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六)  (第四集)  2000/8/10  香港九龍  檔名:12-034-0004

  請掀開講義第三頁,從第一段看起:

  【善男子。我唯得此憶念一切諸佛平等境界無礙智慧普見法門。】

  昨天已經跟諸位報告過。接著看清涼大師的註解:

  【先謙己知一。諸佛平等境界。即是所觀。義貫十方三世十身圓融。皆是所念。】

  這裡面所說的,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瞭,看看法身菩薩他們念佛是怎麼念法。他們念念當中都圓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諸佛裡面講的十身,佛的十種身,《華嚴經》上告訴我們,第一個是「菩提身」。譬如世尊為我們所示現的,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他怎麼成等正覺的?就是經歷八相成道。前面我們把它省略了,降魔之後才能成道,這個用意就很深。我們今天都是被魔外纏縛不得解脫。哪些是魔?《八大人覺經》裡面講得很簡單、很扼要。

  第一個「五陰魔」,這我們統統都有。色、受、想、行、識,五陰魔。五陰魔是指我們的色身,我們的身就是魔。幾個人覺悟了?一餐飯不吃就害餓了,這不就是魔嗎?這個身,有生老病死在折磨我們,這是物質;除了物質之外,還有精神。色、受、想、行、識,前面四個是物質,後面一個是精神,我們物質的肉身跟精神天天在折磨自己,你只要得這個身,你就沒有辦法解脫。這是第一類。

  第二類是「煩惱魔」。其實煩惱魔就是五陰後面的那個「識」,這是煩惱。佛說得簡單扼要,講見思煩惱。見是見解,你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看錯了、想錯了,你的見解思想錯誤,與事實真相不符,產生了折磨,這叫煩惱魔。哪一個人沒有煩惱?人人有煩惱。天人也有煩惱,如果沒有煩惱,他就超越六道了。只要在六道裡面,煩惱沒有斷;斷了煩惱,就超越六道輪迴。第二類的魔,我們要覺悟。

  第三種魔「天魔」。什麼叫「天魔」?我們要知道。天魔不是天上的妖怪,不是。前面兩種是我們自身的,五陰跟煩惱,天魔是說我們身外的,身外就屬於天魔。身外是什麼?財、色、名、食、睡的誘惑,這是魔。佛跟我們講: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你只要有一條,你就沒有辦法離開地獄。五條都有,那還用說嗎?現在雖然不在地獄,很快就要到地獄去報到了。你只要有這五條,地獄裡頭已經掛號、已經註冊了,你怎麼能不去?這叫做天魔,就是身外之物,它會誘惑你。

  第四種「死魔」。死魔是壽命太短,這是折磨。我們想修道,想超越六道輪迴,修道的時間要相當長。還沒有修成,壽命到了,前功盡棄,到哪一輩子再得人身,再遇到佛法,又從頭幹起。這是四大類的魔。釋迦牟尼佛降魔就是降這四大類的魔。這四大類的魔你要是統統離開了,你就成佛了。成佛不難,問題是這四種魔你有沒有能力克服它?五陰魔要是克服了,這個效果就是健康長壽,你一生不會生病。煩惱魔克服了,不但自己得清涼自在,而且得智慧充滿,煩惱輕、智慧長,外面境界、一切人事物不受誘惑,你就成功了。只要前面三種降伏了,後面死魔自然就沒有了。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我們要覺悟。

  由此可知,魔的根本是什麼,我們要把根找出來。古大德教人,修行要「從根本修」,一定要知道根本。魔的根本就是「我執」,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起心動念,「我」,從我執就生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念頭生起來,當然就損害別人,幹的是損人利己,那你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這才墮地獄。這個事情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六道輪迴不是佛菩薩說來嚇唬人的,勸你做好事不要做壞事,用這種手段來嚇唬人,不是的。六道輪迴不是佛講的,古代婆羅門教所說的。

  婆羅門教的歷史比佛教長久得多,現在世界上公認,婆羅門教有八千五百年的歷史,這是世界上大家公認的。我們佛教二千五百年,人家八千五百年。可是我們跟婆羅門教的傳教師接觸,他告訴我們,他們有一萬多年的歷史,也可以相信,古印度人不重視歷史。這個教很久遠。現在他們不叫婆羅門教,叫印度教,我們中國稱印度教,南洋稱興都教,他們的信徒還是有很多。他們修定,禪定的功夫突破空間維次,親眼看到六道輪迴。

