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九集)  2005/2/21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29

  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早上講到朋友之間的道義、信義,也提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規勸,互相關懷,互相稱讚、讚歎。其實當你在讚歎別人的時候,自己已經薰到那一分香。再來是「不言家醜」,最後一個「通財之義」。財分兩種,有外財跟內財。內財就是用我們的勞力,用我們的經驗智慧去幫助他。俗話又說「救急不救貧」。諸位朋友,什麼是貧?沒有錢叫貧嗎?他沒有錢可以再有錢,只要他有志氣,只要他肯學習。所以怕就怕在他連志氣、連學習的心都不願意,那才是真正的貧窮。所以當對方他是這樣的態度,你可能拿錢幫助他,他愈來愈依賴,甚至於愈來愈覺得理所當然。可能我們本來是想幫助他,到最後反而害了他。

  所以幫助人也要用我們的智慧,不然會以善心行惡事。比方說,對方他沒有家庭責任感,他常常出去喝酒,來跟你借錢。你要不要借給他?不行。但是你也不會把他趕出去,因為這樣會結怨。你就把他找進來坐一下,你只要很有原則,他就動不得你的錢。但是坐一下,每次給他一句、兩句做人的道理,甚至於給他一些你在工作當中的實際經驗,或者自我砥礪的經驗,告訴他,讓他可以在智慧,或者在做事的能力上能夠有所積累。當然一定要準備一本書《弟子規》,拿給他。大人都要面子,你不要說:你給我好好學好這一本,你這一本都沒學好。不要這樣講,我們講話要善巧方便說:你有兒子,你兒子滿可愛的。反正你就挑好的講,你孩子很可愛,這一本給你孩子學,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但是我們中國聖賢人講,教育是「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我們為人父母要做好榜樣給孩子看。你又沒有說他沒有做好榜樣,對不對?就這樣子勸告他,相信一點一滴也會讓他的觀念慢慢轉變。這也是要來自於我們的存心,真正相信「人之初,性本善」,這樣的真誠、這樣的平等心我們才提得起來。

  所以我們有「通財之義」,這個財不只錢財,還指著我們的這些經驗、這些智慧。等他已經學習到這些經驗、方法、智慧了,相信他也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得很好。所以你這個幫忙,不只幫一時,還是幫一世。這是我們提到朋友之間不用言語的道義、信義。除了五倫關係應該有這些義務之外,我們也要回想今天有這麼好的聖賢教誨是如何產生的?是幾千年來這些聖哲人流血流汗,很多刻骨銘心的經歷,才留下了這些精粹的智慧,絕對不是偶然的。剛好我在好多年前,聽到我的老師釋淨空教授在談一段道理。他就說:全球四大古文明,現在只剩下一個。哪一國?中國,標準答案。是不是這四大古文明的老祖宗在神明面前,然後神明說:來抽籤,誰抽到了不用滅亡,誰就不用滅亡。那剛好中國的老祖宗抽到,太好了不用滅。是不是這樣?有果必有因。所以為什麼其他古文明滅了,為什麼中國沒有滅?決非偶然。所以我的師長這一段的敘述,讓我整個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因為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接著師長又說,因為老祖宗他知道太多的人生,比方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很多人到四十歲、五十歲突然回頭看看幾十年來走過的路,他會忽然有一種感慨。他說:假如讓我人生重來一次,我一定有很多過失不會犯。人生假如處處有這樣的遺憾,那就不圓滿。所以因為中國的祖宗他了解到假如智慧不傳承,那每個人的人生可能都要從頭開始摸索。所以基於對於他後代子孫,甚至於全人類的厚愛,他希望能把智慧幾千年傳承下來而不斷。所以就發明了一個傳承智慧的工具,叫做「文言文」。

