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六集)  2008/7  中國廬江金剛寺  檔名:WD11-002-0026

  請大家翻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第十頁第二面,我們從第三行「一曰不殺生」看起:

  【一曰不殺生。】

  「斷命曰殺。有情曰生。」

  我們昨天講到這一段,後面的文都是解釋這一段。每條戒它的內容實在講非常深廣,一個深、一個廣,深廣,因此我們看到這個註解也覺得分量滿多。實際上如果延伸出去那就更多,但是我們學習總是要抓住一個綱領。不殺生這個戒是列在第一條,為什麼把這個列為第一條?也說明這條戒是世間人最容易犯的,因此佛把這條戒列在第一個。主要也是要提醒我們注意到這個問題,讓我們很明顯的知道殺生這樁事情是錯誤的,不是正確的。因為世間人總是把殺生認為是正常的,除了殺人以外。殺人國家法律有定罪,知道不可以隨便去殺人,但是殺動物,國家就沒有定那麼嚴格的法律。現在國家定的法律各方面的,大概只有受到保護的野生動物禁止捕殺,現在世界有一些國家它有定下這個法律,特別是要瀕臨絕種的這些動物,有定法律不可以去捕殺。

  「斷命曰殺」,就是把牠的命,牠不是自然死亡的,就是牠的壽命還沒有到,我們一般講牠還有一口氣在,你就把牠的命斷了。命斷了,就是說牠的呼吸、身體的溫度,牠的神識離開身體,這個動物的生命算是斷了。現在醫學講判定腦死就算是這個人已經死亡。有情的動物都是一樣,一個呼吸(氣),一個身體的溫度,一個就是他的知覺、他的神識,這個如果離開了身體,它這三樣就停止,這個身體就沒有作用。你看人死了(動物死了),他不會呼吸,氣已經沒有了,我們一般講斷氣了,這個人斷氣了;人死之後身體也涼了,也沒有溫度(暖氣);第三個就是神識,他的知覺,六根已經不起作用,眼睛也不能看,耳朵也不能聽,鼻子也不能嗅,舌不能嘗,身不能動,意不能言,六根也離開這個身體,也不起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之中命就斷了。這裡講的斷命曰殺,就是說他的生命還在,我們是強迫把他的命斷掉,這叫殺。所以這個很明顯說明他不是自然死的,是我們刻意讓他的命提前斷掉,這就叫做殺。

  下面講,「有情曰生」。有情就是說有情識的,我們現在一般講動物,有知覺的,特別是指這個。所以不殺生特別是指有情眾生,你把他的命斷掉就叫殺生。第一條戒叫我們不可以殺生,我們一個學佛的人,第一個就是不可以故意去殺害眾生的生命。殺生,我們學佛的人大部分是不會再去造殺生的業,故意去造殺生的大概都不會,無意當中的就很難避免。在這方面,我們還是要多多宣揚因果報應的事實,因果報應的理論與事實多宣揚,這樣效果會比較好。如果以倫理道德,做人仁愛之心,像儒家也有講,「君子遠庖廚」。在儒的學習它分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君子,再提升是賢人,再提升是聖人。像孔老夫子、孟夫子都稱為聖,一個至聖,一個亞聖;再下就是賢人,像夫子當時他傳有成就的七十二個弟子,叫七十二賢,有七十二位的賢人;賢人之下,叫君子。在古時候做個君子他人格也相當的完美。所以「君子遠庖廚」,遠就是遠離,庖廚以前廚師叫庖丁,在廚房裡面做菜都免不了要殺生。特別現在你到餐廳廚房去看,簡直就是一個刑場,殺生的場所。大家有沒有看過豐子愷畫的《護生畫集》,大家有沒有看過?我們台北今年做月曆想做《護生畫集》,豐子愷畫的,字是弘一祖師寫的。他畫的滿有意思,在台灣有印出來,一本這麼厚。這次台北寄一份給我,我再找個時間看能不能印,我們去印一些出來大家看一下。我是想做個桌曆,放在桌上。我做這個桌曆大家可以參考看看,等一下我拿給大家去印,我們這邊有影印機去印。我覺得滿有意思的,《護生畫集》。