  最容易突破的,是餓鬼道。我們有許多同修常常打坐,打坐的時候稍稍有一點定功,不必很深的定,很小的定功就能夠見到餓鬼道。看到鬼道裡面的人,比我們的人個子矮,大概只有兩三尺。中國尺兩三尺,像小人一樣,有不少人見到,來告訴我。過去我在台灣,簡豐文居士沒有遇到我之前他修禪,常常打坐。他打坐常常見到十殿閻王,這十殿閻王的個子大概只有三尺高,我們看了講小矮人。鬼道裡面的天空就像陰天一樣,看不到太陽,看不到月亮,也看不到星星,永遠是陰天。他見到的是這個樣子,有不少人見到來跟我談,也是這個樣子,這個我們可以相信。

  定功更深,突破的層次更廣,突破的層次更大,於是他能夠見到欲界天,見到色界天,更深的功夫能夠見到無色界天。所以六道狀況,有,不是沒有。古婆羅門發現人在六道裡頭輪迴,他們知道六道這些狀況,六道怎麼來的他不知道,六道的所以然他不知道,知其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出現在世間,把六道所以然說出來了,六道從哪裡來的,佛解釋清楚了,這是世間高級宗教。六道之外還有世界,這個知道的人就沒有了。佛出現在世間告訴大家,六道外面還有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佛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佛出世才把這個事情講清楚、講明白。

  佛何以有這麼大的智慧、有這麼大的能力?佛把這四種魔斷得乾乾淨淨。四種魔就是四種障礙。這個「魔」,本來就是「折磨」的意思。古時候的經典,這個「魔」下面是個石頭,是折磨的「磨」。我們現在寫的「魔」,魔鬼的魔,古時候沒有這個字,這個字是梁武帝造的,梁武帝說這個折磨太可怕了,比鬼還可怕,所以把石頭換成一個鬼,這個字是梁武帝造的。我們讀古老的經本,它不用這個字,還是用折磨的「磨」。

  我們要是不降伏魔障,怎麼能成就?念佛在眾法門當中是最有把握、最容易成就的,可是還是要消除魔障。魔障要是現前,念佛也不能往生。這是我們必須要警覺到的。什麼人有把握往生?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瞋痴慢,這個人念佛肯定往生。凡是念佛不能往生,就是這些東西害了自己。我們想想,我們願不願意在這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作佛?真願意,那要真放下。這個世間的緣不能沾,決定不是好事情。眼前貪圖一點受用,那個受用太短暫、太少了,你付出的代價太大,不值得。

  從事相上來說,財、色、名、利一定要遠離;如果不能遠離,你在道業上想成就太難。如果對於五欲六塵還有貪戀,這個道業要成就就沒有希望。不管你學哪一個宗派,不管你學哪一個法門,只要一沾上就完了。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示現的樣子,人家丟得乾乾淨淨,過最簡單的生活。最簡單的生活,就是充滿智慧的生活,他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身心無礙,這才叫得大自在,這叫菩提身。我們有菩提身,決定往生作佛,這是我們應當學的。

  諸位,學佛不能學呆了,所以佛法要講。古人說得好:「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你看到佛在菩提樹下打坐,降魔成道了,你也找個菩提樹下面去打坐;你坐一百年,你也成不了道。菩提樹是表法的,菩提就是覺悟;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菩提。你心安住在覺正淨,遠離迷邪染,就是菩提樹下打坐,不是教你真的去坐。坐是「不動」的意思,心不動,不是身不動。心安住在覺正淨,永遠不動,永遠不離,你就是在菩提樹下端坐了。所以古德常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三世佛都喊冤枉,你把佛的意思解錯了。

  現在有很多人說「坐禪」,坐禪是面壁坐禪?不是這個意思。你們去念《六祖壇經》,惠能大師對於「坐禪」兩個字怎麼講法?他的說法,他是真正理解。什麼叫「禪定」?外不著相叫做「禪」,內不動心叫做「定」,並不是一天到晚盤腿面壁在那兒坐。你成天去逛街、逛百貨公司,都是在坐禪;你眼睛看到琳瑯滿目的東西不動心,這就是禪。不著相是禪,不動心是定。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鬻香長者,這是修禪定的大善知識。善財童子去參訪他,他在哪裡?他在最熱鬧的市場逛街、逛百貨公司,他在那裡修禪定。他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智慧;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禪;心裡頭如如不動,是定。禪、定、智慧同時成就,不是盤腿面壁。

  你們每天在家裡,天天看電視,看電視也是修禪定。如果電視裡面表演的節目,他笑你也跟著笑,他哭你也跟著哭,你的禪定完了。所以我曾經勸導同修,我們佛弟子,電視機上最好貼幾個字,《金剛經》上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提醒你看這個畫面,那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可以看,不要被它所動搖,不要被它所誘惑,你看電視是修禪定;電視裡面演的是清清楚楚,那是智慧。每天看電視,定慧等學,在用功;不會看電視的則生煩惱,「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不會的時候就搞煩惱、搞是非,會的人定慧等學。兩個人在一起看電視,一個會,一個不會,會的人成佛了,不會的人墮落了。這不懂怎麼行?會的人降魔,不會的被魔制伏了。所以我們看到「菩提身」,要懂得它裡面的含義,要懂得我們自己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去修練,修是修正,練是練習。這是十種身裡頭第一種。

