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十四)  (第四集)  2000/4/13  香港九龍  檔名:12-032-0004

  請看講義第二頁,最後的一段:

  【善友設有實過。尚忘非取法。至聖堯舜。其猶病諸。自除如來。孰能無過。以人廢道。翻是自欺。況權實多端。生熟難測。】

  文殊菩薩教誡善財,尋師訪道最重要的就是這一條,不見世間過,這是修行人成敗關鍵之所在。清涼的註解就說得更清楚,『善友設有實過』,這是假設這一位善知識他確確實實有過失。我們做學生的人應該以什麼態度?『尚忘非取法』,他真有過失,我們也不會把過失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把善知識的過失放在口上,那就造罪業了,造得更重。我們跟他學的是學法,他說的沒有錯,至於他能不能做到,那是另一樁事情。

  昨天跟諸位報告過,天台智者大師教導我們「能說不能行」,就是「善友設有實過」。這個人他只要講的東西如法,沒有講錯,沒有違背聖教,我們應當學習。他做不到,我們可以做到,學生依舊能夠得利益,這是一個學生修學能不能成功的關鍵。如果是聽說別人說老師的過失,我們耿耿於懷不能放下,也不願意跟他學,那就大錯特錯了。你去找一個老師沒有過失,找遍天下也找不到,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清涼在此地講得很好『自除如來,孰能無過』。他沒有過失,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才沒有過失。說句老實話,等覺菩薩還有過失。哪些是等覺菩薩?在佛門裡面,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破,那就是他的過失。我們聽說他的過失就不願意跟他學了,哪有這種道理!我們跟他比,懸殊太大了。我們是初學,他已經是大聖,教導我們足足有餘,絕不可以疑惑。

  世間人,這兩句說得好,『至聖堯舜』,這是世間的聖賢;『其猶病諸』,這個病就是還免不了有瑕疵、有過失,還避免不了。所以儒家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這值得讚歎的,能夠改過。能改過,這個人就是覺悟的人;覺悟的人就叫做菩薩。

  去年,澳大利亞雪梨天主教會舉辦了一次宗教座談會,邀我去參加。與會的有三十多個人,來自六個不同的宗教,這六個包括他們自己,六個宗教。我們分組討論,這個會開了三個多小時,中午招待午餐。會開完了之後,他們的大主教做總結的時候,說的話我們聽了非常感動。他說過去由於我們沒有往來、沒有接觸,不了解各個宗教的教義、狀況。今天我們經過三個小時的座談溝通,我們發現你們宗教裡面有很多好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在過去這一千年,這是我們天主教的過失,沒有能夠和其他宗教往來,對於其他宗教有很多不禮貌、輕慢之處,當面來道歉。在這個月初不久,我在新加坡,有同修們拿到新加坡的「聯合早報」給我看。羅馬教皇、教宗對全世界道歉,求上帝原諒全世界的天主教徒,特別是過去對其他宗教的無禮、輕視。難得!所以我覺得天主教他們有學習的精神,他們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去年我們開這次會,距離教宗公開向世界道歉,求上帝原諒,時間不到半年。由此可以看到,他們效率相當之高,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反過來看看我們自己,佛門裡面即使是出家人,也是毛病百出,誰出來給人道歉過?什麼時候看到有在人面前當面承認「我錯了」。在這一點,我們就比不上天主教。所以我說這一些主教、神父都是菩薩化身來示現給我們看的。他們好的地方,我們應當學習,應當向人請教。

  我在三十年前,我教過天主教。年初我到美國去,在洛杉磯遇到一個天主教的神父,參加我們的座談。這個神父對我很親切,告訴我他過去在台灣住過十二年,曾經在輔仁大學教過書,他知道我在多瑪斯修道院曾經上過課,他知道。所以我還有一些神父、修女的學生,我對於他們了解比較多一些,他們許許多多處所比我們佛教都殊勝。無論是個人修持,對社會大眾的服務,這個在我目前所看到的,其他宗教都比不上他,他們有組織,有嚴格的訓練。別人的長處一定要學習。佛法今天就是理論上長,可惜沒有落實。不能落實,比不上他們,這是我們應該要曉得的。決定不可以因為佛教徒、出家人一些不如法,連佛教也把它拋棄了,那就可惜了。我們一定要知道佛的教誨是好的,他的學生沒有能夠做到,那是另外一樁事情。我們要跟佛學,我們不是跟這些佛教徒們學。我們要跟佛學就對了,那就沒有錯誤了。

  至於佛弟子,無論是在家出家,昨天一段經文教給我們觀察他是不是善知識,這上頭有標準的,昨天把標準說出來了。善知識當中,最可貴的是真善知識。善知識跟真善知識的差別在哪裡?善知識能說不能行,他說得一點沒錯,完全根據經典理論說的,字字句句都有根據,沒說錯,這是善知識。所以他可以做我們的老師,我們應當跟他學習。如果說能說又能行,這叫真善知識;加一個字,真的不是假的,真是智者所說的國之寶也。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他有資格教學。

