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遍照 (第三集) 2011/3/28 澳洲淨宗學院(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02-039-0348集) 檔名:29-222-000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百零四面,倒數第二行:
「無邊光佛。《讚阿彌陀佛偈》云:解脫光輪無限齊,故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是故稽首平等覺。」這個也是曇鸞法師的偈頌。「曇師此讚,遠勝餘師。」中國、日本、韓國這些祖師大德們註解的,曇鸞法師註得非常之好。「義寂解無邊曰:無邊際故。淨影曰:廣也。皆不如曇師之圓妙,曇師以解脫光註無邊光。解脫者,涅槃三德之一」,涅槃的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這就是自性的三德,解脫就是大自在。「復名之為輪」,解脫光輪,他用輪,輪的意思用得好,「輪者,圓具之義」,圓滿具足,「表解脫之德圓滿具足」。「無限齊者,離一切局限與齊同」,所有一切的局限都打破,也沒有一法能跟它相同,顯示它無比的超勝。「離有無者,離有無之二邊。離一切邊,從容中道。邊中俱離,究竟解脫,是無邊義也。亦即《論註》中『畢竟平等意業』也。」這個註解的意思都非常好,也給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提供一些啟示。
解脫,這是自在。我們為什麼不能解脫?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大乘經教裡面佛常常告訴我們,果然真的放下對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你在六道輪迴裡面就解脫了。為什麼?執著是輪迴的因,執著放下,輪迴的果報就不見了,再也找不到輪迴。所以輪迴不是真的,就是六道不是真的,六道是一場夢,惡夢。永嘉大師《證道歌》說得好,「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夢裡是迷,迷就有情,叫迷情,情執,就是執著,這個東西要放下。他為什麼放不下?不知道這是個夢,在夢境裡面以為夢境是真實的,所以作夢也造業。如果知道是在作夢,夢不是真的,他在夢中就自在,他就沒有侷限。為什麼?他知道是假的,夢中可以隨順一切境界,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可以自在隨順,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不再執著分別了。可是作夢的時候,誰知道自己正在作夢?知道自己正在作夢的人,就好像人開悟了、明白了,雖然沒有醒過來,在夢中得自在了。實際上我們人生的狀況就像作夢一樣,千萬別當真,當真就錯了。
六道這個夢醒了,還在夢境當中,由此可知,六道是夢中之夢。你看陷得多深!六道這個夢醒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出現,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四聖法界,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四聖法界是怎麼來的?妄想分別造成的。如果我們能把分別斷掉,四聖法界下面,聲聞、緣覺沒有了;能夠把起心動念放下,這就是無明,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沒有了。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醒過來是什麼樣子?醒過來叫一真法界,真的,不是假的。真假,前面說過,假是無常,剎那變異,真是永恆不變。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個境界出現。這個境界有很長一段時間,你才能把無始無明習氣徹底斷掉,大經上告訴我們,這個時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沒有任何方法能幫助他斷,讓它斷得快一點都不可能,它是自然的,自自然然時間久了就沒有了。在這個境界裡面,自然感應諸佛菩薩,這妙覺位,他們到報土來現報身,來教化這些法身菩薩。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純粹是真諦。確確實實像我們這個世間所謂最高的學府,研究院的博士班。如來跟諸菩薩親證的境界,我們曉得,三量當中他只有現量,沒有比量跟非量,這叫大圓滿。自性裡面的法身、般若、解脫都圓滿現前,所以說是圓滿具足。三德祕藏,無論是法身、般若、解脫的作用,都離一切局限、齊同,是法身菩薩不能跟他相比的。
