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餘姚佛教居士林清明祭祖法會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五集)  2018/3/29  浙江餘姚佛教居士林  檔名:WD32-008-0005

  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余林長,諸位同修大德,大家清明節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是餘姚佛教居士林舉辦清明祭祖繫念法會第三天,我們今天午供到此圓滿。昨天也跟大家簡單的說明,我們清明祭祖的意義主要就是教人不能忘本。祖宗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祭祀不可不誠,不能不誠心。我們佛法裡面講的三世因果,人死了不是沒有了,不是就消失了,是這個身體分解、壞了,不能用了,但是我們的神識在。我們自性不生不滅,是本來不生,它就不會滅。所以在中峰國師開示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法性(就是我們的自性)它不會隨著因緣生因緣滅,有生有滅,生,它也不生;滅,它也不滅,因為它本來就存在。本來就存在,就是不生;都不會消失,叫不滅,因為它本來就存在的,無始無終,不生不滅。我們現在看到生滅的現象,那是法相,不是法性,性不生不滅。

  佛在《楞嚴經》,阿難尊者七處徵心,弟子問很多問題,波斯匿王問釋迦牟尼佛,你說我們都有一個自性不生不滅在哪裡?波斯匿王那個時候六十二歲,臉皮皺了,頭髮白了,他說我看到都是生滅的,我這個身體從小到大,現在老了,都在變化、在生滅,剎那剎那在變化,不生不滅在哪裡?佛就跟他講,就在你身體六根裡面,你眼睛能看、耳朵能聽、鼻子能嗅、舌能嘗、身能觸、意能知,六根的根性它就不生不滅,你身體裡面有一個不生不滅的。現在會生滅的是這個身體,身體裡面這個見聞覺知是不生不滅的,那個不生不滅就是自性。講這樣波斯匿王還是不懂,我們聽了也不懂。所以佛就用其他方式來給他開示,他說你三歲的時候去看印度那條恆河,你能夠見的,三歲就能見,就能看到恆河了,能見的那個見性。你現在六十二歲了,頭髮白了,臉皮皺了,你現在再去看這個恆河,你還是能見;就是你能見的那個見性,它沒有變。我們現在見,就是眼根透過眼識,見到外面的色塵,我們這個當中有個識在。這個能見的,叫見性。波斯匿王他聽懂了,他很開心,真的,我們自己有一個不生不滅的,只是這個身體在變化,自性沒有跟著變。

  後來又有一個弟子聽不懂,聽不懂,又要問了,能見,現在波斯匿王眼睛好的,那個瞎子他見什麼?瞎子什麼都看不到。所以佛就找一個瞎子來,問那個瞎子,你看到什麼?瞎子說,看到眼前一片漆黑。佛就講了,他能見到眼前一片漆黑,那個就是他的見性。如果他的眼睛恢復,他還是能見,他能見的性沒有消失掉。他還是不懂。佛又用其他的方式來開示,他說那個瞎子看到眼前一片漆黑,那我們現在眼睛好的人,你眼睛是好的,但是你要藉什麼緣,你才能看到外面這些境相?所以佛就講,如果外面沒有燈光,沒有太陽、沒有星星、沒有月亮的這些光,這些光都沒有,你眼睛是好的,那你看到眼前是什麼?弟子明白了,一片漆黑,跟瞎子一樣。這樣大家明白嗎?恐怕不明白。開慧《楞嚴》,佛的弟子智慧都很高,智慧第一不是目犍連,我們想不到的他都想得出來;阿難也很厲害,他找心找了七個地方,我們大概想二、三個就不簡單了,他能找出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

  所以現在我們要認識的,就是我們自性能見的那個性,中峰國師開示的法性。我們念,我們不懂,我們都會念,那個字也沒有念錯,但是不懂,不懂什麼叫法性。法性在哪裡?就在我們身體,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走到哪裡都有。不是說我們站在這個地方,只有在我們身體裡面,那身體這一塊就沒有了,以外就沒有了,不是這樣。你走到哪裡都能見,你飛到外太空去,還是能見,能聽能聞,所以是盡虛空遍法界。毘盧遮那佛翻成中文意思,就是遍一切處的意思。這個聽不懂,沒關係,念佛就好,就不要去想,愈想愈糊塗。告訴大家一個概念,那個不生不滅就在你自己身體裡面。

  現在明心見性,見什麼?見到你自己的本性,你就成佛了。我們現在迷失了自性,我們現在只認外面這個幻相,以為這個是自己。佛說搞錯了,你要回頭看你的自性,你的自性從來沒動過,沒有生滅,你看到那個生滅是假的,是幻相,是從你自性當中起一念無明,現出來的幻相,你回歸到自性,這個幻相就沒有了。所以永嘉大師開悟的時候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大師是哪裡人,你們知道嗎?都不知道。在浙江省永嘉。浙江省有個永嘉,你們有沒有聽說過?就在本省。我們念了半天,不知道永嘉大師住哪裡。浙江離溫州很近,我們金總也來了,離溫州很近。古時候對一個人的尊稱,不稱他的名,稱他住的地方,最尊重的,就是這個地方出了這麼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祖師大德。我們念《三時繫念》,「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中峰國師這個《三時繫念》,中峰國師是大徹大悟的人,所以他裡面這些開示都有禪機。淨土裡面都含有禪機在,你參透了,念佛就到理一心不亂。

  我們儒家講祭祀,現在回歸到儒家來,我們講大家比較容易明白的。《論語》裡面講「祭如在」,就是說人過去了,父母過去了,家親眷屬過去了,我們祭祀就如他生前在世一樣,該怎麼奉事就怎麼奉事,這個叫祭如在;另外就是叫「祭神如神在」,那是祭外面天地山川鬼神的。這個跟佛法的觀想是一樣的,你祭什麼,你現在心想什麼,祭哪個對象,你就觀想那個對象,跟那個就起感應,相應。譬如說你祭關公,你就要觀想關公,關公就來了,伽藍聖眾;你觀想韋陀,韋陀就來了;觀想觀音,觀音就來了;觀想地藏,地藏就來了。所以你觀想祖先,祖先就來了。祖先沒有消失,不生不滅的,怎麼會消失?只是這個身體壞了,他神識又換一個新的環境、換一個新的身體,換一個新的生活環境,是這樣的。但是我們迷惑顛倒,我們有障礙,所以見不到。佛完全看到了,都完全沒障礙;我們凡夫沒有見性就有障礙,見性就沒障礙了。所以要祭如在,祭祖先就如同祖先在一樣,這樣就有感應。所以以前祭祖的代表齋公要齋戒三天,不接觸外面,他一心專注,觀想、修定,這樣到祭祀那一天才會感應。這些原理原則我們都要懂,現在我們雖然做不到,但是原理原則都需要了解,我們要朝這個方向來修行、來用功。所以,這個跟佛講的都相通,這個原理懂了,你觀想彌陀,彌陀就現前,一切法從心想生,大家一定要知道。

  所以拜祖先,不要說不認識祖先,你有這個心,就跟他起感應。所以我們每次祭祖都會有一些感應,就是關鍵要有那個心,要有那個誠心。大家今天來到這個佛堂參加共修,就說明你有這個心,沒有這個心,請你也不會來。所以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感應,一定也得佛光注照,祖宗庇佑,福慧增長,業障消除,六時吉祥,身心安康,闔家平安。好,我們現在午齋時間,祝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