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對眾生的大恩大德 (第十集) 1979/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7-0010
在長時間講完的,當然有不少中途才來聽的,當中來聽前面一定沒聽到,大家心裡會感到很遺撼。佛陀對於眾生的心情他很了解,所以長行講完之後再以偈頌的方式把前面的經文重複說一遍,使後來參加的也能夠將全經的大意都有個概略的明瞭,這是佛陀的悲心。另外還有一點重要的意思,就是佛經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教訓,不但我們對於這個道理要能夠明瞭記在心裡面,佛的言詞也不可以忘掉,因此經典是要求背誦的。如果不能背誦,諸位想一想,古德常講依文字起觀照,文字不能夠背誦我們依什麼來起觀照?沒有觀照般若就不能見實相。見實相是學佛非常重要的一樁事情,實相就是禪宗裡面講的本性,真如本性。禪宗所標榜的明心見性,就是般若裡面所講的見實相,淨土宗裡面所講的理一心不亂。由此可知,背誦經文對我們學習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可是一切眾生根有利鈍,有的人背誦是很容易,很輕易的就背熟,有許多人怎麼念他也念不熟,他也背不出來。於是佛菩薩真是大開方便之門,長行你就不要背,你就背偈頌。偈頌好背,很多都押韻的,可以當歌詞來唱,唱唱就唱熟了。這就是說偈頌是為了便利背誦。因此在一切經裡面,我們對長行力求圓滿無礙的理解,對於偈頌一定要背熟。這是說我們沒有能力背誦長行。由這兩點意思可以說已經就相當的圓滿了,我們也曉得偈頌的重要性。向下我們就依經文給諸位一段一段的來介紹。
【阿難因而諫頌曰。】
這一句可以說是整個偈頌裡面的序分,也就是說明向下的偈頌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前面的經文是阿難啟請世尊答覆的,是佛的言語。後面的偈頌是阿難所說的,阿難把佛的意思重複用偈頌給我們說一遍。而偈頌裡面有一個字關係很重要,就是『諫』這一個字,「諫」是諫諍,有勸勉的意思。這一個字的意思是雙關的,上是對佛說,下是對一切眾生說。我們看到偈頌裡面的經文,諸位就能夠了解,哪些是對佛講,哪些是對眾生講。請看經文:
【佛為三界護。恩廣普慈大。願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別真。痛矣不識者。罪深乃如是。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
這個開頭三首,第一首非常明顯是為一切眾生來請佛住世,下面兩首是請佛住世的原因。
第一句說明,『佛為三界護』,此地這個「佛」字就是指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三界,就是說的娑婆世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我們三界的保護者。這個「護」,當保護講。所以說『恩廣普慈大』,佛的恩惠,佛的慈悲,廣大無邊。這一句話必須是真正對於佛法有認識的人,他才能夠深深的體會得到。若是對於佛法是一知半解,雖然口裡面也這麼說,體會不到佛的恩德之大,也不明瞭佛是怎樣的保護世間。這當然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講明白的,也不是幾個鐘點可以講得清楚的。這要長時間在經論裡面陶冶,在生活裡面去體驗才能夠明瞭,才能夠真正體會到,真正的承認,佛菩薩是三界的保護者,恩德、慈悲無量無邊。我們才能夠發起『願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這兩句是請佛住世。我們在《華嚴經》裡面,十大願王裡面有「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為什麼要請?
