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講座-弟子規與淨宗修學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集) 2005/5/8 台灣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52-124-0002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學佛這六年左右,人生起了很大的變化。確實沒有學佛以前煩惱叢生,迷惑顛倒。迷惑一定又造作很多惡業。造作惡業內心踏不踏實?自不自在?不自在。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走才能讓人生幸福美滿。所以其實也很痛苦。後來因為在電視上看到老和尚講經,一聽生大歡喜!當老和尚把這些做人的道理告訴我們,我們當場就是一個念頭,老師教了就要全力去做。在學習當中,也一直在體會師長對於我們學生的用心。老和尚從宣講淨土經典,在過程還宣講般若經典,在最近又宣講《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十善業道經》,甚至於在這二、三年又極力提倡《弟子規》。諸位同修,師長的行持,師長講這些經典的存心在哪裡,我們體會到了嗎?
師長生怕我們遇到這麼好的修學機會,能夠當生成佛的機緣,如果當面錯過太可惜。看到我們太執著,所以講般若經典,希望我們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為了讓我們的執著放下,讓我們的念佛功夫能得力而宣講。後來又發現,做人的根基不穩,所以講了很多基礎經典,《十善業》、《太上感應篇》、《了凡四訓》。接著又看連做人的根基都不牢,所以大力提倡《弟子規》。我們看到師長念念為了成就我們,我們絕對不能辜負老人家這一片心意,一定要依教奉行,這一分念念為學生的心、為眾生的心,我們要銘記在心裡。
所以我到澳洲,最重要的一個體悟,就是老和尚定的兩年打根基的課程,這兩年要依淨業三福來扎好根基。淨業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所以我離開澳洲以後,就開始在學校當中教孩子《弟子規》。自己當然,我們教書有很大的好處,因為我只有一雙眼睛看他們,他們是幾十雙眼睛看我。所以我說「事勿忙,忙多錯」,我們提到「言語忍,忿自泯」,孩子也會拿著這些經典來要求老師,所以當老師的會戰戰兢兢,不敢做錯。所以教學相長,當老師就進步特別快。由於師長的這個教誨,我們依教奉行,也得到很大的利益。因為也感受到老和尚念念為眾生、為佛法,所以心裡就起了一個念頭,希望能分擔師長的辛勞。那時候跟師長沒有講過話,只在新加坡見過一次面,很有感應,我就被安排到海口去推展中國文化。
所以諸位同修,事情並不複雜,能感是心,所感是境界,我們不要每天去強求那個境界,應該從自己的存心下手。很多各地同修有時候會寫一些感想,然後希望我們能遞給老和尚,文章裡面都提到,他作夢夢老和尚多少次,他跟老和尚的因緣特別殊勝,希望拿給老人家看,看完之後,希望他能夠久住世間。要不要拿給老和尚看?每一個人都很殊勝,不是只有他,也不是只有我,只要在這一生能遇到老和尚,絕對都是稀有難逢的因緣。難道看了說,這麼多人夢到我,老人家就久住世間了嗎?如何讓師長久住世間?老師慈悲,只要有人肯學,老師會不會走?不可能!我們在教書的人,學生真肯學,下完課都留下來幫他輔導,都輔導得心甘情願。所以世間兩種人最好騙,一種是父母,一種是老師。所以當我們真正依教奉行,才是讓師長能正法久住的最根本的原因所在。所以不要再花一大堆時間在那裡把作夢的經過寫完,應該要牢記師長的存心,依教奉行。
為什麼師長盡心盡力推《弟子規》?除了成就我們的道業以外,念念繫著世界的安定和平。當每一個人都能接受聖賢教誨,思想改變了,依報會隨著正報轉。老和尚真正是我見過最積極的人,他絕對不會坐在那裡去讓事情惡化,老人家所看到的絕對都是從因上解決問題,當別人都還沒有做的時候,他一定衝在最前面,全心全力。剛好有機會跟老和尚一起吃飯,他對我們提到,在這個目前的世界局勢,只要有一個地方亂,都很可能讓地球整個受殃及。所以處在這樣的時代當中,心量一定要念念能考慮到整個地球。所以推展聖賢教誨絕對不是只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推展,一定要向全世界去推展。我們要師志如己志,要把老人家的志向當自己志向。
諸位同修,我們如何把《弟子規》、把聖教推展開來?發了願心總要一步一步邁出去,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第一步在哪裡?《大學》裡面有一句相當重要的話,這一句話可以安我們浮躁的心。因為我們一看到理想,心裡就很激動,恨不得馬上就進入那個境界。一定要了解,步步為營。所以《大學》提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所以,欲平天下者,一定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所以你不要聽到弘揚《弟子規》這麼重要,馬上工作辭掉,拋家棄子,這樣行不行?這樣就太攀緣。你看現在聖賢如何能夠開顯出來,能夠產生影響力?我們要理解到,現在的人用講道理不容易打動他,他要眼見為憑。你今天落實《弟子規》,孩子養得很好,他馬上過來問你怎麼教的?
