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四) (第二集) 2001/7/2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2-0002
諸位同學:請掀開講義第三頁,第六段看起:
【憶念彼佛往修本行,菩提自在,法雷震吼,普門示現,種種莊嚴不可思議,普遍饒益咸令成熟。】
在前面一堂跟諸位略說「本行」,這個名詞通世出世間法,我們不能夠疏忽。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對於自己所學所修,一定要非常慎重選擇,然後才有成就的可能。選擇必須要考慮到主觀的觀念與客觀的環境,都能夠相應,修學必然是一帆風順。成敗的關鍵,實在講是得力於老師的教誨,對於老師教導一定要百分之百的服從。為什麼?老師是個過來人,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清楚,我們要肯定,一心一意向他學習。
在佛門,無論是哪個宗派,無論是哪個法門,總的原則絕不離開「六度」、「四攝」,這是總原則,能夠與一切大乘菩薩法相應。但是六度、四攝法怎樣靈活的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工作之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才會有真正成就,真的有受用,你才能夠得到法喜充滿。成績是什麼?總不外乎「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那要得能轉才行,轉不動,你學的等於沒學,一定要轉。轉一定要知道,放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放棄自己的想法看法。為什麼?我們是凡夫知見,一定要隨順經典的教誨。
老師對我們的教導,我們也要慎重,為什麼?如果這個老師是個凡夫,他誤導了我們,那我們不是一生受他害?這些話李老師都曾經教導過我們。用什麼標準來衡量?用經論。世尊滅度之前,最後的垂誡給我們後世弟子「四依法」,是個很好的標準。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佛所講的經典。老師教導我們的,總的原理原則一定要跟佛的經典相應,如果與經典不相應,我們一定要向老師質疑,老師講的這個話,教我們的這些東西,出在哪一個經論?你用什麼做依據?我在台中就問過李老師,實在懷疑的時候,李老師給我們說出他根據什麼樣經論,我們的疑慮才能夠破除。這個老師不會怪我們,老師認為這個學生好,不盲從。佛法的教學確實符合於今天科學求知的精神,有疑一定要問,斷疑才能夠生信。至於你已經有這個能力,有這個定力,定力是什麼?不受外面境界的誘惑。社會上這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跟它接觸,你有能力不受它誘惑,這是你的定力成就。你若對他們這些情形能夠了解得很清楚,慧成就了。只要這兩個功夫成就,你可以出去參學。
什麼叫「參學」?善財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代表,代表的是哪些?出家人、在家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就是我們從早晨起床睜開眼睛,看到社會一切的活動,那就是五十三參。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歸納,不外這五十三類,他們統統是善知識,你看出門道了沒有?活的,不是死的。你真正入這個境界,《大方廣佛華嚴經》在哪裡?一切時一切處,一切人事物當中無一不是「大方廣佛華嚴」,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成就你自己的後得智,無所不知。於是我們才真正知道,書上講的善財,善財就是自己,文殊就是自己的指導老師,善友就是你從早到晚遇到一切人事物,你才真的學到「佛華嚴」,才真正契入「大方廣」,你哪有不自在?你哪有不快樂?這個時候才真正感謝老師,感謝社會所有一切大眾。為什麼?他都是我的善友。