下面就說,『值法者亦少』,「值」是當遇到講。這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經論裡面常給我們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遇到佛法的是少數之少數。拿我們今天世界上來說,我們世界有三十多億人口,三十多億廣大的人群當中有幾個人遇到佛法?世界這麼大有幾個地區有佛法?這是要我們珍惜的,沒有佛法的地方多,有佛法的地方太少了。下面一句說,『盲盲不別真』。這是講遇到了,遇到了,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為什麼?假佛法太多了,真的佛法太少了。我們從粗的相上來說,現在一般人把世間鬼神、道教的神仙都算做佛法。這是我們稍稍明瞭的人曉得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社會人士他不知道,看到凡是拜鬼神的,拜土地公的,拜什麼王爺的,那都是佛教。佛教是什麼?佛教是鬼教,與鬼往來的,那都叫佛教。佛是什麼?佛也是鬼之一,社會人對我們的誤會。神佛不分,這是不能夠辨別真妄。這是一種誤會,很大的誤會。稍稍涉獵佛教的,他能夠分得清楚,曉得佛與道教不一樣,佛與鬼神也不一樣。可是更細層的,佛門裡面也有這個講法,這就很難分了。那就像《楞嚴經》裡面所說的,末法時期妖魔鬼怪也都滲透到佛法裡面,也披上袈裟,也出家,也受戒,這個就太難太難了。
這種分別的法,我們在本經裡面可以得到一點辨別的能力,《楞嚴》當然說得更好。所以我們要學佛,首先要辨別,哪是真佛,哪是假;哪些是真的佛經,哪些是假的佛經。如果我們自己不能夠辨別,我們把《大藏經》的目錄找來看看,《大藏經》裡有沒有?如果沒有這個經,那這個經就是假的。我們要學一部經,要學一部論,一定去考察、考察它的真實性,它的可靠性,然後我們再來受持,依教奉行,才不至於發生誤會。還有確確實實是佛經,比如說《金剛經》,這個不假,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把那個經從頭到尾對一遍,沒有一個字錯字,是真的,可是那個註解的人把它註成外道了。什麼人註的?道教註的。有,有註《金剛經》的。還有什麼?一貫道註的,註得一塌糊塗,還說他那個註解是真的,自古以來祖師大德註解都註錯了,就他註得對。這樣,給諸位說,《金剛經》就破壞,《金剛經》就變成外道。所以看註解也得看看是哪個人的註。
初學我們不能辨別今天哪個人是真正有道,哪一個人是假的,我們沒有能力辨別。你要問別人,別人也不肯說,為什麼?說了得罪人,何必呢?真正是明眼人他也不會給你指哪個人,那個人是妖魔鬼怪,不能這樣講法,這樣講法會帶來許多麻煩。初學的時候我們如何去辨別?我有一個很笨的方法,凡是今人的註解我都不看,這就叫可靠,我看古人的註子。《大藏經》裡面這些註解都經過歷代祖師大德證明過的,他們都看過的,都認為不錯,我取他們的註解來看。今人這些註子沒有經過人考驗過,我也沒有這個能力能夠曉得它正確與否,所以一概擺在旁邊,先讀古人。把古書都讀完了,沒有書念了,再念這個。古書都還沒有念完,哪有時間念今人的書?這是我們對於今日之人,他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他是佛,是菩薩,是妖魔鬼怪,我們不能辨別,採取這個方法比較上來得穩當。所以我們依經,「依法不依人」,我們依古註做為我們參考的資料,這樣才能夠避免過失。
下面兩句,這是感嘆的話。『痛矣不識者,罪深乃如是』。為什麼不遇到佛法,為什麼遇到假的而沒有遇到真的?給諸位說,這都是罪業深重。宿福深厚的,他一接觸到就是正法,一接觸到就是好的老師。那是說他的福厚,過去世有善根福德因緣,他少走很多冤枉路,他不受這個苦。學佛的人多,真正遇到真佛法的人不多。