  一個人能夠做出非常偉大的事,絕對都是從他那一念心開始的。所以有這一分慈愛就會有好的方法。所以老祖宗觀察到,語言跟文字假如不分開就傳不下來。比方說我們想一下,羅馬有沒有留下一些文字?有,羅馬還留下很多文章,現在誰看?歷史學家還不一定看得懂,考古學家。這些兩河流域有沒有文字留下來?有。現在沒幾個人看得懂,連字都看不懂,裡面的義理那更是不可能看懂。所以我曾經也跟一位朋友交談,他說他離開故鄉二十來年,再回去的時候,跟這些親友聊天,已經有很多詞語他聽不懂,或者我聽不懂。所以語言二十年就有一個小變化,兩百年大的變化。假如寫文章跟你講話完全一樣,那二千年前人寫的文章你有可能看得懂嗎?你絕對看不懂。所以了解到這一點,所有寫文章不用當時候的語言,用什麼?文言文。所以幾千年來所有智慧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寫出來的。當我們懂得文言文,我們可以直接當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弟子,也可以當孟夫子的弟子。所以這文言文就可超越時空去學習聖賢的智慧,所以文言文是我們老祖宗給後代子孫最大的恩澤。

  當我話聽到這裡,內心很慚愧。因為我的語文一直都不好,在高中的時候,常常上文言文都上到打瞌睡。突然聽完這席話,覺得老祖宗用他的生命來成就我們,而我們卻把它丟到哪裡?丟到垃圾桶裡面去。所以當場眼淚就掉下來,這是慚愧的眼淚。平常朋友幫我們端杯茶,我們都感謝得不得了,而老祖宗是幾千年來用生命在成就後代子孫,而我們卻視而不見。所以當場就起了念頭,一定要好好學習古文,好好學習聖賢經典。後來就開始打開《弟子規》、打開《論語》這些經書,突然感受到好像沒有以前這麼難,好像突然跟它距離怎麼樣?很拉近,看一句就歡喜一句。怎麼都會想這麼遠?高瞻遠矚。為什麼以前覺得很難?為什麼流完眼淚以後就不難?所以我從這件事也體會到一句教誨,叫「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諸位朋友,障礙在哪?心。自己覺得很難,它就很難。當你把這個障礙放下,它就不難。所以確確實實當我們那一念心懺悔了,那一念心真正把使命提起來,跟這些經典就很相應。所以諸位朋友,我能把文言文學得好,你們一定會學得更好。

  學文言文方法也很單純。李炳南老師曾經說過,你只要能背五十篇古文,你就能看文言文。你假如能背一百篇古文,你就能寫文言文。五十篇難不難?不難。《弟子規》就幾篇?沒那麼多,《弟子規》我們算六篇,入孝、出悌、謹、信、愛眾,親仁比較短,跟餘力學文,當六篇。您讀一下《孝經》十八章,其實讀五十篇古文不難,一百篇也不難,最重要在有恆心,「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所以我們可以一個禮拜背三百個字就好,三百個字不多。《弟子規》是一千零八十個字,所以我們一個禮拜背三百個字,一年可以背多少個字?一萬多個字,那實力就非常雄厚。所以確確實實成就都在持之以恆,你只要能堅持個一、二個月,保證你一定會愈學愈歡喜。因為文言文它的義理非常深廣,你每次念,悟處都不一樣。隨著我們的實踐,隨著我們智慧的開顯,可以愈深愈廣的去領受。

  所以今天我們當了炎黃子孫,我們就有信義、就有道義,應該把這些智慧承傳下去。要傳首先要什麼?承。所謂「繼往開來」,沒有承就無法傳,沒有承就會傳錯了。所以我們既有這個使命,就好好從自己做起。很多朋友就說:蔡老師,要像你這樣才能做。其實這都是分別。《大學》給我們的教誨,一個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而致知在格物」。所以已經把整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都講出來了。有沒有規定哪一個行業才可以做?沒有。每個行業、每個年齡層都可以做到。所以首先要從「格物致知」下手。格物,格除物欲,格除壞習慣,當場都可以做。當我們欲望能夠放淡,心志清朗,自然就能誠意正心。開始從自己的言語行為去修正。當我們修正,家庭就會變化,工作的場合也會變化。這樣你就是孔老夫子的好學生,我們中國聖賢教育的好招牌。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大時代當中,去盡一分炎黃子孫的職責。

