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一集) 2011/11/19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41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講到這一句: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
這個『光』是道德、孝道的光輝,這種德風可以感動四海的人,都能認同孝道,進而效法這樣的孝行。我記得我有五個月在澳洲淨宗學院學習,當時候針對澳洲的百姓,我們也有開《弟子規》的課。聽到曾子、子路這些孝行的榜樣,我當時候人也在現場,有看到這些景象,那澳洲的朋友他們聽的時候,聽到那些很感人的情節都會點頭。事後跟他們圍在一起交流的時候,這些故事對他們來說很多是聞所未聞,他們聽完說到,做人應該這樣、應該這樣。他沒聽過,可是一接觸到都被感動,他們也認同,他們肯定這樣做人更好。這:
【無所不通。】
而其實這一分孝是天性,每一個人生下來本有的,我們看三、四個月的孩子,跟父母那種感情的交融,那種對父母的戀慕,沒有人教他;父母愛孩子的那分心,也不是人家教他。我們今天講的都是感應,所以一來,老天告訴我們孝是根本,再來,提醒我們不孝順很可能會遭天打雷劈。我們以前舉過例子了,外國有,我們自己國家也有。外國是在波蘭的事情,一個兒子跟母親要錢,他母親沒給他,他就生瞋恨把母親給殺害了,出去沒有多久就被雷給劈死了。包含我們《德育古鑑》裡面的故事,兩個兄弟輪流養母親,哥哥比較困難,他的時間還沒到,已經沒有糧食了,請他母親到弟弟那裡先去住幾天,他之後再補。
母親走了一段路,到了弟弟家敲門,弟弟不開門,說時間還沒到,妳回哥哥那裡去。就非常狠心,當下他的媽媽聞到,已經煮好飯的香味,她說兒子,你都已經煮好了,不然這一頓我先吃了再回去。這個兒子還真是不孝,叫他太太把那飯放到房間裡,用棉被把它蓋起來,連這樣都不讓他媽媽聞到。結果母親很傷心的往回走,走了沒多久上天就打雷,劈雷下來兩個夫妻都被劈死了。鄰居看到這個情況趕緊開門進去,人已經去世了,但是棉被蓋的飯還熱著。這都是在提醒、警示我們,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哪還有條件,還在那裡輪來輪去之後,母親都餓成那樣,還這麼忍心,真的是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人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那當然老天爺就要把人給收回去,我們閩南話講的,「人若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人不依照天理做,這麼多人都不像人,哪有說沒有災難的道理,哪有他還能做人的道理?被老天爺給收回去。所以行善得天地鬼神保佑,不孝當然招感來自己的罪禍。
剛剛還答應大家說國外的例子要講,講了一個波蘭的,再講一個英國的,而且還要最近的事才好,現在的人不好溝通,你說那波蘭的都幾十年前的了。好,就講這一個月的,英國每日郵報,挺有名的一個報刊。有一位女士三十二歲,得了癌症已經是末期,她有兩個女兒,老大是九歲,另外一個好像是三歲還是四歲。她這個女兒九歲每天給她媽媽寫一封信,沒有一天間斷,寫了七個月,不斷的鼓勵她的媽媽,感激她的媽媽。媽媽每天必看女兒的日記,都是看得感動流淚!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母親,而且還是單親的,兩個女兒還這麼小,你看她有多擔憂,女兒九歲這麼堅強,每天給她寫信。結果七個月之後到醫院去檢查,她癌症完全沒有了,醫院也覺得這是奇蹟。我們覺得不是奇蹟,叫正常,孝感動天!真的是『無所不通』。我假如是癌細胞,我也會被感動,都是有生命的東西,怎麼會不能感通!