  實在講,漢朝大儒馬融,這有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是漢朝的大學問家,但他毛病有。確實他有嗜好,他的嗜好斷不了。他的學生最有成就的,鄭康成,就是鄭玄。鄭玄在他的會下三年。他的學生很多,鄭玄這個人好學,認真努力。在我們佛法裡面講,勇猛精進。馬融看出來,馬融知道,他所學的東西這個學生全都學去了,老師對學生還嫉妒。可是鄭康成很聰明。老師怎麼會發現這個學生會有成就?馬融上課用一個布幔,像這個布幔拉起來,後面他家裡養的有女樂在那裡唱歌。他一面聽音樂,一面在跟學生上課。學生們哪一個人不想到那個幕後面去看看?總是喜歡看看、去聽聽,所以上課就不太注意,這一眼就看穿。唯有鄭康成三年,連那個帳幕理都沒有理,這個學生了不起,確確實實夫子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鄭康成做到了,這麼一個好學生。

  三年學成了,離開了。馬融放不下了,想把他害死,買了殺手在路上攔截。鄭康成離開老師的時候,老師帶這些學生到十里長亭去送行,給他餞行,每一個人給他敬酒,目的是把他灌醉。每一個人敬三杯酒,鄭康成在那個時期喝了三百杯。中國的典故「三百杯」,是從鄭康成來的。他酒量大,三百杯酒喝下去之後,小小的禮節都不失,頭腦清楚。這一告別之後,送走了之後,他從小路溜掉了,所以這學生確實是聰明。老師認識學生,學生也不含糊,留下這麼一段典故。這就是老師能說不能行,學生能說又能行。學生超過他,真的超過他,超過太多了。

  我們現在讀《十三經》,殿本《十三經》的《三禮》,《周禮》、《儀禮》、《禮記》,都是鄭康成註的。這就是做學生的態度,雖然老師對他有嫉妒,他對老師始終尊敬,始終沒有說老師的過失,這是做弟子之道。老師心量小一點,也是人之常情,諺語裡面常講「同行相嫉」,這是難免的事情。可是做弟子之道一定要懂得,不僅是自己成就自己的德行,給天下做學生的人做榜樣,做個好樣子。老師愛護你、成就你,對老師當然更要尊敬;老師不喜歡你,找你的麻煩,你也不可以惡意對待老師。成就師生之道,無一不是教誨社會、不是教誨後人,這個功德利益無量無邊。

  如果從大乘佛法來說,我覺得這兩位都是菩薩。為什麼?他們在演戲,表演給我們看的,讓我們在這當中體會。馬融是不是真的有過失?很難講。也許是菩薩示現,故意做這個樣子,成就學生的德行,成就菩薩教化眾生的善巧方便。這一層,我們凡夫看不到了。這後頭有『況權實多端,生熟難測』,就是講這樁事情。人家在唱戲,人家在表演,我們哪裡曉得真假?所以真正沒有過失只有如來一個人。究竟的佛果,才是完全沒有過失。

  『以人廢道,翻是自欺』。這兩句話要記住,絕不可以因人而廢道。聽說哪個人有什麼缺點不好了,我們就不跟他學了,這是你自欺,自欺必定欺人。我想我們每個人在求學過程當中,都會遇到這些境界。早年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我聽到批評方先生的人就很多。哪些人批評?家鄉人,同鄉。說他家裡怎樣怎樣,他小時候怎樣怎樣,我們沒有理會,絕不把它放在心上。我們知道方老師有學問、有德行,值得我學習,決不會因為這些閒言語,我就廢棄學業,那個損失沒有法子彌補。我們再找一個像這樣的老師,找不到了。

  學佛之後,我親近章嘉大師。許多一些大法師跟我見面:你跟章嘉大師學,那是政治和尚。說話的語氣態度非常輕視。等到章嘉大師圓寂,這一火化,燒出一萬多顆舍利出來,那些說話的人都呆了。你說他是政治和尚,他圓寂燒出一萬多舍利,你將來死的時候看能燒得幾顆舍利出來?真修行人,我遇到這樣一個善知識。我跟他接觸時間三年,也不算是短,每個星期見一次面,我看他行住坐臥都在定中。我一生沒有見到第二個這樣的人,都在定中。說話言簡意賅,肯定柔和,叫你聽了之後,決定不生疑惑。非常可惜,親近他的人不多,也許是他的地位高了,一般人不敢親近。其實章嘉大師非常溫和,他常常告訴我,他沒有戒心,任何人見他,隨時見他,他都樂意接見,這真善知識。

  以後我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在我面前毀謗老師的,說老師閒話的人很多。大概李老師也知道,怕我受影響、會退心,曾經跟我做過兩次解釋。很難得,很不容易。所以做學生基本的態度,要聽佛的教誨,「設有實過,忘非取法」,這是佛對我們的教誨。如果你對這個過失有疑惑,你可以向老師請教,老師會給你解釋。許許多多他教學的手段、方式,接見大眾善巧方便,我們智慧淺、見識淺,見不到,再聽別人閒言閒語,這就起了是非。一定要向老師請教,老師一定會給你解釋,這是做學生應有的態度。如果因人廢道,那就太可惜了,我們這一生修學成就的緣就斷了。你說這多可惜,那還會有什麼成就?

