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金剛經講義節要—修行宗旨是無住  悟道法師主講  (第四十二集)  2021/3/2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15-008-0042

  《金剛經講義節要》卷二。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請放掌。我們上一次學習到:

  【三九、釋成經功】

  我們把這段經文再簡單複習一遍: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這一段經文,『釋成經功』,就是解釋成就經的功德,這部經有什麼功德。這是接前面的經文,佛給須菩提講,這部經它的功德就是『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一切諸佛都是從這部經出來的,也就是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都從這部經出來。可見得這部經它是佛母,一切諸佛從這裡生的,沒有《金剛般若》就沒有諸佛。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金剛般若,那就不是佛法,那是世間法。第一小段《講義節要》:

  【一、佛說一切法,般若盡攝。本經尤是般若中之最要。可見讀此經,無異讀《大般若經》。且無異讀三藏十二部經。此經所說,即無上正等之法。故云一切諸佛,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法,皆從此經出。】

  『佛說一切法』,就是所有的佛法。「一切法」,包括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法,般若都含攝在其中,也就是說離不開般若。可見得《大般若經》般若的重要性,可以說般若就是佛法的中心,沒有般若就沒有佛法,就是變成世間法了。『本經』就是指《金剛經》,特別這部經是《般若經》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六百卷《大般若經》分量很大,這部經是佔最重要的地位。『可見讀此經,無異讀《大般若經》』,你讀了《金剛經》,等於把六百卷的《大般若經》都讀到了。也就是說,《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綱要,這個綱要你抓住了,其他的也都在其中了。不但無異讀六百卷《大般若經》,「無異」就是說沒有兩樣,你讀一部《金剛經》,等於讀六百卷《大般若經》。『且無異讀三藏十二部經』,而且跟讀三藏十二部經也沒兩樣。三藏十二部經,所有的經典(佛法)離不開般若,所以讀了《金剛般若經》,不但無異讀六百卷《大般若經》,而且無異讀三藏十二部經,三藏十二部經統統在其中。因為『此經所說,即無上正等之法』,沒有比這個更上的,已經最高的。所以這裡佛給須菩提講,也是給大家講,『一切諸佛,及諸佛無上正等正覺法』,這個「法」就是無上的佛法,沒有比這個更高的,都從這部經出來。我們再看:

  【二、本經處處教人不住相,就是要人證性。可見此經所說,皆是自性。】

  『本經』,《金剛般若經》,『處處教人不住相』。不要住相,我們前面也學習過,相是在表面,性是在裡面,就是你不要去執著外面那個相,你才可以證得自性。我們凡夫就是迷在相上面,忘失了自性。自性就是什麼?就是自己。我們講淺白一點,就是自己,禪宗常常講,「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父母沒有生我們之前,我們的本來面目是什麼?我們不知道。在禪宗提出這句就是讓你提起疑情,你去參。參透了,那就見性了,見到自性。見到自性就是見到自己本來面目,也就是說你真正認識自己了。我們現在不認識自己,真的是很可憐。我怎麼不認識自己?我自己,我還不認識嗎?真不認識!如果沒有佛給我們講,我們還以為每一個人都認識自己。實在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總把這個身體認為是自己,錯了,身體不是自己。我們六根裡面的根性,那才是自己。眼能見、耳能聞、鼻能嗅、舌能嘗、身覺觸、意能知,六根的根中之性,那才是自己。我們都是住在相上面,所以住在相就迷失了自性。所以本經處處教人不要住相,就是要人證得自性。『可見此經所說,皆是自性』,都從自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這個不是外面的。我們再看:

  【三、『皆從此經出』,實無異說,此經從性體而出,故教人不可住相,連「性」字亦不可執著。】

  這一條就是給我們說明『皆從此經出』這五個字。這五個字,就是講《金剛經》是從自性裡面出來的,不是從外面來的。所以教人不要住相,不要去執著那個相。連『性』這個字也不能執著,這個叫名字相。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講,「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才能見到自性。如果住相,在語言文字,心緣就是心裡的攀緣、心裡的思惟想像,那就是住相,你不離那個相,你就見不到自性。所以這就是叫不住相,不住言說相,不住名字相,也不住心緣相。所以佛法微妙關鍵處也在此地。所以有人聽經,他會開悟;有人聽了,他就是不開悟。大多數不開悟,不開悟為什麼要聽?聽還是要聽,但是聽經、讀經,實在講,我們淨老和尚教人讀經那種方法,也就是跟你參禪、修止觀、念咒、念佛同樣一個道理。他說讀經,你恭恭敬敬的讀,每個字、每一句讀得清楚,不要念錯,你不要刻意去想它的意思,不要這句是什麼意思?你不要去想,你去想就心緣相。「我明白了,這句是在講什麼」,那是心緣相;看到這個文字,文字相;言說,話說出來,那叫言說相。執著在相上,我們就見不了性。所以你只要恭恭敬敬的讀,放下萬緣,至誠的念就開悟了。至誠念就是你不要去打妄想,不要一面念一面去想。也就是說用讀經這個方法來把我們心裡的妄念念掉,就用讀經來代替那些妄念。因為妄念我們無始劫以來都打成習慣了,你不要刻意去提妄念,妄念它自己會一直跑出來。它從來沒有間斷,無量劫以來那個妄念從來沒斷,沒有暫停的。我們一口氣還在,妄念不斷;這口氣斷了,那個妄念還是不斷,不是人死了妄念就停,沒有,還是繼續一直起妄念,這個要知道。如果妄念斷了,那不就見性了嗎?就成佛了,你就見到真相,你就不會迷惑顛倒了。所以我們老和尚教人讀經就是這麼讀,也就是印光大師講的「至誠恭敬」的讀,不懂沒關係,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讀讀讀,你自然有領悟,那是叫悟。我們一般講知識,知識從外來的,外面去聽來的,記問之學。悟是從內出,你內心的體悟,那個是不一樣。所以悟從內出,知識從外入,聽人家講(說明)懂了,那個叫知識。所以知識從外入,我們從外面吸收進來的叫知識,那不叫智慧,那個叫知識。你從自心悟的是智慧,般若智慧。所以《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你觀察外面這些,你覺悟了,自己心裡覺悟。「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你看有覺悟、有覺知。所以悟從內出,知識從外入。所以知識就是你聽說。你讀經,讀讀讀,自然領悟,也不要理會,也不要執著在那個上面,就繼續恭敬的讀,不斷的讀,讀的遍數多了,心定了,定到一個程度,豁然開悟,大悟了。你常常讀,多少都有悟處,累積小悟成大悟;大悟之後,不能停,還是這樣讀,累積大悟,到最後就大徹大悟,讀經是這樣讀的。所以讀經跟自己看註解、聽講有所不同。不過聽的人也會開悟,讀的人沒開悟,聽的人開悟了,六祖不就是一個例子嗎?讀《金剛經》那個人沒開悟,六祖不認識字,他是經過那邊,聽到裡面有人在念,站在那裡聽了一下,他開悟了,然後進去講給那個人聽。所以讀經、聽經,你不要執著言說相,不要執著文字相,不要執著心緣相,恭敬至誠的聽,也會開悟。所以會聽的人,他能夠悟入自性的理體,那個叫教理。

