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五集) 2015/8/1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23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七十頁第五行,科題「善護三業」,請看經文: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這幾句話,世尊在大小乘經論當中常說,不知道說了多少次,但是排列的順序,都是依身、口、意三業,第一句一般都是「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意業,清淨無染」。這個地方排列的順序跟一般不一樣,不一樣,我們就要能體會到世尊的用意。三業很容易造,特別是口業,所以把口業擺在第一,這個用意很深。千萬不要小看口業,一般人在一生當中,口業給你帶來無量的過失,嚴重的,無間地獄去了。佛法講的五逆,五逆最後一條是毀謗三寶、破和合僧,最重的。破和合僧,口業佔的最多。和合僧團可貴,這個地區有一個和合僧團出現,它得三寶護法神的加持,這個地區沒有災難,你說這個功德多大!和合僧團最低的要求是什麼樣子?四個出家人,四個人叫一眾,就是僧,僧是團體,四個人在一起共修是個小團體,最少的人數,多沒有限量,這四個人能遵守六和敬,真正做到。六和敬如果不持戒是做不到的,這四個出家人一定是清淨比丘。
來佛寺出現過,海賢老和尚與海墨幾個法師,也是四個法師,很難得。四個人修學不同的法門,一個是參禪的,一個是學教的,學《楞嚴經》的,他是禪淨雙修,一個修禪的,老和尚是持名念佛的,四個人在一起,和合僧團,彼此互相尊敬、互相讚歎,沒有聽到毀謗的。這是海賢老和尚在末法時期,為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現在這個僧團裡面,四位法師都走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最後的歸宿都是求生淨土。《無量壽經》本經說得好,在三輩往生末後一段,慈舟法師判作「一心三輩」,這段是什麼?不是專修淨土的,是修其他法門,將所修的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有信有願。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講求功夫,或者是修行的功德,這個功德迴向求生淨土增高品位,跟《無量壽經》上講的沒有衝突。才知道這個法門廣大,阿彌陀佛無盡的慈悲,依法不依人。「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門的功夫,都可以幫助我們提升品位。
往生的條件就是真信真願,我真正相信淨土,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沒有懷疑,我願意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萬德萬能,無論我們想修學哪個法門,到極樂世界他都親自教導我們。我們喜愛《華嚴》,《華嚴經》在這個世界修有困難,時間太長,我們沒有那麼長的壽命。到極樂世界就容易了,極樂世界無量壽,佛也無量壽,菩薩無量壽,我們往生的人個個都無量壽,有的是時間,再長的時間都不成問題,所以到極樂世界才能完成自己所修的學業。不能不爭取,那麼爭取,這三句是淨土宗的戒律,非常重要,說得很簡單,一定要非常認真去做。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善護口業』下六句,一直到『清淨無染』,「表菩薩身口意三業清淨。三業之中,則以善護意業為首要。是即菩薩善護己念之正行」。三業哪一個最重要?念頭,念頭是主宰。念頭善,言行哪有不善的道理?念頭不善,言行決定有過失,不能不造業。念頭重要!淨宗用什麼來修這個念頭,修意業的清淨無染?妙極了,它就是一句佛號,教導我們這句佛號一切時一切處不能丟失,不能丟掉。一切時一切處口裡頭不出聲音,心裡頭有,心上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一樣東西都沒有,善惡念頭全沒有。一定要記住,心上有念頭就是造輪迴業,有善念是三善道,有惡念就是三惡道,不能有念頭。三善道好不好?不能出輪迴就不好。為什麼?六道輪迴是苦的根本。離苦要離究竟苦,離究竟苦是什麼?離開六道輪迴你就離究竟苦,永遠不再受苦,這個不能不知道。離不開輪迴,眼前得一點樂,將來還要受苦報。為什麼?咱們每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己冷靜下來去多想想,是善多還是惡多?善是利生,惡是利己,自私自利,哪個念頭多?
