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大意 (第二集) 2001/5/31 澳洲淨宗學會 檔名:15-017-0002
諸位同學,我們看底下第二段:
【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
前面一段是佛教導我們學佛要親近善知識,也就是要親近一個好老師。這樁事情自古以來常說「可遇不可求」。我們要去找善知識不容易,善知識要去找一個學生也不容易,總是緣分。這種緣分,實在說也要靠佛菩薩加持,怎樣才能遇到?那就是真誠心去發才能夠遇到。也許諸位會不以為然,你想想,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講經說法三十八年,聽他講經說法的二十萬人以上,在台中親近他的;如果台中以外統統算進去,我最保守的估計超過五十萬人。那這五十萬人是不是各個都有緣分?不見得。真正得到佛法真實利益的人並不多,這一定要自己發心,要自己具足良好學習的態度,那就是前面所講的「專信不犯,精進奉行」,才不失所受。
大多數遇到善知識也是空過了,這就是《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遇善知識也是如此,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遇善知識。我們遇到緣,幾十萬人都有緣,為什麼不能成就?自己善根不足,福德不足。善根是信受,親近善知識,對善知識有沒有信心?真正具足信心的人,實在講很少很少,大多數的是半信半疑,這得不到利益。福德是堅持,精進奉行那是福德。我們知道多數人不能堅持,因為煩惱習氣斷不掉,日常生活當中,雖然天天聞善知識講經說法,依舊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能隨順善知識教,有什麼用?沒有福。所以沒有善根,沒有福,雖有因緣遇到也是等於沒有遇到,空過了,非常可惜!
不要說是普通這一般聽眾,像台中蓮社一般的蓮友,台中蓮社蓮友,我在台中的時候二十萬人,新加坡居士林比不上。新加坡居士林現在他們的蓮友大概才三萬多人,蓮友三萬多人,那比台中蓮社比李老師的道場還差很遠。可是怎麼樣?真正成就的有幾個?李老師在台中三十八年,真正跟他學念佛往生的,確確實實往生的,我們概略的估計大概一百人的樣子。這個成績就了不起!幫助這麼多人成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成佛。所以幫助大家種善根的那有幾十萬人,真正往生的沒有幾個。所以李老師常講,跟他學的,真正確實往生的,一萬個人當中一、二個而已;五十萬人當中大概一百人的樣子,這是真的。
跟他學教的幾個人有成就?他那個時候也開一個經學班,跟我們現在培訓班一樣。他這個班辦了兩年,二十多個學生,二十多個學生各個都能講經。不能堅持中途退轉、不再去講了佔大多數!真正現在還在講經的十個人都不到,這些都是屬於善根福德不具足。講經,實在講還得靠緣分,如果沒有得力的護法,緣不具足,所以中途退轉的多了。沒有機會講,沒有人請你講,自己對講經沒有一個熱誠,這是退轉第一個因素,也就是自己的誠敬不夠,遇到挫折了怎麼會不退心?精進奉持不容易。精是專精,進是進步,有進無退,依教奉行這樣才能成就。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講、常常勸,能收多大效果?有許多同修聽了幾十年了,三天不講,煩惱就起現行,一天到晚還是妄想分別執著,還是自私自利,還是是非人我,還是貪瞋痴慢,你就想想這個習氣多重。自己有沒有生慚愧心?沒有!自己完全不知不覺,所以菩提道上進步就困難了。
我常常說老實話,大家學佛是原地踏步,一步都沒有跨出去。我說的話不過分,諸位同修自己想一想,自己好好反省,我們的心像佛心嗎?我們的願像佛的願嗎?我們的言行像佛的言行嗎?不像!差距太大!煩惱習氣雖然重,不怕,怕的是不肯學,怎麼學法?改,沒有別的辦法,改進,改過就有進步。過,有的時候覺得改了,好像是有一點進步了,不久聽說他又退步了,總是進得少、退得多,所以不能成就。如果能保持著不退,這個人決定在一生就成佛,哪裡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佛說三大阿僧祇劫是什麼意思?生生世世都退步。所以我們自己必須要曉得,依照佛法的標準來說,我們是在門外,在佛門外面學習,沒有入門。什麼時候才入門?小乘入門跟大乘入門的條件都相同,確實是平等的。小乘入門是小乘初果須陀洹,你證得須陀洹果小乘才入門。像念書一樣一年級,正式上一年級了。大乘入門初信位的菩薩,你們都懂得,大乘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所以大乘第一個位次,一年級是初信位的菩薩,那要具備什麼條件才入門?見思煩惱裡頭的見煩惱斷掉了,這是經論裡頭常講的,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才入門。我們自己想想,我們八十八品見惑一品都沒斷,你有什麼成就?見惑裡面頭一條身見,我們有沒有把身看破?佛在經論上常講「身為苦本,形為罪藪」。我們不肯放下這個身,天天造罪業,為什麼?為這個身、不學佛的人天天想吃這些山珍海味,為什麼?為舌頭,為舌頭造這些殺業。殺盜淫妄無一不是為身,身沒有看破。身要看破之後,不會再為這個身造業,反過來這個身要幫助我修積功德。我們的身見沒破,我常常講自私自利,起心動念沒有不是為自己想的,你怎麼入得了門?
