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四)  (第七集)  2001/7/26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2-0007

  諸位同學:請掀開講義第三面,從第七段看起:

  【善男子,我從彼佛得聞於此普眼法門,受持讀誦憶念思惟,開演顯示增廣。諸眾生等,為聽法故,而來我所,我悉為其次第開演,分別解說,咸令歡喜。】

  昨天講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接著看下面三句:

  【心生愛樂,深信趣入,悟解成就。】

  教學,無論是世法或者是出世法,必得有成績表現,如果沒有成績,這個教學是失敗的,不是成功的。最圓滿的成功,可以說這三句話包括盡了。必定要令學的人『心生愛樂』,樂是歡喜,學的人喜愛,教的人一定是更喜愛。為什麼?契入得深,中國古人常講的「深入淺出」,他入的要不深,他哪裡來的喜悅?唯有深入,內心裡頭自自然然流出喜悅。『深信趣入』,這裡頭著重在「深」,「趣入」就是契入,入這個境界。『悟解成就』,佛法當中常常講大徹大悟,「悟」後面這個「解」,不能當作了解的解,如果了解的解,那跟悟就重複了,這個解是解脫。古德常講的,悟就是看破,解就是放下,把你的煩惱習氣解脫,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解除,是這個意思,後面這才有「成就」,成就做一個總結。

  在這一段經文裡面,我們看到菩薩自行化他弘法教學,給我們做出非常好的榜樣。佛法在世間,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就是為這樁事情,我們總得要清楚、要明瞭。我們學佛學什麼?也是學這個事情,這是真正抓到修學的核心,我們這一生才有成就可言。可是末世的眾生,也包括我們四眾同學在內,有幾個人對佛法修學真的搞清楚、搞明白?實在講不多。從什麼地方看?往往把生死大事給耽誤掉了。佛法的修學,到最後的總結,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不外「純淨純善」這四個字。心地要做到純淨,一塵不染;這個心起作用要做到純善,不夾雜毫分不善,這就是圓滿的成就。如果到不了這個境界,我們這一生的修學就有了欠缺,就不圓滿。如果有嚴重的不清淨、不善,連這一生當中三界六道都不能夠超越,可以說是我們這一生白學了。當然這一句話說的是比較重一點,這一生決定不能成就,只是在佛門裡面種一點善根而已,來生能不能保住人身?大有問題。如果保不住人身,這一墮落,就不曉得墮落到哪一生、哪一劫,你才有這個機緣再得人身,又逢佛法。這種機緣,實在講很渺茫,佛在經上有「須彌穿針」的比喻,「盲龜浮木」的比喻,「掌上土、爪甲上土」的比喻,我們讀了、聽了不能疏忽,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成就,我們才對得起佛菩薩,對得起歷代傳法的祖師大德,對得起自己這一生。

  由此可知,最重要的是清淨心、純善的心。即使做弘法利生的好事,如果我們的心被污染,夾雜不善,這也不可以,這都是屬於愚痴。唐朝龐蘊居士給我們示現的,龐居士是法身菩薩再來的。他那種示現給誰看的?就是給我們末法眾生看的。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這個啟示是什麼?「好事不如無事」。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認為建道場是好事,龐居士清楚,對末法時期的狀況瞭如指掌,法身菩薩,所以做這個示現來教導我們。建道場有什麼不好?古人為什麼建道場?建道場先要有道,先要有德、要有學。本身自己條件具足,誰給你建道場?佛菩薩來給你建道場,自自然然成就,沒有化緣的。你們在經典裡面去看,古時候哪個祖師大德建道場是化緣化得來的?勸人你要出錢出力來成就這個道場?沒有!這個風氣一開,毛病出來了,李炳南老居士以前常跟我們講,寺廟蓋好了,有廟無道,不能興教。

  從前章嘉大師教我,真正佛弟子,有需求的時候求佛菩薩,不求人。連我學佛出家,出家是他老人家給我決定的,要我走這個路子。出家當然要找個師父剃度,章嘉大師就教我,你有這個心、有這個願,求佛菩薩加持,不要去找師父來剃度。我說:「那怎麼行?」他跟我講:「你要去找一個法師給你剃度,那個法師不答應,不肯給你剃度,你生不生煩惱?」我想是會生煩惱。生煩惱就不是佛法,佛法生智慧不生煩惱。「怎麼辦?」他笑笑就說:「你求佛菩薩自然會有感應。」所以,我出家是師父來找我,他知道我有意思出家,他找我,一個月當中找了我九次,我看他很誠懇,我就答應了,有感應。如果我們真的需要一個道場,我們也是求佛菩薩,時節因緣到了,自然有人把道場送來供養你,你的心永遠是清淨的。這是章嘉大師教導我的,教我隨緣決不可以攀緣。