現在世間風氣,真誠恭敬沒有了,到處你看到都是虛偽的,虛情假意,你稍稍不小心你就上當。哪些地方?到處都是。真是應了左丘明的一句話,「人棄常則妖興」。人把五常丟掉了,五常是什麼?五常是做人的根本,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是中國人的根本,你是個中國人,必須遵守這五個字,一生都不離開。仁者愛人,義者循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禮。現在這個社會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五個字全都沒有了,這是什麼世界?人都變成妖魔鬼怪了,妖魔鬼怪就是這五樣,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不是正常人。
我們這一生,生在這個時代,遇到了佛法,不但遇到佛法,還遇到淨宗,遇到了夏蓮居的會集本,遇到了黃念祖的集註,這個福報可不得了!不是一生一世稀有難逢,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的一天,你怎麼會遇到?這個話是彭際清說的。為什麼?遇到就得救,遇到不但能超越六道輪迴,超越十法界,這一生到極樂世界就作佛去了,這還得了嗎?問題是你肯不肯相信。黃念祖老居士這個註解,太難得了!引經據典,用一百九十三種書會集成這部註解,比夏老有超過,沒有不及。夏老會集是五本書,念老會集經論是八十三種,祖師大德的註疏是一百一十種,一共是一百九十三種。你看,每一句他都把出處告訴你,在括弧裡頭,這幾句話出自哪裡,有憑有據,沒有一句話是隨便說的。所以我讚歎經,夏蓮老會集的經,真經。為什麼?一個字都沒有改動,全部是五種原譯本的經文,真經。集註太難得了,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的正知正見。我們有幸遇到,遇到要輕易放過,那這個過失太嚴重了!天天要想到,把這個機會要抓好,不能讓它空過,那就是此地所說的,把我們的意業管好(念頭),必須要讓它念念都是阿彌陀佛。
失念沒關係,失念是忘掉了,不要自己責備自己。為什麼?這是煩惱習氣產生的現象,才知道自己煩惱習氣有多重。知道之後(這種煩惱習氣是叫我們繼續搞六道輪迴,出不了三界,出不了輪迴),那我們就得非常認真,把這樁事情當作自己第一樁大事來辦,其他的全是小事,可有可無,可以辦、可以不辦。為利益自己的事情決定不要去幹,為什麼?決定障礙自己往生。你還要利益,你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你對於娑婆還有留戀,這要不得。為利益眾生的可以;為利益眾生,做了也不要放在心上,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對了。為什麼利益眾生的事情要幹?要報眾生恩,現在眾生多苦,有機會幫助他離苦得樂,這個事情不能不幹。幹了等於沒幹,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這是善業,來生所感的是三善道。這是真正學佛人最基本的一個理念,一定要守住。
所以這裡念老說,善護意業為首要。「是即菩薩善護己念」,自己的念頭,這是正行。「由於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達真源,遠離生滅。自然遠離一切煩惱之垢,是以意業,清淨無染」,這是一段,這一段是註解裡頭最重要的一段話。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就是由於善護念頭是深契中道。中道是二邊不住,就是清淨無染,跟經題上「清淨平等覺」相應,清淨平等覺是真正的大菩提心。我們沒有能力,我們守不住,不得已就用阿彌陀佛名號來代替,這是淨宗無比殊勝的方便,也唯獨這個法門專有,其他法門裡頭沒有。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一句咒語,六字大明咒,藏傳佛教,跟我們念阿彌陀佛一樣,到處都是,「唵嘛呢叭咪吽」。老師教我念,我向大師請教這句咒語什麼意思,他告訴我:唵,這梵語翻過來的,代表身,嘛呢是蓮花,叭咪是保持,後面那個吽是意,意業。你把這翻成中國意思就看懂了,身蓮花保持意(意業),口業在身裡頭,身裡頭包括口業。外國的文法是這麼排法的,身蓮花保持意;我們中國人的是,保持身意像蓮花一樣,我們中國人是這樣說法的。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清淨的意思。這句話常常放在心上,幫助你自己回歸清淨心;再提升,回歸平等心,好!所以藏傳普遍,不管學哪一派,統統都念這一句,唵嘛呢叭咪吽,到處都看得到,他們寫在牆壁上、寫在石頭上、寫在樹上,到處你都能看到。
