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華嚴開敷夜神章  (第八集)  1986  台灣華藏講堂  檔名:12-004-0008

  第七百八十四面,第二行,我們將經文念幾句對對地方。

  【起令一切眾生速疾增長廣大喜樂心。起願一切眾生究竟成就極安樂心。】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段經文雖然不太長,它每一句裡面都含有許多的意思,所以在上一次我們沒有能把它講完,只講了七句,今天這是第八句。這個十三句都是說雙運悲智,也就是說的菩薩大慈大悲的心,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待人接物之處,像這些地方都是我們要效法的、要學習的。今天我們再從第八句來看,第八句這也是起心,所謂起心就是起用,我們這個心要起作用。『令一切眾生』,這個境界非常的廣大。眾生的本義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因此它的原意不僅僅是說我們一切動物。動物範圍就包括得廣了,在佛經裡頭常講九法界有情眾生,就是有情識的,我們現在用動物來概括,它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我們再要看看植物、礦物,它還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由此可知,眾生範圍包括得非常的廣泛。這也正是佛在《華嚴》裡面給我們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把我們現在所講的動物、植物、礦物全都包括在其中了。此地的「一切眾生」,不但包括我們娑婆世界,還包括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所有的眾生之類,當然特別是指有情眾生。我們現前這個力量雖然不能做到,我們不能沒有這個心。菩薩心量廣大,要救度一切眾生,在能力上我們要隨分隨力去做,不能說心發了,發了有力量也不做,這就不叫做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菩薩發的這個願是非常廣大,在行門裡面一定要隨分隨力,我們講盡心盡力,盡心盡力就是圓滿的功德。力做不到,我心到了,那個功德還是圓滿的;心圓滿了,力要是沒有做到,就是你有這個能力要沒有做到,你的願也不圓滿,心與力都不圓滿。所以一定要盡力量去做,能做多少就是多少,這都叫做圓滿功德。

  『速疾』是快,絕不是遲緩,趕快去做。做什麼事情?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一句的意思就在此地,就是『增長廣大喜樂心』,我們要起這個心,要真正去幫助一切眾生。換句話說,這是一個題目,裡面包括的境界可以說無量無邊,一切世出世間法總包含在其中,能叫眾生離苦得樂。末後一句跟這一句意思相彷彿,它所不同的地方,要令眾生得究竟樂。可見得前面一句是教我們現前得到物質、精神上受用之樂,使我們這兩者都能夠豐富,都不缺乏,這是菩薩應該要做的。既然要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所以菩薩必須具備圓滿的智慧、德能、才藝,才能夠為一切眾生謀幸福。特別是在本經,我們在這個經裡面所看到的諸佛菩薩們示現在各行各業,以各種不同的身分來修菩薩道、學菩薩行。以出家人的身分佔的比例非常之少,五十三位善友其中出家人只有六位,其餘的全是在家的菩薩,而且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統統都有,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

  第九句,既然說到『究竟成就極安樂心』,這是菩薩對於眾生拔苦與樂最後的目標、終極的目標。前面一句是講九法界受用之樂,這一句就是直接指成佛。成佛,佛在天台講有四種佛,所以講有四教,藏、通、別、圓;在《華嚴經》裡面講有五種,小、始、終、頓、圓。而這個地方的佛就是指圓教的佛,因為唯有圓教佛才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要幫助他得究竟樂。願雖然如此,我們能做到嗎?說實在的話,前面一句我們還真的不容易做到。為什麼?我們的智慧、德能都很有限,雖然心裡面想幫助一切眾生,力做不到,力不從心。可是末後這一句,反而我們能做得到。究竟樂是成佛,成佛依照我們這部經的修學方法,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成究竟佛果,「成就極安樂心」,這是我們必定要覺悟的。

  《華嚴》是佛法的根本法,所以一切經典都是《華嚴經》的眷屬,只講《華嚴》的某一部分,《華嚴》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華嚴》裡面雖然講了有兩千多種修行的方法,這在「離世間品」裡面所說的。末後這一品,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這一大本,「普賢行願品」,有五十三位善友來給我們做一個榜樣,這兩千多種的法門怎麼個修學法,五十三參是給我們做了個模樣、做了個典型。可是這個裡面最重要的,也就是說一切法門裡面最根本的法門,就是念佛法門。何以曉得?我們在這個經裡面開頭所看到的,善財童子出來參訪第一位善友吉祥雲比丘,教他念佛;而末後是普賢菩薩,這是第五十三位善友,不但教他念佛,還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看這一個開頭、一個末了,要留意這個,他是以念佛開始,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宿,你就曉得在無盡法門裡面他以什麼法門為主,這是我們在《華嚴經》裡面所看到的。