  不殺生這一條,我們不但自己不殺生,我們自己不殺生是消極的,叫止持;我們進一步還要去勸別人不要殺生,那叫作持。勸別人不要殺生,護生、放生,這個叫作持。消極跟積極都要做。像我們在台北縣雙溪鄉山上,現在有人捐給我兩棟農舍做念佛堂跟寮房。原來沒有路,現在開一條路上去。前年齊居士也去看過,那時候還沒有蓋好,跟她女兒、女婿,請她去看過。但是開那條路變成怎麼樣?原來它沒有路,本來就有一些人去打獵,打山豬。原來沒有路,他們要去打獵都要走路,比較不方便;現在路開上去,他車子可以騎上去、可以開上去,一天到晚打山豬。後來我就跟鄉公所研究,我就借鄉公所的名義,我就把《地藏經》的經文用個牌子,在上山的路口插在那裡,當中再插一個,我就把《地藏經》那句經文,「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我就寫很大的字放在入口的地方。現在就比較少聽到去打山豬,不然一天到晚我們那邊念佛的同修說,一天到晚打山豬,吱吱叫的,吵得大家都不得安寧。我說這個不行,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說強制叫他不要打,但是我們用因果讓他看,他一上去就會看到那個牌子,殺生將來會得宿殃短命報,讓他有這個印象。我跟鄉公所說用你們的名義,牌子這個錢我們來出,不要你們花錢,這個功德給你們,名義給你們,事情我們來做,我就用這樣,把它插上去。這個值得宣揚,我們要透過各種方式去宣揚,讓大家知道殺生有什麼果報,不殺生有什麼果報,就是這麼做。

  昨天我們講到《十善業道經》,這個沒有人宣揚,根本大家都不知道。有一些人你說他人是不是不好?不是。有的人他心地也很好、很善良,但是沒有人跟他講,他不知道造這個業是不對的,他不知道。大家都殺生,他也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他心地很好,真的是一個很善良的老百姓,但是他不知道我殺造了這個因。不知道,造了這個業,還是有果報,不能說沒有果報。昨天我們講到第一條,「於諸眾生普施無畏」,這個就是無畏布施。不殺生這一條如果修圓滿,我們就可以給眾生布施無畏,眾生他看到我們,他心裡就會有安全感,他會得到安穩;眾生有恐懼,我們可以幫助他遠離恐懼、怖畏。像觀世音菩薩在《普門品》,在《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華嚴經.觀自在章》,佛都說觀世音菩薩是「施無畏者」。觀世音菩薩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具體的表現就是不殺生,而且進一步護生,救眾生的苦難。救眾生的苦難很多方面,最基本的,要讓眾生明瞭因果,這是救苦救難最根本的一個做法。不明瞭因果,他做錯事,他就要去承受那個果報,他的苦難還是解決不了。第一個「於諸眾生普施無畏」,我們可以普遍布施給一切眾生無畏,眾生有恐懼、有災難可以幫助他,普施無畏就是幫助他遠離恐懼、畏懼,這是不殺生得到的第一個果報。

  第二,「常於眾生起大慈心」。這個也非常重要,這個慈心叫大慈心,慈心再加一個大。慈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就是給予眾生安樂。給眾生安樂跟快樂這個意思也不一樣,快樂有好的也有副作用的,安樂就是平安、快樂。所以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悲就是拔除眾生的苦。第一條是屬於悲,普施眾生無畏,眾生有畏懼,可以布施給眾生無畏,讓眾生遠離畏懼、恐懼、不安,這屬於悲。第二個「常於眾生起大慈心」,這個慈心加一個大就是告訴我們,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不揀冤親的。我們一般就是說我們的親人,我們喜歡的人,我對他有慈心;冤家對頭,我們這個慈心就生不起來,生不起來對他就沒有慈心,這樣的慈心就不能算大。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真正大慈心是不揀冤親的,這個人他對我好、對我不好,我們都是希望給予他安樂,不希望他遭受苦難,是這樣的一個存心。所以常於眾生,對於一切眾生都起大慈心,對一個善人起大慈心,對一個惡人還是起大慈心;善人希望他得到安樂,對惡人希望他能夠知過改過,也希望他能得到安樂。這個存心就是這樣,對眾生都是起大慈心,沒有分別的,叫大慈心。希望給予一切眾生安樂,慈能與樂。