這個意思也很好,但是不如念阿彌陀佛好。阿彌陀佛的意思你看,翻成中國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諸佛讚歎,龍天善神擁護,比六字大明咒要殊勝,往生決定提升品位。蕅益大師說得好,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的淺深。我們現在沒功夫,念念就忘掉了,念念就忘掉了,念個幾分鐘就忘掉了。如果能念個半小時不忘掉,念一小時不忘掉,念兩小時不忘掉,就是能夠相續,不失念,這就是功夫,這個功夫都幫助你提升品位。沒功夫是下三品,下三品也有上中下三品。所以要能夠一天不丟失、兩天不丟失,養成這個習慣。為什麼會丟失?說老實一句話就是沒放下,還有牽腸掛肚,許許多多的事情在纏繞著你,把你這個念頭不知不覺轉過去了,就這麼個原因,所以根本還是在放下。真正放下,我們只走一條路,求生淨土,其他的統統不要了。在這個世間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只把這句佛號放在心上,這叫真正善護意業。
「意業清淨,身口隨之。於口業云不譏他過」,不會批評人,不會譏刺人,也不會毀謗人。我們把念頭回過來只顧自己,就能夠不譏他過。一定要自己回頭,自己要反省,時時刻刻反省,時時刻刻改正自己的過失,那就是念頭。為什麼我佛號又丟掉了?看念到什麼時候佛號能夠相續,能夠不丟失。海賢老和尚念佛幾十年,從來沒有把佛號丟失過,他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成就,道理就在此地。想學的東西很多,到極樂世界再學,現在暫時把它都放下。最好能做到不聞不問,那是大福報的人,沒有福報的人做不到。只把這句佛號管好,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憑據就拿到了,自己心就安了,就心安理得,自己有把握決定得生。為什麼?經上所說的條件我們具足。
底下這句話說得好,「口業不譏他過者,實由於意業之不見他過」,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惠能大師說的。這些修行人,他不知道別人過失嗎?他知道。他看到別人過失,他不想別人,他回過頭來想自己,我有沒有這個過失?我要有,趕緊改過來;我要沒有,歡歡喜喜,阿彌陀佛,還是這句阿彌陀佛,這就對了。海賢老和尚心目當中,所有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哪有過失?阿彌陀佛示現一點過失是給我們看的,是叫我們反省,想一想有沒有,沒有很好,有則改之,他是來提醒我們的。如果能作如是觀,三業就清淨了;三業清淨,戒成就了,戒定慧三學,戒學成就了。戒再多,出不了身口意這三個範圍,佛用這三個字統攝一切修行人所說的戒律,這就是持戒念佛。所以「不見他過」這四個字,我們要非常重視。諸佛菩薩做到,海賢老和尚做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見他過實際上就是自己的過失,不見他過就不見自己過,修行功夫要從這個地方去練。沒有那些人表演,我們到哪修行?所以,無論示現善、示現不善的,統統是菩薩大慈大悲來教我一個人,他不是教別人,教我的,我完全要接受,接受之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他者,一切有情」,這「他」所指的,這一個字裡包括一切有情眾生,我們今天講動物,範圍再縮小點就是一切人。「進言之」,這是進一步說,「則包括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之一切法」。為什麼?這個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華嚴經》上說的,全宇宙從哪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現相是自性,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自性能生能現,這個萬法在其中變化,千變萬化,剎那剎那不停,那是什麼?那是阿賴耶,那是識,唯識所變。識變沒有停止的時候,頻率很高,我們現在知道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就是一秒鐘它有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沒有例外的。這個現象,大乘經上佛說八地就見到了,我們修行修到八地的時候你統統看見,不需要用儀器,不需要用數學來引導,從定中就見到了。定中,這種大定沒有時間限制,就是沒有先後,過去、現在、未來就在當下,超空間、超時間。就在當下,這句話說得好。
