字六音、七音的;音調也不一樣,南腔北調,還有念一音的,這個也不一樣,一樣修淨土,但是也不一樣。當時同修有一派提倡六字四音的佛號,另外一派要四字四音的佛號,兩邊在僵持。那個時候淨老和尚在美國,不在,所以這些同修他們兩邊的人都有來找我。我說念六字、四字都好,經典都有根據,但是一個道場共修,只能選擇一種,不可能有兩種念法。所以我就勸他們,你要提倡六字四音,你可以再去建一個道場,因為這個四字四音是他們原來就念,他們念習慣了。後來他們也接受我的建議,另外再去弄個道場,這個事情才擺平。

  這個問題在哪裡?就在見解上的不同,見解上不一樣,有的認為念六字四音好,有的認為念四字四音好,意見不一樣,沒辦法再去共修。念佛念到起衝突,那怎麼能往生?所以一個道場共修,要見和同解。所以道場那麼多,就是讓你去選,看哪個適合你。所以求同存異,我們修淨土,方向目標是相同的,但是念佛方法上,每個道場它有不同。所以在一個團體要和,第一個見就非常重要,見和同解。我們淨宗學會依《無量壽經》會集本,有的道場它是依原譯本,都好,但是你只能採取一個。只要認同《無量壽經》會集本,這個見解一樣的,歡迎到學會來共修;不能接受的,其他道場念原譯本,你去共修也很好。總之要見和同解,這個見同解了,後面就比較好辦一點。

  「戒和同修」,戒就是守規矩,道場有道場的規矩,我們現在講公約、規約這一類的。「身和同住」,大家住在一起,不要互相妨礙,要互相協助、互相幫助,身和同住。「口和無諍」,言語不要有爭論;有爭論,大家就不和諧了。所以就要修忍辱,身和同住、戒和同修、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大家在一起互相包容、互相忍讓,心裡才有歡喜。要達到這個,聽經聞法,學習不能少,少了你肯定和不來。聽經是天天聽佛勸,一天不聽,我們的習氣又起來了,又跟別人不和了。所以一個道場為什麼要長年講經說法,長年共修?就是這個道理。再來,「利和同均」,就是說生活上的利益大家平均來分配,但這個平均當中也不是完全都一樣的,那個才是真正的平,因為有的人需要有,有的人他不需要。這個東西給有需要的人,不需要的你給他也是多餘的,你可以再去幫助別人。所以利和同均,同當中有不同,不同當中有同,這個才是真正利和同均,這個我們都要明白。所以六和第一個,「見和同解」,這個非常重要。

  好,今天時間到了,「常隨佛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下面第九願「恆順眾生」,我們下一堂課再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