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第十八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29-507-0018

  我們先把經文念一念: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這段經文是接著前面來的,觀世音菩薩將他自己修學的法門,菩薩自己敘述他修行成就的這段經歷之後,當然也是提供給我們做參考的,也是為我們做一個修行的榜樣。特別是觀世音菩薩,對我們中國人來說緣分特別深,真正可以說得上「家家觀世音」。念觀世音菩薩的人這麼多,為什麼不能夠成就觀世音菩薩?

  菩薩說完之後,世尊是釋迦牟尼佛,放光來給他印證。所以經文裡面講「從其五體同放寶光」,五體就是五根,因為意根在內看不見,在外面的就是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放光;換句話說,全體放光,這就是代表圓通法門。遠灌佛菩薩頂,這是表一一圓通皆是無上大佛頂法,如來以之為密因,菩薩依之修學萬行。釋迦牟尼佛這樣表現,十方如來也有回饋,「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這是諸佛如來的回敬,代表佛佛道同。來灌佛頂以及灌諸菩薩頂,這是表因果一致。在楞嚴會上,是以二十五位菩薩代表菩薩修學的一切行門,所謂六度萬行。這個二十五,它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綱領。無量的行門,不外乎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所以十八界加七大這就是二十五,二十五法門是從這個地方來的,它就代表所有的行門。二十五位同證大佛頂法,同成佛道,由此可知,法門沒有勝劣。我們在經裡看得很清楚,每一位菩薩說他自己修證的都是第一,沒有第二;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第一,從來沒有第二。為什麼?因為每一門都能夠圓成佛道、圓滿成佛。既然門門都第一,為什麼我們特別要選觀世音菩薩這個法門?那就是說觀音菩薩的根性與我們很接近。娑婆世界的眾生在六根上來說,確實耳根最利,我們往往看東西看不清楚,聽能聽得清楚。所以諸佛菩薩在我們娑婆世界度眾生的方式,就是以音聲為教體,講經說法,以這個方式為主要接引大眾的方法。

  聽,實在講要會聽,不會聽的,聽一輩子不開悟;會聽的人,一句、兩句他就開悟了。這個問題,與我們自己善根福德因緣有很大的關係。因緣是什麼?遇到一個真正善知識,他善說,這是因緣,是可遇不可求的,他能把真正扼要的東西給我們指點出來。可是如果我們自己善根福德要是不具足,縱然諸佛菩薩來給我們說法也是枉然,自己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我跟諸位說這個話,句句都是實話,你們在過去生中親近無數的諸佛如來,你們沒開悟。不要以為我曾經親近過諸佛如來,我怎麼還沒有開悟?你們想想,釋迦牟尼佛當年住世的時候,聽他講經的人有多少,幾個開悟?六祖大師在曹溪三十七年,聽經的幾萬人,開悟的四十三個。為什麼不開悟?善根福德不具足,因緣具足了,善根福德不具足,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諸佛菩薩希望你開悟,沒有法子勉強。所以佛在一切經典裡面勸勉我們,要修積善根、修積福德。而我們眾生只曉得享福,不知道修福,福報享盡了再到三途去受罪,搞這一套。將佛祖的教誡完全當作耳邊風,這是我們之所以不能成就的根本原因。

  善根與福德,我們在講堂裡常常講。為什麼常講?時時刻刻提醒諸位。我講得很簡單、很清楚,什麼叫善根?信是善根、解是善根。我們對於佛菩薩信不信?說老實話不信。不要以為你現在出家,你天天早晚功課都不缺,你不信。信佛好難!口頭上說的信,不是信,那不算數的。信,首先跟你講六道輪迴、因果報應,你信不信?你信不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要是信了,你就不敢做壞事,你曉得我造惡業將來要受惡報。你看這個信的作用多大!還做壞事情、還打妄念,換句話說,根本不信。所以這個字難,不要把這個字看容易了。信了以後才會解,你們今天聽經,常常在這裡聽經,對經的意思不了解,你們記的那些東西都是皮毛,真正重要的東西一個字也沒有記著,不解。為什麼不解?因為你不信。如果你要是信心具足,你聽經不一樣,就不相同,縱不能開大悟,有小悟。所以你不能夠理解就是因為你不信,你那個修行怎麼不是盲修瞎練?