  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到台中蓮社跟李老師學經教,李老師說你只要能夠悟入教理,一般講真理,真理只有一個,沒有兩個,兩個就不是真理,真理只有一個。真理,你這個教理得到了,你一經通就一切經通,因為所有的經都同一個理。他說你學經,最高的指導原則是這個。但是如果你做不到,不得已就是學教義。最高是學教理,教理你學任何一部經通了,其他的經你都通,其他的經你都能講。不得已求其次就教義,教義就是比較局部性的,比如說你哪一宗的經典,你就通這一部分,一個局部。比如說,淨宗,我們通淨宗這部分;天台,他通天台的;修華嚴的通華嚴,各宗各派都有他們依據修行的經典,主修的經典。教義是比較局部性的,專講哪一方面的。教義就很多,你看,淨土三經就專門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怎麼修到極樂世界;《地藏菩薩本願經》都專門介紹地獄,地獄介紹得特別清楚,有大地獄、有小地獄,講這方面的。不管講哪一方面,它的理都是同樣的。所以善學的人,他掌握教理,他一經通了,他所有的經他都通。沒有學過的經他也能講,因為他抓住教理,悟了這個教理。如果只有學教義,他只能講那幾部經,其他的經他沒學過,他就沒有辦法講。所以我們淨老和尚到台中蓮社求學,李老師應機教學。我們老和尚去聽老師講經,他要做筆記,老師不准他記,知道他的根器,就是要他用悟的,自己去悟。悟的是活的,觸類旁通,左右逢源;記下來是死的,語言文字。其他的同學都可以做筆記,就他不行,這是各人的根器不一樣。當時跟我們淨老和尚去學教的,還有一個周家麟老居士,已經過世了。我看他的一些著作,他的《占察善惡業報經講記》,看他寫的、他講的經,也看得出來,我們老和尚說老師允許他做筆記。各人根器不一樣。所以會聽也會開悟,講的人、念的人沒開悟,他聽的人開悟,六祖是一個例子。所以善聽的人,他聽教理。所以教理是什麼?就是性體。性是一個,每一尊佛都一樣。所以『教人不可住相,連性字亦不可執著』。這些語言、文字、心緣,你相都不要執著。我們再看:

  【四、『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是指點學佛,要從此經入門。】

  這一段也很重要。『一切諸佛』,都是從這部經出生的。也可以說「般若是佛母」,這是比喻母能生的意思,能生出一切諸佛。所以般若是佛母,能生一切諸佛。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出』,這句話是無比的重要!這也『是指點學佛,要從此經入門』,從這部經入門。從這部經入門成佛快,這叫頓教,頓就是快速,直接切入,悟入自性。所以佛的教學,他有頓、漸、祕密、不定教學法。不是佛自己去設定幾種教學法,不是,因為眾生的根器很多,不一樣,根據眾生的根器然後來分類教學,所以有頓、漸、祕密、不定。我們再看下面這一節:

  【四十、結歸離相】

  『結歸』,總結會歸到『離相』。前面講到這裡做個總結,會歸到「離相」。請看經文: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這個如果你悟了,你心裡就不落痕跡了。佛講了這麼多經,『佛法者』,佛給你講,我講的那些佛法,『即非佛法』,讓你心中遣除,不落痕跡。我們凡夫聽了「佛法」,一肚子都是佛法,所以給你講了之後,馬上掃蕩乾淨。掃蕩乾淨,不是說不要佛法,那又取非法,又不對了。你要修學佛法,但是你心裡不能去執著佛法,不要著相。所以「佛法者,即非佛法」。我們看《講義節要》:

  【一、前言『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名相上說佛與法,即非就性上說佛與法。】

  『前言』,就是前面那段經文講的,我們剛才念那段經文講的。『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這是從名相上來說佛與法。「一切諸佛」是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是法,合起來叫佛法,這是從『名相上說佛與法』,『即非就性上說佛與法』。一個從相上說,一個從性上說,大家好好去體會這個經義。一個從相上說,一個從性上說,說佛法從相上說,即非佛法是從性上說。性,本來無一物;相(物)太多,森羅萬象。所以一個從性,一個從相。相是表,性是裡。我們再看第二條:

  【二、上來「的示無住以生信」一科。開口便令廣度眾生成佛,是開示吾人應無住我人等相。又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應無住法相也。又說於一切法無住而行布施等法,是應無住非法相也。因以「不住於相」四字總結之。】