善財之所以能成就,有個祕訣:凡夫、學生就是我自己一個,除我自己之外,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所以「禮敬諸佛」,對於一切人事物那一種真誠恭敬心,跟對待釋迦牟尼佛、對待毘盧遮那、對待阿彌陀佛完全一樣,禮敬諸佛他做到了。「稱讚如來」,一切人事物裡面,點點滴滴的善事都讚揚,看到一切眾生的過惡,他的過失、他造的惡業,決定不放在心上,若無其事。這樣才能夠在生活當中鍊成,這五十三參叫歷事鍊心,鍊什麼心?我們現在把佛法歸納起來好懂,鍊真誠心,決定沒有一絲毫虛偽;鍊清淨心,沒有一絲毫染污;鍊平等心,沒有絲毫貢高我慢;鍊正覺心,不迷;鍊慈悲心,沒有自私自利。修行修什麼?把從前虛偽的心修正過來。修是修正,修正錯誤,虛偽是錯誤,染污是錯誤,不平是錯誤,迷惑是錯誤,自私是錯誤,錯誤修正過來,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首先你是心跟佛菩薩的心相應,願跟佛菩薩的願相應,言行哪有不相應的道理?然後展開經卷,經卷裡頭字字句句含無量義,哪能說得盡!我們才真正不懷疑,佛經裡面講「塵說剎說」,永遠說不盡,字字句句稱性,你怎麼會說得盡!怎麼個說法?看現前大眾的需要,你需要什麼,在無量義裡面這一分意思是你現在需要的,你現在就能得利益,契機說法。應該現什麼樣的身,就是我們今天講,應該用什麼樣的身分,應該說什麼樣的法,都沒有一定,如來無有定法可說,應機說法,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學習的。
『彼佛往修』,這個往字要注意,「往」是什麼?生生世世永遠沒有休息,永遠沒有中斷。不能說我學到什麼時候可以畢業?沒有那一天。成佛,證得無上菩提,證得無上菩提還要學習;再學什麼?是做樣子給別人看的。沒有證得無上菩提是自他兩利,自己要給眾生做個好榜樣,「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起心動念能不能給社會大眾做正面的好榜樣?如果這個念頭不能做正面的好榜樣,這個念頭不能生,「四正勤」裡面立刻要斷掉。能為大眾做好樣子,這個要保持,這個善心善意要增長。言語造作能不能為世間做典型、做模範?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兩句話原來是北京師範大學他們老師提出來的,我一看到這八個字,這八個字就是「大方廣佛華嚴」,我把《華嚴經》介紹給他們,他們感覺得非常驚訝!一部《華嚴經》內容就是講這八個字。所以要會學、要善學,學了立刻就起作用,就改變了我們的心理,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再不過凡夫的生活,我們過佛菩薩的生活,哪有不自在,哪有不快樂?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道理在此地。我們特別是學《華嚴》,不能不懂這個道理,不能不了解事實真相。
接著我們看底下一句,『菩提自在』。學佛不論是在家出家,我們四眾同修,無論你從事哪一種行業,你現前過的是什麼方式的生活,只要你學了佛,你就會變樣子。不是說學佛你就會發財,學佛你就會升官,那個你完全搞錯了。變什麼樣子?改變了心理,不學佛的時候這個心很苦,日子過得很苦;學佛之後就是討飯也快樂。這話真的,不是假的。《論語》裡面孔老夫子讚歎他的學生顏回,顏回的生活真是貧賤到極處,「簞食瓢飲」。吃飯的時候連飯碗都沒有,用竹子編一個竹簍當作飯碗;喝水的時候杯子都沒有,用個瓢,在大陸上通常葫蘆可以作瓢,過那麼苦的生活。夫子讚歎!別的人過這個生活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天天快樂得不得了,見到人都滿面笑容,一點憂慮都沒有,他為什麼?樂道。學佛的人,他樂什麼?樂的是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他真正得道,什麼叫道?快樂就是道,歡喜就是道。你學佛有沒有得到快樂?有沒有得到歡喜?常生歡喜心,儒家《論語》頭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就是歡喜、就是得道。「習」是什麼?習就是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工作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上,把你所學的統統落實,你就得道,得到快樂。儒如是,佛也如是。