  我們現在在澳洲建立淨宗學院,也是自自然然成就的。學院政府批准後,我們要建學校,建學校要買土地、要蓋校舍,就有人發心;沒有人發心,招牌掛在那裡,不做!什麼時候有人發心了,我們就做。我們把這個訊息報導出去,絕不勸人捐一分錢,我們不勸人。你要捐助這個道場,完全屬於自動的,我要勸你,我就有過失。為什麼?我暗示你,不是你自己主動發心的,是你看到人情勉強發心的,這個錯了。我們的心就不淨,就被污染了,我們的行為就不善,「心生愛樂」就不可能做到。真正心生愛樂,歡喜!為佛法、為眾生出錢出力,那是什麼?是從自己本願裡面、歡喜心裡面生出來的,沒有絲毫勉強,這才是真正種福田。我們要將這些人力、財力、物力妥善的運用,那才是真的「悟解成就」;我們用得不妥當,不是罪就是過,總免不了罪過,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李炳南老居士一生,講經說法教化眾生,從來沒有暗示過你要出一點錢來讚助道場,沒有!這個我跟他十年,我親眼看到的。道場裡面決定不化緣,特別是講經道場,他多次教導我們,講經道場要化緣,有很多人不敢來聽經,這個地方去了要錢,算了,不去了。把人家聽經的機會斷掉了,這個罪過很重。所以充其量講堂裡面放一個小箱子,福田箱,廣種福田,擺在那裡,沒有人管,決定沒有人勉強我們捐一點錢,不可以!信徒也不可以,你願意捐獻,你捐獻,你不要勸別人。你捐獻是出於你自己的本意,你勸別人,別人是被動的。佛家教學那個意思很深很深,所以它的功德叫究竟圓滿功德。在教化眾生當中,決定保持自己的清淨心,純善的心,如果我們的清淨善心善行稍微有一點夾雜,這是過失。不要以為這一點點夾雜好像沒有妨礙,其實妨礙很大,它障礙你這一生不能脫離六道輪迴;念佛,它障礙你這一生不能往生淨土,我們要懂得。我們再看下面第八段:

  【普眼者,略有五義:(1)詮普法。(2)普詮諸法。(3)得此法者,一法之中見一切故。(4)唯是十眼之所見故。(5)非唯十眼圓明方見,能所不異,方能見故。】

  這一段是清涼大師的註解,我們節錄的有經、有疏,疏就是註解。註解前面講的「普眼」,清涼說這裡頭有五個意思:第一個是『詮普法』,「普法」就是一切法。由此可知,普眼是包括一切法,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一法不漏,這算不算是普眼?跟諸位說不算。要怎樣才算是普眼?十方三世諸佛如來、諸大菩薩,乃至於佛弟子,佛在經上講五種人說經,全都包括在其中,這才叫普法。第二個意思『普詮諸法』,第二個意思比第一個意思要廣,要不然你看起來不是一樣的事情嗎?不一樣。前面第一個普法,那個法是講佛法,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們所說的這些佛法;第二個意思,是講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法,包括世間法,世出世間法統統在裡頭,諸法。這個境界就非常非常廣大,可以說是虛空法界、過去未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見,這叫普眼。第三個意思講證得,你入了這個境界,『得此法者』,得普眼。由此可知,從前面兩個意思來看,得普眼是什麼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人才得普眼。在《華嚴》裡面最低的地位是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他才能證得。證得之後,『一法之中見一切故』,《華嚴經》上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證得了。

  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說,我們讚歎佛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為什麼含無量義?這一法之中,一句是一法,一個字是一法,一個名相是一法,具一切法。不但佛教的經典如是,你要是真的得普眼,世出世間任何一法皆是,所以大乘法中常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那個法是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大而虛空法界,小而毛端毛孔,經上常用毛端毛孔比喻正報,再用微塵比喻依報,一毛端、一微塵,都具足世出世間一切法。是真的嗎?一點都不假。何以見得?稱性。你們想想看,世出世間哪一法不是自性?《華嚴經》上說得好,「虛空法界國土眾生,唯心所現」,那個心是真心、是本性,你說哪一法不稱性?既然稱性,哪裡還有範圍?稱性沒有範圍、沒有界限。我們常講「深廣無際」,際是沒有邊際,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才是事實真相。我們今天見不到,是我們沒有得普眼,如果我們得普眼,我們就見到了。

