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二十一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2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二十一次。請看經文,這一段明「無法可得」: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經文講到這個地方,須菩提尊者聽了上面佛一再給我們發明身即非身、相亦非相,甚至說即非說,眾生即非眾生。從這些意思來看,能說所說、能度所度,一切俱空,皆了不可得,這個時候才真正覺悟實無有法可得。在這個地方尊者就說,佛所得的無上菩提究竟也是真無所得嗎?這個話『耶』字在此地,看起來好像是個疑問詞,其實這是他的悟處,恍然大悟!世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正是他的悟處。他悟什麼?就是悟「無所得」,連這個無上菩提都無所得,何況其餘!諸位曉得,無所得才是真正的得。記得前面跟諸位說過,在我們平常口頭語當中常講捨得捨得,捨就是無所得,把一切都捨掉,捨了之後才有真正的得。由此可知,不能捨這個觀念裡面的得是得失之得,意思是說有得有失、有失也有得,那是得失之得,是《百法》裡面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裡面之得。佛得無上菩提,不是二十四相應裡面的得,是真正的得,真正的得是無得無失、無失無得,這才叫真正的得。這個意思正如同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既然本來具足,當然就沒有一絲毫欠缺,也不會有任何的得失,這個叫真正的得。到無得、無不得的時候,這個真正的得到,境界才能夠現前。

  在這幾句經文裡面,有點意思我們在這個地方看。「長老於此處」,長老就是須菩提尊者,他在金剛會上一直到這個地方,「示現初悟」,這個是示現的,我們要記住,佛講經講到這個地方,他恍然大悟,「如夢方醒」,好像一場大夢一下驚醒。這個意思「正示學人應如是窮究到底」,這個窮究是甚深的參究功夫,「不令有一絲法執存在」,不容許有一絲毫的法執存在,然後「我空性顯,始覺合於本覺而成大覺」,禪家所謂大徹大悟,教下所謂大開圓解,就是這樣的境界。這裡特別要注意的,就是法執不能有一絲毫存在。「觀六祖悟之於先」,六祖是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開悟,所以六祖在前面經文裡面開悟;「尊者於此徹悟」,尊者就是須菩提尊者,他是在佛說到非眾生、非不眾生,說到這個地方開悟的。我們想一想,「吾何以不能悟入耶?」看到別人都開悟了,我們自己讀經也曾經讀到過「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曾經讀到此地,佛說「眾生則非眾生」,我們為什麼不能開悟?這是要認真去反省、去檢點的。我們之所以不能開悟,不但法執存在,我執也未空,我法二執俱存,就把自己的悟門堵塞,這是我們之所以不能開悟的原因。本經的宗旨無非是教我們斷一切分別執著,而後才能夠悟入。「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是就修因證果而說,非畢竟無得。」這個意思要懂得,不是真正無得。無得是無二十四個不相應裡面的那個得,沒有這個得;而佛是真正之得,真正之得沒有得失,這個無得是無得失之得,佛是有真正之得。「為無所得耶,這句是就法說,非畢竟有得。」無無得、亦無有得,「總明無得之得的意思」。句子裡面每一句所含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把它看清楚,這個地方不能有一絲毫的疑惑,如果有疑惑,對我們來說都是修行證果上的障礙,所以這裡說,但有名耶,不可以執著。尊者說完這些話,世尊就給他印證:

  【如是如是。】

  這就是告訴須菩提,你所說的、你所見到的,一點都沒錯。『如是如是』,你所悟的、所說的對極了。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佛不但給他做印證,而且再給他做一個說明,「佛得的是無得」,這是真正得到的,佛所得到的無得無失。「真如本性空寂之中」,性是空寂的,所以六祖說本來無一物,「本無少法」,本來無一物。「無上菩提,但名言耳,豈可著乎。」無上菩提只是個名而已,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對佛得的無上菩提我們千萬不可以執著,執著就錯了,不要以為像我們情識裡面所講的這種得失,那就錯了。

