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彌陀要解研習報告  (第二十六集)  2003/6/18  澳洲淨宗學院(節錄自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20-15-29集)  檔名:29-178-0026

  諸位同學,請看第六單元「諸佛勸信流通」。這段經文就是《彌陀經》裡面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六方佛讚歎。我們將經文先念一段。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這段裡面我們把它分為五個中段來介紹。第一個是「此經以實相為體,是世尊徹底悲心,無問自說,誰堪任流通之責」。我們先把這個意思略略的介紹一下,這部《阿彌陀經》分量不多。凡是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什麼是實相?實相就字面上來看是「事實真相」,稱之為實相。事實真相就是真如本性,就是法身理體,能現能變,所現所變,這個事實真相!世尊為我們所說的不外如是。

  這一會是釋迦牟尼佛「徹底悲心」,也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大慈大悲心,沒有人請問,自始至終都是世尊一個人所說的,所以經題上加「佛說」。這樣的經典什麼人有能力,我們一般講,有資格來擔任流通?這確實跟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不一樣。連《華嚴經》都有啟請的人,啟請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念請,心裡頭有疑問沒有說出來,佛知道。這部經沒有人想到過,沒有人能提出這個問題。佛看到大眾的緣分成熟了,為我們說出無比殊勝的法門,一切眾生難信之法。什麼叫緣成熟?佛說出來,居然有人相信,有人能理解,有人肯依教奉行,這就是緣成熟了。佛不等待人問,趕緊就說。這個經才是徹底、究竟圓滿度眾生成佛道!

  蕅益大師在此地為我們提出一個問題:什麼人有能力、有資格流通?他老人家說得好!經開三分,他從這個地方起就分為流通分。這也是過去祖師大德講《彌陀經》,從來沒有把這個地方看作流通分,都看作正宗分。蕅益大師獨具慧眼,從這個地方分經為流通分,「諸佛勸信流通」。他流通分裡頭也分三科,勸信、勸願、勸行。三分裡面,序分裡面是信願行,正宗分裡頭也是信願行,流通分裡頭還是信願行,用三資糧貫徹三分。誰能勸信?諸佛如來!

  底下略說流通的意思,「流者,流傳萬古,通者,通達十方」,聖賢教誨要沒有人流通,就不能夠利益一切眾生。現在人不說流通,現在人講宣傳、宣導,就是流通的意思;在中國古代稱為承傳,都是屬於流通的意思。代代有傳人,做流通弘揚大法的工作。這部經是難信之法,除佛之外誰能夠勝任!所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堪共流通」。只有如來果地,成佛了,他們能夠究竟徹底證得諸法實相,所以對這個難信之法,他們沒有懷疑。他怎麼流通?為一切眾生宣講這個經典,這就是流通。

  從這句話我們就知道,這個話絕對不是蕅益大師自己發明說出來的,他是有經典做根據。你看這麼長的經文,六方佛就是十方,玄奘大師翻的《彌陀經》就是十方。羅什大師的翻譯是意譯的,這裡頭有省略。中國人喜歡簡單,不喜歡麻煩,所以把十方省略為六方,東南西北上下,至於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就省略掉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講這個法門。換句話說,無量無邊法門,佛應化在世間未必都講。那講什麼經?

  經稱為契經,講經的原則一定要契合眾生的根性,契合眾生的愛好,契合眾生的程度,契合眾生現前的生活習慣,所以稱為契經。如果在程度、在某些地方不適合,佛就不講了。就像一個老師教學生一樣,這個老師真是滿腹的學問,請他去教小學,行,他也很歡喜教小朋友。教小朋友有教小朋友的方法,教他能懂、能理解、能接受,能夠歡喜奉行,有教他的方法。教青少年,年歲大了,十幾歲、二十歲,這樣的人有這個階段教學的方法。為什麼?他理解力強。兒童的時候記憶力強,這是根性,要適合根性。

  所以,教小學最重要的,是重要的這些道理、聖賢教誨,在這個階段要讓他好好的記住,多讀、讀誦,不必講解。老師要做示範,這個示範起很大的作用,什麼作用?讓學生對老師生起信心,這個非常重要。學生對老師沒有疑惑!這個教學,就是最初階段的教學,家長跟老師要密切合作,讓學生看在心裡,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實在講這也是在演戲,老師跟家長在演戲,學生在看戲。