昨天下午陽明醫學院請我講演,他們同學、老師大概有五十多人,很難得這些人學佛。我問問他們,你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心裡有什麼感覺?老實說,他們講心理頭恍恍惚惚,這就是問題了。真正學佛的人心地踏實,清淨自在,所謂是法喜充滿,這是學佛得到的受用。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絕不動搖,自己能做得了主宰。生從哪裡來,死往哪裡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種功夫,初級的功夫。高級的功夫,沒有生死,那是所謂入不二法門。這一部經雖然是小經,小經是大經的基礎,雖著重在事相上,於不二的道理也透漏個幾句。我們如果稍稍能留意到,都很清楚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第三首,『宿福值法者』,這就是過去世,他修的有善根、有福德,所以有這種機緣遇到佛法,但是太少了。『若一若有兩』,這是指什麼?指學佛的人,遇到佛法的人,他遇到真正的佛法,千萬人之中只有一個、兩個。佛陀在世的時候如此,佛法流傳到今天依然是如此。可是也許諸位要問,現在科學發達,印刷術發達,大眾傳播工具發達,帶來給一切人學佛的機緣,這比過去好像看起來機會多得太多了。確實這話是不錯,可是又有了一個問題,問題就在底下這一句。『經法稍稍替』,「替」是什麼?變質了。「經法」的意思被人曲解了,曲解經義,而普遍的傳播出去,害死一切眾生。諸位想想,今天的眾生到底是有福報,還是沒有福報?有福報,應當是正法以這種大眾傳播工具普遍的弘揚。如果是邪師也要這樣的傳播出去,這怎麼得了。所以這一句我們讀到的時候,真是痛心極了。
佛法為什麼會變質?給諸位說,我們修學的方向錯了,就變質了。拿前面長行文來講,我們沒有依照佛的教訓去做,所以佛教變質了;我們用我們自己思惟想像來解釋佛經,經義變質了。所以我一再在講席裡頭給同學們提示,佛法要以無分別智去接受。這句話不曉得講了多少遍?有沒有一個人照這個去做?真正是「若一若有兩」。我們還是用分別心,這就不得其門而入。我們用分別,我們用執著,我們用攀緣心,不要說這一生一世沒有指望,會把經意思解錯。縱然修上個三大阿僧祇劫,我們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還是曲解經義。縱然把《大藏經》,把古人的註解背得滾瓜爛熟,一個字也不錯,還是不解佛義。為什麼?沒有開悟。你背得再多,記得再多,是別人的,不是你自己的。這樣學佛,目標錯了,方向錯了,沒有聽懂佛的意思,沒有能夠依佛的教誨去做。
佛陀在世的時候就非常之稀有,難能可貴。佛滅度之後,諸位想想,這種情形更嚴重,更困難。所以說『當復何恃怙』,「恃怙」就如同一個兒童依賴父母一樣。童年要喪失了父母,無依無靠。我們學佛的人,沒有佛菩薩,沒有好的老師,我們依靠誰?如果說我們不要依靠,我們自己可以學成,那何必要老師?為什麼要那麼重視師道?為什麼要歷代講求師承?初學的學人對於老師的依賴,就像嬰兒依賴父母一樣,沒有父母他就不能夠生存,我們學佛沒有明師,我們法身慧命也不能夠生存,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所以一個人,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一位好老師,那是他的宿福,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否則的話他遇不到。因此遇到佛了,第一樁的大事,就是要請佛住世。諸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遇到一個好老師,我們第一樁要求的事情,也就是請他住世。他住世,我們大家都有福;他要不住世,我們災難就要現前。
這一段是請佛住世。第二一段是講的疑謗重罪。
【佛恩非不大。罪由眾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聞。】