離有無,有無是二邊,也就是佛法常說的邊見。我通常隨順世俗,大家容易體會,我把它講成對立,有無是對立。有無二邊要是統統離了,對立就沒有,這是達到最高的境界。可是初學從哪裡下手?從無我、無人。因為它不是真的,有無是個錯誤概念,是屬於一個抽象概念。我們看《般若經》,《般若經》的總結,「一切法無所有」,有無所有,無也無所有,二邊都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個境界是離有無二邊,諸法實相就現前。我們今天用科學家的話來講,宇宙之間基本的三個現象,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現代的科學家真的很了不起,他看到了,他說是從意念生的,就是我們講起心動念,物質現象是從起心動念生的,意念是物質的基礎。早些的科學家認為物質跟能量可以互相轉變的,換句話說,能量是物質的基礎,物質可以變成能量,能量也可以變成物質。現在講得更明白,能量怎麼會變成物質?這當中有意念,沒有意念,能量不會變成物質;沒有意念,物質也不會變成能量。所以,宇宙之間只有這麼三個東西,物質、科學名詞叫信息(就是心念,他的註解講得很清楚,就是心念)、能量,就這三樣東西。這三樣東西在大乘佛法裡面,阿賴耶的三細相,能量是阿賴耶的業相,信息是阿賴耶的轉相,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講這三樣東西。物質現象,信息是精神現象,能量是自然現象,三樣東西。三樣東西都不是真的,佛法裡面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能量也是了不可得。這些東西本質是什麼?到底從哪來的?現在科學家還沒有結論。佛法有,佛法說它們從哪來的?從自性來的。自性沒有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是要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那就叫成佛,我們的學習就畢業了。怎麼見性?把我們現在不能見性的障礙放下,就見性了。障礙一般稱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三大類的煩惱放下,你就見性。所以科學家不會見性,為什麼?他這三樣東西放不下。他要是放下,他就成佛,科學跟哲學最後的問題就解決。佛法用什麼方法見性?就是放下。放下執著,你就是阿羅漢;放下分別,你就是菩薩;放下起心動念(就是妄想),你就成佛,你就見性。六道裡面這麼複雜,《還源觀》上講的「出生無盡」,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分別執著造成的。離開分別執著,清淨心就現前,沒有圓滿的覺悟,因為你還有起心動念。你在哪裡?你在十法界裡面佛跟菩薩這兩個階位,你在這裡。把無明破了,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裡面菩薩法界、佛法界沒了,顯現出來的是一真法界,是實報莊嚴土。這個事情只有大乘經裡面講得清楚、講得明白。
有無二邊都不能執著。有是什麼?有是相分,這現相了。無是什麼?無是性體,因為體就是自性的性體,它不是現象,三種現象都不是,所以稱它無。它能現相,所以這個無不是空無,不是什麼都沒有。它因為沒有這三種現象,我們的六根緣不到它。我們的眼耳鼻舌身這個五根,物質現象可以緣到,物質現象我們這五根起作用能緣得到;精神現象,這個五根緣不到,第六意識緣到,第六識、第七識可以緣到;自然現象,六根都緣不到,連第六識、第七識都緣不到,就是阿賴耶的業相。能變的根,自性能生能現,阿賴耶能變,科學稱它為能量,能量的本質是自性。佛法講自性,科學現在沒有解釋,這是佛家講的高等科學,能見得到,就是能體會得到,放下起心動念你就見到,你就能感覺到。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真的,因為它能生萬法,整個宇宙是從它那裡生出來的。宗教裡面講造物主,佛家講自性、法身、真如、本性,名詞很多,都說的一樁事情。一樁事情說了幾十個名詞,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技巧,善巧方便。為什麼?教你別執著,不管怎麼說,你知道就說這樁事情,你別執著。明白了,怎麼說都對;不明白,怎麼說都不對。真正的自己,大乘佛法,你然後曉得,它真可貴,真了不起,讓我們回歸自性,讓我們把自己找到。眾生可憐,迷失自性,迷失了自己。你把煩惱習氣當作自己,真正的自己有,都不認識,從來就沒去理會它,你說可不可憐?相,凡所有相,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三種現象都是假的。你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沒有,你說沒有,它真有現象;你說它有,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它是因緣所生法。
