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地藏菩薩本願經  (第四十四集)  1998/5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4-012-0044

  請掀開經本《科註》卷下第五十一面,請看經文:

  【於頂門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諸大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聽我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議事。超聖因事。證十地事。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

  前面我們看到是世尊放光,第一句總結前面放光的瑞相。接著佛就告訴大家,以微妙之音,『微妙音』裡面含義是無限的深廣,一音裡面含一切音,一一音中含一切事,所以稱之為微妙之音。告訴在會的這些大眾,包括天龍八部、人非人等,這都是地藏菩薩教化的一些大眾。『聽我今日,於忉利天宮,稱揚讚歎地藏菩薩』,這一句話是總結法會開始一直到現在所說的全部經文,都是稱揚讚歎地藏菩薩。下面幾句是總結,『於人天中利益等事』,底下就說得很具體,總結全經。這句是結名,也就是講教,我們用「教、理、行、果」這四項來說,這是教。這一次我們在澳洲做了二十天的參學,觀察澳洲現在多元文化的推廣,逐漸有了成效。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佛家的教學,實在是世間從事於多元文化追求嚮往的一個理想教材,就是大乘經典。

  「於人天中利益等事」,人天是講天上、人間,也就是指六道之中。六道之中當然是一種多元文化的共同生活體。地藏菩薩、釋迦世尊,如何能對一切不同的眾生,不同的種類、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生活方式,乃至於不同的思想見解,不同的信仰,能夠把他們種種不同,幫助他們消除,幫助他們融合成一個共同體。共同體就是一真法界,多元不同體就是十法界,十法界的眾生最後都歸到一真法界,這是真實利益,這是世尊高度智慧、善巧方便的教導。所以佛法的教學,佛教給我們什麼?這是我們必須要清楚的。第一佛教給我們人與人怎樣相處,「六和敬」就是佛的教導。如果我們跟人都不能相處,還談什麼成就?人與人之間非常複雜,說實在話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都是多元文化的一個形體。因為一個人,一個眾生過去世中,生生世世在六道裡輪迴,阿賴耶識含藏許多不同的種子習氣,豈不是多元文化的一個結構?何況跟大眾相處在一起,要怎樣去相處,這是大學問。能夠消除歧見、誤會、隔閡,互相尊敬、互相關懷、互相合作,這是佛陀對我們期望。特別是修學大乘,經裡面常常教導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依舊在一切眾生境界當中還劃小圈圈,那就錯了,違背佛陀的教誨,違背菩薩的教導。所以學佛第一個要拓開心量,要包容一切,你才能入佛門,才能懂得佛所講的話,這給我們真實的利益。利益自己、利益社會、利益一切眾生,經上講的是這些事。

  第二句說『不思議事』,這是從體上做總結,理是一個,為什麼種種不同它能夠融合成一體?因為理是一個。相有種種、事有種種、用有種種,理體是一個,所以能夠歸一。《華嚴經》裡面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能歸於一,因為體是一個。像一個大海,海是體,海裡面起的水泡,起了千千萬萬的水泡,每個水泡不一樣,每個水泡一個小圈圈,但水泡從哪裡起來?都依大海起來。眾生迷,迷失了,不知道體是一,所以才起種種誤會,如果知道體是一,平等、清淨、慈悲心自然就生起來。縱然是冤家對頭,也知道我們體還是一,離開了理體,哪來的現相?體是什麼?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不可思議,「不思議事」是結體。

  『超聖因事,證十地事』,這是講行,也是結宗,宗就是我們修學的方法、修學的綱領,這是行。「超聖因」是菩薩所修的因行,「證十地」是果,修因證果。十地即使是別教菩薩,也是入一真法界了,超越十法界,這是契入一真法界。如果講三賢菩薩,那得圓教三賢菩薩,才超越十法界,如果是別教三賢菩薩,還在十法界裡面。說十地決定超越十法界,這是入一,入一真法界。末後一句是結用,『畢竟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這個總結不僅僅是世尊為我們,總結地藏法會裡面所說的,實在講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也可以用這幾句話來做個總結。佛給我們講的就講這幾樁事情。乃至於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為一切眾生所說也不超過這個總結。