第二個是邊見,邊見用今天的話來說,相對的,也就是講非常執著。思想、見解都墮落在兩邊對立,今天講相對的,沒有辦法圓融。今天中午布里斯本有兩位居士來訪問,他的太太跟我說,先生是虔誠佛教徒,女兒是基督教徒,她不知道怎麼辦?如果我們破了身見、破了邊見,這個事情就好辦了,沒事了。他們執著這邊見,基督教決定不是佛教,佛教決定不是基督教,對立了。邊見是對立了,思想上的對立,見解上的對立,然後必定形成行為上的對立,這麻煩大。《壇經》裡面講得好,《壇經》裡面消除邊見,印宗法師向惠能大師請教,黃梅五祖,他向他請教五祖講禪定、講解脫怎麼個講法。能大師回答他,「禪定、解脫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他這樣答覆他,這就是說你還執著兩邊,你還是墮落在邊見,你沒入門,入門沒有這個分別執著了。那你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曉得,如果問基督教跟佛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佛法裡頭沒有對立的,有我跟人對立,不能入佛門;我跟一切萬物對立,不能入佛門,你才曉得難。我們每一位同修,說老實話,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緣非常深厚,正如同佛在《無量壽經》第十品裡面,給阿闍王子、五百長者所說的話一樣,他們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我們每一位同修的善根不會輸給他,你們過去生中至少也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為什麼今天還是這個樣子?如果說你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你在這一生當中遇不到大乘佛法,你不可能遇到淨宗法門。你能遇到這個法門,證明你確確實實往昔生生世世善根深厚,一直到今天還入不了門,不肯放下,堅持自己的意思,這很糟糕。我這個看法對,你的錯了,你還要堅持。
對錯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為什麼?因為你有的堅持,你得不到清淨心,你沒有平等心,你也沒有真誠心,錯在這裡。你起心動念是煩惱用事,你沒有智慧。一定是妄想分別執著輕一點、淡一點,智慧才能現前,輕一分,一分智慧現前;輕兩分,兩分智慧現前。一定要堅持著,你的智慧沒有,你平常用什麼用事?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是你的心。我們要想在這一生當中入門,特別是諸位要承擔弘法利生,你要不把你的成見放下,你不可能開智慧。我給諸位同修說,我到台中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我為什麼這麼順利,我聽他講經,他一遍講了我全懂,而且我幾乎全部能記下來,不用筆記。叫我複講,我可以跟他講得一模一樣,他講一個小時,我至少可以講五十五分鐘,我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我妄想分別執著很淡薄,原本我就不太執著,什麼事情在我面前則大而化之。我在學校念書,老師給我的評語「不拘小節」,很隨便。
接觸佛法頭一天,章嘉大師教導我「看破、放下」,我得力在這一點。我對於老師是真相信,他教我這個,我真幹!我也不知道什麼利益不利益,我知道老師值得我尊敬,老師的話我應當依教奉行。我到台中去的時候,我的基礎就是看破、放下,我比一般同學看破很多,放下很多,所以我接受的能力就強。老師講東西我聽得懂,我懂得他的意思,我理解的跟其他同學不一樣。如果沒有親近章嘉大師那個三年,我到台中去可能跟一般同學一樣,那沒有兩樣。
我從方東美先生那個地方得到的訊息,「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這個訊息,這是老師方先生把我接引到佛門的。一接觸佛法這就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以後在台中這十年,十年李老師教給我「至誠感通」,我做到了,確實有感應。所以我一生感恩老師,不是老師教導,我不但沒有福,壽命也沒有,早就不在這個世間了,帶著一身罪業你又去投胎轉世去了。這一生當中老師救了我。老師對待一般同學,並沒有特別教我,跟一般同學完全一樣,問題就是你能不能接受。上課同在一個教室,能不能接受?能不能依教奉行?這一點老師對學生沒有辦法約束。所以老師只能做到開示,悟入完全是學生的事情。你會不會覺悟,你能不能落實,入就是落實,做到!那這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那不是老師的事情。