離有無之二邊,離一切邊,一切都別執著,這就離了。為什麼?相不礙性,一點妨礙都沒有。就像我們今天看的這個電視屏幕,電視的屏幕是體、是性,就是自性,裡面所顯的相就是相分。它能現,能現相,能生能現,所生這些現象產生變化,這個變化是識起作用,就是分別執著,要不分別、不執著,這個相叫一真。為什麼?它不起變化,這個相你看不到它的生滅,它有生滅,也不生滅,生滅跟不生滅同時。生滅是什麼?三種煩惱斷盡,這個現象現前,生了,其實它沒生,它本來就是這樣的,因為你有煩惱,你見不到它,是這麼個意思。煩惱斷了之後見到,這個真相現前。會不會滅?不會滅。為什麼不會滅?你證得妙覺位,你回歸常寂光,這個相不就沒有了嗎?對,理上講是沒有了,事上講它有,為什麼有?這裡面的法身菩薩有感,證得究竟妙覺位的時候,他一定還有應。就好比你在學校博士班畢業,畢業之後又把你請回來當教授,還在這個學校,其實你不是學生了,你是老師的地位。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是學生,他不是老師,他不能自由進出;妙覺位的時候,博士學位拿到,畢業了,請你回來當教授,他又來了,就是請你回來了。這些法身菩薩有感,他有應,他自然又來了。所以他就永遠看不到滅的這個現象,不生不滅了,真的,這個裡頭得大自在。這裡面的菩薩,就是學生,從初住到等覺都是學生,他們也有能力應遍法界虛空界諸佛剎土裡面十法界眾生,十法界眾生有感,他們會去應。
我們想想,常寂光裡面諸佛如來應不應?我想想他們可能不來,他們只教研究所,這些小學、中學他不教,哪些人教?四十一位法身菩薩他們教,他們應化在十法界。這個十法界裡面,佛法界、菩薩法界、聲聞、緣覺,下面是六道,哪個法界裡頭他都應。十法界是大分,要細分就很多了,顯示出佛家的大慈大悲,也就是自性的慈悲,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說能夠幫助十法界眾生,那個人多少?數不盡。一切諸佛剎土都有實報莊嚴土,都有四十一個階級的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就是真佛,不是假佛。他們都有能力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法教化眾生就說什麼法,無論是現身、是說法,他可沒起心動念,這個厲害!不起心動念,說出來的是什麼?那是自然現象,它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物質現象,它是自然現象。
就像我們在這個經裡頭現在學的這一段,法藏比丘在因地上發的四十八願,成佛的時候,他願願都兌現了。在哪裡兌現?在應化當中兌現,這應化是自然的,絕對沒有起心動念,沒有預先想一想要怎麼設計一下,沒有,全是自然的,真不可思議!這種真相,這是宇宙的祕密,只有如來跟這些法身他才能把祕密揭穿,我們會看經的,看出苗頭出來;那不會看,你念的時候,這苗頭沒看出來,那我們怎麼會得受用。這個苗頭看出來之後,你對佛菩薩、你對大乘會生起強烈的信心,這個東西好,世間找不到,天上也找不到,十法界裡頭四聖法界也找不到,非去不可。最近的一條路,你想能夠入這個境界,最近的路無過於念佛。所以淨業三福第三條「深信因果」,那個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普通因果我們人都知道。教菩薩深信因果,這因果不是簡單的因果,什麼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比什麼都快,你要問什麼道理?因為你本來是佛,現在又念佛,你看這個路多近,完全相應。所以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個相應不是跟阿彌陀佛相應,不是跟諸佛如來相應,是跟自己本性佛相應,你本來是佛,它跟這個相應。
所以人的一生在世,什麼最幸福?什麼是最高的享受?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一點都不假。而我們的本性佛確確實實、道道地地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他是個代表、他是個象徵。所以你成佛了,你成什麼佛?你成了阿彌陀佛,回歸自性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無量,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十二光佛,每一尊都是無量覺,這個事情你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你的信心沒法子建立,憑什麼建立?信心建立,願心就起來了。像前面阿闍王子,肯定是我要成佛,我要跟阿彌陀佛一樣。能做得到嗎?能!因為你本來就是阿彌陀佛,你迷成這個樣子。搞清楚、搞明白之後,全心全力,一向專念,在這一生當中只有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其他全放下了,全沒有了,得大自在。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才能落實得了,你才不會有妄想,不會有些牽腸掛肚的這事情,拉雜事情,全沒有了,大事就是念佛,一切時、一切處於這個世間一切法又不妨礙,你看這妙絕了。身體可以應付種種這些事情,心裡一塵不染,只有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人,這叫相應。