  明白這裡面幾句話的意思,我們就曉得佛教給我們,教給我們做人懂得人與人的關係,知道如何與人相處。第二,懂得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現在我們講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生態,我們如何跟大自然相處,跟這些動物、植物、山河大地相處。大自然愛護我們,我們也要愛護大自然,大自然對於我們有貢獻,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要仰賴於自然生物。我們如何報答大自然,有誰能想到?佛想到、菩薩想到了。第三,人與鬼神如何相處?佛家的教導就是教這些事情。這三方面,有一方面有過失就有麻煩帶來,那就是佛法裡面講造業。三方面處得很融洽,那就是功德,修積功德;一面有了缺陷的時候就造業。這三方面要能夠處得融洽,先對於環境、事實真相,必須要了解、要明白,佛為我們講經說法,就是說明這些事實真相,教導我們如何與人、與物、與事、與天地鬼神融洽相處,也正是現代人追求多元文化的目標。這個目標都在大乘佛法裡面,希望大家對於大乘經典要細心體會。

  我們為什麼體會不到?沒有切實去做,所以你體會不到。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隨順自己的煩惱,隨順自己的習氣,這就不行了。別說經文你看不懂,註解你也看不懂,我講的這些你還是不懂。你能夠體會到的是表面,真正講是皮毛,一分都沒有滲透進去。佛家的經典,我跟諸位說過,字字句句都深廣無涯,怎樣深入?全靠修持功夫。你有一分功夫,你就有一分見地,就有一分契入,沒有真實功夫不行。真實功夫從哪裡做起?從斷惡修善做起。「超聖因事,證十地事」是要我們去做到,「不思議事」是需要我們去體會,「人天利益等事」是我們要學習的,你才得到究竟圓滿的大用,那就畢竟不退無上菩提。青蓮法師的註解,諸位自己去看,他註得也非常之好。請看下面經文: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從座而起。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憐愍罪苦眾生。於千萬億世界。化千萬億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

  我們就看到此地。這是觀世音菩薩,在大會當中,觀音菩薩也參加這個法會,也是這個法會聽眾之一。他聽到世尊極力讚揚地藏菩薩,聽了之後他也起來,代表菩薩眾對地藏菩薩的讚揚。這個法會我們要留意學習。你看看法會開端是怎樣開端,法會將要圓滿,圓滿是怎樣來結束,這個我們要學習。世間法裡面一個法會,一定先有開幕詞,會結束之後也有一個致謝詞。我們這一次在西澳淨宗學會,我不知道狀況,剛剛成立。而實際上我們去看的時候,它的緣沒有成熟,成立得太早了,至少他們要學三年,三年之後再成立淨宗學會,那就很如法。我們的法會開端跟法會結束都是突然的,前面沒有介紹,後面也沒有結束,變成是不倫不類,這是我一生當中參加很多法會第一次遇到。他們自己沒有經驗,也沒有參加過任何法會的活動,所以對於儀規完全不知道,真正是無所適從。他們對我們招待熱情,我們很感謝,他們的會長送我到機場來問我,他說:招待不周。我說:招待很周到,我們非常感謝,法會不周,要好好的學習。他想找個時間到新加坡來學一天,我說:不行!一天你就學會,你是天才。真正要學會,至少要在新加坡住三個月,哪有一天就學會的?如果說領導一個團體,幫助一個地區學佛,那是菩薩發心,不是感情用事,真正要虛心學習。

  從這裡看這個法會將結束,觀世音菩薩代表菩薩眾出來致詞。觀音菩薩在中國大家都非常熟悉,知名度排在第一,很多人不知道地藏菩薩,沒有不知道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讚歎意思就很深。菩薩『白佛言』,稱『世尊。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具大慈悲』,這個話從觀世音菩薩口中說出,那誰不相信?我們都知道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觀音菩薩讚歎地藏菩薩大慈悲。而且地藏菩薩大慈悲的落實不亞於觀音菩薩,並不在觀音菩薩之下。『於千萬億世界』,「千萬億」不是數字,是形容詞,形容這無量無邊的世界,哪個地方有眾生就有地藏菩薩在,化千萬億身。

  『所有功德,及不思議威神之力』,這兩句話就是世尊在這部經上所說的。功德跟福德我們必須要有能力辨別,斷惡修善、依教奉行,你們想想是福德還是功德?假如你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所修的是福德,出不了三界。如果你是離四相修行,是功德。佛在金剛會上教我們,要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諸善事」,那是功德。我們想想我們今天所修的是什麼?真正修行都落在福德這邊,不是功德。起心動念還有我執,念念都是為我,我總是擺在第一。諸位要曉得,我執是輪迴的根本業因,只要有「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修再大的善業也是六道裡面享福,福享盡了還要墮落,要懂這個道理,這在前面都跟諸位講得很清楚。六道、十法界怎麼來的?六道來由有三個基本的因素,妄想、分別、執著,你全都有了,這就是把一真法界變成六道。如果你把執著破掉,還有妄想、分別,你六道沒有了,有十法界;十法界裡頭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你在這裡面生活。再能夠把分別也捨掉,你就超越十法界,這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還有四十一個階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個階級從哪裡來的?怎麼形成的?妄想,妄想就是無明,破一品無明你的境界會提升一層,四十一品無明破盡,妄想完全沒有,你是證得了大圓滿,那是圓教如來的果地。

