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緣起 (第一集) 2002/12/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WD21-002-0001
尊敬的凌會長、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修、諸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是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舉辦第一屆「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祭祖佛七的第五天。在昨天晚上就是我們這次冬至佛七的第四天,用國語跟大家報告,「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的緣起。這一篇文章,是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根據我們導師淨空上人所開示的,把它整理成一篇文章做為這個緣起,這篇文章我們分作十一段,簡單做個說明。
我們現在先念第一段,「早在三、四十年前,我會導師淨空上人有感於禮儀廢、文明暗,即發願提倡建立百姓宗祠。如今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之落成,實滿師多年之願也。師昔有文曰」,這個文就是下面下一段的,我們先講前面這段。我會導師,我會就是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也包括我們各地的淨宗學會。我們的導師上淨下空上人早在三、四十年前,這是我們台灣早期聽經的同修,大家應該都記得,早在三、四十年前,上人就感覺到當時的社會禮儀廢、文明暗。禮儀就是說人與人之間來往,已經沒有在講禮節,禮儀沒有在講究,疏忽了。文明指精神的文明,人都追求物質的享受,將精神文明也疏忽了。所以精神文明可以說從三、四十年前,在中國就是一個黑暗的時期。即發願提倡建立百姓宗祠,這是早在三、四十年前,我們導師淨空上人他就發這個願,發願建立百姓宗祠。百姓宗祠最初的建立,是在台灣台北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剛成立的時候,這個時間距離現在也有二十幾年了。圖書館的成立,道場不是很大,在民生大樓裡面買一間房子,做講堂、做圖書館。
在圖書館裡面,同時我們導師就供養中華民族百姓宗祠,當時只有供養一百個姓。雖然地方不大,這個做法目的也是要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能夠注意到建立百姓宗祠的重要。在台灣過去政府有建立忠烈祠,但是政府並沒有建立百姓宗祠。我們一般說盡忠,要找忠臣要去找孝子,這是古時候國家要選拔人才,選一個可以盡忠職守要去哪裡找?就是去打聽,看哪一家哪個地方有出孝子。這個人他真正能夠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把他選拔出來,他一定可以對國家盡忠、替百姓服務,所以說找忠臣於孝子之家。有忠烈祠,沒有祖先的宗祠,也就是說,沒有孝道,忠烈也就沒有基礎。所以忠烈是從孝道這個基礎所產生的,這才是真正的盡忠;如果沒有孝道,忠也是虛妄的,不是真的。這點我們首先必須要認識清楚,然後才能夠了解百姓宗祠的建立,它的重要性。我們現在社會這麼亂,為什麼這麼亂?就是疏忽了這個大根大本,就是孝道。
下面這句說,如今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之落成。這是在我們現在香港尖沙咀,香港佛陀教育協會的九樓,原來是念佛堂,現在還是念佛堂,我們打佛七就是在九樓這個念佛堂,萬姓祖先這個牌位就是供養在九樓的念佛堂。這是根據最近北京有兩位學者,將百姓只是一百個,現在整理出一萬多個,聽說最近又發現一萬多個,總共有二萬多個。目前我們在九樓念佛堂供養一萬多個祖先牌位,這個姓最少的是一劃,最多的是二十幾劃,這個姓我們一般是一字一個姓,也有二個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最多有九個字,就是九個字一個姓,這是包括少數民族在內,所以姓氏有這麼多。「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的落成,當然在香港這個地區,尤其在這個市中心,有這個場所已經是不簡單,當然還是很小,不是說很大。如果跟過去台北景美華藏圖書館的面積相比,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比台北圖書館還小。但是雖然小,供養一萬多姓的祖先,這是很不容易,也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這個紀念堂的落成,實在講也是滿我們導師多年的願望。
