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眾生要先度自己 (共一集) 2002/11/29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1-151-0001
上午我到居士林去看林長,參觀新建的講堂;又看到許多老同學都逐漸回來了,這是一個興旺的氣象,非常難得。
今天文發居士要我跟大家見見面,說幾句話。我們知道現前是亂世,處亂世修行,有正負兩方面。從負的方面來說,修行困難,非常不容易,障緣很多;如果從正面來說,也未嘗不是好事,因為障緣多,你有能力突破,成就反而快速,提前了。由此可知,古時候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裡面(他這個疏叫《四帖疏》,我想很多同修都讀過),在「上品上生章」裡面,他講得非常好,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遇緣不同」這一句說得非常之妙。
緣也不是一定的,緣的好壞不在外面,在自己。你自己怎樣掌握這個緣,怎樣運用這個緣,如果你運用得非常妥當,哪個緣不是好緣!所以我們佛門裡面常說「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時時是好時,日日是好日」,哪來的什麼亂世?這個是菩薩境界,覺悟的人境界。我在這兩句話後面續了兩句,我說這個世間「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這兩句話你們能聽得懂嗎?世間確確實實沒有一個是惡人。如果你要說某人是惡人,惡人是你自己,決定不是在外面。為什麼?大乘經教諸位聽了很多,佛在大乘經上常講,世出世間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又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由此可知,所變、所現、所想的,那個對面是能變、能現、能想。這個能變、能現、能想是好的是善的,所變哪有不善?可見得你要認為外面一些不善,是你自己能想、能現、能變的不善。確確實實是在自己,不是在境界上。
所以蕅益大師,你看《靈峰宗論》裡面講得多好,境緣無好醜,好醜在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善,見盡虛空遍法界無一不善。所以都是善人,都是好事,我們用善心來看。如果用不善的心來看,這個世間上沒有一個是好人,沒有一樁是好事。轉變在自己,不在境界裡。所以世出世間的大聖人,他們能夠成聖能夠成賢、能夠成菩薩能夠成佛,關鍵在哪裡?關鍵在能轉,能轉自己。自己轉了,外面境界就轉了。
這個話不但是佛法裡面這麼說,佛的成佛是轉自己,不是轉外面境界,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看到「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我們要學會諸佛如來法身菩薩轉境、轉物,要學這個本事。《楞嚴經》上是「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轉物不太好懂,我常常講轉境界。連中國古書《呂氏春秋》裡面,有一篇也說得非常之好,它說「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為天下者不於天下於身」,這幾句話講的跟佛法講的完全相同,我們不能說中國古時候沒有聖人。
《呂氏春秋》這部書成書的時候,應該在漢朝初期。那個時候佛法還沒有到中國來,佛法正式到中國來是漢明帝永平十年。《呂氏春秋》成書的時候,應該是在漢朝初期。這幾句話的意思,我成就自己,這個「成身」,身是自身,成就自身的道德學問,最重要是德行。成人,人是天下人,就是我們講的教化眾生,教化眾生是先成就自己。這個佛法裡頭說得很多,自己如果沒有得度而能度人,無有是處!跟這個話的意思完全相同,我們要成就世間一切眾生的德行,先成就自己。
「治身」,這個治是對治,對治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斷煩惱,斷習氣。我們佛法用戒律,儒家用禮來治身,來對治。我們要想幫助世間眾生斷煩惱、斷習氣,從哪裡下手?從自己本身下手。自己煩惱斷了,習氣斷了,自自然然能感化世間眾生。自己煩惱習氣沒有斷,勸別人斷,那是不可能的。你勸別人,人家會問你:你自己呢?那我們就沒話說了,所以總得先把自己做好。
聖人跟我們不一樣,聖人是自己先做到,然後再教人。諸位看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大藏經裡頭有兩種,一個是《釋迦譜》,一個是《釋迦方志》。你仔細看看,佛是自己統統做到,然後才出來教學,教化眾生。大家服了,沒有話說。所以自己不能做到,要想幫助別人,難!非常非常不容易,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
「為天下者」,這個意思拿佛法來講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要想廣度世間一切眾生,從哪裡下手?不是從眾生,從自己。「於身」,從自己。要度化眾生,度化一切眾生,要從自己本身下手,這是成功的祕訣。
那我們從哪裡做起?從「十善業道」做起。《十善業道經》我們在這邊講過,講得很詳細。十善業道,不論是在家、出家,四眾同修都要從這裡下手。如果連十善業道都做不到,你不是佛的弟子;十善業道做到了,你有資格做佛的弟子了。那做不做還在你發心,你要發心,然後你「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你是真正的佛弟子。
所以諸位同修要想真正自己在這一生成就,你決定不能疏忽「淨業三福」。《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淨業三福」這三條,第一條是人天福報。人天之福從哪裡來的?佛教給我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佛把這個綱領教導我們。第二條是二乘福,那就是佛弟子、佛的學生;頭一條還不是佛的學生,那是人天福報。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條是真正的佛子,菩薩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呂氏春秋》上講的幾句話是大乘福。我們學佛,學佛最高的指導綱領,修學指導綱領就是「淨業三福」,我們不能不重視,決定不可以疏忽。在這些年當中,我講得很多!