  第二種是「願身」。說到「願」,每一個同修都會想到四弘誓願。四弘誓願頭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真的是無邊,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宗教信仰,統統都要去度。你的心量要大,要能包容,大經裡面常說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有沒有這麼大的心量?沒有。應當學,要拓開心量,包容宇宙,我們才能成就。什麼叫「度」?「度」這個字用現代的話來說,協助、幫助。佛教菩薩修行六個綱領叫「六度」,「六度」用今天的話來說,幫助一切眾生六個方法,六個方法都叫「度」。我們說得更淺顯、更白一點,這個「度」就是服務,為一切眾生服務。

  自己也是眾生。眾生的本意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叫做眾生。我們這個身體是四大五蘊和合而生起的,這是個眾生,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所以眾生的本意不是很多人,不是這個意思,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包括一切動物、植物、礦物,乃至於自然現象,都是眾緣和合生起的,你才曉得「眾生」兩個字範圍有多麼廣大。這一些眾生,我們都要幫助他。幫助他什麼?幫助他破迷開悟,這是核心;最重要的,幫他破迷開悟。他開不了悟,業障太重,我們就不得已而求其次,佛菩薩幫助他斷惡修善。他能斷一切惡,他不墮三惡道;他能修善,他可以得人天福報,出不了輪迴。這是對業障深重的人,佛用這個方法幫助他,為他們服務。對於利根的人,聰明人、煩惱輕的人,佛決定幫助他破迷開悟,脫離六道輪迴,把他提升到聲聞法界、菩薩法界,轉凡成聖,這是諸佛菩薩的本願。我們要學習,我們要發這個願,不要念念為自己,一定要有一個心願,念念為眾生,念念成就別人,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今天我才聽說,此地的佛教青年協會,他們有會員六千多人,都是年輕人。這六千多人要是好好的真正用功,確實可以改善香港的社會風氣。講經說法他們要是都來聽,這個講堂容納不下了,果真學佛、真幹,有時間就來聽經、就來念佛,必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我們跟佛菩薩往來,我們跟鬼神往來,用什麼方法?真誠心求感應,感應道交,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一定要發願幫助一切眾生,要能夠捨己為人。願要落實,必須落實在自己,不是求別人,這個願「願別人怎樣、怎樣」,那是空的,要願自己。落實,第一個是「斷煩惱」,第二個是「學法門」。我們念佛是為什麼?念佛是斷煩惱。念佛堂念佛,用這個方法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打掉,專注在一句佛號。我念一個小時,我這一個小時裡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念兩個小時,我就做兩個小時的功夫。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個不能成功,那是把你的功夫全破壞了。所以要曉得念佛是斷煩惱,聽經是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就搞這兩樁事情。

  道場,「道」是什麼?「道」無非是斷煩惱、學法門而已。這兩樁事情一天都不能離,只要認真去做這兩樁事情,這個道場必定興旺。為什麼會興旺?諸佛護念,天龍善神看到歡喜。不但是善神看到歡喜,惡神看到也歡喜,他也佩服、也讚歎,你們很了不起。由此可知,關鍵還是在自己肯不肯真幹。後面一願是目標,「佛道無上誓願成」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斷煩惱、學法門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成佛。成佛做什麼?成佛之後廣度眾生,這個第一願才能做得圓滿,「眾生無邊誓願度」做得圓滿,不成佛做不圓滿,四弘誓願前後有因果關係。你真正發這個願,你是願身。諸位想想,菩提身不會生病,願身也不會生病。我們現在的身為什麼會生病?業報身會生病。你真正趣向菩提,真正發四弘誓願,你就是乘願再來,你把你的業報身轉變成願身,轉變成菩提身,跟佛菩薩同一個身。我們學佛沒有別的,學佛就是要會變。學了不會變,那不叫白學了嗎?

  第三種叫「化身」,這是普應群機,隨類現化。諸佛如來能,法身大士能,我們能不能?我們也能。我們沒有佛菩薩那樣的大能,我們也學一點小能,懂得通權達變,你就能夠應付種種不同的眾生。譬如我們現在接觸許許多多的宗教,我們接觸他們是不是講佛法?不是的。我接觸基督教,跟他談《聖經》;我接觸天主教,跟他講《玫瑰經》;我接觸回教,跟他講《古蘭經》。這就是變化,他歡喜,我們當中的障礙就沒有了,就變成好朋友,變成同參道友了。所以許多宗教很歡喜邀請我去開座談會,跟他們一塊討論經典。如果固執,死守著我的佛經,要去跟他們講,人家不接受。這叫化,化身。我們雖然不能夠變化一個基督教徒、一個回教徒,可是我們在言語、在風度、在禮節,我們遵守他的習慣,遵守他的崇尚,完全不排除,完全不反對,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這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

