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節要—永離惡口,成就八種淨業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九集)  2024/2/15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9-036-0039

  請大家翻開經本第一百一十五頁第三行,「離惡口得成就八種淨業」,請看經文:

  【復次龍王。若離惡口。即得成就八種淨業。何等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詞美妙。五言可承領。六言則信用。七言無可譏。八言盡愛樂。是為八。若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今天是二O二四甲辰年正月初六,大家龍年吉祥!今天在台灣、大陸地區就是開始上班了,也剛好我們雙溪山上,悟道上山主持三天的護國息災法會。新加坡傅來成居士一行五人也參加了三天,今天下午回到新加坡去了。今年龍年,我們剛才念這一段經文,『復次龍王』,《十善業道經》佛在龍宮講的,針對龍王講的。現在在網路上有很多報導,這些預言家、這些看相算命的、這些時事評論的,也都講到今年龍年充滿了變化的一年。龍代表變化,要往好的方面變,還是往不好的方面變?關鍵在人心。人心都能夠斷惡修善,修十善業,今年會有大幅度的往好的方面來變化。如果人心不善,繼續造十惡業,當然就變得更不好,這個關鍵都在人心。所以今年龍年,我們講到《十善業道經》,我們也感觸特別的深。這段經文,「復次龍王」,佛再給龍王講,也是給我們大家講。

  這段經文主要是講『離惡口』,永離惡口,『得』就是得到,能夠得到『成就八種淨業』。這個八種淨業,對我們念佛人來講,關係就非常重要。我們修念佛法門,我們稱為淨業。講到淨業,我們就想到佛在《觀無量壽佛經》,給韋提希夫人講「淨業三福」。要往生極樂世界,還沒有教韋提希夫人念佛的方法之前,先給她講要先修淨業三福。這個淨業三福,就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個是共同科目,沒有一尊佛例外的,所以稱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所有一切法門也都是修淨業,都是修清淨心,當然我們淨土法門是修清淨心。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第一福。我們要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信願念佛,也要修善。《無量壽經》在「往生正因」,佛也給我們開示,若不能大持經戒,「要當作善」,就是你做不到持經、持戒很精嚴,也應當要修善;做不到持戒那麼高的層次,也應當要修善。因為持戒,在淨業三福是屬於第二福,層次就比較高。我們做不到第二福,基本上也要做到第一福,這樣信願念佛,我們才有把握往生。

  所以這個三福配《無量壽經》的三輩,這個經文去比對、對照,都是很相應。如果你做到第一福,再信願念佛,往生就下輩;如果你能做到第二福,信願念佛,往生就中輩;如果做到第三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就上輩了,三福都能做到就是上輩。如果只能做到第一福、第二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持戒了,《無量壽經》講大持經戒,這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就中輩。只能做到第一福,下輩;就是說起碼要做到第一福,這樣信願念佛,可以下輩往生。第一福也是我們助修,就是我們念佛是正修,斷惡修善是助修,幫助我們念佛功夫得力。

  口業很難修,在《無量壽經》就講到了,我們大家看節要第一條:

  「一、如何成就淨業,特別對念佛法門而言,欲淨其心,先淨其口。《無量壽經》教導我們善護三業,第一是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我們淨老和尚在這裡給我們舉出來,我們修淨土就是淨業。實際上淨業三福,無論你修哪一個法門都需要,不是說只有淨土法門,你修禪、修密、修教,修各種法門,都必須要修淨業三福。淨業三福是共同科目,任何一宗都需要。當然對我們念佛人,是特別是對念佛法門來講,「欲淨其心,先淨其口」,這個也是要幫助我們心清淨,先淨口業。所以有一個咒語叫「淨口業真言」,念這個咒,讓我們口業能得到清淨。

  這裡舉出《無量壽經》,在《無量壽經》的確我們看到它排列的順序,跟其他經典有一點不同。一般講身口意,身業擺在第一個;《無量壽經》把口業跟身業調過來,先講口業,「善護口業,不譏他過」。《無量壽經》把口業調到第一個,也是提醒我們三業當中,口業最容易犯。因為我們天天都要講話,很容易犯,要講話就很難不犯這個口業。特別這裡,口業有四種,《十善業道經》分得比較詳細。這裡是講惡口業,這個惡口的業也就是說話粗魯。我們看第二,翻到一百一十六頁第二條:

  「二、惡口就是說話粗魯,音聲、態度、詞句難以入耳。用命令的語氣,縱然是你的下屬,充其量也是表面不得已而服從,心裡還是不服。」

  這個的確也是人之常情。「惡口」就是講話粗魯,講話的音聲、態度,用的詞句,讓人家很難聽得進去,讓人聽了很難受、很難過。這個在我們生活當中常常遇到,有很多人都是有這個惡口的習氣,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過去早年我在景美華藏圖書館,有一個在家女居士看櫃台,常常同修來給我告狀,講得哭哭啼啼的。我就去講,我說妳櫃台接待的,對人家講話要溫和一點,不要那麼粗。她就給我講,她說:我說話就這麼直!說話直是好事,沒有彎彎曲曲的,我說話就這麼直。我說妳那個不叫直,妳那個叫衝。我說,妳有沒有吃過衝菜?那個衝菜,日本人去把它做成哇沙米,那個蘸東西吃很嗆的,很衝、很嗆。所以她不知道,她以為講話我很直,有什麼講什麼。但是她沒有考慮到:我這樣講,對方他聽了能不能接受?他聽了會不會難過?她沒有考慮那麼多。還有,用詞句也很重要,一個態度,你什麼表情,你如果凶巴巴的,看到好像欠你多少錢。所以在櫃台就是第一線,接電話、接待人,就是不要有惡口。有惡口的習氣的人,他就不適合擔任這種櫃台接待工作,特別是接待的工作。這個關係很大,用的詞句也要用得好。

  像我們過年就要講好話。所以昨天我們山上有一個法師,他給我講他要告假回去家裡照顧他老父親,現在外勞要回去,沒人照顧。昨天我要下山,我問他,我說你什麼時候回家?他說三月份。我說我上去再去做一場法會,他就參加最後一場。參加最後一場,做完,他就要回去了。我說我們隨時歡迎你回來,不要說最後一場。這個講話要學。還有我們常常跟人家講話,我們會講一句:我們最後一次在哪裡見面,是不是要再見了?「最後一次」,那個聽起來,讓人家感覺,好像以後就沒機會再見了,最後一次了,是不是?你用這個詞。所以我是給它改成「最近一次」,這樣聽了不是很好嗎?為什麼一定要講最後一次?最後一次,是你後面都沒有了才叫最後一次;如果你還見面,那不是最後一次。那個用詞不當,這個也很關鍵。

  所以我現在講話也都是很斟酌的,就是要學習。這些在生活當中,我們大家都要學。有一些人他的口氣不好,不代表他心不好。有的人他心很好,他掏心掏肺的,但是他就是有這個惡口的習氣,他口氣不好,講話就容易得罪人,讓人家聽了難過。所以這個也要修,修行就修這個。如果你遠離惡口,你的人緣就會很好。如果惡口習氣,常常得罪人,常常跟人結怨。這個惡口,有時候跟人家結怨也會結得很深,自己將來被人家害了,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就是因為聽你一句話,他懷恨在心。自古以來,古今中外都有這個例子。所以在《延壽藥言》講,「利刀割體痕易合」,但是惡口傷人就恨難消,恐怕他氣你一輩子,氣到死了他都還在恨。所以講話,我們要很慎重,這個都要學的。

  特別「用命令的語氣」,你的下屬充其量也是表面不得已而服從,心裡還是不服,這個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一些人,你好好跟他講,他就不理你,也有這樣的人。你說好話,講了大家都會接受,有一些人他就是不理你、不管你。所以過去我們老和尚在圖書館,韓館長是常常代表黑臉的,特別在民生大樓,什麼樣的人都有,要去收管理費,有一些人他就不交。館長去,一拍桌子,一罵,他就乖乖交出來。有時候你辦事也不能不這樣,所以這個還是有它的開緣,所以要看情況。當然你不能夠看到人統統是凶巴巴的,那個是為了辦事。

  在我們一般正常的情況之下,我們就不要有惡口的習氣,也不要好像去命令人的。但是有些地方,你跟他講,他不甩你的,你就不得已要用命令的。像我以前當炮兵,我們當兵的,有新來的新兵,新兵他是大專畢業的,我們是小學的,新兵來了,大家要掃地,大家統統要去掃,他就不掃。我們副連長他說,不可以有特權,你大學、小學統統要掃,要掃地。講不聽,我們班長講到後來沒辦法,把那個因果報應都搬出來,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時候班長不得不用命令的,不然他就不幹了。大家也說,他都不幹,那我們也不幹了。統統軍隊就指揮不動了,那怎麼打仗?所以我們讀了這個,也要知道它的權變,所謂通權達變,戒律有開遮持犯。