這就是此地講的,從容中道,邊中俱離,究竟解脫,無邊的意思,也就是《論註》當中畢竟平等意業也。意是心,心平等了。不起心、不動念,心就平等;起心動念,心不平等,為什麼?頻率不一樣,它不平等。這樁事情,現在科學家發現了,應該說半個世紀之前就發現,科學家有提到,整個宇宙,弦,就像弦一樣波動,這整個宇宙。近代量子學家,這不過是三十年的事情,發現就是大乘講的阿賴耶的三細相,這個他發現了,講得也相當清楚。信息跟能量的來源現在還不知道,物質全搞清楚了,物質是怎麼來的、怎麼回事情,搞清楚了。但是信息跟能量,它到底是什麼還沒搞清楚。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真不容易!佛法是科學,高等科學。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當年介紹給我,說佛法是哲學,高等哲學。我們今天可以肯定,佛法是圓滿的學問,哲學跟科學領先在前面,世出世間所有一切學術不出佛法,都在裡頭,而且樣樣都是圓滿的,樣樣都是究竟的,樣樣都是頂尖的。這樣的大學問,我們不去學習,你還學什麼?這個大學問,能解決我們個人「生從哪裡來,死到哪裡去」,能解決這個問題;能解決宇宙從哪裡來,宇宙回歸哪裡去,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末後直云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阿彌陀佛的聖號,「頓顯第一義諦,畢竟平等,萬法一如」,這八個字好,八個字說出宇宙的真相。在佛法裡面講「諸法實相」,八個字把諸法實相說出來了,諸法實相,畢竟平等,萬法一如。遍法界虛空界,上面到常寂光土,下面到凡聖同居土,畢竟平等,萬法一如,把整個宇宙一切萬法跟我們的關係,這倫理的關係,宣布出來了,不僅是一家人,一體!「曇師此讚,剖顯無邊光佛號之深義,此真能讚佛者也」。我們想想曇鸞法師他能說得出這些話來,他要沒有入境界他說不出。由此我們就明白,曇鸞法師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之人,不是常寂光諸佛再來的,肯定是彌陀淨土實報土裡面的法身大士。為什麼?要不是這些人,這話說不出來,他怎麼懂得這麼多,怎麼了解這麼透徹?所以這不是普通人。
再看下面第三尊,「無礙光佛。無礙者,憬興、義寂」,這兩位大師都說是「無障礙」。「淨影曰自在」,無礙就是自在的意思。我們再看曇鸞法師的讚,曇鸞法師對十二光都有讚,「曇師讚曰: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這首偈子,下面念老有簡單的解釋,「其意為」,就是大意,說是「光如虛空,故無障礙」,虛空沒障礙,光像虛空一樣沒障礙。光像虛空一樣,諸位想想,任何現象裡面都有這個佛光,它無障礙,我們這個手指裡頭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它就有障礙了,它有。我們這一根眉毛裡頭有沒有?如果沒有,它就有障礙了,有,真的。像前面我們讀過,一毛一塵裡面的微點它都照到。這個光好,一切有礙蒙光澤,光的潤澤,這光能幫助我們開悟,我們全身、全心都沐浴在佛光之中。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沒有感覺?釋迦牟尼佛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自身這個物質有一種抗拒的力量,這抗拒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抗拒了。所以整個身心沐浴在佛光當中,不是佛光不照,佛光普照、佛光遍照,我們不在例外,世間沒有一法是例外的,全都照了。實實在在講過在自己,為什麼要執著?為什麼要分別?為什麼要起心動念?為什麼不肯放下?所以光如虛空,這個意思深,沒障礙。