而我們中華民族特別重視孝道的教育,一談到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目的,第一個,讓一個人跟父母之間的天性終身保持;第二個目的,是他的天性、孝心再延伸出愛心。「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有孝悌了他就能去愛人,把對父母兄長這一分愛,延伸到對所有的親人、鄰里鄉黨,再延伸到對一切的人民,所謂「凡是人,皆須愛」。這就是我們教育兩個最重要的目的,這都是有印證的。您看從漢武帝以後都是舉孝廉,多少好官都是孝子,都愛民如子,確實是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他把那分孝、愛擴大愛一切的人。我們看范仲淹先生,連跟西夏打仗,他只是要止住戰亂,對西夏人很愛護,他們肯放下武器的,照顧他們的生活,教給他們農耕。范公去世的時候,西夏軍營很多人哭成一團,祭拜他,一個人的仁慈之心,能感動到敵軍。
而我們看曾子,他跟父母的天性一生保持,他上山去砍柴,朋友來找他,他母親怕人家等,咬了一下手指,他馬上感通,趕回來,一定是家裡有事。母親看他回來了:你朋友好遠來,決定不可以讓人家多等。以前的人很厚道,念念就是為人想,不要說親戚朋友,連陌生人都盡力為人家想。我們小時候的記憶,很多老人看到那路過的人,看起來在趕路又是吃飯時間,馬上不認識的人,很親切的:來來來,來我家吃飯。看那個人有點不好意思,直接盛出來送到他面前,我小時候都見過,很熟悉的影像。來,來讓我們請!閩南話要翻譯好像不大好翻,來我們家作客,很親切。
我們這個教育太好了,從孝自然延伸出仁愛之心,自然延伸出忠臣。您看現在社會團體,為什麼這麼多衝突對立?孝道沒有教好。決定不是說用多少制度把它設計出來,然後就解決問題了。都是人心的問題,人心要靠教育,不是靠制度就一定能徹底解決的。甚至於大家冷靜去看,現在勞資雙方,法律很周全的地方,反而衝突很多,法律非常仔細的地方,反而青少年犯罪率更高。法律是症狀,你根本不解除,現象會愈來愈嚴重的,制止不了,一定要回歸到人心,回歸到教育。大家去坊間買要解決企業團體的問題,有幾本書會告訴你,要從孝道開始?還不是教你一大堆方法,好好的去對付這些員工還是什麼,那存心本身就是錯的,怎麼可能會有好的結果?人與人互相之間是相互交感,「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首先一定要回到自己的身上。
我們之前有講到,「至誠感通」,我們都還記對方的不是,都還對他有成見,這個誠心提不起來,還能要求對方對我們好、對我們真誠,那不可能,那不合邏輯。一定是我們先以愛敬的態度對他,就能把他愛敬的心給喚醒。所以「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還是要從我們身上下功夫。有同仁就問到,比方主管做錯、不對,我們跟著他一起做事情有沒有也造罪業?他做不對的事,我們跟著他做有沒有造罪業?諸位學長有沒有?有沒有這麼重要嗎?有了又怎麼樣?沒有了就怎麼樣?有了對對方有什麼好處?有沒有了又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我們都很在乎那個答案,請問得了那個答案,我們的心變了沒有?對方的心變了沒有?是!我們要幫別人首先要幫自己,幫自己要自知。
當我們在問我的主管不對,我假如跟著他做,我有沒有共業?我有沒有造罪業?請問,這整個過程當中誰是主角?我、我、我。你都想你,你能幫他我也不相信。我在這句話怎麼沒有看到我們以前講過的,「事君章第十七」?我看不到這個精神。我們都是學傳統文化的人,我們的心念都看不到傳統文化的教誨,我們還能影響誰?我們的心都不跟經典相應,跟我們的習氣相應的話,那我們還能利益誰?我們在面對自己主管,有沒有時時提起「事君章第十七」,「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這段話看到什麼?看到念念為領導想,你看移孝做忠,「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
其實這些理你再用心去體會,當我們面對領導者,甚至於面對我們生命當中的有緣人,我們不能念念為他著想,根源問題是我們至孝的心還沒發出來。孝心通性德,至孝一起來,至誠的愛心出來了,跟一切人的相處就是這個態度:為對方想,怎麼幫他。人生就變得很單純。我們就是這顆至誠心沒提起來,夾雜太多的東西,太多的這些自我,太多的這些成見、傲慢,貪瞋痴慢疑,懷疑的念頭這些很多。剛剛我們講,至誠的心不能夾雜貪瞋痴慢疑。我們問問自己,我們現在信任身邊的哪一位親朋好友,而且這分信任不會有絲毫的動搖?假如會動搖,我們的心裡面時時都夾著懷疑別人,那誠怎麼出來?我們可能會講,可是他真的有很多習氣。他有習氣你就不能對他真誠,那不是他的問題,是我的問題,為什麼?我著相了。我對他有成見,我把他的不對落在我的腦海裡,每天折磨自己的清淨心。然後每次看到他,還要再加個眼鏡看,而且是有色的。