有一個孩子學得很好,去參加婚禮喜宴,回來以後,他的母親跟我們說到,她說她孩子去宴會,新郎不是主角,他變成主角。因為一看到這些長輩,馬上九十度鞠躬禮,向這些長者問好。所以這些長輩都跑過來,「哎喲!妳這個兒子怎麼教的?現在根本看不到這種小孩了!」這個媽媽很聰明,放《弟子規》在包包裡面,當場可以怎麼樣?這個叫緣成熟,為人演說演得漂亮,說的機緣就成熟。所以你看,修身,孩子學得好,就齊家,齊家樹立了榜樣,所有接觸我們的人都來效法,那就再治國、平天下。所以不是四件事,是一件事,真修身者必齊家,真齊家者必治國、平天下。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
現在世間有一場戲特別缺人家演,叫夫妻和樂,有沒有人報名要演?要立志,當他們看到你夫妻,這麼和睦相處,羨慕得不得了,「妳是怎麼跟妳先生相處的?」馬上怎麼樣?《弟子規》拿出來。有沒有效?你相不相信《弟子規》可以解一切現在世間的問題?因為《弟子規》掌握聖賢人的綱領,處世的原則都在裡面。不然我們現在來做實驗,夫妻有問題,《弟子規》怎麼解?我看五倫關係排在排行榜可能夫妻關係排得上,怎麼解決?你們不要這樣看著我。現在假如提不起來,那真正在吵架的時候,我看也已經拋到九霄雲外了。這個叫歷事鍊心,遇到情況的時候,經句可要提得起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突然忿怒起來,話還沒出來,想到「言語忍,忿自泯」。在那裡藏私房錢的時候,突然想到「財物輕」。在那裡氣得半死,先生怎麼做這個行為?很難接受,只想著對方的不好,心裡就忿忿不平,所以沒有做到「恩欲報,怨欲忘」。還有沒有?「親有過,諫使更」,不是在那裡氣他錯,應該時時有一個真誠,希望他趕快迷途知返,要趕快盡心盡力去規勸他,哪還有時間在那裡發牢騷?哪還有時間在那裡打那麼多的忿怒、那麼多的妄想?所以從我們自己的修身,就是師志如己志,真正與師長的心合在一起,必然得佛菩薩、古聖先賢的加持。所以學聖、學賢最重要的要存心,從他們的存心去學習。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佛菩薩,就是要作佛。我記得在台中看李老師的紀念VCD,其中老人家九十多歲,對著學生講到,他說你們學佛,你們就得作佛,這樣才對得起佛菩薩跟師長的用心。所以學佛就要有志向,當生一定要作佛。剛好,我在深圳講了這段話,有一個孩子,七歲,坐在底下,他就舉手跟我說:「蔡老師,學佛不作佛,要幹什麼?」所以不要想得很複雜,學了就做,自然就成佛了。我們就得學佛的存心、佛的用心。佛是什麼存心?佛是菩提心。所以往生的人都是諸上善人,行善當然最重要是心善。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理解到「三輩往生」,三輩往生裡面都有一個先決條件,叫「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是佛的根,你把根找到了,君子務本,務根本,本立了?道自生。假如我們一向專念有念,菩提心沒發,能不能往生?那就不能往生,那就當面錯過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如何發菩提心的道理搞清楚,依教去奉行,自然就能水到渠成。
善導大師有提到,往生的品位、往生與否,「總在遇緣不同」。諸位同修,我們現在已經緣具足。老和尚講經說法四十七年,老人家的行持跟釋迦牟尼佛完全一樣,這樣的機緣稀有難逢,必然要依教奉行。老和尚還怕我們對菩提心體會不深,還善巧方便講了五個心,哪五個心?有沒有人講不出來?相信沒有。「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假如善學,就時時看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沒有符合這五個心?您時時這樣用功,不出半年、一年,一定會發現自己有相當大的提升。印光大師也告訴我們,聖狂之分就在一念之間。