什麼叫「道」?快樂就是道。學佛學得愁眉苦臉的,你沒有入境界,你沒有得道。心開意解,無論現前過什麼樣的生活,貧賤的生活、富貴的生活都快樂,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沒有不快樂;一切為眾生,自己沒有得失。而且你有智慧,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決定發達,為什麼發達?不為自己,為社會服務,自然就發達。為自己的利益就免不了欺騙別人,自欺欺人,損人利己,那是造罪業,造罪業減損自己的福報,你的前途愈走愈困難。悟了之後,我無論做哪個行業,我都是為眾生服務,為社會服務,決不是為自己的利益。他的利潤決定比別人薄,他做的東西決定比別人好,所謂貨真價實,怎麼會不發?決定不欺人,童叟無欺,這他真做到了,他會得到許許多多主顧的愛護。人家說你家的東西可靠,一樣的東西,他會到你家買,不到隔壁去買。你這個人可靠,你的東西可靠,就這麼發達起來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要懂得。
「菩提」是梵語,中文的意思是覺悟,覺悟自在了。覺悟自在的相,煩惱輕智慧長,你的煩惱習氣一年比一年輕,一月比一月輕,能夠發現到自己一月比一月輕,你就有相當的進步。如果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有把握了,月月不一樣。如果到天天不一樣,那就恭喜你,你愛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你真的得大自在,你想在這個世間再住多少年,沒有關係,你生死自在,沒有生死。住世間、不住世間也不是自己的意思,住與不住條件在哪裡?在眾生。還有有緣的眾生可度,多住幾天,幫助幫助大家,沒有眾生可度,那就走了,可以走了,走得很自在。也許說還有很多苦難的眾生都在受苦受難,你怎麼自己可以走?什麼叫可度不可度?有沒有聽話的、有沒有能接受依教奉行。雖然天天給他講經說法,他也很歡喜聽,但是聽完就完了,這個不是機緣,這種眾生叫無緣。所以覺悟的人他知道。
現在可度的眾生的緣比從前範圍廣了,從前一個法師住在這個地方,因為交通不方便,沒有大眾傳播工具,這個地區的人不多,看看沒有緣了,他老人家就走了。現在不行,這個地方眾生沒有緣,無線電衛星傳播到全世界,那個地方有緣,隔著幾千里、幾萬里,還有人在電視裡面看到,他聽到他覺悟。所以現在跟從前不一樣,以前確實有這個困難,李炳南老居士如果生在今天這個時代,他不能走,他走的時候年歲還很輕,九十七歲。他曾經告訴我:「他要把《華嚴經》講圓滿,最後再講一部《彌陀經》他就往生。」他《華嚴經》講了一半就走了,不是他爽約,實在是法緣盡了,那個地區沒有人聽他的。如果那個時候有衛星、有網路,台灣以外還有很多人在聽他的,他就不能走了。
今天這個高科技把我們教學講經面擴大,同時又把這個錄像、錄音保存下來,時間上延長了。這個時代縱然無有機緣可度,這個東西留下來,可能留到一百年、兩百年之後,有人從這個資料上得到資訊,他開悟了,他證果了,很有可能。所以現在可度之機在時間上來講延長了,面上來講廣大,跟從前不一樣。科學技術沒有好壞,看我們怎麼樣利用它。我們利用它弘法利生,好工具。如果用它來做一些負面,教人殺盜淫妄,那就是造作罪業。工具本身沒有善惡、沒有好壞,看用的人。這麼好的工具,我們應當要好好的利用它,那就覺悟自在了。我們希望,不敢講天天有悟處,至少要做到月月不一樣,這一點我相信,我們努力一點是可以做得到月月不相同。
『法雷震吼』,這一句是形容講經說法,當然也包括教學。「法」是佛法、是正法。佛法,諸位一定要有很清晰的概念,不至於誤會迷信。「佛」是覺悟的意思。「法」是指宇宙人生的真相,這裡面包括,要用佛學的術語來說,性相、事理、因果,這六個字大概可以全部包括盡了,這叫法。對於這些統統通達明瞭,這就叫佛法。佛是通達明瞭的意思,通達宇宙人生的性相、理事、因果。佛法不迷信,我們要依這個法去修學,自己修學有心得,修學有成果,一定毫無吝嗇把這個法介紹給別人,這是我們通常講「弘揚佛法」。
「雷、震、吼」這三個字都是比喻,雷是振奮的意思,眾生沈迷的時間太久了,怎麼樣叫他驚醒過來,這就是雷震。形容說法的音聲,形容說法的理論,形容說法的方法,如雷震,如獅子吼。今天所謂是大聲疾呼,尤其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社會現象,沒有法子樂觀,對自己充滿歡喜欣慰,自己解脫了,自己的問題解決了,看看社會、看看這一切眾生,這個事情難!這樣究竟圓滿的教學,可惜世間人不能接受。這種不能接受,我們也不能怪他,你要責怪他,那錯了。為什麼?沒人教他。佛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好:「先人不善(無知)」,他的父母沒教他,父母的父母也沒教他。你再追究的時候,至少可以追究好多代,這個事情麻煩了,沒人教,他怎麼會知道?積非成是。他以為現前他所想的,他所見的,他所做的,都是正確的,都是正常的,他不知道那是錯誤。這個事情很不容易,我們講給他聽,他不相信。我們一個人講給他聽,人家是幾千人、幾萬人講給他聽,他聽了,多數,人家都這麼說的,你這一個人胡說八道。
