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7年幸福人生講座企業營(一)—承先啟後繼往開來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集)  2007/10/14  台灣中壢善果林  檔名:52-248-0003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長輩、朋友,大家早上好。剛剛講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我們也看到很多家族的興盛,最主要的關鍵也在孝悌傳家。在明朝的時候,有位讀書人叫吳子恬,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後母,因為他的母親比較早去世。結果後母對待他不是很好,常常會罵他。他也長大,也娶了太太,常常這麼對待他,他內心就不舒服,有怨氣,就想找這個後母理論一番。這樣的情況他的太太看到了,諸位長輩朋友,假如你是太太會怎麼做?他要去找他後母理論,找他父母評理,這個時候太太會怎麼做?好,我跟你一起去,等一下,我先抄傢伙。那就麻煩了,這個家敗相已露。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妻子賢德,很多家裡的災難就可以把它化掉。之前聽到一個個案,真的也是讓我們很難受,也是覺得倫理道德教育太缺乏。有兩個兄弟,父母也老了,父親領了九千塊錢退休金,人民幣九千塊錢這一筆錢。後來父親去世,因為父母疼么兒,就是說跟小兒子住一下。母親跟小兒子住的一段時間,這個小兒子不孝,給母親吃的東西都有點跟給豬吃的差不多。他的哥哥看不下去,就趕快把他母親接到自己家裡來奉養。接回來以後,這個大嫂有意見,你看媽媽接來奉養,九千塊還在他那裡,最起碼要一半分給我們才對。就在那吵。給四千。後來這個弟弟跟弟媳婦拖了很長時間都沒給,怎麼辦?算了!「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真的《弟子規》慢慢去體會,每句對自己也好、對家庭也好,都是興衰的關鍵所在。

  結果這個大嫂不服氣一定要錢,這股怨氣連孩子都受影響。孩子讀大學,聽到媽媽講這些事情,就很氣憤,找同學要去打他叔叔,去了。諸位長輩朋友,他念什麼?大學。念大學為什麼用這樣的方法來處理事情?有沒有教他做人?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培養出來的是這樣子解決問題的孩子。到了叔叔家,叔叔不在,他脾氣還很大,拿著磚塊把叔叔家的玻璃砸碎一些,然後就氣沖沖走了。這個嬸嬸就在家裡面。叔叔後來回來了,看到這種場景這麼狼狽,怎麼回事?這個嬸嬸就說:你看你那個姪子都不怕死,他要跟你拼了,看你有沒有膽量跟他拼?又搧風點火。

  這個叔叔以前是殺豬的,拿著刀就衝到他哥哥家裡去,一到了就把他這個姪子還有他姪子的朋友砍成重傷。他的大哥知道情況,趕快趕回來,一把把他弟弟抱住:弟弟,兄弟有什麼話不好說的?不要這樣!大哥把手鬆開了,這個弟弟一轉身連刺了好幾刀,刺穿了肺,倒下去血灘,還沒送到醫院就已經斷氣了。而他的老母親從頭到尾都在旁邊。人不理智到他母親在旁邊,他做兄弟相殘的事,他母親已經肝腸寸斷都感覺不到。這個孝道跟倫理道德的教育不再趕快推展,這樣的悲劇真的沒有辦法遏止。

  我們來冷靜的看這個情況,這裡面任何一個人,可能在過程當中都覺得他是對的,有沒有?其實他們都錯了,脾氣上來的時候都是自己有理,事實上都是自私自利,都是自己的習氣在做主,都錯了。而這個過程當中只要有個人理智,這個悲劇就化解了。真的,你看假如大嫂說算了,不要這個錢。沒事了。假如這個兒子遇到這個情況:媽,別計較了。那這個事情就沒了。假如他的兒子去找同學的時候,他的同學說:怎麼可以這樣對叔叔?算了!家和萬事興。事情沒了。假如姪子去了以後,這個小嬸有修養,算了,我們錢趕快拿一些去,也盡我們一些心力。只要任何一個人是理智的,這個悲劇就不會上演。從這裡我們感覺到什麼最緊迫?教育最急迫,教學為先。