  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我們要知道,知道之後才曉得世尊教我們離四相的用意。四相不能不離,不可不離,不離就不能離六道輪迴。我們今天起心動念,對這個喜歡、對那個討厭,都是幹六道輪迴,天天念阿彌陀佛,還是搞六道輪迴,你以為你能往生?不能往生!能往生的人,四相真離,心地真正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很多帶業往生的人,臨終一念、十念往生的人,他那一念、十念與四相相應,最後臨終的一念還是有我、人、眾生、壽者,就不能往生。以前李炳老常講,一萬個念佛人,能夠往生的是兩、三個而已,什麼原因?我、人、眾生、壽者沒斷。我們想這一生當中真正往生,什麼時候練習?現在就要練習,不要等,「我現在還沒有到臨終,臨終時候再離」。臨終時候你有把握,你能離得了嗎?平常就要真幹。

  對於世間之感情,我們一般講情結要淡,愈淡薄愈好。念念為眾生、為社會,不要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就是造業、造罪。別人都為自己,那是他的事情,他要搞六道輪迴,佛都管不了,我們怎麼能管得了!修行證果的事情,要靠個人自己努力,誰都幫不上忙,佛菩薩大慈大悲也幫不上忙,這是你自己的事情。十法界這十條道路擺在我們面前,你自己願意走哪一條?佛給我們說明,讓你自己選擇。自己要隨順煩惱、隨順習氣,大多數是走三惡道。真正覺悟了,捨離一切煩惱,隨順佛菩薩的教誨,成就功德。功德跟福德我們必須要辨別,要很清楚。「及不思議威神之力」,這是講地藏菩薩,特別在六道當中,勤苦的教學,以圓滿的智慧、善巧方便,幫助特別是惡道眾生。再看底下經文:

  【我聞世尊。與十方無量諸佛。異口同音。讚歎地藏菩薩云。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說其功德。猶不能盡。】

  這一個事實真相,我們從觀世音菩薩口中得到。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讚歎地藏菩薩,十方無量諸佛異口同音,沒有一個不讚歎地藏菩薩。而地藏菩薩的功德,一切諸佛如來共同讚歎都讚歎不盡。底下講『正使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地藏菩薩功德都說不盡。地藏表什麼?諸位要曉得,「孝親尊師」,地藏菩薩的功德就是孝親尊師的功德。前面跟諸位同修報告過,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把教化眾生這一樁事情,不付託給其他的菩薩,要特別付託給地藏菩薩?為什麼不付託給觀音菩薩?前面都跟諸位說過,付託給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做不到,付託給文殊、普賢,文殊、普賢也做不到。付託給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孝敬,孝敬是根;觀音菩薩是孝敬的發揚光大,你沒有根,他從哪裡發揚光大?所以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然後你就曉得,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孝親尊師」學起。今天社會動亂,動亂的根源在哪裡?迷失了地藏,不懂得孝親尊師。所以一個社會的安危、治亂、禍福,根在家庭,而家庭的根在夫婦。世出世間教學都懂這個道理,都在這個根本上用了許多心血在教導,希望大家覺悟。夫妻兩個結合,不是你兩個人的事情,對於整個社會你有責任,你夫婦不合,你家庭就破碎,家庭一破碎,社會就動亂,全世界的人遭殃受罪,誰懂得這個道理?佛陀教育多麼重視家庭,儒家的教育講求「敦倫盡分」,現在社會動亂,大家疏忽了家庭教育,所以整個動亂,整個災變的來源,不曉得從哪裡來,你怎麼能夠防範?你怎麼能夠救拔?一家人相聚固然是有因素,佛在經上講人與人之相聚有四種原因:「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恩恩怨怨沒完沒了,這是事實真相。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為什麼要接受聖賢人的教誨?聖賢人了解事實真相,你明白之後就能化解。縱然是一家人是報怨而來,在中國第一個模範是舜王,舜王的家庭那就是報怨而來的,不是報恩的。一家不合,舜他有智慧,懂得盡孝,能夠把一家冤家相聚把它怨結化解,能夠做到一家人互相尊重,互相親愛,互相合作,在佛法講這是菩薩。菩薩不是看到冤家債主躲避,不是的,是如何化解它,躲避不能解決問題,來生來世還會碰到,一定要懂得化解。所以才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小而一家人,要有智慧、要有耐心去化解,解冤釋結,培養恩義,你一家自然和睦,和睦你這個家就興旺,這裡頭有大道理。地藏菩薩教化眾生這個基本的概念,基礎的課程,所以功德利益,即使三世諸佛如來都讚歎不盡。下面觀音菩薩又說:

  【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眾。欲稱揚地藏利益等事。】

  註解裡頭說得很好,『向者』,這裡頭有遠、有近。近,就是本品的文字;遠,是讚歎品初的文字。這在卷中第二十五頁。

  【唯願世尊。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稱揚地藏不思議事。令天龍八部。瞻禮獲福。】

  觀音菩薩不但為我們做證明,更為我們啟請。他啟請的話,『為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現在」是當時參與法會,「未來」就包括我們在內。我們今天讀到這個經典,來研究這段經文,包括在這一句經文之中。請世尊為我們再介紹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這些事,目的是讓天龍八部這些護法鬼神,瞻禮得福。『瞻禮』是什麼?生起孝敬之心,這個心一生就得福。鬼神生心,鬼神得福,我們生心,我們自己就得福。下面這是世尊接受觀音菩薩的啟請,為眾說法。

  【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有大因緣。】

  世尊乘便在這裡先對觀音菩薩一番稱讚,觀音菩薩跟我們這個世界緣分很深,「佛不度無緣之人」,所以我們學佛就要懂得跟一切眾生結法緣。這個意思我們要清楚,結法緣,不可以結情緣,「情」一生,麻煩可就大了,生生世世糾纏不清,那要造無量無邊的罪業,要受長劫的苦報,決定不能夠幹,結法緣。法緣是把佛法介紹給他,幫助他認識佛法、理解佛法、修學佛法,這叫結法緣。永遠保持自己清淨平等覺,這裡面決定不生愛憎,這就是法緣。如果在這裡面有歡喜、有討厭,這就變成情緣,非常非常可怕!自古以來,多少在家、出家的大德跟一切眾生結緣,把法緣轉變成情緣,都墮落了,太多太多了!所以大乘菩薩沒有相當的定慧,反而不如小乘。小乘是他不講經、不說法,他跟社會大眾遠離,獨善其身,他不容易墮惡道。大乘菩薩跟大眾在一起,所謂「和光同塵」,如果自己沒有定慧,自己不能住在念佛三昧之中,依舊隨順煩惱習氣,沒有不墮落的。講經說法,修一切善事,都變成有漏的福報。

  縱然我們發心修善,實在講也不是容易事情,那個善是不是真的善。諸位如果念過《了凡四訓》,了凡先生講得很好,善有真善、有假善,有大善、有小善,有偏善、有圓善。他講得很多,你懂得哪是真善?現在我們看到世間有不少人,真心想做一點好事,由於沒有慧眼,不認識真正的福田,反而拿著他的財力、物力去造一切罪過,縱然不是有心,他的心裡是想修善,結果變成了惡。他雖然沒有罪,他有過。要看他造作最後的影響,如果影響很重大,還是有罪。這個我們不能不謹慎,如何能夠辨別?唯一的方法是讀誦大乘,我們對一切事物才能看得清楚。現在有許多人,都以為建道場是好事情,地藏菩薩在這個經裡面也教我們建道場,修繕舊有的道場,功德都很大。可是你要想到「道場」,它有沒有「道」?不是說建一個寺廟那就叫道場,這寺院有沒有道?如果沒有道,你在那裡建立,讓許多人去爭奪,讓他們那些人去造罪業,你有沒有過失?這個不能不謹慎。

  所以我一生對這個事情小心謹慎,不敢做這個事情。你做了之後,道場人多了,每一個人都在裡頭爭權奪利,這變成造作罪業的一個處所,不如不做。所以我常常勸人印經布施,這個沒有過失,我們印的經人家拿去賣,賣也好,有人買它就有人讀,這個沒有罪過。只有好處,沒有罪過。我們必須要清楚、要明瞭的。實在講這些事實,我們稍稍留意都能看得很清楚,自己要常常反省,我們造作的是功德還是罪過。

  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如法、不如法,這是我們要重視的,決定不能夠感情用事。今天我們在新加坡居士林這個道場,我勸幾位同修發心護持,這是我學佛四十多年來頭一次。因為我在這個地方看到,這個場裡頭有道有學,你護持是功德,是好事情。如果這裡頭沒有道,沒有人如法的修學,那護持這個地方就有問題。所以我們要很冷靜的觀察,他們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跟佛在經上講的相應不相應。經典是標準,拿這個標準我們去衡量自然就明白,用不著去問人。我們在這一生短短的數十年當中,遇到這個機緣做一點好事情,這很有意義、很有價值。佛在此地順便稱讚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也有大因緣,跟地藏菩薩一樣。

