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一) (第三集) 2001/4/25 香港九龍 檔名:12-039-0003
諸位同修,大家好!請掀開講義第二面,第三大段「稱讚說法」裡面,第二個小段,我們將這個文念一念:
【二、菩薩要得平等無礙善根,要得真實巧方便、正道、三昧、光明。】
昨天講到這個地方,今天我們再接著看。
【要得積集功德,廣大福聚,要得增長白法。】
這後面三句是把善根、方便、正道、三昧、光明落實,怎麼個落實法?第一個要得到『積集功德』,什麼是功德、什麼是福德?我們必須有能力辨別清楚。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持戒有功,禪定就是德;修定有功,開慧就是德。我們舉戒、定、慧三學做個例子。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到的,持戒要是不能得定,這個持戒就沒有功德。為什麼?持戒沒有功,定不能現前;持戒有功,禪定才現前。持戒不能得定,諸位要曉得,持戒的目的是得定,千萬不要搞錯,所以持戒要懂得持戒的道理、要懂得持戒的方法、持戒的目的何在?在我們淨宗法門裡面來說得清淨心,持戒的目的是要得清淨平等心,清淨平等就是禪定。我們修清淨平等心的目的何在?是要開智慧,如果智慧沒有開,這個清淨平等心沒有功,沒有功哪來的德?功是我們修學的功夫,德是果德。
如果諸位在這個地方細細去體會,然後你才真正明瞭,我們現前持戒持得很好、持得很嚴,但是不能得定,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看到別人不持戒心裡就很難過,看到別人要是破戒,我們一定會批評會指責,甚至於拿自己的戒行,「我自己持得很好」去蓋別人,他怎麼會得定?所以這種持戒就不是功德,是什麼?福德。他是來生得福報,他不能得定。但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福德再大享天福,生天享天福;其次的在人間享福報。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社會上,有一些豪門貴族,在社會上有崇高的地位,有巨大的財富,過去生中修積的福德大,沒有功德;如果是功德,功德能了生死出三界,他就不會再搞六道輪迴。在《壇經》裡面六祖說:「此事福不能救」。此事是指生死大事,生死大事再大的福德都沒有辦法幫忙,也就是再大的福德也沒有辦法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佛教導弟子們要修積功德,唯有功德才能了生死、出三界。
什麼是功德?與定慧相應的是功德,因此六祖勸導持戒的人:「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我昨天也一再說明白這個道理,決定不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把別人過失放在自己心上就是自己最大的過失,自己的戒持得再清淨、再嚴格,把別人過失放在自己心上,就把自己的戒德全部破壞了。為什麼?戒的德是清淨心,你的清淨心沒有了。那也許有人問,同學們當中造作很多惡業,我們看到要不要勸?如果要勸,那豈不是把別人的這些惡業放到自己心上?這當中不就產生矛盾?你說的話沒錯,誰去勸導他?在我們道場裡面,老師去勸導他,老師有德行,他契入不二法門,持戒、犯戒不二,人家心地真正清淨如如不動,他才有資格勸人,他才有資格責備人。為什麼?他自己沒有傷害。我們沒有這個境界,我們心裡頭真正被污染,我們哪有資格去勸人。諸位一定要記住,到我們的心地不為塵境所染,這個時候可以勸教別人,為什麼?你自己已經得度,自己得度才有能力度別人。佛在經上常說「自己未能得度,而度別人,無有是處」,佛說沒有這個道理。
所以會修行的人先度自己,再度別人,自己要度到什麼程度?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不會被外境干擾,初步的成就得到了。順境裡頭不起貪心,決定沒有貪戀;惡境裡頭決定沒有瞋恚,八風吹不動;自己到這個時候可以勸勉別人。看到別人有過失可以勸他,為什麼?你是見如不見,不見而見,對自己絕不產生副作用。那我們勸導別人也是修積功德。勸人的方法,那你有智慧,因為你已經有「真實巧方便」,你知道怎樣勸會有效果;如果自己有煩惱,你自己就沒有方便,沒有方便勸人恐怕收的反效果,遭人恨,那就錯了,這要有智慧。