  我們到一個國家地區,我們的言行,決定是對這個國家地區有利益的。每一個國家地區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不一樣,我們要明瞭,到哪個地區一定是他們所需要的,他才歡喜接受。所以有一些法師講經失敗。我過去在美國,聽一些法師講經,講得不錯,完全依照古大德的註解來講,我聽得很有味,可是聽眾不行,不能接受。為什麼?法師所講的經,古人註解,是要教外國人作中國人,還要作中國古人,他不幹,他跑掉了,這講經是契理不契機。你對美國人講經,不可以教他作中國人,教他老老實實的作美國人,作現代的美國人,他高興了。你教美國人作中國人,還要作中國古人,人家當然嚇跑了,怎麼敢入你的門來?這就是不懂得變化。所以通權達變他不懂,他只老老實實守著規矩去講,這個不行。經典字字句句是活的,在哪個國家、在哪個地區、跟什麼對象,同樣是這一部經文,講法不一樣,活的,它不是死的。這個樣子叫契機契理,才能夠利益眾生,這叫「化身」。

  不但說法要隨機應變,我們身體造作也要恆順眾生。我們到別人教堂,要懂得他教堂的規矩,要懂得他的禮節。我們依照他的儀式來行禮,他那個教裡的信徒感動,不把我們當外人,我們跟他交談就親切。他能信、能解,對他就有幫助。一定要固執我佛法第一,你們都是外道,你能度得了眾生嗎?度不了。昨天跟諸位說了,佛法是平等法,決定沒有高下。如果我們抬高自己,瞧不起別人,這不是佛法,我們就錯了。諸佛如來、諸大菩薩,平等的。所以我們對於不同的國土、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決定用平等心看待,這是基礎,這是真正跟佛學了。而在態度上,我們決定是自謙而尊人,我們尊重他,自己謙卑、謙虛。要尊重別人,人家就非常歡喜,樂於跟你往來。我們要做給別人看,所以一定要懂得權變。

  第四是「力持身」。「力」是能力,「持」是保持,這個意思是有智慧、有定功,能夠保持自己不墮落。佛法裡面常講「隨緣」,也講「不變」,這個大家聽得耳熟了,不變隨緣是佛。佛不變隨緣,佛證到無上菩提,不會變了,能隨順九法界眾生,這是隨緣。像《普門品》裡面所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隨類化身,隨機說法,隨緣,不變隨緣是佛陀。隨緣不變是菩薩,菩薩學佛,在隨緣裡面學不變。不變的是什麼?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隨緣裡面不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個不變,什麼緣都可以隨,決定不起妄想分別執著,跟佛一樣。所以會的人,我剛才講的,你們看電視,看電視隨緣,在這裡練不變,決定不會被境界所轉,練這個功夫,這真功夫。不被外境所轉。常常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真的,不被外境所轉,練這個功夫,這個不變。不變不隨緣,二乘、小乘人,阿羅漢他不變、他不隨緣。我們凡夫隨緣隨變。四種人清清楚楚。

  力持身,這是講如來有不變的能力,持這個身,隨緣當中他不變,這是真本事,這是真功夫,我們要學習。在哪裡學?生活當中學習,生活當中不被貧富所轉。我是生活過得很清苦,看到富有的不動心,決定沒有羨慕。飲食起居不被境界所轉。吃飯的時候,「這個菜不錯,多吃幾口」,你就被它所轉了。吃飯填飽肚子就可以了,要選擇菜餚,要選擇好壞,我們就被境界轉了,沒有力持身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到外面托缽,給什麼吃什麼,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有力,他能持身。舉這一個例子。日常生活當中不被環境所轉,應酬裡面不被一切人事所轉,這是「力持」。

  第五種身「莊嚴身」,相好莊嚴。佛經裡面常講「嚴成相好,莊嚴實報」,所謂是「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屬於果報。佛菩薩的相好身從哪裡來的?我們一定要明瞭,一定要記住,佛跟我們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這個相貌是從心想生。每一個人的相貌不一樣,是什麼?是你投胎那個時候的心想;你出生的時候得的這個相貌,這是前生的因,這一生的果報。古德告訴我們,四十歲以後的相貌要自己負責;四十歲以前受前世的影響,四十歲以後是這一生當中修的。佛教導我們,「菩薩晝夜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觀察善法」,行為善;「不容毫分不善間雜」。他這個心、行純善,所以他的相貌好,他身體好。