前天我在澳洲參加一個宴會,這個宴會裡面有一個老教授,在大學裡面教經濟、財政、貿易這門課的,現在已經退休。他過去曾經在美國著名的保險公司擔任高級職務三十多年,經驗非常豐富。我參加的這個宴會是一個學校的商學院的大樓開幕典禮,校長跟大家介紹,這一位老教授非常著名,經驗非常豐富,他到這個學校來,只要把他自己這麼多年的經驗傳授給學生,那就是最好的教材。我聽了之後,我跟校長講,我說這門功課我也可以教。現在這個功課熱門,發財之道!我可以在學校開這個課,你們想發財,我教你怎麼發財法,我比他一定高明。為什麼?世出世間法,只有佛法講得透徹。
你看看這個商學院裡面所有的課程,所研究的,在佛法裡面講,緣!這個企業家成功了,他怎麼成功的?來研究這些。這個人發了財,研究他的、跟他學的那些人沒發財。商學院教學的老師,這個老教授,老教授天天教這個,教了幾十年,經驗豐富,他也沒發財。你教我們發財,你沒有發財,你自己沒有發財,你這個教的東西靠不住,碰到我這個學生就麻煩了,我就要問:你教我怎麼樣發財,你為什麼沒有發財?在佛法講,他所講的都是緣,他不知道因。
我們中國,你看看這個看相算命的,他算你的八字,你的八字裡頭有沒有財庫。八字裡頭有財庫,那是什麼?那是發財的因。你命裡頭有財,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他都賺錢,錢都滾滾而來,這個是學校裡頭怎麼講也講不到的。那個命裡頭沒有財庫的人,你怎麼能幫助他去建一個財庫,他那裡真能發財了,這個什麼高明的教授都束手無策。
我有辦法!所以我要去教的時候比他們高明。怎樣建立財庫?財布施,這個是所有學教經濟的,沒有教到的。佛跟我們講的真因是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是因。他們所講統統是緣。所以我跟他們教授講,你們天天教這個、教那個,你們自己怎麼樣?這真值得他們去思考。
我在年輕時候,十幾、二十歲的時候,有不少人給我看相算命,我命裡頭沒有財庫,該貧窮一輩子;又短命,這是很多人給我看的時候,都說活不過四十五歲。我今年七十六歲了。我這個三樣東西,命裡頭沒有財,沒有壽命,只有一點小聰明,大概過去生中修了一點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也沒有修無畏布施。這一生當中,這一點福報跟壽命是學佛之後修來的;我是沒有,真正修得的。
所以佛法這一門學問,這個世間,中國、外國所有大學裡頭學不到的。世間人心中所希求的,佛法裡頭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問題是你會不會求。從前章嘉大師教給我如理如法的去求,一定有感應。當你求沒有感應的時候,絕對不是沒有感應,是你求的不如理不如法,你沒有感應。如理如法,什麼叫如理如法?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求,有求必應。
我是個證明!我這個幾十年當中,確確實實是有求必應,我這一生的心行是個非常明顯的例子。財布施,愈施愈多,沒有缺乏的,心想事成。我們想的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為自己,釋迦牟尼佛三衣一缽就夠了;孔老夫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簞食瓢飲,夠了。還要什麼?為眾生,特別是為苦難的眾生。這個求是與佛菩薩、與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們的慈悲心相應,這叫如理。如果我們的做法也能夠遵照聖賢的教誨、經教的教誨,那你就如法。如理如法,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如果所求不能夠相應,我們回過頭來自己冷靜的反省檢點,要不是在理論依據上產生錯誤,就是方法有了偏差,這樣求沒有感應。沒有感應的時候,一般人都說眾生沒有福報,這句話是個搪塞的話,說得沒有錯,但是說得不詳細,含糊籠統。大致上是可以說得通,但是不能用這一句話把責任推卸掉,一定要回過頭來反省,把那個障礙的因素找出來,把它消除掉。