  「三、永斷一切瞋恚習氣」。我們傷害眾生、殺害眾生,這是瞋恚習氣。所以為什麼說我們沒有前面淨業三福第一福的基礎,我們要修個五戒,沙彌戒又更高層,都很難做到圓滿,為什麼?有瞋恚習氣在。有瞋恚習氣就是說明我們不殺生這條善業還修得不夠標準,這個標準還不夠。如果你這條善業修得圓滿,這個永斷,我們要注意看這個經文,永遠斷一切瞋恚習氣,這條善業就真正達到圓滿。實在講,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如果你要講到究竟,成佛就永斷。永斷兩個字它有分層次的,譬如說人道的永斷,天道、阿羅漢、緣覺、菩薩、佛,都有叫永斷,但是斷的層次不一樣。最低限度,他瞋恚的習氣,粗重的瞋恚習氣他不會起現行,就是我們現前瞋恚的習氣不會發作,最起碼的標準。最起碼你不會發作,這樣才能叫永斷一切瞋恚習氣。說明我們現在如果還有瞋恚這個習氣在,十善業道就是連人道不殺生這條善業都還不夠標準,還不及格,還有瞋恚習氣。為什麼?因為你有瞋恚習氣,這個瞋恚心一起來就會傷害到別人,就會傷害到眾生,傷害到眾生就是屬於殺生。殺生有身殺、口殺、意殺,後面會講到,我們到後面再詳細講。所以,我們不殺生這一條做到圓滿,我們不要說斷惑,就是伏斷,不要說滅斷,伏斷,我們現前如果這個瞋恚習氣沒有,最起碼我們是人道的標準。有了這個標準我們來持五戒,三皈五戒、八關齋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就可以提升,在這個基礎上提升就沒問題。

  所以為什麼佛把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二福,把戒放在第二福?戒是在第二福。我們一定要注意去看這個經文,這個經文不能含糊籠統就念過去,那我們很難知道它的標準在哪裡。三皈依是在第二福的第一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如果說我們有了戒,也一定包括這個善,這個都有了。不要說五戒,就是三皈依,如果你真正具足三皈依,它一定是包含前面第一福。三皈依就是我們自稱三寶弟子,三寶的學生,三寶弟子他一定有「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基礎在,那是真正標準的一個三寶弟子。有了這個基礎,我們再受三皈五戒這個就沒有問題,因為戒是善的提升,善的提升就叫戒。戒的功能,它能幫助我們得定,開智慧。所以善的提升就是戒,也說明戒是建立在善的基礎上,人天善的基礎上。過去古人在家、出家學佛,他有儒跟道人天善法的基礎,因此他一入佛門提升到戒沒有問題,因為他基礎已經有了,好像我們蓋房子,地基他打好了。我們現在學佛的人學戒,他怎麼學都不像。我也看過很多人,他也不是不好心,他也發心學戒,可是學了怪怪的,我一直去研究這個問題,為什麼學了怪怪的,好像應該不是這樣。後來我一直去看祖師大德這些資料,還有聽經,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才發現,原來這個問題在淨業三福佛就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原來戒是在第二層,好像三層樓,三福是三層樓,第二層樓,你沒有第一層樓的基礎,第二層就上不去;你有第二層,它一定涵蓋第一層,這個一定要明白。