「本體常寂,妙用無窮。自在無礙,光明遍照。」這幾句話形容得好,佛光從哪裡來的?從本體來的,本體是自性,《還源觀》上說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那就是本體,自性清淨圓明體是自己不是別人。《還源觀》上顯一體起二用,從一體起二用,二用,一個是正報,正報是自己,依報是宇宙。宇宙裡面森羅萬象都是我們依存的環境,有人事環境、有精神的環境、有物質的環境,全是依報,正報是自己。所以今天在此地講本體常寂,主要是講我自己。惠能大師見性之後說的五句話,就是講的本體。第一句他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有沒有染污?沒有。現在有沒有染污?沒有,從來不會被染污,我們現在迷了它、不認識它。第二句他說「本不生滅」,不生不滅,這是真的;有生有滅,是假的。我們這個身體有生有滅,假的;我們的念頭有生有滅,前念滅了後念生了,假的。身是假的,心是假的,念頭也是假的。假的裡面有個不生不滅,你不知道,不生不滅它是體,這生滅的是現象,相是幻相,體是真體。大乘沒有別的,大乘教我們把自己的真體找回來,真我找回來。假我可以替我辦事,真我做主宰、主人,假我是僕人,是替我服務的,就很聽話了。現在怎麼樣?現在顛倒了,把假我當作主人,真我呢?真我不知道在哪裡,就在面前完全不認識,造孽受報,這冤不冤枉!佛對我們最大的恩德就是為我們講經教學,最大的恩德。如果不是他老人家講經教學,我們怎麼會知道?要讓我們自己發現這個事實真相,不曉得到哪一劫去。我們感謝佛陀,恭敬佛陀,禮拜佛陀,為什麼?這個恩德太大了,永遠報不盡。佛陀不需要我們恭敬,佛陀就希望我們把這些道理搞清楚、搞明白,真幹,真放下,歡迎你趕快成佛,回歸自性。
本體雖然是常寂,這妙用無窮,這就是《還源觀》上講的三種周遍,妙用無窮。第一個「周遍法界」,這講信息周遍法界,念頭才動,周遍法界。第二個「出生無盡」,信息一出去整個世界都影響到,整個宇宙,這講世界不行,在佛法講的是遍法界虛空界都產生變化。這些變化有有形的、有無形的,大多數的變化是微不足道,我們沒在意。但是八地菩薩以上他們在意,他們了解事實真相,極其微細的一個念頭,他知道你無量劫之後這個念頭會產生什麼果報,我們凡夫不知道。自在無礙,真正得大自在。無礙到什麼程度?能入微塵裡面的世界,小而無內,大而無外,你都能契入,這個不可思議。像前面我們讀過的,普賢菩薩能入微塵世界,微塵裡面有世界,那個世界裡頭還有微塵,微塵裡頭還有世界,重重無盡,普賢菩薩有能力契入。這個境界科學家沒發現,沒聽說他們講過,真的是微妙不可思議。
光明遍照,「一切有礙」,有礙是有情,就是什麼?就是我們,光明遍照一切有情,「皆蒙光益」,都得到光的好處。佛光遍照加持我們,有人得的多,有人得的少,但是光是平等的,平等普照,各人所得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各人用心不一樣。如何才能受益?印祖說得好,誠敬受益,你有幾分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的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的利益,百分誠敬你得百分利益,萬分誠敬你得萬分利益。一切眾生各個所得的不同,得利益最多的是誰?法身菩薩,實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佛只要放光照他,他就大徹大悟,就幫助他斷那個無始無明的習氣。第二等的是四聖法界的佛菩薩,第三等級的是緣覺、聲聞,第四個等級的是諸天,第五個等級的人間,就往下去。為什麼?煩惱重,誠敬少。所以我們要想多得利益,沒有別的,放下煩惱習氣,誠敬心生起來。你看這個字面,字字句句無量義,妙不可言。一字一句講一年講不完,這個法喜、法樂你真能享受到,這是天上人間第一等的享受,方老師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相信他得到了,他要不得到,他這句話說不出來。他告訴我,從在峨嵋山養病之後,從來沒有離開一天佛經,讀經讀上癮。一天不讀經不行,一天什麼事情不幹可以,一天不能不讀經,法喜充滿,真的是常生歡喜心。
現在世間所稱為學人,中國過去所謂士大夫階級,就是現在講的學人,真正做學問的人,一生有志求學問的人。一生的願望就希望遇到一個知音,一個真懂得的人,可以把自己所學傳授給他了,一代一代接下去,代代相傳,叫傳法的弟子。中國古人所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後不是說你子孫多,子孫裡頭有沒有能夠傳道的人,這個人重要!真有一個,諸佛菩薩的大道,聖賢大道,可以傳下去;如果沒有,這就斷絕了。發現這樣一個人,如獲至寶,真歡喜。現在有沒有?肯定有,所以佛法不會滅亡,有人承傳下去,中國傳統文化也不至於滅亡,還是有人會承傳下去,真幹的人。這種人具備的條件就六個字,老實、聽話、真幹。佛在經典裡怎麼說的,你就依教奉行,你能夠理解,你能夠真幹。真幹是享受,真幹是快樂,自己契入境界。確確實實、道道地地人間最快樂的樂事,方先生說得一點都不過分,人生最高的享受。誰知道?只有契入境界的人他知道,別人看不出來,你達不到他的境界,你不曉得他樂在哪裡。皆蒙光益,遍法界虛空界,一粒塵沙,一株小草,一片樹葉,剛才我說的,我們身上每一個細胞,每一根汗毛,皆蒙光益,所以「難思議」。曇鸞法師能說得出來,說得這麼微妙,念老的境界也相當高,他看出來了,歷代諸師的註解裡頭,曇鸞法師註得最好,每一尊佛他都用四句偈來讚歎,讚絕了!