看清楚了,「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這幾句話完全是明心見性,大菩薩的境界,法身菩薩所見到的。一切沒有過失,不但沒有過失,一切都不是真的,都是假的。《般若經》上給我們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它有什麼過?它有什麼染?換句話說,過跟染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妄念裡頭來的,我們如果沒有這個妄念,哪有這種事情?你心裡有這些妄念,諸法實相永遠見不到。為什麼?你自己築了一道障礙,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道障礙障礙了自己永遠不能見性,念佛永遠功夫不能成就,沒看破!我們這些叫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最難度的,妄想、分別、執著特別嚴重。不如農村裡頭的老太婆,她沒有妄想,每天吃飽了、穿暖了,睡得很舒服,她沒有妄念,我們妄念太多了。這個社會,多少人晚上不能睡眠,妄念太多,要吃安眠藥,天天都要吃,不吃安眠藥他就不能睡覺,必須用麻醉藥把他的腦神經麻醉了,他才能休息,你說多可憐!這些是什麼?富貴人。
念老這四句話是經上說的,我們要常記得,「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楞嚴經》上這麼說的,「如首楞嚴」,首楞嚴這三個字的意思,首楞嚴是梵語,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四句就是究竟堅固。你看看,萬事萬物之一切法,一切無過,哪來的過失?一切法,實際上存在的時間是多久?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這裡頭去找過失找不到。我們動一個念頭,彌勒菩薩告訴我們,這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一念你能找到嗎?一念不存在。不能說不存在,也不能說它存在,你說它存在,它沒有,消失掉了;你說它消失掉了,確實有這麼回事情。你能說它有過失嗎?你能說它有染污嗎?它確確實實本自圓成,清淨本然。一切萬法,我們身上每一個細胞,細胞太大了,一個細胞是多少微塵集聚的,佛經上講極微色,一個細胞是多少極微色,極微色就是現在量子力學家發現的微中子。一個電子的體積等於一百億個微中子,也就是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大小像一個電子,肉眼看不見。你在這個裡面去找它的染污、找它的過失,你能找到嗎?找不到,這是真的。他一個不善的念頭,不善的一句言語、一種行為,不知道多少微中子集聚,讓我們感覺到,太多太多聚集在一起,讓我們感覺到怎麼會有這麼一樁事情?你要細心去觀察,它們存在的時間只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我們如果有這麼個概念,你就曉得一切法不可得、畢竟空、無所有。所以世尊講清淨本然,本自圓成,這說一切法圓滿成就。在哪裡?無論從體上講、從相上講都講得通,但是都不可得。都不可得就叫你徹底放下,你就成佛了,你就成菩薩了,為什麼?事實真相你完全看到了。「首楞嚴」是印度話,意思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究竟堅固是你不能破壞它,為什麼?它無所有,它畢竟空。
又如《圓覺經》上說,「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梵行是菩薩行。如果六道凡夫犯了淫怒痴,墮三惡道,修戒定慧生三善道,是不是梵行?統統不是梵行。梵行是什麼?前面所講的,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淫怒痴、戒定慧都不可得,你到哪裡去找?性相裡頭都找不到。相,你想想看,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的生滅,那個淫怒痴哪一個是的,你能找到嗎?戒定慧亦如是。所以佛法也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總而言之教導我們,大乘佛法,眼在色相上修戒定慧,耳在音聲裡面修戒定慧。