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大意  (第三十七集)  1981  台灣  檔名:08-002-0037

  第十六頁,「壽量品」最後兩行文,這是說明經裡面所說比喻表法的義趣。

  【當知父即真心。諸子即識想。真心本自不動。識想妄見去來。妄見若空。則始終不離當念。直下自信。我等成佛多時。如不承當。徒自歸功於佛。】

  末後兩句話尤其是重要。一般人讀經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叫冤枉。那就是不知道佛所說的意思,開經偈裡面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句話我們要多想想。佛說法,因為從比喻當中一般人容易接受,中人以上以比喻來說是很適當的。所以佛經裡面這個比喻表法,處處我們都能夠看到,這個意思我們一定要了解。經裡面說的人、說的事、說的物,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如果你明白了,自己才能得受用。在這一品經裡面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自己能夠直下承當,你就能夠體會到佛說經的意思,真正明瞭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此地說「我等成佛多時」,不是現在成佛,是本來成佛。你要是不敢當,這個承當也不是容易,不是說我們拍拍胸脯我承當!沒有這麼簡單,一定要悟入才是承當的意思。不悟入,如果你是拍拍胸脯說承當,這叫增上慢,那是狂妄之徒。佛現不現前,這個問題不在佛,在自己的敬仰之心,也就是印祖所說的誠敬之心。印祖告訴我們:一分誠敬則有一分受用,十分誠敬則有十分受用。所以這個地方講「四眾敬仰,隨順古式,備詮三學三德等法」,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可見得敬仰心生了,佛就出世,敬仰心要是滅,佛就滅度,佛菩薩出生、滅度在自己的心。真正是《楞嚴經》裡面講的「隨眾生心,應知所量」,一點都不假。

  我們再看底下一品,「分別功德品」。

  【大會聞佛壽命長遠得大饒益者。各悟自心本具壽命本來成佛之意也。】

  這是當時在法華會上這些大眾,聽如來講「壽量品」,所得的功德利益。「佛壽長遠」,是真正的無量壽,佛講「眾生本來成佛」,我們是不是也是本來無量壽?當然是本來無量壽,哪裡有生死可得!可是我們現前的感受不像佛所講的,這個原因是什麼?我們有二障障礙,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前面講直下承當,必須二障除盡,這個時候就是直下承當;決定沒有說二障還沒有斷,沒有離開,就能夠直下承當。二障要不離,那就是末後這一句「徒自歸功於佛」,我們是望佛菩薩興嘆而已,自己徒乎奈何!由此可知,離障的重要。能離障,才真正能夠悟入。這個地方講「各悟自心」,這個地方的「悟」是悟入,是屬於證悟而不是解悟,確實親證自己本具的壽命,與諸佛是相同的。這個境界,在我們念佛人的分上是得理一心的境界,是真實受用。

  【世尊印其所得不謬。】

  沒錯,佛給他做見證。

  【由聞本壽。洞悟三世一念。】

  這就是大經裡面常講的「念劫圓融」,我們今天的話,超越了時空。超越時空所顯現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一是對十說的,我們平常講十法界,十法界是分別心、生滅心所感受的,這是十法界。如果你這個心專一,一心,一心不生不滅,此地這個「一念」就是一心,你所感受的法界是一,唯一是真。可見得十法界不是真,十法界是虛妄不實,唯有一才是真實法界。這是說明這些菩薩大眾們,聽到佛講本壽量,他就開悟,知道「三世一念」。

  【則知法法無生。故得無生法忍。】

  諸位想想,「得無生法忍」,當然是得理一心不亂。如果我們念佛人得到這個境界,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上品上生,花開見佛,一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就開,不需要等待。所以我們念佛不得理一心不行,不得理一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要經過相當長時間,在西方極樂世界按部就班的修。經裡面說得很清楚,要講到真正修行,我們娑婆世界修行一天,就抵得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這個道理在哪裡?我們這個世界難修,就是惡緣太多,難修你能夠修,那你這個功夫成就當然大。極樂世界易修,一切都是順境,沒有逆境,所以在那個地方雖然不退,可是進度很慢,不退轉這是真的。我們這個地方就是,你要成功,進得也快,退得也快,進退都快。真正能夠進,那就是超過了西方世界無量劫;換句話說,我們娑婆世界不是不好。在西方極樂世界要修多少個大劫,才能修到上品上生;我們在娑婆世界幾十年的工夫,就能夠修到上品上生,那這娑婆世界也不錯!所以要曉得這些道理,愈是惡劣的環境,成就愈高。

