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朝日新聞小也公久及NHK記者晤談 (共一集) 2002/11/7 日本東京品川小王子飯店 檔名:21-148-0001
記者:他在明年、後年,香港中國佛教美術的劉昭先生,山東青州出了一些東西,還有其他的地方。你去看過青州的圖片嗎?
淨空法師:我是上次跟張文彬先生。
記者:我們兩個一起還搞了法門寺的塔。法門寺不是那個塔要壞了,就出來很多東西,我們拿了一百八十件的國寶,在一起我們全國搞了一個塔。他那裡有一個館長姓韓,韓館長。那是我們在搞法門寺塔的時候,我們住在那裡,早上三點鐘,法門寺(不是博物館,就是寺廟那個部分)燈全亮了,開始做法事。
淨空法師:對,早課,那是早課。
記者:有個「聲明」是不是?聲音的聲,明天的明。
淨空法師:對,不錯,就是,在中國叫梵唄,日本叫聲明。
定律法師:師父,您先說兩句,講一講您這次到日本的一些情況。
淨空法師:到日本來,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今年的四月。
記者:您這一次來,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淨空法師:這次是來講經的,在高野山講《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一章,一部分。高野山下來之後在知恩院,京都的知恩院講《佛說八大人覺經》。
定律法師:他說這個經在日本他們沒有聽說過。我說這部經,在大乘佛法也好,小乘佛法也好,都是最根本的一部經。
淨空法師:最根本的,沒錯,最早翻譯的,佛教傳到中國來的時候最早翻譯的。
定律法師:他問我們上一次(四月份)來到日本是訪問知恩院嗎?
淨空法師:來到日本的時候,我在這裡談過,主要的是把佛教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一切大眾的教育,把這個概念介紹給日本。所以佛教是教育,它不是一般的宗教。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的時間都是為一切眾生,我們說講經說法,實際上就是教學,就跟孔子一樣。我們有一本《認識佛教》的小冊子,在袋子裡面。
記者:師父,您戰後不是在中國大陸,是在台灣是不是?
淨空法師:是。
記者:師父,在台灣是跟李老師學習十幾年?
淨空法師:十年,我在台灣住了五十年。
記者:師父,您在世界各地弘法,大概有四十幾年、五十年?
淨空法師:講經四十四年。教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都是教學,跟孔子一樣。
記者:他們的一些情況,您都‧‧‧。
淨空法師:現在就是我們在此地跟這一部門接洽的時候,非常融洽。我們沒有想到這個概念提出來之後,這邊宗教界的一些領導人都能夠接受,這個是我們感到非常的難得。因為沒有來之前,日本這邊有一位法師,土井曾經到新加坡去訪問我。告訴我,我的一些觀念,日本這邊從來沒有過,從來沒有把佛教看作是教育,而且是一種多元文化的教育。他說日本沒有這個概念,恐怕很難接受。沒有想到到日本提出來之後,都能夠接受,我們感到很奇怪。而且我們見到中村康隆老法師,這個老人今年九十七歲了,對於日本佛教界很有影響力,我們談到宗教要團結。宗教要團結,宗教之間彼此要了解、要往來,這個樣子才能夠幫助社會安定,幫助世界和平。所以我們這些年都在做這些工作。中村康隆先生很難得,他說出一句話,他說全世界所有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話很不容易說出來。
今天這個世界社會問題非常嚴重,問題的核心是教育的問題。在東方,自古以來,幾千年都是接受聖賢的教育,中國儒家的教育、道家的教育,佛法的教育,所以東方的社會能夠在兩千多年來,中國改朝換代,但是始終是統一的。最近一、兩百年來,東方人把古聖先賢的教育忽略了、疏忽了,才有現在這個災難。中國古代的教育大家疏忽了,不認真去學習。