  末後這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權」是菩薩示現,是古佛再來。你們大家看小說,看《濟公傳》,濟公是古佛再來的。他也不持戒律,一天到晚瘋瘋癲癲的,大權示現。民國初年鎮江金山寺有個妙善法師,跟現在普陀山妙善法師名字完全相同,不是一個人,人家稱他作「金山活佛」。他的行持跟濟公差不多,也是不守清規,成天跟居士們打成一片,不講求威儀。但是他很奇特,所以他得到許許多多人的尊敬。他就是一件長布大褂,冬天也是它,夏天也是它;被人發現了,冬天他不冷,夏天他不熱。他不穿鞋子,打個赤腳,也不梳頭,也不洗澡。一生沒有洗過澡,身上有香味沒臭味,奇怪!人家供養他,不管供養什麼東西都吃;還有人供養鈔票的,拿到鈔票也吃掉。你說鈔票多髒!他沒事。樂觀法師寫了一本《金山活佛神異錄》,有流通的,諸位可以看看,這是大權示現。所以他究竟是真的有過失,還是假裝有過失?生熟難測,我們沒有辦法知道。

  道場,哪個道場都一樣,古德常常教導我們,龍蛇混雜。這個道場裡頭有不善的人,也有佛菩薩裝成不善的人,你怎麼會認識?你懂得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不管他是真的不善、假的不善,我統統恭敬,那就沒有過失了,就沒錯了。我統統恭敬,平等的恭敬,這就對了,這就是普賢菩薩教誨我們的。我們親近善知識,能不能有成就,要懂得這個道理,要了解事實真相。

  善財童子親近文殊菩薩,文殊是他的根本老師。他在文殊會下成就了,我們一般講畢業了,可以出師了,他有能力辨別真妄,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這個學生老師不留了,你可以出去參學,成就你的後得智。後得智是無所不知。所以往後離開老師參學,這是《華嚴》著名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究竟是什麼?我們不要被經文迷惑了,五十三參就是我們離老師又回到社會,離開學校回到社會了。回到社會,你每天生活工作,所接觸的一切人事物,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統統都有,你接觸到的,這就是五十三參。經上舉了五十三類,每一類無量無邊,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一些人事物。你在這個裡面,把你所學的落實,這叫五十三參。我們學了之後,要懂得這個意思。眼所見,耳所聽,身所接觸的,沒有一樣不開智慧。正是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他初見五祖忍和尚,他說了一句話說得很好:弟子心中常生智慧。那就是五十三參。我們要是遇到祖師,一定說:弟子心中常生煩惱。我們常生煩惱,人家常生智慧。常生智慧就是五十三參,所以把自己所修所學的落實。文殊這一會,我們就報告到此地。往下,我們看他出去參學了,這個參學落實在生活上。這個小題目:

  【吉祥雲比丘初住章。】

  華嚴圓教初住菩薩。善財參訪初住菩薩,就說明他已經到初住;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斷了,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了。所以四十一品無明沒破,沒有資格參學,天天乖乖的跟著老師。這一品無明破了,你才有資格出師,就是畢業了,你到社會上去歷鍊歷鍊,「歷事鍊心」。這四個字,是往下五十三參修學的總綱領,在一切人事物裡面去鍊,去鍛鍊。鍛鍊什麼?在《華嚴經》裡面講的內容太豐富、太多了,我們記不得。我們寫了二十個字,做了一副對聯擺在兩邊,就鍊這個,沒有鍊別的。無論見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在家出家,佛教或者是其他宗教,鍊什麼?真誠心,決定不用虛妄心,待人一片真誠;鍊清淨心,鍊平等心,鍊正覺心,鍊慈悲心,往後這麼大部頭的經文,內容就是如此。學著看破,學放下,學自在,學隨緣,學念佛。

  怎麼知道學念佛?吉祥雲比丘就是教善財童子念佛,頭一個老師就教他念佛,諺語常講「先入為主」。第一個老師教你念佛;最後一個善知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恍然大悟,他念的是哪個佛?念的是「阿彌陀佛」。所以善財修什麼法門?修念阿彌陀佛的法門,自始至終沒有改變過,他才真正叫「老實念佛」。真的老實,所以人家一生成無上道。我們從這個地方體會得,這一部四十卷的《華嚴經》,就是善財五十三參,我們就得到了。你要不了解這個事實,你天天去念《華嚴經》,也白念了,念的沒用處。所以你真正掌握到綱領,我們才能真正學到東西。所以這是初住菩薩。

  【有十善友寄十住位。】

  這是一個大段落。『十住』,有十位菩薩來做代表,從初住、二住到第十住。這是《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初住開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第四十二位就是如來圓滿的果位。所以菩薩果位,在《華嚴經》上是這四十一位。

  在沒有介紹之前,先要跟諸位交代幾句話。淨宗法門,難信易修,確實是難信之法。我初學佛的時候,當然受方東美先生影響,這個影響是好的。佛教是教學,不是宗教。佛教是世間最圓滿的哲學,特別是這一部《華嚴經》。方東美先生是哲學家,他告訴我:《大方廣佛華嚴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概論。他把它看作哲學概論,佛家的哲學概論。這部書它編輯的方法,有圓滿的理論,有周密的方法。最難得的也最特殊的,後面還帶表演,把理論方法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出來給你看,這個表演就是五十三參。世界上編教科書,沒有編得這麼好的。當年他把這個書介紹給我,沒有人介紹,我們自己看不出來。

