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隨緣開示  (第二十六集)  1999/12/14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32-167-0026

  諸位同學,大家好!上一次我在澳洲,一位天主教的神父告訴我,過去這一個世紀,這一個大世紀,我們認真的反省,知道有許多事情做錯了,招致種種災難與不幸,希望在下一個世紀,底下的一個一千年,我們能將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這是佛法裡面所說的真正的覺悟。一般宗教真正修行人,幾乎都有同樣不同程度的覺悟,這是好現象。中國古人所講的否極泰來,苦盡甘來,人在大劫難當中有所省悟。

  我們學佛,得到佛菩薩的教誨,每個人受益淺深大小不一樣,這個原因在哪裡?是我們對於信仰的程度、奉行的程度不相同所造成的結果,但是比一般人總是容易覺悟。在這個災難頻傳的時代裡,實在說我們要從自己改過自新,不論別人,從自己本身做起,不再做錯事了,不再做壞事了,要克服自己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四弘誓願」教我們發心之後第一個是斷煩惱,煩惱習氣要不斷,我們的信願行都不能落實,信願行全是假的。

  最近有幾位同學去受在家菩薩戒,出家的同學三壇大戒都受過。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破戒?我們有沒有犯戒?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像不像一個菩薩?這是我們自己要常常反省的。戒受了做不到,不要說戒律了,佛菩薩教誨我們做人基本的十善我們有沒有做到?從「淨業三福」裡面去看,必須具足十善才能受三皈,具足三皈才能受戒。我們今天「三福」的第一福都沒有,第二、第三是假的,不是真實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俞淨意遇灶神記》裡灶神所說的,你沒有做這些事情,你是沒有遇到緣。平常你還有沒有這個念頭?大乘戒裡面,起心動念就破戒了,就犯戒了,不必等有行為。口業可以說是從來沒有間斷過,有意無意,「妄語、兩舌、綺語、惡口」,哪一天不造?念頭裡面貪瞋痴慢。我們不說別人,自己認真反省一下,我從自己本身改起。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說得好,我自己改過都來不及了,我哪有時間去看別人過失?人家之所以能夠修行證果,就憑這種心態。

  我們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也聽經、也聞法、也修行,還落得今天這個地步,而且每況愈下,自己想一想,我該不該墮畜生?該不該墮餓鬼?該不該墮地獄?不必問別人,憑著良心去反省檢點就明瞭了。了凡先生勸人發三種心,第一個發「恥心」,知恥。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改過自新?說老實話,不知恥。什麼是不知恥?我不如別人就是恥辱;什麼人?諸佛菩薩。無量劫前我們跟他是平等的,為什麼他修行證果,我今天還落到如此地步?這是大恥辱,今天還不知道痛改前非。孔夫子告訴我們「知恥近乎勇」,那個勇就是佛家講的精進,唯有知恥的人才能夠發憤勇猛精進。我們這一生披著袈裟,將來墮三惡道,還有哪一個恥辱比這個更嚴重的?

  第二個要有「畏心」,畏懼。天地鬼神確實是有,不是騙人的,不是迷信。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下下品往生的人,天眼洞視,天耳徹聽,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人只有自欺,欺不了天地鬼神。我們什麼時候才覺悟?什麼時候才回頭?在這個大時代裡頭,能照顧自己就會有成就,不要去管別人的,六祖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要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世間人之善惡,你是白痴。白痴哪裡會成就?「不見世間過」是見如不見,絕不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裡頭,這個叫不見,他真有智慧。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裡,這大錯特錯,這是把別人的過失拿來做自己的過失,你說這個人愚痴不愚痴?還有一等人,還怕自己罪孽造得少,過失不夠多,到處打聽別人的過失。古德告訴我們,「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這兩句話是至理名言。所以修行人,真正修行人,知道的事情愈少愈好。這個事情與自己沒有關係的不要知道,知道,增長你自己的煩惱執著,增長你自己的業習,業障習氣,何必要幹這種事情?

  我學佛四十八年,我的長處就是知道事情太少了。我不但不打聽別人的事情,你們常常跟我接觸的,稍微留意一點你就了解,多少人跟我見面,我從來沒有問過他:「你姓什麼?你名字叫什麼?」更不可能問他:「你住在哪裡?電話號碼多少?」絕對沒有。只有別人找我,我從來沒找過人。我認為這個與我沒有關係,我不需要知道,絕對不打聽別人的事情。有人來跟我說別人的是非,我立刻制止。為什麼?我不想聽。所以有人:「法師,有人說你的壞話」。我說:「好,到此為止,我知道了,別再說了」。為什麼?說我的人都是認識的人,我希望保持我們最初認識最好的印象,不要把形象搞壞了,我心目當中人人都是善人,所謂說是非不高興,那是他一時的誤會,我不會把它放在心上。所以我的生活很自在、很幸福、很美滿。幸福是自己找來的,不是別人給你的。

  你的心善,善的標準是什麼?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心善!我天天在這上下功夫,天天在這上努力精進。眾生的事情,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他,我就做得很圓滿了,問心無愧了。他聽不聽是他的事情,他懂不懂是他的事情,他能不能做也是他的事情,與我不相干,我不能過問。諸佛菩薩都不過問,我又何必多事?念頭善,念聖人的教誨,每天讀經念聖人的教誨。把你的善心、善行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是行善。天天有這三善,時時有這三善,我們前途一片光明,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對得起釋迦牟尼佛,對得起菩薩們,對得起祖師大德,也對得起一切眾生。災難不足以畏懼,生死不可怕,捨身受身,換一件衣服而已,愈換愈好,愈換愈莊嚴,都在自己,要知道與任何人都不相干。

  了凡先生第三教給我們要發「勇心」,勇猛改過。恥心是真心懺悔,勇心是真正改過,唯有懺悔才知道改過,才真正肯幹。他說得很好,世間讀書人不能夠希聖希賢,學佛人不能夠成佛作祖,缺乏這三種心。所以起心動念、待人接物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還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諸佛菩薩無我。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無不是恆順眾生,絕對不是以我為中心,是以一切眾生為中心,不是叫眾生隨順我,是我順眾生。

  在恆順隨喜當中成就功德,成就什麼功德?戒定慧。恆順,如理如法,成就戒學;恆順,能夠保持自己心地清淨不受污染,定學,順境善緣不起貪愛,逆境惡緣不起瞋恚,在一切境界當中,修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定學,這叫禪定。禪定不是面壁,不是盤腿打坐。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性相、理事、因果,清楚明瞭,通達無礙,慧學。這叫做「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種修學的方式,諸位仔細看,《華嚴經》末後「入法界品」,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行願品》這兩願的落實。大乘菩薩怎樣修行成佛的?人家戒定慧三學沒有離開社會、沒有離開人群、沒有離開大眾。他為什麼能成就?他有恥心,他知恥,他有畏敬,他有勇猛精進,所以他成就了。我們今天讀到這些教誨,明瞭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決定不能做傷害任何眾生的事情,一定要回頭,一定要修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才能夠消除眼前的劫難。

  千萬不要以為中國、外國古老的預言不可靠,你要這樣想法你就錯了。我們不看預言,看人心、看造作,善因一定感善果,惡因必定有惡報,這是真理,永恆不變的。業報裡面有共業、有別業,我們自己好好照顧自己、好好認真修學,共業裡頭有別業。當然能夠有緣分去影響別人,幫助別人,這是自利利他,功德更殊勝了。

  好,今天時間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