實在講消除是什麼?還要加強自己本身的修學,關鍵總是在這個地方。我們發的心不夠真誠,不夠懇切,沒有全心全力以赴。當中所有一切的折磨,如果從正面來觀察是來考驗你,一次挫折是一次的歷鍊,在這個裡面你真正反省改過,你學到很多東西。順逆境界都一樣,特別是在逆境,你想做的是真正的好事,但是困難重重,這種困難、折磨都是好事。為什麼?幫助你進步,修正你心行裡面的偏差,將來的成就會更大,更輝煌,更堅固。
所以我常常勸勉同學,真正有成就的人是禁得起考驗的。小小挫折就退了心,那是等於讀書一樣,一考試就失敗;失敗了,灰心了,不想再讀,退學了。這種人學業怎麼會有成就?應當是愈挫愈奮,再接再勵,這種人肯定成功。所以我們遇到逆境,環境樣樣障礙,樣樣不如意;遇到惡緣,所遇到的人都是冤家債主,都是來找麻煩、來作對的,這個是好境界。在這個境界裡面回頭修自己,沒有一絲毫的瞋恚心,把自己的瞋恚斷乾淨;沒有一絲毫的報復心,逆來順受。諸位要曉得,你能這樣修自己,成就自己兩種功德:沒有瞋恚,成就自己忍辱波羅蜜;沒有絲毫報復,成就自己持戒波般羅。你們都念過《金剛經》,《金剛經》裡面雖然講六度,特別偏重於布施跟忍辱,「一切法得成就忍」,你不能夠忍耐,你怎麼能成功?你心裡頭還有瞋恚,還有嫉妒,還有不平,你怎麼能做大事情?
如果諸佛菩薩幫助你,成就你的事業,你那個事業將來必定害人,你不是利益眾生。所以你自己沒有修得好,就是要看看你,你的功夫怎麼樣?釋迦牟尼佛所以能成佛,你看看這個經典裡面說他老人家前生行菩薩道,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遇到歌利王,歌利王割截身體的時候,一絲毫瞋恚都沒有,他的忍辱波羅蜜圓滿,他感激歌利王,他不恨他。
所以菩薩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世界上沒有一個不是恩人。哪些人?那些人,天天毀謗他、侮辱他、陷害他是他的恩人,他的忍辱波羅蜜是這麼成就的。我們懂不懂這個意思?我們有沒有認真在修?沒有這一些善知識,這些善知識現的是惡行,成就自己的六波羅蜜,自己才有真正有能力、有資格代諸佛菩薩普度眾生,你自己的形象建立了。
順境、善緣,你遇到的這個境界很順,遇到一切都是好人,都讚歎你,來擁護你,幫助你;在這個境界裡頭,決定沒有一絲毫貪戀,不容易!永遠保持自己清淨平等覺,不能有絲毫愚痴。因為順境裡頭很容易起貪痴,逆境裡頭很容易起瞋恨,你看叫「貪、瞋、痴」三毒煩惱。三毒煩惱在哪裡斷?就是日常生活當中,天天看到這些人事物裡面,把自己貪瞋痴磨掉。磨的乾乾淨淨,一點都沒有了,我自己「身成」了,身成而後天下成,身治而後天下治。
我仔細在經典裡面看看諸佛菩薩他們怎麼成就的,就是這樣成就的。特別明顯的,《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五十三位善知識有正面的、有負面的,都是來磨鍊善財,善財關關通過,確確實實順境善緣沒有一絲毫貪戀,沒有一絲毫迷惑;逆境惡緣,像勝熱婆羅門、甘露火王,那是代表貪瞋痴的,伐蘇蜜多女,沒有一絲毫瞋恚,沒有一絲毫怠慢,他能夠一生圓滿菩提,道理在此地。我們讀《華嚴》、學《華嚴》,要學會這一套本事。
最高的修學原理原則是佛在《大般若經》上講的。《大般若經》六百卷,裡面有最圓滿、最究竟的道理。這個最究竟、最圓滿的道理是什麼?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就這九個字。《金剛經》上一開頭教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末後講到究竟處,「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你要入這個境界,天下太平,還有什麼事情?沒事!