  此地世尊以及他方世界諸佛來放光表法給我們證明,觀世音菩薩修行是值得讚歎的,連同前面二十四位,每一位菩薩、每一個法門都值得讚歎。後面這一句,是講六塵都說法,「林木池沼皆演法音」。如果諸位具足信解,六塵說法,不僅這是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華藏世界六塵說法,我們眼前的六塵又何嘗不說法?只是你不信、不解。如果具足信解,眼前六根接觸六塵,六塵無有一塵不說法,無時無處不說法,就在眼前。可惜你見不到,你得不到受用。具足信解的人,他見到、他得到受用。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與會的大眾具足信解,這句話是形容開悟,這一開悟就見性,所以法喜充滿,得未曾有。『一切』就是指大眾,這一切大眾『普獲金剛三昧』,這兩句就是他的悟入,也就是我們講他證得的,他得到金剛三昧。他悟什麼?十八界、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現在無處無時六塵不說法,這話不假,十八界、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怎麼不說法!我們是有眼不見、有耳不聞,原因在哪裡?不信。因為你不信,所以才不解。

  明天我們啟講《華嚴經》,這次講《華嚴》從頭講起,講的方式採取選講,就像我們從前在此地講《大智度論》一樣,我們一次講一卷,《八十華嚴》跟《四十華嚴》合起來,除掉重複的部分是九十九卷,九十九卷加上前面卷首有個「綸貫」,綸貫就等於玄義一樣,我們把它合進去就是一百卷,我們一百次講圓滿。當然不能像我們講堂講經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細細給諸位解說,不是這個講法。這一卷裡有哪幾句重要的經文,什麼叫重要?針對我們的毛病就是重要的。我們現在害的是什麼病?這個藥正治我的病,對我就最重要,是以這個方式來選擇。重要兩個字是因人而異,你看藥店裡的藥哪個藥重要?你害的是胃病,治胃的對你最重要,治肺病的對你不重要,你沒有肺病就不要它。那個害肺病的,治肺病的藥對他最重要,治胃病的藥對他不重要。佛法也是如此,一部《華嚴經》裡面包含了一切法門,我們要在每一卷裡選擇針對我們現前毛病的那些經文,提出來給諸位講解,不是一句一句來給大家細說。我們這次講的《華嚴》是《華嚴經》選讀,從裡頭選出來,選讀這個經文,全是講經文,可是選的一次一卷,這個機會也是非常的難得。要完完整整的講一部經,我們的《華嚴經》從民國六十年講起,今年七十二年,整整講了十二年,才講一半多一點,像這樣的進度講下去,還得要十二年。所以大家聽了不耐煩,沒有持續的力量,這是末法時期無可奈何的方式。

  古時候這些經都是在叢林寺院裡面講,一個寺院裡至少也住幾百人;一個人、兩個人一個寺廟,在古時候沒聽說過,連住茅蓬都沒聽說過。你們看看《虛雲老和尚年譜》,看看他老人家《年譜》裡頭寫的,那還是最近的,民國初年大陸上的茅篷,茅蓬最少也有十幾個人,多的有三、四十個人。茅蓬也有那麼多人,一個寺院至少是兩百人以上,大的寺院有幾千人。我們在《壇經》裡面所看到的,五祖道場就一千多人,六祖大師的道場差不多有三千人,那叫道場。所以他講經,他天天講,一天講八個鐘點,每天繼續在講,一年講一部。清涼大師在世,《華嚴經》講了五十遍,我想一年講一遍,講五十遍。他在寺院裡住十年他就聽十遍,住二十年他就聽二十遍,所以他有受用。清涼大師不必說,他講都講了五十遍,你想想這裡面的義理、修行的方法、境界,他熟透了!這才能辦道,解了以後才能修行。淨土法門雖然是講先行後解,這觀念都錯了,如果是只有行不必解那更錯了。你們看看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念佛法門是解與行同時並進的,其他的法門是先解後行,念佛法門是解行同時,不是說不要解。不解,我昨天跟大家講,現在你們自己要好好的想想、好好的反省反省,我們二六時中是不是在那裡增長無明、增長邪見?如果二六時中增長無明、增長邪見,這就不得了,必定墮落。

  功夫上軌道的人,每天二六時中常生智慧、常住三昧,這就是功夫在道上,這是真精進。像此地講的,這一切大眾「普獲金剛三昧」,金剛是比喻最堅固的三昧,三昧是定、是禪定。什麼叫做定?什麼叫做禪?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不執著一切相就叫做禪,一切境界裡如如不動就叫做定,這是六祖大師說的。永恆不變就叫金剛三昧,決定不變、決定不退轉,這是金剛三昧。所以修行不是什麼境界不接觸,不是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雖然沒講完,也講了一大半,五十三參修什麼?就是修禪定,就是修金剛三昧。什麼境界他接觸,不是不接觸,接觸怎麼樣?就是《金剛經》的兩句話,那就是禪定,「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禪,如如不動是定;六祖大師的「教授坐禪」那一章,等於《金剛經》這兩句經文的註解。