  再看一看,善財童子的老師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在最後的一章裡面也是發願求生淨土。所以我們要想一想,文殊菩薩到底傳了什麼法給善財童子?文殊菩薩自己求生淨土,在我想他必定是把這個法門傳給了善財童子。後來在中國,唐朝法照禪師朝五台山的時候遇到文殊,文殊菩薩也是教給他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原來是參禪的,禪師,自從遇到文殊菩薩之後他就專修淨土,成為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師。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善財童子就是修的念佛法門。既然修念佛法門,為什麼還要到處參學那些許多不相同的法門?我們今天讀這兩句經文才恍然大悟,因為善財童子他起了「令一切眾生速疾增長廣大喜樂心」,所以他必須要博學多聞、要多才多藝,眾生想得到什麼,他都能夠幫助他,這就要參學。參學是為眾生的,不是為自己的,這一點要知道。為自己是專修念佛法門,這是自受用的,博學多聞是他受用,正是菩薩的大慈大悲,這是真正值得我們效法的。

  可是說到博學多聞,必須要具備基本的條件才可以去參學,這個基本條件也就是我們佛法修學綱領裡頭常說的,功夫不能夠間斷、不能夠夾雜,你才會成就。像善財童子這樣博學多聞,不間斷這是沒有問題,我們可以能夠肯定的,善財的功夫沒有間斷。那夾雜了沒有?他處處參訪,在我們想一定夾雜了很多,他什麼都學。如果他要是夾雜,他一樣都不能成就。廣學多聞而又不夾雜,這是人家的本事,我們今天要學的就是學這個。廣學多聞對於自己毫無影響,那就是自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裡頭絕不摻雜著觀想,絕不摻雜著其他的行門。所以他看了、聽了,一切明白了,將來有別人來請教他,他會教人家,他樣樣都精通,自己修的就是一門。這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個不取相、不動心,不是說對外面境界不接觸,外面境界統統不接觸,那是小乘阿羅漢,不是菩薩,菩薩是什麼都接觸,在接觸裡面不取相、不動心。不取相,樣樣我明瞭,樣樣不染著,禪家所謂「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他有這個本事。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所以他的功夫還是純而不雜,他一生能成就無上道。

  我們今天是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誘惑,為什麼?一接觸我們就著相了,外面著相裡頭又動心,「這個法門不錯,我也想去學一學」,你看這就糟了。所以沒有這個本事,在從前就是跟著老師不能出師,好像做學徒一樣不能出師。只能跟一個老師學,不能聽第二個人說法,為什麼?因為你著相,因為你動心。幾時真正能做到不著相、不動心,那老師就不會再把你帶在身邊,他一定鼓勵你出去參學,因為你已具足了參學的條件,你有這個能力;如果老師還要把你帶在身邊,不准你出去參學,老師對不起你。如果是你不具足這個條件,你出去參學,老師也對不起你,老師害了你。所以真正一個好老師不容易,他對學生的成就要負起絕對的責任。所以現在學佛難,我們找一個老師不容易找到,縱然找到一個好老師,說實在話,我們自己沒有具備做學生的條件。這是講師資之道不容易。在你沒有成就的時候,老師對待學生,我們在表面上看,好像是很專制、很跋扈;到你成就之後,老師就像菩薩一樣非常的慈悲,絕對不會給你加一絲毫的約束,你真正是自在解脫了。

  為什麼說念佛就能得究竟樂?這一點也是在《華嚴經》上顯示出來的。修學任何一個法門,在理論上講決定平等,「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決定有成就;可是就事相上來說,這個法門的確有難易、有淺深,這是我們不能夠不留意的。同時我們自己又必須要明瞭自己的根性,自己的程度,自己現在生存在這個世間的時代背景、生活方式,我們選擇這個法門與我們這個生活有沒有障礙,所以要考慮的有太多太多了。在一切法門裡頭可以說,要真正講到方便無過於念佛,因為念佛不拘形式,行住坐臥都可以念。因此古人給我們說,八萬四千法門裡面最簡單的、最容易的,又最穩當的、最靠得住的、最快速的,無過於念佛法門。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連法相宗的開山祖師窺基法師都是這樣的讚歎。