我們再看下面一尊,「無等光佛,見唐宋譯」,無等光。《魏譯》,康僧鎧的本子翻作「無對光佛」,對是對等,對跟等意思是一樣的。「淨影曰:他光不敵,名無對光。」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也就是比對。「憬興曰:非諸菩薩之所及,故無對。」佛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比不上,這個諸菩薩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再看,「曇師讚曰:清淨光明無有對,故佛又號無對光」,這個地方讚歎是兩句。「無對與無等之義同」,意思完全相同,「無有等對,即是絕待」,我們今天講的絕對,它不是相對的,絕對的。「《首楞嚴經》曰:我真文殊,無是文殊。此顯無等無對絕待之義。若是文殊,則二文殊,便有等對矣」。這是楞嚴會上的一個掌故,文殊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講,「我真文殊,無是文殊」,別人稱我作文殊,不是真的,我是真的。別人稱的是什麼?這是假名,離開相對,絕對就現出來了。若是文殊,那就變成二文殊,他再叫個文殊,那就三文殊了。
這個裡頭哲學的味道很濃,要細心體會,離名字相。《大乘起信論》裡面告訴我們,讀經聽教一定要知道,聽講經,「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你就恍然大悟了。看經離文字相,文字是語言的符號,離文字相,離名字相,名詞術語,假的。文殊在此地的意思就是說,文殊是個名字,你要離文字相,你才認識我真文殊,那是一個假名。離心緣相,你不能去想它,你一想,落到第六意識了,第六意識是妄心,見不到事實真相,決定不能用第六意識。所以佛法沒有講研究,研究是什麼?研究用第六意識,你在那裡細細的分別,細細在那裡執著,他用這個心。佛法教你離心意識,離心,不落印象,心是阿賴耶;離意,不執著,心意識;離識,不分別。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樣讀經聽教會得定、會開悟。現在人全用心意識來聽經、來讀誦,那你得到什麼?得到一些佛學常識,文字的皮毛,裡面東西你得不到,你看不到,這個是佛法跟世法不一樣的地方。
這些年年歲大了,我很懷念劍橋大學的麥大維教授,他邀請我,事雖然沒成,我沒答應,但是知遇之恩永恆不忘。他到湯池住了四天,認真的考察,我們在湯池辦學。回國從香港經過,跟我談了六個小時,非常希望我到倫敦去辦一個書院,名稱他都想好了,叫「大乘佛學」。這個書院是屬於劍橋大學的,英國的學制是書院制,像牛津、劍橋我估計大概都有五十多個書院。劍橋在全世界排名第三,不容易!我沒答應。辦書院這個事情我是要幹,現在蔡禮旭他們在幹,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馬來西亞漢學院」,英文翻譯的名字是首相決定的,首相簽名,就表示對這個學院支持,我們非常感激。這個裡面培養儒釋道的師資,所以實際上是個師資的培訓班。學習期間是十年,遵守中國古人的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十年專攻一部,一門深入。十年之後這些老師肯定會變成世界上第一流的漢學家,這世界許多大學有漢學的一定聘請他們去做指導教授。倫敦我為什麼沒去?因為劍橋大學的制度、框架加給我們的學院,我們的學院就沒法子教了。這是我詳細跟麥大維教授講解,感謝他的好意,為什麼不能去。中國幾千年教學它有一套老辦法,這套老辦法非常好,我們希望把這個方法傳下去,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個方法我們在做試驗,試驗成功之後對全世界的教學會做出很大的貢獻。在澳洲,陸克文先生做總理的時候,我跟他談過這個問題,他非常希望我在此地辦一個學校做試驗,試驗成功之後,政府認同了,他就會在這個地區推廣,這好事情。