  這是一個情況,我們看到吳子恬他的太太賢德,只要家裡起爭吵,這個家就要敗了。《朱子治家格言》說的「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我們人生過程當中,有沒有遇過哪個家族吵架愈吵愈興旺的?不可能!其實人生有很多道理不見得要別人告訴我們,我們靜下心來觀察就知道,不可能愈吵愈興旺。大家有沒有看過哪個家族因為分遺產分很多,這個家族興旺的?我看也沒遇過。可是為什麼明明都擺在眼前的事情,我們還是在那裡只為了給孩子留遺產,只為了在那裡爭口氣,那就太不理智!當下他的太太勸他不可以這個樣子,要忍著為大局著想,忍得下來家和了,忍得下來,你的修養就傳給你的後代了,你的後代就打從心裡佩服你。我們有沒有遇過哪個後代這個媽媽很會吵架,孩子說:媽,你真有本事,真會吵!我看沒有。很會吵架的媽媽,孩子看到她,頭都低下來,搖頭。是啊!應該是用德行讓孩子佩服才對。

  後來他的父親去世了,當下因為父親留了一些財產,他的繼母把千金都私吞了,又把田產分成三份,比較好的兩份自己跟自己生的兒子拿去,最差的那一塊地留給吳子恬。吳子恬實在受不了:我一定要去找她理論,找她分個高下。這個時候太太又出現了,諸位長輩朋友,你假如是太太,會怎麼處理?你看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而是什麼?抉擇,這個抉擇錯了,整個家族的命運就不一樣。馬上太太還是阻止他,不可以這麼做,家裡人對不對,還不是第一重要的事,我自己首先要做對。對了,正己才能化人;假如他不對,我也用不對的方法,那亂成一團就完蛋了。現在我們去看大部分家庭都沒有理智,一些事情就鬧得雞犬不寧。

  正己很重要,我們先守我們的本分。說實在的,福氣、財富絕對不是爭來的,該你的跑都跑不掉,真是這樣。我記得我們有位朋友,他學習成績很好,大學裡面的教授都非常欣賞他、支持他,都已經打算把他派到日本知名的大學去讀碩士、博士。可是因為他的同學跟他講了一句話:這次機會我們公平競爭。這都是四年的老同學了,一聽,他心裡很難受。你看他同學都很怕他得到這個機會,而且說公平競爭。其實說實在的,他是十拿九穩,但是面對這樣的友誼,他覺得很難受。他就跟教授講,這個機會我不要了。那教授很驚訝:都給你栽培那麼久了,你怎麼不要?他也沒解釋,後來這個機會就給了他這個同學。他這個同學也是拿到博士。

  但是你看他的禮讓,他這個朋友會記多久?會記一輩子,他也會把這分感動往後去處事待人。而他好了,放下了,過沒幾個月學校又接到一個機會,比這個機會更好。真的,人明理了日子就很好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該你的都跑不掉。他就去了京都大學,他是京都大學博士畢業回來的。

  這個做了以後真有感覺,不是想出來的。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去考代課,我考三十三名,我同學考三十四名。我們去填志願,只錄取五十個人,我同學排我後面。我們要去填志願,三十二名上去填了,剛好彌陀國小有兩個名額,我回頭看看同學:我們兩個去彌陀國小當同事。我話說完,頭一轉過來,三十二名把彌陀國小填掉了。你看人生什麼時候考試?我這個同學的女兒才不到一歲,她又當媽媽,我一站上去,其他剩的名額不是上山就是下海,不是在海邊就是在山上,比較近的填完了。她的家又住在岡山,離彌陀也比較近。我站上去看了半天,那些學校我也不認識,就填了龍肚國小,就下來了。那個同學回去跟她媽媽講:我這個同學是學傳統文化的,把這個機會讓給我。

  結果我填的那個龍肚國小是全高雄縣最漂亮的一所學校。大家有沒有待過學校裡面還有一座山?下班後還可以爬一座山,我們學校就是這樣。所以人真的是這樣,有捨有得。在那一年同事、同仁就像家人一樣,常常拿好吃的來給我們吃。當然我們也都是不會跟同仁計較。看那些同事孩子還小,趕著當導護趕得實在是精疲力盡,我又住在學校沒啥事,我說:你別趕了,這個禮拜我幫你當導護。你看到他這麼辛苦,你還不幫忙,一幫忙他很感謝,其實我們哪有損失!都是收獲。因為剛去的時候跟學生也不熟,你有跟學生接觸的機會,愈信任你才愈能給孩子引導,創造一些機會跟孩子建立好的關係。