  像《袁了凡先生家庭四訓》這個四篇,是印光大師推薦的,的確有他的道理,真的這種文章,那個義理非常扼要給我們說明。明朝以前,元朝,中峰國師是元朝的人,有一些儒生(讀書人)去請問中峰國師。我們常常做三時繫念,中峰國師大家就比較熟悉。中峰國師就考試這些學生(讀書人),你們來說一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你們都是讀書人,知識分子。有的人就說,敬人禮人是善,對人不禮貌就不善。一個說,你讚歎人、說好話是善,罵人就不善。又有一個講,廉潔是善,貪就不善。我們一般就認為是這樣,你罵人不好、不善;貪污不好,廉潔好;你尊敬人這是好,你對人家不尊敬就不好、就不善,我們的常情是這樣。中峰國師回答說,「未必然也」,未必然就是不一定,不一定,要看狀況。他說敬人禮人,如果你對人沒有幫助,甚至是害人,那個也不善;你對人不敬,但是對他有幫助,那也是善。說讚歎就是善,也不一定,你讚歎得不對,反而是害人,反而給人毀掉了;罵人,你看罵得對不對?罵人,如果對他有幫助,那是善。所以這個都要深入,我們在生活當中才知道怎麼去修這個口業。

  所以我們對特別對象,比如說你對兒女,當然你要教他,你就不能對一般的人這樣。父母愛護兒女,老師愛護學生,有時候難免都會有責備。所以這個也都看對象,你講話的語氣、態度也有所不同。總之,惡口就是傷人的話,不要講一些惡毒的話。有些父母不會教小孩,罵小孩都罵一些惡毒的話,那個就是惡口,不好。你罵是把他指出有什麼不對的,比較嚴肅的去告訴他,不要去罵那些惡毒的話。像以前我也聽過有些做父母的,罵那個惡口的,罵他去給車撞,那個就是惡毒的話,不要罵那個。罵那個就惡口,那就不好。你罵就是你要罵得有道理,不能亂罵。所以這些都要學。那些人犯了這些過失,我們也不見怪,因為沒人教他。所以《無量壽經》佛也給我們講,「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的先輩,父母長輩他們不善,做錯事,都因為沒人給他講,沒有人教他,所以他不知道,也就不要去見怪了,最重要就是慢慢去輔導他往正確的方面來做。

  我們再看三:

  「三、人與人相處,言語佔的分量極重。言語是德行的表現,一個人德行如何,從言語、表態、動作上,就能一目了然。」

  的確,人跟人相處,言語佔的分量就很重要。言語也是德行的一個表現,就是說你講話有分寸,也表現你的德行,表現在這個言語上面。所以觀察一個人的德行是如何?從言語、表態、動作上,也就能看得出來。

  「四、要如何積功累德?佛菩薩教導我們要柔和愛語,這是濟眾必須的方法。」

  「柔和愛語」,特別一個人他遇到很傷心的事情、不幸的事情,這個時候很需要有人以柔和愛語來安慰他,讓他的心能夠得到安撫,這個是濟眾(救濟眾生)必須要的一個方法,因為我們人總是希望聽到一些愛語。這個愛語,我們要辨別,不是花言巧語,就是真正對他有幫助的言語,愛護的言語。比如說,我們要勸一個人改過,你用柔和的愛語來勸導他,他就比較容易聽得進去,比較容易接受。如果凶巴巴的去指責他,他縱然知道自己錯了,他也不能接受。所以這個柔和愛語就非常重要。有些人都有惡口的習氣,我們總是不要跟他一樣,因為我們知道那個是不好,我們就不要跟他一樣。他用惡口,你用柔和愛語去跟他應對,久而久之他也會受感化。所以柔能勝剛,這個老子講的,柔能勝剛。所以老子講「舌存齒亡」,牙齒很堅硬,好像很剛強、很堅硬的,但是我們人老了,都牙齒先掉。像我現在掉得都快掉光了。但是舌頭還在,舌頭不會掉,牙齒掉光了,舌頭還在,舌存齒亡,那個最硬的先沒有了。所以根據這個現象,老子講「柔弱勝剛強」,這個也是事實真相。