我們來看看,如何真誠?現在很多年輕人他會問,什麼叫真誠?感受不到。聖哲下了一個註解,「一念不生是為誠」。這個一念,什麼念?妄念,一個妄念不生,提起的就是真誠心。真誠心是本有的,因為佛陀在經上就講到,「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所以真誠心每個人都具備。為什麼不起作用?「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以當我們有妄想分別執著的念頭,這個就是妄念,真誠就起不了作用。所以只要我們不用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心就是真誠心。怎麼來觀照?有一段話這麼提到,「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也」。所以如何把真誠心保持好?從起心動念、從言語造作開始,時時有警覺性,那你的誠心就可以保持。「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也」。真誠就是不虛偽、不欺騙,首先要不欺騙誰?自欺欺人,自欺是最可悲的。所以要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不欺騙別人;上不欺天,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確確實實,佛菩薩是法界心,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所以我們起了一個妄念,佛菩薩知不知道?楊老師常常跟我說,她說她起了不好的念頭,都會告訴自己,這些諸佛菩薩一定在那裡笑,這個學生還起這個念頭!她每每這麼想,警覺性怎麼樣?就提高了。
所以,如何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總要有一個標準去觀照。《弟子規》可以讓我們落實真誠心。我們看到,誠跟敬常常是合在一起,誠敬、誠敬,對別人真誠一定恭敬。當然,真誠首先要落實在對父母,跟父母講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你看這種講話的態度我們有沒有誠敬就觀得到。「父母命,行勿懶」,父母交代的事我們答應了一定要趕快去做。諸位同修,我們最容易跟誰失信,不守信?跟誰?父母。為什麼?父母對我們恩德最大,結果我們居然失信於他,這樣做人不對。我們來觀一下心境,為什麼對我們最有恩德的人我們反而特別容易失信?代表對他們輕慢,不夠重視。剛好有一個朋友,我講到這一句經文,他坐在底下很緊張。因為突然想到,三天前他回家裡,他父親剛好在刮鬍子,結果他一看到父親的刮鬍刀很舊了,馬上,也很有孝心,拿起來說:「爸,我買新的給你」,就把刮鬍刀丟到垃圾桶。結果一丟,過沒多久忘了,回來都三天了也沒想起來。剛好聽完課,他就趕快回家給他爸爸打電話,他說:「爸,我已經去買了,明天就幫您寄過去」。他們家裡的人跟他說,爸爸氣了三天。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我們不真誠。
我們最不容易失信於誰?客戶,跟客戶,客戶是上帝,客戶是皇上,一定都要給他做到最滿意。動機是什麼?重利輕義,都是為了利,那個心是妄心,不真誠。所以建立在利字上的人際關係穩不穩定?等沒有利益可言,很可能翻臉不認人。所以我們要觀照自己,在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可隨波逐流,依然要用一分真誠面對一切的親友。當然,我們面對客戶,我們依然可以用慈悲之心去跟他交往,所謂「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而且一切眾生都將是未來諸佛,你有這樣的態度,真誠能不能提起來?當然可以提起來。你是要往生以後才諸上善人、才諸法眷屬相聚,還是當下就要有這種心境?什麼時候應該有?不然每天在那裡念迴向偈,「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念那一句叫有口無心。你當下就要把眾人當法眷屬,當蓮池海會的善友一樣看,那你的真誠心就出來了。真誠確確實實希望對方好,不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在「入則孝」當中有提到,「親有過,諫使更」。所以人與人相處,我們有一個本分,一定要善盡勸導親人、親友的職責。當朋友犯錯了,我們不勸他,有沒有真誠?甚至於他的官做得比我們大,犯了錯,內心還有一點點高興,這樣就是幸災樂禍。諸位同修,我們要常常觀照自己很細微的念頭,有沒有違背菩提心、真誠心?當我們勸告自己的親人,勸了二、三次勸不動,脾氣上來了,「真沒有善根,真是一闡提,可憐憫者!」當下有沒有真誠心?就沒有了。人為什麼會瞋?因為有貪,貪別人要聽我的,一不聽,你那個控制的欲望壓不住,就很生氣。所以,只要我們這一分真誠能夠不變,相信一定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在勸別人當中,也要觀照自己有沒有真誠?諸位同修,您勸別人,成功的機率高不高?不高。問題出在哪?這個時候就很重要,我們遇到境界的時候,提起來的是自己的煩惱習氣,還是佛菩薩的教誨?所以一個人的功夫在哪裡看?在遇境界當中就看得出來。