人不能再傻下去了,不能再因任何的事,執著了那個相,而污染了自己的清淨心,這叫真懂自愛是什麼道理。在一切人事物當中提升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的心,這個人是真懂得愛自己了,平等尊重,為什麼?你理明白你就懂了。他不好的行為,那叫「苟不教,性乃遷」,他的習性是被外在污染,一個人被污染了你要可憐他,你怎麼還跟他計較、跟他對立?「人之初,性本善」,你真相信了,你想著怎麼幫他恢復本善,他真的有!你真相信他有,你看到他在糟蹋自己,你還替他著急了。那顆成就別人的心,就在堅信人之初,性本善當中提起來了。看到他不好趕緊盡一切善巧方便,幫助他導正過來,很簡單。
所以經典一定要用心,然後要內化,內化成我們時時的存心。真正有孝就有愛,有愛了處世只有一個態度,念念為對方著想。不然提不起這個態度,還要回到孝道,我們的孝心裡面,夾雜了這些習氣要把它去掉,要對自己的習氣趕盡殺絕,趕快恢復我們的真心。有時候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不一定要問別人,有時候馬上回到我們當下這個心態,跟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不相應?這麼一思考,可能你自己就把答案給解決掉了。我們自己本有智慧,你能回光返照,回到這些道理來對照自己,可能煩惱一放下,念頭一轉問題就解決了。首先我們要問自己,我們有沒有那分忠心是念念為他好?假如沒有這顆心,我們對他有成見跟對立,他有沒有收到這個訊息?有!所以當然彼此的關係就不是很好,不是很好他更不可能信任我們給他的建議。所以君子信而後諫,建立信任才能夠勸諫他。都是要對照經典,人之常情,他不信任我們,我們怎麼跟他勸諫?信任要從哪裡建立?考試,這個問題好像上一節有提到,有沒有哪個學長回答一下?這個時候你真的知道要舉手講一下。
我還是不要激動,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自己的心有沒有動。上一次有跟大家分析到這個信。來,我們請這位學長給我們講,處處看到他的需要然後去付出。那就建立信任。還有沒有?謝謝,我們掌聲感謝這個學長。還有上次我們講到的,你要用德行去讓人佩服,這道德之威。付出,有德了,人家的信任就提升上來,化解問題一定都要從自身開始做起。為什麼?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自己這一顆心,依報是我們所有的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我們還要想到,今天主管有錯,真的有錯嗎?我們判斷他的錯是依照自己,還是依照經典?這是第一個重點。還是要依照經典去判斷,不可以隨便相信自己的意思,除非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經典,那沒有問題;還沒有的時候,還是要冷靜依經典來判斷事物。今天判斷主管有錯了,接著柔和的去勸,「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你勸的方法要對,你不能氣沖沖的去勸,他還沒聽懂你的話已經被你的情緒帶動了。
尤其主管他可能做一些事情,他自己也有壓力,你沒體恤他的壓力,馬上劈頭蓋臉一堆對他的不滿,他情緒一被你調動起來,你講的後面那些重點,他一句也沒聽懂。這就是人情事理,要能柔軟體會到,所以叫調劑人情才能發明事理。我們有時候容易激動,從頭至尾講的每一句都是經句,可是對方都不接受,因為講的時候聲調抬高八度,自己在激動自己不知道。心平氣和而能言,講話不能心平氣和,講得再有道理,對方只收到:他不高興,他看我不順眼,一句也沒給你放在心上。所以這八個字很重要,知所先後,你要先調劑人情,人心裡歡喜他才容易接受你。這個時候你要顯發道理,他能平靜的來聽,而且因為你的存心是為他好,那是真誠的言語,他聽著聽著他一感受到,他的心馬上打開:他真難得,他每一句都是為我考慮。那事理他就能聽進去。