  每天講一些好話,柔和愛語,也是度眾生一個方便。因為人縱然自己是惡口習氣,你惡口對他,他也受不了,他也是喜歡人家柔和愛語對他,這個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度眾生,我們要柔和愛語,這個就非常重要。特別我們講話,要考慮到對方他能不能接受?縱然是勸他、為他好,也要看對象、看交情,交情不夠,他有錯,你也不能勸,勸了可能他以後就跟你疏遠了。所以交淺不言深,這個《常禮舉要》講,交情還很淺,你對他還不是很了解,彼此都不是很了解,不要跟他談太深入的話題,交淺不言深。總之我們用柔和愛語來跟大眾接觸,讓別人聽到心裡很安慰、很舒暢,這個也是積功累德。所以積功累德,我們身口業每一天都可以積功累德,看我們怎麼做。

  我們再看第五:

  「五、老師有義務幫助並成就學生,所以學生有過失一定要指責。因此,說你過失的只有兩種人,一是父母,二是老師。」

  這一條就是講老師有義務幫助並且成就學生,這是一個義務。所以學生有過失一定要指責,要給他指出來。責就是責備,也就是勸他以後不能再犯這個錯。因此,說你過失的,兩種人。過去古代只有兩種人會說我們的過失,第一個是父母,父母看到兒女錯了,他就要指責;第二個就是老師,老師有義務幫助學生,幫助他改過。一個父母,一個老師,這個是義務。所以做老師不能不去指正學生的錯誤,做父母的也不能不教兒女。所以做父母的教兒女,做老師教好學生,就是功德無量,就是積功累德。把兒女、學生教好了,也就是護國息災的根本。因為人教好了,他就不會做壞事,不造惡業。災難是造惡業來的,不造惡業就不會有災難,所以教育還是息災的根本。

  我們再看六:

  「六、朋友、同學說過失頂多是兩次,你還是不改就永遠不再說了,說多了會變成冤家,以後對你是敬而遠之;遠之就是不與你共事。你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業,得不到別人的幫助,所遇到的是與你有利害關係的,你沒有道義上的朋友。所以,德行、言語不能不學。德行的落實,就是十善業道。」

  這一條講到朋友、同學,前面一條講到兒女、學生,這個關係不一樣。前面這一條是講過去那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兒女、學生,兒女不聽父母的,學生不聽老師的。現在父母跟老師,對兒女、學生,就好像朋友一樣。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在台中蓮社求學,他也看到李老師他的教學,有的學生犯錯了,有打有罵。當然那個打不是說打得受傷,他用扇子打你;罵就責備,就是比較嚴厲的去責備。對有的學生,他就很客客氣氣,他犯錯了,也不講他。我們師父當時還年輕,看了也是有疑問,老師好像滿不公平的,對這個就比較好,對那個就比較不好,罵來罵去的。後來老師也知道他的疑問,所以給他講,他說要看人,都是學生,但是也要看他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你去講他,就跟他結怨了。你要看對象,如果能夠接受的,真的是錯了,他就有打有罵。但是他說過失,都是沒有第三者在,然後才會指正他的過失,不會在大庭廣眾就去把他的過失抖出來,讓他下不了台,也不會這樣。但是還是要看對象,因為學生,特別現在學生,現在也沒有真正老師跟學生。現在真的是父母不像父母、兒女不像兒女,老師不像老師、學生不像學生,現在如果說能夠得上朋友,那就算不錯了。

  以朋友、同學來說,「說過失頂多是兩次」,就不超過三次。同學、朋友也有勸諫的義務,你是朋友、是同學,你知道他錯了,你有義務去勸他。但是勸就是有個限度,如果兩次,他還是不改,頂多是勸三次,如果他還是不能改過,就不要再說了,因為再說,真的會變冤家。因為你說多了,他就嫌你囉嗦,他就討厭你了,對你就敬而遠之,就疏遠你了,就是不跟你共事了,你做什麼事情,他也不會來協助了。所以這個也是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你勸,有一些人你可以講得比較直白一點,他能聽得進去;有一些人,你還不能講得太白,你還只能點到為止,看他能不能去體會?不能體會,你也不能講太多,講太多真的得罪人。現在我們處在這個社會上,的確是這樣。我們人與人相處,這個相處之道,你得罪的人多,當然幫助你的人就少了。所以這個言語不能不學。

  我們再看下面,「若離惡口,就得到八種淨業」。下面就是給我們講,離惡口就能得到八種淨業的果報,我們看七:

  「七、第一、言不乖度。度就是分寸,言語如理如法、合情合理,恰到好處。言語過分,顯得巴結人、討好人;言詞不及,顯得傲慢、瞧不起人,這都不好。」

  離惡口,會得到第一種淨業,第一種淨業是「言不乖度」。這個度就是我們說話有分寸,不會講得太超過,也不會講到不及,該講,講到恰到好處,這個言語講起來很合理、很合法,合情合理,講得恰到好處,這個叫言不乖度,離惡口會得到這第一種淨業。講話如果太過或不及,如果講得過分,顯得巴結人、討好人,好像對人特別讚歎,太過了,就顯得好像你有什麼用意,那個也不適合。「言詞不及,顯得傲慢」,有的人該講他不講,讓人家想你這個人怎麼這麼傲慢,好像你瞧不起人。所以這個話講得太過或者不及,都不對、都不好,應該要適中,該講就講,不該講就不要講,恰到好處。這個是離惡口就會得到這樣的第一種淨業,這個就是淨業。因為我們說話如果能夠言不乖度,我們心就會清淨。我們常常會講錯話,心裡也滿懊惱的,心就不清淨。

  我們再看八:

  「八、第二、言皆利益。無益之言,佛法稱作戲論,就是世間人講的開玩笑,而諸佛菩薩、修道之人沒有戲論。」

  這個是離惡口得到第二種淨業,就是「言皆利益」,就是說話言語對人都有利益。對人有利益,當然對自己有利益。不會去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對人沒有幫助、沒有利益的話,不會去講這些話。如果「無益之言」,就是講一些話對人沒有幫助,對自己也沒有幫助,那個叫戲論。戲論範圍就很廣,這裡講開玩笑,這個我們一般懂,有時候跟人家開開玩笑,這個叫戲論。其實這個戲論就涵蓋所有沒有利益的言語,統統叫戲論。包括我們學佛也是一樣,比如說講佛法講得天花亂墜,談玄說妙,實際上我們做不到,講這些對大家也沒有幫助,也沒有利益,那就變成戲論。所以這個戲論範圍很廣,就是沒有意義的、沒有利益的話。這個開玩笑,有時候我們一般講,有人講話比較幽默。聖人,在世間的聖人,像孔子有時候也會幽默,但是聖人幽默,他是不會像我們世間一般人。像孔子講殺雞焉用牛刀,那就是幽默的言辭。所以講話有一些幽默,也是生活當中調劑人情,這個也是可以的。如果常常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言語,那就變成戲論。

  「諸佛菩薩、修道之人沒有戲論」。佛他不講廢話,他講話總是對眾生有幫助、有利益,他才講;對眾生沒有幫助的話,他不會說、他不會講。這個就關係到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不容易,要觀機逗教,看眾生的根機、看對象,因時、因地、因人都有不同,這個就比較困難一點。佛菩薩沒有問題,我們凡夫講經,的確也是要相當的經驗跟學習,這樣我們講了一些,對大家才會有幫助,不然對不起人。人家撥這個時間來聽經,講了半天,對他也沒幫助,這個對不起人,所以就不能講戲論,不能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講一些開玩笑的話。所以過去也有法師喜歡講一些開玩笑的話,他聽眾很多;很多聽眾他喜歡聽這個,聽那個正經的講經他沒興趣,聽這個他容易懂,好像聽娛樂一樣,但是對大家沒有幫助。大家聽了,覺得滿歡喜的,有一點像譁眾取寵,但是對人沒有利益,就變成戲論。

  我們再看九:

  「九、戲論與幽默不一樣,世間人的幽默不見得是對對方、對社會大眾有利益;而聖賢、君子是出言成則,說出來的話都可以做為社會大眾的準則,這就是利益。利益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得清淨心,幫助我們斷煩惱、長智慧,這是真實利益。」

  這一條也是給我們說明,戲論跟幽默的一個區別,戲論跟幽默是不一樣的。世間人的幽默,不見得是對對方、對社會大眾有利益。世間人,我們看社會上很多人講話很幽默,大家聽了很喜歡,但是實際上對他沒有什麼幫助。但是聖賢跟君子(在世間的聖人、賢人、君子有三等),聖賢君子講出來的話,「出言成則」,說出來的話都可以做為社會大眾的一個準則,大家都能夠去奉行的,你照這樣去奉行,你就得好處,就得利益,這個就是利益。