在日本這個情形相當的多,所以日本的文化跟中國文化是一個根源,日本對中國文化的保存比中國保存的還要完整。所以你看在中國,蒙古人統治過中國,滿清統治過中國,在制度方面有很多興廢的地方,只有一樁事情,就是教育、教學始終遵從古代的傳統,沒有改過,這個是我們讀歷史也感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你說每個朝代他會遵從這個教育政策、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念,這兩千多年來,不管是哪一個人統治中國都沒有改變。
所以我讀過池田大作先生跟湯恩比的談話,我讀過中文的譯本。他曾經也想到這些問題,他認為全世界像這樣一個大的國家,能夠維持大一統兩千多年而不衰,這是中國文化。他認為解決二十一世紀全世界的這些問題,還是孔孟的學說跟大乘佛法,這個很有見地、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現在就是要真正把佛教的教育跟儒家的教育再能夠興旺起來,在全世界只有日本跟中國還有這個根,其他的地方好像沒有了。所以我到日本來,主要的是到這邊來看看日本佛教界裡面老人對於漢學研究的狀況。希望全世界對於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理念的,我們把這個力量集合起來,把儒跟佛在全世界發揚光大,對於世界和平很有幫助。
今天這個問題是非常迫切的問題,如果再要使世界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那是毀滅性的戰爭,所以戰爭很恐怖。過去第一次大戰、第二次大戰給我們很深的教訓,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確實是整個世界毀滅的戰爭。這是今天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衝突,衝突要是用報復、戰爭的手段,決定不能夠化解。這種報復的思想跟手段,這些都使仇恨結得愈來愈深,問題愈來愈嚴重,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中國跟日本在二戰當中,那個教訓也可以讓世界人去思考、去反省。
我們在今天看到中日戰爭之前,日本跟中國佛教界裡面有很多高僧大德,他們很努力的希望能夠化解這個戰爭,結果沒有能做到。我們今天看到這一段歷史,知道他們的想法、做法是正確的。所以現在美國在西方崛起之後,對整個世界,實在講那個危險性比二戰之前還要嚴重。如果發動戰爭,不但不能夠解決問題,只有加深仇恨。仇恨的報復是很麻煩的事情,會讓彼此兩國都感覺得非常痛苦。所以我們總是希望大家都能夠覺悟,能夠放棄報復,不要再報復了,放棄報復,放棄用武力作手段,我們能夠和平共處。
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靠宗教的力量,希望全世界宗教領袖能夠覺悟,先團結起來勸導信徒,信仰宗教的人民在全世界的比例很大,讓我們大家合作,我們帶頭來做。現在在世界上也有不少學校,他們都在做,學校在做推動世界和平的工作。最近這兩年我在澳洲,澳洲這些年來採取開放政策,方便移民,這些大量的移民進入到澳洲,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現在到澳洲去,要跟澳洲人怎樣能夠和睦相處,他們對這個問題很重視。所以他們這個理念非常好,國家有多元文化部,他們的州跟縣市都有多元文化局,由國家來推動,推動就是團結宗教,團結族群,大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種事非常好。