  我六、七歲的時候進學,私塾,我跟諸位說過,我的父親帶著禮物去拜老師,送我上學。到了學堂(那是私塾學堂,在一個人家祠堂裡面),先向孔老夫子牌位(那時候沒有畫像,孔老夫子的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禮。我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後頭跟著拜,三跪九叩首。拜完孔老夫子之後,請老師上座,再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最敬禮。老師年歲並不大,看那個樣子還沒有我父親大,我父親向他三跪九叩首,我在後面跟著。這是什麼?教我們做學生的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父親對老師這樣的尊敬,我們不會懷疑了。老師說的話就像聖旨一樣,沒有疑惑,當然更沒有反駁,老師怎麼教,我們就怎樣學。家長對老師這樣恭敬,老師要不認真教導學生,他怎麼對得起家長?怎麼對得起學生?這有責任感!不像現在學校,現在的學校這些儀規沒有了。

  現在整個社會走向了商業化。教員在學校教書為什麼?為薪水、鐘點費,為這個!學生上學為什麼?學生上學為文憑。師生之間的道義沒有了,同學當中的友誼沒有了,這跟過去不能相提並論。以前師生的關係,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徒如父子,同學跟親兄弟姐妹沒有兩樣。現在這種情義消失了,現在人與人的關係是利害,哪裡有友情、道義,沒有了。人間最可悲的無過於是。

  所以這個經必須真正通達明瞭,沒有疑惑。諸佛流通,諸佛都讚揚,沒有一尊佛不歡喜、不讚歎的。在《無量壽經》上我們念到,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的讚歎,那就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讚歎阿彌陀佛,稱讚彌陀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讚歎到極處了。如果我們細心體會到、認清楚了,一切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那我們要想學佛,不跟阿彌陀佛跟誰?「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我們今天要跟的老師是第一老師,這個第一老師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

  釋迦牟尼佛好比是我們的父親,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父親帶我們去拜這個老師,把我們付託給老師,我們要是不遵守老師教誨,那就是大不孝。可是偏偏有些人情執很深,非常執著:我一定要跟釋迦牟尼佛。他也念佛,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不念阿彌陀佛。為什麼?《佛說阿彌陀經》他沒有念過,或者他念過他不懂。他要真念懂了他就不會了,他一定聽話,聽釋迦牟尼佛的話,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的。

  「此經無上圓頓法門」,圓頓法門的經,像大乘、一乘,圓頓!《華嚴》是圓頓,《法華》是圓頓,《楞嚴》是圓頓,「淨土三經」圓頓上頭再加兩個字「無上」。《華嚴經》不能說「無上圓頓」,為什麼?上面還有《無量壽經》,還有《阿彌陀經》。怎麼知道它在它之上?你只看《華嚴》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歸《無量壽》,歸阿彌陀佛。所以這個經稱為無上圓頓法門,這還得了!

  「唯詮佛之境界」,這個經裡面完全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不是菩薩境界!「故曰唯佛佛可與流通耳」,只有佛與諸佛如來他們才有能力、才有條件流通這部經典。因此這部經典我們就能夠肯定,是一切諸佛教化眾生都要演說的。其他一切經未必諸佛都說,唯獨這部經,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說的,沒有一尊佛不勸人、不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佛佛道同!這點我們要清楚、要明瞭。

  再看下面第二段,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不可思議,略有五意」。這五個意義是略說,如果細說,說不盡!第一個「橫超三界,不俟斷惑」,這個不可思議。我們知道要出三界六道,前面跟諸位講過,慢慢向上面提昇才能超越,那不是一個容易事情。這個法門不需要,橫的出去,不要豎的,就在人道這裡就出去了。豎出要斷惑,見思煩惱要不斷,決定出不了三界六道。

  見惑斷了,你就出了三途,雖然沒有出六道,你永遠不會墮三途。也就是說地獄、餓鬼、畜生,你在六道裡面絕對不會墮這三途,超越三途。思惑斷盡了,你就出六道輪迴,六道裡頭三善道也超越了。他得斷惑!六道超越之後,生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在這裡面要斷塵沙煩惱,得破一品無明,就脫離了四聖法界。所以他要斷惑!