『佛恩』,從什麼地方顯示出來?給諸位說,佛的恩德就是說法之恩。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之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這是佛對於一切眾生的大恩大德。因為我們學佛第一步就是要明理,要懂方法。理路不明,方法不懂,我們要想照樣子去做行不行?不行。模仿得一模一樣,骨子裡頭不相同,是兩樣的。你表面上怎麼樣模仿都沒有辦法,總是假造的不是真實。所以說首先要明理,理論真正通達,我們就拿念佛這個法門來說,如果對於念佛的道理徹底明瞭了,念佛這個受用真正不可思議。念佛的感應無有窮盡,一聲佛號六個字能夠感動大千世界,與十方諸佛一切眾生感應道交,有這麼大的力量。如果我們對理論不懂,我們也模仿「南無阿彌陀佛」有沒有用?沒有感應。換句話說,我們不會念,會念的,念一聲佛號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不騙人的。我看起來不止,佛講話都很保守。我看不止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確實有這個力量,一句佛號裡頭無量無邊的受用,念佛成佛一點都不假。我們為什麼念那麼多年念不到?道理不明,怎麼模仿,模仿不像。真正會念的,這一聲佛號,剛才給諸位說的,是從用上說的。用一定有體,沒有體,哪來的作用?體是什麼?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句句佛號裡頭增長自己的平等,增長自己的清淨,增長自己的慈悲。平等就是直心,清淨就是深心,慈悲就是大悲心。由此可知,這就叫菩提心,念念增長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你這個種子念念增長怎麼不成佛?當然成佛。
所以句句佛號裡面,把無始劫來的那個煩惱習氣的種子,統統都念掉,念化掉了。化成什麼?都化成菩提,妙不可言!所以十方諸佛提倡這個法門。哪一個法門說是轉阿賴耶識的習氣種子為大菩提,都沒有這個方子來得巧、來得妙。為什麼世尊示現成道在華嚴會上提倡?一直到示現涅槃雙樹林間的時候還勸我們念佛?可以說一代始教,千經萬論處處指歸在這個地方。這個有什麼好處,有幾個人懂得?因為人家不懂,所以不得利。因為你不懂,所以你念佛的力量沒有辦法把你習氣轉過來,那是你不懂理論。佛菩薩他口裡也是「南無阿彌陀佛」,我們也「南無阿彌陀佛」沒念錯,聽起來那個音是一樣的。事是一樣的,為什麼他有那麼大的力量,我們這個沒有那麼大的力量?這就好像用鈔票一樣,他那個鈔票是真的,我們鈔票是假的。他那個鈔票是真的,到街上買東西,可以買到一大堆,有價值。我們這個假的用出去,不但說不值錢還要犯法,還得要抓到刑警隊去槍斃去,這不叫冤枉嗎?我們造跟他一模一樣的,人家一看就看穿了,你這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我們不但煩惱念不掉,煩惱還增長。你們諸位想想,你們學佛煩惱是不是增長?好像不學佛,沒有煩惱;學佛,學了一大堆煩惱來。這就像用假鈔票,諸佛菩薩用真的,你用假的。所以我們要體會到,佛為什麼要說法四十九年?就是叫我們要學真,不要學假的。主要就是要懂理論,懂方法。理論明了,實在講方法自己就會了,自己就可以解決了,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證菩提自己有辦法。理不明,那自己真是一籌莫展。不要說好的老師來代我們,行嗎?沒有辦法。諸佛菩薩都沒有能力代我們。禪宗大德所謂是,這個事情就像是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哪一個人也不能代哪個人。諸位要能夠體會到這一層,才能認識佛恩之大。