我們曾經好像用了三個小時的時間,談言語的修養有沒有?其中有一句說,勸別人以前要先美其長。要先談他的功勞、談他的長處。蓋其心喜:你真理解我,都能看到我的付出。他高興則善言易入,這個時候你再勸他容易進去,這句話就是調劑人情,發明事理的具體做法,我們要舉一反三去體會。最近我遇到一個朋友,他的親人來問問題說到,他覺得他上司不對,他要以離開來勸他的上司。諸位學長,你聽到了覺得怎麼樣?這個人以離開來勸他的領導對不對?聽起來好像對,勸領導怎麼會不對,而且用離開的方法。我就接著問,我說請問,他直接跟他領導溝通過沒有?他說沒有。我說連勸都沒勸,揮揮手,走,沒什麼了不起。我說你這時候還說離開是為了勸他,你拿著經典來當你習氣的藉口。明明就是遇到事火氣上來,還說得這麼好聽,勸領導連句溝通都沒有,還叫勸。明明脾氣很大,根本不能平心跟人家溝通,動不動就以離開來表現自己。這個時候有沒有看到,自己本身是很容易激動的,很容易動情緒的?這個時候要relax一下,要先放鬆一下,喝杯茶定定心先調整一下再勸。大家注意,我們現在學傳統文化,不把這些道理領會清楚,拿來亂用,所有的經典全部變成我們的藉口。所以修行不善觀己心難!每一次做什麼都把經典擺出來,誰也說不了他。
我之前看到一個單位的領導者,也是弘揚聖教,他說我這個人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錯吧,這句話好不好?瀟灑是不?我們聽了還拍手,還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你愈崇拜的眼神看著他,他愈覺得這樣對,造孽,所以拍手不要亂拍,要判斷是對的才可以拍。你還加一句:對對,這一句師長有說。每個道理你不從所有的因緣用心去體會,那個道理都是偏頗的,你不用真心去領受,全部都給它解歪了。來者不拒,那來者是什麼意思?緣分成熟,他來了,自動來了你怎麼可以拒他於千里之外?可是他都來了,不拒是什麼?盡心盡力護念照顧他。去者不留是什麼?是你盡心盡力了緣不成熟,這個時候不要罣礙、不要執著,去者不留。我們現在是來了不照顧他,去了還罵他沒善根,自己都沒有好好的幫助他,還挑他毛病,離開了還說沒善根,不好學。那我們不就拿這句話,來變成我們不負責任的藉口嗎?隨緣、隨緣,什麼叫隨緣?盡心盡力才叫隨緣,不盡心盡力隨緣就變成隨便,變成找藉口。
我們現在比起古人那種盡心盡力、鞠躬盡瘁的心,差遠了,然後又懂了一堆道理,全部拿來當我們的藉口,危險。這樣子做,難怪人家說,怎麼那個學的比我們這個不學的還糟糕?我們不學的團體還盡心盡力很有責任感,怎麼這個學的反而藉口一大堆。我們不再深入這些經典,體會它的真意,真的在砸聖賢的招牌。所以剛剛講到的,這位朋友講,他聽的事例可以用離開來勸,他就學那個相。離開勸的是什麼?是三勸不能接受,又是太嚴重的問題。這時候離開是什麼?離開還是為對方想,是用離開來讓對方覺醒,不是用離開來痛快一下。我不要再看到這個人,心煩!那是自己的修養不夠,跟自己的主管對立是不?離開我清心了。忠在哪?真正離開了還是盡一切機會,一有機會馬上再幫這個領導,這才是真心,才是忠心。這是師長教的,師長說他不聽勸,我們可以離開,可是只要他接受了,我們馬上歡歡喜喜回來幫助他。
大家有沒有恢復記憶了?而且絕交不出惡語,要離開沒有一句不好的話,離開的時候,把所有的恩德真心的給領導感謝一次。真能講出來,領導就感覺到你的真誠,他可能事後冷靜冷靜,這樣的人這個時代不好找,再找你回來,聽得進你的話。用每一個跟人交流的機緣,感動他的善心。這是大的過失,勸三次可以離開。大家不要生活中的小事,勸三次不聽:我走了,不要攔我!你不要咬著一個小事沒完沒了。領導他學傳統文化也沒學多少,你們沒反應?這些話由我一個當領導的人來講,可能不大適合是吧?我們先撇開身分不談,回到一個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XY軸,要符合這個標準,叫「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大家要了解,為什麼唐太宗這麼聽魏丞相的話?因為魏徵的德行比他高,他打從內心佩服他。所以我們現在當下屬,我們要期許自己,我們德行比領導高,就可以勸動他,總要想一切方法能幫助對方,能成就這個因緣。《了凡四訓》裡有一句話,「敬重尊長,家之父兄,國之君長」。我為什麼要舉這句話?告訴大家,雖然現在覺得委屈,我已經做這麼多了,領導還很多誤解我,不能夠理解欣賞我。諸位學長們,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你遇到父母、領導對你的態度不好,你並沒有吃虧,你更快的提升你的德行,然後造福於你的後代子孫。您看大舜面對這樣的親緣,他往後的子孫,都得到他的榜樣,還有他的福分庇蔭,天底下沒有吃虧的事。大家現在處世當中有沒有覺得委屈?有的話恭喜你,代表你要提升的機會來了,你要造福後世的機會來了。其實人只要一轉正念什麼問題都解決,天底下真的沒有一件壞事。你不相信?待會下課來找我。真的都是一念之間,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一轉,你現在覺得最壞的事,我跟你保證,就是你這人生當下最好的一件事。因為那是提升你的智慧、德行、福分,最好的一個機緣出現,你能不能轉它而已,所以叫煩惱即菩提。