  現在這個淨土法門不要斷惑,帶業往生!雖不斷惑,古大德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要伏惑。惑是煩惱習氣,你要把煩惱習氣能伏得住,雖然沒有斷,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會發作,要有這個本事。沒有這個本事不能往生,橫出出不了,要有這個本事。這是什麼本事?佛在這個經裡教給我們,持名念佛,執持名號!要多長的時間?不要多長,你看看「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真的太容易、太簡單了。人不相信,哪有這麼容易的?無上圓頓大法!如果不是這麼容易、這麼簡單、這麼樣的穩當快速,怎麼能稱無上圓頓!

  什麼人能去?相信的人能去,依教奉行的人能去。蕅益大師在這個經上講得好,能不能往生,全靠信願之有無。你是不是真的相信、真的想去,這是你能不能往生的條件。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則在持名功夫的淺深。正好像我們這個世間,六道眾生在輪迴捨身受生,有兩個力量,一個叫引業,引導你到這一道來投生;像我們這一次得人身,引業引導我到人道來得了個人身。在這一生當中,我們的遭遇、我們的享受有苦有樂,這些苦樂的果報叫做滿業(圓滿的滿);滿業是你這一生的果報,這一生的受用。

  西方極樂世界也有兩個條件,也有引業,就是信願,信願引導我們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你到哪一個品位往生,這就好像是滿業,在你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深,品位高,念佛功夫淺,品位就低。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不同受用不一樣。所以諸位想想,好像也有引業,也有滿業,信、願、行;信願是引導,行是品位高低。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說的,說得好!所以這個法門不要斷惑,一品煩惱不斷只要伏住,伏住要在平常生活當中學習。學習什麼?我常講,順境善緣不起貪戀,沒有貪戀的心;逆境惡緣不起瞋恚。要在日常生活當中鍊!。

  最近這幾年我特別強調純淨純善,《十善業道經》講過之後,我就不斷的說。心要純淨,不容毫分不淨夾雜;行為要純善,不容毫分不善夾雜。純淨純善就用這一句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修成純淨純善,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品位就高!這是能帶得去的,世間所有一切法沒有一個能帶得去。帶不去的不要放在心上,一切隨緣,帶得去的要認真努力,得真幹。信願行是帶得去的。這是第一不可思議。

  第二不可思議,「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進」,這個很不可思議。他方世界,除極樂世界之外,沒有一個世界跟極樂世界是一樣的,它特別。其他一切諸佛剎土都有四土,我們釋迦牟尼佛也有四土,四土不在一起,四土有高下。凡聖同居土最低,方便有餘土比我們這個高。在釋迦佛這個娑婆世界,六道是凡聖同居土,四聖是方便有餘土,一真法界是實報莊嚴土,是常寂光淨土。釋迦有四土,一切諸佛都有四土,但是它不平列的。西方極樂世界不一樣,「橫具四土」,它有四土,它四土是平等的,四土在一起。

  「非由漸進」,不是像我們這個地方,見思煩惱斷了之後,你就入方便有餘土。塵沙煩惱斷盡,破一品無明,你生實報莊嚴土。它是漸漸漸漸修行往上提昇,不是一下都得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一下就得到,所以生同居土,同時也就生方便土、生實報土、生寂光土,一就是四,四就是一,這個不可思議。所以只有西方極樂世界如是,四土在一起。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他們住實報莊嚴土!我們往生,見思煩惱都沒有斷,生凡聖同居土,我們居然天天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在一起,真是難信之法。你是凡夫,怎麼能跟聖人在一起?那是大聖,不是小聖,不是普通的聖人。

  第三個是「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你看多方便,方法太簡單、太容易。只要執持名號,一天到晚二六時中這一句阿彌陀佛不中斷。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覺明妙行菩薩教導我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就叫做淨念,不間斷就是相繼,淨念相繼!做得到,人人都做得到,就怕你不肯做,那就沒有法子。你要肯做,沒有一個做不到。這是第三個不可思議,「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用不著參究,也用不著其他法門來幫助,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就行了。

  第四個不可思議,「一七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你看看這個法門多麼快速,一七,七天!經上講的若一日到若七日。不像其他的法門,佛常常講要修無量劫,要修三大阿僧祇劫,要很長的時間,多生、多劫、多年多月!這個法門七天成功。七天修成功的真有,古往今來確實有記載,七天真能成功。如果說這個法門真的七天就往生,那這個法門不但是難信之法,這個法門變成了很可怕的法門。為什麼?七天就要死!誰敢修這個法門!六道裡頭一切眾生哪一個不貪怕死?換句話說,不怕死的人就修這個法門,貪生怕死的人不敢修。