  「少有分別,便是第六識,我相是也。」這是特別要記住,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世出世間一切法,才有一點分別,這是第六識,第六識就是本經所講的我相,有了我相,四相就具足。有我相,就有人相、就有眾生相、就有壽者相,四相具足是凡夫,決定不是佛菩薩。「少有執著,便是第七識,我見是也。」第七識是我見,既有我見,四見也具足,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統統具足,具足我見,他還是個凡夫。這就是佛為什麼要我們離分別執著,分別是我執的根本,第七識末那裡面有法執的根本。「分別遣盡」,一切法裡面都沒有一絲毫的分別,「則六識轉」,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由此可知,眾生這個觀察不妙,不妙在哪裡?因為有分別,離開了分別,你的觀察就妙,叫妙觀察智。「執著遣盡」,一切法裡頭不再有執著了,連佛的無上菩提也不執著,「則七識轉」,轉七識為平等性智,七識不轉沒有平等。「二識轉,我法空,皆平等一如也。」轉第六意識證我空,轉第七識證得法空,這兩個識是在因地轉,只要這兩個識轉了,前五識自然轉成成所作智,阿賴耶自然轉成大圓鏡智,所以說是五八果地轉,六、七是因地轉。由此可知,古德常常講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就是修行。聞法要在會歸自性,修行要在轉識成智,這是非常好的指導要領,言語簡單到了極處,說得清清楚楚。無上菩提是佛果地上親證自受用的理體,如果要是有一法可得,那就不叫無上,那就不叫空寂。本性圓滿具足,無欠無餘,不得已給它取個名字,名是假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梵語所稱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再看下面經文,底下講諸法「本無高下」,本無是講的一切法: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句子裡面含義很深,「自此」,從這個地方起,一直到「是名善法」這段經文為止,「乃上說諸義之總匯」,這是我們要記住的,總匯也就是總結,統統結歸在這幾句經文之中。「前面從開經以來所說之理、所說之事、所說之性、所說之修,千頭萬緒,盡歸結在此數行之中」,這幾行經文就重要了。「此數行經義,洞徹於胸,則諸義皆得以貫通,皆知所運用矣。」諸義是說的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義理,包括的範圍非常的廣大。從這個地方來看,佛讚歎般若為佛母,佛說一切諸佛從此經生,我們就相信了,不會再懷疑。所以這部經的經義,對一個修學大乘的人來講,比什麼都重要。我們不但要徹底了解,要洞徹,洞徹就是前面所講窮究的意思是一樣的,不能有一絲毫疑惑存在。在學習過程當中,同參道友互相切磋琢磨是非常的必要,老師,我們講一個明師,明師只能夠指我們這一條道路,至於悟修畢竟還是自己的事情,悟修得力於同參道友的最多,所以講參學就是這個道理。縱然我們沒有辦法到外面去參學,如果自己家裡,家人對佛法有興趣,可以互相在一塊研究討論,鄰近的親戚朋友,有志同道合,每個星期可以約個一次、兩次,一、二個小時互相切磋琢磨,對我們的信解行證必定大有幫助。經義貫通,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能貫通,而且能把經義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使我們生活就變成般若,般若就是自己的生活,知所運用矣,這一點希望同修們要留意。

  我們再看前人的註解,經裡面所講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任是何法,猶言一切法,不可坐實在菩提上。」不可以把是法這兩個字坐實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你不要認為佛講是法,大概就是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指別的事情,那你就誤會了。佛說這個意思很廣大,任何一法,世出世間法哪一法都在裡面,所謂是萬法平等,萬法一如。「平等」,要緊是個平,平沒有高下,「既無高下,哪有無上!」我們講無上菩提,根本就沒有高下,哪來的無上!「諸法如義,法皆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是法平等,哪一法不是佛法?關於「是法平等」這一句,江味農居士說,古德《金剛經》註解裡面,要推肇公、智者註得最好。肇公是僧肇大師,鳩摩羅什大師的學生;智者就是智顗大師,天台宗創始人,第一代祖師。這兩位老人家在《金剛經》註疏裡頭這一句意思是講,「人無貴賤」,人平等了;「法無好醜」,法平等了。人代表一切有情眾生,法不但是無情的眾生也包括在其中,連佛所證的甚深境界都包括在裡面,「蕩然平等,這就是菩提的意思」,菩提是覺。換句話說,在一切人、一切法裡頭如果不平等,那你就是迷、就是不覺。別人是迷、是覺與我總不相關,最要緊的是要問問我自己是迷還是覺,這一點非常重要。別人覺悟了,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了,阿彌陀佛也已經成佛,與我無關,要問問我們自己幾時成佛,這才是切身要緊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幾時才能做到人法平等?這個事情要在境界裡面去鍛鍊,尤其是要在人事的境界裡面去歷練,把你的心鍊平,而後才能見性。

