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八年馬來西亞弟子規傳統文化學習營—家和萬事興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08/11/24 馬來西亞萬宜國民大學禮堂 檔名:52-308-0002
諸位校長,諸位老師們,諸位貴賓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提到夫婦相處的心境,時時不忘走入婚姻這顆初心,時時用道義的心境不分彼此的來互相扶持。還有正己化人,不要求對方,別人對不對不是最重要的事,首先自己先做對。因為假如我們是先看對方不對,就很難看到自己的不妥處。所以當夫妻雙方,或者人與人有些摩擦,一個巴掌拍不響,應該彼此都有需要反思的地方。但是假如這個時候我們咬著對方的七分錯,對方也會咬著我們三分錯,到最後小事都變大事,無事都變有事。所以確實要很冷靜,掌握情緒很重要,掌握了情緒才能掌握自己的未來,也才能掌握我們下一代的幸福。兩對夫妻住對門,雖然住在同一棟樓,但是相處起來有天壤之別。有一對是非常和睦,非常相敬如賓;另外一對就吵吵鬧鬧,但是吵架的夫妻,其實他也是很不願意的。你們大家有沒有朋友對你說,我今天跟我先生吵了一架,真是心曠神怡?那這個人可能要送醫院。沒有人願意吵吵鬧鬧,大家都有一分希求幸福美滿的願望,看到人家能相處得好,主動到對面去請教另一位太太。兩個太太一見面常吵架的太太就說,「你們到底是怎麼相處的?有什麼祕訣?可不可以跟我傳授、分享一下?我也想要夫妻關係更好。」對方就跟她說到,「我們家都是壞人,你們家都是好人。」
這個吵架的太太就聽懵了,我們家都是好人,每天吵;你們家都是壞人,相處得這麼融洽。她聽不大懂皺著眉頭。對方看她的表情,可能沒聽懂。她心裡想你是不是在諷刺我?都是好人常常吵?接著對方又進一步跟她講,比方說我給我先生倒了一杯茶,先生走過去不小心把這杯茶給撞倒,當下我很不好意思拿著抹布趕快去抹桌子,對著先生講,「對不起,這杯茶我沒有放好,害你給撞倒。」先生這麼一聽,更不好意思,「太太,都是我自己走路不小心,把你的心意都給搞砸了,是我不對,我來擦。」所以在他們家一發生事情都是先承認我錯,我是壞人,所以兩個夫妻在那裡搶抹布,最後不小心抹布撕破了。諸位朋友,這樣的情境有沒有在你們家發生過?假如有,你們家一定大吉大利,一發生事情都是先反省自己。所以老祖宗講的「各自責天清地寧」,夫妻相處很重要的,要能常常自我反省。我們從老祖宗的教誨當中感受到,幸福往往在一念之間,反省自己的,天清地寧。假如都是指責別人,各相責可能就要天翻地覆,無事都變有事。就像同樣的情境在你們家,這杯茶被妳先生撞倒了,妳一看到馬上對妳先生講,「你走路不長眼睛是吧!要喝自己去泡。」妳火氣上來,先生也不甘示弱,妳這個女人連倒杯茶都不會,妳還能幹什麼?所以一杯茶就吵起來。這個烽火會燒多久?一燒可能燒好幾個月。最後會燒到哪?可能燒到去離婚都說不定。
曾經聽說年輕夫妻要去離婚,辦事人員就問「你們是為什麼吵架的?」兩個人互相看一看:我們上個月是為什麼吵架的?為什麼芝麻蒜皮已經忘記,這個時候逞一時的意氣,反正我就跟你拼到底。所以當人意氣用事,想不到雙方的父母的擔憂,想不到孩子的未來,也想不到彼此曾經給對方的承諾。所以掌握情緒,才能掌握自己跟孩子的未來。這樣的心境反省、還是指責,整個家庭的氣氛就截然不同。而我們今天雖然是在學習夫妻之道,但是孔老夫子有句話說舉一要怎麼樣?反三。這個三不是一二三的意思,我們老祖宗用三、六、九都表示很多的意思。就是人要善於學習從一個體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從一個道理可以用到所有處世待人,這就善學。我們今天夫婦相處如此,我們在公司裡面跟所有的領導、同仁亦如此。
比方說我們的單位剛好辦完一個活動,一件事情,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每一件做完了大家能夠坐下來冷靜反思,可以累積非常多寶貴的意見,這些經驗就成為下一次的一個基礎,可以做得更好。不能做完之後大家糊裡糊塗,也不知道好在哪,也不知道錯在哪。而當大家一起開會的時候,第一個領導人上台去,第一個同仁上去,馬上說這次我做的哪裡不妥,我這個部門還有哪裡不足,都是先反省自己,各自責。下個同仁上去,你們這個部門已經夠辛苦,我們做得還不足。所以整個開會開下來,每個人都是先找出自己的問題來,這個會開下去,愈開就愈有智慧。但是假如第一個人上去,首先就開口,都是你們部門做得不好才搞砸。下一個人上去,你也好不到哪裡去,這個會就愈開愈誤會,最後就開成批鬥大會。很多家庭也好,團體的氛圍,都從我們的心境開始,心境能夠反思,心境能夠包容,人和就聚過來。所以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這個話講對、講不對差別就很大,這是要反省。