  我們不少同學也常常參加打佛七,還有人發心要打精進佛七,很好,難得!打了十個七,一百個七了,還沒有往生。什麼原因?這跟經上講的不一樣。經上講七天就成功,我十個七天,一百個七天也沒有成功,這什麼原因?是我們自己修行不如理、不如法;如理如法沒有不成就的。所以你念佛念得再久,阿彌陀佛不來接引你。

  阿彌陀佛清楚,因為你不想往生,他要來接引你,把你嚇呆了。阿彌陀佛很慈悲不嚇唬人,等到你真正想往生了,他就來;就是臨命終時,你有懇切的願望,他就來了。你沒有懇切的願望,對極樂世界並不是十分嚮往,懇切的祈求,他還是不來。為什麼?這跟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三個條件少一個都不行。所以我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願不能不重視。願怎麼個修法?中峰禪師在這個法事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一定要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為我們自己本願。講到後面會跟諸位詳細介紹。所以,我們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不一樣,願跟阿彌陀佛的願不一樣,這個不能往生。必須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那你決定往生,不能夠疏忽。

  最後第五不可思議的,「持一佛名,即為諸佛護念,不異持一切佛名」。這個道理太深太深!我們平常念佛就念阿彌陀佛,就念這一個佛的名號,殊不知道這一個佛的名號是一切諸佛共同的名號,念這個名號把所有一切諸佛統統都念到了。所以你念阿彌陀佛,在這段經文裡面就講得很清楚,你會被一切諸佛所護念。我們中國人常說一切諸佛都保佑你,你念他,他也念你。所以持一名號就等於持一切諸佛名號。為什麼?實在這一段經文裡頭你要細心去觀察,你就會了解。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我今天也念阿彌陀佛,跟一切諸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自然感得一切諸佛護念!

  念佛不靈了,遇到魔障,佛號念不下去,不知道怎麼辦?什麼原因?還是對於阿彌陀佛沒有死心塌地的去信、去願、去行。如果真的心願德行跟阿彌陀佛相同,一切諸佛護念你,一切冤親債主、妖魔鬼怪都尊敬你,都佩服你,都擁護你,怎麼會來害你?這個道理我們要多想想,你就會想通。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再看下面第三個小段,「自他不可思議」。

  蕅益大師告訴我們,「行人信願持名」,行人就是依教奉行的這個人,他具足了真信切願,一心持名,具足這個條件。「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變成自己的功德。所以學佛最要緊的就是學會轉境界,把不善的境界轉變成善境界。從哪裡轉起?從自己起心動念上去轉。念頭才起來,這個念頭不善,立刻就要知道,知道就是佛門裡面講的覺悟。

  我們在講席裡頭常說,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念念要覺,念頭一起來立刻就覺察到了。如果這個念不善、不正、不淨,立刻就把它轉過來,轉成純淨、純正、純善,要轉得快!怎麼個轉法?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純覺、純正、純淨,究竟圓滿的覺正淨。這個念頭一提起來,決定不夾雜不覺、不正、不淨,決定不夾雜。要轉得快!你要能轉,那你就轉娑婆成極樂,轉凡我(凡夫之我)為阿彌陀,很像阿彌陀。

  我講經的時候講了很多遍,如果我們能夠把一部《無量壽經》全都落實了,把這個經變成了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那你不就是阿彌陀佛嗎?你不是阿彌陀佛誰是阿彌陀!這叫轉凡成聖!你跟阿彌陀佛心想願行完全相應,你不到極樂世界誰到極樂世界!再老實告訴你,你所在之處就是極樂世界,境隨心轉。你是佛心,你居住的境界怎麼不是佛境?所以,在自己內心裡頭轉雜染為清淨,轉邪知邪見為正知正見,轉迷惑顛倒為正覺,不亂!學佛的人貴在會轉,諸佛如來都轉自成阿彌陀,讓自己跟阿彌陀佛融合成一體,跟虛空法界融成一體,那就是究竟圓滿的轉過來。這個不可思議。

  「下經云」,這個經末後的一段,「諸佛不可思議功德,我不可思議功德」。這個經上說「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這裡引用的就是這段經文。「則諸佛釋迦,皆以阿彌陀佛為自也」,諸佛釋迦以阿彌陀佛為自己,自己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阿彌陀佛是我的本身,我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化身跟本身是一不是二。諸佛如來能轉變成這個境界,我們能不能?能!答案是肯定的。問題就是你會不會轉,你肯不肯轉,你願不願意轉,你要是願轉、肯轉,哪有不能轉的道理!