剛剛我們講到,也是上一節課講「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二、三代人,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都比較忽略掉,又何必用太高的標準去要求我們身邊的人,要包容、要體恤。「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這個句子要用上,不然我們三百六十句學了八十幾句,總要幾句派上用場,就能把境界給轉過來。既然這幾代人這方面的學習比較缺乏,他在生活處世工作當中,有些不足也是正常的,你何必一個一個去挑他?而且他一個生活上的毛病,你一次勸、兩次勸,他不一定能改掉,可是隨著你勸他,他一次一次證明說,對,他講得對,他的那個覺性會愈來愈高。你不要以為自己白勸了,真沒有白勸,沒有一次是白勸的,都會落在他的腦海裡。但是到底是第七次、還是第九次通了,不知道,這要看當事人自己的善根跟造化。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你就盡力去做就好了。我們不要說勸別人,我們回到自己身上,請問媽媽勸我們生活上的哪件事,勸一次我們全改掉了?是不是勸很多次?現在還有的在勸,勸了五年還在勸,我們還沒改掉有沒有?還有!那我們自己都是這樣了,怎麼苛刻去要求別人,那沒有道理。所以現在再念念那一句,「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真是如此。人能真正把自己的習氣改掉,他去要求別人的時候非常柔軟,因為他真的體會改習氣不容易,他是過來人,感同身受。所以小的問題盡力勸,總有一天這領導會開竅的,會真的被你勸動;大的真正勸三次了,你假如覺得離開才能夠讓他更警覺,那你可以選擇離開。自始至終,這顆忠心跟真心沒有絲毫的變化;只要有變化習氣一做主,可能又跟對方對立,甚至造成一些惡緣。所以人這一生行道,廣結善緣,不再造新殃,不再跟人有任何的對立跟衝突。其實跟人對立是不放過自己,原諒別人是善待自己。
這幾天很幸運,有聽到劉素雲老師講的一段話,特別好。劉老師說的,我們這一顆心不要當垃圾桶,要放純淨純善,不要放一切人的過失,不要跟一切人事物對立。心上都放人愛憎很重,想這個人,討厭他,對他不滿,腦海裡一直繞、一直繞,想得愈想愈煩愈想愈累,這糟蹋自己的身心。不只糟蹋自己的身心,這個意念出去還傷了不少人,尤其傷家裡的人,看你今天那個表情,他們都不敢跟你講話,他們也很壓抑,傷自己還傷身邊的人。人放在心上愛憎好惡多,把事放在心上是非多,把物放在心上貪著多,我想買那台車,我想買那個房子。那件衣服好好看,我下完班一定要去買;那個東西好好吃,我這個禮拜非去吃不可,就一直想這些物質的東西,貪著就愈來愈多。你每天清清淨淨的,每天都讀經典,決定比想著這些人事物清淨自在多了。所以人不會過日子,盡自找麻煩、自討苦吃,想一大堆煩惱的事情。
接著我們再分析,真的下屬勸我們,勸了幾次為什麼人家要走?感覺我們沒有接受、沒有改,這是我們領導者要省思的。我們說他講的是一個角度,我要考慮其他的角度,有沒有道理?有,也沒有。我不知道大家聽懂了沒有,有是什麼?表面文字的道理。內心有沒有在道中?就像剛剛打雷,你們有沒有被驚嚇?驚嚇就不在道中,恐懼了!你很專心,雷打了,不影響你。當然我是講給我自己聽,不可以要求別人,我剛剛是想到,李炳南師公有一次下午看書,外面打雷、下雨非常的響,下得很大。老人家看了一下午的書,最後看完了走出門去:剛剛有下雨?學生說剛剛不只下雨,雷打得很大。老人家完全沒有受影響,完全專注看書。我們聽到這裡真的嗎?所以這個修道最大的障礙,疑心。「君子以其所不能畏人」,君子聽到他做不到的事情,他敬畏做得到的人。「小人以其所不能不信人」,小人自己覺得自己做不到,就不相信任何人做得到。我們看關公,關公人家給他開刀,他看著《春秋》,就這樣割沒有打麻藥,真的假的?關公說的當然是真的。這都做得到,我們看到這些模範效法學習。
剛剛我們講,這個領導者在講,他的角度他得考慮,我有其他方面的考慮。您看我們的念頭裡都是別人不對,都是自己對,我執太重,我慢太強了。今天你的下屬給你提意見,你連點回饋都沒有,你把人家的真心放哪裡去?那多可貴,你要把它捧在心上!現在你還能找到這樣的忠臣,能直言不諱把你的問題、把團體的問題告訴你。我們現在當領導的幾個人能珍惜下屬的真心?不都還是以我為主。以我為主,就根本沒有辦法體恤到,別人的真誠跟忠心,你沒有辦法體恤他的忠誠,你沒有辦法跟他交心,我們身邊怎麼留得住人?你能體恤每個人的心,肯定每個人的付出,那心心相印,共結很殊勝的緣分,一起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當你感受到下屬提的寶貴意見,他很真誠,你一定會去感謝他,跟他溝通,事情都可以往圓滿的方向走。卡住了,就是我們的我慢、我執卡住了,都在自己的想法裡轉、轉,都不能體恤對方。一能體恤對方,你就可以跟他交心,你體恤到他的心了,怎麼會不能溝通!