而夫妻相處也要時時能夠感恩的心。上次有幾位回教的長老,到我們廬江中心給我們指導,幾位長者他們的人生經驗都給我們很得到啟發。其中有一位長老就提到,《可蘭經》裡面的一個故事,還是先知的一個故事。他說有個男人,他太太很兇,我聽說太太很兇就可以成為哲學家,是不是蘇格拉底講的?結果他太太對他很兇,他就覺得很窩囊,很不舒服。他又很尊重先知,他就找個好日子要去請教這個先知,怎麼樣懾服我太太,怎麼樣讓我太太都聽我的,不要對我這麼兇。當他到了先知的門口,他嚇了一跳,因為先知的太太比他太太還兇。當先知的太太罵完以後,他就找到這個先知,我本來要來請教如何降伏我的太太,結果你比我還慘。這個先知就跟他說,「其實當我太太對我這麼兇的時候,我也是很想給她罵回去,不過我一想到我的太太懷胎十月,過了一次鬼門關,還在那裡害喜這麼難受,她都這樣扛過來,而且照顧孩子尤其三歲以前,一把屎、一把尿,半夜常常還在那裡啼哭。我還可以睡我的安穩覺,都是我的太太為這個家的付出,對孩子的照顧。然後我的爸爸媽媽他們生活得很安定,都是我的太太對他們的孝心。我工作沒有後顧之憂,都是太太把這個家安頓得很好,我只要想到這種種我脾氣就發不起來。」所以夫妻彼此都能想到,對方這一路走來的辛苦,都感念他們的恩德,這個時候互相感恩就能造就天長地久的情義。這是感恩心。
夫妻相處當中還有一點叫不言家醜,批評對方的家人,這是很大的忌諱,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家人被尊重。有時候我們在學歷上,或者是在財富上、地位上可能兩家不大一樣,當我們家庭的財富、學歷、地位是比較高,更應該要謙和去對待對方,甚至是對方的家庭。當我們地位比較高,對方他已經有壓力,這個時候我們還有傲慢的態度,就會給人很難受。不要傲慢去壓到別人,也不要去批評對方、批評他的家人。而且我們很冷靜來看,當一個人把自己家裡的醜事說出來,人家不只不會尊重我們,還會更瞧不起我們。所以要忍得住情緒,不要常常發牢騷。夫妻相處一句箴言,「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有一次我在珠海剛好講到這句話,突然有個女士舉起手來,非常高亢的說到「沒有優點。」我被她嚇了一大跳。我就走到這位女士的面前對她說,「這位女士,我實在太佩服妳了,妳很像革命烈士,妳先生沒有優點,妳就跳下去救他!」所以人在情緒當中,都是比較健忘的。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你看在談戀愛的時候,對方樣樣都好,心裡面都一直想,我能為他做什麼。看到一家好的咖啡館,馬上就非常迫切的今天打個電話,下班我就帶你去那裡吃。然後一直在那裡看,怎麼還沒有五點,時間怎麼過這麼慢?一到五點趕快衝出去約會去。所以結婚以前都只看對方的優點,時時都想著對方的需要,感覺就很溫暖。結果結婚當天,結婚證書蓋章蓋下去,突然想好,終於到手了。心態一轉,從我能為對方做什麼,變成什麼?他應該替我做什麼。所以諸位朋友開悟了沒有?天堂跟地獄在哪裡?天堂跟地獄不在外面,在自己的這顆心中。
有個朋友他很有緣分,遇到了個小天使,這個小天使跟他說我可以帶你去看天堂跟地獄,那你要先去看什麼?他說那我先去看地獄,先苦後甘。他就到地獄去觀賞,剛好中午吃飯時間,地獄排了一排長長的桌子,人都坐在兩邊,菜還不少,正準備要吃。而他們的筷子是一公尺長的,突然喊開動,每個人夾起菜來就拼命要往自己的嘴巴送,因為筷子太長,到中途打架了,菜都掉滿地。他們就很惱火就罵對方,都是你害我吃不到的,飯也沒吃成,就變成在哪裡罵來罵去。這個人一看,這個氣氛很難受,算了,我不要看地獄,帶我去看天堂。結果到了天堂桌子還是一排長桌子,筷子還是一公尺長,菜還是那些菜。突然喊開動跟地獄不一樣的是,他們夾起來不是往自己嘴巴送,都是往對方的嘴裡送,都夾給對方,都為對方想;有個人人際關係不錯,一下子三雙筷子夾過來。所以諸位朋友,天堂都是噎死的,不是餓死的,你看都是為對方著想。