  「法無對待,假名無上。無高下,假名正等。」因為法沒有對待的,是平等法,不是對待法,一切法總是平等,所以叫做無上。換句話說,你的心平等了,就稱作「無上」;你的心在一切法裡頭沒有高下了,就給你起個假名叫「正等」;如果能做到「無能覺亦無所覺」,能所雙忘,這就給你起個名叫「正覺」。正覺是假名,正等也是假名,無上還是假名。由此可知,不無假名。「不分別法,不執著法,且無法之見存,乃名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見就是見解,連法的見解都不存,這就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我們的病就是沒有辦法離開分別,沒有辦法離開執著。世出世間一切法不接觸則已,一接觸立刻就起了分別執著;換句話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不迷的,迷就是起分別、起執著。真正的覺悟,覺悟是在一切法裡頭不起分別、不起執著,那就是覺悟,這個意思非常的精微,我們在這部經裡面要細心切實的去探討、去揣摩,萬萬不能夠錯會一點意思。不分別法,連不分別法這個念頭都不可以有。如果說「好,我一切都不分別了」,諸位想想,你還是在分別,你分別一個不分別;「我一切都不執著了」,結果你還是執著,你執著不執著,依舊是迷,不是悟。

  「這部經前半部令於一切法無住,遣分別我執;後半部令於菩提法亦應無住」,這個境界又提升了一層,「遣其俱生我執」,前面是分別我執,這個相粗,俱生我執這個相就微細,「皆為顯平等性也」。佛為什麼這樣教我們?他的目的就是在顯平等的性體,平等性體就是我們自己常住真心,就是自己本人。「不可得,能執心忘」,能執的心沒有了。所以不可得一定要悟,如果不悟一切法不可得,你這個能執著的心永遠沒有辦法遣除,這叫俱生我執。這是講能能夠執著的心,換句話說,就是第六識跟第七識。你為什麼會有這兩個識,會有第六、第七?因為你在一切法裡面以為可以得到,所以才有這兩個識變現出來。如果你一旦覺悟了,一切法確實不可得,前面講過三心不可得。「緣生,所執法空。」緣生,這是講外面境界,外面所有的境界,連佛的三身、連佛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都是緣生,緣生性空,即空即假、即假即空,你所執的法本來空寂,你怎麼能夠執著?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細心的去體會,經裡面所講三心不可得的意思太深了,真正覺悟了三心不可得,能執著的心就沒有了,換句話說,那就是轉第六識、轉第七識,你的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就能現前。佛在《金剛經》這樣的開示真正是善巧至極,你果然要是悟得這一句經文,諸位想想你還有什麼煩惱,沒有煩惱了。為什麼?三心不可得,哪來的煩惱!煩惱什麼?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你如果一旦覺悟,過去已經過去、未來還沒有來、現在不住,一場空!那你想它幹什麼,那不叫自生煩惱嗎?你本無煩惱!是你自己以為三心是真的、這三心可得,無量無邊煩惱從這裡生的。如果你一旦覺悟三心不可得,你無量無邊的煩惱從此就息掉,這是從內心上講。

  畢竟外面五欲六塵的境界擺在我們面前好像是真的,具有很大的誘惑性,你這個心被外面境界誘惑牽著走,你那個是什麼心?就是你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真心、如如不動的心不被誘惑,被外面境界誘惑的是妄心,就是三心。哪裡曉得外面境界五欲六塵固然是有這個幻相,但是它是緣生,緣生之法當體即空,無有自性可得。真正悟三心不可得,內裡面的妄心息了,不起心不動念,真正悟得一切境界相、一切法是緣生,當體即空,那你這個攀緣的心當下就斷掉,不會在外境上攀緣,內裡面妄念息了,外面攀緣的心也沒有了,無上正等正覺就現前。所以這部經言簡意賅,所說的是真正成佛之道,經文字不多,義理說得很透徹,而且平實,不是叫人不能接受的。