  『上來的示』,「的」,的確,佛給我們開示『無住以生信』這一科經文。『開口便令廣度眾生成佛』,開口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上至非想非非想處天,那是六道裡面最高,沒有比那個高;下至蜎飛蠕動,胎卵濕化。最高的、最低的,所有這一切眾生,都要度這些眾生入無餘涅槃,也就是說統統把他們度成佛。發這個願是什麼?就是叫我們不要著相。不要著『我人等相』,不要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們凡夫,為什麼變成凡夫?就是著相。著相,四相基本上是只有一個「我」,我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從我相出來的。有我就有人,那就對立了。對立會怎麼樣?爭。現在全世界不都在爭嗎?不要說跟別人爭,自己親兄弟都在爭,都在爭財產。所以你發心要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就是把這個心量(執著一個我,就是自己本身一個,這麼渺小)擴大到無量無邊,那我不就沒有了嗎?念念就是度眾生入無餘涅槃,都沒有為我想,都為眾生想,我執自然就慢慢淡化,到最後也就沒有了。

  所以《金剛經》是用這種方法來破我執,叫你發心,發大心,把這個狹小的心量擠破了,它就無量無邊。如果小乘的修法,那真的很慢,很辛苦、很困難,跟這個我執對著幹,真的很不容易。無始劫那種根深蒂固的執著,大家想一想,哪有那麼容易去斷?所以經上佛給我們講,你要斷見惑就像斷四十里(瀑布)流那麼困難。所以大乘修學比小乘高、方便,善巧方便。它不是針對這個「我」來對治,是教我們不要想到「我」,你去看外面這些無量無邊的眾生,發願都要度他們成佛。這是一個觀法。就是說這些眾生,什麼叫眾生?眾緣和合生起的現象,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就沒有了。緣聚就生起來,緣散就沒有了,這個叫眾生。你看整個宇宙萬物,森羅萬象,不管是動物、植物、礦物,不都是緣聚緣散嗎?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那不是緣聚緣散嗎?那個叫眾生。你說所有的眾生有離開這個嗎?沒有,那就是緣生法。那就觀空,緣生法,它當體是空的,緣聚緣散所現的一個幻相。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執自然就沒有了,你不要刻意去斷,你自然就沒有了。

  『又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應無住法相也』,這是不要住法相。「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實際上沒有眾生得滅度。為什麼說實無眾生得滅度?因為眾生他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他是個假相。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本來就是佛,是現在他迷了,不知道這些是假的。所以覺悟了,覺悟悟什麼?悟自己本來面目,悟自己本來是佛。所以佛講真話,講真話就是佛沒有度眾生,是眾生自悟自度。佛是教學、教導、啟發、誘導,都是眾生自己自悟自度的。所以《六祖壇經》也講,五祖衣缽傳給六祖之後,叫他趕快跑,不然人家要害他。事先預備好的渡船,五祖就要替他擺渡,要送他過對岸。六祖說,不用,我自己來擺渡。六祖就講,「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他說我迷惑顛倒的時候,老師來度我;覺悟之後,自己度。迷時師度,悟時自度,講真話,到最後都是自度。所以「又說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應無住法相」,不要又住在:我度了很多眾生成佛。你著了那個相,那又變成凡夫了。

  『又說於一切法無住而行布施等法』,前面講「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不要住在這個相去修布施。我們凡夫總是會著這個相,我布施多少錢、布施給誰,有我,有人,有當中布施的財物,三輪不空。如果要見性,修布施就是不能著相,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你不要執著而行布施,這個就是『應無住非法相』。說不要執著法相,布施(六度)都不做、都不修了,那又住在非法相,又是住相了。所以法相、非法相都不能住。要怎麼樣才不住?你就去一面去修布施,一面去觀照不要著那個相,二邊就都離了,法相也不住,非法相也不住了。