我們人有時候要冷靜,這句話是鼓舞了對方,還是傷了對方,我們有沒有感受到?所以一個話語它可以帶動整個夫妻的良性循環,人與人之間的良性循環。我們今天說對方的不是,比方說先生不是,然後傳到最後,全世界他是最後一個知道的,等他聽到的時候那真的是誓不兩立。但是假如不講對方的不好,對方有什麼好你稱讚、肯定他,不好你都不說。等有一天你稱讚、肯定他的話傳回他的耳朵,他突然想我這麼多毛病,我太太都不說我,都給我留足了面子,還把我好的講給別人聽,讓我在人群當中都很受尊重。人的良心就喚醒,我就這麼一點好,我太太都這麼珍惜,我應該要表現得更好才好。講好話、講壞話差別就很大。舉一要反三,不只夫妻相處言語如此,要講肯定的、讚歎的話,不要講批評毀謗的話。婆媳之間也是這樣,妳今天媳婦不講婆婆的不是,婆婆對妳有一點好,妳就稱揚,然後鄰居就說妳這個婆婆真好,媳婦都很感恩妳。這個婆婆心裡想,我才做一點點而已,我罵她她都不計較。所以確實人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要相信自己,相信別人。在大陸有個俚語它就講「婆婆背著鼓,到處說媳婦;媳婦背著鑼,到處說阿婆」。妳這個婆婆是敲著鼓來講給你們聽,講媳婦的不是;這個媳婦一出去就是拿個鑼,比鼓還要大聲。妳要講來誰怕誰?烏龜怕鐵鎚。愈講就愈糟糕,這個家道就毀掉。所以要忍住抱怨、忍住情緒,能夠欣賞、能夠肯定對方,這是我們講到五倫關係當中,夫婦的相處。
而夫婦正了以後,接下來很重要的父子關係要好,怎麼把我們的下一代教好。我們剛剛提到父慈子孝,慈愛不是表現在拿多少錢給孩子。更重要的有沒有把孩子德行的根紮好?有沒有給孩子最好的德行榜樣,讓他終身受用,讓他終身效法?這是真正的慈愛。林則徐先生他的後代,幾百年下來,他的後代盡忠職守,因為他有這麼好的祖宗,「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以林則徐的後代我聽他們說都不抽煙,因為他是戒鴉片的祖師,他的後代很爭氣,不抽煙。而林公有段話特別有味道,「子孫若如我,留財做什麼」,這個父母對孩子的慈愛,要有智慧才行。所以父子關係要悲智雙運,對孩子要有慈悲心,可是還要加個有智慧,悲是愛護他,智是教導他,用智慧教導他。林公說到「子孫若如我,留財做什麼」,子孫的基礎比我還好,我假如把錢留很多給他,「賢而多財,則損其志」。他一想我爸爸賺的錢我都可以用一輩子,那我還有什麼好努力的?他的志氣就不見了。「子孫不如我」,子孫的基礎比我還差,「留財做什麼」。「愚而多財」,他基礎已經不好了你還給他一大堆錢,「益增其過」,那他拿著錢驕奢淫逸這些壞習性就養成了。
所以有智慧的人是留德行給孩子效法,沒有智慧的就賺一大堆錢,夫妻累得半死。然後孩子從小就在那裡,爸爸,這一棟是我的,那一棟是弟弟的,孩子從小就在那裡把房子都分好了。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父母還在那裡笑,孩子好聰明,然後問一句你們都分了,那爸爸媽媽住哪裡?孩子說到時候再說。你賺愈多給他,他就愈覺得理所當然!富貴家的人煩惱多,還是貧賤家的人煩惱多?一般來講是愈有錢愈多煩惱。我們聽到很多很有錢的華人,父親去世,媽媽跟孩子開始打官司。父母不在,為了房子姊妹打官司,而且姊妹都還是當醫生,都有很高的收入,可是都還是爭名逐利。假如沒有讓孩子有德行,愈有錢問題愈多。所以真正有智慧的父母,縱使有錢不讓孩子知道,叫「藏富教子」。因為我們要很冷靜一點,學好終年不足,人學壞,學虛榮心很快就學起來了。
有個計程車司機,他把孩子放到一個幼兒園,這個幼兒園比較高檔,學費比較貴。有一天他把孩子載過來,孩子剛下車遇到一個同學,他沒有急著開走,就聽到他兒子跟同學的談話。他同學說那個開車的是你什麼人?他兒子說那是我們家的僕人。所以變成從幼兒園就開始攀比。聽說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在那裡比,家裡有幾棟房子,開的是什麼房車,比來比去,人就很虛榮,而且欲望愈來愈大,那最後就變成物質的奴隸。我們絕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物質的奴隸,所以傳家很重要的要很勤儉,不可奢侈。剛剛講到的藏富教子,曾經跟大家分享到,我遇到一位長輩盧叔叔,他從二十九歲就是專業總經理,收入很高,公司都派車來接他。公司的車他從來沒有開到自己家的門口,都是停到巷口,不讓孩子看到他坐的是很豪華的車,讓孩子去炫燿,他不要;自己的董事長、總裁辦公室,孩子也沒有去過。因為這些場面都很容易增長孩子的傲慢,甚至於是到了公司去,所有的人都要恭惟總裁的孩子,這個時候孩子都會無形當中受到影響。而且自己出遊的時候,都是帶著孩子陪爺爺奶奶一起去,坐在公車當中又都是服侍爺爺奶奶先坐,然後常常就「奶奶,渴了吧?餓了吧?」都是照顧爺爺奶奶。反而自己沒有很多錢,不用花很多錢,但是孩子因為在比較節儉的環境當中,都懂得去照顧老人,懂得去照顧家庭。剛剛提到的父慈,慈是要有智慧。