下面是我們導師,他平常對建立百姓宗祠的開示,下面還有十段的文,我們一段一段來看,今天晚上利用兩小時的時間,來做個簡單的說明。我們再看下面一段:「今之世界各國正致力於建設,皆物質建設也。即使至於極,仍是富而不樂,歐美列強,可為殷鑒。其故即在缺乏精神建設之所致也,而精神建設必以宗廟為其根本。是故中華民族百姓宗祠不可不急急講求也。」到這裡是第二段。從這一段開始,就是我們導師平常對這件事情的開示。這個開示一開頭就跟我們說,今之世界各國,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世界每個國家,尤其比較大的國家,像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歐美列強正致力於建設,皆物質建設也。這麼多的國家,每個國家都認真努力在建設,建設什麼?皆物質的建設,也就是說追求物質的享受,在佛法講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
即使至於極,仍是富而不樂。就是講這個物質建設即使讓你統統得到,至於極就是說你所愛的都得到了,物質的享受很豐富。但是得到什麼情形?富而不樂。這個富貴得到,財富得到,物質的享受得到了,可是生活並不快樂。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歐美列強,歐洲、美洲,像現在美國,歐洲英國、德國、法國,這比較大的國家、比較強的國家,他們有物質的享受,得到人間的富貴,可是他們的生活不快樂,所以叫做富而不樂,貴而不安。富就是說有財富,有錢但是不快樂;貴是地位高,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可是生活不安穩。這是我們現在看到歐美列強這些國家,我們就可以了解。可為殷鑒,就是說能夠讓我們做一個借鏡,他們雖然富有不快樂。是什麼原因富而不樂?其故即在缺乏精神建設之所致也。這個緣故就是疏忽了精神建設所致,只有重視物質的建設,疏忽了精神的建設。雖然得到物質的享受,可是精神上的生活非常貧乏,非常缺乏,精神上非常的空虛、非常的苦悶,這就是富而不樂的原因。就是只有重視物質,不重視精神,這是歐美列強可以讓我們做一個借鏡。下面說,而精神建設必以宗廟為其根本。這是講到精神建設要從哪裡做起?就是以宗廟做根本,宗廟就是建立百姓宗祠,提倡祭祖,祭祀祖先。我們俗話也有講「百善孝為先」,所有的善事以孝最為優先。提倡宗廟就是提倡孝道,「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從這裡做起。我們人如果能夠念念不忘祖先,沒有把我們祖先忘記,祖先我們不曾見過面,我們念念都沒有把他忘記,眼前的父母當然更不敢忘記,這就是祭祖,提倡孝道的原因。是故中華民族百姓宗祠不可不急急講求也,因為這是第一樁事情,這樁事情如果不做,其他的就都不用說,所以提倡孝道先從建設百姓宗祠做起。這樁事情相信我們聽經比較久的同修,大家都曾聽過,我們導師時常在講席當中講起。過去到美國,到海外,我們導師也時常勸比較有福報的,佛門裡面四眾大德,在家、出家有能力、有福報蓋大道場的,他都勸他們先建百姓宗祠先祭祖,先拜祖先,有了孝道,才有師道,我們佛法是師道。所以這件事情,不可不急急講求,不可以把它看作不要緊,所以要急急講求。