  像梁武帝,他就是住相,住相修布施,得人天福報。梁武帝是皇帝,人間的帝王,福報大。他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寺院,那個寺院都是很大的,他以國家的資源來蓋寺院,安頓出家僧眾幾十萬人。你說修福,你能跟他比嗎?而且素食運動還是他提倡、他帶頭的。如果當時梁武帝沒有提倡素食,可能我們今天出家人,跟古印度、西藏、日本、韓國、泰國、斯里蘭卡那邊一樣,都吃三淨肉,就沒有吃素的。所以他提倡這個,印祖非常讚歎。你說他修的福報大不大?現在我們全世界吃素的佛教徒,都是受到梁武帝的影響。因為他當皇帝,皇帝提倡,當然第一個響應是出家人,在家人都吃素,那我們出家人還吃肉!當然他有影響力,所以四眾弟子(佛弟子)大家都響應。所以素食運動是他提倡。但是達摩那個時候從印度來中國,去拜見梁武帝,梁武帝很自豪,他說:我蓋了四百八十座的大廟(大寺廟),安頓出家僧眾幾十萬人,我這個功德大不大?他原來以為達摩會跟他講「甚大!甚大!」,結果達摩給他潑了個冷水說「並無功德」,並沒有功德。他聽了很不高興,就不理達摩了。後來達摩就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面壁九年,去等慧可,傳法之後,他就回印度了。

  他修那麼大的福報,為什麼說沒有功德?因為住相,他著相,著相就變成福德,那不是功德。著相,我們一般講人天福報,變成修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不能超越三界,但是你可以得人天福報。所以後來聽說梁武帝也生天了,雖然人家造反,他被餓死,但是他的確福報修得很大。他光帶動吃素這項的福報就不得了了,可惜他住相。他如果不住相,就是真的功德,就超越了,不但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所以布施就是關鍵要在不住相,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所以你要去布施,又不能住相。所以不能聽到說不能住相,那我就不布施,這些都不做了,就住非法相,又住在非法相。所以持戒修福,先把住非法相這個門堵起來,然後你在法相這邊去觀空,不要住相,二邊都不住了。所以佛教我們是用這樣的一個方法、道理。所以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你做了,但是不要執著(著相),著相就變成人天福報;你不著相,你就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你就能破四相。所以「又說於一切法無住而行布施等法,是應無住非法相也。因以不住於相四字總結之。」因以「不住於相」四個字來總結。我們再看下面第三條:

  【三、所以應無住者,降伏其妄心也。妄心非他,分別執著之謂耳。妄除一分,真便現一分,何須別覓真耶。】

  『所以應無住者,降伏其妄心也。』這個地方講「所以應無住者」,為什麼應該無住?主要就是要降伏妄心。妄心不是別的,就是分別執著,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總是在分別執著。『妄除一分,真便現一分』,你只要妄除掉一分,真它自然就顯露一分出來。你不必再去找一個真,那個真也沒得找,你只要降伏這個妄心,「真」,真心它就顯露了。真心跟妄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不是說妄心降伏,我們另外有一個真心,不是的,真心就是在妄心裡面,是同一個心,同一個。我們念《彌陀經》講,「一心不亂」。一就是一個,不管真心、妄心都是那個心,沒有別的。

  所以黃念老講解諾那祖師講的,如果能夠「了解一心之旨」,你現在所有的煩惱,「即究竟覺」,你現在所有的煩惱,貪、瞋、痴、慢、嫉妒這些,一大堆的煩惱就是究竟覺。這就是等於禪宗那種禪機一樣,讓你去悟了。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通,就像參禪一樣,提起疑情。我們一般講,「轉煩惱為菩提」,這個講得還比較淺。講得最真實的,煩惱就是菩提,這個我們就不懂,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怎麼會煩惱就是菩提?我們怎麼想也想不通。我們現在煩惱很多,這怎麼會是菩提?這是煩惱。給我們講真話,我們真的不懂。講淺了,不是講真實義的,我們反而懂,講真的是不懂。解釋就是比較淺,可以解釋到一個彷彿,就是煩惱跟菩提都你這個心。你生煩惱是你這個心,證菩提也是你這個心,沒有另外一個心,那不是煩惱即菩提嗎?煩惱就是菩提,因為都是從你那個心出來的。大家好好去揣摩揣摩,去參,看會不會開悟?開悟了,煩惱即菩提。也就是我們做三時繫念,第二時中峰國師開示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心跟一切眾生、跟一切諸佛沒有差別,就是同一個,沒有差別。真心本來就不亂,我們迷了,感覺好像很亂,實際上,它本來就不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桂輪孤朗于中天」,都是那個心。在生死的大海、涅槃的彼岸,那個心始終它不受污染,它沒有污染。《心經》講,「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我們現在就是妄心在那邊分別執著,問題是在這個地方。所以《金剛經》它有巧妙的方法,教我們降伏這個妄心,我們降伏了,真它就出現了。我們再看第四條:

  【四、若能不住法非法相,便見真性。此所以但言「降」不言「住」,而降伏即是正住也。】

  『若能』,假若你能夠,不住法相、不住非法相,你心裡痕跡都沒有,那你就見到真性,你就見到了,你只要不住,你就見到了。我們現在住相(著相),真性也沒有喪失掉,它還是在。所以法相、非法相都不住,真性就現前。『此所以但言降不言住』。所以須菩提請問佛,「應云何住」,我這個心要住在哪裡?我這個心要安住在哪裡?佛不回答,你要怎麼住、要住在哪裡。佛就跟他講,你怎麼降伏你那個妄心。你那個妄心降伏了,『即是正住』,那就是正住。就不必再講「住」,不必再講你要安住在哪裡。就像慧可見達摩,跪了三天三夜,達摩不理他。他很誠心誠意,拿了戒刀把自己胳臂砍掉一隻,供養達摩。達摩看到:你何苦來哉,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幫我安心。達摩就給他講,好,我替你安,心拿來。現在我們看到有人雕刻達摩祖師像,有個手伸出去的,那個就是要跟慧可拿心,你拿來,我幫你安。慧可回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他說心我找不到,沒有,找不到。達摩就跟他講,「與汝安心竟」,給你安好了。他當下就大徹大悟了。實在講,慧可的根器比阿難要利。阿難,佛問他,不管真心妄心,心在哪裡?你拿來給我看,你找出來給我看,在哪個地方?阿難找了七個地方,他能想出七個地方,這在《楞嚴經》裡面,有名的「七處徵心」。明朝交光大師註解判作「七番破處」,就是他講七個地方都被佛否定、破除了,「七番破處」。到最後阿難心慌了,找不到心。慧可真的是上上根人,達摩這樣一問,他馬上就回光返照,去找心,「覓心了不可得」,找不到。「與汝安心竟」,安好了。所以就跟這裡講的一樣,「但言降不言住」。你說妄心,你覓妄心也了不可得,覓真心也了不可得。所以妄心降伏了,真自然就現前,你就明白了。所以「降伏即是正住」,不要再去講住在哪裡了,這是《金剛經》它一個很巧妙之處。我們再看:

  【五、此中獨揀持戒修福為能生信。般若此云正智慧,而慧從定生,定由戒成。欲開正智,必應持戒。持戒則少欲知足,修福必深信因果。能生信心,信為入道之門也。】

  這裡又講到『此中』,在這個當中,『獨』就是單獨,『揀』就是揀擇。持戒修福的人,他對《金剛般若》能生起正信,能夠生起真正的信心。『般若此云正智慧』,般若是正智慧,我們自性的正智慧,正確的智慧。『而慧從定生』,慧從哪裡來?從心定下來,慧就生了。好像水波浪停了,它就能照外面的景象,照得很清楚。照得很清楚叫慧,了了分明這叫慧。為什麼它能照?因為它波浪停息下來了,這個就是定,定就生慧。我們這個亂心像波浪一樣,波浪平了,慧就生了,所以「慧從定生」。『定由戒成』,定從哪裡來成就的?要由持戒來成就這個定。所以戒它是一個手段,它不是目的,它是幫助我們得定的。