  結果我去的那是客家村莊,我也不會講客家話,我就學了一句話叫「我聽不懂」,因為我怕那個家長跟我講半天,我要趕快跟他說我聽不懂,他才不會繼續說。但是人與人的溝通又不是只有言語,一切的這種行為都能把我們的真誠表達出來。

  我去導護站得可樂了,站的時候那個車子開過來,小朋友還沒下車,我們趕快服務大眾,把車門開起來;小朋友!拿起來,書包都還沒背好,趕快幫他背書包,幫他拉好。那個家長本來都沒笑容,幫他做那幾個動作,笑得多開心。別人開心,我們也開心。我記得剛開始站的時候,看到一個媽媽,那個表情就是人家欠她很多會錢,真的一點笑容都沒有。更讓我驚訝的是坐在她後面那個兒子跟她一模一樣,那個身教太厲害了。那個孩子其實很可愛,白白胖胖的,走下來,然後我就趕快幫他弄好,摸摸他的頭,他進去了。第一天他媽媽都沒有笑容,第二天還是一樣,但是三天、四天就不一樣了,最後是還沒有到門口,他母親就主動跟我打招呼了,其實人都喜歡這種和樂的氛圍。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那麼酷,都笑不出來,不只不會嫌棄他、不會不舒服,更重要的是,你看一個人嬰兒時期,那個笑得多燦爛。一個這麼燦爛的笑容,最後變成這樣,請問他這幾十年多少煎熬?你去體恤他的時候,人與人的距離、隔閡就不見了。今年過年我在廬江拜年,沿路一看到人:新年好!好多場面都出來了,你給他鞠躬,你看這個社會人情味要恢復,看半天回過神來:新年好!有的,新年好!新年好!沒有反應。愈沒有反應,愈讓我們覺得傳統文化更要復興,是不是?怎麼可以讓我們的同胞過那種,沒那麼嚴重!那種連笑都笑不出來的日子,那都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有的也不一樣,你跟他新年好,他突然回過神來:新年好。然後你走了幾十步以後,突然看到那個人跑過來,因為他打完招呼跑進他家裡把糖拿出來。然後在後面追你:來來,吃個糖。所以真理都靠自己去印證,「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剛剛跟大家講到要記住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看那天我們禮敬別人,得到這樣的禮遇,一天甚至一輩子都覺得很喜悅。「有朋自遠方來」,你們好像沒有樂的感覺,你看一百多個有朋自遠方來,這麼不容易,「不亦樂乎」,而且要讓這幾天的時光化成永恆。我不是在說笑話,要有這種心境把每個人好的行為風範印在我們的心上,見賢思齊。《弟子規》就是生活,「見人善,即思齊」。「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真的,當你在走這條康莊大道跟隨波逐流不一樣的時候,有沒有一開始人家都支持你、一開始人家都讚歎你?不可能!最多答案是你頭殼壞了,有點不正常。這個時候人家不了解沒有關係,甚至於我們來上課,可能很多家裡人都還不諒解,是吧!這個時候都要人不知而不慍,這個時候最重要的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就舒坦了。

  而且一個君子不難受人家不信任自己,但是他一定信任別人,這才是君子的態度。所以我在學校,你看這麼好的機會就可以去招呼這些孩子,照顧這些孩子。結果有個小朋友突然有一天說:老師,我跟你講一件事,你不可以生氣。沒事,你說。他說:老師,你這幾天站導護,我媽媽看到你,說你好像要選立法委員。我哪有像要選立法委員!立法委員那個笑容是投我一票,投我一票;我們的笑容是沒有利害關係的,我們是發自內心燦爛的微笑。不過這個孩子說的也很有意思,你看家長都在看,當家長對我們的印象是這樣的時候,他也比較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那我們也是安人家父母的心,也是對得起人家父母對我們的信任。

