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十九集)  1983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4-001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十九講。請看經文,上一次講到「無有法名為菩薩」,說到度生無法,我們再接著看今天這段經文,說明「嚴土無法」,嚴是莊嚴,土是佛國土。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這一段經文是說真如自性,就是法身,在淨土經論裡面我們常常講到常寂光淨土,常寂光中身土不二,這也是講法身地上實在是找不到能嚴之身,也沒有所莊嚴的國土。如果菩薩他要是起了一念,說『我當莊嚴佛國土』,諸位想想必定有一個能嚴之我、所嚴之處,豈不是能所宛然,四相具足?那就不是菩薩。我們在這個地方簡單把這個意思表示出來,「此示真如自性,即是法身,法身地上,無能嚴之身,亦無所嚴之土。常寂光中,身土一如。」這一段經文好懂,「莊嚴,順俗諦說。即非,順真諦說。是名,就中諦說。」佛平常教導菩薩,說「莊嚴」,順俗諦說,法身有莊嚴。說「即非」,是順真諦說,真如法身本來清淨,真如之體是空寂的,如果要是有莊嚴,諸位想想那就不空,所以說即非,顯示出當體即空。講「是名」,是從中諦說的,真如法身不落有無二邊,遠離凡聖,雖無莊嚴,但是它也不妨礙莊嚴,所以說於無莊嚴之中說明莊嚴,這個意思在此地。再看下面一段,是講通達無我法,通是講的解悟,達是說的證悟,「明達無我法」:

  【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這也可以說把菩薩的定義很簡單、很明白的告訴我們,這段經文在此地是「總結實無有法謂之菩薩也」。「通達無我法者,即人空、法空、空空」。「無我」是人空,「無法」是法空,人空、法空皆空了,空也要空。如果你執著有個空,那就錯誤,所以空也要空去,這是大經裡面常講的大三空三昧。這地方說,「通是悟解」,這是初初入門;「達是悟證」,是通達之究竟位,悟解是通達的開端。這個地方我們應當要明瞭,那就是學佛必須要通達二無我,我們在經論裡面常常看到,講堂裡面也常常聽到二無我的道理,甚至於自己為別人解釋,也能夠把這個道理說得頭頭是道,試問我們通達了沒有?實在說沒有。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常常講信解行證,我們起碼的信字沒有能建立,解與行怎麼會沒有過失?這是我們學佛必須要認清楚的。《華嚴經》上講「信為道源功德母」,前面我們講過「信心不逆」,「信心清淨,則生實相」,這都是非常重要的開示。信心沒有建立起來,我們對於經義的理解談不上深度,我們的修行也談不上正確。我們看到有一些人真正是用功勤苦修學幾十年、修學一生,終無成就,原因在什麼地方?是在信心沒有能夠建立。換句話說,我法兩種執著一天比一天堅固,沒能放下,二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人我執是煩惱障的根本,法我執是所知障的根本,所以我們看到一些學佛之人愈學煩惱愈多,愈學所知障愈重,他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能夠「通達無我法者」,毛病在這個地方。

  無我就是無四相,證得人空;無法就是無法相,這裡頭包括非法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無法相,法空也,無非法相,空空也,所謂是一通一切通。我執、法執、空執全都消除了,這三種執著消除,於是三空全顯,佛才說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菩薩。我們發心學菩薩道、修菩薩行,在這個地方應當要著眼。再看下面這一大段經文,這是世尊以五眼圓見來給我們做證明,「直顯般若本體」,就「知見圓明」來開示。下面這段經文,「佛見圓見」,經文有五小段,我們一氣把它念下去:

  【須菩提。於意云何。】

  佛叫著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

  【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這五小段只是裡面換五眼的名稱,其餘句法完全相同,諸位把經文仔細再看一遍。我們細細的研究這一段的經文,佛是「借五眼來說明佛的見解是圓融的」。合上面講過的經文是「令通達佛見」,意思在這個地方;要是合底下一節經文,佛的意思是「令開佛知」。這是非常重要的,像《法華經》裡面所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經上講的五眼,我們在此地略微介紹一下。五眼,第一個是「肉眼」,肉眼是凡夫之眼,「所見有限,唯見障內」,只要有障礙就會把我們的見量障礙住,譬如我們在這個講堂,我們講堂四周圍有牆壁,這個是障礙,牆外面一切的境界我們看不到,為牆壁所障,這是講見的範圍有限。第二種叫「天眼」,天眼是「由業力或定力而得,能障外事」。譬如天人他的天眼是報得的,不是修得,你要是修福,將來生到天上,一生到天上就得天眼,這是屬於業力;或者在人間你修定,從定力當中也能夠得到天眼。它這個見的能力比肉眼要大,它可以見到障外的事情,譬如我們坐在講堂,講堂外面的事情牆壁不能夠障礙,外面的事情你能夠看得清清楚楚。肉眼見量有限,遠處的地方見不到;天眼能夠見到遠處的地方,甚至我們望遠鏡所見不到的,他都能夠見到,這也是我們的本能。

  「慧眼」是講智慧之眼,我們一般人講心眼,慧眼跟法眼可以說都是心眼,跟前面兩種性質不相同。慧眼是「以根本智,照見真空之理,二乘所見齊此」,二乘人所見就在這個境界,齊此,與它等齊。換句話說,二乘人有慧眼,阿羅漢與辟支佛。「法眼,以後得智,照見差別之事,通達一切世出世法,菩薩齊此。」由此可知,後得智是從根本智而來的,小乘人已經得根本智,根本智是體,可惜的是他迷在根本智裡面,迷在體裡,它不起作用,像《楞嚴》所講的「內守幽閒」,他把它守住,它不起作用,如果他不守了,他不守幽閒而起作用的話,那他就從根本智起後得智,就能夠照見十法界依正莊嚴差別之事,所以世間法、出世間法都能夠通達。

  「佛眼,智無不極,照無不圓,唯佛有之。」實際上,佛眼就是上面所講的四種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達到圓滿之極,就叫做佛眼。由此可知,佛眼無他,前面四種眼增上而已。古德有一首頌說,「天眼通非礙」,這首偈子只有六句,很好念,我們把五眼的作用可以從這六句頌裡頭記得清清楚楚。「肉眼礙非通」,他有障礙,有了障礙他就不能通達。「法眼能觀俗」,俗諦,世出世間一切法。「慧眼了真空」,他所觀的是真諦。「佛眼如千日」,這是比喻,太陽圓照一切,比如千日這是圓滿的光明。「照異體還同」,照異是照俗,體是真空。所以佛眼的體,天眼、肉眼、法眼、慧眼達到最圓滿的時候就叫佛眼。「總以見性圓明,顯示一切法無我之義。」

  這個地方講到怎樣才能夠通達,這是問題關鍵的所在。佛在一切大乘了義經典裡面,都教給我們「不要固執自己的見解,不要執著一見,就能夠通達」。為什麼不能夠執著自己的見解?諸位從這裡想一想,要是有執著自己的見解,四相具足,那是凡夫的情見,是有障礙的,換句話說,五眼當中只有肉眼,你的見怎麼能圓?怎麼能夠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你執著一的見解,你就有法執,既有法執,焉能通達?我們要想破我執、破法執,而到通達位,「必須開圓解」,這是單從教下來講,對佛所講的經論不但要能夠理解,還得要圓解;不但要圓解,江味農居士給我們講還要深解,淺解、偏解都有障礙,必須要求圓解、求深解。這個時候「我法兩種執著的情自然就淡薄」,這是要緊的,要「力除習氣」,實際上習氣是什麼?習氣就是執著,一定要把習氣除滅掉,「離相離念,得證諸法一如,始能不執」,不再執著自己見解,也不再執著一見。向下我們還要討論執一執異的問題。請看下面經文,這是講「佛知(佛的智慧)圓知」:

  【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恆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河流有幾千里長,正如同我們中國的長江、黃河一樣,在世界地理上來講也是一條著名的大河流,印度的文化幾乎都是發源在恆河流域的兩岸。佛陀當年講經說法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在恆河流域,因此經論上常常舉恆河來做比喻,這個在教學上來說是就近取譬。這些人都住在恆河流域,一提到恆河哪個不知道,一講到恆河沙每個人都見到,所以容易契機。佛這一段話究竟是什麼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說是沙,若不著相,見相就是見性」,因為性相不二。講是沙,這是以肉眼來見的,「顯示佛眼洞見一切差別,不壞俗諦」。我們世間人說那是恆河,佛也說恆河;世間人說是沙,佛也說是沙,不壞世間法。「證得諸法一如」,佛證的,諸法一如是佛證到的,佛的見解、佛的說法是「依如而說」,依諸法一如而說,「無法不如」,佛也說沙、佛也說恆河、佛也說著衣、佛也說吃飯,佛是依如而說,所以無法不如,「豈同凡夫見解,此義須知」,這個意思很深,千萬不可以疏忽。凡夫說是沙,這裡頭有兩種執著,有我執、有法執;佛說是沙,這裡面兩種執著都沒有,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因為他是依如而說的,依如而說是隨眾生而說,俗諦,隨眾生說的,所以這個意思很深。

  「五眼這段經文,說明不可以執著一,說明法無我;這個地方一段文字,說明不可以執異而說是沙」。此不一不異的意思,這個不一不異非常重要,我們要特別注意,「不一不異之義,便是法法如是,就是諸法如義。佛之所證就是證諸法如義,菩薩所修也是修諸法如義」。「五眼不一見,不一是為見理不明者說」;「恆河沙不異見」,佛也說是恆河沙,眾生也說恆河沙,不異,這是「為自以為是者說」。見理不明、自以為是,都是大障礙,障礙信解行證。佛這一段經文真是苦口婆心,以這種巧妙的言詞教我們在這裡面省悟,悟一個「不一不異」,世出世間一切法都超越不了這個原則,所以我們在任何一法上不能執著一,也不能執著異。「不一不異這個道理,為般若綱宗」,般若是智慧,智慧的綱領,智慧的宗旨,「佛法要領可以貫通一切法」。說不一,就是說有種種不相同;說不異,是一切法俱不可得,這是不異。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不一;皆是虛妄,不異。經後面又說「一切有為法」,不一;「如夢幻泡影」,不異。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不一不異確實是貫通一切法,後面的經文詳細的來給我們說明。

  「法相無常」,這講的不一,「世俗共見」,世間一切人大家共同的見解,大家都這麼承認,「這叫俗諦」,這是無常。「法性真常」,這是真常,是「諸法本體」,諸法就是法相,是法相的本體,「這叫真諦」。世間人著相,不曉得性。「佛所說法,不外二諦」,歐陽竟無大師有一篇著名的講演,題目就叫做「佛依二諦而說法」,佛所說法不外乎真俗二諦。真俗二諦,「皆用八不之義以說明」。

  「八不」在般若裡非常著名,這是諸位必須把它記住,為什麼?因為它通一切法,任何一法不能夠超越這個定律,「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這裡頭一共有八個不字,所以叫八不,《中觀論》裡面也叫「八不中觀」。不但心法如是,色法亦復如是;有為法如是,無為法亦復如是,這才叫圓見。一切法皆因緣生,一切法皆是不生不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為什麼沒有自性?因緣所生法,生即不生,滅亦不滅。譬如一本書,我們舉個例子來講,我們手上這本書,書只是這些紙張把它裝訂成的,我們叫它做書,把它訂起來,這本書生了,有這個書的相現前;我們把當中這個線拆掉,變成一張一張紙,書沒有了。試問裝訂起來書有沒有生?還是這幾張紙訂在一起,生即不生。我們把線拿掉之後,書散開了,成為一張一張紙,實際上它也沒有滅。由此可知,這個書你真正把它看清楚了,「不生不滅」。為什麼?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當體即是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這個空就是講沒有生滅,就叫做空。不但沒有生滅,八不裡面諸位看清楚,也沒有斷常,為什麼?因為它是因緣所生法。把書拆開單張紙我們叫「斷」,裝訂在一起我們叫「常」,裝訂只是因緣所生法,實際上是斷與常二邊都說不上。訂起來是一本,拆開來是很多張,散開我們叫做「去」,聚起來我們叫做「來」,實際上有沒有?全都沒有。你要曉得一切法皆因緣生法,所以一切法皆是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諸位果然在這個地方悟入,那就是教下常說的大開圓解。這一悟入,我法兩種執著,二障的根本,不破自然就沒有了,你的心地就得清涼自在。