「佛恩非不大」,不是不大!為什麼我們現在一點都不能夠覺察到?『罪由眾生故』,罪業由於眾生自作自受。『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聞?』這是說佛的說法。佛的法音震動三千大千世界,為什麼我們不聞?這句話我們聽了也許會生疑,真的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嗎?何止!三千大千世界才一佛土,恆沙諸佛國土都震動,有緣的都聽到了。什麼叫有緣的?心清淨,心裡面沒有分別的。諸位要曉得,清淨心中不起一念分別,這個心與十方法界是一體的,所以才有感應道交。起一個念頭就有分別,就有界限,就把外面障礙住了。我們這個心,佛在經裡面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那一個生滅就是一個分別。所以一彈指多少時間?彈得快,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次要照佛這個算法的時候,二十多萬個分別心了,當然不能聞。所以說是「罪由眾生故」,怎麼能怪別人?怎麼能怪佛菩薩不慈悲?所以我們要想見佛,要想見菩薩難不難?給諸位說,不難。可是有一個條件,諸佛菩薩從清淨心中才見到。換句話說,只要我們自己心地清淨,佛菩薩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在我們眼前,心不清淨就見不到。諸位好好去用功,也許你用一個時期功,我怎麼還沒有看到?你要記住,你就起了一個妄念,你心就不清淨,當然看不到。為什麼看不到?我有求見佛菩薩的這個心,這個心就是妄念,這個心就是分別,就見不到。一切法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你就見到了。
這個道理在大乘經典裡面講得很多,我們這部經講完之後接著講《大智度論》,《大智度論》這些理很多很多。那個《大論》我們也不能夠從頭到尾講,那個講法不得了,那不曉得講多少年?我的預定是講一百次圓滿,就是一次講一卷,這一卷裡面重要的幾句話提出來跟諸位講,提醒你們,講個大意,講個重要的,其餘的統統都不說,念都不要念。這樣才有辦法在一百次當中,就一百個星期,把《大智度論》講完,我們選講。
再看下面一首:
【世濁多惡人。還自墮顛倒。諛諂諀訾聖。邪媚毀正真。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是人是非人。自作眾罪本。】
到這是一段。前面一首是說自墮謗真。『世濁』,這個「世」就是指今天這個時代,「濁」是五濁惡世。今天這個世界濁惡到了極處,所以我們在每個地區所見到的總是惡人多於善人,都有作惡之人。這些人怎麼樣?『還自墮顛倒』。這個地方所講的「顛倒」,最主要的是講的知見顛倒,就是是非顛倒、善惡顛倒、利害顛倒。叫一個明白人,所謂是百思莫能解,小而個人,大而國家、世界,實實在在叫大顛倒,也就是思想的大混亂,這是因。結果,那就不堪設想。今天我們所看的這個後果就是第三次核子大戰,這個就是果報。這些因果循環的道理,因果逐次的升高,集合次數的升高。我也在道場給諸位分析過,我們在這個時代裡面要想救自己,救我們家庭,救社會,救國家,救世界,做得到做不到?能做得到,只要你明理,只要你如法,就可以做得到。那就是以正見破邪見,先從自己本身做起,先救自己,這是第一步。換句話說,首先修成正知正覺,而後才能夠覺他。所謂正知正覺就是不顛倒,知見不顛倒,行為當然得其正,不會有錯誤的行為。
下面這都是錯誤行為,以顛倒知見發生錯誤行為的幾個例子。『諛諂』,這是巴結人,諂媚人。『諀訾』是誹謗,惡意的批評,甚至對於聖賢人,對於聖賢法,對於佛法惡意的誹謗、破壞。對於弘揚佛法的道場,對於弘揚佛法的善知識,加以誹謗、破壞的,這都是邪知邪見所造的一些罪業。經文裡兩句,這一句著重在人上,這個『聖』是指人,下一句著重在法上。『邪媚』,「邪媚」是什麼?不正當的邪法來毀滅正法,破壞真理。說實在的話,正法、真理還會被破壞嗎?不可能的,而是以一種邪媚(邪知邪見)把這個正法(正知正見)蒙蔽了,使一切人迷惑而不能夠見到正道,這樣子滿足他的私欲,這就是迷惑顛倒。