  我們從五倫關係找到了人生的角色,人生的定位。當我們站穩腳根,自然就能夠步履踏實,一步一步讓人生走得充實、走得有價值。我們看經文,一起把它讀一下: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凡出言,信為先』。所以我們要言而有信,對自己講出來的話絕對要放在心上去實踐、去履行。在春秋時代有一個人叫季札,吳國的季札,有一次君王派他出使到魯國去,季札在旅途當中經過徐國。我們說春秋時代是非常多的國家,所謂八百諸侯,所以路途過程也經過一些國家,來到了徐國。徐國國君就請他吃飯,宴請他。坐下來吃飯的時候,徐國國君都沒看他的臉,都一直盯著他身上背著那一把寶劍。因為那一把寶劍非常莊嚴,所以徐國國君掩飾不住他對那一把寶劍的喜愛之情。季札心裡就想,他是很歡喜我這一把寶劍,但是以前寶劍是代表什麼?身分。所以出使其他國家,這個配劍是必要的禮儀,所以現在不能送給他,要等辦完事以後才可以送給他。所以季札心裡面就起了這個念頭。後來順利出使魯國,回來又經過徐國,他就去拜訪徐國國君,要把寶劍送給他。

  結果不巧,徐國國君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去世,所以季札知道以後,就前往他的墳前給他祭拜。祭拜完了,隨手就把寶劍吊在墳旁的樹上,就要走了。他的隨從就叫住了:主人,你這樣做會不會太過?因為你從來就沒有親口答應要把這把劍送給徐國國君,而且縱使你答應他,他也已經死了。季札就對他的下人說:我的心早就已經答應要給他了,怎麼可以因為他死了,而違背我的心?所以就講出了一句很感人的話,「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怎麼可以用死來違背我的心,違背我的承諾?所以古代人的信不只在言語上,連一個念頭他都不願違背,不願違背別人也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所以我們看到古代人,我們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剛好前年我在楊老師家住了半年,有一天早上老師就說:昨天她作夢,夢到到了一個很深的地窖,地窖都是怎麼樣?一片漆黑。結果走進有很多的書櫃,把這個書櫃打開,每本書上面都有厚厚一層灰塵。把灰塵拍一拍一看,四書五經。所以楊老師做了這個夢,她就起了一個念頭,一定要盡自己這一生弘傳文化。所以就是因為有這一念心,她不願意自己違背了這個心,所以後來有機會到海口去發展,她就帶著我一起去。又因為上了山東曲阜,更體會到文化的退喪太嚴重,所以又在北京創辦了大方廣文化公益網。所以老師她所守的信用不是白紙黑字,也不是對任何一個人的言語,而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承諾。

  這些書有很多塵埃,要靠我們每一個子孫用真誠去把它拍乾淨。不只要拍乾淨,還要怎麼樣?把它打開來好好讀。再來?好好做。不能只有讀,要做。我們回想一下,當初文言文會被廢掉,原因在沒有人讀文言文嗎?是不是?不是。反而是讀很多文言文的人起頭把它廢了。所以書讀多不見得有用。所以《弟子規》說「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些中文碩士、中文博士是拿來長浮華,拿來得他的名聞利養。當他沒有力行,他對那些道理解得就是空的、是虛的,所以久而久之,言語跟行為漸行漸遠。而當他去教中國文化的時候,受教的人心裡是什麼感受?說一套做一套,這就不是弘揚文化,而是什麼?毀謗文化。