  我們修淨土,修淨土就是學阿彌陀,我們要學得像。像阿彌陀佛才行,學得不像,不行,要認真、要努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四十八願願願都是要救度遍法界虛空界苦難眾生。而且是以徹底悲心,把他們在現前這一生當中,就幫助他們往生淨土圓成佛道。不要多劫、多生、多年月,那個搞法對不起眾生,為什麼不教他早點成就,快點成就?世尊說了許多法門,為什麼說那麼多?因為那些眾生不能接受這個法門。

  你要曉得這是無上圓頓法門,不是普通法門,一般沒有這個根性,沒有這個善根福德因緣,佛不說!佛總是應機說法。佛很慈悲,但是他不勉強人,教學勉強不得,一定要等他自己覺悟、自己想學,這就是緣成熟。他自己不覺,自己還沒有動這個念頭想學,緣還不成熟。這是不能不懂的!也是我們讀了之後應當要學習,蕅益大師給我們很大的幫助,為我們開示,指引我們。

  下面這一段,我們就入經文了。「六方恆沙諸佛讚經勸信」,這自然就分成六段。這個六段經文非常明顯,每一段略舉名號,「略舉名號所表修因證果之事,不可思議也」。名號雖然是略舉,舉五個人、舉六個人、舉七個人、舉十個人都有意思,都不是隨便舉的。但是名號表法的意思,古來註講《彌陀經》的都沒有細說。確確實實有表法的義趣,我們讀《華嚴》就明白了。《華嚴》是世尊示現成道第一部所講的,第一部所講的,所有一切名號都是表法的。換句話說,他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哪個名號不表法!

  我們在「名號品」裡面讀過,不但諸佛菩薩名號是表法的,經上又說一切眾生的名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的名號,統統都是表法的,都是佛名號,這才真正不可思議,這才講得真正究竟圓滿。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法,我們要不讀「名號品」,我們對於這句話也是含糊籠統,不能了解它裡頭的真正意思。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

  下面我們分成幾個小段,第一小段總顯,東方恆河沙數諸佛,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六方。『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六方佛的總說。每一方,我們曉得一個大千世界有一尊佛,這是最少的,也有一尊佛教化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甚至於十個大千世界,二十個大千世界,至少是教化一個大千世界。佛像恆河沙數那麼多,沒有辦法計算!那麼你就曉得世界也像恆河沙數那麼多。諸佛如來數不盡。東南西北是就我們娑婆世界說的,我們娑婆世界的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世尊當年所講的還有東北方,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十方,前面跟諸位報告過,羅什大師翻經省略掉了,只說了六方就可以了。

  這些諸佛,每一尊佛都講,沒有一尊佛不說這個經,所以這個經是一切諸佛共同弘揚的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想這是什麼法門!真正不可思議。廣長舌是三十二相之一,佛在經上跟我們說,一個人三世不妄語(要修三世,三世不妄語),舌頭伸出來可以舔到自己的鼻端,三世不妄語。所以相好是果報,它都有因。沒有因,你就不會有這個相好。釋迦牟尼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他用這個證明他的話是誠實語。為什麼?三世不妄語舌頭才舔到鼻端,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住,告訴大家他生生世世不妄語!所以說話人家相信。

  今天佛的廣長舌不可思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不是舌頭伸出來把臉蓋住,他的舌伸出來把三千大千世界都蓋覆住了。這是性德,這是真正不可思議。「說誠實言」,先把誠實的證據拿出來,你說你誠實,你誠實的證據是什麼?廣長舌。是不是真有這個相?真有。這是什麼樣的身相?報身佛,法身如來!一點都不假,法性身!智慧身!現不可思議的神通,這是無比殊勝,希有難得。