  你修行修什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著相、不取相,在這裡面鍊不動心,心才一起分別就墮邪見。如果沒有分別,一切無知,外面境界善惡是非都不曉得,那墮到無明。境界又清楚,清楚又不執著,這叫禪定;換句話說,一切事比什麼人都清楚。我跟你們講,不但眼前的事情清楚,過去的事情清楚,未來的事情也清楚,沒有一樁事情不清楚,了了分明,這就叫增長智慧。雖然清楚,在境界裡絕不起一念、絕不起一點分別,像鏡子照外面境界一樣,照得清清楚楚,鏡子有沒有分別、有沒有執著?照得清清楚楚就是智慧,不起一個分別執著就是禪定,這叫定慧等持,這叫一行三昧。我們在此地看到,人家聽經就能夠信解、就能夠悟入,得未曾有是信解,獲金剛三昧是悟入,所以看經看到這個地方,「他怎麼修的,我為什麼不會?」你能夠在這個地方反省、在這個地方檢點,才能消業障、才有個門路可入。再看底下一段: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底下這兩段經文是境界,信解悟入以後境界就不一樣。『即時』,就是大家得未曾有、獲金剛三昧的時候。也許你自己心裡想,「我信解悟入了,天上沒有掉蓮花下來?」你們想想,這是不是一個信解悟入的人?前面跟你講,信解悟入的人不著相、不起心、不動念,你還起個心動念,「天上怎麼沒有掉蓮花下來?我怎麼沒有看到?」盡在打妄想、盡在起邪見,你還以為你悟入了。諸位要記住,《金剛經》上有幾句話是原則,佛沒說法,你們要是把佛所講的每一句話都記在頭腦裡面,那就大錯特錯。《金剛經》上有這麼幾句話,「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後面接著一句,「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你今天看這個地方講有蓮花掉下來,佛說佛沒說過,佛所講的這些話是表法的意思,你別當是真的天上掉個大蓮花下來。蓮花是代表因果同時,金剛三昧是果,六度萬行是因,就在修六度萬行的時候就是金剛三昧。譬如你修布施度,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一天到晚都在修布施。布施不是說天天拿了錢到外面散財那叫布施,不是這個意思,我們為別人設想這就是布施,為別人服務也是布施,哪一樁事情不是布施!布施裡面修什麼?修不著於相、修如如不動。

  我在講席當中常常給諸位說,修自己的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我們修的就是這個。換句話說,我們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天比一天平等、一天比一天慈悲,那就是得未曾有。果然到了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那你就獲金剛三昧。所以,佛經裡面有很多表法的意思你要懂得,菩薩修行的對象就是眾生,沒有眾生你到哪裡去修?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為什麼去參學?要是沒有那些人他到哪去修?他要把他的愚痴斷掉,他非得要去參訪勝熱婆羅門,勝熱婆羅門是最愚痴的人,從那個地方就斷愚痴。他要去斷瞋恨心,他一定參見甘露火王,甘露火王是什麼?是魔王。瞋恚心非常重,只要稍稍惹他心裡不高興他就要殺人,沒有什麼理可講的,我們今天講是無道的昏君、暴君,你要斷瞋恨心,成就忍辱波羅蜜,要跟他去學去。《金剛經》裡面的歌利王,歌利王就是甘露火王,歌利是梵語,翻成我們中國的話就是無道昏君、暴君,才能夠斷自己的瞋恚心,在這個境界裡的確一念瞋恚不生,你忍辱波羅蜜圓滿了,成就了。你沒有這個境界到哪修去?我們今天遇到這個境界,遇到愚痴的人,我們更愚痴;遇到瞋恚心,我們的瞋恚心愈強,這個糟糕了、顛倒了!小小不如意的事情,心裡就生怨恨心,幾天幾夜這怨恨都化解不開,你修的是什麼?你修的是三惡道。你對於佛法的確是不理解。

  所以修行在一切大眾當中修,這一切大眾全是佛菩薩。我講《華嚴》,天天跟大家提示,修行人只有自己一個,諸佛菩薩磨鍊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必須是種種方式把它磨掉,這叫什麼?歷事鍊心。在境界裡頭鍊,鍊什麼?鍊自己的清淨心、鍊自己的平等心,去鍊。這個鍊是鍛鍊,這叫修行。如果順境就生歡喜心,哪個事情他故意找我麻煩,我就生瞋恚心,給諸位說,這叫修三惡道。也是修道,不能說不是修道,修的是地獄道、修的是餓鬼道,不是修佛道、不是修菩薩道。我這些話說了多少遍,在家同修不常來聽經,你們幾個在圖書館出家的,住在這裡也有幾年了,我看你們一天到晚還是修妄想、還是修無明,這是糟透了,這怎麼能成就?幾時我們在境界裡不起無明、不生妄想,就上軌道了,你的境界就與此地講的,雖然還得不到這個境界,逐漸接近了。