  所以,老和尚現在為什麼講這四個根?還是修學有個層次,第一個先《弟子規》,先做人,然後《太上感應篇》就提升了。你看《弟子規》講到「凡是人,皆須愛」,人就是指我們人道,他已經突破種族、國界,不管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種族的人,你都要對他有愛心,在人道這個界限已經突破了。但是它還沒有提升到物,還沒有提升到凡是物皆須愛,還沒有提升到。《太上感應篇》層次就比較高一點,你看《太上感應篇》講,「昆蟲草木猶不可傷」,昆蟲草木,連無情的草木都不可以故意去傷害它。昆蟲草木都不能傷,你還能傷害人嗎?當然更不可以。所以《太上感應篇》道家的,它講的比儒家的層次又要高一層。道家他修仙,天仙、地仙,仙他就比較超然,比儒要高一層。所以孔子他也問禮於老子,老子是道家的始祖。講得最圓滿、最徹底還是佛法。我們現在舉一個例子來講,大家就比較容易明白。譬如說這是十善業道,十善業是在第一福,第一福第四句修十善業,「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修十善業這四個字詳細的說明就是一部《佛說十善業道經》,如果以《華嚴》的理論來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引申出去就是整個佛法,包括整個世間法。修十善業,第一條永離殺生,就有這十個果報。我們先講到第三,這都是講果報,這是講我們自己本身的。

  現在我們說我們受了三皈五戒,但是我們還有瞋恚習氣,那這個戒有沒有修得好,有沒有得到這個戒,大家去思考這個問題,有沒有得到這個戒?我們一想,很快就明白,沒有得戒。為什麼說沒有得戒?有瞋恚習氣,還有瞋恚心在,瞋恚心是最障礙定的。戒的功能是幫助得定,它幫助得定,最破壞定的就是瞋恚心。大家有沒有聽說一句話,火燒什麼?上海有個功德林素菜館,台北也有一家,杭州也有。功德林就是給我們講定,定叫功德,得定了,因為定它可以幫助我們開慧,所以它是功德。所以戒定慧三學,定它是一個樞紐、一個中心,你修戒是因為要得定,得定是因為要幫助我們開智慧,智慧開了問題才解決。瞋恚就是破壞我們得定最嚴重的煩惱習氣,你瞋恚心一起來功德林就被燒光了。所以一個真正得戒的人,戒一定涵蓋善,善不一定有戒,他也可以提升到戒,也不一定他能提升,這個看各人的根器,他的修學。善提升到戒,也一樣幫助他得定,開智慧。但如果十善不能提升到戒,可以得人天福報,他得人天福報可以。好像說我蓋第一層樓,我蓋起來了,我要加蓋第二層、加蓋第三層都可以;我不加上去也可以,我只要一層就好,也可以。這個意思就很明顯。就是說我們修淨業三福,我們有第一福的基礎,你要提升到第二福沒問題,或者只停留在第一福,也有人他只是想求人天福報,他不想提升。好像念書一樣,我小學念畢業就好了,我不要再升學;你要升學,一定有前面的基礎。

  我們看到有人標榜他戒律很精嚴,戒律很精嚴如果他脾氣還很大,這個戒就有問題。待人處世他也沒有慈悲心,自私自利,他有沒有戒?沒有。那個戒他是做個樣子,實際上對整個戒的內容,它的基礎,他都完全不知道。所以他那個戒學了學個樣子,實際上沒有得到戒。現在很多學戒的人,都是犯了這個錯誤。我們也希望他能夠發好心要學戒,希望他能真正學到戒,希望他能真正得到戒功德利益。所以十善業這三條也是考驗我們學習的成績如何。《沙彌律儀》第一條不殺生,不殺生這條戒我們得到了,你一定有這三條,一定有,就可以證明我們得這個戒了。得到這個戒,它一定產生這樣的功能出來,於諸眾生普施無畏、常於眾生起大慈心、永斷一切瞋恚習氣,一定是這樣的現象。如果沒有這樣的現象,說得戒了,善都沒有,還能得戒嗎?不可能。戒在善的基礎上,善是戒的基礎。