  這一段重點就在平等兩個字,平等兩個字可以說是佛出世的本懷,不但是本經的教眼,實在是一切大乘佛法的綱宗。經文一開端,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著衣持缽、次第乞食是講的行平等事;收衣缽、敷座而坐,示現的平等理。經文自始至終,世尊與須菩提尊者一問一答都是說的平等法。佛教我們降伏妄心,教我們住心無住,是講平等的作用。而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無法可得,這顯示平等的理體。向下還有經文、還有問答,無非顯示平等的義趣。像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的留意,要細心去體會,把佛菩薩祖師所說的,怎樣把它變成自己的,變成自己的理體、變成自己的受用、變成自己的境界,這才叫真正學佛。

  請看下面經文,這一段指示我們「的示修功」,修行用功: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以無住的心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包括的範圍也是很廣大,這樣才能夠得無上正等正覺。此地說,「理雖平等,事無不修。」理上講雖然平等,在事上還是要修行。理平等,事要認真去修,「所謂全性起修,非謂不修」。不是說理上平等,你就可以不修了,「無修而修,無修就是修,修就是無修」,那你已經瘋狂,你已經曲解經義。平等性,全性起修就是用平等性去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這是佛法,所以不是說的不修。「讓禪師云」,懷讓,我們在《六祖壇經》裡面看到,他見六祖的時候,六祖問他:還有修證否?他說:「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可見得他還是有修,還是有證,但是不染。為什麼不染?平等,他這個修是全性起修,全都是性,全都是性就是此地講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就是全性。用全性來修,性沒有染污,所以染污即不得;因為他起修,所以修證即不無。

  「古德修行,必須先悟本性,建立信心」,所以這個悟性很重要,就是悟平等這個道理。萬法平等,我們建立信心,就是建立這個信心,真正相信萬法平等,諸法一如,相信三心不可得,相信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要相信這個。一切法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因果不空,信這個,「依照這個教訓,依照佛的教誨,剋實真修,方得契入」。契入就是一般講的證果、見性、得道,是同一個意思。經文裡面,「無我這一句」,這是空,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空也,不著有,這是屬於修慧」。凡是講空、不著有,這是修慧。「修一切善,有也,不著空,修福也。」一切善就是指的我們日常工作,我們日常工作很認真,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得盡善盡美,自利利他,這就是修一切善。修一切善是有修,前面講空,這是有,有不著空,這是修福。換句話說,把這個連起來看,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樣的心,來修一切善法,這是「二邊不著」,無我不著有,修一切善不著空,空有二邊不著。「二邊又不離」,為什麼?無我是空,修一切善是有,二邊又不離,這是「平等中道也」。偏在一邊,不平不等。所以,空跟有是一不是二。

  這個意思再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以無分別、無執著的心,修一切善法,則合於諸法如義」。如是什麼?空有不二,性修一如,前面講稱性起修,性修一如,這是「成法身之因」。你成佛了,成這個果。法身之因,就是以無分別執著的心修一切善。「福慧雙嚴,成報身之因」,前面講無分別心是修慧、修一切善是修福,你福慧雙修,修成的時候福慧莊嚴,這是報身之因。諸位看這是講佛的三身,三身的因從哪裡?你曉得修因,將來才能夠得成三身之果。「圓修一切法」,圓修一切善法,「得方便智」,方便智就是後得智,這是「成就應化身之因」。這一段是把三身因果說出來了。由此可知,只要你能夠無住修善,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總叫無住,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修一切善法,你就能夠成就三身之果。因為佛這一句的開示就是說明了果地三身之因。