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段,「欲佛陀教化大行於世,非叢林不為功;欲中華文化復興光大,非祠祀不足道。二者誠相輔相成,勢必並行,且必先祠祀。何以故?夫宗廟毀則禮樂崩,禮樂崩則仁義廢,仁義廢則倫常道德不復存在矣。而欲世之不亂,難矣哉!今世亂極矣,人各望治,而終不可治,其故安在?何不思之!世苟不治,則縱有叢林之舉,亦不過徒增一鬥爭之場所耳。智者不為也,敢請先以宗祠思之,然後興起叢林,吾深信必有神運焉。」到這裡是一段。這一段就講到佛陀的教育,欲佛陀教化大行於世,非叢林不為功。叢林是我們中國唐朝時代,「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叢林用我們現在的話講,就是佛教大學,古時候佛教的道場,叢林就是佛教大學,培養弘法的人才。所以道場的興起,叢林興起在歷代培養了很多高僧大德,每一個朝代人才輩出,這都是叢林的功德。所以佛門如果想要推廣佛陀教育,要將佛陀教育普遍的教化一切大眾,要來培養弘法人才,非叢林不為功,就是說如果沒有叢林的建立,沒有辦法達到這個效果、這個目標。所以要興起佛陀教育,希望佛陀教育能夠大行於世,一定要再恢復過去叢林的制度,有規劃的培養人才。這是講到佛門裡面。
欲中華文化復興光大,非祠祀不足道。中華文化這是我們祖先流傳下來的,是超越時間空間,這個文化是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中華文化的復興,對世界和平才有真正的幫助;再說得具體一點,世界如果想要達到和平,必須要復興中華文化,將中華文化推廣到全世界。這個事情,過去英國一位有名的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他在一次的演講當中,他就有說到,二十一世紀世界都亂了,沒有秩序,世界大亂。他說假如要恢復這個世界的秩序,這個世界能夠恢復太平,必定要弘揚中華文化儒家的思想,在佛門裡面要弘揚大乘佛法。將中華文化孔孟思想、大乘佛法的經典,普遍去推廣、去落實,這樣才有可能達到世界和平。當時湯恩比博士說這個話,引起很大的震撼,以後這個演講也有翻譯成中文在流通。這個話是英國人講的,而且是很有名的歷史學家,他講這些話,確確實實他是個有學問、有見識的人,才有辦法講出這個話。從這裡我們也可以了解,湯恩比博士對中華文化,孔孟思想以及大乘佛教的精神,他有相當的認識跟深入,不然的話,他沒有辦法講出這個話,這是外國人講的。
現在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失去信心,一味認為什麼東西都是西洋、外國人所講的比較好,將自己祖先這麼好的東西放棄了。現在外國人回過頭來重視中華文化、大乘佛法,這也是給中國人當頭一棒,就是當面一棒把我們打醒,使我們覺悟,重新再來肯定我們自己的祖先,有這個優良的文化,這是西洋所沒有的。現在世界這麼亂,是西洋人外國人要來向我們學習的時候,我們現在反過來,將祖先這麼好的東西把它放棄,這就叫顛倒,這個世界怎麼會不亂?外國人只知道發明科學武器,人與人之間沒有在講究道德仁義,依我們佛法來講,他們不知道因果報應這件事實。像歐美列強發明厲害的武器,就是戰爭,喜歡戰爭,戰爭就要傷害人,要殺害多少人的生命。依佛法因果來講,你殺人一條命那都有命債,不是說殺完就沒事了,後面冤冤相報。這輩子他沒有能力跟你抵抗,死了以後,投胎到你家來做你的子孫,再來報復,這在歷史上的公案很多。
所以從佛法因果來看,這件事情非常可怕。可是外國人他就不懂,他不知道,不知道這個利害關係,以為發明這些厲害的武器,他就可以稱霸世界,可以為所欲為,胡亂做,不知道後面因果報應的可怕。這是我們現在看到歐美各國,都是向毀滅的道路在走,但是他們自己不知道,沒有覺悟。要如何挽救?就是要復興中華文化、大乘佛法,將中華文化、大乘佛法普遍推廣到全世界。我們導師在海內外極力就是在做這件事情,雖然力量有限,但是可以說是盡心盡力在做。像現在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成立「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就是一個很具體的表現。不是只有用嘴巴說,實際上有行動,有在做,做出來讓人家看。這是講到如果要復興中華文化必定要提倡祭祖、祭祀,所以說非祠祀不足道。你如果沒有提倡祠堂的建立,沒有提倡祭祀祖先,你要說恢復中華文化那也是空談、空話,是做不到的。一定要從建立百姓宗祠,提倡祭祖從這裡來做起,這樣才有可能復興中華文化。
二者誠相輔相成,勢必並行,這是講恢復叢林的制度,建立百姓宗祠,這兩樁事情是互相幫助的,所以講相輔相成,有宗祠的建立提倡祭祖,幫助叢林的恢復。下面說,且必先祠祀,就是說建立祠堂祭祀祖先,比建立叢林還優先,要先做。何以故?什麼緣故?夫宗廟毀則禮樂崩,禮樂崩則仁義廢,仁義廢則倫常道德不復存在矣。宗祠、宗廟要是毀掉,這禮樂就崩了。古時候聖人制禮作樂,以禮樂治天下,禮就像我們佛門講的戒律。樂,這是聖人所作的音樂,樂來調養我們的性情,使我們的情緒能夠達到平和,樂有這個作用和效果。就如同我們佛門講的梵唄唱讚、唱念,幫助我們的心達到清淨平等,有這個功德利益。