戒定慧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那是自性般若智慧,清楚,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哪來的戒定慧,哪來的淫怒痴?這才叫真正的梵行。鼻聞香、舌嘗味,身體的覺觸,第六意識的分別,六根對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是如來,八地以上。所以一切法中修梵行,證圓滿的戒定慧三學,沒有起心動念。降一等,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是菩薩。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他不造業,他不造輪迴業,不造十法界的業,他與這個沒有感應,他與諸佛如來的實報土有感應,稍稍往上提一級,他就到實報土去了。再降一等,小乘阿羅漢,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沒有出十法界,他只是不執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學不執著。不執著,什麼都好,真正做到隨喜功德,普賢菩薩十願裡隨喜功德,他能隨喜,自己沒有意見、沒有成見。他能不能看清楚?能夠看清楚,比我們清楚,他知道全是幻化。雖然他沒有見到,八地才見到,他沒有見到他知道,像我們現在一樣,我們現在知道,沒有見到,要登到八地才見到。
「又一切煩惱,畢竟解脫」。煩惱是假的,煩惱是我們累積那個煩惱習氣變現出來的,不是真的,真的不可得。它存在的時間,這個煩惱習氣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也是在這個頻率之下,所以你要想到,這麼高的頻率裡頭什麼都沒有了。「是故一切平等,無有可譏。」法法平等,十法界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一切眾生跟佛平等,為什麼?眾生不可得,佛也不可得。這是自性,回歸自性。《金剛經》上講這四句話完全真實,「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世出世間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真的。八地以上就是究竟佛果上的受用,他全得到了。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律者,戒律。儀者,儀則」,威儀。《大乘義章》第十卷,這幾句話,「言律儀者,制惡之法,說名為律」。一個字一個字的解釋。什麼是律?制是禁止,佛禁止眾生造惡,譬如說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不妄語,這是屬於律,教我們不要作惡。「行依律戒」,這叫律儀。我們的行為,言語是口業的行為,身體動作是身業的行為,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叫身口意三業行為,所以叫律儀。
「其意謂:所謂為律儀者,防惡止非之法,稱為戒律」。戒律是什麼?防止我們作惡,禁止我們做非法,就是與法相違背的,這個主要就是律法。三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比丘戒、菩薩戒,三聚淨戒,這都是屬於戒律。遵守戒律這叫律儀,決定不能夠違犯,養成一個好習慣。律儀它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幫助我們得定,得三昧。我們用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方法來修身口意,此地講的善護三業,得到的定就稱之為念佛三昧;如果我們用天台的止觀,那就是法華三昧;我們用《華嚴經》的止觀,五止六觀,那就是華嚴三昧。名稱不一樣,是你依的方法不一樣,三昧是完全相同,三昧就是禪定。換句話說,佛法無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八萬四千法門統統都是修禪定,包括念佛也不例外。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得到定就平等,不得定的時候不一樣,得定的時候相同。