  《中觀論疏》裡頭有幾句話說得很好,我們把它摘錄在此地供養諸位。「八不者,是正觀之旨歸」,這個正觀就是前面一再所說的觀照,用什麼方法來觀照?八不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它是正觀的旨歸。也是「方等之心骨」,方等是大乘佛法的別名,大乘佛法的心,大乘佛法的骨髓,這是講的八不。「定佛法之偏正」,合乎八不的是正觀,違背八不的是偏見;換句話說,凡是與「八不」相應的觀照是佛法,否則的話就不是佛法。「示得失之根原」。「迷之」,你不懂得八不的義理,不知道用這個方法來觀照,「八萬法藏冥若夜遊」,八萬法藏就是《大藏經》、一切的經典、八萬四千法門,冥若夜遊,好像夜晚沒有月亮也沒有燈火,你什麼都見不到,這是你迷了真理,換句話說,你對於一切經決定不能夠正解。「悟之,則十二部經如對白日」,十二部經就是八萬法藏,是用十二種體裁寫出來的,如對白日。由此可知,悟八不中觀,又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念念提起觀照,一切經典你只要一展開,經義就很明白的現在你面前,如對白日,清清楚楚。這段文是《中觀論疏》裡面所說的,說得很有道理,絕不過分。「此諸句義」,上面所說的這些,「皆是顯法法皆如,法法皆是,是中道圓融第一義」。所以經文意思不但是精深博大,而且是圓融,我們絕不能輕易的把它看過。

  底下江味農居士有一段議論很能夠感人,我們也把它摘錄在此地給諸位做一個參考。「江味農居士言:慨自般若教義不明於世」,在佛法裡面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很少人提倡。古人弘經不大願意講般若,為什麼?怕人家誤墮空見,般若講空。但是般若這樣重要,如果要是不明,八萬法藏冥若夜遊。所以江居士本身一生研究般若、弘揚般若,並且勸勉這些弘法的大德們,於《般若經》一定要深講、要圓講,要把意思講清楚,對於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來講一定有很大的利益。他說,「故隋唐以來,唯禪門出人最多,其故可深長思矣」。出人這個人是講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人,確實禪宗的多,教下大開圓解的人少。「須知學人若不剋從遣蕩用功,徒記誦得無數圓義,何能破其情執?」這就是關鍵的問題。我們曉得禪宗下手就用這個功夫,破執著、斷煩惱,從這上用功。教下的病在哪裡?徒然記誦得無數圓義,把大乘了義經典,不但是把經文,連註解都背得滾瓜爛熟,背得再熟,我執不能破,法執不能破,不但不能破,因為他記誦得太多,經義太熟,於是起了貢高我慢,瞧不起別人。貢高我慢增長就是煩惱增長,正是一般人所講的學問大,脾氣也大,地位高,眼睛也長高了,瞧不起人,這不是佛法,這不是真正學問。真正的學問,古人所說的,學問深處意氣平,愈是有學問,愈是心平氣和,愈是謙虛卑下,佛不就是這樣嗎?孔老夫子也是這樣的。人家都是從遣除煩惱這上面真正下功夫,儒家講的格物致知,佛法講的斷煩惱、破執著,要從這個地方用功夫。只是記得無數圓義,不能破他的情執,「情執不去,又何能達乎圓融?」怎麼能達到圓融?