  利益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得清淨心,幫助我們斷煩惱、長智慧,這是真實利益。這些真實利益,像我們淨老和尚在講席當中講了很多開示,也都是對我們有利益,這個利益就是幫助我們心清淨,幫助我們斷煩惱、長智慧。比如說,我們老和尚常講,你被人家騙了,騙了你也心安理得,不要懊惱,這個總是離不開因果,可能過去世我們騙他,現在還債了,就不要去計較。如果過去世沒欠他的,這一世他騙了你,將來他要還,還要加利息。像這一類的開示。還有就是說幫助我們斷煩惱、長智慧,斷煩惱無非就是勸我們放下。比如說,他老人家常講,錢放在口袋是自己的,放在銀行不是。這個房子,今天我住是我的,明天離開了就不是我的。衣服穿在我身上是我的,沒有穿在身上不是我的。這個也是真的可以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實際上也是這樣。像講出來這些開示,這些言語,的確是幫助我們修清淨心,因為心為什麼不清淨?就是看不破、放不下。樣樣執著,樣樣計較,心怎麼會清淨?煩惱不斷的增長,煩惱增長就沒智慧。煩惱輕,智慧才長,這個是真實利益。所以有一些法語開示,我們寫下來,老和尚他也自己用毛筆寫,或者我們把它印出來做成書籤,那些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出言成則。我們常常看,做為我們的座右銘,無論在待人處事接物,或者我們修行念佛方面,都真的有真實利益,這個也是我們要學習的。

  再看下面:

  「十、第三、言必契理。理是真理。聖賢君子決定沒有悖理之言,決定不違背真理。」

  「契」就是契合。「理」就是真理,真理只有一個。「聖賢君子決定沒有悖理之言」,就是講的話絕對不會違背真理,講的話決定是符合真理,就是符合事實真相。「言必契理」,這個也是離惡口第三種淨業,我們一般講經講契理契機,契理就是不違背真理。這一條也非常重要,這個是要修離惡口。離惡口,我們就會得到第三種淨業,言必契理,講的話決定合乎真理,合乎道理。

  「十一、第四、言詞美妙。這不是指說話的音聲好聽,音聲好聽固然在其中,但美妙有更深遠的意思,就是讓人聽到歡喜接受且有悟處,所謂是金玉良言。現在人講的合情、合理、合法,這是契機。能淨化人心,才是真正美妙。」

  「言詞美妙」,我們不能誤會,以為說講話的聲音很好聽,好聽固然在其中。所以「美妙」,這個美還有個妙;如果沒有妙只有美,就不妙了,這個要美妙。美妙有更深遠的意思,就是讓人聽到很歡喜來接受,而且聽到他會有悟處,幫他開悟的。我們一般講,所謂金玉良言,自古以來常常用這四個字,金玉良言。良言,良善的言語,像金玉一樣那麼寶貴,也就是說寶貴的、善良的言語。我們現在人講,講話合情、合理、合法,很契機,契合大家的機。契機,就是說大家喜歡聽,而且聽了他又能有悟處。心得到清涼,淨化人心,這樣的言詞才是真正美妙。

  「十二、第五、言可承領。承與領都是接受的意思,不僅是接受,而且是歡喜接受。言語溫和自然能讓對方深受感動,永遠不忘,這是成功之處。」

  這是第五種淨業,「言可承領」,言語可以讓大家承受、領受。「承」跟「領」就是接受的意思,就是話講出來大家都能接受,不僅是接受,而且是歡喜的接受,接受得很歡喜。「言語溫和自然能讓對方深受感動,永遠不忘」,這是言語的這種力量,能夠深深感動人心,讓人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是他講話成功之處。所以同樣一句話,這個人講了,人家能接受;另外一個人講,大家都不接受。同樣那一句話,這個就是各人修得不一樣。所以有惡口習氣的人,你講這句話,人家聽了不接受;同樣一句話,沒有惡口的人講,人家就接受,差別就在這裡。這是離惡口,第五種淨業,言可承領,講的話大家都能接受。

  「十三、我們要想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但自己的惡習氣、惡毛病還改不了,如何教人?」

  這一條也就是要幫助別人,先幫助自己。自行才能夠化他,自利才能夠利他,必定自己先得利益,也才能幫助別人得利益,這是必然的。我們自己都得不到利益,想要幫助別人得利益,也做不到,這是事實真相,事實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學佛也要務實,也不能說大話,話講得很大,要度眾生,種種的,自己都度不了,怎麼去度眾生?這個是做不到。

  所以過去先師淨老和尚曾經對我講,他說我們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去勸人。我們還做不到,你去勸別人,別人他質疑你,你要勸我,你自己都做不到。所以過去先師淨老教我們,講經用什麼樣一個態度?上台講經不是勸別人,下面聽眾都是老師、善知識,那勸誰?勸自己,勸講的人,自己勸自己,這個態度是正確的。的確,我們凡夫哪有資格講經?成了佛才能講經,我們是在學習,不是在講經,在學習佛講的經。所以上講台主要是勸自己,自己勸好了也才能夠幫助別人,這個也是必然的。所以我們有一些惡習氣、惡毛病,我們自己還改不了,就不能去要求別人。必定自己做到了,才能去教人,去要求別人。