  所以『欲開正智,必應持戒』,你要開正智慧,必定應當要持戒。戒有廣義、有狹義,狹義的就是戒條,有五戒、八關齋戒、沙彌十戒、比丘戒、菩薩戒,這是狹義的;廣義的就是佛在經典的教誡,包括社會上的禮俗,風俗民情、人情世故,每個團體(道場)的規約,那個統統是戒,那是廣義的。像海賢老和尚講,「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他那個「我戒」,就是我這個道場的規矩,你要來就要遵守。你不來,我不怪你,但是你要來,就必定要遵守我們這個道場規定的戒,你要遵守。所以來了就要守我戒,我們這個道場的戒,那個也是戒,它的規約、規矩。道場定的規約也是戒,這個就是含攝到廣義的戒。包括現在我們老和尚提倡的《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經》、《群書治要》、《常禮舉要》,統統在這個戒的涵蓋當中,廣義的戒。所以「必應持戒」,持這個戒。所以我們道場有道場的一些規定,大家也一定要遵守。

  『持戒則少欲知足』,能夠持戒,他欲望少,能知足,知足常樂。不持戒他就很浪費奢侈,不知足,就是指貪圖享受,心就定不下來。因為欲望很多,一直要追求,心怎麼會得到定?定不下來,不知足。看到人家廟比我們大,我們也想蓋,起碼要跟他一樣,這個就很辛苦了。我們有多少能力,做多少就好了。不然你要講派頭、講莊嚴,沒有錢,去借錢,這是欲望,就不能得定,你一天到晚忙那些就好了。所以海賢老和尚,你看他的廟,他這個鄉間小廟,人家也瞧不起,沒有人來爭。你蓋得很漂亮,爭的人就多了。你那個廟錢很多,黑道、白道都會去。所以你看那個廟香火鼎盛,錢很多的、很出名的,有名利的都是大家必爭之地。一天到晚在那邊爭,怎麼修行?像海賢老和尚蓋那個,送給人家,人家都不要,那就很平安,沒有人會去爭。所以要少欲知足,懂這個道理。知足就是要節省,要勤儉、要節省,不能浪費。雖然信施,這個也不能浪費。修福,也必須要惜福,不能一面修一面浪費,福報也漏光光,所以修福還要惜福。

  所以我們雙溪,現在中南部都缺水,雙溪那邊水沒有缺,大家用得都很浪費。所以莊嚴師昨天上去看到,一個人用洗潔精洗一個碗,沖很多水。她說應該要弄一個大盆子,然後大家去舀一點,這樣去洗就好。所以我們有水用,要想到人家很多地方沒水用,你不能說我們這邊沒有缺水,你這樣想就不對了。你要想到我們沒缺,人家中南部他很缺,我們這邊水太多都流掉了。所以我昨天早上還在宜蘭跟他們講,水很多都流掉了,那個水都很好的、很乾淨的。我說政府為什麼不弄一個水管接到中南部去?什麼錢都在花了。實在講,武器少買一點,你要接幾條都有。現在真的中南部很缺水,所以我們在雙溪,莊嚴她講這個是正確的,不能浪費,不能認為我們這邊有水就拼命的亂用。祖師大德都很節省的,你看,近代弘一大師、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一件衣服穿了一百年都還在穿,縫縫補補的。蓮池大師,你看他在《竹窗隨筆》講,以前那個河流(現在河流的水當然不能喝),河流上游大小便、洗衣服那些水流下來,下游那邊就拿回去煮飯吃了。明朝那個時代,沒有污染是可以。以前我們小時候,的確基隆河的河水都可以喝的,沒有工業污染,而且那邊都有魚。基隆河,我們從汐止到松山,我父親是松山那邊的人,洲美。以前看我伯父他們都去撈蜊仔(蜆),現在什麼也沒有。現在誰敢喝?你喝了馬上中毒,送加護病房。所以明朝那個時代是可以,這個事情就告訴我們要節省,不要浪費。