聖哲人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一句教誨在《中庸》裡面,就提到,一個人射箭,把箭射出去了,沒有射中目標,第一個念頭是什麼?應該是我的技術不夠好。但是現在往往不是這個念頭,一射過去,沒有射好,面子掛不住,馬上說,這一支弓箭是台北哪裡生產?怎麼生產得這麼差?這個弓有問題,還有這支箭也有問題,害我射歪了。所以都是別人的錯,自己沒錯。這個心就不真誠。所以時時要提醒,寧為成功找方法,不可為失敗找藉口。確實找藉口很容易,你要找一百個、一千個都找得到。但是你只要下定決心肯把方法去找到、去力行,相信世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怎麼找好的方法?勸別人沒有勸動,我們首先反省,是不是我們的心態不對?是不是我們的方法不正確?從這裡來觀照,這樣子我們才能夠從很多的歷鍊當中提升自己。你不能一直失敗了,然後就在那裡自怨自艾,那沒有幫助。
我們來看看「諫使更」,學習要懂得從生活面去領會到,這個諫,「親有過」,不單是對自己的父母,夫妻也是親人,兄弟、朋友都是親人,甚至於是,陌生人是不是親人?我們有這一顆「他是陌生人」的心,是真心還是妄心?因為真相是「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所以他人就是自己,要感同身受,要能「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所以這個勸,只要有機緣,我們都要誠心誠意去勸。
記得有一次我在坐公車,剛好看到一個朋友在抽煙,要不要勸?社會風氣誰造成的?大家?大家不是標準答案,我造成!當每一個人都這麼想,那社會風氣轉得特別快。因為人產生分別,社會壞是社會的問題,跟我沒關係,所以人與人就愈來愈冷漠,這個冷漠的空間就姑息養奸,讓很多人肆無忌憚,沒有公德心。明明車上就寫著「禁止吸煙」,他還繼續吸。這個時候我就走過去。勸別人要用什麼方法?我的誠意夠了,接下來要方法。所以勸別人,我們要了解到,一是要看存心;二、要有好的態度;三、抓對時機也很重要;再來,要很有耐性。所以我要首先考慮態度,要「貽吾色,柔吾聲」,理直不可氣壯,要氣和。假如我那時候很凶,對他講,「趕快把你的煙給我收起來!」可能隔天報紙會報導,公車上面有人打架,那就麻煩了。所以我一過去就跟他講到:「這位先生,我有氣喘」。戒律有開遮持犯,這個妄語可以開,但是妄語要開有一個先決條件,絕對是可以利益他人,絕對不是為自己掩過飾非,這個很重要。
我就這麼樣跟他勸告,希望他不要抽煙。結果他可能沒有被人家勸過,突如其來的勸告,他也不知道要講什麼,瞪著我,很想講話又講不出話來。這個時候我依然看著他,要「貽吾色」,你可不能馬上臉就變了,那就結惡緣。我們「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不要再跟人家起衝突了。依然笑著,然後慢慢,你不能這樣就轉過來,要慢慢緩和轉過來,繼續拉著桿子,然後我就閉上眼睛。我們很清楚,眾生與我皆一體,所以我用至誠的心祈求他的覺性可以起覺照,我就開始幫他念佛,就一直念,心情也很平和;差不多念了二、三分鐘,我吸了一下,沒有煙味了。後來下車,剛好有兩位老師跟我一起坐車,他們一下來就跟我講,這位朋友在這個過程瞄了我兩眼,就這樣看一下,然後又看一下,看完以後就把他的煙熄掉了。
所以確實,人都有良知,要靠我們去喚醒。而喚醒的態度很重要。再來,喚醒的時機也要對。《弟子規》告訴我們,勸父母的時機在哪?「貽吾色,柔吾聲」是態度,「諫不入,悅復諫」。所以你看,經典句句都是精髓,都沒有廢話。時機在哪?察言觀色,高興的時候勸。看爸爸很高興,「爸爸,你看你現在精神多好,少吃一些肉身體更好。」「好啦好啦!」滴水穿石這樣勸,要有耐性。所以「悅復諫」,要有不厭其煩的耐性。這個時機除了高興的時候,還要看情況,比方說你在勸他的時候旁邊有人,適不適合?所謂「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要私底下沒有人在的時候好勸,因為大人最重視的是什麼?現在台北面子一斤賣多少?我現在生意做得滿大的,在全世界收購面子。道業要有增長,首先一定要把面子賣掉,待會再麻煩師姐幫我準備一個桌子,我來做生意,來買面子。所以自己要放下面子,但是對人要能顧及他的面子,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所以人前不可以跟他對著幹,要私底下來講,他比較能夠接受。