  我以後學《華嚴》、講《華嚴》,想想從前看《四書》,我也就略略的體會到一些。朱夫子,這是宋朝人朱熹,大概也是看到《華嚴經》這個訣竅,他編了一部《四書》。《四書》那一種架構,很像《華嚴》。他所取材的,他取《禮記》裡面兩篇,《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孟子》取兩個人,孔老夫子跟孟夫子是表演,這兩個人是如何把中庸之道、大學的方法落實在實際生活當中,他們做到了,做出來給你看。所以我看很像《華嚴》,他是不是在《華嚴》上得的靈感、得的啟示,編這麼一部書?這個書編出來之後,果然大受歡迎。從宋朝一直到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讀書人都把這個當作主要功課來修學。非常像《華嚴》,但是《華嚴經》裡面,理論跟方法講得多,比表演的分量要多出很多,這是世尊的慈悲。

  現在請看經文。這裡頭有的是經文,有的是清涼大師的註解,我們取其精要,幫助我們學習。第一個小段:

  【謂始入空界。慧住空性。得住不退。故名為位。】

  這是解釋初住,解釋這個十住。為什麼叫「住」?在這個階段叫「住」,『始入空界』。「空」,用現代哲學的話叫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在佛家叫空性。佛家的名詞很多,叫真如,叫本性,叫一真,叫法界,統統都是這個意思;唯識學家裡面叫第九識,菴摩羅識。名詞術語很多,說這一樁事情,經論裡面,輕而易舉就能夠看到幾十個不同的名詞。於是我們又要想到,釋迦牟尼佛對於一樁事情,為什麼講這麼多的名相,讓我們後人學得迷迷糊糊的?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有很深的意思在。什麼意思?教我們不要執著言說相,不要執著名字相。言說、名字可以千變萬化,都是說明一個事實,教你要體會它的真實義,「願解如來真實義」,這一句重要。名詞術語他說得很多,就是教你不要執著。佛法最怕的是分別執著,一落在分別執著裡面,佛所講的真實的義趣,你就沒有辦法體會到了。

  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修學的態度,他講了三句話。「離言說相」,這個離就是不要執著;「離名字相」,名詞術語不要執著;「離心緣相」,你只可以聽,不要去想它的意思,你要想它的意思就想錯了,那不是佛的意思,是自己的意思。所以你不要想,懂就懂了,就悟入了;不懂,愈想愈離譜。這是佛學的難處,你懂得方法,你就不難,決定不要去想。實在道家《老子》我們一翻開頭兩句話也是講這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決定不能夠分別執著,決定不能在裡頭打妄想。你要是離開妄想分別執著,你一聽佛的話,你馬上就悟道了,你就悟入了。

  我們為什麼不會悟入?一聽就分別、就執著、就打妄想,這是我們沒法子悟入的。所以我們看看古時候,看佛經裡面,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經還沒講完,還不到一半,開悟的人就有好多個了。什麼原因?他們是一心諦聽。經上常講「諦聽,諦聽」,諦聽就是離妄想分別執著,就叫做諦聽。你在聽經,夾雜妄想分別執著,那怎麼行?佛沒有這樣教導我們,我們自己錯了,自己沒有懂得佛的意思。

  所以佛的經本展開,我也常講,我講的是真話,經本展開,經本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你要說經本裡頭有意思的話,那你是侮辱釋迦牟尼佛。沒有意思,為什麼能說得出來?早年釋迦牟尼佛在世,就有個比喻。有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的大弟子當中,智慧第一舍利弗,大家都讚歎,講經說法大眾都歡喜聽。有人向佛請教:舍利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智慧?佛指著旁邊,正好旁邊有一面鼓,指著這個鼓做個比喻,舍利弗的心像鼓一樣,這裡面什麼都沒有,「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你一敲,它馬上就響。所以他給你講經說法,你一問他,他立刻就回答你。不會說「我想一想再給你講」,想一想就完了,想想,你裡面就有東西了。

  佛沒有心,聖人沒有心,所說出來的東西,自然的流露。從哪裡流露?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流露出來的,沒有意思。有一絲毫意思就流不出來,就堵塞了。所以佛經典哪有意思,這個道理先要懂得。正因為經教、聖人的東西確實如此,它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我們去用它的時候,無量義。所以我常講長說、短說,深說、淺說,你只要會了,體會到了,你就得大自在,就能夠普遍應一切眾生的根機。這叫經,超越時間,超越空間。我常常也做比喻「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說得都不錯。說人話,人得利益;說鬼話,鬼得利益。沒有不得利益的,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佛經難就難在這裡。所以佛教學,祖師大德教學,只有一個目的,教你開悟。悟了之後,你把經一展開,活的不是死的。你沒有悟的話,這個是死的。死的東西,你怎麼會得受用?你怎麼能教別人?字字句句都是活的,無量義,我們要懂得。何以能?他心住空界。

  「始入空界」,「空界」這一句話也不好懂,我們用《六祖壇經》的話來說。南方跟六祖的緣很深,大家對《壇經》都很熟悉,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無一物就入了空界。六祖通了,他本來無一物。所以人家賣柴,柴賣掉得了幾文錢,回去了。從窗口經過,裡面有人念《金剛經》,他在外面聽了幾句,念的人沒有開悟,他聽的人開悟了。為什麼他會開悟?他心入空界,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一聽就懂了。我們天天念不開悟,妄想雜念太多了。這個東西把自己的悟門堵塞了,把開悟的機會障礙住了,這是我們自己的過失。人家心地清淨,最低限度這就是初住菩薩。所以你要問惠能大師是什麼地位?初住以上,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初住,在天台六即佛裡面分證位佛,他是真的,他不是假的;他不是相似位,他是分證位。他是真佛,但不是圓滿的真佛,他是分證的真佛。