  得普眼見到這個事實真相,你最低限度也是法身大士。在中國歷史裡面,一般人都知道,唐朝惠能大師得到了,他得到的時候年歲並不大,《壇經》裡面記載他二十四歲,五祖忍和尚就把衣缽傳給他。我們想想,他何以能,我們何以不能?仔細觀察,我們就明白了,總的因素,他能放得下,身心世界、世出世法絲毫不染著,徹底放下了。我們是凡夫,不知道他的境界,但是經念了這麼多,依照經典的標準,惠能大師最低限度也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這是可以肯定的,這是我們應當學習的。你看看他替別人講經說法,他那些經教沒學過,《壇經》分量不多,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他不會寫,他講,別人給他記錄的,所說的都是佛法。我們也相信一定有很多世間人,世俗的事情、家庭的事情,私事,我相信很多都會向他老人家請教,他樣樣通,行行通,沒有障礙,世出世間法一切障礙都沒有。我們想想,是放得下好,還是放不下好?放不下自己有障礙,障礙了自己的普眼,障礙了自己的普門。為什麼他放得下,我放不下?就像我剛才所說的,章嘉大師教我一些方法,求佛不求人,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怎樣才能夠跟佛菩薩感應道交?他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你放不下,沒有感應。放不下什麼?你有煩惱,你有所知,決定是障礙。你有營求,營是經營,有心去經營,有心去做,那個心是妄心,它不是真心。

  我們在祖師大德裡面看到許許多多的例子,像我們淨土宗蓮池大師,他的道場在杭州雲棲寺,我們從他老人家傳記裡面看到的,這在《蓮池大師全集》裡面有。雲棲寺怎麼形成的?他老人家看到這個地方不錯,風景很好,環境很幽靜,在那裡自己搭了一個小茅篷,在小茅篷裡面進修。以後被上山遊玩的人碰到了,跟這個法師談談,發現這個法師有道德、有真學問,這才傳出去,慢慢的很多人到這個地方來參學,向他請教。一個人住一個小茅篷有多大?這個我們可想而知,我們自己也住過茅篷。以後一些出家人仰慕大師的德行,想親近他,這很容易,山上地很多,旁邊再蓋個茅篷,愈來人愈多,茅篷就擴大了。這個時候就有一些大富長者們他們知道了,來找大師,現在你們人多了,要不要蓋個大殿、蓋個念佛堂?有人來發心,他說可以,好,你們蓋吧!一點心都不操。雲棲寺的大殿不叫「大雄寶殿」,它那個匾額叫「神運殿」,護法神替他蓋的,他操什麼心?自自然然發展形成一個大叢林,道德的感召,不但感動人願意到這個地方來參學,感動佛菩薩護念,感動諸天善神擁護,哪裡要自己操一點心?不像現在有很多,我看這個法師建一個道場到處化緣,真是焦頭爛額,我看到了很難過。這樣的事情我不能做,我知道我沒有這個定力,我決定會被境界所轉,要是被境界所轉,我們這一生最大的願望,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樁事情決定受到嚴重障礙,那怎麼能做?

  我們要做的事情要學菩薩,我們要得「普眼」重要,我們要得道場這個事情不重要。尤其在現在這個時代,道場太多了,好多人都建道場,我們再建道場,多餘的。我們幹什麼?人家不幹的我們幹,人家已經幹的,我何必幹?李炳南老居士過去在臺中講經、教學、勸人念佛,沒有地方,在人家家裡講,人家的客廳,聽眾十幾個人,星期一在張家,星期二在李家,星期三在王家,輪流講。以後聽的人愈來愈多,他們大家發起,我們搞一個講堂,這就是臺中蓮社的緣起。在聽眾當中有幾位經商有財力的,他們帶頭,買了一間民房,把裡面房間統統拆掉,改成一個很大的廳,就做了講堂。經過十年,旁邊的房子要賣,都買來慢慢擴充,現在大概總是有三、四十年,擴充到現在臺中蓮社這個局面。沒有化緣。他老人家要是化緣,我想想看,要蓋個比佛光山大的都不難。為什麼?他那個德望夠。不要說別的,我在臺中學習的時候,那個時候臺中蓮社成立十年,信徒有多少?蓮友二十多萬。我在臺中的時候,臺中蓮社的蓮友有二十多萬。他不想做,不開口。到李老師往生的時候,我的估計臺中蓮社蓮友肯定超過五十萬人,無論是在財力、人力、物力都相當可觀。他不做,這裡頭有大學問,我看得很清楚。為什麼不做?他在,沒有問題,很如法,是個道場,這個場有道。他要是不在呢?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他老人家自己跟我講的。我有一年從美國回台灣,特地到臺中去看他,跟他在一起吃飯,他跟我說,他說:「我活著還撐這個局面,我要死了之後,別人不曉得,淨空法師你知道。」我點點頭。他老人家走了之後,他的幾個道場各個都獨立,彼此沒有互助合作,實在講很痛心。這個事情他非常清楚,不擴大有道理,擴大之後財產多了,這些人看到,道心不堅會變心。李老師從前跟我們說,在建廟的時候,大家出錢出力到處化緣,去找錢,去拉信徒,各個都是菩薩,熱心;建好之後爭權奪利,各個都變成羅剎。我們聽了他的話,仔細觀察,有道理,永遠不退初心太難太難了,不容易!能夠保持著初心永遠不退,這個人肯定有成就,怕的是名聞利養一現前,心就變了。