下面一首,這是說到罪上加罪。『不信世有佛』,「佛」是大智大覺的人,不但現在世間一般人他不能夠相信,不能夠接受,甚至於我們學佛出家的,我都遇到過。我們出家同修有的時候在一塊爭論,爭論什麼?佛到底是一切智,還是不是一切智。有人說佛是一切智我不相信,佛不是一切智,佛智慧比人高我相信,說佛是一切智我不承認。為什麼不承認?佛要一切智,佛當年為什麼不發明噴射機?為什麼不發明電燈?可見得他不是一切智。他說得振振有辭,有一些善心的道友就被他唬住了,沒有話答覆他。現在學術界裡面,初學佛這些大專學生,各個都有個問題,生命的起源是什麼因素?宇宙從那裡來的?科學家、哲學家的大問題,古今中外的宗教學術都不能解答,佛法能解答,而且解答得非常的圓滿。
昨天那些學生就問我很遠,真正是徹底究竟,他說法師你講給我們聽聽。我說我不能講,為什麼不能講?我講你不相信,程度不夠。講很容易,四個字就講清楚了,你能相信嗎?你不能相信。雖然四個字講清楚,我跟他們講很客氣的話,你要把《大藏經》念上半部,這四個字才能懂得一點消息。你沒有半部《大藏經》的基礎,這四個字你不會接受的。我只告訴你,佛法裡頭確確實實把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西方那些宗教家、哲學家沒有福報,沒有遇到佛,用了一生的精神去鑽研、去研究都沒有一個答案,所以不相信世間有全知全能的人。說老實話,不相信釋迦牟尼佛是大智大覺、全知全能沒關係,那個相信不相信確實沒有關係。不相信自己有大智大覺、全知全能這個關係太大了,為什麼?永遠不能成佛,永遠不能夠入佛知見。相信佛就相信自己,佛所有的我都有。佛在《華嚴經》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那不是佛有的我們都有嗎?就是不相信佛沒有關係,不相信佛就是不相信自己,這個關係太大了。不相信佛對我們沒有大損失,不相信自己這個損失太大了。
『言佛非大道』,這個「大道」就是世出世間一切事理無所不通,這才叫大道。這就是一個對宇宙人生毫無覺悟,或者我們說完全錯解了,迷失了,這種人很可憐。『是人是非人』,一個人應當要覺悟,他不能覺悟,那與畜生就沒有兩樣,畜生愚痴。也就是說是像個人的樣子,可惜他那個愚痴幾乎接近在畜生道。這只有一句絕對的話,『自作眾罪本』。謗佛、謗法,毀謗三寶,這種罪業都是極重極重的罪,在佛法裡面常講五無間罪業。他為什麼會有這麼重?就是因為他這些思想、這些言論影響到別人,自作自受是應該的,自己錯誤把別人帶到一個錯誤的方向,這個罪過大些了。自己走錯路了自己負責任無所謂,你把別人也帶錯了路你怎麼辦?大家跟你受苦,大家跟你墮落,所以這種罪過是極重極重。
下面這是受報,前面一段講造業。這一段講受報:
【命盡往無擇。刀劍解身形。食鬼好伐殺。鑊湯涌其中。】
這一段是講各罪別報,先講地獄的總報,這一首是說地獄。
『命盡』是我們這一期的壽命盡了。俗話講靈魂,實際上魂是有的,不靈,他要靈還會到地獄去嗎?不會!看天堂不錯,早到天堂去了,他怎麼會到地獄去?糊裡糊塗去的。所以那個魂是個迷魂,不靈,一點都不靈,迷惑顛倒,所以他才往地獄去。『無擇』是地獄的古譯,我們中國古時候翻地獄就翻作「無擇」。無擇是什麼意思?沒有選擇的,是意譯的。我們翻這個地獄兩個字,它的意思是無救,沒有救的。無擇跟無救的意思是差不多,相接近,這是古譯,後來的經典裡這種名詞很少見。這是講的五無間地獄,就叫做無擇。
『刀劍解身形』,這是我們常講的刀山地獄。『食鬼好伐殺』,這是指地獄裡面牛頭阿傍那一類的餓鬼。我們在《地藏經》裡面看到,在一切大乘經典裡面也往往看到,說到地獄裡頭這些惡鬼、獄卒,凶狠殘忍。『鑊湯』,就是油鼎,下油鍋。這是無間地獄裡舉出兩、三種苦報做一個代表。細說,諸位可以讀《地藏經》,可以讀《楞嚴經》,《楞嚴》也說得相當詳細。
下面是別說:
【婬泆抱銅柱。大火相燒然。】