  【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樂。因果將熟。遇佛授記。】

  這一段是世尊讚歎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與我們這個世間確實有大因緣。這個世間包括娑婆的十法界,範圍很大。十法界的眾生,尤其是六道罪苦眾生,世尊在《無量壽經》裡面告訴我們,當我們遇到大災難的時候,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夠脫離災難。這話我們乍聽起來好像是迷信,其實它確實是有理論根據。這裡頭最重要是「一心稱念」,才能夠把災難化解。災難是怎麼形成的?是一些惡念、惡習波動現前的現象,一心稱念你這個心是清淨平等,你發出這個波跟起伏不定的波互相干擾。如果你這個波的力量強,你干擾它,它不能干擾你,清淨平等的波就把惡念惡習的波拉平,災難現象就化解了,道理在此地。

  現在科學家也懂得這個道理,但是說得沒這麼清楚。他們發現整個世界,在過去講還有物質,現在說法是物質根本就不存在,物質的現象是波動現象造成的。所以一心稱念,這個波是最好的。一心就是一真法界,真心;所有一切波動是妄心。我們用真心,把妄心化解,災難就除了。一心所現的是諸佛菩薩的一真法界,是安定的、和平的、吉祥的、安樂的。我們要細心去體會這個道理,然後佛在經典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們就肯定,我們知道這樣做真的是有效果。這就是得佛菩薩的加持,我們世間人講佛菩薩保佑,你自己不能到一心,佛菩薩加持不上,你自己念到一心,就跟諸佛如來感應道交,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佛法裡頭確實沒有迷信。

  此地說「聞名、見形」,這是緣。「戀慕、讚歎」,戀慕是向佛菩薩學習,讚歎是稱揚諸佛菩薩,就是把佛菩薩介紹大眾,我們講的弘法利生。讚歎是弘法利生,戀慕是依教修行。由此可知,這樣的人決定是有善根福德。聞名見形是因緣,他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所以這樣的人『於無上道,必不退轉』,這是講他的果報。『常生人天,具受妙樂』,這是還沒有發心求出離六道十界,還沒有發心。他在六道裡面受人天妙樂,絕不墮三惡道,也不會生在阿修羅裡面。生阿修羅雖然是享受享樂,但是造業,他的福報享完必定墮落。人天裡面一定遇到善友,遇到好老師,給他做增上緣。有善根福德的人遇到善知識,他都能夠生信心,能夠理解、依教奉行,這是勝因。『因果將熟』,這是真正覺悟了,覺悟天上人間福報不可以久享,享福沒有不造業,不知不覺之中造業,所以他能夠捨棄自己的福報,專修淨土,那就『遇佛授記』。我們曉得在這個時代當中,這都是諸佛如來所講的,「末法時期,唯有淨土成就」,淨土頂重要是心清淨。

  昨天我們在飛機上,英文報紙頭條新聞報導,新加坡經濟衰退,預測明年春季比現在還要困難,政府提醒人民要做心理上的準備。這個說法,我們很早就曾經聽說。世間的災難愈來愈多,愈來愈緊迫,我們如何能夠自處?從前李老師說,「唯一的方法,念佛求生淨土。」他這一句話是真實教誨。求生淨土必須萬緣放下,所以今天彌陀村跟念佛堂的建立是大因緣,不但在現前這個時代希有,無量劫中也難得有這麼一次因緣,我們要懂得。我們在海外各地去走走,哪個地方都求我們,「法師,你在這裡常住,你在這裡講經度我們」,你要曉得那是破壞這個道場。一個道場殊勝,能夠拯救整個世界,這個道場破壞了,全世界人遭殃。這個道場就像電台、發射台,它這裡在發射平靜的思想波,產生很大的力量,你把這個人統統拉出去四分五散,都分開,每個道場力量都很薄弱,不能辦事情,於災難沒幫助。

  所以諸位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應將全世界念佛人集中在一起,產生一個大力量。但是世間人都是感情,你在新加坡,不在我這個地方,為什麼不到我這裡來辦?因緣,各有因緣,並不是偏愛哪個地方,哪有這種道理!什麼地方有緣,就在什麼地方做。世間人都是感情,都是為自己,在我這裡辦,最好在我家裡辦,小的那麼個圈圈,在我這個國家還不行,在我這個省,在我這個市,最好在我家裡,這怎麼能出得了三界?怎麼能脫離輪迴?心量太小了,一定要懂得這道理。我們覺得那些人熱情,很可愛,我們也很感激。可是絕不能上當,絕不能聽他的,我們以整個眾生、整個世界安定、和平為目標。大的能包括小的,小的不能包括大的。我們再看下面一段經文:

  【汝今具大慈悲。憐愍眾生。及天龍八部。聽吾宣說地藏菩薩不思議利益之事。】

  在這品經裡面,這是觀世音菩薩出來替我們啟請。觀音菩薩的慈悲,跟地藏菩薩沒有兩樣,都是憐憫苦難眾生,天龍八部要是不聞經說法也造罪業。下面這是教導觀音菩薩,實在也就是教導與會的大眾,『聽』,諦聽,『吾』是世尊自稱,在宣揚地藏不思議利益之事。

  【汝當諦聽。吾今說之。】

  【觀世音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這幾句不必解釋。下面是世尊為我們大眾宣揚。

  【佛告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是我們大家的代表。

  【未來現在諸世界中有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

  這段話很重要!我們必須要記住,這是說明一個事實真相。生天,天人有福享盡的時候,福享盡了,那就死了。這就說明天上人壽命長,但是不能不死,六道統統都有生死。兩種生死都具足:「分段生死、變易生死」,縱然到非想非非想天,還是有生死,這個就是不究竟。有多少人希望生天?天不究竟。不但天福會享盡,天人有生死,而且天人還有墮惡道的。從天上壽命盡了之後墮三惡道,這是事實真相,我們不可以不知道。註解裡面前面這幾行說得好,我們念一念。「三界諸天,各乘宿業」,三界是指欲界有六層天,色界有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層天,總共二十八層。怎麼生天?過去生中所修的業不一樣,生天都是修善業,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十善業道,四無量心」,這是你生天的條件。

  我們今天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十善有沒有做到?諸位同修要在佛法裡得一點成就,這一生決定不能夠去做損人利己的事情,決定不可以做。決定不能有害人的念頭,當然更不可以造損害別人的事。在任何場合當中,口不出惡言,這基本做人的道理我們要會,要能夠做到。如果再能夠念念能利益眾生,能夠捨己為人,那你就修積福德,你才能得天人的福報。起心動念為社會、為人民、為一切眾生,你的前途光明。縱然不知道往生淨土,決定生天,享受天福。佛經裡面講的善惡、罪福,一定要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地藏經》也相當詳細,我們常常讀誦、常常思惟,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毀犯?你讀誦當中檢點自己的心行,這叫真修行。如果有毀犯要真正懺悔改過,決定不能覆藏,不可以掩飾,掩飾你的罪業就重,你罪業愈積愈重。你要知道懺悔,要真正改過。決定不要佔人一點點的便宜,沒有好處的。你佔人家的便宜,來生還要報償人家,何必!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我們生活的受用愈簡單愈好。

  我這次在柏斯參觀一個小乘人修行的道場,我看了之後很受感動。這裡面有十七個出家人,來自許多國家地區,他們得到信徒供養,有一片土地,九十六百acre是山林,自己在裡面建道場,房子完全是自己建的,自己設計、自己建的,沒有找工人,建得很不錯。他們有個佛堂,莊嚴樸素。有個小型的圖書館,有浴室,浴室很大,那是一間一間的。自己住的寮房,現在有二十間,每一個寮房的距離大概走路是五分鐘,寮房是一個人住一個小寮房,我看那個樣子大概只有四個平方米,不大,如果擺床鋪的話三張床鋪就擺滿,小房間乾乾淨淨,就像小茅篷一樣,分散在這個地區。他說他們希望將來這個道場,頂多只住二十個人。沒有廚房,小乘人沒有廚房,不燒飯,接受別人的供養,每天有居士帶飯菜到那邊去供養他們。他們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我看了很受感動,專心在辦道。市區裡面他們有個下院、有個講堂,每個星期五派兩個法師下去講經說法,一個星期一次,聽眾大概有四百多人,都是他們的信徒。我們也有同修問他,如果是下雨刮風,沒有人送飯來怎麼辦?他說從來沒有遇到過。幾年之前火燒山,他們那邊樹木也都被燒掉,可是他們的寮房都沒波及,很不可思議,所以真正修道有護法神守護。我們看到很受感動,真正看看修行人的樣子,這就是我們參學的地方。