現在澳洲學校裡頭有這個計畫,把我們在這邊做的經驗、做的成績,明年春天可能我們組團在全世界的每個國家去訪問。非常難得的就是昆士蘭大學,我們會組一組,教授會組團,教授組團;格里菲斯大學是宗教團,宗教組團。兩個學校現在在做,這兩個學校做得很積極。我有一些資料在這個裡面,可以看看。這個是我們在那邊做的多元文化的活動,這是我們訪問天主教的,昆士蘭天主教。這個是基督教的。非常好,宗教和宗教之間很歡欣。這個是給布希總統勸導他的,這是送給他的,這些他都可以做參考看看。這個是澳洲跟中國建交三十週年紀念會上的時候,這位是中國駐澳洲的大使,請他多指教。
所以所有宗教裡面,他們的經典教義都是講愛心對眾生,都是用愛心。所以衝突的根本,就是現在我們講的自己內心裡面,就是利益自己還是利益別人,這是衝突的根,所有一切衝突的根,這是衝突的根本。解決衝突問題要從根本解決起,根本要是不能解決,枝葉就很困難。所以我們能夠把愛發揚光大,能夠愛別人,能夠幫助別人,這個世界就和平了。
我上次來的時候,水谷先生給我辦了一個歡迎會(晚會),淨土宗各個門派都到了,其實很難得,聽說從前他們都不往來;這不往來,他們一起都到了,很不容易。當時我講話的時候,我就說了一段,佛教不管多少宗派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就好像我們是親兄弟,親兄弟彼此不往來,老人心裡就難過了。不同的其他宗教跟我們關係是堂兄弟的關係、是表兄弟的關係,是不是?所以在佛法裡面講,整個宇宙所有一切眾生確確實實都是一家人。
所以經典教義要研究,要深入。如果我們信仰宗教到經典都不要了,只是念,不去研究,這個障礙就產生了,隔閡就加重了。而且宗教的教學,實在講是生活教育,它不是一種玄學,非常實用。在這一次中西隨功法師聽了我們講了兩次的時候,他就明瞭了。曾經我有一次在新加坡的時候,有南非的幾個基督教徒,我們在一塊吃飯的時候,他曾經就問過我,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他問我怎麼個看法?我說:你們這三個教是一家人,三個教他們根據的經典都是《新舊約》。猶太教相信《舊約》,他排斥《新約》。天主教他是《新舊約》都包容。基督教他是相信《新約》,排斥《舊約》,其實它都是一部書。所以我說你們是一家人。但一家人分三個派,《舊約》是以上帝為中心,猶太教是皇上、皇帝那一派的;天主教是皇后那一派的,他是以瑪利亞為中心;基督教是以耶穌基督,他是太子那一派的。我說你們是一家人,皇帝一派,皇后一派,太子一派,你們分成三派。我這樣比喻,他們很同意,他們說你這個說法我們很容易明瞭。
那是訪問的時候,就問我對阿富汗把佛像毀掉之後,我們是怎麼個看法?我們是感覺到佛像是文物,是歷史傳下來的文物。文物不管它怎麼樣都應當保存,因為它是屬於世界的,整個世界性的,全世界人類共有的,不應該把它毀掉。但毀掉之後是一種宗教的一種情緒,民族狹義的意識,對於這個問題了解的不夠透徹。如果了解透徹的話,不但是對佛教不了解,對他自己本身教義也不了解。他本身教義,你看看他們稱神是「阿拉」,阿拉是仁慈的。仁慈怎麼會破壞這些事情?你把這個破壞的時候,仁慈的心就沒有了,是不是?
所以我那時也提出,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就像我們一個身體,身體有很多不同的器官,不是一個器官。我比喻佛教是眼睛,天主教是耳朵,伊斯蘭教是鼻子,我說都要健康,都是第一,這個世界才有和平。如果說我這個宗教好,伊斯蘭教是鼻子,我這個鼻子好,那眼睛也壞了、耳朵也壞了,最後還是死路一條。所以文化是多元的,一定要大家都好,彼此要了解,彼此要認識,彼此要尊敬,彼此要互相協助,這個世界是健康的,這個社會是和平的,才能夠繁榮,才能夠興旺,人民才能過幸福美滿的生活。如果是只有我自己,沒有別人,決定有衝突,決定有戰爭,到最後就毀滅了。
佛教裡面不同的宗派,就像一個大學裡頭不同的院系一樣,他們依據的經典不一樣,修學的方法不一樣,但是目的是相同的,方向、目標完全相同。所以我們對於不同的宗派都是非常尊敬的,我們也是盡一切力量幫助每個宗派,像我們印送經書不完全是淨土宗的,所有宗派的東西我們統統都印,統統都送。
記者:您自己有一個寺廟?
淨空法師:我自己有一個學院在澳大利亞,在台灣有一個基金會,「佛陀教育基金會」。
記者:師父,您再講講您的那個基本的一些想法?