所以前面兩句話在緣上講,那你是要從「明師受戒」,你遇到真善知識。在自己能不能得利益,那就是「專信不犯,精進奉行」,就這八個字。譬如我們學佛,大概最初總是受三皈五戒,這是佛門修學的總綱領傳授給你。你是不是真的皈依了?皈是回頭,依是依靠,你是不是真的回頭了?是不是真的靠佛了?不是形式上三皈,形式三皈沒有用。真的回頭了,從前迷惑顛倒,都是自己煩惱做主,現在我統統放下,我依佛的經教做主。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佛在經上是不是這樣講的,我有沒有照做,有沒有違背,這樣才叫皈依。
五戒這五條是修行的大根大本,不殺生做到沒有?做到了,我現在都不殺眾生。粗的相做到了,細的相沒做到。為什麼?見到有些人還不高興,還有瞋恚心,瞋恚是殺的念頭沒斷,殺生的念頭心沒斷,行為上沒有了,心沒有斷。尤其是對自己過不去的人,我們講冤親債主,這個人惡意的毀謗我、侮辱我、陷害我、障礙我,對這樣的人一絲毫瞋恚的念頭都不起,殺心漸漸忘了,要從這裡去做起。你看看經上講的菩薩,佛常常稱「仁者」,仁者是對菩薩的尊稱,仁者,在中國後頭講無敵。無敵是什麼?沒有冤家對頭,仁慈的人,菩薩!對待一切眾生平等愛心。對待天人,對待阿修羅,對待羅剎,對待惡魔,對待地獄,心都是平等、慈悲,平等的敬愛,這是真正做到不殺生。不但對這些人,對動物、對植物一片愛心,別人有過是我自己的過失,我要懺悔,我要反省,我要改過;別人有善是自己的善,我們要尊敬,我們要讚揚,我們要全心全力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不偷盜要做到什麼?要做到絕對沒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我還想佔別人的便宜,你的盜心還在,雖然沒有偷盜的行為,你有盜心,心沒有斷。所以你的五戒不清淨,你學佛怎麼能成就?五戒是學佛的根基,基礎的基礎。受了,沒有詳細的去講解,以為受了就有護法神、護戒神保佑,沒有那回事情。要落實,這些護法神才尊敬你、才佩服你,他才保護你。決不是受了就有護法神保佑,護法神瞧不起你,護法神遠離你;誰來親近你?妖魔鬼怪來親近你。《楞嚴經.清淨明誨章》講得透徹、講得清楚,這一段經文我們曾經細講過,留著有錄相帶在。
今天這段經文是緊接著的,就是把「專信不犯,精進奉行」如何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工作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第一個『形像鮮明』,它從事上講的。我們供養佛菩薩的形像,佛菩薩的形像要常常照顧,每一天要保持,現在講的清潔,形像不能有損壞,損壞立刻要懂得修補。更重要的意思是表法,代表的是什麼?供養佛菩薩的形像意義在哪裡?是教我們見賢思齊。我供養觀世音菩薩,我像不像觀音菩薩?我供養阿彌陀佛,我像不像阿彌陀佛?供養這是個模型,要依照這個模型塑造自己,這樣供養才有功德。否則的話,那形像有什麼功德?聽到這個名號,看到這個形像,我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他是我的榜樣。我們在外表「鮮」,在內裡要「明」,明是智慧。這個鮮那意思你就懂了,身體之鮮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口業的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落實才是真正的鮮明。心裡面沒有貪瞋痴慢,完全落實在生活當中,表現在外面自然是鮮明。這個鮮就是我們今天一般人講的光采風度,明是充滿了智慧,表這個意思。
『朝暮禮拜』。這一句是早晚功課不間斷,無論再忙碌,早晚課不斷,早晚課裡頭為什麼特別提到禮拜?用意很深。普賢十願第一願「禮敬諸佛」,這意思我們懂。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要忘記禮敬,無論對什麼人真誠、平等的恭敬。「誠於中而形於外」,內心真誠,表現在外表自然就鮮明,人家一看這人有誠意,造惡的人都會被你感動。所以禮拜就是禮敬諸佛,要知道一切眾生皆是未來諸佛,我們輕慢一個眾生就是輕視一尊佛,我們自己怎麼會成就!世間古德常講「敬人者人恆敬之,助人者人恆助之」。我們用什麼對待別人,別人用什麼回報我們,一定的道理。尤其佛家講因果通三世,所以一切恭敬,在佛家懺儀儀規裡面常常看到「一切恭敬,一心頂禮」。我們沒有學到,沒有用這種心態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天天還在犯過失,怎麼能有成就?