這是古時候聖人制禮作樂,禮約束人的行為,樂調整我們的心情。我們人的行為有約束,心情能夠達到平和,自然就能夠達到社會安定、國家太平。這是古代聖人他治國,是以這個在治的,以禮樂治天下。禮樂是從宗廟開始,就從祭祖這方面開始,提倡孝道。如果宗廟要是毀掉,禮樂就崩了,就沒有了;禮樂如果崩掉了,我們人祖先就不要了。自己的父母、祖先都不要了,你說這個人還會跟他講什麼道德仁義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禮樂崩則仁義廢,禮樂如果沒有,仁義就廢掉了。所以講仁義廢則倫常道德不復存矣!仁義如果廢掉,這個人怎麼有道德仁義?倫常道德就不存在了。道德仁義不存在是什麼後果?就是天下大亂。所以講而欲世之不亂,難矣哉。說人如果沒有講究倫常道德,你說這個世界不會亂那是不可能的,那是很困難的。難矣哉,很難,不可能的事情,必定亂。
今世亂極矣,人各望治。人各望治就是講大家都希望能夠恢復治世,就是講社會恢復秩序,社會可以安定,國家可以太平,這是人人的希望。但是希望歸希望,而終不可得,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因為根本沒有了,根本是提倡孝道、祭祀祖先,這個都廢掉,後面的就統統沒有了,終不可得。其故安在?何不思之!世苟不治。這是講什麼緣故?我們怎麼不去把它想一想?何不思之,就是說為何不去思惟,不去想這件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什麼原因造成的?你如果認真去觀察、去思考,就可以找出這個答案,就是根本毀掉了,宗廟廢棄,世間就大亂。世苟不治,則縱有叢林之舉,亦不過徒增一鬥爭之場所耳,智者不為也。我們這個世間如果不治,就是講這個世間很亂,沒有提倡祭祖、提倡孝道,這個世間當然很亂,沒有辦法可以來對治。
沒有辦法對治,我們現在是一個亂世,則縱有叢林之舉,有人發心來建叢林、蓋道場,像現在佛門裡面蓋很大間的寺廟。建叢林會是什麼情形?亦不過徒增一鬥爭之場所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講,如果不提倡孝道,不提倡宗祠的建立,不提倡祭祀祖先,這個孝道不先建立,建立叢林也只不過多一個鬥爭的場所。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寺廟,在寺廟的人明爭暗鬥、爭權奪利,在相爭,在鬥爭,這樣的叢林不但不能培養弘法人才,實在講幫助大家造罪業。沒有這個道場,大家還不會去造那個罪業;這個道場蓋好,大家相爭,鬥爭,本來不會墮阿鼻地獄,鬥爭到最後墮入阿鼻地獄。所以講智者不為,有智慧的人他決定不會去做這種事情。
所以我們導師他一生不要蓋大道場,也是這個原因。為什麼?我們修學沒有根本,要學佛實在講沒有辦法成就,叢林建得再大、再舒適,也沒有辦法成就人才。所以他現在說什麼?說現在的道場是在哪裡?道場就是在電視台、電腦網路、衛星電視台。他說現在的道場就是電視,這個講法、看法也很合乎實際,實際上確確實實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導師一生他沒有建立道場,道場都是別人的,都是跟人家借用的。他真正的道場,也真正的都是在電視台,在電腦網路。他說現在弘法利生跟過去的時代不一樣,一定要利用現代高等的科學技術。利用這些科學工具來傳播佛法、來宣揚佛法,使普遍的人都可以聞到佛法,得到佛法的功德利益,他這個看法、做法是正確的。沒有宗祠,建叢林是多一個鬥爭的場所,有智慧的人他就不會去做這種事情。敢請先以宗祠思之,敢請這是我們導師很客氣、很謙虛,也是很懇切的一句話,敢請就是說請有能力的大德,先以宗祠來考慮,先建立百姓宗祠,這件事情優先來做。這件事情做了有成績、有效果,然後興起叢林,然後再來建立叢林道場。吾深信必有神運焉,這個吾是我們導師自稱,就是說我深深相信必有神運,這個神運就是講一定有感應,佛力一定加持,一定可以成就佛門的人才。這是第三段,我們就報告到這裡。