這種刑具就是我們中國古時候所講的炮烙。過去章太炎先生做東嶽大帝判官的時候,他就提出這個問題,說這種刑罰太殘忍了,請求東嶽大帝把這個刑罰廢除。好像學佛的人,為什麼有這種殘酷的刑罰?好像沒有慈悲心。東嶽大帝派兩個小鬼帶他到炮烙地獄去看,小鬼帶他走了很遠的地方,告訴他前面就是了,你看到沒有?他看不見,他就覺悟了,地獄這些罪報從哪裡來?唯心所變,不是佛菩薩建立的,自己變現的境界,章太炎覺悟這個道理。朱老居士在《八大人覺經》裡頭有,另外還有好幾種書裡頭他記載有這個事情。所以要曉得三界六道是我們自性變現之物,不是外面有人造一個地獄抓我們到裡面去受罪去,沒有,自己變現的。你要沒有這個罪業的時候,地獄在你面前看不見,你沒有這個果報!看不見。這兩句是講『婬泆』之報。
下面講誹謗之報,兩句:
【誹謗清高士。鐵鉗拔其舌。】
這是講拔舌地獄。『清高』是指有道德,有學問。他的德行、學識能夠影響一方,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樣清高之人你要誹謗他,罪業是墮在拔舌地獄。罪這樣重不是說傷害他一個人,傷害一個人無所謂,他也不會計較的。他既然有品德,他就受人傷害了,他也不會有報復的心。他要有報復的心,別人對他傷害他心裡就忿忿不平,這種人沒有德行也沒有學問。諸位要記住,不要說佛法,世法裡面常講「學問深時意氣平」,他能夠包容。為什麼有這麼大的罪?結罪是對眾生結的,你誹謗他、破壞他,只要一個地方對他失了信心,不相信他,或者你把他殺害,大家得不到善良的教化,這個不得了!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這個罪過大極了。他一個人在那個地方能夠滋潤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你把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的增上緣把它斷掉了,這個罪過不得了,是從這個地方結罪的,所以這果報在地獄。
下面一首是講酒,亂酒的罪報。
【亂酒無禮節。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獄中。洋銅沃其口。】
酒,我們曉得,在佛法裡是列在根本戒裡面。但是講到這個罪報,我們都曉得五戒前面四種戒叫性罪,而酒這一條叫遮罪。所謂遮罪,本身沒有罪,飲酒本身沒有罪。為什麼列入重戒?怕你喝醉了亂性去造殺盜淫妄,所以它是預防的,叫做遮罪。諸位要懂這個道理。為什麼禁止得那麼嚴?怕人貪心,好了,酒不喝醉沒有罪,不要緊,我可以喝一點,不醉就行了。你真有能力控制可以,你一下沒有能力控制怎麼辦?愈喝愈想喝,喝醉了,我沒醉,再來再來,沒有醉。你看那個醉的人都說他沒有醉,他不會承認,我醉了。他要說他醉了,給諸位說,他沒有醉。就是因為他說沒有醉,他才真醉了,才會闖禍。你看報紙上天天殺人幹壞事情,多半都是酒喝醉了幹的,這所以列在重戒上。
『亂酒無禮節』。過去我在台中李老師會下的時候,李老師跟我們談到,如果我們人人都像鄭康成那個酒量,釋迦牟尼佛這條戒一定不會制了。鄭康成,是鄭玄,漢朝的大儒。他是馬融的學生,老師那裡學成了回家去了,同學們在十里長亭給他餞行,一個人給他敬一杯酒,喝了三百杯酒小的禮節都不失,那真正是不得了。所以你看文學裡頭常常提到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就從鄭康成來的。那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他神智清楚,一點禮節都不失,他能做到這一點,那是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迷惑失人道』。就怕酒醉,迷了。「人道」是什麼?倫常、八德是人之道。在佛法裡面講,五戒、十善是人之道。他酒醉了之後統統都破壞了,是說的這個意思,他的果報也是地獄。『洋銅沃其口』,這個地方的「洋」是融化的意思。那個銅在高熱加上高溫融成了汁,澆到口裡面去,諸位想想看,從口一直到喉嚨、腸子都燒爛了,就是受這個果報,洋銅沃口。
【遭逢眾厄難。毒痛不可言。】
這兩句還是接上面的。他所遇的是種種的災難。這就是講,你看看其他的果報都是兩句,酒說了六句。我們把其他的罪都看得很重,酒沒有在意。哪裡曉得酒,這個慘烈,這樣重?這就說明了,世間一切的惡事、惡業,幾乎都與酒有關係。所以後頭這個結論說『毒痛不可言』,真正是遭了這個果報是後悔不及。