  而且我們在古大德當中,就用這個法門,七天成功的就有許多人。諸位想想,哪一個法門七天能得到結果、能成功?這個法門七天能成就,正是經上所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剋期取證。我們在《往生傳》、在《淨土聖賢錄》裡面所看到的,三年成就的可以說佔絕大多數。用三年工夫把這個事情辦穩當了,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有把握了,這是真正快樂。極樂世界的殊勝必須要讀《華嚴經》,要讀《彌陀經疏鈔》,你才能真正的理解我們為什麼要修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它的好處究竟在什麼地方,才能夠徹底的明瞭。只要一到西方淨土,跟《華嚴經》全經所講的境界沒有兩樣,而且整部《華嚴經》不過是西方淨土簡略的介紹而已,因為西方不離華藏,西方是華藏的精華之所在。如果不是華藏的精華,為什麼華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還要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我們曉得西方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的精華之所在。

  那想去就必須要具足三個條件,深信,決定不懷疑。但是這個信心不容易建立,為什麼?因為我們對那個地方沒搞清楚,我們總會有疑問;一聽就深信了,那這個人過去生中一定是大善根、大福德。像我本身我就做不到,我學了三十多年我才相信。所以有很多同學問我,你為什麼這樣相信?我說我是講《華嚴經》講了十幾年才相信的,雖然初學的時候老師就跟我介紹,我還把它當耳邊風,沒能夠深信。雖然從《華嚴經》上體會到這個意思,明白這個事實真相,相信它了,可是我在做功夫的時候還有夾雜,學菩薩學不像,結果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一直到今天,我才想學什麼?學真正不夾雜,不夾雜也就是要捨。所以想到我們中國平常用的術語,這個裡面學問之大,捨得,你肯捨就能得,不捨就不得。所以我現在把其他的經論、法門統統要捨掉,我要把它捨掉,我才能夠得到淨土,才能夠得到一心不亂。現在看這個樣子不捨不行,年歲一天一天大了,再不捨就不得了,一定要捨。

  所以我現在講經只講兩部經,就是這一本《四十華嚴》跟一本《彌陀經》,我就講兩部經,其他的經統統不講了。為什麼?不捨不得,必須要捨盡了才能夠得到。這個兩部經其實是一樣的,因為《華嚴經》最後的歸宿就是西方淨土,也就是《彌陀經》。西方淨土的殊勝在《華嚴經》裡面,《華嚴經》給我們介紹西方淨土;《彌陀經》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專修淨土的方法。所以這部經可以說是我們現前的受用,我們在娑婆世界的受用,而《彌陀經》是我們未來殊勝的利益,是我們來生的受用。但是今生跟來生是融合在一體的,其實沒有今生來生的差別。為什麼?往生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才去,是活著去的。所以這個才真正叫當生成就的佛法,一生成就。我們再看下面一句:

  【起隨一切眾生所欲雨一切財寶心。】

  第十句是講隨順,也是隨喜。普賢菩薩在最後的一章,就是本經的末後,做總結論的時候,他把一切的行願歸納為十條,叫十大願王,也就是《華嚴經》的十大綱領,願行的十大綱領,這非常重要。既然是《華嚴經》大願大行的綱領,我們可以說那是一切大乘佛法的總綱領。這裡面就有兩條,一是「隨喜功德」,一是「恆順眾生」,這個地方就是要隨順眾生了。隨順一切眾生,眾生的欲望可以說非常的複雜,各人喜愛不相同,不但有今生環境、教育對他有影響,還有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習氣。菩薩非常慈悲,能隨順,隨順當中不但能叫眾生不起厭煩,而且能夠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我們為什麼常常說忍受不?所謂忍受不了就是不能隨順,肯隨順哪有不能忍受的。忍辱對修行人來講,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那是一個關鍵,不能忍就不能得定,因此忍辱可以說是禪定的預備功夫,非常重要。你沒有定就不能開慧,智慧就不能現前。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說,定就是事一心不亂,慧是理一心不亂,我們要不肯隨順一切眾生不行。