  佛為我們說誠實言,誠實言是什麼?「汝等眾生,當信是」,勸導大家你要應當相信,相信這部經,這是什麼經?《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是這本經本來的經名。羅什大師翻經的時候沒有用本來的經名,他用彌陀名號做經名。這個用意很深,因為什麼?提到這個經名你已經念了一句佛號,這個經修行的方法是執持名號,就用名號做經名,這個用意非常非常好,這是祖師的慧眼,祖師的悲心。別人看到這個經典念到這個經名,就念了一聲佛號了。所以這經的本名,世尊所說,一切諸佛所說,叫《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經題不可思議!我們從經題上看,這個經是不可思議功德。誰說的?一切諸佛稱讚的,不是釋迦一尊佛,一切諸佛所稱讚。這個經一切諸佛所護念,換句話說,你要是真正發心發願,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就得一切諸佛稱讚,你就得一切諸佛護念。這是在這個經上我們看到了證明,這是事實,六方佛都如是說。所以前清乾隆時代,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註解裡面說過,一切眾生如果有極重的業障,這個業障所有的經、論、懺儀都消不了,沒有法子消的深重的業障,他說最後還有一個方法,念阿彌陀佛能消。你相不相信?你不相信,我相信。祖師的話說得沒錯,為什麼說念阿彌陀佛能消?念阿彌陀佛的人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得一切諸佛之所讚歎,他怎麼會不消?那不是一尊佛的力量,真的是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的力量來加持你。念這個經也如是。念這個經,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護念你!你不要忘記了。

  你今天念佛,得不到這麼大的效果是什麼原因?你不懂這個道理,你雖然念佛,你的心跟一切諸佛不相應,一切諸佛加持你、護念你、稱讚你,你自己沒有辦法接收。像一切諸佛發來的電波一樣,我們的接收機器壞了,收不到,這是真的。為什麼收不到?我們心不清淨,妄想雜念太多,也就是我們常說,你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不一樣,願也不一樣,言語、行為不一樣,所以你接不到。不是佛不護念你、不加持你,佛很慈悲,平等的加持護念,有人接收得到,有人接收不到。能接收得到的,就是心願解行同佛;接收不到的,心願解行跟佛不一樣,你就接收不到,就這麼個道理。

  東方列了五尊佛的德號,「略舉五佛名,表法門修學根本」。東方在五行裡面講生,用春夏秋冬配四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東方表修學的根本。我們要修淨土要具備哪些條件,根本的根本是「信心」。所以佛在大經大論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非常重要,所以第一尊佛『阿閦鞞佛』。「阿閦鞞」,括弧裡面把它的意思翻出來,阿閦鞞翻作不動。常常聽經讀經的人都知道,梵語的阿翻作無。你看阿彌陀,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所以就意思名義上來翻,阿彌陀佛翻作無量覺。佛也有智的意思,無量智、無量覺。這個地方阿翻作無,閦鞞翻作動,無動。我們中國習慣講不動,佛翻作覺,「不動覺」。

  底下我們就佛的名義細心去體會。「不為八風所動」,八風是講世間法,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為境界風動!世法裡面你不動心了,然後佛法裡頭也不動心,「不為他法門所動」。世出世法裡頭都不動心、不動搖了,一心一意選擇了這個法門,一生再也不改了,「我就這一個法門學到底,就這個法門就圓滿成就了」。所以這是根本的根本。如果世法、佛法你接觸了還會動搖,那就難了!你自己必定要有高度的警覺,世法裡面動搖,你就不能出六道輪迴;佛法裡面動搖,你就決定不能一門深入。換句話說,世法裡頭境界風動,動搖了你的心,你六道生死輪迴還得繼續受。佛法裡面的法門你還會被它動搖,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功夫成片你決定得不到。

  自己要多想想,多多的反省,學佛這麼多年了,為什麼不能成就?你的根本動搖了。說明什麼?你沒有信心,你沒有智慧,你沒有定功。你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法門沒有信心,對老師沒有信心,所以你的心是浮的、浮動,時時都在動,你怎麼會有成就!你看看,第一尊佛就把這個總的原則,這個成敗關鍵的原理原則告訴你了。