底下一句『恭敬燃燈』,表面上都是講的佛前面的供具。燃燈,燈是什麼意思?諸位同修都應該很熟悉,我們講得很多,燈燭它代表的燃燒自己,照耀別人,表法的意思諸位就懂了。這一句是什麼?教導我們恭恭敬敬為一切眾生服務,捨己為人;為別人才是真正為自己,只為自己不為別人,決定是害自己,這個道理很深很廣。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想想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為的是什麼?目的何在?意義何在?我們學佛就從這些地方學,從這裡生根。
所以要學諸佛菩薩捨己為人,頭一個要把妄想捨掉,要把身見捨掉,一般人講忘我。人要能把身捨掉,把念頭捨掉,這個身體就不會疲厭了。普賢行願每一願後面「無有疲厭」,你無論做什麼事情不會厭倦,不會疲勞。你現在做工作為什麼會厭倦?為什麼會疲勞?因為你有身見,因為你有我執,這是很重的煩惱習氣。這個要是淡一些之後,你精神飽滿,容光煥發,那就是形像鮮明,你的靈性,你的體能充分發揮。
我們一般凡人的靈性沒有了,煩惱蓋覆,妄念太多,靈性失掉了;身口造作惡業,體能也喪失掉了,很可惜。你們看了果林法師的照片,今天我看到這裡有幾張,我讓你們鑲鏡框掛在這邊。一百四十一歲,你看看他的精神,他曾經到台灣去看過我,那個時候一百三十多歲(我在美國,圖書館同修打電話給我,有個大陸的法師一百三十多歲來看我),今年一百四十一歲。我在新加坡,拜託一些居士把他的照片帶來給我看,帶了四張,你看他精神多好,站在那個地方腰多直。我看到他的照片想到他比虛雲老和尚還要健康,虛老和尚是一百二十歲走的,晚年這些健康狀況比不上他。
從這個地方我們能看到什麼?體能不衰。心靈是智慧,智慧增長,身體健康,飲食很少很少,哪裡要吃多。但是你們今天不多吃不行,不多吃你們就沒有體力工作了,三餐之外還要吃點心。有些事情不能學的,學不得的,日中一食是很多人讚歎,可不可以學?不能學,學了之後,你就生病了,還得找人伺候你,你不是給人添麻煩嗎?還是吃飽了好。必須要等到自己妄念少了,心清淨了,自自然然的入這個境界,一絲毫勉強都沒有,一切正常!常常想著佛捨己為人,我要學他。
『淨施所安』。施是布施,對於一切眾生常存布施供養的心,常常修布施供養你就有福了。福從哪裡來的?這是佛在大小乘經論常常教導我們的,財布施得財富,愈施愈多,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財富、智慧、長壽都是你希求的,你不修因你怎麼會得果報?這道理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是章嘉大師教導我的,為什麼?我前生沒有修福,這一生命裡頭沒有財富,真的是貧窮下賤,貧窮是沒有財富,下賤是沒有地位。今天得的果報是章嘉大師教導的,他教我的方法就是布施。財雖然不多,一個月,那個時候我在軍中服務,待遇很微薄,我們懂得布施。雖然錢很少,像《了凡四訓》裡面講的,我們有真誠心,兩文錢的布施功德就無量無邊,真誠心布施供養。
我有錢統統布施,出家之後大家對我供養的,我輾轉布施,我還是過最簡單的生活。給諸位同修說,我沒有做過衣服,衣服是人家送來的,我出家是撿其他老和尚穿舊的衣服,不要了,我撿來穿,破了補補丁。我有一件衣補了好多個補丁,我很喜歡穿這個衣服,以後被韓館長沒收掉了。實在講很可惜,我很懷念。生活比什麼人都簡單,所有供養我輾轉供養。我的供養是學印光大師,我印經,印經需要用錢,財布施;印的經,經本是法,有法布施;人家得到經本、得到佛法幫助他斷煩惱,幫助他長智慧,幫助他消災免難,這是無畏布施,一舉三得,我一生就做這一樁事情。另外少數一點的財物用在幫助病苦,我布施醫藥,在台灣我布施醫藥,再就是放生,我就做這三樁事情,我不蓋廟,我不搞別的,印經。現在做這些錄相帶、做光碟,專門幹這個。種什麼樣的因,決定得什麼樣的果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學佛五十年,講經四十二年,佛在經上講的字字句句我都把它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一個人要自求多福,你就要懂得因果,斷惡修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白過。好,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