  『慧住空性』。能住的是智慧,它不是妄想。妄想住情識,在我們一般講「凡情」。妄想是住在凡情裡頭,真實智慧是住在真性裡頭。但是要知道,性慧不二,所以『得住不退』。這個「住」是十住位,決定不會再退到十法界裡面來。他是剛剛超越十法界,決定不會再退到十法界裡面來了;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了。所以這叫住,這是解釋為什麼它叫十住。這裡頭有十個層次,所以稱為十住。下面再解釋:

  【以菩提心為體。直心偏增。名入空界。】

  『菩提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直心,深心,大悲心」,這叫菩提心。直心是菩提心之體,深心是菩提心的自受用,大悲心是菩提心的他受用,有體有用。體是直心,這個「直」不好懂。我們另外看一看佛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菩提心,他講的跟馬鳴菩薩用的詞不一樣,佛說「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他是這麼說的。我們把經論合起來看,這個意思能體會到了。直心就是至誠心,真誠到極處;真誠到極處這個心,菩提心的體。換句話說,是我們自性真心的本體。人人皆有,一切眾生個個不無,大家都有一個真心,都有一個理體。可惜我們現在把這個真心染污了,真心蒙蔽了、障礙了,而不能夠現行。所現前的?妄心。真心加上迷惑,就變成妄心。我們現在用的是妄心,妄心的現相是什麼?妄念紛飛,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妄心叫生滅心。真心,真心沒有念頭,沒有念頭就不生不滅。

  真心離念,沒有念頭。這裡頭很微細。我修,我把所有念頭都洗掉,什麼也不想了,確實沒有念頭了,真心有沒有現前?沒有,你還是個妄心。怎麼回事情?你守住那個妄心,守住那個無念,還是個妄念。我無念了,什麼念頭都沒有了,「我無念了」,還有個「無念」在,所以還不是真心。那個功夫算不錯了,將來往生的時候,生四禪無想天。這個功夫修成到無想天去了。他不是真心。真心是什麼樣子?佛告訴我們確實一念不生,一個妄念都沒有,但是宇宙人生一切萬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是真心。寂寂惺惺,惺惺寂寂,真心不動,但是什麼都清楚、什麼都明白。不是說「我一個妄念都沒有了,我什麼也不知道」,那是無明,那不是真心。這裡頭必須要辨別清楚,樣樣清楚,樣樣明瞭。這是真誠,真誠到了極處。

  自受用,深心。深心,古大德給我們解釋,好德、好學。對自己決定要好德、好學,才不會造罪業,才不斷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這是對自己。對別人要大慈大悲。所以慈悲心是對別人,慈悲心不是對自己,對自己慈悲就壞了。佛家,諸位都曉得常言說得好,「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佛家常說的。可是又有一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又怎麼個講法?慈悲對自己就出禍害,方便對自己決定下流。慈悲、方便是對別人,不是對自己,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在菩提心裡面,慈悲方便是第三條,是對人的。對人要慈悲,對人要方便,對自己決定要嚴格,「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佛道,是菩薩行。

  初住菩薩發菩提心了。菩提心一發,這個人就是初住菩薩。十法界裡面聲聞緣覺,我們講辟支佛、阿羅漢,他們沒發菩提心;他要是發菩提心,他就出了十法界,他就是初住菩薩。初住叫發心住。發心的樣子是什麼?《華嚴經》上面有給我們解釋、介紹。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你們聽聽這個名稱,大乘、起信,這是剛剛入門。《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說的,就是初發心的樣子。我們看一看、對照對照,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看看像不像?就知道自己菩提心有沒有發。菩提心的樣子,念念為眾生,決定沒有為自己。為什麼?原來眾生就是自己。這個道理深,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原來是自己。為眾生是真正為自己,你才能成圓滿的佛道;為自己不為眾生,是最不懂得為自己。佛說凡夫顛倒錯亂,到底顛倒在哪裡?就顛倒在此地,不了解事實真相。

  《華嚴經》說得是很好,很不容易體會。佛在這裡兩句話,把宇宙人生真相說破了。哪兩句?「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八個字,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的真相講明白了,講完了。但是我們不好懂,我們沒辦法理解,佛才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解釋這兩句話。這兩句話要聽懂了,何必說這麼長久?從這裡我們看到佛的慈悲,也看到佛教學手段的高明,教學的藝術。上根利智幾句話問題解決了,這種人好教。下下根人也好教,為什麼?他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他老實。教他一句阿彌陀佛念下去,他就乖乖的念下去。他一個妄念不夾雜,念了兩、三年,他站著往生、坐著往生,他成功了。上智下愚好教,最難辦的是我們當中這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最麻煩了!所以害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我們要懂得這些事實真相。

  剛剛發菩提心,『直心偏增』,他這三個心不平等,偏重在「直心」,悟入空性了。空性,說性空意思也相同,這叫入空界。也就是佛家常講的「萬法皆空」,初住菩薩入這個境界,所以他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分別執著沒有了,他放下了,萬法皆空。這是對於「唯心所現」體會得,還有一個「唯識所變」沒有能夠體會得透徹。唯識所變,這說的是什麼?因果不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包不包括在萬法之內?包括,因果也是一法。既然叫萬法皆空,為什麼因果不空?因會變成果,因空了;果又變成因,果空了。因果也是空的,說它不空,是它轉變不空;因變成果,果變成因,轉變不空,相續不空,是講這兩樁事情。