  「法與非法,了不可得,即三心不可得」,法是有,非法是空,空有俱了不可得,這就是三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亦即能修所修、能證所證了不可得,如是一切了不可得,則常住真心,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便了了而得」。這個得是什麼?就是現前,你的常住真心,諸法如義、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境界完全呈現在你的面前,你就了了而得,樣樣樁樁你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意思我們一定要很清楚、很明白、很正確的理解,特別要防範墮在空見裡面,所謂是惡取空,那個麻煩就大了,萬萬不能墮在空見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參訪善知識,經常與這些諸上善人研究討論、切磋琢磨,以遣除自己的疑情,建立自己的信心,精進不懈,依教修行。請看下面經文: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無上菩提,不可執實。」無上菩提,不可以執著以為是個實在的。無上菩提在一切善法裡面至高無上,都不可以執實,「一切善法又何可執實?」所以對於一切善法不能執著,「故更需遣之」,不能夠執著,心裡不能夠有這個東西在,心裡面有一物就是病、就是迷惑。一切善法,為什麼你不可以執著?為什麼心裡不能有?因為「一切善法也是緣生假有」,不是真有,「即有即空、即空即有」。

  「但用無分別執著之心,修無有高下平等之一切善法,便契法性。」這樣與性就相應,與你的真如本性,法性就是真如本性,就相應、就相契合。所以這一句非常重要,會不會修行就看他懂不懂這個道理,功夫用得得力不得力,就看他是不是與這個方法相應,與此地所說的相應就得法,得法,功夫一定得力;如果違背此地所講的方法,他就不如法,不如法他用功就不得力,用功不得力必定是增長無明、增長邪見,他與無明邪見相契合、相應,他不與法性相應。用這個心修這樣的法,修無有高下平等的一切善法,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不是這樣修法,就不是真修,真正的修行如是而已。

  沒有學過大乘經典的人,或者是沒有學過《金剛經》的人,對這些原理原則當然不知道;我們學過了,對這個道理多少會有一個概念。而在日常生活當中,平等心生不起來,法空的見解也不能現前,依舊是用的三心。我們平常講三心二意,三心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二意就是第六意識、第七意識。三心二意是凡夫心,三心二意是生死心,三心二意是分別執著心,都是法性的障礙。我們今天搞清楚,明白了,恍然大悟,六祖之所以能夠悟入,他沒有三心二意;須菩提尊者所以能夠悟入,他也沒有三心二意;只要你沒有三心二意,你就能悟入,只要你沒有三心二意,你就是正修,真正的修行。希望我們都能夠通達這個道理,都能夠依教奉行。請看下面一段經文,「引事顯勝」: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

  這是比喻。一個單位世界有一個須彌山,一個小千世界有一千個單位世界;換句話說,小千世界有一千個須彌山王。中千世界裡面包含有一千個小千世界,大千世界裡面又包括有一千個中千世界,這個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三千大千世界裡面須彌山王有十億個,十億像須彌山王這樣的:

  【如是等七寶聚。】

  這麼多的七寶聚集起來。

  【有人持用布施。】

  假設有這麼一個人,拿著這麼多的七寶聚去布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

  另外有這麼一個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此就是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

  全經不必說了,乃至最少,少到極處,少到四句偈。佛經,對於文字計算的方法,部頭大小的計算方法是以偈頌為單位,四句就叫做一首偈,『四句偈』就是一首偈,一首偈就是經文裡面任何四句。可是在此地最重要的關鍵是『受持』,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你不能受持全經,你在經典經文裡只能夠受持四句偈,只能夠受持少少的四句,自己能夠受持,『為他人說』,又能夠為別人解說,那你所得的福德:

  【於前福德。】

  前面這個人用十億個須彌山那樣的七寶聚去布施,這個福德比不上你。

  【百分不及一。】

  比不上你這個福德百分之一。不但百分之一比不上:

  【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換句話說,根本就不能跟你的福德相比。這樣說法我們能相信嗎?世間人眼睛裡面只有金銀財寶的布施,只認為這個是人間的大福德,受社會大眾的讚揚。只有釋迦牟尼佛把這些窮和尚的地位給抬高了,這些窮和尚天天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也在宣揚佛法,受持經典,為人演說,這聽了還有點安慰,不至於退了心。我們世間人表揚的好人好事都是什麼?財布施。畢竟他們的布施還沒有到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王七寶聚的布施,所以學佛的同修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能退心,也不能夠貢高我慢。為什麼?受持無非是修平等心而已。前面跟諸位說過,佛就是一個平等法,教你行平等事,教你證平等理,教你說平等法,教你顯示平等作用,如是而已。心裡面才有一個妄念,已經就不平等了。這一番較量的顯勝,這是比較,財布施跟法布施做一個比較,顯示法布施的殊勝,真正不可思議。