  此地所講的『財寶』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財寶,經裡面常說的七寶一類;換句話說,是一切眾生資生之具,就是他生活上必需品,必須要的物質的享受要給他滿足,要幫助他。其次的是出世間的財寶,就是佛法。佛法有許多的法門,在我們中國就有大小乘十個宗派,其實每個宗派裡面還有許多小的派別。法門之多,要隨順,他喜歡修學哪個法門,要幫助他,要成就他。為什麼?他所喜愛的這個法門,他修學起來特別容易,他不喜歡這個法門,勉強去修學,非常的困難;換句話說,修行也要順著他的習性,順著他的愛好,這樣才能夠成功。我們看看古來的大德,諸位要是看看古大德的這些語錄、傳記,往往能夠發現,初學的學人(學人就是學生、參學的人)到他那裡去了,去參學,想跟他學,而這個祖師往往說,你的因緣不在我這裡,你到某某地方去參學。他到那裡去,他果然就成就了,這是真正的善知識。

  所以從前佛法為什麼興?彼此互相讚歎,這我們在《華嚴經》上也看到,你看到每一位善知識自己都非常謙虛,對於別人是倍加讚歎。不像現在,現在的風氣很糟,不但沒有讚歎,互相毀謗,好像彼此是冰炭不能相容。這怎麼得了!這樣佛法就會衰滅。法門不相同,統是佛說的,所以你要是毀謗別的法門,就是毀謗三寶,你自己修這個法門修得再好,而你造下毀謗三寶的罪業。我們很明顯的能夠看出來,他不能忍,既不能忍,他就一定不能得定,既不能得定,他就毫無成就,他所學的也不過是皮毛的功夫而已。真正有功夫的人,真正有定、有慧的人,他對於任何一個法門一定是讚歎。無量法門殊途同歸,雖然個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第一也讚歎其他的第一。我們在楞嚴會上看到的,以二十五位菩薩代表行門,個個第一,每個人修行的方法都不相同,但是個個都成無上菩提,每一個人用的方法都正確,都沒有錯誤。

  就好像我們一個講堂一樣,四面有很多門,隨便你從哪個門進來都到了。不能說只有我這個門可以進去,那個門不行,沒有這個道理。隨便從哪個門進來,進來都一樣。所以八萬四千法門,那個佛堂很大,有八萬四千門,隨便從哪個門進來都行。所以進來的人對於任何一門沒有不讚歎的,絕對不會有毀謗的。我想這個道理並不很深,並不難懂,凡是有自讚毀他,標榜自己,排斥其他法門的,決定他自己沒有入門,我想不但沒有入門,他連佛法正確的理解他都沒有。所以我們要學隨順眾生。這是講了兩層意思,在世間法我們也盡心盡力的幫助他,改善他的生活;在佛法他要肯修學,在佛法裡面要隨他的興趣來給他介紹法門,給他介紹道場,介紹善知識。不一定說是我修這個法門好,很殊勝,你們大家統統到我這兒來,沒有這個必要。他真有興趣當然我們也歡迎,他興趣在別的地方我們也非常讚歎,樂意的幫助他,絕不障礙他。這一條就是這個意思。第十一句:

  【起以平等方便成熟一切眾生心。】

  這個意思跟前面也是相通的,但是意思就深得多了,前面沒有講到『成熟』,這個地方講到「成熟」,成熟就是在一生當中他決定成就了。什麼叫成就?在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是成就;淨土裡面講,決定往生才是成就。要成就一切眾生,一定要以『平等方便』才能夠做得到。因為「平等」是你自己的成就,你自己沒有成就如何能幫助別人?「方便」那是講技巧,教學的技術,有善巧方便可以幫助他。這個當然不是一般的眾生,而是他在修學過程當中將成就未成就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幫忙。為什麼上面講平等方便?這個意思相當深,古人常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他在這個法門已經下功夫到將成就未成就的時候,譬如參禪,他在將悟未悟的時候,這是很要緊的關頭,真正善知識就幫助他悟入,以善巧方便幫助他悟入,這是真正成就他。如果看到他到這個樣子,你要是生了差別心,譬如說我是一個修淨土的,看到他參禪將悟未悟,「不行,你這個沒有用,還是老實念佛吧!」你就把他的道心破壞了,人家已經接近成功了,你一句話把他打斷,叫他退了心,叫他改修你這個法門從頭再來起,這對不住人。即使是真正念佛的人,念佛人懂不懂禪?懂禪,不是不懂,事一心就是禪定,理一心就是大徹大悟。他怎麼會不懂?那就不是教他用念佛的方法,用其他的手段來幫助他悟入,這才叫不動道人心。所以叫他就路回家,不要再打閒岔。同樣的,念佛人念到功夫純熟的時候,將要到一心不亂的時候,禪師也不會叫他,「你念佛不行,你還是參禪吧!」不會的。所以自古以來,有許多禪宗大徹大悟之後,自己專修淨土法門,他禪淨真的都通達。他接引眾生的時候,該用禪的時候用禪,該用淨的時候用淨,該用教的時候用教,這是有觀機的能力。什麼樣的根性,教給他什麼樣的方法,能順著他成就,這叫真正的善知識。只要成就,這叫真正的殊勝。