  所以確確實實整個文言文會有這樣的浩劫,問題不在那些廢除文言文的人。那些廢除的人只是導火線,真正的原因在哪?真正的原因我們要找出來,不要再把責任往外推。真正的原因在讀書人沒有言行一致。假如讀書人都把《大學》、把《中庸》、把《弟子規》演出來,所有接觸他的人會不會把文化毀掉?不可能。甚至於會跟你一起怎麼樣?起而效法。所以我們看看幾千年來,這些奉行聖賢教誨的人都是得到萬民的擁戴。像在海口出了一個名臣,明朝的海瑞,我們都聽過「海瑞罷官」。我到一個地區去,很習慣去參訪當地的一些名人,歷史上留名青史的人。因為都有他用他的心寫下的歷史,都有他用心對國家社會的奉獻。我們可以去「見人善,即思齊」,也可以了解到他在這一個地區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一進到海瑞墓,看到了兩行字非常震撼。海瑞說到「粉身碎骨全不顧,只留清白在人間」。諸位朋友您從他這兩段話可以感受到他是什麼樣的德行?非常的清廉。

  所以當我看到海瑞這樣的氣節,又看到他一生的介紹。看完了很感動。因為海瑞只要到一個地區去當官,所有當地的貪官污吏還有惡霸,他還沒有到,這些人都趕快溜之大吉,因為他知道海瑞是剛正不阿。所以只要他到的地方,人民都是普天同慶。所以一個真正把聖賢教誨做出來的人,有沒有可能被反對?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當海瑞最後在南京任職,後來去世。去世以後,中國人非常強調落葉歸根,要把海瑞從南京移回海南。當要靈柩在南京城移動的時候,所有的人民都自己穿著孝服,如喪考妣,就好像失去了父母一樣悲傷。所以我們從這裡看到,得道者多助。真正力行正道的人一定會贏得民心。所以為什麼我們的文化文言文會被廢,不要怪別人,怪所有我們讀聖賢書的人沒有好好把它演出來。所以只要我們現在學一句做一句,相信一定可以扭轉世人對於文化的誤解,而且會更進一步起而落實,起而學習效法。所以當我們心上已經起了一個要替家庭,要替社會,要替祖宗付出的心,我們就要時時信守我們的承諾。

  言語也不能挑對象,守信用一定要童叟無欺。不是做生意才童叟無欺,應該是對待一切人,只要言出都要必行,不然你就要先考慮清楚再答應。所謂「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只要考慮清楚,答應了,就不可以後悔。在漢朝時候有一位太守叫郭伋,剛好他路過他管轄的區域,到了這個地區,很多的小朋友,幾十個小朋友圍過來跟他問好。小孩子很天真說:太守,你下一次什麼時候還到我們這裡來?郭伋對孩子也很恭敬,孩子的話他也沒有怠慢。他開始算可能幾個月之後的某一天我又會到這裡來巡視。所以就跟孩子講了那個日期,結果孩子歡送完他就散了。

  結果後來等到下一次他到這地區來巡視,剛好比他講的那個日子早了一天。所以他的隨從很自然的要進去。他就說:不行,我已經跟孩子有約在先,所以今天我們就在郊外的野亭子下住一晚。然後等到約定的那個時間到了,郭伋才進去。結果,果不其然這些孩子也在那裡等他。所以漢光武帝對郭伋非常的尊敬,還稱讚他「賢良太守信之至」,他的信用已經到了極至,沒有缺陷。郭伋最後活到八十六歲,無疾而終。所以我們的信用也要不分年齡,甚至於不分長幼貴賤。對任何一個行業的人我們也都不輕慢,都信守我們的承諾。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假如我們不守信,還要找一些藉口,詐是欺騙,妄是花言巧語,來掩飾自己的失信,那可能就造成「倘揜飾,增一辜」。到最後人家又了解到你不願意去承受你的失信,那你的名聲可能就會愈來愈差。當然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很有可能你確實很想守信,剛好生命當中出現一些狀況讓你無法實現諾言,這個時候怎麼辦?世間的事一個字可以解決,「誠」。我們坦誠布公,因為今天他真正了解你的情況,又了解你的誠意,他也會退一步。因為再怎麼逼你也怎麼樣?沒有用。可是你假如繼續掩蓋,他就會愈來愈憤怒,愈來愈不悅,到時候就很難收拾。