這是我們現前遭遇到的困難,那要怎麼辦?下頭一句,『普門示現』,我示現這個樣子來給你看。所以我常常勉勵同學們,我們將來把佛法介紹給別人,用什麼?現在講包裝,講招牌、廣告。包裝、招牌、廣告是什麼?我們自己身體。我們要不比他更快樂,他怎麼能相信?我們不比他生活得更好,那就沒有辦法震動他。所以,我們一定要示現老而不衰。世間人都怕死、都怕老,我們應當怎麼做?老當益壯,愈老身體愈好,愈老愈有精神,愈老愈有智慧,愈老愈有經驗,這個他就服了。活到八十、九十、一百多歲,眼也不花,耳也不聾,頭腦清楚,身體動作都很靈活,你年輕人比不上,這一招就厲害,這叫「普門示現」。「普」是什麼?普是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普遍平等。要做這個示現,表演給你看。我們常常在佛經裡、講席裡說了很多次,諸佛菩薩所示現的,哪有佛菩薩衰老的?哪有佛菩薩生病的?我們給他示現,我們一生不老,我們這一生不病,最後告訴你不死,生死自在,確實不死。生從哪裡來的,死到哪裡去的,我清清楚楚,你糊裡糊塗。我們要把成績做出來表現給人看,這個樣子他才會跟你學,他知道這是利益。
往年我在美國,達拉斯的道場建好之後,頭一天舉行一個開幕典禮,第二天我就招待我們的鄰居街坊,我用茶點招待他們來參觀,讓他們都看看我的道場,知道我們在美國做些什麼事情。到道場來他們也很新鮮,我們發邀請函,都來了。好奇!問到我們供養的這些佛像,我們供養的是西方三聖,問這什麼意思?是不是神?是不是你們的神?我說不是的。他說那是什麼?這是我們所學的一個代表。他聽了就很稀奇,他說當中是什麼?當中這個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他代表快樂。他說這個我要,他要快樂;他代表長壽,長壽我也要;他還代表清淨。快樂長壽是果報,清淨是因,先說果,他動心了,然後告訴你修清淨心,你就快樂,你就會得長壽。旁邊兩位菩薩,一個代表慈悲,一個代表智慧,這樣一介紹,他就明白了,他懂得了,這個不是神、不是迷信,是代表我們修學的科目。
我們一進門的時候,也有一個小的天王殿,供的彌勒菩薩,供的四大天王。他們好奇都問了,當中彌勒菩薩肚子大大的,坐在那個當中,笑咪咪的,他代表什麼?你看那個樣子就曉得,我們對待一切眾生要用歡喜心對人,笑面常開,這個他歡喜。肚量要大要能包容,你有這個條件,你才能夠入門,你才能夠接受佛教教學。你沒有這個條件,你不能入門,你入門你學不到東西,不是真的不叫你進來,你進來學不到東西。你具足那個條件,你進來就學到很多東西。
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代表什麼?負責盡職,我們無論是在哪個行業,一定要把本分的事情做好,就是「往修本行」。你現在在社會上你是什麼樣的身分,你要盡什麼樣的義務?五倫十義。你要把你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各人都把個人本分的事情做好了,這個社會是健康的,這個世界是健康的。個人都不把自己本分做好,都要干涉別人的一行,那就壞了,整個社會國家都搞亂了,把世界也搞亂了,今天世界就發生這個毛病。為什麼天下大亂?不知道務本,天天干涉別人,不曉得自己沒有盡到責任,自己工作沒有做好。持國天王表這個。手上拿的琵琶,不是他喜歡唱歌,他不是音樂家,表法的。「琵琶」代表什麼?表中道。那是弦樂器,鬆了不響,緊了斷掉,一定要調到恰到好處音色才美,代表中道,不能過頭,也不能不到。你說這個意思多好,一看到,我們就想起來,就知道我們在工作上、生活上都要做到恰到好處。譬如生活,我一個月收入兩千塊錢,我就要過兩千塊錢的生活,如果我過三千塊的生活,我就透支,今天過完後,過幾天之後就苦了,苦就來了。量入為出,那就是琵琶代表的。意思非常非常豐富,要懂才行。
南方增長天王,代表進步。所以佛教不落伍,儒家講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佛家講「精進」,增長就代表精進,智慧要增長,德行要增長,生活水平也要增長,沒有落伍的。人家說學佛人落伍了,哪有這個道理?學佛人天天都求進步。今天西方人講進步,是講的一面,科學技術進步,道德倫理退步了,他不曉得整個社會,比社會還大,在佛法講虛空法界國土眾生是一個整體。科技是一面,一面好,實在講科技好像是一個手指,這個手指不錯,很健康很好,其他手指都爛掉、都壞掉,還是要送命。他不懂得平均發展。所以佛法處處你看到「普」這個字,普就是平均,絕不偏在一方。