定的目的是什麼?開智慧。諸位要曉得,定是真心,就是自性,目的都在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圓滿的智慧現前了。這智慧從哪來的?自性裡頭本有的,沒有一樣東西在外頭,這是大乘教上告訴我們的。你向外求一無所得,一定向內,佛法是向內的,稱為內明,這個學問稱之為內學。我們首先要能相信,不能懷疑。惠能大師的《壇經》給我們做證明,他開悟的時候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無量智慧、無量才藝、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一切都是無量。在這個境界裡面,佛才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佛法真正的目的就是達到這個境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僅是禪宗要求,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要求。只要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管用什麼方法修成,所以法門平等,沒有高下,每個法門都能達到,這個道理要懂。
又《行事鈔資持記》裡面所記載的,這個是律教裡面的必修課程,祖師大德修學的心得,可以給後人做參考資料的,這叫《行事鈔》,資是資助,可以幫助大家。這裡頭說,「通禁制止名律」,律的意思多半是禁止,不准你做的,比丘戒、沙彌律儀屬於這一類的;「造作有相名儀」,這叫作持,多半是菩薩戒。菩薩要教化眾生,所以菩薩戒的理念、精神跟比丘戒不一樣,比丘著重自度,菩薩著重利他。所以稱之為律儀。
「又律儀戒者,乃三聚淨戒之一。」這個三聚,下面有解釋。第一個是「攝律儀戒」,受持五戒、八戒、十戒、具足等一切戒的這些戒律,這是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你統統要遵守。第二種「攝善法戒」,佛沒有制定的,「修一切善法」。這一切善法是利益眾生的,不一定利益自己。自他兩利的當然更要做、更要守;利他,對自己不利的,菩薩也做,菩薩是以慈悲心為主,所以修一切善法。第三「攝眾生戒,又云饒益有情戒」,饒是豐饒,非常豐富,益是利益。就是對眾生有利益,有大利益,有真實利益的,佛沒有說,要做,要把它看作戒律。上面講的三條,「為大乘菩薩通受之戒,於(一)攝律儀戒中,在家菩薩受五戒與八戒。出家菩薩須受(一)中之十戒與具足戒」。十戒是沙彌戒,具足戒是比丘戒。
《涅槃經》第三十一卷裡面有一句,「戒是一切善法梯橙」。橙是墊腳的,向高處攀援所用的工具。戒律是一切善法的梯橙,就是你用戒律幫助你提升。沒有戒律就無法向上提升,所以戒是無上菩提本,道理就在此地。又《瓔珞本業經》下卷說,「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這幾句話都非常重要。現在佛法衰了,衰在什麼地方,諸位從這裡就看到了,初入三寶沒有信,住在道場不持戒,這是佛法的衰相。兩百年前寺院庵堂,無論出家在家、男眾女眾,沒有不遵守戒律的,沒有不信佛的。現在信佛信得再好,他還是有懷疑,疑根沒斷,疑情沒斷,這就是今天佛法衰的原因。我們想求個五比丘,大乘經上所說的,五個比丘在一起修行,修六和敬,這才叫僧團,那個僧跟六和是連在一起的,沒有六和不叫僧團。我們皈依三寶最後一條,「皈依僧,眾中尊」,這句話怎麼講?僧是僧團,四個人以上,最少四個人。四個人叫一眾,我們一般中國人講三個人,佛法是四個人,四個人叫一眾。四個以上遵守六和敬,遵守戒律,就是戒律上,三皈、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薩戒、三聚淨戒,這他們一定遵守,還加個六和,這才叫僧團。這個僧團,大家在一起修一個法門,依止一個老師,如理如法的修行,好!也有不同的,這很少,像海賢老和尚,他們這個道場四位法師,修的法門不一樣,兩個修淨土,一個修教的,《楞嚴經》,禪淨雙修,還有一個專門參禪的,四個人在一起住了好幾年,互相尊重、互相讚歎,他們實實在在是菩薩到這個世間來表演給我們看。我們現在同是修一個法門都不能包容,都自讚毀他,為什麼?搶信徒、拉供養,說我們好,別人都不如我們。這是破戒,這是破和合僧。
經上說得很好,一個僧團出現在這個地區,這個地區應該是幾百里範圍之內沒有災難,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個地方。有真佛弟子在此地,修行真有功德,跟大乘經教真正相應,它影響之大,能叫這個大地區化解災難。我們要相信經上所說的,這是出家人對於地方安定和諧、化解災難做出最大的貢獻,不要花一分錢,也沒有多做一樁事情,只是自己認真修行,將功德迴向就好!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隨時隨地都可以在修,我們要懂得。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很有這個必要。不能看眾生受苦,不願意看到有災難,希望能化解,僧團出現,那是最大的力量,肯不肯發心?這一章就是一個六和敬僧團的教誨,是六和敬僧團的章程,這段經文。