  我們今天生活在這世間,每天看到的許許多多的眾生,這是什麼?這就是轉變不空,相續不空。這把我們迷惑了,以為這些東西都是真有的;身體也真有,眾生也真有,萬物也真有,看錯了。其實都是幻相,《金剛經》上說得好「夢幻泡影」。所有一切境界相,不但是我們人間,六道、十法界都是夢幻泡影。真正明白之後,人與人之間,人與一切萬事萬物之間,只有什麼?緣。所以明白人肯珍惜這個緣,緣的這個時間很短暫。這個短暫的機緣,我們要結善緣,不要結惡緣。為什麼?因為因果不空。這才給你講「善因有善果,惡因有惡報」,是從因果不空上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上講的。所以一切惡緣、不善的緣要把它了斷。跟算帳一樣,結帳結掉。善緣、好緣要增長,這個世界就會美好,把這個世界轉變成一真法界,把這個世界轉變成極樂世界。

  理論上講得通,事實上當然可以實現,問題就是我們知不知道去轉,肯不肯去轉。人,凡人都有命運。看相、算命的香港不少,哪一條街上,我看了都掛的有算命看相的。真有看得很準的,為什麼?你有命運被人算定了。命從哪裡來的?你自己造的,不是別人給你的。與上帝沒關係,與神聖沒關係,與妖魔鬼怪都沒有關係,自己造作的。既然是自己造的,當然自己可以改變。你們看看《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遇到孔先生給他算命,算得真是毫釐不差。於是他相信,一個人一生都是命運注定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哪裡能逃得出命運?真正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他妄想也沒有了。為什麼?一切都注定的還打什麼妄想。今天該賺多少錢,命裡注定的,想多賺不到,想少也丟不掉。想用盡心機去賺錢,賺得的還是命裡定的,你冤不冤枉?

  所以了凡先生什麼都不想了,他入了無想定。跟雲谷禪師在禪堂坐了三天三夜,一個妄念不生,他是入無想定。雲谷禪師佩服,一個凡人坐在那裡三天三夜不起一個妄念,了不起!很佩服。就問他:你是什麼功夫?他說出來: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我現在都知道了,想也沒有用,不如不想了。雲谷禪師聽了哈哈大笑:我以為你是聖賢,原來你是個凡夫。然後開導他命運是自己造的,命運自己可以改,教他斷惡修善,改造命運。他修行有了效果,真的把命運改過來了。

  所以你們如果怪你的命不好,去找這些算命看相的,那些人對你沒有幫助。縱然算得很準確,也無濟於事,何必去請教他?不如回過頭來斷惡修善,改造命運,創造自己新的命運,這就對了,就正確了。為什麼有命運?因為你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只要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有命運,你就會被人算定;哪一天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人家算就算不靈了。可是妄想分別執著要斷掉,又談何容易?佛法巧妙,不需要斷,轉一轉就行了,你的命運也改變。怎麼個轉法?以前妄想分別執著都是為我,受命運拘束,現在我的妄想分別執著統統為眾生,我把這一轉,不為我了。對我自己決定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妄想,我把這個念頭轉過來,自己的命運沒有了。你要求福報,那你的福報就大了。為什麼大?一切眾生的福報變成自己的福報,轉過來了。你要壽命,壽命長了,一切眾生的壽命轉變成自己的壽命。

  大乘法跟小乘法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此地。小乘法硬是要自己斷煩惱,證菩提,大乘法是把念頭轉過來,比小乘簡單,比小乘快速,比小乘成就殊勝。轉過來,不為自己。為自己,你想想你的日子過得多麼苦。今天你在社會上有地位,你做到大官,你每天操勞很多事情;你發大財了,你也為你的財產在那裡操心,這是自討苦吃。如果念頭一轉過來,我做高官不是為自己,是為人民服務,完全沒有一點私心,沒有一念為自己,我盡心盡力為人民服務。做好了,人民有福報;做不好,他沒有福報,與我不相干,我在這裡頭沒有一絲毫得失。你說你的心多快樂,你的心多清淨,你的心念念都生智慧。無論你的工作量多麼大,多麼辛苦,你都是清淨、平等、自在、健康、快樂,你現在得到的。你經商、做工也是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都是用我這個行業、用我的工作,幫助一切眾生,方便有多門。

  有同學來跟我說:我們開個素菜館,好不好?我說:好!素菜館就是道場,老闆是佛陀,員工是菩薩。素菜館要怎麼開法?不賺錢為目的,這個世間人他就不願意幹了。賺錢為目的,你就會做得很辛苦,也未必能賺錢。素菜館以什麼為目的?布施為目的,歡迎別人來吃。你哪有那麼多錢?我只收回成本。人家在別的餐館吃要十塊錢,我這裡只要三塊錢,你門庭若市,你生意好得不得了。不賺錢,為貧苦眾生服務,這就叫行菩薩道,這就叫度眾生,這就是給社會大眾做榜樣,你就是菩薩了。一句話不要說,天天在行菩薩道,潛移默化,你就會影響這個地方,讓每一個做生意、做買賣的人都學你,都不賺錢,都為社會大眾服務,你賺得更多。為什麼?布施,愈施愈多。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一定的道理,這叫因果不空。你們要不相信,你試試看,你看我的話靈不靈?