  我們看到菩薩的相,古時候在中國,像雲崗、敦煌、大足,許多石雕裡面,菩薩的塑像多麼的圓滿,那個相貌多麼好。佛告訴我們從心想生。我們相貌不好,是我們的惡念很多,貪瞋痴慢很多,相貌就不好看。要想身體健康、相貌好看不難,多少時間可以能轉變?三年就能轉變。諸位果然三年不起一個惡念,念念都是善,你相貌就變了。人家一看你的相貌,很慈祥、很有智慧。佛菩薩是這麼修的,莊嚴身是這麼來的。心裡要存仁義道德。什麼是「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到自己的利益,立刻想到別人;我不願意別人加諸於我的,我決定不可以用這個態度對人;我喜歡別人怎麼對我,我應當怎樣對人;我不喜歡別人欺騙我,我決定不可以欺騙別人;我喜歡別人見到我滿面笑容,我見到別人一定先笑給他看。這是一定道理。

  佛菩薩教我們。你們都是佛教徒,常常去看寺廟,正規的寺廟一進去,頭一個是天王殿。天王殿面對著大門口是彌勒菩薩,你頭一個看到,彌勒菩薩是滿面笑容歡迎你。我們有沒有學會?我們要學彌勒菩薩,滿面笑容對一切眾生,莊嚴身。彌勒菩薩的肚皮很大,代表什麼?包容;度量大,能容人之過。人都有過失,自己也有過失,為什麼能包容自己過失,不能包容別人過失?老子所謂:「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古聖先賢是這樣教導我們的。

  我們要曉得,佛的莊嚴身從哪裡來的。我們看到相好莊嚴,看到果了,看到果要想到因。我們如法修因,這個殊勝的善果我們就會得到,種善因必定得善果。最忌諱的怨天尤人,人常常懷著怨天尤人,相貌一定不好看。為什麼?肚子裡一肚子怨氣,那個怨氣散發在你面孔,散發在你的身邊四周,人家跟你接觸感覺得一身都不舒服。我們中國人講氣氛,外國人講磁場,跟你接觸感覺得很不舒服。如果你心地善良,人家接觸你感覺到非常舒服,他感受這個氣氛。由此可知,「莊嚴身」是殊勝的善果。

  第六個是「威勢身」,威勢是講德行。我們中國古人所謂「以德服人」,這是威勢身;不是以勢力,是以德行。所謂「威德廣大」,魔王外道都皈依,都被你降伏了。德行裡面,我們也要知道根本是什麼。儒家講德行的根本,孝悌而已矣。儒家講孝悌,佛家講什麼?佛家也不例外,「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跟儒家講的沒有兩樣,這是道德的根源,孝親尊師。這個大道理,很可惜現在講的人太少,懂得的人不多。孝敬怎樣落實?落實在覺正淨;我們佛法裡面講三皈戒,這是最根本的,覺正淨。從事相上來說,落實在十善,落實在五戒。五戒十善做不到,這是不孝,這是不敬。孝敬是大道,孝敬是性德的根本,孝感天地,我們不能不知道。怎樣能盡孝?真誠。所以儒家講「不誠無物,至誠感通」,我們對諸佛菩薩、對天地鬼神沒有辦法感動,是我們沒有誠意。我們已經有誠意,誠意不夠;果然是真誠,沒有不能感動的。

  所以中國古德講到孝悌,一定是推崇大舜。大舜修孝悌,圓滿的果實展現在我們面前,感動他的父母,感動他的兄弟,真誠心感動的,沒有不能感動。然後這個力量擴張,感動他的鄰里鄉黨。沒有多久,感動他的國王,那個時候國王是堯王,堯王被他感動,將兩個女兒嫁給他,王位讓給他。感動天下,讓許許多多的鄰國向他學習。我們要問,舜有什麼本事?真誠修孝悌,有這樣不思議的成果。儒家講這個,佛法也是講這個。威德從哪裡來的?真誠修孝悌而感的。你的冤家對頭都服了,不但不會再陷害你,都來聽從你的教導,歸附於你。我們要多想想。佛的威德,能伏虛空法界一切魔王外道。佛用什麼力量?無非是真誠、孝悌而已。這個道理,世出世間永遠不會改變的,所謂是真理永恆不變。威勢身。

  第七種叫「意生身」。「意生身」怎麼講法?要是用我們現在的俗話來講,那就是有求必應。什麼都隨意,我心裡想什麼就能夠得到,「意生」是這個意思,也是屬於果報。我初學佛的時候,生活非常艱難,我的老師章嘉大師教導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是他傳給我的。然後告訴我,當你有求願的時候沒有感應,你不能懷疑,是你所求的理論跟方法有錯誤;如果說是理論跟方法沒有錯誤,決定有感應。一般錯誤在哪裡?錯誤在自私自利,為自己自私、為自己的欲望而求,不會有感應的。為什麼?諸佛菩薩跟世間聖人都是一個理念,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你所求的是惡,他不會滿你願,不會幫助你;你求的是好事情,他一定幫助你。