  所以道場的興隆殊勝不在乎人多,不是人多、不是寺大,而是這個道場裡頭有多少成就的人。如果是禪宗道場,有幾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它的成就,是它的殊勝;念佛道場,有幾個人得一心,有幾個人往生,這是它的殊勝,與人多少不相干。再說個不好聽的話,人愈多愈不容易成就。人愈多道場愈熱鬧,熱鬧的地方煩惱多、是非多,怎麼能成就?所以真正的道場不要人多。我們看《西方確指》裡面覺明妙行菩薩,他那是用特別的手段,那也是不可思議,他們道場總共八個人,八個人都能成就,這個了不起,真正殊勝。因此真正修行辦道的道場,它不會讓你隨便去觀光的,你去人多打閒岔,因為大家功夫沒有純熟,還沒有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沒有到這個程度,對於外面的外緣,接觸得愈少愈好。到真正成就了之後,那就像善財一樣,他出去參學去了。

  參學也是一個人的事情,我們在這個經上看到的,善財童子沒有同學,就他一個人。為什麼沒有同學?要有同學他就學不成,他一心就破壞了。因為善財童子眼睛裡面所看到的一切眾生都是老師、都是佛、都是菩薩,凡夫、學生就他一個,所以他才能真正修學一切恭敬。如果有一個同學,你跟我差不多,我何必要對你恭敬,我對老師恭敬,你就不必了,他就起了分別心,他一心就得不到了。所以菩提道上諸位要想成功,你要牢牢的記住,學生只有我自己一個,除我自己之外,情與無情統統是善知識,你十大願王才能修得圓滿,你在一切境界裡面,你的性德才能夠顯露,誠敬是性德,是我們本性裡面的德能,才能夠顯得出來,所以他一定要在平等的境界裡面才能夠透出來。佛的心是平等心,菩薩的心是平等心,所以性德能夠顯露;阿羅漢、辟支佛心不平等,所以縱然有九次第定,甚深禪定,他的性德透不出來。所以我們恭敬一切人是為什麼?為了顯自己的性德,為了自己成就無上菩提。你說我為什麼對他要恭敬?我問你,你要不要成佛?我要成佛。要成佛,又看不起人,這怎麼行?哪個佛曾經看不起人過?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本經裡面告訴我們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話說得明明白白。佛眼睛裡看一切眾生統統是諸佛,所以佛對於一切眾生是平等的恭敬。我們曉得我們對佛禮敬,不知道佛禮敬我們。我們對佛禮敬,很慚愧,用的是分別心,虛情假意;佛對我們恭敬是真心,不成對比。所以他能成佛,我們成不了佛,道理就在此地。底下一句是:

  【起令一切眾生滿足聖財心。】

  這也正如同地藏菩薩的本願一樣,我們一般人只曉得地藏菩薩很慈悲,廣度這些惡道苦難的眾生,你還不曉得他老人家慈悲的程度。他度一個人一定要把他度成圓滿的佛道,而不是說只把他度到人天、度到聲聞、度到菩薩,他就不管了,不是的,一定要幫助他圓成佛道,這就是叫『一切眾生滿足聖財心』。如果不能夠圓滿菩提,「聖財」就有欠缺。聖財在此地也不多說,通常講七聖財,那還是歸納,實際上講,我們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智慧德能。正如同六祖所說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才是滿足的聖財;換句話說,不見性就得不到,見性才能夠得到。見性有見一分、二分的,有見到圓滿的。見到幾分的我們叫分證位,從圓教的初住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都叫分證位,沒有圓滿。分證位的菩薩我們叫他做正等正覺,不能加無上,所以這四十一個位次都叫做正等正覺。一定要到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的性才完全顯露出來,它的作用就太大太大了,實在不是我們言語思量所能夠達到的。末後一句說:

  【起願一切眾生究竟皆得十力智果心。】

  這一句是非常明顯的給我們說出究竟圓滿,圓教佛果地上的十種特殊的能力,這個十種特殊的能力都是從般若智慧而生的。智慧是能生,種種的德能、才藝是所生,所以叫做智力,此地講的『十力智果』。到這個地方才可以說,菩薩悲智運用到了極處,到究竟圓滿之處,一定要幫助別人成究竟圓滿的果位。我們讀的是經,經上講的都是些菩薩,好像與自己不相關,這就是我們不善讀。我們讀佛經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讀了沒有受用?就是把自己跟佛菩薩當中劃了個界限,這是他,這不是我,所以你就得不到受用。必須把這個界限要抹掉,佛菩薩給我們講的句句話,都是說的我們自己。要不是為我們,他自己說這個有什麼意思?已經是他自己證得的境界了,再說這個有什麼意思?毫無意義。換句話說,這是以他的境界啟發我們的道心,幫助我們破迷開悟。我們讀經就跟照鏡子一樣,我們每天早晨起來洗臉,晚上睡覺之前也都照照鏡子。照鏡子目的是什麼?看看有骯髒的,趕快把它洗乾淨。經就是鏡子,讀經就是照鏡子,照照我們的心跟菩薩的心一樣不一樣。菩薩的心是清淨心,清淨心起的作用就是這樣。如果我們待人接物不能誠心誠意的去幫助別人,我們的心就染污,我們的心就不乾淨。對著佛經,要把自己的心洗乾淨。

  前幾天,好像是星期天還是星期六,有一個同修說他家裡請了幾尊佛像,要找我去給他開光。我答應了。但是因為我有事情到景美圖書館去,我在那邊等他,結果他到此地來找我,看到我沒有在,他就回去了,沒有再找我了。其實佛像開光,開個什麼光?如果說佛像要請個法師開個光這個佛像就靈了,換句話說,我的本事比佛大得多,我叫它靈它就靈,我叫它不靈它就不靈,你天天拜佛拜幹什麼,每天來拜我就好了。其實他搞錯了,開光是借佛菩薩開發我們自己心地光明,是這個意思。我們天天在讀經,天天在這裡給諸位講演,這就是給你們開光,你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佛教寺院佛像舉行開光儀式,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舉行落成啟用的儀式,我們現在像塑好了,我們要開始用它了,就是這個意思,要說明這個佛像所代表的意義,見到這個佛像就能夠回光返照,而修正自己的毛病、缺失,那佛像對我就開發光明了。

  像阿彌陀佛他代表的是無量覺,佛是覺,覺而不迷,阿彌陀是無量的意思。我們待人接物如果迷惑顛倒,一看到這個佛像,我應該要覺,我不能迷,這個佛像豈不是就開了我自己的光明嗎?開我自己無量覺光。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我們見到觀音菩薩像,想到我們待人接物還是不慈悲,見到菩薩像想到我應當要慈悲,觀音菩薩就代表我們自性的慈悲。地藏菩薩代表的孝順,孝順父母、孝順老師,孝親尊師。這就是開發我們性德的光明。不是我們替它開光它就靈了,哪有這個道理?那是真正的迷信。學佛是破迷開悟,哪裡還愈學迷愈深?這個不得了,這大錯特錯。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意義。開光裡面有些道具,儀式上決定少不了的,有一條毛巾,毛巾什麼?洗臉的,就是叫你洗心的,象徵性,把你心裡面的骯髒東西洗掉,就是神秀大師所說的,「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是這個意思;有一枝朱砂筆,代表智慧的;有一面鏡子,代表見到佛就像照鏡子一樣。見到佛,我像不像個佛?見到菩薩,我像不像個菩薩?這樣才有功德。所以造像的功德無量無邊,意思在此地。如果你要把它當神像去看待,那你就錯了,那佛菩薩會增長你迷信,那是大錯了,佛法教學的宗旨是破迷開悟,怎麼能夠幫助你迷信?可是現在許多人不懂這個道理,我過去也曾經參加有些寺廟開光典禮,法師舉行開光沒有把這個意思說出來,這是錯誤的。所以開經偈裡面講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實在不容易,不能夠錯會了佛的意思。