今天是世界亂,我心不亂。世界有災難,我住的這個地方是淨土,這個淨土永遠不會毀壞。這個道理就是「境隨心轉」,這個道理很深。佛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實際上講就三句話,告訴你世出世間一切法的真相,「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自自然然與法性相應。與法性相應,就是大乘教裡面常常講的明心見性。宗門裡面說明心見性,我們用現在的話說,與法性相應。與法性相應也很難懂,說得淺一點,說得白一點,與大自然相應,跟虛空法界相應。這個比較好懂一點,是這個意思,是沒錯。
所以心是虛空、是法界,身是剎土、是眾生,這個身哪裡會毀滅?這個身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清淨法身。我們要證的是法身,不是這個身,這個身是有生有滅的,這個身不是我。身是什麼?我所。一定要搞清楚,就像衣服一樣,衣服是我所有的,這個身也是我所有的。衣服髒了,我們很歡喜脫掉一件,換一件乾淨的,換一件新的。這個身用了幾十年,用也用舊了,不太好使用,身不要了,換一個新的。沒有生死!你要認為有生死,你就錯了。人要真的有生死,就不用修行,也不必學佛,那有什麼意思?沒意思。所以一定要肯定一切眾生不生不滅,我們自己身有生滅,靈性不滅。
這一樁事情現在有許許多多的印證。一年多來,我們在美國那一邊,有一些學佛的同修,有一些在學校教書,在大學教書,我請他們收集歐美的學者、著名的教授,他們對於前世今生研究的報告。他告訴我這些報告現在非常非常之多,我請他給我收集,他現在給我寄來的有三十多冊,堆起來有這麼高,堆起來。這一些人都在,現在大多數都已經退休,老教授,都是權威的學者,肯定人有過去生。人既然有過去,當然有未來,這一樁事情對我們來說非常嚴肅,人不是這一生就完了的。有未來,我們應該要怎樣做人?那這就是學佛了。學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要學覺悟,不能迷惑顛倒。學佛就是要學覺悟,學覺悟就是要知道我有來生,我要怎樣為來生著想。
我們想想,佛的教誨真的有道理,在這一生當中修什麼?修自己的思想、觀念、言語、行為,這一生當中決定不做一樁對不起別人的事情,無論是哪個人。我這一生當中,沒有做一樁對不起人的事情,這一生沒有白來。絕對沒有一個惡念對一切眾生,對蚊蟲、對螞蟻都沒有惡念,決定不傷害牠;甚至於對於花草樹木,我們都有一顆真誠圓滿的愛心。我這一生幹這個。幹這個的好處,來生好!不要問哪裡去,我一生當中沒有惡念、沒有惡行,我來生生的地方,一定也是,這個世界一定是沒有惡念的人,沒有惡行的人,自自然然到極樂世界去了。不求往生,感應道交,物以類聚,他一定到那個地方去。天天動腦筋想去整別人、害別人,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將來到哪裡去?一定三途惡道,這個道理太明顯了。
所以中國古人講「吃虧是福」,這一句話了不起!吃虧不是不清楚,要不清楚、不明瞭,你是糊塗人。吃虧是什麼?心裡清楚、明瞭,你是個智慧的人、明白的人。雖然吃虧上當,心裡頭痕跡都不沾染,這叫功夫。決定沒有怨恨,不但沒有怨恨,自然會生感激的心。為什麼?他把我的境界提高,他來考一考,我就曉得我的功夫到什麼境界。還有一點點瞋恚的念頭在那裡,自己趕快懺悔,我還不夠清淨,我還要努力,我還要升級。
古往今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是這樣成就的,沒有一個不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回光返照,照自己!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這一生當中,當然過去生生世世與一切眾生決定免不了跟人家有過節,今天遇到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這都是帳,來了,算帳,歡歡喜喜結帳,了了。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歡歡喜喜的還他,來生再遇到是好朋友。