  後面這幾條都講果報,你永離殺生,就是不殺生,你於諸眾生普施無畏、常於眾生起大慈心、永斷一切瞋恚習氣,後面的果報就怎麼樣?第四個就開始是果報,「身常無病」,第五「壽命長遠」。身常無病就是身體健康,壽命長遠就是很長壽,不是短命夭折的。這兩種果報,不管中國人、外國人,有沒有宗教信仰的,有神論、無神論的,這兩個你問他要不要,大概都要。如果說不要的,大概他頭腦有問題,不然他怎麼希望一天到晚生病,然後趕快死、壽命短?大概一般常人,大家也都希望自己身常無病,壽命長遠。但是這兩個是果報。世間人大家想要追求這個果報,但是不知道要修什麼因才會得到這個果,這就是世間人他迷惑的地方。他迷了,他不知道,他有疑惑,不知道怎麼修,所以有一些人還去殺生來吃補。這個在我們世間常看到,特別是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人是吃補的國家。愈補是愈糟糕,殺業造得特別重,特別到冬天進補。

  一般婦女生產,殺雞殺鴨燉補,這在我們一般民間非常平常。在《地藏經》講,如果你造了這個殺業,生產,喜事你殺生,對母子都損害,會遭殃的,你給他造惡業;人死了,你殺生就加重那個死去的人的罪業。這世間人一般不懂。所以喜慶也殺生,喪事他也殺生,得到果報都不好。像我一個姑丈,這都是現世的果報。我有個大表哥,他小時候就不好養,毛病很多,我姑丈就到神廟去許願,他說我這個大兒子將來如果能夠把他撫養長大成人,能夠結婚,我就殺一隻豬公來答謝神明,他就發了這個願。也沒有學佛,一般民間拜拜就是殺豬宰羊,以為這樣對神明是最恭敬的,他不知道就造這個業。結果到我表哥三十歲那一年,經過媒人的介紹,終於要結婚,我姑丈就想到三十年前他曾經發過這麼一個願。他兒子現在要結婚了,他就真的去買一隻豬公,然後在家裡就殺了,就是我大表哥結婚前一天,他先答謝神明,把這隻豬殺了。我姑丈請我父親去吃喜酒,前一天就請他去,我父親一個人去,去住在他家。結婚前一天殺了這隻豬公,殺了之後就自己燒香答謝神明,拜拜。到第二天我大表哥結婚,晚上擺了二、三十桌酒席,當然我父親也去參加宴席。酒席到了一半,我姑丈就出來敬酒,敬到一半他突然倒地,突然暈倒,口吐白沫。當然大家看到這樣趕快把他送醫院,送到台北馬偕醫院,第二天下午就往生了。前後三天。

  後來我父親回來就跟我講,以後我做生日你們千萬不可以殺豬。他自己看到的,因為我父親沒有學佛,勸他吃素也很難,以前自己養的雞鴨都是自己宰。當他自己親自看到,他回來第一個就跟我講:不可以隨便殺的,你姑丈第一天辦喜事,第二天辦喪事。我說:我大表嫂真是夠倒楣的,一般不明理的人,他以為娶到這個媳婦是剋星,來剋死她的公公。一般人就是這麼認為,實際上是他自己造的業。我父親知道,第一天他殺了那隻豬公,結婚前一天殺一隻豬公拜神,然後第二天結婚敬酒的時候倒地,第三天就走了。前一天辦喜事,第二天辦喪事。這個例子,我講到不殺生常常會提到,因為是發生在我們現前,而且是在我親戚當中。像這樣類似的事情在現前這個時代也非常多,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我們親戚當中,很明顯的。

  所以蓮池大師著《戒殺文》,就是說喜慶不宜殺生,喪事也不宜殺生。這個《地藏經》都講得非常清楚,《地藏經》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這個是大家很容易犯的。所以不可以殺生。我們盡量修,總是會修到圓滿。雖然我們還沒有達到圓滿,我們已經在修,也不會白費,功不唐捐,我們有修多少一定會得到多少好的果報。像昨天跟大家報告的《安士全書》講的公案,他吃個齋就有他的功德,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他是沒有加減乘除,記功過格是加減乘除,你有修善,你也有造惡,你要加減乘除。好像我們的錢一樣,你不能只有算收入,你支出的也要算,你不能只有算收入,你有支出你要扣掉。記功過格就是你做多少善事,但是你做了多少惡事你要扣掉,你不能只算善的,惡的你都不算,這個就不準。所以我們修,總是有它的好處。