而且正是你最好幫助下屬的時候,因為他提出來這個角度,你考慮的是其他角度。他考慮得對,他提醒你、他幫助你;你考慮的也沒錯,那不就兩個人一溝通,以後看事情更全面,彼此都成長,好事。你說可是他看錯了。看錯了也是好事,看錯了怎麼是好事?看錯了你才能幫你的下屬,你才能栽培他,他才能成為你的棟梁。下屬錯了,你都沒有很主動的去教他,我們根本不惜才,根本沒有以父母的心去栽培他,那還是自我為中心。下屬錯了,你比他還急,去照顧他,去幫助他改過,這才是父母的心,這才是君親師。所以一個事例不管我們是為人君、還是為人臣,都要用經教來觀照自己。
可能又有另外一個情況,他那個錯很大,他那個方向,根本就是錯誤的,我不願意往那裡走。你最起碼不要跟他結惡緣,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我走得對,他走得不對。你走得對走通了嗎?常常還在花時間告訴別人我對、他不對,我對、他不對,花一大堆時間在那裡講我對、他不對。我相信我們這種心態,鐵定我們的對也做不成,為什麼?我們在那裡我對、他不對,傲慢心在起作用、虛榮心在起作用。虛榮心能撐多久?把大半時間都用在那裡講別人錯、我對,你真的能把那件重要的事情做好嗎?我不相信。好像現在這方向對了,這個非的心不放下,這路上不知道又有多少坎,我們要掉下去了,還在講別人錯,自己這顆心什麼時候偏掉了,都看不到,更沒有資格去說別人錯。而且別人真錯了,我們趕緊做對,然後他看到以後,趕緊走到對的地方來,這才是真正珍惜,你跟他之間的緣分。
他今天當我們一天領導,照顧我們一天,我們對他的這一分恭敬,終身保持絕不吃虧,而且還成就自己的德行。不保持就是我們的傲慢起來了,著相起來,成見起來,見人過起來,退步了。所以我們要觀照,我們對一切生命當中有緣人的態度,是在進步還是在退步。不要認為經讀得多叫進步,讀經是手段,提升心性是目的。對人的真誠、恭敬、謙卑、平等、慈悲,有沒有不斷提升?甚至於是每個人都在提升,這樣才對。假如某些人好像有、某些人沒有,正確的判斷,也是沒有的。某些人有、某些人沒有,那個有,也是用情執做出來,為什麼現在你覺得有?因為你跟他是善緣,你看他很順眼,所以對他好,那種有以後會變成恨。不是我講的,孔老夫子講的,夫子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惡之欲其死的前句是什麼?愛之欲其生。由愛生恨,那個愛是真愛、還是假愛?那是情感的愛會變化,那是帶條件的愛。一對他好了,他沒有對我好,馬上那個愛就變化,就變怨、變恨。真心不會變,真心不會分別,平等對一切的人。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沒有別的,回歸本性,「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那些好惡的心一起就不在這個中當中,就是不在真心當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我們這個情緒一起來,馬上可以看到自己有情緒,馬上調整,就可以跟人和睦相處,不會衝突,因為有節度,不會惡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這是我們的本性,找到這個大根大本,恢復這個本性。「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以和為貴,時時調整自己的情緒跟習氣,慢慢調、調,能夠對治習氣,最後你就恢復你的本善、明德。說到這裡,所有的人是來幫助我們、成就我們,提醒我們還有哪些情緒跟習氣,這一念你轉過來了,你的太平日子從現在開始。為什麼?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跟你對立,你看每一個人都是來幫助你的,你到太平的世界上去。人家對立衝突,你過的是太平日子。
所以諸位學長,這個世界是自己的心變現出來,每一個人現在過的日子都不一樣,純是一顆真誠慈悲的心,要跟一切人都結善緣;都是對立指責的心,那可能處處都是衝突。我們面對團體裡,君臣之間的互動,時時還是要回到我們這顆心,你說現在領導走錯了,我還很傷心,很替他著急。這樣的存心很難得,但是還不夠覺悟。請問大家傷心難過解決得了事情嗎?所以擦乾眼淚勇往直前,把路走對,供養曾經對你有恩走錯的人,用你的誠心把他們感動回來,就對了。假如你這麼一轉,你哪有時間去情緒打轉,趕緊勇猛精進,成就自己、成就因緣。會轉的人絕不在情緒當中耗費時間,一轉念都是趕緊用功、趕緊用功,刻不容緩。「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我們從移孝作忠。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是在第一冊七十頁倒數第二行。這段經句是出自於《詩經》,《詩經》是我們中華文化最悠久的一本文學,詩歌,所有的詩歌,大部分是周朝以前留下來的詩歌。而這個詩歌可以陶冶性情,可以調節我們的喜怒哀樂,讓他不會放縱,「發而皆中節」。在《禮記.經解》裡面,「經解篇」專門在解這些五經的,「經解」裡面講到,《詩經》的教化,「入其國」,就你到一個國家,「其教可知也」,這個地方對人民的教化你可以感受得到。他接受什麼教化可以感受到?假如他接受了《詩經》的教化,《禮記》裡面講,「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一個人處世溫柔敦厚,就是《詩經》詩歌的教化,陶冶他的性情。我們現在看這四個字,溫柔敦厚,看到這四個字我自己想一想,我是沒受詩歌教化的人,有時候剛硬、強勢、刻薄,講一句話非置人於死地不可,一定要講到他一句話也講不出來,我才覺得我贏了。講講講,講到……,還覺得自己有本事,真的失教!