  底下簡單跟諸位做個說明。「此引喻(用比喻)以顯示受持《般若波羅蜜經》,廣為人說,福德之大不可思議」,這樣的福德,誠如佛在經典裡面所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豈是我們能夠思議得到的!但是我在此地一再跟諸位提示受持重要,如果沒有受持,我拿到這個經,聽說這個經給人家講一遍福德就這麼大,我拿到這個經天天去跟人講,我的福德就大了嗎?我給諸位說,如果這個樣子去廣為人說,只是嘴巴在說好話而已,比罵人好一點,沒罵人,在說好話。所得的福德有限,太有限了,比不上人家那個寶石。要緊在哪裡?受持。受持是什麼?前面一再跟你講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受持。修一切善法,廣說。我們想想,我們有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真正沒有了,叫受持《般若波羅蜜經》。沒有四相、沒有四見了,《金剛經》上隨便念個幾句,為別人解說,這個福德之大就不可思議。這是正義,不能夠誤會。

  「經雖然是文字、言說,然由文字起觀照」,可見文字是有作用的,不是完全沒有用處。正因為有文字,才能夠生起觀照的方便,「便由觀照而相似」,功夫一層一層的提升,先有觀照,由觀照到相似,我們前面講過了,相似位就是照住,先觀照,照住了,照住就是相似位的菩薩;「而分證」,再提升,照見,照見是分證位的菩薩,圓教初住以上一直到等覺都是分證位,「而究竟成無上菩提」,究竟成無上菩提那是圓滿的位次。這顯示出我們修行的一個階段,不斷提升,它的因緣就是有文字。所以你為別人講四句偈,雖然是少,如果那個人要是真正明白,真正覺悟了,他就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依文字起觀照,他就證入到觀行即的地位。觀行即的地位我們不要輕視它,如果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講,觀行位的菩薩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地位看起來不算怎麼高,可是帶業往生他有決定的把握。《往生傳》裡面我們常常看到預知時至,瑞相現前,許多都是這個位次,生死自在,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如入禪定,許多都是觀行位的學人。到相似位,那已經是事一心不亂,他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方便有餘土,不是凡聖同居土。到分證位,那是上品上生,花開見佛,他是生實報莊嚴土。諸位想想,我們不講實報,也不講方便,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一生圓滿菩提,豈是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能夠比的!道理在此地。

  江味農居士,他在近代給我們示現一個榜樣,他所提倡的口號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他理論的依據就是用金剛般若這個理論,把這個理論、這個般若的道理完全用在念佛上,真正能夠通達般若,深解般若,念佛求生西方淨土必定是上品上生,當生成就的佛法無過於是。這一點希望我們同修要能夠覺悟,要能夠把握到它,更應當大力來提倡、來弘揚。我建這個道場,我這個道場像民國初年印光大師一樣,專門就是一個淨土道場,除了念佛之外,不作餘事;除了講解淨土三經一論之外,不講餘經。專一的道場是最容易成就人,或者範圍稍稍放寬一點,經論不能太多。像近代大德提倡有所謂淨土五經,淨土五經是將淨土三經再加上《楞嚴經》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再加上《華嚴經》裡面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行願品」,合起來稱之為淨土五經。如果要想把自己提升到上品上生,那一定要通達般若的道理,我們也不妨加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合起來有這六種經論就足夠了。像古來祖師所說的,千經萬論讓給別人去開悟,我們自己只要這六門東西就足夠,保證我們這一生得生淨土,得見彌陀。所以說四句偈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道理就在此地。底下這一段是講「離相平等」,請看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

  你的意思以為如何?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

  你們大家不要講如來還起了這個念頭,起什麼念頭?