  我們今天這個環境不如古人,可是我們今天修行要是成就,決定在古人之上,這是一定的道理,古人六根所接觸的境界不像今天這麼複雜。所以他們那個修行,我們講容易成功,他接觸的環境單純;可是愈是複雜裡面成就的,比單純的成就那高得太多。所以我們今天不成就則已,成就絕不是古人所能夠跟我們相比。如果古時候那些成就的人,要是生活在今天,大概也有不少都退轉、都墮落;我們今天人要放到古時候那個時代,也有不少人都成功,墮落的人他也成功。由此可知,境緣確實沒有好壞,好壞就在我們自己的用心。我們自己能夠真正明白佛理,能夠掌握到原則,在一切混亂、複雜的境界裡面,保持著原則如如不動、清淨光明,這種成就是不可思議的。「無生法忍」,一生確實可以證得,也就是說理一心我們做得到。如果我們做不到,佛決定不說這個話;我們做不到,佛要說,那太傷感情。凡是佛所說的那些理論,我們都能夠懂得,都能夠解悟,佛所講的這些方法我們都能夠做得到,佛所說的境界我們也都能夠親證得到,這才叫大慈大悲。

  【聞佛本壽。悟知一切從本出生隨宜演說皆入一乘。故得聞持陀羅尼門。】

  聞持陀羅尼門是這樣得來的,這是真正覺悟。「一切從本出生」,一切是講的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說之法,從哪裡來的?從本出生的。生的是什麼?生的是跡,跡是從本生的。從本而生,依舊還歸到本源,這個本是什麼?就是底下講的一乘。「隨宜演說皆入一乘」,又歸到本,這個意思就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們現在這些妄想,妄想不是從本出生的,妄想也歸不了一乘,妄想從哪裡生的?從第七識、第六識生的。阿賴耶識都不打妄想,你們看看百法阿賴耶識相應的心所只有五個,只有五遍行,可見得阿賴耶識不造業,不打妄想。第六識、第七識就不一樣,你看看它相應的心所有多少,所以它造業。我們現前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是妄想,我們聞法也是妄想,我們修行也是妄想,所以不成功。如果你聞法不是妄想,你一聽就開悟;你修行不是妄想,一修就證果。這些理不明白,那沒法子好說,明瞭之後就要覺悟,所以修行叫你要真修,真修是什麼?用真心,不用妄心,這叫真修。念佛人,祖師叫你老實念佛,老實,實就是真心,真心才實,真實;妄心不老實,你用第六識、用第七識,你的老實在哪裡?談不上老實。「捨識用根」就是老實,捨識用根就是真實,實就是從本,就是本的意思,實就是一乘。

  佛說法是這麼一回事情,我們聞法也不能例外。聞法,為什麼佛叫我們離言說、離文字、離心緣?因為你要是不離,你用的是心意識,你永遠不能夠得聞持陀羅尼。如果你統統都離了,這個離了就是離心意識,你如果是真能夠離,你一聽就得聞持陀羅尼。聞在此地是聞法,持是受持,聞就是解悟,持就是實行,就是修行。陀羅尼是什麼?陀羅尼是總持法門。陀羅尼這三個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我們簡單的講,拿今天的術語來說,就是一切法的總綱領。你掌握到這個綱領,全部的佛法你都通達,像六祖就是個實際的例子,六祖在忍大師那裡得什麼?就是得聞持陀羅尼。他聽講經沒多久,你們想想這半夜三更,三更的時候祖師把他招去的,三更是夜晚十二點,大家都睡覺,都睡著了。你們自己也想想,從前叢林裡面,在中國比較放寬一點,一般睡眠的時間,大概都是晚上九點鐘、十點鐘就睡覺,起床總是二、三點鐘。就算叢林裡面四點鐘起床,大概三點鐘就有人起來,祖師給他講經,不能讓別人知道,祕密的來傳授他。所以在我想像當中,頂多兩個鐘點,這個夜晚十二點到二點鐘,趕緊就把他送出去,偷偷的把他送出去,不讓人曉得,為什麼?三點鐘以後就有人起來,就會被人發現。他聽講經聽多久?充其量不過兩個小時,兩個小時就得聞持陀羅尼。他怎麼聽的?我們怎麼聽的?這個東西要研究。我們是用妄心在聽,所以聽了幾十年都不開悟;用妄心在念佛,念了幾十年連個消息都沒有,不要說一心,功夫成片的消息都沒有,這是問題大了。不捨識,怎麼行?