  這個地方是表法,不要把它當作真的,「天上掉個大蓮花出來,又是青色的、又是黃色的,《彌陀經》裡面講,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蓮花是代表剛才講的三昧、萬行,四色是代表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這個意思,不能搞錯!是代表這些大眾聽觀世音菩薩的開示,見諸佛放光來印證,真正悟入如來藏性。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成佛的真因,《楞嚴經》一開頭佛就教給阿難尊者,因地心與果地覺要相應;換句話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心、因果一定要相應。你要是相信這個話、你真正懂這個話,我們現在修的是什麼因?如果現在天天打妄想、天天長無明,還想成佛、成菩薩,哪有這回事情?我要煮一鍋香噴噴的飯來吃,結果拿什麼去煮?拿一堆沙子去煮,能煮得出飯來嗎?因果不相應。

  成佛的真因既然找到了,蓮花是表因果同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因裡就有果,果裡有因,所以因果是同時的。這就像《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行布圓融」,從圓融方面來講,每一位具足一切位。譬如初住菩薩,我們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地位最低的,可是初住就具足其餘的九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統統具足。佛在《華嚴》裡面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也正是大經裡面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圓覺經》上我們都念過。到了如來果地的位置上也具足初發心,這就像蓮花的意思,你看蓮花一有蓮就有蓮子,因與果是同時的。

  『十方虛空成七寶色』,這句話是代表十方的頑虛空這些情執統統消失,換句話說,法執斷盡了。法執斷盡這個境界是什麼?四科七大的妙性一一周遍法界。眼識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見;耳識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聞,這妙極了,這個時候你才能證得。不但耳識、眼識是周遍法界,連一一根、一一塵都周遍法界。像《華嚴》裡面講的,「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微塵也周遍法界,一法界與一微塵是一不是二,微塵沒變大,法界也沒變小。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

  這統統是講境界,只要你自己證得金剛三昧,這個境界就現前。『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不是說統統沒有,不是這個意思,這句話就是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上所說的「覺後空空無大千」,境界在不在?在,不是不在,性相交融了。我們要是以清涼大師四無礙的意思來講,事事無礙。這個時候看盡虛空遍法界只有一個性,明心見性,性在哪裡?無處不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法不是妙真如性。《楞嚴經》裡講得透徹,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這個時候只見性而不見相。後面這句『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這一界是什麼?一真法界。由此可知,就是證入一真法界,怎麼證得的?就是他得金剛三昧。我再把話說得淺一點,還是講《金剛經》上兩句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功夫達到極端就是金剛三昧,確實不動心。把大千世界的七寶來供養我,不生一念歡喜心,貪心盡了。無緣無故,我對這個人好得不得了,恩重如山,他對我恩將仇報,拿個刀一片一片把我肉割下來,將我凌遲處死,也不動一點瞋恨心,忍辱度圓滿,這才證得金剛三昧,這才能入一真法界。如果順心的還有貪心,起歡喜心;見到一個冤家對頭,或者是人家對你臉色不好看,心裡就埋怨,這個境界你就別想了。一真法界在淨土裡面就是常寂光淨土。你為什麼在順境裡生歡喜心?為什麼在逆境裡生瞋恚心?是因為你不了解四科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你不曉得這個道理,你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在一切境界裡有堅固的我執、有堅固的法執,你有我執你就會增長煩惱,你有法執你就增長邪見,麻煩在此地,無明也是屬於煩惱、邪見。末後這一句:

  【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這句是人間樂事,歌舞這是樂事,它也是表法的,表什麼?常寂光中法喜充滿,表這個。這個喜不是喜怒哀樂的喜,喜怒哀樂的喜是煩惱,是七情五欲。你們查查百法,那是心所法裡產生的,你那個歡喜是什麼?是貪心所,起煩惱。這個樂是什麼?是稱性的法樂,明心見性的一種喜悅,不是感情的,是心意識裡面所沒有的,這叫真樂。大經裡面講,法身、般若、解脫裡面具足四德,就是常樂我淨,這就是常樂我淨裡頭的樂。常樂我淨,給諸位說,凡夫決定沒有;換句話說,你的煩惱障沒有斷盡,這四個字是一個都沒有。一個都沒有,你還自以為是有,那是錯誤的。你的煩惱障斷盡了,能透一點消息。必須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常樂我淨才得到一分,那就是圓教初住菩薩得一分,往上的境界逐漸的增長,這是境界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