  【我當度眾生。】

  『我』是如來自稱,我天天說法,我在這裡度眾生,你們不能起這個念。

  【須菩提。莫作是念。】

  一再教給須菩提尊者以及大眾不要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是不解佛所說義,那是大錯特錯,那是謗佛。

  【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實無』,這個地方有一點,這個地方是一句,實無,實在沒有這麼回事情,『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底下有解釋,這都是經文裡頭所謂是教眼,關鍵的所在。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

  假如如來心裡有這個念頭,我天天在度眾生,那麼如來也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具足,如來是凡夫,怎麼能成佛?佛有四相。而佛沒有四相,凡夫有四相。

  【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有我』這個妄念,那是凡夫之人。

  【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這一段經文比較長一點,我們在字幕上從頭再看一遍,希望大家好好的把它記住。從這以下都是輾轉發明平等這個道理,佛真是大慈大悲,唯恐眾生聽金剛般若不明瞭真實意思,發生誤會、發生疑慮,所以一再的給我們說明、給我們解釋。這個地方是「就眾生與佛以顯平等,度無度念」,度眾生這個事真有,可是沒有度眾生這個念頭。經文「實無」,就是「實無作念之理」,沒有這個道理。

  「何謂實無是理?略說有四」,這個地方很重要。「第一,有能有所,只要有能有所就是分別、就是執著」,換句話說,就是第六識、第七識在用事,這是從自己這方面來說的。你說我要度眾生,我是能度,眾生是所度,這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第二,眾生緣生」,眾生也是一法,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如果你「有念,那就有法執,有法執當然有我執」,可見得我執、法執都沒忘。我能度是我執,眾生為我所度,執著有眾生,法執,兩種執著都存在,那是凡夫,怎麼是佛?不能成為佛。「第三,眾生所以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他有念」,有什麼念?有分別的念頭、有執著的念頭,分別執著都叫做妄念,所以他成為眾生。「眾生之所以得度者,以無念故。」由此可知,得度不得度就是有念跟無念。第四,佛把這個道理給你講明白之後,得度不得度是你自己,佛不能叫你無念,眾生得度是自度,不是佛度你的。因為佛沒有辦法把你這個念頭去掉,是你自己覺悟了,你把念頭捨掉,無念,這就叫佛、叫菩薩。「佛要是有念,怎麼能度眾生!」這一句非常重要,佛有念,不能度眾生。菩薩,這些說法利生的善知識,想想看,我自己有念,我怎麼能度生?我自己還有妄想執著,自己還沒有得度,如何度人?這個非常非常重要,自己要是不能得度就去度人,必定貽害眾生。

  「眾生得度,實在是自度」,我自己得度也是自度。佛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無不是教給我們自己要發大心,把這個心量拓開,因為發大心才能夠破我執、破法執,特別對於破我執是非常有效。心量小,起心動念都為自己著想,都為家庭著想,為自己一個小團體著想,甚至為自己一個國家著想,這個心都太小太小了。好,我為我這個地球來著想,你的心還是太小。佛在經論裡跟我們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太虛是太虛空,你的心多大?把整個太虛空包容。量是講度量,你的度量多大?量周沙界,周是周遍,沙是恆河沙那樣多的大千世界,這才叫做大心。縱然是為一個國家、為全世界的人類,心都太小,希望諸位要能發真正的大心,像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前面跟諸位講三心不可得,如果覺悟了三心不可得,那個心就是大心,為什麼?三心是小心,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是小心量;這個三心不可得,統統沒有了,你的心就大了。所以是你「自發大心,自開大解」,大解是什麼?般若智慧現前,也就是說無上正等正覺現前,這是大解,「要修大行,要證大果」,無上菩提。「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十方諸佛菩薩、諸善知識,不過是為我們作增上緣而已。」這是事實,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真正的自悟、自修、自證,實在是自己度自己,所以說佛不度眾生,道理在此地。

  再看「若有」兩個字,經文裡頭講的關鍵,這是關鍵的兩個字。前面講過實無,我們再看若有。「若有度眾生之念」,若是假設,假設有一個度眾生的念頭,「苟有此念,四相具足」。佛如是,菩薩如是,我們又何嘗不如是?我們今天在此地做這個工作,以這個電視錄影帶的方式把佛法介紹給諸位,要曉得,只不過是作增上緣而已。佛不敢、不可以有度眾生之念,如果我們要存著我們做這個事情功德無量、我們在這裡度眾生,那我們是背叛了佛法,我們是背叛了釋迦牟尼佛,不是佛弟子,已經變成魔子魔孫。這是我在此地要正告諸位同修,我們雖然是非常熱心努力把佛法介紹給別人,推廣到每一個地區、每一個角落,祈求世界和平,可是不能有這個念,不能有度眾生之念,也不能有弘法利生之念,所有這些念都是三心的作用,三心不可得,哪有這些妄念!