  我們現在能夠覺察到的,我們這一生學佛好像不少年,這是你只看到眼前的跡象,你還沒看到過去世,多生多劫生生世世修,都跟現在一樣,生生世世都白忙,生生世世都白聽。原因在哪裡?就是不會用心,生生世世都是用妄心,你從來沒有用過真心。用真心的人,給諸位說,並不是說我在聞法、修行的時候我用真心,待人接物就不用真心,那還是妄心。用真心的人待人接物統統是真心,只有一心,沒有二心。所以修行在哪裡修?就是在處事待人接物這些地方修,因為這些地方你都用真心,那你聞法還有什麼話說,你聞法修行當然是真心,這才能夠悟入。一般人有個錯誤的觀念,這個修行用功用真心容易也應該,待人接物我就可以不必,這大錯特錯。諸位如果真正想發明心性之學,悟入一乘佛法,那你就應當捨妄心用真心。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接觸什麼人,那個惡人要害我、要殺我,我對他還是真實。真實對自己有利益,自己可以悟入一乘。我在這個時候如果還是用妄心來待人的話,那我自己又墮落,你們想想便宜誰佔?哪一個吃虧?連這些淺近的道理,如果我們都不明瞭,菩提道怎麼會有分?

  【了達一乘。則洞明差別。善答問難。故得無礙辯才。】

  「差別」在三種智裡面講是道種智,「一乘」是一切種智,就是世出世間一切法種種的道理,你都通達,為什麼?因為它是從本出生,從一乘出生。你 悟入一乘,那你就一切通達。六祖大師悟入一乘,他一切通達,我們在《壇經》裡面讀到的,多少人讀經不解經義,去向他請教。大師示現的不識字,這個事情我們也不必去研究,不必去考證,六祖到底識不識字用不著去考究,縱然他識字他也不看經。所以人家問他的時候,你哪個地方不懂,你把那個經念給我聽,他不看的。別人念給他聽,念給他聽了之後,他就給你講解這個道理,這一講,聽的人就開悟,這是真實法。如果講了之後那個人沒有開悟,那講了等於白講,那個我們可以說六祖也許講得不對,聽的人沒有開悟。經過他那麼一講的時候,聽的人就開悟,這就是「善答問難」。佛陀在世的時候,佛也沒有念過什麼大學,也沒有念過什麼科系,在當時有許多的人故意找出難題去問他。你看佛在經裡面講的,我們看經題有奇奇怪怪的經,譬如《放牛經》,這就有人是故意問他,佛沒放過牛,王子出身,出生以後出家修道,問你如何去牧牛,他就講個《放牛經》,放牛應該怎麼樣,他對牛的性情完全曉得,他講得清清楚楚。

  佛是個男人,沒有懷過胎,人家問他婦女懷胎的時候,胎兒在肚子裡頭是什麼形狀,佛說了一部經,講胎兒在母親肚子裡頭每個星期,每七天、七天的變化。我們今天拿來看的時候,今天生理學裡面所講的,解剖裡所講的,也不過是跟佛講的一樣。但是還沒有佛講得那麼清楚,為什麼?現在這個醫學、生理學,只能看到這個形狀變化,他不懂得他的心理。佛還知道胎兒的心理,這是我們今天科學所達不到的。這就是說明,種種差別相他都知道,沒有不知道的。不要說他沒有經歷過的他就不曉得,如果今天人家問佛,原子彈怎麼造的?他就可以告訴你原子彈怎麼造法,那個時候沒有人問。沒有一樣他不曉得,「得無礙辯才」。無礙辯才從哪裡得的?從理一心不亂得的。我們自己要想得到無礙辯才,像佛菩薩、祖師那樣,沒有別的,你修到理一心不亂,無礙辯才就現前。可見得這個無礙辯才不是你學得多,你這個經念得多、看得多、聽得多,不是的。那個怎麼樣?畢竟還是有障礙,因為你聽得再多統統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的,別人的東西到底有限,確實有走不通、有答不上來的時候,唯有自己的東西那是無有窮盡的。