  「十四、責備人的話,也要用柔和的態度、言語來表達,別人的感受會不一樣,也會感恩於你,這就是愛語。」

  「責備人的話」,也不能用不好的口氣,就是要用柔和、誠懇的態度,用這樣的言語來表達我們對他的愛護,讓對方能夠感受到我們真正是愛護他的,不是找他麻煩。如果用的態度不好,講的話口氣不好,讓對方以為你在毀謗他,你要找他麻煩,那得到反效果。所以言語態度,這個非常重要。責備人,主要是勸諫。這個責備一般都是長輩對晚輩,父母對兒女、老師對學生,叫責備。如果對一般的朋友,是勸。我們對長輩也是勸諫,對一般朋友也是勸諫。所以愛語很重要,這個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們再看十五:

  「十五、第六、言則信用。你的心誠實,說話就能令人相信。不但是表現在言語中,一定要表現在事實上,言而有信。」

  這個也是離惡口的第六種淨業,「言而有信」,這個跟不妄語都是有相關的。在五戒裡面只有一條不妄語,但是不妄語裡面包括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你永離惡口,也就是不會打妄語,所以「言則信用」,講話就有信用。你的心誠實、心真誠,說話就能令人相信,大家能夠信任你。不但表現在言語,也要表現在事實上有去落實,你說到做到,這樣才算。說了做不到,就變成沒信用,變打妄語了,以後再講話,人家就個打問號,到底靠得住、靠不住?所以這個非常重要,在我們生活當中言而有信,言則信用,這個也是需要離惡口。

  我們現在看到這個社會上,惡口業相當嚴重,罵一些不好聽的話、很惡毒的話、不清淨的話,這個也都是惡口,這個社會就不會有祥和,就必定諍訟很多。「諍」就一個言字旁、一個競爭的爭,爭論、諍訟就很多。這個我們特別在台灣政壇上,這些議會、立法院,我看那些人質詢都是惡口,都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那個口業造盡了,你說這個社會怎麼會和諧?這個很難。所以我在二O一八年公投,我也提了三個案,有一條就是選舉不能互相挖瘡疤,就是只能讚歎,說對方的好處。你提出你的政策,你要做什麼,這樣就好了,不要去挖瘡疤。你平常都不挖,特別在選舉的時候,他外面幾個老婆,統統把它挖出來。你平常就不知道嗎?為什麼這個時候才挖出來?這個就很不好,這個是為了選舉,你不是為了公益,是為了選舉,所以這個對國家沒好處。應該隱惡揚善,社會風氣才會好。現在是隱善揚惡,當然大家都學壞了,愈來愈不好。

  我們再看第十六:

  「十六、古聖先賢也有背信的,但這不是過失。一切要以道義為標準,而符合道義決定要守信,決定要做到圓滿。」

  背信也要看情況,比如說,你答應人家去搶劫、去當小偷,你要守信用,那就去幹壞事了。像這個不合理的,有時候你被逼,不得已去答應他,但是你可以不去遵守這個諾言,因為那個是壞事。另外還有要合乎常理的。像古時候有一個尾生,他跟他的女朋友約會,在一個橋下見面。他很守信用,他看到山洪暴發,洪水下來,他就不跑,他說他一定要守信用,一定要等到他女朋友來跟他碰面他才能走,結果被洪水沖走,被淹死了。當時這種情況,那個不是不守信用,因為你在那邊守信用你也見不到。但是真有這樣的人。

  所以這一條也很重要。每一條都有它正面、反面的,這個我們都要通權達變,不然你碰到事情不曉得該怎麼辦,該怎麼取捨。像孔子也有,陽貨去找他,他在,就給他說不在。等到他離開了,他再彈琴。這個就是什麼?因為他那個人不是好人,來找他就沒好事。所以這個也看情況。所以《論語》、《常禮舉要》,這些都要學。如果你沒有學這個常禮,就沒辦法辦事。因為事情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對當中有不對,不對當中也有對的,你很難就是說二分法,不對就不是對的,對就不是不對的,那叫邊見,落到邊見去了。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一個重點,特別是《常禮舉要》,這些都要學。

  我們再看十七:

  「十七、第七、言無可譏。譏就是議論、批評。你的言語是正確的,沒有人能批評。古人非常重視言語,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語不能不謹慎,話多決不是好事。話多的人容易敗事。」