《佛祖歷代通載》,這裡面有幾句話,「法要有三」,法是佛法,重要的有三樁事情,「曰戒定慧。以上經論,廣顯戒德」。《普超三昧經》裡面有一句說,「被戒德鎧,化度生死」。這句經文,「此正為善護身業,不失律儀之真意」。這個「被」在此地念披,披在身上。這就是出家人的袈裟,代表什麼?代表戒定慧。這才化度生死,這生死就是眾生,度自己,也要度一切眾生,這是說「善護身業,不失律儀」真正的意思。常常想到輪迴可怕,怎樣才能脫離輪迴?末法時期最有把握、最靠得住的,就是念佛求生淨土。其他的方法當然好,但是要根性猛利。我們這樣的根性,學了多少年自己要清楚,不是真正的利根,沒有真實智慧,走這個路穩當。我年輕的時候,老師介紹淨宗法門,我對它尊重,我不學它。到自己八十歲的時候想想不行,為什麼?想到自己的生死事大,脫離輪迴沒希望、沒把握,這才回過頭來專修淨宗,回歸到念佛法門,不違背老師的教誨。
此地說到了鎧甲,「戒鎧於此有二義:一者,護持義。以戒德為鎧甲」,這是比喻,「如消防隊員衣石棉衣。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濟群生,無所畏懼」。這是用比喻,這個比喻淺顯,我們都能懂。真正要入今天的社會,要度眾生不容易,太難了!古人沒想到,念老也沒想到。我們將度眾生的這個方法,講經教學,放到攝影棚裡頭,跟聽眾不接觸,我們才能保持這個鎧甲管用。如果我們是在個大會堂裡面講經,聽眾幾百人、幾千人,就沒有這麼簡單,為什麼?外面誘惑的力量太大了。財色名食睡,你有把握能逃避嗎?一樁逃不過就墮地獄。所以我們現在用這個方法好,攝影棚裡面沒有人,常常是一個人面對著螢幕,自己看自己,自己對著自己講。跟古人相比,他們有真功夫,我們用這個方法來避免外緣,跟外緣盡量的少接觸,求什麼?清淨平等覺,求這一句佛號不丟失,不丟失就是清淨平等覺。這樣拯濟群生,無所畏懼。
第二個意思,莊嚴的意思。「以持戒德,而自莊嚴。不失律儀,軌範人天,令眾欽仰歸止,來受教化。慕我戒德,學我戒行。進修定慧,而度彼岸」。這是真正有大德行、有大智慧,真正開悟了的佛菩薩。大徹大悟就是分證佛,次一等的這大悟。老師過去告訴我,徹悟是三藏十二分教完全通達,沒有障礙,那是大徹大悟;能夠通達一個宗派的,與這個宗派有關聯的這些經論都能通達,這是大悟;小悟是通達一經一論。由此可知,在今天的社會求小悟就很難,求一個能夠不受外面環境影響的不容易找到,社會變了。兩百年前,名利這兩個字讀書人說不出來,難為情,哪裡像今天,五欲六塵,財色名食睡擺在口頭上,沒有感到羞恥,這個多可怕!老祖宗所傳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所傳的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沒人學了;不但學的人沒有了,講的人都沒有了,你說這個問題多嚴重!我們憂慮就這樁事情,沒有別的。
這個地方,莊嚴義這幾句經文,「以持戒德,而自莊嚴。不失律儀」,這是自利;「軌範人天,令眾欽仰歸止,來受教化」,這是利他;「慕我戒德,學我戒行。進修定慧,而度彼岸」,這是自行化他的圓滿。
我們看下面這段,「前引《圓覺》」,這段補得好,怕人起誤會,把這段講清楚、講明白,「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與今不失律儀,互相照映,正顯中道,理事無礙,圓解圓修之妙行」。這是大菩薩,這不是凡人,一般人做不到。什麼人?明心見性的菩薩。如果沒有明心見性,你把淫怒痴代替戒定慧,認為它是一不是二,你決定墮阿鼻地獄。你不能怪佛經,佛經沒有過失,沒有錯,是你自己把意思解錯了。要什麼樣的人?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典範,《華嚴經》上是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淫怒痴。善財是什麼身分,這個要知道,圓教初住。圓教初住是什麼地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人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他到哪去?他不在六道,不但不在六道,他超越十法界了。他要是在娑婆世界,決定往生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這個要知道,不是在這個階層不可以說,你不要把梵行搞錯了。