曾國藩先生他經歷的人生,曾經看過很多官宦人家,做生意的各行各業都有,他歸納起來,一個家族家道要三、四代,一定要勤儉持家;要達到五、六代,要謹樸,謹慎、樸實,有這樣的家道,剛開始是勤儉。曾國藩先生講「家敗敗在一個奢字」,不節儉。說實在的賺錢的人都比較節儉,花得很大手大腳的都不是賺錢的人。我自己大學畢業以後,第一個月薪水拿到手上,我假如拿著我自己的薪水來讀大學都讀不成,感覺到父母非常辛苦,供我們讀大學;反而自己真賺錢以後,都捨不得花。還有這個勤勞,我們現在問孩子,「小朋友,你們早上起來,媽媽是不是很勤勞都給你們泡牛奶,都給你們弄早餐?」孩子說「媽媽還在睡覺」,那勤勞就沒有榜樣。比方說講到「親所好,力為具」,你媽媽最喜歡做什麼?小朋友說最喜歡打麻將。所以現在父母沒有好榜樣,要教孩子也不好教。我們要很冷靜,孩子不勤勞那他以後到哪裡,都討人厭。「家敗敗在一個奢字,人敗敗在一個逸字」,奢就是不勤儉,逸就是不勤勞、很懶惰,「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我們要冷靜看,我們的孩子現在有沒有染上這些習氣?這個凶相已露。我自己有位結拜大哥他是讀警校的,他是警官,那個時候常常給一些高官幫他們做保安保衛。明顯感覺這個高官的後代假如開車出來,對他們的態度很恭敬,這個高官以後發展會愈來愈好。還給他們「謝謝你們,辛苦!」但是假如這個高官的孩子要出門,對他們都是呼來喚去,有時候慢吞吞的,快一點。對這些服務的人員,甚至於是長輩都很傲慢的時候,那這個高官就要敗下來了,所以很多都有徵兆可循。這是勤儉能興盛三、四代,謹慎、儉樸能興盛五、六代。
我們談到謹慎,很多方面都要謹慎,尤其德行方面,因為一失足會成千古恨。立名於一生,一個人一生都沒有做錯什麼事情,名聲都很好,但很有可能就做錯一件事,一輩子就毀掉了。在歷史當中唐朝的唐玄宗,你看唐玄宗,楊貴妃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他是開元之治,他變成聖君,治理得很好;楊貴妃出現差點沒把唐朝給毀掉。諸位朋友,安史之亂誰要負責任?這個問題這麼難嗎?我有次在警校裡面問說安史之亂誰要負責任?有個大男生舉起手來楊貴妃。人常常都把責任往外推,都怪到別人身上去,任何事情要先反省自己。因為天地之間的道理,三個字就講透了,因、緣、果,安史之亂差點把唐朝毀掉,這是結果,緣是什麼?因是唐玄宗好色還沒有放下,還沒有能克服。因為有好色突然又遇到楊貴妃,楊貴妃是緣,之後就結了這個結果。假如楊貴妃是遇到了大舜,那就不一樣,大舜一看到這個人長成這個樣子太危險了,去掃馬桶,知道這個不行。古聖先賢是很敏銳的,大禹是聖人,那個時候有人送他一種酒,他喝了一口馬上警覺到,以後一定有很多人,因為喝這個酒而敗家亡國,警覺性很高的。都懂得節制自己的這些欲望,就不會造成放縱欲望,造成很多不可挽回的結果。所以謹慎,一定要在所謂財色名食當中要謹慎,不可貪財,不可貪色,不可好大喜功貪名,不可貪吃,這些欲望。
貪色,你看我們看到楊貴妃也很傻,要跟也要跟孝順的人那才是真情,是不是?他跟妳在一起以後,國政都不管,祖宗的基業都不管,他孝心已經不見了,那就不能跟他,要很冷靜。楊貴妃那個時候跟著唐玄宗逃難,逃著逃著軍隊不走了,楊貴妃不了結,我們不走了。這個時候怎麼辦?軍隊意思就是要楊貴妃自己承認錯誤,自己結束生命。唐玄宗這個時候有沒有說話?沒說話。你看《長恨歌》還唱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諸位朋友,真的還是假的?沒有孝順的人都是虛情假意,不要被騙。所以當下你看楊貴妃要被處死,唐玄宗也沒說話,最後楊貴妃就被埋了。後來後面的有個詩人就寫到,「空憶長生殿上盟」,就在長生殿上在那裡在天願為比翼鳥。「江山情重美人輕」,真正當要抉擇是要江山、還是美人的時候,還是要江山的。「華清池水馬嵬土」,華清池水是唐玄宗建給楊貴妃洗澡的,華清池也是唐玄宗建的;馬嵬土也是唐玄宗不說話,人家就把楊貴妃給埋了。假如這個時候唐玄宗說不是楊貴妃的錯,是我的錯,我自己好色的,那歷史就要改寫。很多時候我們不承認錯誤,旁邊的人都被我們給陷害。「洗玉埋香總一人」,給楊貴妃洗澡的、把楊貴妃活埋的是同一個人!