下面兩句是總結:
【若生還為人。下賤貧窮中。】
這是講一切罪業總報的總結。地獄裡面罪受滿了,不是說地獄受滿了,出來就作人,沒那麼便宜事情。通常地獄罪報報盡之後,有餓鬼的罪報、畜生的罪報,再到人道裡面來還是『下賤貧窮中』。由此可知,這個罪業之慘、之重,實在是不可思議。這是諸佛五眼圓明所見到的實實在在的真相,我們應當要警覺,佛不妄語。千萬不可以拿這些話,說老生常談,無關緊要,我行我素,那是自甘墮落,那就辜負佛的苦心。苦口婆心來勸導,我們聽不懂,不能接受,辜負了佛的大恩大德。
下面是講五戒的別果,就是殺盜淫妄。我們簡單的把這段念掉,到下一次就把它結束。講持五戒:
【不殺得長壽。無病常康強。】
這是講我們能夠守住這個五戒,他得的果報。我們不殺生得什麼果報?長壽的果報,健康長壽。從經文裡面我們要覺悟,假如我們現在身體不健康、多病,就想我是過去世殺業太重。最好的方法,吃長素、多放生,轉我們的業。對一切眾生生慈悲心,我們的病就會離開了,不必找醫生就好了。醫生只能夠醫外表,不能醫根本。罪業,這是病的根。所以從根上去求醫,那就是養慈悲心,不惱害一切眾生,這個叫對治病根。
【不盜後大富。錢財恆自滿。】
我們要常常缺乏財用,貧窮,為什麼貧窮?大概從前常常偷盜,所以這一生貧窮。我給諸位說,我在沒有學佛的時候,就是很窮。想想過去世大概常犯偷盜,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有習氣,沒有學佛之前,看到人家好東西,順手牽羊就牽過來,確實。以後一學佛曉得,這是多生多劫的習氣,帶來今生不如意的果報。從此之後怎麼樣?布施,不但不偷盜,而且歡歡喜喜的布施給一切眾生。所以這個佛法學了馬上管用,立刻就有受用。你只要一轉業因,果報自然就來了,就不會缺乏。雖然很窮,可是沒有一天挨餓,也沒有一天挨凍,衣食自然。這個就是說自己覺悟得快,轉變得快。所以千千萬萬不可以欺騙人,這是決定要記住,不可以欺騙人,待人要真誠,後來才能夠得大富大貴。
【不婬香清淨。身體鮮苾芬。光影常奕奕。上則為大王。】
這個『大王』,這個「大」念代,古音念代,恐怕是個錯字。因為這『上』,「上」應該為天王才對,可能上面漏了一劃。如果是上則為天王,這個意思就更好了,更圓滿了。這個「大王」是人間之王,人間的帝王。這是不淫欲,得的是清淨身,身體香潔光明。為什麼說死了以後生天上?天的身比我們人間清淨,愈往上升愈清淨,這是感應道交。
下面這兩句講不妄語:
【至誠不欺詐。為眾所奉承。】
『奉承』,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擁護,尊敬。大眾都擁護你,都尊敬你,都能夠相信你。為什麼?因為你『至誠』,你不欺騙人。這兩句是講我們現前所得的果報。後面兩句是講不飲酒的果報:
【不醉後明了。德慧所尊敬。】
『德』是指的定。因為不飲酒,他在一切境界裡頭都能夠照了,他不迷,所以在一切境界裡頭能做得了主宰。就是他有德,就是他有定功,他有智慧,一個有定、有慧的人,當然為大眾所尊敬。後面一首是這一段的總結:
【五福超法出。】
『五福』是指世間,我們常講五福臨門。一般講法第一個是長壽,第二個是大富,第三個是清淨,第四個是大眾擁護,第五個是有德有慧,這個講法是根據本經的講法,不是我們一般世間。我們世間講有壽考,俗話講得好死。有好德,這是根據本經講的五種福。「五福超法出」,這個「法」就世間法,超越世間法,超出了。
【天人同儔類。】
雖然我們現在在人間,我們的道德,我們的智慧,與天人已經接近了,沒有兩樣。
【所生億萬倍。真諦甚分明。】
『所生億萬倍』,是指生生世世,福壽無窮。不但是這一生、這一世有福有慧,生生世世都有福有慧。『真諦』,就本經前面所講的,是指的五戒。『甚分明』,是講善惡因果清清楚楚,一點都不差,一點都不錯。到這個地方是一大段,將五戒因果報應,說完了。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