再來,用真誠的心不厭其煩的勸。您現在假如勸一個朋友,他馬上後不再造,您有這樣的朋友舉手。假如有,一定要告訴我,我們現在弘揚文化太缺人才,他一定是顏淵轉世,不是普通人。所以我們有這樣的認知,就用一分寬恕的心去包容,你愈有寬恕的心,愈容易讓對方的慚愧心提起來。所以,有一些人必須勸一年,有一些人必須勸十年,還有人必須勸三十年,有一些人下輩子再說。下輩子再說,現在要不要勸?要!你現在不勸,他下輩子更沒機會。而且你在勸的時候能不能說,這個就是蔡老師說的,下輩子才勸得動?那就錯誤了,這個態度就不真誠。所謂無住生心,你這樣看他,你勸他一定有反效果,因為他從你的眼神當中看得出來,你不相信他可以變好。所以勸別人是我們的本分,我們的真誠自自然然做的事,不要去求對方要馬上有什麼回饋回來。這個是我們在勸當中,可以觀照自己的存心、自己的方法。
當然,勸的時機也要成熟,勸才有效果。所以在《論語》裡面有提到,「君子信而後諫」,別人相信我們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勸諫他;「未信則以為謗己也」,信任還沒建立,你就去勸告他,他覺得你在毀謗他,你看他不順眼。所以,信任是勸諫的先決條件。其實當一個人有真誠的時候,他一定會把方法、態度找到。我們在人與人關係當中,如何建立信任?我們看到很多的朋友人緣特別好,很羨慕他。那沒有用,要能看到他為什麼能贏得大家對他的認同、對他的一種向心力,最重要他一定懂得什麼?付出。諸位朋友,「大道不器」,所以學東西要懂得舉一反三,大的道理絕對不是只有在某個時候才能用。
人與人不外乎五倫關係。所以父子要建立信任。如何建立父母對我們的信任?當然孝順要做好,當你孝敬得愈好,你父母往生得度的機緣就愈成熟,這是相連的。再來,君臣關係要不要先建立信任?您能不能第一天去上班,上完班以後,走到老闆的辦公室跟他講,「老闆,告訴你,你用到我是你的福氣,因為我這個人特別正直,有話就講,所以今天上完班,觀察到公司有十個缺點,您看一下」。老闆很有修養,也沒生氣,他說很好很好,你明天不用來了。所以信任要建立才好勸告,不然人家不舒服,你都沒了解清楚就亂批評。所以君臣關係要先付出,你表現得很盡職,自然而然領導人對你信任度就愈來愈高。再來,夫妻關係也是一樣,今天能不能媳婦嫁過去,第二天也一樣,列出十大缺點?然後跟先生、跟婆婆講,家裡要這樣改才會好,這個媳婦以後的日子怎麼樣?所以一個人到一個新的環境,必然要抓住多看、多聽,還有少說,最後付出,多做。這個原則隨時我們進入到一個新的環境都可以用得上。
多看、多聽的重點在觀察,因為我們付出要針對他人的需要,不然你會愈幫愈忙,而需要也就要透過我們的多看、多聽,所以要善於觀察。諸位同修,我看您也很有經驗,遇到一些朋友,跟他聊了幾句,看看他的觀念,就知道先給《了凡四訓》好,還是先給《認識佛教》好,還是先給《三皈傳授》好,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驗?那都是你在觀察他的根器,觀察他的知見狀況,進而再付出。很多同修很熱心,看到他對佛法有興趣,馬上十幾本都幫他準備好。一拿出去,馬上看到對方的臉很不自然。當他還沒了解的時候,其實他拿愈多,心裡上怎麼樣?愈有負擔。他拿了那個佛像,他覺得,哎喲!我自己住在寢室裡面,那個佛像很有壓力。他還不了解。所以不可操之過急。這是我們在勸告別人的時候,也要時時堅持這一分真誠的心。
《弟子規.出則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們能真誠待人,才能和睦相處。而這個真誠表現在哪裡?和睦是結果,因要能夠平等對待,才能感來這樣的一個結果。在明朝時候,有一個大臣叫鄭濂,他們家裡住了一千口人,七代同堂。你看,如何能夠讓一千個人和睦相處?不真誠辦不到。我們現在一家多少口人?三口、四口,都搞得不可開交。所以確實,我們的智慧、存心差古人很多,要懂得觀照、反省。鄭濂如何辦到?明太祖送了兩個大水梨給他,想要試看看,他回去怎麼分這兩個大水梨?結果他回去以後,端了兩個大水缸,一邊放一個,把水梨擊碎,這些汁都流到缸裡面,然後對著一千口人說,「來!每一個人喝一碗」。做到什麼?平等對待,沒有私心。他沒有私心,他最親的這些子孫佩服他,一些比較遠的親戚打從心裡認同他,說你看,他不是分給兒子多,而是分給我這個外甥多,贏得整個家庭的和順。所以這一分心也是真誠對待一切人。
好,我們這節課先講到這邊,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