  說實在的,人生苦,苦從哪裡來?不明白道理來的、患得患失來的;真明白種瓜得瓜,只想著如何種好的善因下去,哪還去擔心什麼結果幹什麼!所以吳子恬太太也很豁達:沒有關係,不要爭,我們就好好幹,這個地雖然不好,但要吃飯也不是難事。就很刻苦的輔助她的先生經營家庭。過了沒幾年他的後母還有弟弟財產全部都垮了,因為他弟弟又染上賭博,輸光了。這個時候吳子恬要怎麼做?這個時候吳子恬能不能說:蒼天有眼,你們還有今天!這麼幹就被人家笑死了,畢竟也是你弟弟,血濃於水。這個時候太太馬上:你還愣在那裡幹什麼?趕快去把後母跟弟弟接回來。你看世間人假如逞一口氣,那我不是吃虧了嗎?他以前怎麼對我的?其實說實在的,把別人的不對放在心上,那是最傻的,「恩欲報,怨欲忘」。其實能把怨放下了,我們的孩子心量一定非常寬廣。

  講話很重要,「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多說感恩的話」。「抱怨形成仇恨」,抱怨不只自己形成仇恨,連下一代都對上了。「寬容乃是智慧」,你看他太太當下是寬容,智慧來了,福報就會來。因為我曾經接觸一些年青人,跟他們談話的過程,他們也覺得這些學問很好,仁義禮智信很好,懂得去關懷別人是第一等學問。他說:老師,這些道理都很對,我也很認同,可是我愛人都愛不起來。你看連愛人都那麼困難,這是結果,原因在哪裡?一了解原因,因為他的母親在他們成長過程當中都講婆婆的壞話、講小姑的壞話,批評很多他的長輩、埋怨他的長輩,這個怨氣一下就轉到他的身上。所以人要理智,要瞻前顧後,不可以逞一時的情緒,可能孩子健全的人格都被我們這些錯誤的態度給影響了。他連對自己的奶奶,甚至對自己的父親都提不起恭敬的心,他還能去恭敬誰?這個影響太深遠了。

  我們一個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的人,那個視野要看孩子的心地,要看孩子一生的格局,這樣才能真正利益到他。我們中心最近去的有幾位老師,他們能去弘揚自己民族的文化,他不見得來自健全的家庭。他的父親也是不負責任,可是他的母親一點埋怨都沒有,然後對著她的孩子講:他就是你的父親,你就是要孝順他,沒有其他的說法。母親那種堅持正氣,也讓孩子不敢埋怨他的父親。後來他的父親生病,要去世了,母親還帶著孩子去給他父親助念,還讓孩子念《地藏經》。這都是很好的家教。

  我們去想想范公的家族興旺一千多年,可是我們要冷靜,范母那個時候遭遇的是什麼情境?她帶著二、三歲的孩子,孤兒,她的先生去世了,整個家族不願意收留他們孤兒寡母。所以范仲淹的成就最根本的功勞是他的母親。聖賢人都是聖母教出來的,都是賢妻輔助出來的。一個人有再好的根性,他要成聖成賢都不能缺好的母親、好的太太。我們古代都強調「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閨閫就是女子住的地方;「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天下的安定女人家操之一大半。我相信我們男同胞也沒有意見,因為我們都是媽媽教出來的。真的是這樣,我們很冷靜去思考自己這些好的人生態度,真的都是父母的身教給我們教誨出來的。

  這句話也不能白聽,生女兒的舉手,舉好。你們都沒有女兒嗎?母教乃天下太平之源,天下的安定就交給你們。你看一個好的女子出來,她只要出一個范仲淹就可以安定一方,他一表演出來,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他為榜樣。當時候大舜有德行,他搬到哪個地方去,他一個人去一年成聚,就變成一個聚落;二年成邑,就變成一個縣;三年成都,就像都市,像高雄、台北這樣。那個德行,「道之所在,天下歸之」。其實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民族假如出十個范仲淹,絕對復興。其他九個是誰我們不管,其中一個就是我們教出來的,好不好?