  可是你不要錯會意思,「這個會發大財」,有這個念頭的時候,可能就發不了財,不可以有這個念頭。財愈多愈要布施,我布施的範圍更大。一個餐館賺錢的時候,我再開一個。再賺錢的時候,我再開三個。全世界開連鎖店,統統布施,照顧貧窮,照顧低收入的人。你這個人是菩薩事業,這不是凡夫。所以懂得這個道理,心要清淨,要了解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自己。我供養別人,就是供養自己。要把窮苦的人看作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他們現在過這樣困難的生活,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他,菩提心從這個地方發。再接著看:

  【語其相也。】

  談到菩提心的樣子、相狀。

  【與法界虛空界等。】

  大乘經上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真心。我們現在的心量多小,兩個人都要吵嘴,都不能相容,你說人多可憐?這是迷惑到極處,兩個人都不能相處,造的罪業就深了。今生雖然得人身,轉眼之間哪裡去了?三惡道去了。為什麼到三惡道?心量太小了。心量小,這個人沒有福報。諸位要知道,古人講的話很有道理,「量大福大」,量小福就沒有了。

  我常常勸我那些朋友們,你們做生意當老闆,你們要找夥計、找員工,你要仔細觀察有沒有福報。你底下用的人都是有這個福報,你生意興隆,你決定興旺。如果底下的人都沒有福報,你這個生意搞不了幾天就得關門。你要做長官,要找這些部下,也要找有福報的。你要是個軍官,你招的那些兵,招各個都有福報的,準打勝仗。為什麼?他有福報,那個將軍是福將。福報從哪裡看?量大福大,他能包容,大小事情在他是大而化之,心地真誠、清淨、慈悲,這種人決定有福;做事情認真負責,決定可靠。我們找人、交朋友,要找這些人。這些人對我們決定有好處。所以菩提心相,那是與法界虛空平等;虛空多大,心量就多大。這一句是解釋菩提心相,相狀有這麼大。下面一行文是簡單介紹古大德為大眾解釋佛經,它有個原則。它有四個例子,用現在話講,它有四個原則。第一:

  【隨相消文。】

  先把文字表面的意思講清楚,這叫『消文』。第二:

  【以教揀別。】

  這屬於判教,佛講這部經的意思,有淺深、廣狹不同。我們現在讀的這個書是屬於華嚴宗的,《華嚴》是依賢首的判教。賢首判五教:小、始、終、頓、圓,這個意思是屬於哪一個意思,而實際上,它是圓融。《華嚴經》上說得好,「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是有次第、有等級的,圓融是沒有次第、沒有等級的。由此可知,真正差別在哪裡?是接受的對象,我們學的人根性有差別。我們如果是小乘根機,祖師大德跟我們講經用小乘講法,我們是大乘根機,他就用大乘講法。經沒有大小,經沒有五教、四教;人有大小,人的根性有大小,確實有差別,所以才說圓人說教,無教不圓。所以教,前面跟諸位提到沒有定法,它沒有意義,所以這個意思就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完全因人而異,人是聽眾。契理是沒有問題,契機必須要注重。『以教揀別』,這是契機,才能夠令大眾得真實的利益。第三:

  【本跡融會。】

  『本』,是諸佛菩薩他們親證的境界。『跡』,是他所現的形象。在跡象上來說,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人間,生活起居、工作行為跟我們一樣,沒有差別,這在跡象。而在本地完全不相同。我們凡夫是在迷,他在悟;我們凡夫有苦,他沒有苦。凡夫的感受,在佛經裡面講不外乎五種:苦、樂、憂、喜、捨。身有苦受、有樂受,心有憂受、有喜受;當我們身沒有苦樂,心沒有憂喜的時候,叫做捨受,統統捨下了。捨受好,但是時間太短,外面輕輕有一點誘惑,煩惱又起來了。苦樂憂喜都是煩惱,七情五欲。而諸佛菩薩所示現的不一樣,他沒有苦樂憂喜捨,所以他的受叫「正受」,佛學的術語叫「三昧」。三昧是正受,正受是正常的享受,永恆不變的享受,所以這叫真樂。極樂世界,我們不要想錯了,到那裡一定非常快樂,那就完全搞錯了。到那個地方苦樂都沒有,才是真樂。有苦有樂,那個樂還是苦,那個樂不是真的。為什麼?相對的。苦樂兩邊都沒有,憂喜兩邊都沒有,真樂!甚深的義趣,我們要能夠體會到。

  「本跡」如何能夠融會貫通,對我們的好處多了。我們也有本,也有跡;佛菩薩有本跡,我們也有,決定沒有例外。佛菩薩能以種種示現,我們又何嘗不是種種示現?不過人家清楚,人家明白,叫不昧因果。我們完全無知,把假的當真的,這就好比什麼?好比演員在舞台上表演。菩薩知道自己是演員,演的是假戲,演得很逼真,讓大家很開心,這是菩薩。凡夫是什麼?到台上表演,忘掉了,以為是真的,所以他真有苦、真有樂,這錯了。要知道佛菩薩跟我們凡夫都在表演,他覺悟,我們迷惑,我們假戲真做了。他們是真做假戲,我們假戲真做,就這麼一點差別。所以反過來,凡夫就成佛了,凡夫作佛一念之間。第四個原則:

  【觀心虛求。】

  這一條最重要,這一條真正能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虛求』,這兩字用得好,不可以坐實,一坐實就壞了。前清《金剛經》有個註解,叫《心印疏》,從前道源法師講《金剛經》喜歡用這個註解,這註解是不錯。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面說它還是坐實,換句話說,沒有虛求,可見得這個事情不容易。什麼叫「虛求」?離心意識叫虛求。所以這個「虛」,它的意思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心是妄想,意是執著,識是分別。換句話說,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是「虛求」。只要你夾雜著妄想分別執著在裡面,你就坐實了。換句話說,心裡頭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時候是真心;有妄想分別執著叫妄心。妄心怎麼能夠求到真實?宇宙人生真相你怎麼會明瞭?唯有用真心,幹什麼都要用真心。如果你做生意,你來問:法師,我要用真心,我一個錢都不能賺了。妄心能賺錢?我不相信,真心賺得比你更多。你妄心賺得很有限,真心賺得無量無邊,你不懂。為什麼?你從來沒有用過真心,不知道真心作用的廣大。你一向都是用妄心,什麼叫真心,你也體會不到。體會不到,這是事實,是有它的難度。所以佛菩薩有善巧方便教我們轉,把私心轉成大公無私的心,這樣就好。

  『觀心』。「觀」是慧,「觀心」就是前面講「慧住空性」。空性就是心,慧就是觀,要用智慧去觀。慧裡面沒有妄想,有妄想就不是智慧。有妄想是什麼?我們今天世間人講聰明。聰明這裡頭有妄想,沒有離開妄想;智慧決定沒有妄想。智慧難,聰明多。佛家講聰明跟智慧意思完全不同。慧,一定從定中得來的。定是什麼?清淨心、平等心。心不清淨、不平等,哪來的智慧?清淨、平等生智慧。心不清淨、不平等所生的,佛家叫做「世智辯聰」,這是世間人的聰明,他不是真智慧。換句話說,他解決不了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世智辯聰反而把問題搞複雜了。這種事情古今中外,不但歷史上常見,我們如果冷靜觀察現前的社會,我們周邊的人物都犯這個毛病。他執著,他不覺悟,他不會回頭。能夠稍稍覺悟,想回頭了,念佛的人、學佛的人,他明白這個道理,認真努力學習,漸漸省悟過來,這一悟過來之後,就得大自在。

  所以佛法教我們作觀,這是佛法修學的三個普通的綱領,禪宗用得最多,觀照。絕對不是說,你去研究研究,研究是用什麼?用妄想,用分別執著。觀照就是不用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現在哲學裡頭有個術語叫直覺,有一點這個意思,直覺。絕不通過思惟想像的,用這個方法你才會看到真的東西。功夫再升等,照住。照住,在一般講是得定。如果用我們淨宗的修學三個階段來說,觀照就是功夫成片,照住就是事一心不亂,最高的境界是照見;大家念《心經》,「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那是最高層次的,在淨宗是理一心不亂。說法不一樣,境界意思完全相同。宗門講這三個階段:觀照、照住、照見,淨土宗講: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名詞術語不一樣,達到的境界完全相同。所以要想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難!實實在在是難,我們自己要曉得。

  我為什麼不學禪?其實我學佛第一部書就是讀《六祖壇經》,我非常喜歡、非常愛好,過去我也曾經講過不少遍。為什麼不學?自己想一想,妄想分別執著斷不掉,那就是說我不是禪的根性。我對於修禪的人很讚歎,他的本事比我高,他能夠斷煩惱,我斷不了,所以我回過頭來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是轉變,轉就容易多了,轉煩惱成菩提,轉自私自利為一切眾生,這個我可以辦得到。轉己為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我從這個路子走。這幾十年當中,有那麼一點效果。這個效果,我想諸位同修都非常明顯的覺察到,從哪裡覺察?你們常常聽我講經,我講了四十年,你們把過去我講的那些錄音帶,跟我現在講的比較比較,我有進步。有進步就轉過來了;沒有轉過來,決定沒有進步。從這個地方看到的效果。這是古德介紹經典四個原則,最重要的是末後這一條。

  【得四一門。非數他寶。】

  這個『四』就是第四。你要是第四這一門得到了,『非數他寶』,佛經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你所講的經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經。誰的經?你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但是我們的自性並不很明顯,很模糊,若現若隱,藉著釋迦牟尼佛的經這一照,我們這個光就透出來,就跟他結合了,就是這麼個味道。這就相當不錯了,藉著他的光引發我們自性光明。

  【輕此一門。解脫逾遠。】

  如果你把這一門看輕了,你光講前面三門,前面三門,那就是說的「能說不能行」,你不能成就。有第四這一門,能說又能行。由此可知,真正修行功夫沒有別的,觀照而已。觀照是真正改變思想,改變我們的見解行為,捨棄自己的成見,隨順佛菩薩的教誨,決定有成就。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此地。這個向下經文是正式介紹吉祥雲比丘,對於善財童子的教誨,給我們帶來真實的利益,這個下一次我們接著再講。好,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