《華嚴》五十三參,伐蘇蜜多女代表淫欲,甘露火王代表憤怒、瞋恚,勝熱婆羅門代表愚痴,這三個都是明心見性的大菩薩,所以他們真正了知戒定慧與淫怒痴平等平等,他們真知道,為什麼?不可得。講到究竟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不可得,萬法是假的,剎那生滅不可得;自性,自性也不可得。自性不生不滅,自性是常寂光,一片光明,在哪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所以兩面都不可得,這才平等平等。淫怒痴放下了,戒定慧也要放下,戒定慧是專門,世尊教我們來對付淫怒痴的,戒斷淫,定斷瞋恚,慧斷愚痴,三毒煩惱,用這個,但是淫怒痴沒有了,戒定慧就沒用了。病好了藥就不要了,病好了還要吃藥又壞了,又變成病了,要明白這個道理。我們現在還有淫怒痴的念頭,那就必須要守戒定慧。見性的菩薩平等了,我們沒見性,沒見性不平等,自己要知道。
我們往下看,「雖嚴持律儀,軌範具足,但自心常寂,一切平等,悉無取捨,更無愛憎。不見己是,不道人非。如是持戒,是真持戒」。我們看到一個人,海賢老和尚真持戒。現在出家人過失很多,老人家對大家都非常恭敬,滿面笑容,沒有一句批評的話。除非他來求教,勸他幾句;不是他來求教,一句話不說,口裡只念阿彌陀佛,做榜樣給大家看。這裡頭一句話說,「不見己是,不道人非」,這兩句話太重要了!自己有沒有是處?沒是處。什麼時候自己有是處了?佛號不丟失算是有是處。佛號常常丟失就不能夠道人是非,沒有資格,你憑什麼說?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如是持戒,是真持戒。「如是修行,是普賢行」。普賢行還得了?普賢行是菩薩究竟圓滿的大行。第一個,「禮敬諸佛」。普賢跟其他菩薩為什麼不一樣?哪裡不一樣?用心不一樣。普賢菩薩的用心是包羅遍法界虛空界,所以他禮敬諸佛,這個諸佛就是遍法界虛空界。為什麼?一切萬法本來是佛。佛是什麼?佛是佛性,自性。有情眾生有佛性,無情眾生有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性就是真佛,所以他沒有一樣不禮敬。我們做不到,我們看到佛像禮敬,不是佛像,禮敬的念頭就生不起來,不知道這些萬法跟諸佛是一體,沒有絲毫差別,都是自性圓滿顯現的。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都是自性所生,都是自性所現;換句話說,統統是諸佛。普賢菩薩的禮敬跟我們不一樣。
「稱讚如來」。稱讚會影響別人,所以不能像前面這句,前面用諸佛,諸佛是平等,如來就有差別。如來從性上說的,諸佛從相上說的,相上平等,那性上?性上就有善惡,我們只能讚善,不能讚惡。非常明顯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對於淫怒痴這三個人,這三位善知識,有禮敬沒有讚歎,表演得非常明顯。五十位,每一位善知識都有禮敬、有讚歎,為什麼他沒有?怕的是菩薩一讚歎,大家認為是好事,那這些六道眾生就受害了,個個都走向三途去了,人天福報都得不到。所以如是修行,是普賢行。
「如是知見」,知見重要,「方契中道」。他見到中道就是見到了真相,真相是什麼?真相是畢竟空、不可得。法相不可得,你看它存在的時間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一秒鐘它已經產生多少變化?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變化,哪一個是它?沒有,這是相。性是如如不動,也不可得。性相都不可得,所以他心定了;性相二邊都不緣,這契入中道。中道就是自性,契入是圓滿的見性,沒有絲毫欠缺,這就是證得妙覺佛果。「若人稍聞平等之意,便謬斥持戒為著相,誹謗戒律。或稍能持戒,便增我慢,自讚毀他,侈談他人過失。是皆以病為藥者也」。
「上三段為法藏大士嚴淨自心之德行。下為成就眾生之德行。」這底下這一科,上面所說的是成就自己,下面我們下次就學到了,「成就眾生」、「現生成就」、「無住生心」、「一切無著」,看看他怎麼樣把他的成就落實在生活,特別是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般若經》上所說的「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兩句也說盡了。今天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