  佛教種種的設施,如果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學的工具。但是我們講教學的工具,你的恭敬心生不起來。所以佛教不用這個名詞,實在講它是教具,一切的陳設都是給我們啟發的,啟發我們性德的光明。所以談到教學,我們不明瞭,往往對於佛教產生很大的誤會;真正明瞭之後,沒有不五體投地,沒有話說。幾千年前,他這個教學的方法就已經利用藝術,就達到藝術的教學法,有音樂、美術、雕刻,用這些東西來表法,叫你接觸到、看到、聽到都能夠啟發你性德的光明。實在不得了!這些事情沒有辦法一一為諸位細說,但是諸位能夠舉一反三,你就曉得佛門設施這個用意是非常高度的智慧,使我們整個生活都生活在佛法當中。要拿著這種教學擴大到我們整個生活的層面,無不如是,整個的人生就是佛法,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我們具體的生活實現。所以千萬不要把佛法跟我們自己劃成了兩個界限,認為這些東西與我們自己不相干,那我們要學它幹什麼?學佛現在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那來生就會落空。佛法裡常講的花報、果報,現在得的受用叫花報。花開得好,我們可以預想,將來的果實好;果一定好,收成一定好。我們這一生當中所得到的,這叫花報。這一生當中我們學佛,真正得到幸福,真正得到快樂、得到自在,我們曉得來生我們的果報非常殊勝;這一生還是迷惑顛倒,還是苦惱重重,來生果報就堪慮,這是一定的道理。

  甚至於諸位如果要細心去觀察,你看學佛的人,無論出家、在家,最後一著把他真正的功夫完全呈現給世人,決定瞞不了人,就是你臨終的那一剎那,你就看他那個相怎麼樣。真正成就的人,預知時至,無疾而終,真得大自在,說走就走,這得大自在。這不是假的,他沒有苦,他曉得他自己到哪裡去,他曉得他什麼時候走。所以他那個叫死嗎?他沒有死,他離開我們的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去了,他沒有死。所以跟你說,往生是活著走的,不是死了走的,活著走的;死了,麻煩大了。所以從前我們跟李老師,李老師常說: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學佛的人怎麼可以死?死了就六道輪迴,就免不了三惡道,決定不能死,這是我們真正的功夫。

  所以學佛人第一要有智慧,真正的智慧;第二要有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我們待人接物以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就不會迷失了方向,才能真正達到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當然這些功夫,要我們自己認真努力的來修學。所以修什麼?其實不是修的清淨、平等、慈悲,因為清淨、平等、慈悲是我們本有的,你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麻煩的就是你本性裡頭本有的德能現在有了障礙,你所修行的無非是去障礙而已,去迷惑、去顛倒、去煩惱而已,把這些東西去掉,恢復我們自己的性德。以自己的性德來待人接物就叫做佛菩薩,以迷惑顛倒過日子就叫生死凡夫。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文裡面,菩薩是怎麼個用心的,這就是我們學習的地方。讀一句,自己反省反省,我雖然智慧不大,能力有限,我沒有做到,我有沒有這個願?有沒有這個心?有了這個心之後,我是不是盡力的在做?盡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念念圓滿功德,時時處處都圓滿功德。沒有智慧不行,沒有智慧什麼?邪正不分,這就愚痴。有智慧,能夠辨別邪正,能夠辨別真妄,能夠辨別是非,能夠辨別善惡,這就是智慧,這就是學問。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讀誦大乘經典?連一個念佛的人都要讀誦大乘經典。佛在《觀無量壽經》裡面給我們講的,淨業行人要修三種福,第三種裡面他就講「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就是勸勉別人,所以一個念佛修淨土的人也要讀誦大乘。大乘經裡面最圓滿的就是《華嚴經》,讀了《華嚴經》等於說讀一切大乘經,都讀到了,讀其他的大乘經典是讀某一部分,讀《華嚴經》是讀圓滿的、讀完整的。所以過去弘一大師,諸位都知道,李叔同先生,他老人家一生提倡《華嚴》。勸勉年輕人學佛從哪裡下手?最好從《華嚴經疏鈔》下手,這是他當年在世常常勸勉我們的。實在是有道理,因為如果從《華嚴經疏鈔》下了功夫之後,以後不管讀什麼經論都非常容易。這就跟學校裡開課程一樣,這是整個佛學的概論,先讀概論,全盤我都有概略的認識,以後專門研究某一個部分就容易多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