所以我們今天真正要修的,我這麼多年來總結的,「真誠心」,人家不管用什麼虛偽對我,我一味真誠對人,我心裡快樂。「清淨心」,決定不能有絲毫染著。什麼染著?七情五欲是染著,貪瞋痴慢是染著,順境裡頭起了貪心是染著,逆境裡頭你不高興,生起嫉妒瞋恚是染污。一絲毫的染污都不能有,自己真正能把握得住。我們學佛,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悟的心、修慈悲心,大慈大悲,一切都不分別,十法界在我們心裡面是平等的。為什麼?十法界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淨土宗裡面講「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就平等了。所以修行真的要抓住綱領,那功夫才得力;得力的時候,你法喜充滿。
現在擺在面前,這個社會上好像許許多多複雜的問題,大家沒有辦法解決,其實在佛法裡頭很容易、很簡單。這個社會上許許多多衝突,那個衝突的根在哪裡?衝突的根在自己心裡,不在外頭,所以佛法叫內學。佛法的修行是真正把根本找到了,自己內心裡面的衝突化解,外面那個結是很容易解決的。內心裡面,我舉出一個例子,自利與利他,這個發生衝突。現在衝突化解不了,就是起心動念是為自己的利益,對跟別人的利益這裡面產生衝突,矛盾從這兒生的。怎麼解決?要學佛菩薩,念念為眾生,沒有自己,這個衝突就沒有了。衝突是兩方面的,現在我沒有對立,這一生當中與一切人事物是一體的,不是對立的,衝突就沒有了。
今天解決整個社會的紛爭,消除衝突,促進世界和平,現在有很多人來找我,要我來做這個工作,這是我們樂意為大家服務的。所以我在澳洲兩個大學給我教授的名義,我要這個幹什麼?有什麼意義?要了是什麼?以學者的身分來幫助社會化解衝突。比這個宗教身分,它不一樣,世間人有這個執著,好吧!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就接受了。所以學校送我一個榮譽博士學位,我也接受了。這是因為社會需要,不是我需要,這個東西對我毫無意義;社會需要,需要這個身分調解糾紛。如果不是大眾需要、工作上的需要,我自己認為這個是很榮耀的事情,我馬上就被污染了,馬上就墮落,那就錯了!
念念為眾生,行行為眾生。自己,那也是稍微精進一點,努力一點,自己一定達到像經上所說的「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但是到這個境界,不能夠當自了漢。當自了漢,怎麼樣?不慈悲,不能夠「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所以要記住,永遠要記住,報恩!報恩,那就要學佛菩薩,為一切眾生服務。我這個身體還行,還可以為大眾來工作,那我要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度」的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服務,不辭辛勞。
有些人怕這個太苦,為什麼會苦?因為他把身當作我,他就苦,他就會疲勞、會疲倦。如果他要知道身不是我,身就不會疲勞,就永遠不會疲倦。這個道理,這些事實真相,希望同學們你們要在境界裡頭去歷鍊。哪一天你真正契入這個境界,你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不疲不厭,精神飽滿。為什麼?無我,你的工作「無作而作,作而無作」。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覺,永遠保持,絕對不可能剎那之間這個心失掉了,那你的功夫沒到家。你的功夫要到家的時候,真的,你會保持,念念不失,你會觀機。