所以諸位女士,看到這首詩就要開悟,不認真工作、不孝順父母的、不照顧家庭的人絕對不能要。女人難過情關,男人難過色關,所以這個色關怎麼過?看到年齡比你大的,你把她當媽媽看,當爸爸看。現在好色不是男人好色,現在連女人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也愈來愈好色。我聽說現在還有女生叫爸爸去賣腎臟,她要去見劉德華,你看糟糕不糟糕?看到年齡跟我們差不多的,要當姊姊妹妹看;年齡比我們小的,要當女兒看,這個時候好色的欲就下去。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把要破壞你家庭的女人、男人當毒蛇看,你一不小心就把你結束,你的家庭就毀掉。能這樣去看,比較能在這些境界當中有警覺性。這是剛剛講到謹慎、樸實,就不會去染著這些欲求。
再來言語,我們老祖宗常講「謹言慎行」,言語的謹慎也非常重要。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多說感恩的話,抱怨帶來記恨,寬容乃是智慧。我們都忽略掉一句話影響都非常深遠。范仲淹先生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不到五歲就去世,家族沒有收留他孤兒寡母。這個時候他的母親假如對家族有怨,這個怨就深植在她孩子的心田裡面,這個時候范仲淹就出不來了。他的母親完全沒有怨恨,甚至於還告訴孩子,你以後要光宗耀祖。而且我們今天有這麼多的苦難,你以後發達了,還要照顧好整個家族裡面困苦的人。你看母親心胸這麼開闊,才能成就范氏千年不衰的家道,所以真正最大的功臣是范公的母親。為什麼說「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閨閫是女人住的地方,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母親的教育是平天下最重要的根基。我們大家很冷靜的來看,整個我們這個民族,在近代三、五十年左右,母親的教育漸漸比較少了,就在這三、五十年當中,我們從一個最悠久文化歷史的民族,現在變成最短視的民族。為了幾百塊、幾千塊,可以連自己最親的父母、爺爺奶奶都傷害,這是給我們敲很大的警鐘。因為母親懷胎就開始做胎教!在周朝有三太,太姜、太任、太姒三個女聖人,成就了周朝好幾代的聖王出現。為什麼稱太太?意思就是從周朝的典故來的,當人家尊稱某某太太,那就是說女聖人你好。所以以後人家叫我們太太馬上怎麼樣?深呼吸走路要有女聖人的樣子。
所以社會、民族能不能安定靠女人,因為跟孩子是一體不可分,懷胎十月的感受特別深刻。然後又出生三年不離父母的懷抱,這個時候母親的榜樣深植在孩子的心中。諸位朋友,您生的是女兒的請舉手,舉好,這是平天下的母親、父親。現在把女兒教好比把兒子教好更重要,要看得深遠,沒有好媽媽、沒有好太太不可能出聖賢人。現在有父親就說我這女兒脾氣大得不得了,趕快把她嫁出去。這是很沒有職業道德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已經夠慘了,怎麼還可以去讓別人遭殃?所以這個己所不欲,設身處地不容易。有兩個老太太聚在那裡講話,其中一個老太太就嘆氣,「我真是命苦,我的媳婦常常都把家裡的東西往婆家拿,我都沒得吃,真苦!」旁邊那個老太太「你真命苦。」接著她說那妳怎麼樣?「我最近還不錯,因為我女兒都從婆家往家裡拿。」所以要感同身受不容易。我們剛剛看到,范母給我們很好的榜樣。而我自己從小成長過程當中就感覺,好像要看不順眼一個人都很難,要去抱怨人好像說不出來。這個身教很重要,就是父母他從來不抱怨他人,甚至於是自己的同仁他都不抱怨,甚至於有時候人家在批評同仁的時候,父親都會很自然的「他也不容易!」就給人家台階下。
而不只不講這些抱怨的話,還講很多感恩的話,因為我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住,母親就會常常說,你要記住你爺爺奶奶的恩。小時候你們在那吵鬧不睡覺,三個孩子輪流吵,而爺爺馬上就說「媳婦,妳明天還要上課,妳趕快去睡覺,孩子我來哄他們睡覺。」所以我爺爺很會哄小孩,他從拉搖籃慢慢練功夫,變用腳來搖,最後成功以後就邊睡邊搖,人的潛力是很大。這個我們不可能有記憶,那時候還在襁褓當中,都是母親提醒我們爺爺奶奶的恩德。而爺爺奶奶也常常提醒我們母親的恩德,我爺爺常常說,「你媽媽你看要帶六、七十個學生,有時候下課的空檔還趕回家來給你們餵奶,常常累到下課鐘一打,你媽媽就昏過去。」然後都是她的學生把她搖醒,老師,上課了。那個我們哪記得,都是爺爺告訴我們。所有的長輩都提醒我們,要記住這些長者的恩德,心中常常放著感恩,一生都幸福,都想著要去報恩。所以雖然我父親那一輩生活都很困苦,但是我常常聽到三叔、二叔他們在講,說看到爺爺奶奶這麼付出,我們要趕快把書讀好,以後要趕快來孝敬自己的父母。
而抱怨的話會影響孩子的人格,一個人連對自己的父母都記恨,他人格要健全太難。所以上一代的恩怨,不要再往下一代傳,這才是理智。以至於他對自己親生的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姑姑,都生不起感恩的心,他就形成障礙。很多年輕人說,我很想學好傳統文化,可是我對人就愛不起來。因為他連最親的人都記恨,他怎麼愛?所以很多理智的父母,縱使夫妻離異,他也告訴孩子,「他畢竟是你的媽媽,畢竟是你的爸爸,你還是要恭敬孝順。」反而父母這種態度,孩子沒有在父母這個不幸當中產生心理的障礙,還是擴寬他的心量去包容。往往這樣的態度,很可能讓另外一半最後迷途知返,生起慚愧心,回頭都有。但是假如一直講報怨的話,隔閡就會愈來愈大。