  剛剛講到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我們的起心動念都會影響我們下一代。要好的下一代,少說抱怨的話,多說感恩寬容的話。所以我們家三個孩子跟人家吵架吵不起來、跟人家對立對立不起來,這輩子要找一個看不順眼的人,找不到。父母的教育!內心沒有怨氣。我就回想這是結果,那父母怎麼教我們的?回想到我常聽我母親講,你看你們小的時候都沒記憶了!媽媽上班比較辛苦,有時候你爺爺看到了說:媳婦,妳先去休息,我來哄他們睡覺。我爺爺幫我們搖搖籃,本來用手搖,搖到最後太睏了用腳搖,最後練到什麼?用腳搖也可以睡覺。這些話是母親告訴我們的,因為我們忘了,記不得了。可是母親一講,一輩子都忘不了。講到:你們當時候生病很嚴重,在加護病房,你的叔叔、你的姑姑在外面哭得很傷心,都在那裡給你們祈禱。面對這些長輩都純是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的人格就在母親引導我們去看到每個長輩的恩德當中,健康的發展。

  而我的爺爺也都是把我們忘記的事告訴我們,你看你母親多麼辛苦,撫育你們三個人,然後還要教小學,那一個班都六十幾個人,多辛苦!你母親我聽她同事講,一遇到下課就昏過去了,睡太少了!每節上課怎麼醒過來的?都是被學生搖醒的。老師,上課了!這些話從爺爺的口中講給我們聽,我們也感謝母親一輩子。

  孔老夫子強調四門學科,德行、言語,所以言語這科也很重要;再來政事、文學,這四科。其實政事最重要的就是服務社會。能不能立功,真正為這個社會服務,我們常常說立德、立功、立言,其實真正有了德行,一定能對家庭社會有功。立德自然就能立功,立功了絕對立言。我們看到「義田記」,是不是范仲淹寫的?不是,錢先生寫的。他所做的事業讓社會大眾感動,那個言人家幫他寫。所以這個基礎,人生有沒有意義,關鍵還在立德。雖然我們講的是言語的重要,但是也因為有德行才能談出這些讓人舒服,如沐春風的言語。

  我們現在把這張「德行言語學」拿出來看一下。第一句我們剛剛講的「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容的話;抱怨帶來仇恨,寬容乃是智慧」,智慧能看得很深遠。「少說諷刺的話」,你看一諷刺,把人家的自信心都打碎了。「多說尊重的話」,我相信你一定行,加油,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你這麼一講完,你最近怎麼這麼有學問?原來你在學《弟子規》。《弟子規》就送給他了。有時候要露幾招也是應該的,人家才覺得我們有在提升。「諷刺顯得輕視,尊重增加了解」,你愈尊重他,大家心裡話推心置腹就可以談出來。所以我們要觀照我們是抱怨多還是寬容多?我們是諷刺多還是尊重的話多?

  「少說傷害的話,多說關懷的話;傷害形成對立,關懷獲得友誼」,你看這個言語的一念之間差異都很大。「少說命令的話,多說商量的話」。這不只在家庭是這樣,有時候我們孩子大了,一、二十歲,他都不聽我的。有時候我們都用命令,用那種控制的語氣,那他畢竟也已經是成年了,你這種方式他當然比較抵觸。以至於帶我們的下屬,其實也應該用比較柔和的態度:你看這樣是不是比較好?你一談出來,你一比較,真的,領導你這想法更好。你不要一下否定他,你有尊重他、你有體諒他,然後又把你的經驗很真誠的告訴他,沒有人不能接受的。

  最後「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這些其實都可以用在我們家庭當中,也用在我們的企業團體當中。剛好有個小朋友他拿著板擦要去清理,一不小心這個板擦掉到樓下去了,剛好掉到那個學校的死角撿不回來,他就很緊張。老師每天跟他們都有交流,讓他們寫日記,了解到孩子每天心境的變化,這樣好指點他不斷的向上長善。說實在的,假如孩子心裡想什麼,學生心裡想什麼,我們都不知道,那我們到底怎麼幫他們?日記就常常可以了解孩子的心理,每天上來就日記上的一些重要的人生觀,老師再給他們引導。所以他去帶的這個班四個多月的時間,這個班上的成績本來是最後一名,一下子就拉到前幾名。真的有了德行,他學業自然也會拉得起來。後來因為這位老師他只帶了這個學期,他們班之後被打散到各個班上去,其他的同仁很高興說:你們班現在打散了,到各班去都把禮貌、孝道在班上帶頭。他也很欣慰四個多月的付出沒有白費。