  什麼是好事情?為公眾的是好事情,他會幫助你。為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他不會幫助你。滿足你的貪瞋痴,滿足你的名聞利養,這是求不到的,不會有感應的。如果你求貪瞋痴、求名聞利養,有人來滿足你,你要小心。為什麼?恐怕禍害就來了,他來利用你,滿足你暫時的,你必須被他利用;你不被他利用,報應立刻就到,那很可怕。佛菩薩不會,佛菩薩正法純正,你用心很善,老師這樣教導我,我自己知道我沒有福報,前生大概是佛經上所說的「修慧不修福」,有一點智慧,老師教我的東西,我聽得很清楚,我懂得他的意思,這是有一點智慧;一點福報都沒有。佛經上說的:「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因為有智慧,證到阿羅漢果,到外面去托缽,沒有人供養,天天挨餓,沒有福報。所以佛教導我們要福慧雙修就對了,不能夠疏忽修福。

  我是學了佛之後才開始修福。現在有人看到我好像有一點福報,這點福報是這一生修的,不是前一生的,前一生早就餓死了。這一生聞到佛法,得老師的教誨。我尊重老師,依教奉行,所以這四十多年來,這個「意生身」深深有體會,那就是有求必應。我不求富貴,我不求享受,我求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輕,身體健康;智慧長,可以弘法利生。我智慧也不是我自己享受,我能夠為大家服務,把佛法介紹給大家。我沒有享受,如果要享受,我現在一個人可以住在深山裡頭靜修,那真的叫享福,何必辛辛苦苦到處跑?

  不是為自己,這才得佛菩薩的加持。這麼多年來,非常明顯。在香港,對我有大幫助的人是智開法師。他辦的香港佛經流通處,早年我們求佛經非常困難,尤其我沒有錢,跟智開法師不認識,我在台灣,他在香港,我看到他流通處的經書目錄,看到有很多好東西。我寫信求他,向他請這些書,告訴他:我現在沒有錢,你書能不能先給我?我什麼時候有錢,我再寄給你。他相信我。所以在那十幾年當中,我在求學的時代,所有這些經書都是他老人家供應的,而且都是先把書寄給我,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還給他,難得。我其他的不要,學佛不能離開經本,這是他對我幫好大的忙。因為在那個時候,台灣經書非常缺乏,找不到,只有大寺廟裡面有《藏經》,我們從《大藏經》抄,抄本。這是我一生念念不忘的,我展開經卷就想到智開法師。還想到一些居士幫忙,幫忙我付錢,有很多居士:淨空法師,你最近怎麼樣?需不需要幫助?我說:需要。現在智開法師寄了幾本書給我,沒有錢付。他們就替我付了。我除這個,沒有任何希求,絕對沒有說在物質享受上有所希求,沒有過的。

  在那個時代也有一位法師,跟我也相當要好,已經過世很多年了。我在台北法華寺講《地藏經》,他每天都來聽。在講經裡面講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那一堂經講下來之後,他來問我,他說:淨空法師,你講這話有問題。有什麼問題?有求必應,我求了三年都沒有感應,有問題。我說:你求什麼?我求個電冰箱,三年都沒有人送給我。我就向他請教,我說:你的寶剎住多少眾?住多少人?他說:一個人。一個人沒有必要,所以你求不到。一個人何必要電冰箱?又常常不在家。

  所以諸佛如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如果說我們求法,這個法是求自受用,跟諸位說,不會有什麼感應。我們求通達佛法,他受用,不是自受用,希望把佛法傳播在世間。不僅僅是學佛的同修們明瞭佛法,我希望各個不同的宗教也能夠明瞭佛法。我跟他們接觸,我跟他們討論他們的經典,他們對我很驚訝、很佩服。我讀的東西很多,當然會引起他要來讀佛經。為什麼?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知道他,他不知道我,他就吃了大虧。他希望跟我往來,他一定要看佛經,一定要研究佛法,我們才能夠談得對手。這是鼓勵其他不同的宗教,我們必須在教義、教理上尋找結合的基礎。有這個基礎,我們才有行動,祈求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很有意義,所以提倡宗教教學。佛教我們深入經藏,我也把這個意思勸導他們:基督教徒,你們要深入《聖經》,伊斯蘭教徒,你們要深入《古蘭經》,不深入得不到受用。要想得到宗教教學真實受用,唯一的方法就是深入經典,了解經論裡面所說的道理,處事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則,只要我們能遵守,這一生就活得很幸福、很美滿。每一個宗教都是勸人修十善,都是勸人斷惡修善,斷煩惱、開智慧。「意生」,隨心所欲才能得到。