  我們底下舉了個例子,「如華嚴善財五十三參,參參戀德禮辭,不為所動」。善財童子在華嚴會上給我們做了一個修學的榜樣!那個榜樣就是對自己有信心,對老師有信心,對法門有信心,絕不為外境所動搖,他成功了。他五十三參,參訪之後,戀德禮辭,不為他所動。戀德是歡喜他那個法門的修行,禮辭是什麼?我不學你的法門,我對你的法門完全明瞭。明瞭是智慧,後得智!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明瞭。禮辭是什麼?禮是感謝你,辭就是不學你。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絕對不為所動。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接觸,不為所動,如如不動,這是念佛三昧成就。一切接觸統統明瞭是智慧圓滿,不是不接觸,不接觸你什麼都不知道,你沒有經過考驗,接觸是通過考驗。

  五十三參我跟諸位介紹過多次,這五十三位善知識,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我們從早到晚所接觸的那就叫五十三參。你要會學,跟善財童子沒有兩樣,你不會學不就當面錯過。我們從早到晚在境界裡面所看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善人惡人,順境逆境,全都接觸到,我們的心是被境界轉,還是境界被我轉,功夫就在這個地方。善財童子的德行就是能轉境界,不為境界所轉,所以他成功了,一生證得無上菩提。

  我們所以徹底失敗,就是我們被境界所轉,不能在境界裡面成就智慧。成就智慧是通達明瞭,成就禪定是如如不動,我們不能成就這個,所以徹底失敗!善財童子能圓滿成功,他就跟我們恰恰相反。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禪定。他修的是念佛三昧,那就是我們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善財證得的是理一心不亂!在什麼地方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上證。我們要學,要懂得!

  他能「戀德禮辭,不為所動,成就自他功德莊嚴,是此法門修學之大本也」。這是阿閦鞞佛表的意思,佛的名號就在這裡教我們,這個佛號不是白念的。怎麼叫成就自他功德?成就自己就是成就別人,自他是一不是二。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成就自己功德是什麼?對於境界清楚明瞭,是成就自己的智慧,後得智,這是功德。不為境界所動,是成就自己的三昧,這是功德。

  所以會修行的人,每天智慧、三昧天天在增長,不生煩惱。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只生智慧,只生三昧,決定不生煩惱。所以我常講真修行人過的日子,是過佛菩薩的日子,真的是離苦得樂,快樂無比!中峰國師說得很好,「此處就是極樂,極樂就是此處;我心就是彌陀,彌陀就是我心」,你看看這是什麼境界?這兩句話也不是一般人能說得出來的。所謂不是真正過來人,這個話說不出來;你能說得出來,你是過來人。

  東方五尊佛,當中這個三尊是我們學佛人心心嚮往的目標。我們學佛想什麼?想成佛。佛是什麼樣子?經上常講法身、報身、應化身。想成佛沒有別的,證得自己的三身,圓悟!佛在經上常常用須彌表法身、表理體,所以這第二尊佛『須彌相佛』。「須彌相」這個意思是「相好光明九界瞻仰,報身也」。相像須彌,這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報身佛。

  接著講『大須彌佛』。「大須彌佛」是「大法理體法界獨尊,法身也」,能現能變;報身、應化身,所現所變。大法,我們常講的虛空法界剎土眾生。一切法,一切法裡頭有虛空,諸位如果讀過相宗的《百法明門》,你就明瞭了。天親菩薩把一切法歸納為一百類,這一百類裡面包括著虛空,虛空也是一法。法界剎土,剎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宇宙裡面的天體,或者我們講的是星系,大的星系、小的星系無量無邊。這些星系裡面又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這裡頭居住,像地球是屬於星系之一,地球上許許多多眾生生活在這個地區。這些全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所以性識是能現能變,一切法是所現所變,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宇宙之實相,我們佛經裡講諸法實相。法身就是實相之體,稱為法身。

  接著『須彌光佛』,「光明遍照普應群機,應化也」。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佛跟一切眾生當中有密切聯繫,這個聯繫是什麼?聯繫是光。現在人稱為什麼?波動。這個意思好,確確實實如來的波動跟我們思想的波動是密切聯繫的。如來的波是平的,所以稱之為光。我們的思想真的不能稱光、稱波,為什麼?起伏,高低起伏,人家是平靜的。好像是水一樣,他是平靜的水,我們是有波浪的,大風大浪。但是平靜的水跟波浪是永遠連接在一起,念念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是應化!

  法、報、應化都是慧,自性般若智慧。「一體三身,所求所證」,報身,法身,應化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我們學佛的人所希求的,就是要證得圓滿的三身,圓悟,圓滿的悟入。現在時間到了,這段後面還有一尊佛,我們下一個鐘點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