你看我們的詩、書、禮、樂、易、春秋,教出來的人格從詩教裡面就是溫柔敦厚,決定言語不給人難堪,一點都不刻薄。待會大家就可以從正個《詩經》裡面,去體會那種溫柔敦厚,都是真性情流露的作品,特別容易跟人心感通,都是把自己的心志流露出來。而且在《論語.季氏第十六》當中,有說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詩連話都不會講。有人會說哪不會講?每天都一直講。那個不會講是說不會講利益人的話、讓人歡喜的話,不會講能夠促進人與人和諧的話,一開口就讓人難堪,就讓人不舒服。所以學詩重要,在「陽貨第十七」當中,有講到詩的教化,「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我們看《詩經》的教化能產生這麼多的作用,「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這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就是能夠懂記很多常識,鳥獸草木這些名字都可以記下來。而這些鳥獸草木不只是記下它的名字,都透過詩歌它延伸出對人生哲理的感悟,這就叫興。
我再講一下《詩經》它的種類分成三種,叫風、雅、頌,是它三種不同的形式,風是國風,當時候每一個國家,它的詩歌都在反應它那國家的風氣,所以有十五國風,這屬於風,蒐集民間的這些歌謠。雅又分大雅、小雅,都是詩歌,小雅是這些貴族當官的人,他們在宴客的時候放的優美音樂;大雅是朝廷這些朝會,官員聚會,比較隆重的地方放的音樂詩歌,叫大雅,它蒐集的是這方面的資料。頌是歌頌,就是歌頌這些古聖先王的詩歌,它又分三種,周頌、魯頌、商頌。周朝、魯這方面山東一帶的;還有商頌,商朝,商頌最主要,是宋國的這些歌頌先王的詩歌,因為宋國是商朝的後人,所以商頌其實主要還是宋國這些歌頌的樂曲。這風、雅、頌是它詩歌的種類。
而寫詩的這個做法,又分三種叫賦、比、興,這個賦就是鋪陳直述,就是很直接的把情況說出來,這是賦,它沒有任何的比喻、修飾,沒有,它是直接陳述出來,叫賦。比就是比喻,由那個東西來比喻這個東西,而這個比喻比較明顯,我們一般比喻有說明喻跟暗喻,比是屬於明喻,很明白的兩個事物做比較。興是暗喻,它是討論這個東西,然後延伸出一些感受、聯想、心情,這是興。待會我們看這首詩,它用興的筆法寫出來,也有用比,我們擷取的部分是興,還有賦。那個比也有,但是它沒有節錄在這裡面,那比當中就是說,以小酒瓶沒有酒了,那是大酒瓶的恥辱,因為小酒瓶要從大酒瓶再盛出來。意思就是說,今天不能奉養父母,那就是子女的恥辱,它就是用一個事物互相比的方法,讓人去體會。待會再講興,這賦、比、興。
「可以興」,就是人學了《詩經》以後,他能常常從事物當中去感悟道理,然後也能用一些譬喻的方法去啟發別人。這個在成人的世界很重要,大家覺得重不重要?有沒有人說,我這個人講話就是很直。講這句話的時候有給自己找藉口的嫌疑,我們修道是融入別人,還是別人來配合我?你們也配合一下。修道不就是要把這個自我慢慢放下嗎?這個人情事理卡都卡在這裡。很多人真有才華、真有見識,到了一個單位真能幫助這個團體,跟人家格格不入。為什麼?一進去了這裡不對、那裡不對、那裡不好,人家一看到他,手都不知道要擺哪裡好。然後他都覺得我為你們好!
講到這裡,我們要跳到另外一個比,我們現在學賦比興,跳到另外一個比。請問一個媳婦嫁到夫家,她真有智慧、真有才幹,這媳婦會不會嫁過去隔天拿出一張單子:婆婆,需要改進的在這上面,我都是為了這個家好,妳慢慢看。妳不先融入她,妳怎麼去協助她?妳不先取得那個信任,她怎麼會聽妳的話?又說回來,調劑人情,才能發明事理。您看看真的有全身的才華跟人生經驗,都用不出來,還說別人錯那有什麼辦法?就人情事理沒有通,就卡死在那裡,都覺得別人錯。大家可以回去翻一個《德育故事》好榜樣,崔少娣,在《德育故事.悌篇》。她要嫁過去的時候,四個嫂嫂吵架、打架,打到傢伙都拿出來了,人家嫁過去之後,把她全部都團結在一起,然後四個嫂嫂說,我這個五嬸很賢德,我們跟她比,真不算人。
真是有學問、有智慧,她怎麼做的?過去了不是講別人不好,念念想到別人。從娘家拿回來什麼好吃的,先給嫂嫂吃、先給姪兒吃,什麼活比較累的先跑到前面去:嫂嫂,妳們辛苦了,我比較小我先做。完全融入!抱著姪兒,姪兒不小心,剛好那天還穿漂亮的衣服,不小心尿尿了撒在她的身上。那嫂嫂一看很不好意思,人家那麼漂亮的衣服還撒上去,趕緊要把自己的兒子抱回來。你看當下崔少娣笑著說,嫂子別急,妳這麼急嚇到孩子了。你說人跟人不能感通,我說就這一句話就感通了是吧?當下她已經覺得撒了一泡尿在這五嬸身上,夠不好意思了,你看這個五嬸念念只有誰?她的孩子,為她孩子著想。人的心又不是石頭做的,這一次、兩次、三次哪有不感化的道理!念念為她好,最後才一年整個家風就轉過來。