  《弟子規》也講「話說多,不如少」,孔子也講「言多必失」,話講多了,我們凡夫必定會有過失。因為我們畢竟不是佛菩薩、不是聖人,話講多了,肯定會有一些講錯的,所以話說多,不如少。少也不是說叫你完全不能講,就是要恰到好處,該講你就講,不該講不要講太多,就是適可而止,這樣就好了。適可而止就好了,這樣就不會被人家批評、不會給人家議論。有時候你講到適可而止,那就沒有問題,如果加個一、二句,那問題就出來了,這個我們也常常聽到。講話,我常常給同修講,我說你後面那一句話不要再講下去,那就是很圓滿了,再多講一句,就落入一個把柄了。

  所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講話也不能不謹慎。因為過去我也是常常講錯話,很懊悔,那也收不回來了,特別在講經的時候。講經,現在很麻煩,就是前面那個錄影機,那個很麻煩,那個很恐怖的。以前我們老和尚常常給我們講,有時候他如果要評論,針對某一個人的事,他對內部教學,我們要錄音,不准按,按下我就不講了。按了錄下去,你把它流通出去,那就天下大亂了。所以以前李老師在台中蓮社也是,對內部學生開示,不准錄音;講完,出這個門就不再提了,他才能講一些比較重要的、講一些真話。如果像現在這個錄影機,你講的總是要點到為止,不然講出來,那個可得罪人,而且這個得罪人還永遠變成記錄,這個很麻煩。所以話說多,容易敗事,這個也是事實。

  「十八、第八、言盡愛樂。樂是愛好的意思。你所說的言詞,別人都歡喜接受。世出世間的所有事業,無論大小,決不是一個人造成的。領導這個團體,而開會溝通離不開言語,如果領導人跟大家宣布他的想法、看法、做法,大家聽了不歡喜,如此事業就不能成就了。」

  離惡口,得到第八種淨業,就是「言盡愛樂」,講話大家都很喜歡聽,而且大家都很歡喜來接受。我們在世出世間所有的事業,辦佛法或者世間法,這些事業無論大小,的確不是一個人他所能夠造成的。像我們做一個法會,要很多人;我們晚上在講經,也要有一些人準備各方面的。所以你大小的事情,離不開眾人的力量,那也不是一個人能夠成就的,要眾人。只是說在眾人當中要有一個主導的、領導的,大家發心來配合,來共襄盛舉,然後才能把這個事情做完成,所以這是世出世間法都是一樣。領導一個團體,開會是免不了,開會也是我們要辦事,跟大家溝通的一個方式。開會,如果領導、主導的人講出他的想法、看法、做法,大家聽了不喜歡聽,這個事業就不能成就了。有一些人他的確不會講話,但是他心也很好,他心不壞,他也不會計算人、也不會去害人,就是不會講話,講出來人家聽了就很感冒,聽了就很不歡喜,他什麼事也都辦不成,他的事情就辦不成了。所以第八種淨業非常重要,要成就一樁事業,這個不能沒有。

  我們再看十九:

  「十九、言語要從什麼地方培養、學習?都在日常生活之中。見到別人說話,就是練習的場所。要多觀摩別人。發現別人的毛病而不能包容,輕易批評、毀謗,這是造業。」

  這個也是很重要的一條,我們講話也是要有一個環境讓我們來練習、培養,在哪裡練習?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看看別人說話,也就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場所。說話,有的人說的比較正面的,我們要學。有的人講的就比較不好,我們要避免他的缺點,就不要犯跟他同樣的錯誤,他也是我們善知識。所以這兩方面都是我們學習的一個環境,一個對象。也要多觀摩別人,有一些人他講的話,的確是我們要多學習的。我看星雲大師滿會講話的,所以他廟能蓋那麼多不是沒道理。他滿會講話,他講話也不急不緩。現在人家都看學歷、文憑,你是什麼博士、什麼學歷,他老人家就講,釋迦牟尼佛跟耶穌都沒有學歷。大家聽了,是啊!釋迦牟尼佛,誰發文憑給他?耶穌,誰會發文憑給他?但是大家統統跟他學。他講的,人家聽了,就很有道理,也會會心一笑,真的是這樣。所以這些我們看他講話,這個也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地方。所以好的方面,我們都效法學習;不好的,我們要去避免,都是幫助我們的,兩方面都幫助我們。

  好,今天時間到了,後面還有三條沒講完,我們下星期再來學習。祝大家新春吉祥,福慧增長,法喜充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