  「般若為入佛之要門,成聖之階梯」,這是講《般若經》。《般若經》裡面當然特別是指《金剛般若》,這部經在中國經過五祖、六祖兩位大師的提倡,成為家喻戶曉,幾乎沒有人不讀的經典。讀誦記誦多,破情執的人太少,那就是意思沒有能搞清楚,「這樁事情,關繫法門之盛衰」,佛法今天衰,衰到極處,般若教義不明;「關繫學人之成敗」,我們學佛的人能不能成佛,就在明不明般若,「極其重大」,這是我們應當要反省的,應當要明白的。又說,「古德如智者大師、嘉祥、賢首諸位,生平只弘揚數種經論,蓋學力只能如此。此正古德高處、真處,後學所當學步者也」。江居士這一段的議論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示。

  般若的經論,在最近幾年,香港、台灣這兩個地方可以說都在大量的翻印流通,首先香港那邊翻印影印的六百卷《大般若經》,實在這部經分量太大,不是一般人有時間去讀誦的,於是古德為初學人,就《般若經》裡面把重要的經文摘錄出來,編成叫《大般若經綱要》,一共有十卷,就是把六百卷濃縮成十卷,這十卷裡面全是《大般若經》裡面重要的經文。《般若經綱要》在此地我們華藏法施會首先倡印,流通各處,我們用的版本是採取日本《卍續藏》抽出來影印的。前幾年香港那邊有木刻的單行本影印流通,最近我們也提倡再印。除這個之外,我們還印了一種更便利於初學人讀誦的,蕅益大師的《般若知津》,只有一卷,你看《般若綱要》是十卷,怕這十卷你也看了害怕不願意去念,再把它濃縮成一卷,專門便利於初學人,這是講印經。除這個經之外,我們這些年來大量影印《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那是法相宗的,這兩部根本的大論也在台港兩處普遍的流通,這是典籍影印流通上的確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可是我們要曉得,更重要的是要把般若的教義講清楚、講明白。這個問題是不是隨便說說就能辦得到?諸位要曉得,這是要有實實在在遣蕩的功夫。換句話說,真正通達八不的教義,真正通達,而能夠時時觀照,有真實修正的功夫,由觀照而到照住,由照住再能夠到照見,才是真正通達般若,才能夠把般若的教義講清楚。照見五蘊皆空的又有幾個人?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勉勵同學,求人不如求自己,我天天拜託別人,「你要用功,你要發心照見五蘊皆空,你要作菩薩將來弘法利生」,如果你到處求人、去拜託人,給人磕頭、頂禮、勸人,到最後你都大失所望,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既然曉得這個事情是要真正用功才行,非真正用功決定辦不到,用功的方法就是要修諸法如義,在一切法裡面無我執、無法執,不一見、不異見。不一見就是決定沒有成見,不異見就是能夠恆順眾生,像佛一樣,大家說恆河,佛也說恆河;大家說是沙,佛也說是沙,佛沒有說這不是沙,這是什麼元素結成的,佛不這麼說,佛恆順眾生。佛不但給我們說明這些道理,佛已經做出一個榜樣來給我們看,要我們向他學習。學佛心境一如,平等清淨,即使在接待眾生、待人接物之中,也不失去清淨平等,也不失去觀照的功夫,這是真正學佛。

  後一段的意思尤其重要,江居士這些話說得不偶然,世出世間的學術浩如湮海,博大精深,豈是我們一個人的智慧能力能夠辦得到的!所以我在民國五十八年,在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那一年我在學院擔任教務主任,我勸勉學院的同學,也建議星雲法師,讓學生們一個人專學一種經論,一門深入,每個人必定都有成就,而且成就的時候一定個個都是第一。這種修學辦法實在遠在《華嚴經》裡面佛就提倡,就教給我們,我們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每一位善知識告訴善財童子:我只懂得這一門,其餘的我都不會,你要請教那些大菩薩們。這個話不是謙虛,這個話的用意非常之深,就是教我們無論是在行門、是在解門,都必須要求一門深入。智者、賢首他們懂得,他們覺悟得早,所以成為一代宗師,影響到千年萬世。還不值得我們省悟嗎?所以東西不能學多,學多了是貪多嚼不爛。遺憾的是當年佛光山的同學沒有能夠聽我的勸告,如果他要真的能聽我的勸告,從那個時候起算到現在十六年了,如果每一個人,一個人學一部經,這部經學了十六年,你們想想他不稱為世界第一,誰是第一?你們哪一個人學一部經學了十六年?佛光山有一百多個學生,就有一百多部的經是世界第一,那今天是名副其實的佛光普照全球。