  孔老夫子出生在中國,用佛法的理論來觀察,又何嘗不是諸佛如來大權示現?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東方這個地區,應以孔子身而為說法,諸佛菩薩就現孔老夫子身來給我們說法。你看他所示現的,「十五而志於學」,夫子十五歲立志求學;「三十而立」,學問成就了;「四十而不惑」,這個「不惑」就是剛才講的不會被外面一切人事物誘惑了;「五十而知天命」,他是逐步逐步往上提升。「天命」是什麼?我們佛法講的,因緣果報的理論與事實他明瞭了。「六十而耳順」,隨緣了,佛家講的恆順眾生,六十歲能恆順眾生了。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不受影響了,眼見耳聞不會動心了;這個在佛家講,耳順就是禪定,他已經得了定功。「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智慧大開,這佛家講,大徹大悟。隨心所欲就是意生身,可見得意生身是很殊勝的果報。

  西方世界,我們在《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上讀到,那個意生身是太殊勝、太不可思議。到西方極樂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所需要的,動個念頭就現前了,「意生」;不需要的時候,它就變化沒有了。所以你居住的房子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要衣服,衣服就來了,要吃的東西,吃的就來了,不要了,不要就變化沒有了,這是無比殊勝的意生身。是不是事實?現在科學發達,科學家肯定是事實,但是我們今天科學家還做不到;理論上講得通,技術上做不到。

  這個理論,能與質的互相轉變。能量,虛空當中,如果我們有個方法可以把能量變成物質,我們的受用很自在了。我想吃什麼東西,能量一變,變在我的面前了;我不要吃了,把這個物質又變化成能量,不就沒有了。科學家說這是可能的,現在不知道用什麼技術。所以我在美國講經,勸美國一些科學家,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你們現在做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做到了。可見得高科技跟西方世界比,我們的科技是幼稚園的科技。我們在此地要跟美國的朋友講話,還得用無線電話,還用個機器,西方世界不需要,這個東西都不要了。虛空法界人家天耳徹聽、天眼洞視,不要用電視、不要用螢幕,可見得別人那個高科技是真高,我們這個高科技還差很多。這些都是屬於「意生身」。

  第八個叫「福德身」,這有福報,福德具足,圓滿周遍。福德,修得的。所以人不可以不修福,不修福就沒福了。修福不要去享福,不享福是真正的享福。這個話諸位要細細的去參究,我不要再解釋了。享福折福,不享福是真正在享福,諸位細細去想想這句話。福報沒有邊際,這個福報給一切苦難眾生去享受。一切眾生享受,那是真正自己在享受,助人為快樂之本。諸佛菩薩常生歡喜心,這歡喜從哪裡來的?幫助虛空法界一切苦難眾生,從來沒有停止過,他怎麼不快樂?常生歡喜心。所以我們要修福。佛教導眾生福慧雙修,把福放在前面,把慧還放在第二。這什麼意思?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重視現實,佛很重視現實,佛絕不消極,把福德擺在第一。

  第九個是「法身」。經上雖然常說,諸位也聽得耳熟,可是真正能體會到意思的人還是不多。佛經上說,「法身清淨,周遍法界」,清淨法身。這個名詞的意思,「法」是一切法,虛空法界一切法。佛教對於一切萬事萬物,用一個總代名詞叫「法」。所以這一個字是世出世間,我們今天講的宇宙人生一切的道理、一切演變的過程、一切事相,總體用這個字做代表,這叫「法」。「法身」是什麼意思?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就是自己,這叫法身。什麼時候你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你就是法身菩薩,你不但超越輪迴,你也超越十法界,你住一真法界。

  這個話不好懂。是很難懂,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過這個經驗。不得已,我們說個比喻,從比喻當中諸位慢慢去想、慢慢去體會。我想每一位在座的同修都有作夢的經驗。在作夢的時候,夢中有人物,也有人、也有事、也有物、也有山河大地、也有虛空,夢中現相。當你從夢中醒過來的時候,你好好的去想想,這夢從哪裡來的?夢是自己心裡頭變現出來的。夢中哪一樣東西不是自己?夢中當然有自己身體是自己,夢到那一切人還是自己,夢裡頭有山河大地還是自己,夢裡頭虛空也是自己。於是才知道佛在經上講的,「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是什麼?「真」是你的心,能變;「妄」是相,所變。夢中境界是你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心是什麼樣子?夢中那個境界就是你心的樣子,這個容易懂。你能體會到之後,佛告訴我們,虛空法界就是一場夢。