  這段經文所說,天人有『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天人福報大小也不相同,跟我們人間一樣。我們得人身,大家都得到人身,都居住在這個地球上,每個人的福報不相同。我們到澳洲去看看,澳洲人福報就比我們大,我們這麼多人修行,擠在這一棟小樓上,住鴿子籠一樣,人家居住的寮房,一個人都住很大很大地方,他寮房雖然小,他活動空間大;從我這個房間到你那個房間,走路去看看你,要走五、六分鐘,山明水秀。我們現在講磁場不一樣,進入道場你的心會清淨,會生歡喜心。山上野獸比人多,可是出家人都有慈悲心,野獸也不害人,人與這些野獸可以溝通,真誠心、清淨心、慈悲心就溝通,毒蛇猛獸不會傷害你,因為你心地慈悲,你沒有毒心。你心裡狠毒,跟牠就起衝突,你心地慈悲、寧靜,跟牠不起衝突。在中國深山裡面修行的人也很多,他們跟老虎、跟一些猛獸常常都在一起。那些猛獸好像在家裡養的寵物一樣,都很聽話,道理就在此地。這就是佛教導我們,怎樣與六道眾生和平共處,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人與毒蛇猛獸都能夠和平共處,哪有不能跟人和平共處的道理?所以念念要回過頭來想自己,不要想別人,過失在哪裡?過失決定在我這邊,別人沒有過失,你就能夠跟人相處。如果起心動念我沒有錯,他們都是錯的,你跟人家是對立的,死對頭,這個情結永遠不能化解,所以常常反省自己的過失,改正自己的過失,不要求別人隨順我,要求我怎樣隨順大眾,你就對了。普賢菩薩教給我們,「恆順眾生」,沒有叫眾生順我。然後才能在隨喜當中修積功德,功德是定慧。定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是定,定起作用就是慧,定慧才能夠解決問題。

  天人如果福報不是很大,臨終時候阿賴耶識裡頭惡習種子還會起現行,起現行他就會墮惡道。這是佛在經上常講,臨命終時業力現前強者先牽,哪一個念頭強,隨著這個念頭就投生去了,所以臨命終時善念強就生善道,惡念強就墮惡道。不是閻羅王判你去入哪一道,是你念頭在牽引你。你愚痴念頭強,畜生道去了;貪愛的念頭強,餓鬼道去了;瞋恨的念頭強,地獄道去了。由此可知,如果我們最後那一念,念佛的力量強,這就往生淨土,這個念頭要平常培養,臨命終時來不及。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往生沒錯,理上講得通,事上很少有。真正有那麼幾個人,那是過去生中宿善的力量強,一時迷惑造作惡業,臨終時有人提醒,他宿根就起作用,這樣才能往生,絕不是僥倖的。如果你想僥倖得生,沒這個道理,一定要在平常培養,努力、加緊的培養,要知道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大事因緣。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了解,你怎麼會不放下?你一定能放得下。如果你說你還放不下,是你對事實真相還認識不夠清楚,道理沒透徹。透徹之後決定放下,決定不沾染。

  「五衰相現」,五衰相經裡面有講,有兩種:「小五衰、大五衰。」小五衰,第一個是樂聲不起。第二種,天人身上都有光,這個光微弱了。第三種是洗澡的時候水沾在身上,我們洗澡洗完之後身體擦乾淨,天人不需要,水不沾身。水沾在身上,這是小衰相。第四種在境界裡面起了一個微細的貪念心,有一點染著。第五種眼睛我們叫眨眼,天人眼睛是睜開,不會眨眼,有眨眼的現象,這是衰相。這是小五衰,福報快要享盡。

  福報享盡的時候大五衰現前,「大五衰」第一個是衣服髒了,天人衣服也不需要裁縫,也不需要去換洗,他的衣服真的是一塵不染,這時候衣服染灰塵。第二個是天人都戴帽子,帽子上都有鮮花,花枯了、花謝了,這是大衰相,這時候他很痛苦。第三是流汗。一有這種情形,他的壽命就快完了,在經上講大概不超過七天,他就命終了。第四種身體有臭味、有氣味。天人身體清淨、有香味。有一些念佛的同修,或者在念佛的時候,或者在讀經,甚至於經行的時候,討論佛法的時候,聞到異香。這香從哪裡來的?可能這個香你從來沒有聞過,你也說不上來,有異香,甚至於很濃的香味。有的時候好幾分鐘這麼長的時間,大家都聞到。古大德告訴我們,我們在此地念佛、誦經、討論佛法,有天人從這邊經過,他看到了生歡喜心,他停住在合掌,這時候香味你聞到了。這種情形很多,很多人曾經遇到過。到大五衰相現前,就是他的福報快要盡了,香味沒有了。第五種他坐不住,坐立不安。小五衰相現前的時候,如果這時有緣遇到諸佛菩薩,遇到大善知識,他能夠懺悔皈依,依教修學,他能恢復,能夠增長天福。換句話說,增長他的壽命。大五衰現前,不行,決定墮落。所以天人愈是往高處去,墮落就愈苦。欲界天、色界天,天福享盡還有不少到人間來,得人身的。四禪天、四空天壽命盡了之後,多半墮三途,「或有墮於惡道」,這是一般常講爬得高,摔得重,這裡面都有道理在。請看底下這段經文:

  【如是天人。若男若女。當現相時。或見地藏菩薩形像。或聞地藏菩薩名。一瞻一禮。是諸天人。轉增天福。受大快樂。永不墮三惡道報。】

  這就看緣分,如果他的緣分好,見到地藏菩薩,他在五衰相現前的時候,見到地藏菩薩的形像,或者是聞地藏菩薩名號。不一定見到菩薩本人,像我們現在塑造地藏菩薩形像,你見到像,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也能『一瞻一禮』。此地講「一瞻一禮」,我們不要誤會,到地藏菩薩拜一次就行,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一」是一心,這要懂得,真心。真誠心瞻禮,真誠心裡面就具足了懺悔,具足了禮敬。天親菩薩在《往生論》裡面講,五條的修學綱領,「瞻禮」當中是圓滿具足。夏蓮居老居士依據這個原則,給我們初學訂了一個功課《淨修捷要》,就是依天親菩薩《往生論》裡面講的五個原則來訂的。所以有禮敬、有稱名、有懺悔,這裡頭最重要的是懺悔。『是諸天人,轉增天福』,業障消除,福報就現前,他能夠延長享受天福的時間。『永不墮三惡道報』。註解裡面有一個故事,諸位自己去看就知道。從古人種種修學這些公案因緣當中,我們不但能生起信心,而且能夠體悟到事實的真相,知道怎樣去修學,這是講瞻禮懺悔修福。下面說:

  【何況見聞菩薩。以諸香。華。衣服。飲食。寶貝。瓔珞。布施供養。所獲功德福利。無量無邊。】

  這是說見聞瞻禮的福報就很大,如果再加供養,他獲福當然就更大。這裡面舉了幾個例子,『香、華、衣服、飲食』,表法的意思要懂。「香」表信、戒定、五分法身。絕不是我們帶一點香,在佛菩薩面前燃著供養就行,那是形相,要懂得從形相裡面體會實質,那才真香。所以能夠捨貪、瞋、痴,修戒、定、慧,這是真正以香供佛。我們燃這炷香意思在此地,遠離貪、瞋、痴,勤修戒、定、慧。「華」表六度萬行,「衣」表忍辱,這要懂得。「飲食」表法味,『寶貝、瓔珞』表莊嚴具。我們真正能夠依照這些方法來修學,你所獲的福報、利益,那就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註解裡面有說,註解末後講,「今獲功福」,功德福利,「正與般若相應,故如虛空無量無邊也」,般若怎麼相應?就是《金剛經》上教給我們,菩薩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積一切善法,修的善事雖然小,所獲得的功德福利無量無邊,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著相修行,修學的福報事情再大,他獲得的福報很小,這個事實世尊在經上講得太多太多了,特別是大乘經,我們要細心體會。由此可知,拓開心量是我們修學大乘人第一個重要的課題,如果心量不能拓開,說實在話,我們的成就遠遠比不上小乘。小乘人縱然不能證果,這是真的,連小乘初果須陀洹都不容易證得,都很難,但是人天福報他是決定獲得。我們看了決定沒有懷疑,他們修天福。如果能夠斷八十八品見惑,才能證須陀洹果,但是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是很不容易斷的。

  我們大乘人,如果不能夠放下身心世界,念佛就不能往生。這是念佛堂堂主常常掛在口上的口頭禪,時時刻刻提醒念佛同修,「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就是放下四相,我、人、眾生、壽者,與般若相應,那個時候真的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往生真有把握。往生沒有把握,是你對世間有牽掛,只要有一絲毫的牽掛,就障礙你往生,必須捨得乾乾淨淨。你有的,要布施,利益眾生,自己身體所需的太有限,所費不多,何必累積許多這些日用品,讓自己身體造罪業?所以一定要懂得布施,要懂得自己的福報與一切眾生共享,那你的福報就大了,是真正的福報。世尊這一段讚歎文很長,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下面是轉臨終惡業,也非常重要,我們明天再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