  「經說明無能所、無我法(無能無所、無我無法),意在令學人了然於平等法界,實無有我,故曰: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這兩句話希望大家多念幾遍,好好的記住。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佛是天天講經說法在度眾生,事從無中斷,意念的確沒有,佛不度眾生是說佛沒有度眾生的念頭,事做不做?天天在做,從來沒有休息,我們學佛要在這個地方學。

  底下這一段是說到「離空有以顯平等」,這裡面先說的是「離有見」,然後再講到離空見,我們把這個經文念一念: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這幾句話的意思很深,我們在此地略說。江味農居士講義裡頭註解說,這一段經文是「約性明非一非異,為全經眼目,義蘊幽深」。他這個科題意思的確是相當的明見。講到觀跟見,意思有一點不同,「觀是約學人修觀來說的,見的意思是就如來現身來講的。」這個問意,釋迦牟尼佛提出這個問題來問須菩提尊者,可以觀想有相的應身,就佛的應身來說,「可以觀想有相之應身,即是觀想無相之法身否?問意在此地。」如果執著以為可以的話,在應身就可以見到法身,你要是「執著以為可,未免取相」。取相執著有,這是「執著有的過失」;你要是「執著以為不可,未免滅相,你還是有執著,你墮空的過」。一個是著有,一個是著空,你執著「可」有過失,執著「不可」也有過失,這是說明佛這個問意所在。

  經從上面一直到現在,「屢說即非是名」,這樣的句子很多,意思很深,它的目的就是「預防我們會執著一邊」,空有,你總會執著一邊,執著一邊就不見中道,「此處正明性相非一非異」,性相既然是非一又非異,因此二邊都不可以執著。須菩提尊者所答覆的「如是如是」,這個答覆「實在不是應諾之辭」,這兩個如是,「乃是說理」。這些句子當中,精微之處我們的確不容易看出來。如是,「如者,諸法如義;是者,一切皆是義。唯如則皆是,不如則皆非是。」換句話說,見相就是見性。須菩提尊者可以這麼說,為什麼?因為他已經見到諸法如義,已經證得平等之理一切皆是。換句話說,沒有到達這個境界,那就不如是,就皆非是。所以到「法法皆如、法法皆是,必其能如,而後方是」。這個境界是有相當的深度,須菩提尊者可以這樣說,如果我們也是依樣畫葫蘆,也照須菩提這個意思來說,那我們就大錯特錯。為什麼?因為我們畢竟還沒有到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沒有到這個境界。後面兩句話在此地是有作用的,「必其能如」,我們現在還沒有能如,沒有能如怎麼能夠說見相就是見性?怎麼能夠說見應身就是見法身?

  「長老答意,既一如矣」,他是能如,在他是能如,所以「觀相即是觀性」,所以佛的問、長老的答,意思很深,而且非常的圓滿,「其意既深且圓」。這都不是我們的境界,雖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曉得在佛與大菩薩的見地如是如是,但是那畢竟是佛與大菩薩的見地,不是我們的見地。我們如果要說這句話,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按照修行的次第來說,必須到照見的時候才有資格像須菩提尊者「如是如是」,我們在觀照的過程當中,或者在照住的境界裡面,都沒資格,一定要照見才有資格。須菩提這麼一答,佛當然曉得那沒話說,知道須菩提這個境界是已經入佛知見。可是怕的是後來有人聽到須菩提這麼一答覆,發生誤會,所以底下這段經文要給我們沒有見性的人來說法,批評須菩提就是批評我們沒有見性的人,不是真正對須菩提說的,是藉著批評須菩提,來為我們沒有見性的人來說法。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