  結果這個孩子就在日記上寫著:老師,今天我把那個板擦弄下去了。承認了。這個老師怎麼給他回?這個時候不是批評、這個時候不是抱怨,第一句話給孩子講:同學,感謝你對老師的信任,把你的祕密告訴老師。這句話是看到孩子心境。第二句話講:也感謝你為班上付出的心。因為他拿那個也沒有老師要求他,他是主動去付出的,都看他的心。這跟剛剛講的天生麗質差不多意思。你要看到他的心境,那人與人就沒有隔閡了。這兩句話講完,這個孩子他的心深深的信任著他的老師,接下來不管教什麼他都學。但是假如我們跟孩子的心都那麼遠,你講的道理再好,他也放不進心裡,所以要有柔軟的心去講話。

  接著老師告訴他:我們面對這個情況,你都是勇於承擔錯誤,會掉下去是結果,我們一起把原因找到,我們下一次會做得更好。整個過程沒有指責,只有什麼?只有協助,只有幫助。當一個學生覺得老師時時、父母時時就是為了他好,那哪有可能會不受教的道理!甚至我們當領導也給下屬這樣的感受,那這個公司就跟家庭一樣的氛圍,一樣的氣氛。當然原因在哪裡?這件事情做不好原因在哪裡?原因在沒有做到《弟子規》,一定答案就在《弟子規》裡面,馬上一找就出來了。答案是什麼?為什麼板擦會掉下去?「事勿忙,忙多錯;執虛器,如執盈」,這些都是問題所在。你看都跟學生、跟孩子有共通語言,很快大家提起的都是這些智慧、理智。

  剛剛我們提到吳子恬的太太很賢德,趕快叫先生去把後母、弟弟接回來。一接回來,其實說實在的,他的後母跟弟弟做了那些事情,他們知不知道他們這麼做是很不對的?其實人都有良心,他知道,可是為什麼還這麼幹?雖有良心但他的欲望太厲害了,讓他昧著良心幹那些事。他心裡也是覺得對不起,可是當下他們處境那麼淒慘,這個孩子居然不計前嫌,還全心全意把他照顧起來。這個時候精誠所至,他們的良心就被喚醒了,這個弟弟馬上受教,把賭博戒掉了,一家就和和樂樂。

  他的太太最後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兒子都考上進士。一個家要出一個進士就不得了,她生三個,三個都考上進士。諸位長輩朋友,是不是因為她父母比較聰明?不是,而是她孝悌,她有德行,自然她的家道就有。在座有沒有姓吳的長輩朋友?口天吳都沒有嗎?回去查一查,你們有可能是吳子恬的後代。你看一個好的祖宗起來,那個家道一綿延下來就興旺了。姓林的大部分是比干的後代,你們的祖宗是一代忠臣,連心臟都可以挖出來。夫子說,商朝有三個聖人,比干排第一。所以我們講承先啟後,用我們的德行啟發後代子孫。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知道孝悌很重要。

  而有句俗話講「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這句話傳了幾千年,有它的深意。我們來思考一下,請問父母有沒有過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父母也不是聖賢,他怎麼可能一生當中都沒有任何過失。這句話不是說父母都沒有過失,而是為人子女者絕對不會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一分至孝只想著我如何讓父母過好日子,我如何讓父母的德行愈來愈好,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還養父母的智慧。更有遠見的,就像我們昨天一位長輩上來分享,送父母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道德、成就學問,當生成佛,這是大孝。養父母身心、養父母生生世世的智慧福分,要看得這麼遠。

  這個時候都用真誠才能做得到,假如我們把父母的過失放在心上,那光是跟父母講話的言語跟眼神都會讓父母很不舒服。其實我們冷靜來看看,當我們把朋友的過失放在心上的時候,你跟他講話真不真誠?有時候邊聽,那個傲慢就出來了,那個脾氣就上來了。你沒有真誠怎麼可能去利益別人?人生可以過得很單純,純是一顆利益父母的心,純是一顆利益身旁所有有緣人的心,這個人生太簡單、太輕鬆了。我們把父母、把別人的過失,統統放在自己純淨純善的心中,然後搞得在那裡煩死了,那是太愚笨了,那就太糟蹋自己的本性。