  江味農居士在此地也提到這一點,教我們要反省、要覺悟。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覺悟者,他一生專門研究《金剛經》,在這一部經上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所以他的《金剛經講義》在今天所有《金剛經》註解當中是第一個權威的註解,他用的功夫深。你要說一生當中研究四部、五部,力量分散了,你的東西拿出來,平平的;二十部、三十部,那就很草率,談不到精深,換句話說,沒有什麼影響力,也不會被人尊重。由此可知,不但是行門要專,解門也要專一,一門深入才會有真正的成就。像五十三參的善知識,他們個個都是第一,諸位念《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也是個個第一,都沒有第二的。釋迦牟尼佛底下的大弟子也是各人有一樣第一,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皆是學有專長。我這些年處處講經,遇到年輕人我都誠心誠意的勸勉他們,可是這些人不相信,認為學一樣東西太少了,總得要學個幾百樣、幾千樣,世出世間法我樣樣精通,那能辦得到嗎?這個志向是很可敬佩的,不過我還是要勸你,最好你先學一樣,這一樣學通了,然後再學樣樣精通,再去學博學多聞。你因為有一樣看家的本事,有一個專長了,然後再學眾多的專長,可以的;一樣都不通,要一下把門門都學通,古聖先賢都辦不到。我們如果這個想法、這樣做法,都有過失,所謂是好高騖遠,聰明反被聰明誤。

  我們照古聖先賢的遺教,認真的來修學,自己成就之後才能夠利益眾生;自己不成就,那就是俗話所說的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既不能利人,又損害自己,那又何苦!這是我們讀到江居士這段議論,我們也非常的感慨,更希望十方大德們,無論是在家出家,我們要認真的發心,自度度他,續佛慧命,弘揚大乘佛法。請看底下一段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

  這個地方諸位要記住,一個恆河當中所有的沙,一個沙再作一個恆河,恆河沙數的恆河,『如是等恆河』,這是恆河沙數的恆河。

  【是諸恆河所有沙數。】

  再說恆河沙那麼多的恆河,然後在裡面所有的那些沙數。比什麼?比佛的世界,就像恆河沙個恆河裡面那些恆河沙數的佛世界。

  【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佛的世界多不多?須菩提答覆的是:

  【甚多。世尊。】

  這個裡面的含義,「前文是肉眼所見,今文是講天眼的見量」。「佛之天眼所見,非諸天賢聖所及。」諸天是講天人報得的天眼,賢聖是講三乘的聖者們,聲聞、緣覺、菩薩他們也都有天眼,但是都比不上佛的天眼。這一段經文的意思實在上是「顯示妄心及一切法」,妄心是講在內的,一切法是講在外的,妄心及一切法「層出不窮,牽引愈多,不可勝數」,真正是無量無邊。雖然如是,這是在現相上講無量無邊。如果就它本質上來看,「妄心、法相」,這是內裡頭的妄想心,妄念紛飛,外面森羅萬象,無一不是「如幻如化,莫非假有」,都不是真實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體認明白。底下講如來「悉知」。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

  前頭那個數目簡直是天文數字,大概天文數字裡頭也沒有那麼大的數目字,那麼多的佛世界當中佛國土當中:

  【所有眾生若干種心。】

  『所有眾生』,這還得了?眾生多少!『若干種心』,每一個眾生起心動念。諸位自己想想,不要想別人,想自己,我自己從早到晚起多少心、動多少念,一天都沒有辦法計算,你要說一生,那還得了!不是一個眾生,那麼多國土裡面所有眾生若干種心:

  【如來悉知。】

  「佛的慧眼一切悉知」,二乘人雖有慧眼,不能及,比不上佛。「悉知,非差別知見所能知。」特別提醒諸位,我們今天講知,要想悉知,用什麼?都用差別知見,所以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知。佛用的方法巧妙,「乃以如義知之」,諸法皆如之義,他完全曉得,「總示菩薩應如是知也」,總而指示一個修學菩薩道的人要學佛,以佛為榜樣,以如義知一切眾生心、知一切諸法,這樣才能入佛知見。再看下面經文,這是「釋明非心」:

  【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前面說如來悉知,他怎麼知道?他知道什麼?他知道一切眾生種種心念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此明法眼之實,菩薩不及」,菩薩有法眼,菩薩的法眼比不上如來。「非心」,是就性上講的;「是名」,是就相說的。真如本性裡面沒有妄念,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那些妄念紛飛不是心,世間人誤會了,說名為心,是名為心。「佛圓證同體之性,即大圓鏡智」,這個大圓鏡智是圓滿的大圓鏡智,「所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佛心鏡中了了分明」,這是完全就相上來講。不要以為這麼多眾生起個心、動個念,佛都知道嗎?佛怎麼知道的?諸位要曉得,大圓鏡是能現依正莊嚴之體,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大圓鏡當中所現的相,能現之體焉有不知所現之相的道理?所以佛的大圓鏡中了了分明。經上有個比喻說,他方世界下了幾滴毛毛雨,佛都曉得頭數,這個比喻就是說真正是無所不知,了了分明。「真心無念,故知動念者皆非真心,故曰非心。」佛講的非心,不是真心,換句話說,那是妄心,不是真心。下面是這一段的總結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一段經文是《金剛經》上很著名的三心不可得,這是「證明佛眼的真實,圓見悉知,說明非心之所以然」,說明妄念非心之所以然。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不是真心,真心哪有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是遷流之相。這一句裡頭含義很深,三心不可得,可見得妄心的虛妄。「恆沙的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種種的心思無量無邊,佛悉盡知盡見。」像這些話我們要特別把它記住,因為這與我們修行用功,特別是觀照,有很大的關係。「一切眾生,三世遷流」,三世遷流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妄想之心,當下即空,實在是不可得」。你說過去,已經過去了;現在,現在不住,說個現在,現在就變成過去了,剎那生滅;講未來,未來還沒到。所以,過去不可得;現在因為它不住,不可得;未來還沒有來,不可得,這是說明妄心不可得,起心動念豈不是冤枉嗎?你要是明白這個真相,三心不可得,妄念一下就斷掉,斷掉就入定,就這個境界了,就是佛。

  此地這個意思,「佛正令學人速覺」,趕快覺悟,「應當直下向不可得處,觀照契入」,三心不可得處,觀照契入,要從這個地方恍然大悟。一悟怎麼樣?把妄想心就斷掉,妄想心一斷,那就是「湛湛寂寂」。湛是清淨,就像水一樣非常的乾淨,一點塵沙都不染,從水面上一看就看到河底清清楚楚。寂是不動,湛是清淨,清淨不動,「當下便是常住真心」,真心就現前。我們現在是被三心攪亂了,真心就好比是清水,湛寂的清水,三心遷流就好比水在流動起了波浪,不清淨。你要是不曉得這個道理,你的妄念不肯歇,《楞嚴經》裡面講,「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狂心就是講的三心,過去、現在、未來,你不肯歇,這叫狂心,或者叫妄心,或者叫迷心,或者叫無明,都是一個意思。果然歇了,歇了就是菩提,菩提就是常住真心,就是寂寂湛湛。「離妄即真,是為圓頓,指直向上法門。」這一段經文裡頭顯示重要的義趣。