今天西方人他不懂這個道理,偏在科技,偏在工商,忽視了人文,忽視了倫理道德;換句話說,人與人的關係他疏忽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他也疏忽了。疏忽人與人的關係,所以才有人與人的競爭、鬥爭、戰爭,人禍之由來。疏忽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所以才有天災。疏忽了人與鬼神的關係,鬼神不保佑你,妖魔鬼怪都出現了,這哪裡是進步?唯有佛法的智慧,才把這些事理看得這麼清楚,看得這麼明白。天王手上拿的劍,劍表智慧,慧劍斷煩惱。如果要進步,無論從哪一方面進步,這多方面的,根本的障礙,我常說自私自利,這是障礙進步的大根大本。如果能把這個障礙突破,就可以全方位的向上提升。人沒有自私自利,會面面都顧到,平均發展,這才能解決社會問題。所以,佛法不消極、不落伍。
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這兩位天王教導我們是方法。前面兩個目標如何能夠完成?多看、多聽,廣學多聞。廣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龍,或者是蛇,代表什麼意思?龍蛇是代表變化,這個社會,人情事理變幻莫測,你要懂得。這個手上拿個珠子,珠子是什麼?他有一個不變的原理原則,你掌握到了,你就能夠控制這個變幻莫測,取這個意思。那個珠子是什麼?珠子是佛法,那個珠子是聖人的教誨。你能掌握到這一個原理原則,千變萬化的人事物,你都能夠把它理得頭頭是道,有條不紊。
北方多聞天王,多聽別人的,沒有叫多口天王,沒有叫你多說,要多聽,多接受別人的意見,都是教給你方法的。手上拿著傘,傘是什麼?傘蓋,防止污染的。今天我們講環保,環保怎麼樣做成?首先要保護心地的污染,心地污染不能夠保護,搞外表的沒有用處。做事情一定要懂得本末,本末不可以顛倒。防止污染的根本是在清淨心,防止自私自利,防止名聞利養,防止五欲六塵,防止貪瞋痴慢。只要心清淨了,身就清淨。身為什麼不生病?清淨。病是從染污得來的,身心清淨你怎麼會生病?你怎麼會衰老?沒有道理。我們小時候,常常聽一般人講「菩薩菩薩,年年十八」,有道理!菩薩為什麼年年十八?因為他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永遠停在這個期間。我們為什麼會老?憂能使人老,憂慮牽掛的事情太多,他就會衰老。日常生活當中被七情五欲所污染,他就會生病。外面有誘惑,裡面有三毒,他怎麼會不受病?不知道自愛,不知道自重。
釋迦牟尼佛高智慧,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用這些方法、用這些名號、用這些形像,用這個來做教具,教學的工具,他一句話也不要說,把這個東西陳列放在那裡,讓你一看,世尊所教導的東西你全都明白了,不用說一句話。如果你有問題不能解決,你到寺廟裡轉一圈,出來解決了,哪裡要說一句話?很可惜!佛家這麼好的教學工具,現在人家把他當作神明去膜拜,變成迷信。教學的工具變成迷信,這怎麼得了!所以「普門示現」比什麼都重要。我們擺設這個,外國人來參觀,一樣一樣解釋,他完全明白了,然後他說我們都要,我說行!我這個道場開放,你們星期六到這兒來學佛,給你講解這個問題,給你解答問題,星期天你們上教堂,因為他們都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到這兒來不妨礙。那一邊教堂裡面是你的爸爸,天上的父,這邊是老師,在學校有老師,在家裡有父母,父母跟老師沒有衝突,你到這兒來學,你的爸爸一定很歡喜。這就把他們統統都拉過來了,我們有很好的招待。他看到我們,打聽,向我們裡頭一個小法師打聽,他說:這個老法師,你們這一幫人,為什麼每天都那麼歡喜?這個我們示現產生效果,他看到我們歡喜,他看到我們自在,他就很羨慕,很想學習。
所以,「法雷震吼,普門示現」,這樣才能真正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當然利益自己,自己不得大利,怎麼能利益眾生?利益自己附帶利益眾生,成佛之後,那是完全利益眾生。我們沒有成佛,自己修行得的這個利益,自己得大利,別人看了羨慕得小利。所以佛法殊勝功德利益,都要從行持裡面去做出來,你才真正有收穫。學了不能落實、不能兌現,講的都是空話。你怎麼能把你的境界轉過來?今天說一句粗淺的話,怎麼能把你的命運改過來?現在書店裡改命的書看到很多,那個改不了,佛法對這個非常有效,真的把你改過來了。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