  【融會差別。皆一自心。】

  不但一切差別法,一切差別理,乃至一切差別言說,與一心都是不二的,為什麼?一心變現的。這個我們可以從古人所講的「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的比喻上,你能夠體會得到。器,那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樣子太多了,雖然無量無邊的差別,但是總而一句話,都是金,沒有離開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金是一,器是無量無邊,一即無量,無量即一。「融會差別,皆一自心」,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一心變現之物。底下舉比喻說:

  【如海之漩澓。百川眾流皆成一味。】

  「百川眾流」比的是差別,「海」比的是一心,百川眾流之水入了海,同一鹹味。

  【故得旋陀羅尼。】

  「旋陀羅尼」,就是融會貫通的意思。有些學者,一些人讚歎的學貫中西,這是講中西學問他能夠融會貫通。「旋陀羅尼」可了不起,世出世間一切萬法都融會貫通,我們聽到實在是羨慕。可是我們自己都能辦得到,你修一心不亂就辦到,你用真心就辦到,所以千言萬語用真心要緊!什麼是真心?儒家只講了兩句「誠意、正心」,《大學》裡面所講的這是真心。但是我們現在誠意正心不能現前,為什麼?因為你有煩惱障、有所知障,心也不真。你要想用真心,必須要「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斷煩惱障,致知就是斷所知障。兩種障除了,意就誠,心就正,這是儒家講的,跟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實在沒有兩樣。佛法也是教我們去二障,我們的菩提心才能夠現前。往常講發菩提心,有發不出來的,不是口頭上說發就能發出來,不是的。菩提心是真心,第六意識裡面決定不能出生菩提心,一定要妙觀察智裡面才出菩提心,可見得這個東西絕不是說說就算了的。你真正想發心,從今天起你就真做,不自欺、不欺人,待人接物唯一真誠,要曉得離煩惱,要求開智慧。智慧之不能開,是煩惱蓋覆,所以第一樁大事就是要斷煩惱,佛教菩薩修行起步下手的功夫,就是教他修布施、忍辱,為什麼?破煩惱障。布施是什麼?把貪瞋痴慢疑、惡見布施掉,布施就是捨、放下,把這個東西捨掉。可是你得要能忍,你不能忍你就捨不掉,能忍才不與人爭,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個要忍。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一切的環境時時刻刻都在誘惑我們,你能夠忍,你就不被誘惑,你才能在境界裡面如如不動。你要是不能忍,那你就被誘惑,你被誘惑你心就動,你就生煩惱,你不但不能斷煩惱,你增長煩惱,那怎麼行?所以經裡面所說的一切法門,都是我們自己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外來。

  【既悟自心。則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本以來。不出不沒。故轉不退法輪。】

  這一句顯示佛菩薩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在我們肉眼凡夫看,佛菩薩生生世世這樣的勤苦,示現來教化一切眾生,不疲不厭,實在太辛苦,太勤勞,這是我們肉眼凡夫所看。在佛菩薩本身,他是什麼感受?他沒有感受,人家清淨自在無為,為什麼?曉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一不是二,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從本以來」,不出現世間,不出現也不滅度,「不出不沒」就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諸佛菩薩示現是回什麼事情?就是《楞嚴經》裡面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真心,不是妄心。妄心,給諸位說,有起有滅,我發個心,心退了,這是妄心。真心,哪裡還會有起滅?哪裡還會有進退?心退了,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裡面生滅去來都了不可得,還有什麼發,還有什麼退?沒有。所以轉法輪就不退轉,「轉不退法輪」。我們凡夫不了解事實真相,光在跡象上去尋求,好像是有生有滅。釋迦牟尼佛也有出生,八十歲死了有滅,好像是有進有退。其實不然,這個事情前面都講過,眾生緣熟了佛就出現,眾生緣沒有了佛就好像滅度,實際上沒有出沒。下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