  所以與別人的信諾絕不可以拖延,愈拖愈難解決。我有一個朋友,是他的親人攬了很多債務。他也很有責任要去償還,他自己也很緊張,怕對方態度很不好。後來他的朋友建議他,你就坦坦誠誠跟他們談:我就是這樣,你們現在在做其他,比方說更惡劣的報復,那你們沒得好處,我也沒得好處。我現在是誠誠懇懇要來還錢,我一個月還你們多少,都跟他們很坦誠的講出來,後來結果也很順利。所以世間處事做人的方法,我們不要把它想得太複雜,應該是用誠信去對待。下一句。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所謂言多必失,話確實不可以滔滔不絕。因為你滔滔不絕,很多話還沒有思考清楚就怎麼樣?可能就說出去了。結果一出去就怎麼樣?收不回來。所以夫子才說「三思而後行,三思而後言」,所以言語也要謹慎。在《易經》裡面有提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吉祥的人言語怎麼樣?少,急躁的人言語很多,因為你看一個人滔滔不絕,他的心安不安?不安,很急躁,很沒安全感。當一個人處於這樣的心境就很容易說錯話、很容易得罪人。那你心亂,俗話說「禍不單行」,那都是心沒有主宰,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犯過失,所以心要能靜得下來。當言語少的時候心就比較平和,人心一平和,對於所處的環境、所發生的事就可以明白清楚去觀察、去觀照,就不容易出差錯。

  諸位朋友,不要聽完這一段之後,回去都不講話。該講的時候還是要講。像我從小就很熱心,然後後面再加兩個字「過頭」。所以一看到別人不用功念書,我就霹靂啪喇在旁邊跟他講,他已經聽了頭都快怎麼樣?都快暈了,我們又沒有敏感度,要適可而止。在念高中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有交女朋友,我都沒有交女朋友。為什麼?因為那些同學都不喜歡講話,然後臉看起來就很酷。很酷,好像就容易交到女朋友。所以我就開始裝酷也不講話,一天都不要講。結果我想說要堅持一段時間,後來堅持一天以後,我說:還是算了罷!人還是要當自己好。

  當別人真正需要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引導他,去規勸他。但是時機不成熟的時候,確實也不要講太多,可能會讓人生煩惱。所以這個進退之間,緣分的成熟與否,這也不是用講可以講清楚,還要諸位朋友自己去累積經驗。那可以用孟夫子一個方法,叫「觀其眸子」,比方說你跟他談《弟子規》很重要,然後舉了幾句經文「置冠服,有定位」,這對你孩子做事的能力有直接相關。你這麼一講,他的眼睛就放光,發亮了。那你要不要說:好,今天就講五分鐘就好,我回去了。這樣好不好?這樣就沒有隨緣。當緣分成熟,我們可以順勢而為。另外一個人你跟他講了,講了五分鐘,他眼光呆滯,你要不要再講兩個小時?要不要?那就太攀緣。所以時時刻刻觀察緣分的狀態,緣分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假如我們學經文都學成靜態,那就學呆了。

  「話說多,不如少」。所以多話不如少話,但是一講話就一定要是好話,都是可以利益別人。所謂講利益語、講柔軟語,讓人家聽了很舒服;要講誠實語,要講智慧語,成就別人。有一次我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接到的時候哭哭啼啼,就聽到她說她先生有諸多的不是,一一把十大罪狀都列出來。等她講完,情緒稍為比較緩和,我就跟她說:我說你都已經有小孩了,家庭要好好把它經營好。在家庭生活當中,你要抓住一個態度,所有的人怎麼做那是他的事,你要先拉回來,他對不對那是他的事,我對不對那最重要。所以先不要去看先生的不是,要先看自己,我當太太有沒有當好?我當媽媽有沒有當好?我當媳婦有沒有盡力?假如我們都沒做好,還去說別人,那跟別人是一般見識,那我們哪有資格還在這裡生氣罵他?我們不是跟他一樣?那罵他不就是罵自己,對不對?你罵他就是因為他沒盡責任,可是我們也沒盡。