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不是一個地區的。在現前,這個境界裡面講是全世界的、全球的。哪個地方緣成熟了,先去;緣不成熟的時候,等待,等待緣成熟了,再來。緣不成熟,就是這裡有障緣,這個地方做的工作不順利;你看看世界其他國家地區,哪個地區順利,到哪去做。這個地方將來障緣沒有了,再回來。活的,不是死的。所以學佛的人要有個概念,無我、無我所,決定不能執著這是我的,這是我所有的,那你錯了,你已經是凡夫,你已經迷了,你已經染了。迷邪染,這是凡夫。翻邪三皈,我們要求的是覺正淨,決定不墮在迷邪染裡頭。
要教化眾生,教化眾生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出形象出來,這就是大慈大悲。就像唱戲一樣,表演!現在這個社會,仔細觀察此時此處的眾生,他的毛病在哪裡?他不懂得孝道,我們要做出孝親的樣子,表演!跟唱戲一樣,表演給他看。你要不做出來給他看,你說他,反過來問我:你教我孝順父母,你自己為什麼不孝順父母?那我們沒有話好說。我要做到。你們(現在眾生)不知道尊敬師長,我要做出尊敬師長的樣子給他看。現在人忘恩負義,我要做出知恩報恩的樣子,做出給他看。所以現在教化眾生,表演的人,在一般講的時候,很辛苦,倫理道德統統沒有了,我們在自己這個形象上統統要做出來。是不是會很辛苦?人家看了很辛苦,我們自己覺得很快樂,一點辛苦都沒有。為什麼?唱戲!但是唱戲要唱得逼真,不能有一點點假的,誠心誠意裡頭做出來。
我明天到香港去,這次去做什麼?就是表演孝親,去幹這個。現在大家把祖宗忘掉了,我們在香港建立一個「中華萬姓先祖紀念堂」。中國大陸沒有祠堂,祠堂沒有了,我們講「百姓宗祠」,好像跟國家政策又抵觸了。所以我就想,想了很久,想了「中華萬姓」,不要有祖宗,要先祖,「先祖紀念堂」。
我現在所收集到的有一萬兩千個姓氏。中國不是百家姓,《百家姓》裡頭只有四百五十多個姓氏。現在實際上中國國家管人口的這些官員告訴我,他說據估計中國姓氏大概有兩萬兩千個。我們現在收集到的是有一萬兩千個,所以都做成像這樣的小牌位,像這樣佛像的小牌位,這一萬兩千多個姓氏,我們在這個佛堂裡面,這個佛堂叫念佛堂,我們在祖宗紀念堂裡面念佛、誦經,做三時繫念佛事來超度,這是頭一次。中國古時候都是自己祭祀自己家裡的祖先,沒有祭全國的祖先,所以這是頭一次。我要去做這個籌備工作,這一次到香港是為這個。
正式祭祖的日期是冬至,今年冬至是十二月二十二號,這是正日子。這個是舉行祭祖,這是歷史上所沒有的,頭一次,我們紀念全國祖先。所以先做這個籌備工作。我們也邀請了一些人,因為香港跟新加坡一樣,寸土寸金,相當不容易。我們的祖先紀念堂,我想大概只有這麼大的樣子,大概兩千五百呎,三千呎,還除了一點走廊那些設備,實際上我們紀念堂裡面的面積,那是兩千五百呎的樣子,所以這個牌位都是很小。當中我們供的是三皇五帝,供西方三聖。我們希望全國每一個族姓的祖先都能夠聞到佛法,都能與佛菩薩常常在一起。
我們這個法會,我們是籌備一個佛七。將來以後就是春秋兩次的祭祀,春天是清明,清明做一次祭祖法會,冬至做一次祭祖法會,一年做兩次。但是這個紀念堂是念佛堂,念佛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都有人在裡面念佛。所以這一次去是籌辦這個事情,希望把這個事情做好,希望做個帶頭作用,希望將來中國每一個縣市都有一個祖先紀念堂,每一個縣市都有。春秋祭祀,希望縣長擔任主祭官,每一個縣市推一個代表來做陪祭,提倡孝道!
提倡師道,我們也做。我現在小時候念書教我的老師,我這麼大年歲,老師差不多都己經不在,都過世了。現在還有一位住在南京,是我早年在南京第一中學讀書,他是我的班主任,現在差不多也將近有九十歲。我在南京學校設了一個電腦教室,像這樣電腦教室,我送了一百台電腦,我這個教室的名字就用老師的名字,教同學、教這些年輕學生不要忘記老師,我們從前在學校裡的同學,你看紀念老師,在學校裡計算機教室用老師世澤,我的老師叫涂世澤,世澤電腦教室。都是教學,都是在表演,知恩報恩!