  我這一生為什麼不搞道場?我看到李老師,聽他老人家教誨,看他一生的行持,我深深感覺到搞道場是一個很冒險的事業,我不幹。我讚歎別人的道場,我一生只搞講經教學,哪裡有緣哪裡去,所以建道場這個念頭完全沒有了。圖文巴現在建這個佛學院,淨宗學院,跟諸位說不是我的道場,我不住在那裡,我也不會去當院長。現在是因為他們沒有澳洲身分,我暫時掛名做院長,我再替那邊人辦這個身分,他們身分一辦到,我這院長馬上讓給他們,我才不幹這個傻事。我一生不管人、不管錢、不管事,你的心才清淨,你的心才安,心安理就得到了。哪個地方請我去講經,我去講經多好,作客人,一生作客不作主,作主人事多,作客人沒事。這個主人待我好,多住幾天,稍稍有一點面孔不大對,趕快走路。為什麼?保持友誼,以後好見面。稍稍覺得有一點不對,就要走了,所以永遠跟這些道場都保持很好的友誼關係,這個多自在!所以道業重要,這是講到一定要得此法,得法比什麼都重要。

  第四個講『唯是十眼之所見故』。這是《華嚴經》上講的十眼圓明,在一般大乘經教裡面講五眼。五眼不比十眼少,十眼不比五眼多,諸位要曉得一多不二。說十眼就是五眼的詳細說,展開來,五就變成十,說五眼是把十眼歸納、略說,其實都是一樣的。這裡頭最重要的是慧眼、法眼。那個佛眼,五眼裡頭有佛眼,十眼裡頭有佛眼,佛眼是總的說,到最後做總結佛眼。最重要是慧眼、法眼,不是肉眼,就是我們現在一般人講心眼,也不講肉眼。慧眼是智慧心,你要用智慧去觀察。法眼能觀到諸法的真相,看到一切諸法性相、理事、因果,你都通達明瞭。所以,他在一法當中見一切,在一切法當中見一法。

  後面這一句好,沒有後面這一句,我們在想,我們現前這個境界恐怕這是與我們沒分,有後面這一句,我們有指望。『非唯十眼圓明方見』,「唯」是唯獨,並不是唯獨要十眼圓明你才能見到,那一定要到如來果地,最低限度也得要是法身菩薩,我們凡夫哪有分?後面兩句好,『能所不異,方能見故』,有這兩句,我們在這上下功夫,我們有希望。「能所不異」,不異就是不二;換句話說,我們認真努力修清淨心、修平等心,離分別執著,我們也能夠得此法,這是佛的境界。入這個境界,一切諸法平等,以平等心、清淨心看一切諸法,就入這個法門。對一切眾生分不分別?當然要分別。那就是六祖問永嘉:「你還有分別嗎?」永嘉答得好:「分別亦非意。」「意」是什麼?我自己的意思。「亦非意」:分別不是我自己的意思。這是什麼?這是拿來的皈依證,我心裡頭沒有分別這是皈依證,你們大家叫它皈依證,我隨順你們也叫皈依證。你們拿到這個皈依證有意思,我拿到這個沒有意,這叫「能所不異,方能見故」。我在此地透這一點消息,諸位細心去思惟,細心去體會,就在日常生活當中鍛鍊,跟大家和光同塵,沒有兩樣,心地確實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一點自己意思。那個意思是妄心,沒有這個妄心,你所用的是真心,用真心的人稱佛菩薩,用妄心的人稱凡夫。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