所以我們在此地想做一個試驗,辦一個什麼?一條龍的學校,先辦小學,或者從幼稚園辦起,不招生,只招幼稚園的學生,幼稚園小班、中班、大班都可以、都招,上小學一年級的不招生。幼稚園大班學生上一年級,上二年級、三年級,年年就招幼稚園的學生,讓他們一年一年升,升到大學、升到研究所。當中決定不招插班生,插班生教的和我們不一樣。這個試驗成功很有趣味,證明中國古聖先賢教學方法優越,比現在科學方法好。他的修學,他會得定,得三昧,他會開悟。開悟之後,就是一門通了,一切都通了,世出世間法沒有例外的。我們的基礎,對老師要求的基礎,穩穩當當的紮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必須要做到的,認真的去學習,這是大聖大賢諸佛菩薩的根基。然後在大乘經裡選擇一門專攻,十年就專攻一樣,個個成就。我這一生過去有三次的緣都不足,緣不足沒搞成,這一次在馬來西亞是第四次。同學們,也就是這些老師,十年的學習,十年之後我還在不在這個世間不知道了,但是我肯定他們會成就,他們將來成就會在我之上。所以我希望這批老師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積功累德,報祖宗之恩,報佛菩薩之恩,真正發願做出犧牲奉獻,絕不求名聞利養。真正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續佛慧命,普度眾生。這是我對老師們的希望。我們今天讀十二光佛,感觸很深,這是阿彌陀佛為我們現身說法,為我們做最好的榜樣。要發願像無等光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在這一門上就是無等無對。這一門通了,樣樣都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為什麼?前面讀過,畢竟平等,萬法一如。你要對這兩句話真正懂得,你就恍然大悟,一樣通了,一切都通了,就怕你不通,只要一通,肯定一切都通了,世出世間法全通。這八個字妙絕了,真正把諸法實相簡簡單單一句話說出來了。
我們再看下面第五尊佛,「智慧光佛」。「淨影曰:於法善照,名智慧光。憬興曰:光從佛無痴善根心起,復除眾生無明垢心,故智慧。」祖師註得多好!於法善照,關鍵就是那個善字,這是智慧光。那個善就是中國古大德所說的人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是究竟美好,找不到絲毫缺陷的,這稱為善。佛門說「善哉善哉」,太好了、太好了。中國古人說本性本善,所以《三字經》把這個做為開頭,「人之初,性本善」。於法善照,智慧。光是從佛無痴善根心生起,這個光裡頭充滿究竟圓滿的善意,充滿光明,充滿慈悲,充滿憐憫。我們這些年常講四個字提醒同學,我們要做到誠敬謙和,真誠、清淨、謙虛、和睦,才能幫助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幫助這個地球恢復健康,地球生病了,病得很嚴重。
「又曇師讚云: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後兩者,均以破除無明而名智慧。」無明是什麼?貪瞋痴裡面的痴,無明就痴,愚痴。智慧能幫助他破除無明,幫助他覺悟。智慧從哪來的?這個一定要知道,我們多讀經典能不能開智慧?給諸位說不能。釋迦牟尼佛聰明好學,十九歲離開家庭,他的家族是帝王、國王,離開這種優裕的貴族生活,出去做苦行僧,十九歲,參學十二年到三十歲,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這些長老大德,他都見過,都跟他們學習過。而且古印度宗教跟學派都非常重視禪定的修學,佛經上講的四禪八定,不是佛教的,古婆羅門教他們傳下來的。釋迦牟尼佛當然非常認真學習,四禪八定得到了。禪定能突破六道裡面的時空維次,空間維次突破了,所以整個六道,上到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天,下面到阿鼻地獄,他都看清楚了,他看到了,他聽到了,他接觸到了。那麼要問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六道以外還有沒有世界?這個問題在當時宗教跟學術界都不能解答。釋迦牟尼佛放棄參學了,在恆河旁邊畢缽羅樹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四禪八定這個定功是八個等級,他入更深層次,開悟了,從禪定當中開悟的,那是真的智慧。