  而我們更明白的是「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要讀到心裡面去。讀完了以後,你的人生完全不一樣,看到每個人都挺可愛的,有沒有?你相信了!但《三字經》,你看前面幾句話,那太精闢了,「苟不教,性乃遷」。他今天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失教了。一個人為什麼失教?他很可憐,他沒有好的家庭、他沒遇到好的老師。這個時候讀懂了這句苟不教,性乃遷,對人覺得是不捨,對人是憐惜,對人是看不下去他繼續墮落,不願意一個本善的心最後變成這個下場,這個時候柔軟就出來了,真誠就出來了。

  而往往犯錯的人遇到這種心境的人,他會突然覺得你跟一般人都不一樣,我在你的面前覺得有點尊嚴,這個時候他的善就會被我們引發。我記得那時候去帶班,有些同事過來:你這個新班的學生很不好,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這樣的老師造罪業,新班的老師都還沒有教他,你就讓他落印象,就嫌棄那個孩子。你愈看他這個不好,愈看這個學生都感覺到了,這老師根本不信任我,那算了,他說我壞,我就壞給他看。所以人要相信別人。

  為什麼談道德不要談是非?我們去否定別人,那都是是非,對自己對別人都沒有好處。說仁義不說利害。當時候我們不會去嫌棄任何一個學生,甚至有一個學生犯了很大的過失,騙我他們家多可憐,講到我皮包都拿出來要給他錢,結果其實他們家根本都沒這種事,他都是拿著去打網吧。還給我編了一堆他多可憐,都省吃儉用給他弟弟吃,騙了我,給我繞了一大圈,最後居然在網吧店被我抓到,他當場什麼叫臉綠了,就是那個樣子。可是他騙我們沒關係,我們還是那顆要利益他的心,心平氣和把他帶回家,才了解到他也是跟後母關係不是很好。慢慢引導孩子,你到底希望你家庭以後是什麼樣子?孩子也大了,跟我也差不了幾公分,我們就這樣循循善誘。他真的體會到老師對他好,常常一大早來在我的書桌旁邊繞半圈,跳一跳:老師,今天有什麼事我幫得上忙?你看真的「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遷」。

  我們從內心感悟這些道理,這個時候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純是一顆愛父母的心、成就父母的心。你看大舜給我們做榜樣,真的完全不見父母的過失,吃不吃虧?一點都不吃虧,還能夠有幾千萬的後代子孫。假如那個時候大舜跟父母計較,翻臉了,現在姓陳的人就不在了,嚴不嚴重?嚴重,都不是小事,不要意氣用事。我們講到舉一要反多少?一切,所以不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而已,「天下無不是之兄弟」,你看剛剛那個吳子恬的故事,他家道就馬上興旺起來了。再來天下無不是之?你們就想到這兩件而已嗎?你們的太太在掉眼淚了,你們的先生在掉眼淚了,天下無不是之太太、不是之夫君。都是這麼殊勝的緣,讓它圓滿,一定做得到,用這分誠心。天下無不是之領導、無不是之下屬,都想著如何去幫助他就對了。

  繼續這樣推演下去,天下沒有一個人是錯的,只有可憐人,沒有做錯的人。這個時候你真的是仁者無敵,這個時候純是一顆泰和之氣,你將成為你生命當中所有遇到的人的貴人,都會被你這顆善心,被你這顆真誠給感動。其實《中庸》也好、《大學》也好,這幾本重要的經典,它的核心就是一個誠字,真誠。讓我們用這個至誠的心、讓我們用孝悌的心,不只對待自己的家人,還延伸到對一切的親朋好友,對我們底下的這些下屬幹部。我們相信只要有這樣的心境,家庭、企業一定是愈來愈興旺。而這個孝悌也要延伸到對我們所有民族同胞,以至於孝悌要延伸到對我們大地母親的孝心,對我們這個萬物,這都是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