我自己感受到,這些言語不容易,人很難控制住情緒。我記憶當中,我第二年教書的時候,我們班跑步比賽,就快要追上第一名,眼看就要追上第一名。當然我在旁邊也是滿高興,因為第一名可以有很多糖果。就在要追上的時候,我一個學生一百零九公斤,你看過一百零九公斤在那裡快步跑向前嗎?他自己報名的,而且他還跑得挺快的。然後跑跑跑,全班都在那裡趕快趕快,突然他踩到一個石頭,大家看過一百零九公斤的肉,瞬間趴下去嗎?我那個時候都喊出來了,我就在那裡哎喲,我在那裡很擔心,就看到他就這樣爬起來,當下我對他肅然起敬。他一爬起來,繼續把它跑完,其實身上已經有很多傷口,後來得了第三名。全班同學回到班級裡面就開始抱怨,「都是他害的,不然我們就要拿第一名了。」全班就在那裡情緒很激動,這個時候他還在保健室裡擦藥。這就是機會教育點,我們的孩子遇到這些情況,他是情緒抱怨、還是能體恤別人,甚至於看到別人的不容易。你看這個同學的榮譽心這麼重,摔得那麼重,他馬上咬緊牙根就爬起來了。人不能看到別人的好,往往都是虛榮的心障住,都是面子障住。我就跟同學在這個機會跟他們聊,「你看這個同學多不容易,這麼有榮譽心,馬上就爬起來,他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應該寬容,甚至應該肯定他。」跟孩子這麼一引導,當那個孩子覺得很愧疚走進門的時候,當場全班給他一個掌聲。
說實在的得獎重要,還是孩子的為人處世態度正確重要?當然還是做人的道理學到了才重要。這些情境在家庭裡會常出現,比方說先生答應了要帶妻子、孩子出去。突然單位來個緊急電話,得要取消旅遊,當下妻子跟孩子好不好受?大家有沒有遇過這個狀況?我們是怎麼反應?我們當孩子的馬上「每次都這樣,不守信。」你看那爸爸多難受。我們都逞一時的情緒,都不知道話講完以後對方好不好受?這個時候都感覺不到,父親從事一個事業哪有那麼容易的道理。所以這個時候不要抱怨,寬容、感恩。假如當先生忙完了,當天晚上回來還非常的過意不去,突然這麼一開門,太太跟孩子在那裡迎接,歡迎回家,還給他買了一個蛋糕。你看他有多高興,這個家太體恤我了,本來是只有去吉打州玩,換成去歐洲玩。很可能家裡人之間愈來愈融洽,都在言語的智慧當中。
少說諷刺的話,多說尊重的話,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彼此的了解。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獲得情誼。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命令只是接受,人家敢怒不敢言;但是商量才是領導,能集思廣益,反而大家受尊重一起參與,很多更好的方法就會出來。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真的,這個鼓勵的話很重要,我自己學習語文成績都不怎麼好,所以都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但是後來我小學的一個自然老師,他在我念高中的時候到了我們學校去,我小學的導師他們兩個一起去。我看老師來了很高興,就趕快去找老師,看老師有什麼教誨,有什麼勉勵。我這位葉老師他現在也是校長,他就說「禮旭是屬於大隻雞慢啼。」他用閩南話說的,這個意思就是大器晚成,就是大的雞叫起來比較慢。因為大的雞體積很大,牠要叫的時候,要先深呼吸,要咕咕咕這樣。老師一講我們大隻雞慢啼,突然有點洩氣,想到這句話都覺得好像充了電一樣。所以不要小看我們給與他人的一個鼓勵,這都可能是他生命當中源源不絕的動力。這是剛剛講到言語的謹慎。
再來曾國藩先生講到,一個家族他要超過八代、十代,一定要孝悌傳家。我們看到《德育故事》裡面家族很興盛,出很多進士、很多賢才的都是有孝悌的風氣承傳下來。而我們看到在《二十四孝》當中,這些孝子確實都是時時為父母著想。我們看「蔡順拾桑」,他去採桑椹的時候都是分成兩半,因為母親喜歡吃甜的,都是一籃放著比較成熟,另外的比較酸的都是自己吃,吃都是念念想到自己的父母。包含「子路負米」,你看為了讓父母吃到白米,百里之遠扛著白米走回來,他都覺得很欣慰;都感覺到這一天沒有為父母做些什麼,好像這天白過了。這個都是孝子念念為父母著想的心。以至於現代也有很多孝子的榜樣,像有一個導演,翟俊傑翟導演,他已經六十多歲了。他就提到,他覺得他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進了自己的家門還可以喊一聲娘。因為他六十幾歲,他母親都八十多歲,他自己也是老人,可是他還是母親的孩子。確實「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雖然孩子已經八十歲,但是母親還是一見到自己孩子,又問東問西、問寒問暖。而他自己拍戲常常都在外面,希望讓母親多了解他的狀況,都把母親帶到拍戲的現場,讓他母親也能體驗他在做的事情。母親對我們的工作狀況都很清楚,她就減少很多的擔憂。而他自己回到家,常常都是自己親自給他母親泡腳,給他母親剪腳指甲。