  「三心是不一」,過去、現在、未來,它不是一個;「不可得是不異」。諸位好好的看清楚,「遷流、常住是不一,不可得是不異」。這四句就是「開示修觀的方便」,觀是觀照,修是講修行,在修行觀照你要是果然明白了,不一不異,那就有了門路。方法提示一點,提示這一點,諸位必須以這個為公式,法法皆不離這個,你就有門可入。「先觀依正諸法不一」,依報是我們這個身,我們這個身體,頭目、腦髓、手足不一;我們的妄心,過去、現在、未來,不一,這在正報裡頭不一。依報是我們生活環境,物質環境裡頭種種不一,人事環境裡頭也種種不一,都是不一,不一就是無量無邊,「然後消歸自性本具而不異」。這個意思懂嗎?如果不懂,翻開《六祖壇經》,看看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講的幾句話,「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都是本來具足的,那就不異。如果照前面講,一切依正皆是如幻如化,皆不可得,也是不異,所以「步步由不一入不異」。這個法子巧妙極了,因為你用這個方法,那就是「步步除分別執著,也就是步步無我,一直到一念不生」。這個方法、這樣的層次,是一個初學觀照的人最好的榜樣,也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觀照到功夫深的時候,「心境雙亡,我法俱空」,心境俱空,內心、境界,這個亡就是都不執著,心不起妄念,外面的境也不來干擾你的心,我執破了,法執破了,空執也破了,俱空,「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那與本經所講的佛知佛見又有什麼兩樣!「離一切諸相」,一切諸相就是三大類,我相、法相、非法相,離就是無,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則名諸佛」。你什麼時候把三大類的相離開,你就成佛了。

  這個佛上面加個「諸」,這個佛是什麼佛?分證佛。因為你剛剛離,剛剛雖然離,沒有離得徹底,還沒有離到究竟處,所以這個位次是分證佛位,分證佛位是就圓教初住講起,也就是前面我們講的大乘的見道位。諸位必須要記住,如果你有我相、法相、非法相,都沒有見道。沒有見道,談什麼修道?見道而後修道,修道是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這叫修道位;如來果地叫證道位,這是我們必須得搞清楚。如果道見都沒有見到,他修什麼!我們今天要幹的是見道,我們今天所有的目標都是期望能夠見道,見道必須要破我執、法執跟非法執,你才能夠見道。見道的境界,跟《金剛經》所講的完全相符合。當我們沒有見道的時候,講解這部經、研究這部經,用它的理論方法幫助我們見道;當我們見道的時候,再打開這部經,印證我們是不是真正的見道。所以經論有兩種作用,一個是幫助我們入門,一個是給我們作印證的,它不是世間的學術,所以不能用世間學術的眼光來看佛法,同樣的也沒有辦法用世間學術的方法來研究佛法。

  我們再看底下這段經文,這一段是跟我們講「實福非福」,我們世間人認為實在的,不是真正的福報。怎麼說?看經上講: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這一段經文,江味農居士講義裡頭註解科題說,「明諸法緣生」,這個裡頭分兩段,「初約福報明無性」,就是這段經文;「次約法施明體空」,這個標題也標得非常之好。前面的經文講三心不可得,說的內心,內裡頭的心不可得,換句話說,你所有的念頭都是妄念,是個不可得的妄念。這段經文說外境,是假的,外境是因緣生的,注意這個因緣,得福多,因緣上說多。「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行」,六度萬行裡頭「又以法布施為最」。「此義明」,明白了,「一切善行明矣」,一切善行你都明瞭了;一切善行的標準明白了,「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這一段也非常的重要,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總是離不了造作,造作裡面有善、有不善,這裡頭關係我們罪福的果報,必須要清楚。

  我們從因緣果來看,「因是不可得心」,這是講菩薩,菩薩是用一切法不可得的心;「緣是滿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果,得福多否?答言:如是」,就是甚多。前面經上曾經說,「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這段經文說,「得福甚多,正是不可思量、無心、稱性」,這就是無心,這就是稱性,無心、稱性,這個布施才「說多」。為什麼?稱性。否則要是有心、有四相、有分別有執著,存心去布施,不稱性,雖多也有限,那個福報享得盡,為什麼?因為它不稱性。

  從這段經文我們了解一樁事實,我們從內而說,我們起心動念是不可得的,為什麼?三心不可得。這個三心說明了,只要是起心動念,他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不可得。心外面之所有境界,這個境界是因緣生法,凡是因緣生法都是假相。譬如今天科學家給我們證明,任何一個物體把它分析解剖,那都是分子、原子、電子、粒子聚集而現的假相;分散了,假相就消失,真正是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說的,一切境界相是不一不異,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心境都清淨,心境都寂滅,這就是佛的境界,這是菩薩應當學習的。今天我們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