  所以『修福必深信因果』,「必」,就是你必定要深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惜福,你的福報就用得長久,你會延壽。如果你浪費不知道惜福,損福,福報享盡人就死了,折福折壽,祿盡人亡。所以修福必定要深信因果。我們有水喝,看到人家沒水喝,我們要發願,希望他們都有水喝,這樣我們也能修福。你起心動念,你動個善念也是修福。《安士全書》講的就是因果教育,就是修福。看到人家做好事,我們隨喜,也能修福;看到人家做壞事,我們也能修福。看到人家有得吃、有得喝,我們能修福;看到人家沒得吃、沒得喝,我們也能修福,看我們這個存心,萬法唯心造。所以「必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印光祖師教我們看《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這三本書看通了,你就會深信因果,你就樂意持戒修福。

  持戒修福,心能得定,就『能生信心,信為入道之門也』,信就是入佛道的門。信解行證,我們淨土講信願行。所以《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一切法都要從信當中所生。所以持戒修福我們也要重視。戒有廣義、狹義的,我們要知道。道場的一些規約也是戒,所以現在我們規定要節約用水,這個就是戒。套用海賢老和尚的話講,「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你來我們道場,不能叫道場去守你的戒,這個就不對、就顛倒了,你來了,你要守道場的戒。所以修福也要惜福。我們再看第六條:

  【六、佛所說法,本來皆不可取,皆不可說。故取法說法,取非法說非法,皆非也。】

  『佛所說法』,佛在《金剛經》講,誰說我說法,那是謗佛。所以佛所說的法,本來都不可以取,不可以取相,也不可說。所以你『取法說法,取非法說非法』,都不對,『皆非』就是都不對。

  【明得此真實義,便為實信。】

  我們開經偈念,「願解如來真實義」。什麼叫『真實義』?金剛般若就是真實義。我們聽經就要解真實義。你解得這個「真實義」,就是『實信』,真實信心。

  【一念相應得無量福。】

  你生真實信心,你『一念』,一念是很短暫的,你這「一念相應」,你就得無量無邊的福報,因為這一念稱性。

  【以一念相應是淨念相繼之根也。】

  你一念相應,你後面就有二念、三念相應,就有念念相應。像大勢至菩薩講的「淨念相繼」,這就是念念相應。我們再看第七:

  【七、佛雖成佛,終不自以為有少法可得。無少法可得者,不自以為成佛也。故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這一條就給我們講,佛雖然成佛,都『不自以為有少法可得』。「少法」就是說非常少的,我得到什麼佛法?無所得。『無少法可得者,不自以為成佛』。佛成佛,不會說我成佛了,你們都還沒成佛,他沒有這個念頭。所以這也是《心經》講的無所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這就是《般若經》講,「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畢竟空」,沒有。所以成佛也不自以為成佛,「我成佛了,你們都還在做眾生」,沒有這個念頭。『故曰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佛不自以為成佛,佛也說我成佛了;成佛了,我們又執著一個佛成佛了,那佛馬上給你遣除掉,『即非佛法』,讓你不要去著那個相。二邊都離就對了。我們再看:

  【八、徹始徹終,一以貫之曰,「無住」而已矣。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如是、如是。】

  第八,『徹始徹終,一以貫之曰,無住而已矣。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成佛沒有別的,就是「無住而已」。「一以貫之」,從凡夫到成佛就是無住,貫徹到底就是無住。所以『因賅果海』,我們修因就賅括佛的『果海』,果地。『果徹因源』,佛的果地也貫徹到修因,所以『如是、如是』。凡夫地到成佛,成佛還度眾生,自行化他,就是無住。你要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無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就是無住。你要去做,你不要去住,就對了。要去修,不能去著相,著相就變成人天福報;不著相,超越六道十法界,成佛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第二卷學習到這裡。下一次我們就進入《講義節要》第三卷。感謝大家的發心,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