淨空法師:最基礎的東西就是我們對佛教要有正確的看法。佛教在過去,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民國十二年是公元多少年?二三年。西元一九二三年的時候,歐陽竟無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學有一次講演,第四中山大學就是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他有一篇講演的題目是「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學,而是現代人必需要學習的」。所以我從這一篇講演,我體會到佛教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確確實實是從事這個教學四十九年。他的學生來自許多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宗教,這是我們現在在經典上都能看到。所以他對於教學的中心,佛家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們自己在佛教教育,首先就是肯定這個方向、這個目標,所以我們走的跟一般宗教不一樣,完全走的是教學,是以經典為主,以經典修養自己的身心,修正自己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行為,這叫修行。行是行為,修是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行。基本上的概念,我在前面好像有一個綱領。這個六條是我第一次到中國,在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大的時候,跟他們有幾個教授、學生在一塊研究討論的時候,這六條。
佛所講的這些經典非常多非常多,傳到中國來是少部分,大部分都沒傳過來,因為那時候交通不方便,非常不方便。其實這些經典都是教我們怎樣做人,怎麼樣跟人與人相處,怎麼樣跟自然環境相處,怎麼樣跟天地鬼神相處。天地鬼神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講的不同維次空間。不同維次的空間,在佛經裡不是講維次空間,佛經裡面講「法界」。空間,不同維次空間裡的來源是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所以佛教導我們,實在講有很多宗教,特別是印度的宗教,用透過禪定的方法,用禪定的方法把自己的妄想、念頭把它息住,息住之後這個空間就突破了,就能夠看到過去、看到未來,這個空間就會打破。所以人為什麼他沒有辦法見到過去、未來?就是你有執著,有分別,有妄想,你有這個東西,那個界限就無法突破了。所以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有很多很多的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實際上都是修禪定,只是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來修禪定,所以它的目的是相同的。
定律法師:師父,他說一般按宗教裡面來講,我們佛教是屬於多神教,比方像基督教和其他的教,他們都說是一神教。對世界和平來講,比方說我們用什麼形式來解釋,就說你看一神教,他崇拜的是一個,看他們現在是有互相衝突;你看我們多神教沒有這種想法,非常慈悲。從這一方面來講,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淨空法師:「一神教」就好像我們一個人的身體一樣,「多神教」就好像我們身體有很多器官,我們這個身體還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有嘴、有手、有足,那就變成多神了。部分的時候就多了,部分集合起來是一個,《華嚴經》講「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無二」,這個問題就化解了。譬如講在我們佛教裡面,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釋迦牟尼佛是代表我們自己自性裡面的仁慈、清淨,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淨的意思,這是我們自性裡頭有的。阿彌陀佛,阿是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悟,就是我們自性裡面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所以佛教裡面用許許多多的佛、菩薩,代表我們自性的智慧、能力是無量無邊的,無量無邊是一個,是一個自性。就像我們一個人,這個人聰明能幹,在社會上事業很多,名片一拿出來,那個抬頭好多行的,就是一個人。那個好多行就好像多神,一個人就是一個真神,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佛教講得很詳細很清楚,譬如講中國四大名山,四大菩薩,他都是一個代表。地藏菩薩代表孝,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能夠愛世間一切人;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行,統統能夠落實到生活上,它都有意義。所以合起來是一個,分開了是四個,合起來是一個。現在我們這個理念,對很多宗教這些領袖、傳教師來談的時候都能接受。佛教經典內容太豐富了,對現代人講跟古時候講不一樣。古時候大家都有基礎,都有根,所以點到就行了,大家都懂了。現在要很詳細的講,不詳細講,他根本不能理解。
記者:他說他今天見到師父,他很高興。現在的世界很複雜,愈來愈混亂,他說作為新聞界和輿論界,他也有很多應該做的事情。他看到您這樣勤奮,在這兒不辭辛苦的工作,他很敬佩您。他說他回去好好學習學習,能夠進行一些合作,多給您宣傳、宣傳。
淨空法師:多多指教。這是我們最近給布希總統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