剛剛講到興,它就是暗喻,我們讀了詩歌之後,人就很善於去領會,舉一反三。然後學會《詩經》裡面這些溫柔的言語,善用譬喻來提醒成人。成人隨著歲月的增長不只皺紋會增加,面子也會變厚,面子一變厚你要體恤他的面子,不能讓他覺得難堪。所以「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而且規過的時候要看人,他很直率他能接受,你可以跟他直言;他不能接受,要暗喻,點到為止。我曾經聽師長講說,二十歲以下可以勸,二十到四十歲可以暗示。你要會暗示得要學《詩經》,那暗示很有智慧、很有水平。待會這一篇就是暗示的,暗示他的國君,不要再調人民去幹一大堆勞役,甚至戰爭,讓他們沒有辦法跟父母相聚,甚至後來回家的時候,父母都不在了,那人民一生痛苦不堪。可是讀起來又這麼優美,勸他的國君,「刺幽王」,這勸幽王。所以二十歲到四十歲可以勸,但要暗示;四十歲以上,我們還是自己先做吧,不要急了,自己做好正己化人。我現在經歷一些事之後,感覺這段話很有味道,而且還要改一下,稍微調整一下,科學發展觀!現在二十歲可能要調成十歲,二十歲到四十歲調成十歲到二十歲。因為人現在染的習氣太早,那個天真爛漫我覺得我們那個時代,十二、三歲還挺天真的,講一些事還懵懵懂懂;現在的小孩五、六歲那眼睛就轉,心思很多。還是缺詩教,沒有溫柔敦厚,然後都唱情歌,唱那些刺激的那些歌,所以他的心性就被誤導。
所以興譬喻,「可以觀」,他透過這些國風的歌曲,可以觀一個朝代的興衰在哪裡。你可以觀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朝代的興衰,那你很有判斷能力了。「可以群」,群就是合群,跟人和睦相處,從中得到了啟示。「可以怨」,怨就是「刺上政」,提醒為政者,而這個刺上政很重要的一個態度,領導者要提得起來,「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古聖先王在為人領導者的時候,都要時時刻刻提醒下屬要勸他,要把他的不足告訴他。而我們現在身分是領導卻沒有古聖先王的德行,又聽不進人勸,我們只能在領導的位子造業,沒得說!所以看到這些句子要誠惶誠恐,一定要聽勸諫。「邇之事父,遠之事君」,你看勸父母,延伸到勸自己的領導者,都在其中。
而我們剛剛講到,《了凡四訓》上面那段話,敬重尊長,「與凡年高」,年齡高年長,所以現在年輕人,一個人對比你年長的人,你講話還很衝,你出去不要說你是學傳統文化,真的,我們連根都沒有,什麼是根?孝敬。連對長輩你都能這麼衝,那習氣重得是沒法形容,但是不能怪當事人,為什麼?我們的大家族,對日抗戰的時候被打亂了,這太大的損失了。你看大家族少則一、二百人,多則七、八百人,從小一出生要為誰想?為幾百人想。而且從小大伯、二伯、三叔、四叔、大叔公,你看他在那個環境當中,他怎麼敢忤逆長輩!他從小就是這樣一個一個叫過來的,都是這麼恭敬,他三歲以前都在耳濡目染,他一看到長輩那個恭敬自己就提起來。就好像我們每天叫著姐、姐,都是這樣誠心的叫這個姐姐,你會叫姐姐的名字、你會對姐姐大小聲?習慣成自然不可能的。只要是內化的東西,面對一切人都提得起來,在家裡恭敬長輩,哪有可能出去不恭敬長輩。所以現在我們自己在團體當中,還跟比我們年長的人嘔氣,看他不順眼,鐵定在家裡忤逆長輩,這根有問題,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你不把這病根找到,這問題還是解決不了。
所以領受這些經句要用心,「與凡年高」,他年齡高你當然尊重他,他對家庭、社會付出得多。德高,德行比較好要尊重,你面對德行好的人都不尊重,那善根有問題了。面對德行好的,我們不起這個恭敬了,那可能就是起傲慢,甚至起嫉妒,那不妥了。位高,職位比我們高,在一個團體當中,他扛的責任比較多,要敬他。識高,與凡年高、德高、位高、識高,他見識廣泛,恭敬,向他請教。「皆當加意奉事」,要用心恭敬對待。「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愛婉容」,你看都是柔軟、恭敬的,「柔聲下氣」。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麻煩在哪?本來家裡我們最小我們要柔聲下氣,結果現在我們最小聲音最大。你要深愛婉容,柔聲下氣,變成我們的習慣,「習以成性,便是和氣格天之本」,內心長養一個太和之氣,對任何人都恭敬和氣,感動天地。這是事父、事領導、事君,在《了凡四訓》這一段,包含我們接下來要講的這首詩歌,都有談到。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下次這一句先背,你背了以後,我們下次再講會更有味道。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