我們現在澳洲,在圖文巴建立一個淨宗學院。我們淨宗學院有三個大的堂,我都用老師的名字來命名。第一個大堂,我們那個學院買的是基督教的教堂,我們就把這個教堂命名為「嘉南堂」。我的老師,學佛的老師,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用嘉南。這裡面我們掛著老師的照片,大概是四十吋的照片,很大,差不多有整幅的這麼大,這麼大張照片,紀念老師。
第二個廳堂是老的,老教堂,這個教堂是兩個教堂,老教堂現在我們改做為齋堂。這個齋堂我們用「韓鍈堂」,這是紀念韓鍈居士過去對我們三十年的護持。這個裡面也是她的一個紀念館,大概有兩百多張的照片,展覽在這個地方。
第三個堂是現在新建的,這是我們自己建的。十個教室,當中有一個大教室,差不多有這麼大的空間,有這麼大。這個堂我們的命名是「東源堂」,「東」是方東美先生,我學佛是他介紹給我的;「源」是李木源居士。要記住,「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一生存報恩心。
今天社會一般人忘恩負義,這個不得了,這是社會動亂根源。我們怎樣教?我們自己以身作則,做出榜樣來給人看。光是空口說不行,不可以!李木源居士有很多人批評他,到我這個地方就中止。為什麼?我不聽,我只聽讚歎的,絕不聽毀謗的。所以我們的心純善,也就是我們的心像個容器一樣,專門裝別人好的東西,心好!如果人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你統統裝進來了,你的心就變成垃圾桶;變成所有眾生一切骯髒的東西,你都裝在裡頭,你不是變成垃圾桶。誰吃虧?你自己吃虧,你自己愚痴。
我們學佛不幹這個傻事,所裝的全是別人好的。別人一千個裡頭只有一分好,我就裝他的一分,那個九百九十九種不好的,我決定不裝,我就裝他一分好的,我只知道他有一分好,永遠記住這一分好的。學純淨純善,這個重要!我們的果報不是在這一生,果報在後世。我的心純淨純善,我到哪裡去?極樂世界純淨純善,華藏世界純淨純善,一切諸佛報土純淨純善,我知道我將來到那邊去。我不但是肯定我不墮惡道,而我心裡沒有惡東西,沒有惡念,沒有惡言,沒有惡行。這是修行,這是真正懂得愛護自己。
我們不期望在這個世間名聞利養的果報,這是虛假的,完全虛假,我們也不希望天上果報,我們希望親近諸佛如來,我們希望生到純淨的淨土。那你自己的心不純淨,你就不能夠相應,經上講的「心淨則佛土淨」,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所以修行人一定要記住,修自己的純淨純善;一定要懂得先成就自己,然後才能普度眾生,才能幫助一切人,才能夠解決一切眾生的艱苦。
我們慈悲一切,先要成就自己,才是真正慈悲。我們自己煩惱不斷、習氣不斷,談什麼慈悲?真的把自己煩惱習氣斷掉了,真的嚴格做到十善業。做到,你像出家,我要求的《沙彌律儀》,沙彌十條戒二十四門威儀,要不能夠徹底做到,你不是出家人。在家學佛,你要不能夠做到十善,不能夠做到三皈五戒,你不是在家佛弟子。我的要求標準不高,最低的、最起碼的,連這一點做不到,那你是假的,你不是真的。你是假的、是真的與我不相干,我會認真做,你做不做,我不會批評你,我對你還是很恭敬。為什麼?你有佛性,你將來是未來佛,我現在不得罪你,將來成佛都不好見面。
理不能不明瞭,不但要明瞭,透徹的明瞭。經不可不讀,讀經是親近佛菩薩,天天讀經。跟一切眾生接觸,我們都是談佛法,都是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做出來,那就是教化眾生,自行化他,所以自己的形象不能不好。
學了佛之後,你的功夫、你的成績在什麼地方表現?在你的相貌,相隨心轉。你的心真誠,你的相貌就是很誠實的樣子;心很慈悲,相貌就很慈祥;心清淨,相貌清淨。所以你的功夫瞞不了人,一看就知道。看你的體質,你還會生病,你沒有功夫。病根是什麼?病根是貪瞋痴慢。如果裡面把貪瞋痴慢斷掉了,外面所有一切染污,染不到你的身。就怕是內有根源,外又有染污,內外交感,人哪有不生病的道理?所以病是從這裡來的。
我們明瞭了,修心,修真誠心、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慈悲心,百病不生。從自己本身做起!本身如果說不能改變自己,不能改變自己體質,怎麼能夠對人家講經說法?你跟人家說,人家幾句話頂過來的時候,你怎麼答覆?
我今年到日本去了兩次,日本人非常歡喜我,從形象,我們同年齡,跟我站在一起,比我老很多年,這不行!還有年輕比我小的,跟我站在一起,小的差不多也七十歲,我七十六,站在一起的時候,看到比我老,身體、相貌不如,這個人家心就服了。所以學佛拿什麼東西給人看?拿這個形象給人看。形象,不要說話就度了眾生,就讓他生起信心。見一次面之後,常常懷念你,常常想你,那我們給他講一點東西,他永遠會記住。他能做到一分,他得一分利益;他做十分,他得十分利益。那個做與不做是他的事情,我們的責任盡到了,我們確確實實幫助他了。
今天時間不長,我說這一點點話,我相信對同學們自行化他都有幫助。一切從自己本身做起,決定不能虛偽,不能搞假的,要搞真的;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