我在聽他說的時候,自己就覺得很慚愧,因為我小時候爺爺剪腳指甲都是我幫忙剪,可是我不夠有常識,不知道剪腳指甲以前要先泡熱水。爺爺又是捕魚的,所以腳指甲又特別厚,我每次要給我爺爺剪腳指甲,要把吃奶的力量都使出來要壓下去。結果我一壓下去了,爺爺就啊,那個時候還不知道很痛!所以人早一點有知識、有經驗、有智慧,身邊的人就少受一點苦。我們一個同仁她就說,她小時候看到她母親幫她的奶奶剪腳指甲,剪指甲的時候這個孩子小,看了以後,隔天就覺得很好玩,又拿著指甲剪要幫她奶奶剪。她媽媽正要阻止她的時候,老奶奶說讓她剪!她印象當中,好像把奶奶的手都剪有一點流血。你看這個老人多不容易,要成全孩子的孝心,居然受點皮肉之傷都沒關係。後來老人家的指甲統統是這個孫女幫她剪,連讀到大學,家裡的人要幫老奶奶剪,老奶奶說等我孫女回來再讓她剪。她上大學回來不只給奶奶剪指甲,還幫奶奶掏耳朵,她就說老人很可愛,有時候給她掏耳朵太舒服,就睡著了。然後她就說我就怕驚醒奶奶,這樣躡手躡腳小心謹慎一步一步移下來,深怕把奶奶給驚醒。大家不要看這些動作,這些動作是體貼入微,她對奶奶能體貼入微,她以後幹哪一行,都能對她服務的對象體貼入微。
所以諸位老師們,《弟子規》每句很可能都是成就孩子的家業跟事業,他能夠做到「冬則溫,夏則凊」,他對父母時時體恤生活的需要,他的感同身受,時時替人著想的心就內化,他以後幹哪一行都會有成就。而翟俊傑他就有講到,他幫他的母親剪腳指甲,他的孩子在他不在的時候,就主動的把這個工作給承擔過去。而他的孩子還說到,「當我看到爸爸給奶奶剪腳指甲,奶奶臉上那種笑容,真的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那是天倫之樂。而「德比於上則知恥」,我們看到古聖先賢的孝心,看到這些現代人的孝行,我們也有一分希聖希賢的心,我們也要把孝道做好,把孝悌的家風承傳下去。孝心是本有,只要我們能體會得到父母養育我們的辛勞,這個孝自然流露出來。我們可以了解到,母親懷胎十月,行走都很不方便,甚至於連翻身都有困難。我們給孩子做個體驗,拿個蕃茄、拿個蛋掛在身上,孩子前面一、二個小時還滿謹慎,在那裡呵護得很好,差不多一、二小時以後就撐不了,就開始蹦蹦跳跳。之後就聽到破了,後面的時間就很多孩子最後都堅持不了,一天下來還完好如初的孩子剩不了幾個人。我們就跟孩子講,你看你們呵護一天都呵護不了,母親是呵護你們十個月,深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
而且母親有時候還會不舒服,會害喜,那個感覺跟暈車差不多,很難受。而這個時候母親還會把營養的食物,硬是吃下去,因為她忍受這個難受,時時想著要讓孩子有好的營養可以吸收。母親為了我們的健康,她能忍受這些不舒服,把食物吃下去。那我們也應該為了父母,讓他們不操心我們的健康,我們一些均衡營養的食物,自己也要吃下去,回報母親的恩德。而生產的時候,古代都說生產是過一次鬼門關,是很危險。而生產的痛比癌症的痛還要痛,那個痛的感覺,就好像每十五分鐘,拿一把利刃在你的手上劃一刀,每十五分鐘再劃一刀。短的話要二、三個小時才能夠生出來,長的話很可能還有一、二天的都不止。而當母親忍受這麼大的痛苦,把我們生下來的時候,母親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著孩子健不健康?就把人間最大的苦完全放下來,只是為孩子著想。所以母親這一念心,我們用一生的物質都很難報答得了。因為那不是數量、不是錢財可以衡量,那一念無我的付出,無我的關懷,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回報。而孩子生下來以後,三歲以前都不離父母的懷抱,整個生活都需要父母親很細膩的去照顧。而孩子生下來,就怕他腸胃不健康,曾經有個母親她就說,孩子幾個月的大便,她覺得一點都不臭,甚至還覺得挺好的。為什麼?因為當她看到孩子的糞便長長的,顏色也很好,代表孩子的腸胃很健康。母親都不嫌棄我們,時時只想著我們的身體好不好。
有個父親就說到,他還沒結婚以前,有個朋友把孩子帶到他們家,在他們書房拉了個黃金,他每次走過去就覺得好像聞到臭味。後來他自己當爸爸,孩子在屋裡面各個角落都奉獻了黃金,他從來不覺得臭,所以你看都是心理作用。我們能把所有的孩子,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護,相信一定能把孩子們都教得很好。所以我們愛護學生,「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很好的身教,這個君是指身教,做他們的榜樣;親,把學生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師是言教,時時抓住教育孩子的時機點。孩子三歲以前腸胃病,或者感冒發燒,這是常有的事情。而我自己記憶當中,自己發高燒,當天晚上父母不知道起來多少次,都是輪流來關心孩子有沒有退燒。我都回想到父親起來好多次,印象最深的,就是當父親的大手摸著我的額頭,感受到孩子終於退燒了。當下父親好像心上那塊石頭掉下來了,我都可以透過父親的手感受到父親的心境。而那個時候可能都快天亮了,父親也只能睡一、二個小時的安心覺。還有個母親,她因為要讓孩子養成不尿床的習慣,就一個晚上起來好幾次,叫醒她的孩子來上廁所。因為生了好幾個孩子,最後又要照顧孫子,現在七十多歲,每隔一個多小時都要起來一次,這都是為孩子、為孫子的付出。