  《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你要是把這四句偈參透,法身就證得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不是別人,是自己真心變現出來的;夢中是妄心現的相,我們現前這個境界是真心現的相。哪一法不是自己?哪一法跟自己沒有關係?我們能變的心清淨,所變的相哪有不清淨?一切相都清淨。為什麼搞成不清淨?是你胡思亂想搞成不清淨。胡思亂想,說老實話,只是你胡思亂想不清淨,胡思亂想有沒有影響外面這個境界?沒有影響。由此可知,那個不清淨是自己妄想出來的,不是事實。你的妄想不除,你會受妄想的干擾,你會受妄想的一些苦難。苦難雖然是假的,就像作夢一樣,是假的,但是你不知道是假的,你把它當真,所以你就要受苦。這是事實真相,這是真理,我們要細心去參究。

  所以常常聽大乘經有好處,雖然我們入不了這個境界,這個印象一次一次的加深。加深有什麼好處?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的時候會提起來,遇到一些困擾的時候,想到這是假的,就放下了,就沒事情了,問題就解決了。不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有的時候遇到事情鑽牛角尖、走死路,解決不了問題。自己不能解決,傳到底下一代,底下一代還不能解決,生生世世都解決不了。你說這個多痛苦?不曉得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明白了,世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不能感化的人物。為什麼?同一個法身。大乘經上常講:「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是事實真相。共同一法身,哪有不能感應的道理?

  所以佛教我們兩句非常現實的話:「不念舊惡,不憎惡人」。為什麼?他跟我共同一法身,他對我有成見,對我有惡意,他迷惑,我要是報復他,我也迷惑了。他迷我不迷,他有惡意我沒有惡意,就能感化惡人,就能轉變逆境。我們要消除世間的災難,從什麼地方消除?人心轉惡為善,這個災難就消除了。如何幫助人心轉惡向善?教學。不教怎麼行?不教你怎麼會?古聖先賢的教誨要常常講,要細講,要深入的講。我們明白了,自然就回心轉意了。回心轉意之後,如來這十種身原來是我們人人都具足的,不是他專利,我們統統都有。他有求必應,我們也有求必應。你沒有道場,佛菩薩把道場送來。什麼時候送來?你有必要的時候。你實在需要,他就送來了;你還不需要的時候,他不送來,送來是給你添麻煩。

  印光大師一生沒有道場,我細細想想,他有道理,我跟他學。為什麼?有道場就有枷鎖。出家了,出家沒有家了,搞一個道場,不就又搞一個家了?比你自己原來的家還要大,那個苦難多少?「人到無求品自高」,人到無求就解脫了,得大自在。你有個道場,你天天要維護這個道場。維護道場你不能不要錢,要錢要看人家臉色,你說這個多難過,這個日子怎麼能過?我不要了,不要就沒事。所以我的老師教我:「只怕沒有道,不怕沒有廟」。這是我在早年剛剛學佛的時候,李炳南老居士教給我的。我們一生要在道業上精進,場就不要了,只要有道,到處人都歡迎我,到處都想請我們。

  我有一年在美國,有個同修來問我:法師,你要不要搞個道場?我跟他說:現在中國大陸請我講經的地方,至少有三百個地方還不止。這三百個地方是現在跟我聯絡的。我一個地方去講一個月,我都講到一百多歲了。我說:我問問你,我還要不要道場?一個地方去講一個月,一年才十二個地方,三百個地方,我已經一百多歲了。我處處去作客多好!到人家道場,上賓款待,什麼都不要我操心,過這個日子多自在、多舒服,何必自己搞個地方,把自己綁在那裡死死的動彈不得,這是錯誤。所以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缺乏,這個多自在。我一生從老師那個地方學來的,一生作客不作主,到處做客人。我對主人非常尊重,我知道做客人的本分,知道做客人的方法,尊重主人、恭敬主人,所以主人對我都很歡喜。這是佛法裡頭學來的,得來的。

  「法身」的意思,知道虛空法界跟自己息息相關,與我們起心動念有密切的關係。用現在的話來說,科學家所講的「波動」,我們起心動念是思想的波,思想的波非常非常快速,立刻傳遍虛空法界。最後一條叫「智身」,智慧,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事理、因果現象通達無礙,真實智慧。這十種簡單的跟諸位介紹出來,佛的十種身。

  『十身圓融』。「圓融」是什麼意思?每一個身都具足其餘的九個身,它絕對不是一個一個獨立的,任何一身一定圓融其餘的一切身,「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是這個意思。『皆是所念』,法身菩薩念佛,跟我們確實不一樣,他念念當中圓滿虛空法界三世十身,這個境界確實廣大。我們說老實話,連記都記不住,這一念當中怎麼能現前?但是不要緊,也不要強迫你去記這些,你就老老實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好。到什麼時候你再像經上講的這個念佛的方法?等到我們到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你自自然然就有這個能力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念佛,就跟《華嚴經》上講的完全一樣。所以我們現在念一尊佛,念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我們就入華嚴境界,我們念佛跟法身大士無二無別。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國土,我們要曉得,到那個地方成就圓滿。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