  所以當一個人能夠回到先從自己檢討起,心就平息許多。由於那一分平息,由於那一分盡責,慢慢就會讓先生生起慚愧之心。所以人,現在往往很多家庭情況都愈來愈複雜、愈嚴重,往往都是遇到情況意氣用事,他這樣,我也敢,都用那種報復,結果家庭毀了,孩子也遭殃,所以我們要理智應事。我講完以後,我這個朋友她就說:蔡老師,我打電話給你以前,已經打給我好幾個朋友(我這個同事也都是打給女的朋友),她們的答案都跟你不一樣,她們都說非常的時期一定要用非常的手段。她們都不了解,我們古語說「寧拆十座橋,不破一樁婚」,橋斷了還可以建,婚姻假如破裂了,破鏡怎麼樣?很難重圓,那碎片撿起來都合不回去。所以言語要謹慎。到時候你給她建議這樣的男人跟他離婚。到時候她意氣用事離完了,後悔了,她三不五時打電話來:都是你害的!我看你這一輩子都會覺得很難受,又看到她的小孩,等她的小孩說:都是你害的。你可能每天睡覺都睡不好。

  所以我們與人交談,一定要抓住一個原則,你抓住這個原則,你的朋友一定會把你當知己看。什麼原則?只要跟朋友談天,談到家庭工作的事,一定讓他自我反省。當你都引導他往自己身上找問題,那才能真正化解。而往往他在反省當中,情緒就能夠平和下來。所以不管他有沒有照你的話做,假如他沒有照你的話做,一段時間之後他會說你講得很對。假如他真正有照你的話去做,他會到你面前來謝謝你,讓我沒有意氣用事。甚至於他的太太也來謝謝你,都有可能。

  所以我們抓住這個原則,因為人與人在言談,往往很容易受情緒感染,情緒影響。但是可要切記,不可聽片面之詞,不可聽一面之詞。你相不相信夫妻吵架講出來的版本幾乎是什麼?完全兩邊,那誰對?一定有一個事實真相。人往往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所以你不能聽先生這麼講,你就被先生的話、言語給你影響,就對他的太太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這樣就失去客觀。所以你聽歸聽,也要從中去分辨哪些話是對的,哪些話是錯的。然後在敘述當中,你就告訴他,你太太這樣是結果,原因在哪裡?這句話好不好用?他才會冷靜。他太太今天發脾氣,可能只是導火線,那一股怨氣已經積累了多久他都不知道,他只在那裡氣半天:她怎麼可以罵我?他不了解這一口氣背後已經凝聚了多久的能量,所以你這麼引導他原因在哪?他才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所以以和為貴,與人交談絕對不可再製造紛爭、製造糾紛。

  「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所以事實如此,我們就直接講出來,絕對不可以再去找藉口,絕對不可以再去掩過飾非。比方說,我們答應爸爸,答應媽媽買什麼東西。結果一進門,媽媽說:醬油?我們一定要馬上怎麼樣?對不起,我錯了。那個「我錯了」好不好講?好講。你久沒講就很難講。所以只要我們有過失,沒有守信,一定要當場道歉,對方也會覺得比較能接受。假如這個時候你又說,我最近很忙,又忙什麼、忙什麼,還解釋一大堆,愈解釋人家心裡愈不舒服。所以「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言語是人與人之間互動頻繁最多的。所以言談假如能夠非常文雅,那在無形當中,交談當中,都會提升一個人的氣質修養。諸位朋友有沒有感覺,我們這幾天的氣質特別好。所以磁場很重要,環境很重要。所以我們要把家庭言語的氣氛經營成什麼樣,自己要很清楚。當為人長者,為人父母,甚至於你是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你在言談當中不急不徐,你在言談當中都是給人鼓勵,給人稱讚,給人利益,給人智慧。那相信你這個家跟你這個團體、這個企業一定會收到上行下效的效果。所以我們不要太擔憂,常常都說外面污染這麼多。你只要把大本營先守好,情況就不至於太糟。那往後又可以在家裡面,常常放楊淑芬老師講的《弟子規》,放這些聖賢人講經的《弟子規》,這樣就會潛移默化。這節課先上到這邊,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