  昨天開懷師有問到這個齋,《安士全書》講這個吃齋,跟我們日中一食那個齋,是一樣不一樣?那是不一樣的。都叫齋,日中一食叫一食齋,《安士全書》講的這個齋叫吃素齋。我們一定要先知道齋這個意思,齋是清淨的意思。一食齋他不一定吃素,像在泰國、斯里蘭卡,他們出家人還是去托缽,一天吃一餐。他們一大早就去托缽,一個缽這麼大,然後就捧在這裡,大家放飲食,還有什麼巧克力、冰淇淋統統倒下去。我們吃起來不曉得什麼味道,真的是袈裟味。也有魚,也有肉,也有冰淇淋,可能咖啡都下去了,他沒有吃素,但是他一天吃一餐,過中不食,叫一食齋。齋是清淨的意思,他沒有吃素,那他這個一食齋定義在哪裡?就是說他能夠身心清淨,不麻煩。因為托缽,托缽反正大家一起分著吃,吃不完就放在野外、郊外給動物吃,他不用去買個冰箱保存這些食物,都不可以。所以他吃完,就這樣,反正今天有得吃就今天吃,明天沒有得吃就明天再說。他也不用去買菜,也不用去傷這個腦筋、傷那個腦筋,他心就清淨。所以我們也可以試看看去托缽,我看你們托得到托不到,我們一個人去準備一個缽。

  然後你不能只有去一家。我們道場有個莊印師,他聽到老和尚講,原來可以托缽,他真的就一個人。他跟我說他要去山上住,我說你怎麼住?他說一天住一棵樹,他就真的一天住一棵樹。然後他去做個背包,就像大家看以前玄奘法師去取經,他又拿個錫杖,就很像玄奘法師要去印度取經,背著那個包坐公車。然後他就到我們台北木柵山上,那裡一片山,他就是一天去住一棵樹。好幾天他都沒有洗澡,偶爾回來道場走一下,我是沒有聞到臭臭的,莊嚴師說她聞到臭臭的,因為他沒洗澡,沒有地方洗澡。帳篷就搭起來,如果下大雨,人家郊外有工寮,他就去住工寮避雨。我說你怎麼托缽?他說我就去素菜館。我說素菜館是固定一家?他說有幾家,但是有一家菜比較好一點。我說不可以這樣的,不能菜好的你就去托,不好的你也要去托。人家托缽是要挨家挨戶去托的,他家有吃素沒有吃素你都要去托。所以托缽吃飯是不一定吃素的,人家給你葷的你就要吃,但是不吃活的,吃三淨肉。在印度的時代還吃到五淨肉,五淨肉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再加上一個自然死亡,加上一個野獸,像老虎、獅子吃剩下的撿來吃,這兩種大概現在人不敢吃。這叫一食齋。

  一食齋就是他一天吃一餐,保持他的身心清淨,他不用負擔,人家給什麼吃什麼,也不要講究營養,反正死了就算了。出家人他就這樣,只有今天沒有明天的,今天托了他也沒有留到明天的食物,明天托得到托不到都還不知道。大家有聽說羅漢托空缽嗎?托不到的。反正他就是這樣,很容易放下的,他什麼都沒有,所以證果才會那麼快。如果大家要證果這麼快,要來實行托缽,一天吃一餐,你很快就證阿羅漢。現在我們為什麼不能證阿羅漢?我們東西太多了。這個一食齋指身心清淨,不一定吃素。《安士全書》講的這個齋是吃素齋。吃素也是清淨,為什麼?他沒有葷腥,所以他清淨。所以吃素這個齋是指食物的性質來講,它清淨,植物比動物要清淨。像伊斯蘭教知道衛性、衛生,我們佛教講衛性、衛生、衛心都有,這個叫齋。所以伊斯蘭教他們也叫齋,但是齋的定義不同。佛教吃素這個齋是純齋,清淨的。所以同樣一個齋,你看用在哪裡,齋字是一樣的,是清淨的意思,但是你加上這個就是不同的意思,一個是一食齋,一個是吃素齋。

  今天時間很快又到了,一天講沒有幾句。今天講到這段,「身常無病,壽命長遠」。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下課,後面明天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