這一年釋迦牟尼佛三十歲,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圓寂的,教學四十九年,所以經裡面常講,釋迦牟尼佛在世一生當中,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百餘會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辦班教學三百多次,辦班教學規模有大小不等,時間有長短不一樣。有些大單元的二、三年,五、六年,有;有些短的,二、三天的,一個星期的。辦這種班非常活潑,你想學什麼他就教你什麼。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誼,他老人家是教育,他不是宗教。佛、菩薩、阿羅漢是學位的名稱,就像現在學校博士、碩士、學士,佛是博士,最高的學位,菩薩是第二個學位碩士,阿羅漢是第三個學位學士。
什麼條件拿到?它不是你學的東西多少,與這個不相干,你放下多少,它的學位是這麼拿到的。你看經論上常講,斷見思煩惱,就是見思煩惱放下了,證阿羅漢果,學士學位拿到了。塵沙煩惱放下了,塵沙是什麼?分別,塵沙是比喻,分別就像塵沙那麼多,統統放下了,不分別了。為什麼不分別?前面講了,萬法一如,你分別什麼?畢竟平等,萬法一如,你還有分別嗎?菩薩,第二個學位拿到了。最後無明煩惱斷了,放下了,不起心、不動念,佛陀拿到了。你看他的學位拿到,不是你念多少東西、你寫多少論文,與這個不相干。惠能大師在五祖會下一切放下了,他拿的是什麼學位?是佛陀,他不是菩薩學位。在大乘裡面講,他所證得的這個地位,圓教初住以上,究竟是哪個位次我們不知道,是在初住菩薩以上。他在哪裡住?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他不在十法界。他不認識字,他沒有念過書,所以與這個讀書不讀書不相干,與你放下關係大了。成佛作祖是需要放下,不是說你念東西多,不需要。講經教學,真放下了,證到這個果位了,這個經書擺在面前就能講,講得頭頭是道,為什麼?字字句句無量義,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智慧之光放出來能破愚痴,故佛又號智慧光,破除無明這是智慧。
「彼佛智光」,這個彼佛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大智慧光,「能蕩除我等無明心垢,惠予我等真實之利,是故彌陀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中國人常講氛圍、氣氛,外國人講磁場,佛法裡面講光明,是一樁事情。這個光明裡面充滿智慧,進入這個磁場,你的煩惱業障自然就消除,就放下了。那我們今天知道,佛光普照,佛的十二種光都照到我們。我剛才講了,我們身上每個細胞都充滿了,再往小處講,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電子、核子組成的,這些電子是夸克組成的,科學家分析的,最後變成現在的量子,他說量子是小光子,大概不能再分,每一個小光子都充滿十二種光,這十二是代表實際上無量光。為什麼我們不開悟?阿彌陀佛圓滿智慧光天天照我們,從來沒休息,我們為什麼不開悟?記住世尊《華嚴經》上一句話,「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不是佛光不照我們,不是佛不慈悲,佛慈悲到極了,你自己有障礙,你自己為什麼不放下?執著這些假東西,這些假東西對你傷害,不但傷害你這一生,傷害你生生世世,為什麼不肯放下?愚痴。所以什麼叫根性大利?聽到之後馬上放下,這根性大利。惠能大師沒有別的能耐,就是肯放下,他來表法,他來做個榜樣給我們看,原來成佛是這麼成法的。大乘經裡面天天講,我們就是沒有體會到,不肯真幹,每一天還在斤斤計較,斤斤計較,妄想分別執著全都具足。所以佛光遍照你感受不到,真照到你了,你沒有感受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