下面我們再請看第四段,「祭之旨在不忘本,所謂報本反始也。古禮首重祭禮,誠屬心性極則之理而表現於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真一切行門之大根大本也。」這是第四段。祭之旨在不忘本,就是講我們祭祀祖先,它的宗旨是在哪裡?就是教我們人不可以忘記根本。我們一般俗話講吃水果拜樹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講我們人不能把根本忘記。好像一棵樹,我們看這棵樹有樹幹、樹枝、樹梢、樹葉,有花果很漂亮,但是你一直找,從果花、樹梢,再來樹枝,再來樹幹,這棵樹的主幹這就是本,這個主幹再一直往下找,找到樹根。所以講「根本」,有根才有本,有本才有樹枝、樹梢、樹葉、花果。我們人從哪裡來?當然是父母。父母再上去還有父母,一代一代一直向上推;我們有子孫,有後代,子孫下面又再有子孫。依佛法來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就是教我們人不可以忘記根本,做人如果忘記根本,就不是人了。所謂報本反始也,這就是講知恩報恩,我們才知道知恩報恩,我們人從哪裡來。
古禮首重祭禮,誠屬心性極則之理而表現於吾人日常生活中者也。古代的禮有好幾種,但是祭禮是最重大的,古代帝王其他的典禮可以派別人代表。但是祭禮就是講祭祖,帝王就不可以派別人,一定要自己親自去祭祀,這就是教全國的百姓提倡孝道。帝王是國家最高的領導人,他帶頭來做,教全國的老百姓要孝道。所以古代的帝王以孝治天下,表現在生活上,祭祖是一個很具體的表現。如果帝王他不做,你要教下面的老百姓、文武百官,人家怎麼會服從?怎麼會聽?當然人家不會接受這是一定的。所以當帝王國家最高的領導人,一定要做給老百姓看,所以講首重祭禮。祭禮實在講是心性極則之理,表現於日常生活之中,這個道理很深。如果要把它推廣,依佛法來深入講到我們人的真心本性,報本反始就是講找到這個根本。因為我們只有兩個鐘頭的時間,所以這個道理沒有辦法做一個很詳細的說明,但是這樣提醒,諸位同修能夠從這個地方體會。
真一切行門之大根大本也。我們修行八萬四千法門這是大根大本,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祭祖就是屬於《觀經》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孝養父母。人能夠孝養父母,才有辦法奉事師長;有辦法奉事師長,才有辦法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一直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後面一定包括前面,前面不一定包括後面,但是後面一定有前面的基礎。三福的第一福是基礎,第一福有四句,第一句是基礎的基礎、根本的根本,孝養父母。所以這個三福,實在講修到成佛,也只是落實孝養父母這個根本的根本。所以推到極處,就講到我們心性的極談,講到我們明心見性的本性。所以祭祖有很深的道理在,這是一切行門的大根大本。
我們再看第五段,「祭有三:一曰祭祖先。每於清明、冬至皆有各個族姓祭祀活動,旨在教民誠、信、忠、敬,愛人如己,事死如生,情至厚也。人心厚,方能繼孝思,篤人倫,醇風俗,進而隆國運,開太平;是為令我中華文化復興光大,普照大千世界,一切眾生之類,咸得和平安樂,福慧自在之基始也。」這是第五段,第一句跟我們說,祭有三,就是說祭祀有三方面,第一說祭祖先。祭祖先,每於清明、冬至皆有各個族姓祭祀活動。清明掃墓是我們民間一直到現在,還有的紀念祖先的活動,這個清明。但是冬至比較少人知道,過去在台北華藏佛教圖書館,一年有三次的法會,第一就是清明,第二是農曆七月中元,第三就是冬至祭祖,基本有三次法會。祭祖先主要是清明跟冬至,這兩個節日是祭祖的節日。所以在過去清明、冬至,每個族姓都有一個祭祀的活動,就是講祭拜祖先的活動,普遍在民間就是這兩個節日。
這次「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的落成,我們在這裡打一個佛七。佛七圓滿的第二天,上午有祭祖的活動,由我們導師上淨下空上人來主持,請很多國內的學者來參加,中午有午供,下午有三時繫念的佛事。大家共修將佛七、三時繫念佛事,誦經念佛的功德迴向給歷代祖先。國曆十二月二十二日,也就是我們農曆的冬至這一天,所以我們導師選擇這一天來祭祀祖先,來舉行「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落成開幕的儀式,就是選在冬至這天。這也符合過去冬至祭祖的活動,所以選這一天特別有意義。我們這一集的時間到了,下面的文,我們下一節再繼續來跟諸位報告。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