以至於我們小的時候,母親可能用心的調配食譜上面的食物,給我們煮了好幾個小時,我們一不小心就把它給推倒。而母親沒有責怪,馬上又把它收拾好,又趕快去煮營養的食物給我們吃。以至於我們在念小學,很可能自己心愛電子琴,心愛一些很昂貴的東西,父母忍痛可能拿了半個月的薪水買給我們,我們很可能彈幾下就把它拋在旁邊。這點點滴滴的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滿足孩子的願望,做了很多的努力跟犧牲。以至於我們念大學,我記得自己念大學,常常一、二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來,我一進門母親講「瘦了不少。」然後桌上都擺著自己喜歡吃的菜,自己坐下來,一、二個月沒有吃到母親煮的菜,一看到馬上就吃起來狼吞虎嚥。吃了好一會突然回過神來,看看母親「媽,妳怎麼不吃?」媽媽說「我不餓,你吃就好了,你看又瘦了,多吃點。」母親看到我們吃,她心裡就高興,都只想著孩子沒想到自己。
有個大學生他喜歡吃水餃,他打電話給媽媽說要回來,媽媽很早就開始張羅準備,而且還算好時間,剛好他回來,下新鮮的水餃給他吃。當天早上母親就開始包水餃,包得差不多的時候,母親突然想到忘了放鹽,水餃餡忘了放鹽,那就不好吃了。當下這個母親急中生智「我可以拿最細的針筒」,她就跑到西藥房去買了個針筒,調食鹽水,然後用針筒把食鹽水打到水餃裡面去。所以大家知不知道誰最有創意?那個有愛心的母愛就特別有創意,而且母愛還特別能激發潛能。你看那個媽媽還沒結婚以前弱不禁風,出去都是不食人間煙火;一結完婚之後,這邊提菜,這邊抱一個,那邊摟一個,什麼活都能幹。有個先生他母親第一次生病,他已經長大成人,那個護士就說,「你幫我把你母親扶起來一下。」他就過去,第一次把他母親扶起來,結果一扶力氣太大,差點沒翻過去。那個護士就在旁邊笑,說「你媽才多重,你這麼用力幹什麼?」這個男人很嚴肅的說,「在我的心目當中,我媽媽是很重。」母親在孩子的心目當中,都是非常偉大,非常有力量。
這個母親想到用針筒打,她就安心多了,後來孩子回來了,趕快下水餃給孩子吃。孩子一進門也是一個接一個吃,他說「媽,妳怎麼不吃?」不餓,你吃。接著孩子繼續吃,突然這個母親就笑了,「你媽媽老糊塗,包水餃居然忘了放鹽,幸好想個好方法,拿針筒打進去可以用。」這個孩子一聽微微一笑,覺得很有趣,接著繼續吃下一個水餃。不過當他再夾起下個水餃的時候,突然腦中浮現一個影像,就是他母親小心翼翼,把食鹽水打進水餃那個情境。所以當下這個大男生眼中泛著淚水,一想到母親這麼細膩,就為了讓他吃到好吃的水餃,就覺得很感動。所以母親對我們的愛,那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行為,都是在這些很細微的地方,完全不為自己著想,時時都是為了孩子。甚至於我們有位同仁她的母親八十多歲,她六十多歲,當時候母親為人很善良,也知道自己壽命差不多了,臨走的時候自己有病痛都不在乎,還對著女兒講「母親走了,順便把妳的病給帶走。」後來應該是母愛的這分至誠,這個朋友後來她的癌症就好了。所以母親是面臨生死的時候,都是時時為孩子著想。我們能體會到父母把我們的生命,看著比他們的命還重要的時候,那我們也能夠以同樣這分心,來回報我們父母的恩德。
所以小時候父母是怎麼照顧我們,那現在父母年紀大了,我們也應該用這樣的心來照顧父母。而且「留與兒孫作樣看」,我們把孝悌的榜樣做給孩子來看。我們自己兄弟相處,一個人一生跟兄弟相處的時間是最久的,而且上了年紀,中年以後兄弟一見面,往往都覺得好像哥哥、好像姊姊,又多了幾條皺紋,多了一些白頭髮。所以「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弟兄同居忍便安」,兄弟相處能夠多忍讓、多謙讓。「莫因毫末起爭端,眼前生子又兄弟」,我們自己又生了孩子,他們又有兄弟姊妹,我們要留與兒孫做好的樣子看。所以我們把夫婦之道,把孝悌之道、父子之道,把兄弟之道,把整個好的家道從我們身上演出來,承傳給後代子孫。所以「家和萬事興」,這個和是要和世世代代。最後祝福大家闔家平安,家道世世代代都不衰,謝謝大家。
李越老師:再一次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蔡老師真誠的分享。家是我們一個人物質、精神的終身寄託,也是我們一個人人生旅途的心靈歸屬的港灣,所以家是談情義、道義、恩義的地方,是彼此給與關懷和溫暖的地方;家不是談條件、談利害、談計較的地方。所以夫妻的結合絕不是喜歡就來,不喜歡就離婚,夫妻的結合不是為了欲望,而是為了道義。是要上對得起父母、祖先,下要承擔起教育、扶養子女的責任和使命。為社會、國家、民族培養出德才兼備、經世致用的人才,為人類的進步文明做出我們的貢獻。所以人生的幸福,不是擁有很多財富,不是得到物質的滿足,而是盡己本分。本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應該做的事就是與道義、情義相應的事。當我們做父母的在每個當下盡本分的時候,我們的子女就學到了孝順,學到了友愛兄弟姊妹,學到了勤儉、勤勞。那我們的父母的言行舉止,將成為我們後代子孫生命當中,最寶貴的財富,並將它世代綿延下去。好,今天下午的學習就到這裡,謝謝大家。讓我們掌聲先恭送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