我們舉這個例子,諸位就要曉得,凡是功德一定與性德相應的,這是真實的;與性德不相應的,做種種好事都是屬於福德。在大乘經教裡頭一般講,斷惡修善與三輪體空相應,都是功德;如果三輪不空都是屬於福德,斷惡也是福德,修善也是福德。這個話恐怕初學的同修還是很難體會,我再說得白一點,如果沒有放下自私自利,所修一切斷惡修善大概都是福德邊事,福德那一邊的。果真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動念都是利益眾生、利益社會,你所作所為就是功德這一邊的事。可見得功德跟福德用最簡單的話來講,就是一個是公,一個是私,為公是屬於功德,摻雜一點私在裡面,功德就變成福德。不能不辨別,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然後才真正能做到積功累德。
積功是修因,累德是果報,凡是真正修積功德的人,他的果報決定是心地清淨。我們一般來觀察反省,一年比一年清淨,一月比一月清淨,這不錯了;更精進努力一點,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清淨,煩惱一年比一年少,一月比一月少,一星期比一星期少。煩惱少智慧就增長,智慧一年比一年增長,一月比一月增長,一星期比一星期增長,這是功德的現象。如果沒有這個現象,自己就要反省,我沒有功德,沒有功德在佛門修的是什麼?福德。我們天天也斷惡也修善,但是煩惱沒有斷、智慧沒有增長、清淨心沒有現前,全是福德邊事,這個不能不辨別清楚。修功德難,修福德容易,而且功德難修而易失,經論裡頭佛常講:「火燒功德林」。功德好不容易修積,就像我們種樹一樣,古人所謂十年樹木,樹要十年才能夠長成材,一把火就燒光了,這個例子我們能懂,我們能體會得,佛用這個比喻,我們的功德經年累月來修積,真的就像種樹一樣,這一發脾氣,完了!
發脾氣是火,瞋恚之火一起來之後,功德就完了,你從前修的全就燒光。所以我們要認真去想想,我修了多少功德?想一想什麼時候到現在沒有發脾氣,如果昨天發了脾氣,那我的功德到今天也不過就是十幾二十個小時;如果我這個星期沒發脾氣,上個星期發了脾氣,你的功德也不過就是六、七天;如果在臨命終這一剎那發了一個脾氣,那一生就完蛋了,所以人在臨命終時,這是關鍵的時刻,千萬不能惹他發脾氣。
這個事情《飭終津梁》裡面講得清楚,《飭終津梁》文言文寫的,古人很慈悲,怕一般人看不懂,用白話重新寫了一遍,叫《飭終須知》,這在一般佛經流通處都能找得到。人在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不但不能夠觸摸他,連他躺的那一張床都不能碰,為什麼?唯恐他的神識沒有離開。諸位要曉得,人走了之後,第八識最後走,第八識「來先去後作主公」,前面七識都不起作用了,第八識還是會起作用,那我們肉眼看不到,他八個小時沒有離開,這個時候我們觸摸他,他會感到痛苦,他會生瞋恨心,這一念瞋恨,他一生修積的功德全都沒有了。
瞋恨決定墮惡道,這些事情如果不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說,我們哪裡會知道?八個小時阿賴耶識離開,是大多數的人;還有少數的人逗留的時間還長。所以我們今天學佛明白了,最安全的措施是十二個小時,十四個小時那更安全,你再去移動他,或者是幫他穿衣服、入殮。千萬記住十二個小時不能觸摸不能碰,有人還故意去摸摸哪個地方熱、哪個地方涼,絕對不是好事情!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而對亡者有害,這是死生大事,千萬疏忽不得。
我們要想真正成就功德,千萬記住任何逆境逆緣當中決定不起一念瞋恚心,我們的功德才能保全。遇到逆緣逆境自己要提高警覺,這是什麼?這是魔來現前,魔來叫我把自己功德毀掉。因為自己修積的功德,給諸位說任何外緣都沒有辦法破壞,只有自己一發火就燒光了,外頭人故意做成那些現象,換句話就是勸你,你趕快燒趕快燒,你就很聽話,發一頓脾氣把它燒掉,你上當了。如果逆境逆緣現前,你有智慧,你看得很清楚,你有定功,不但一點脾氣都沒有,你還歡喜,生感恩的心,你的功德就快速度的加倍增長,好事情!他來勸我燒,我不燒,我的功德增長一倍;我要是聽他的話,上他的當,那就燒得乾乾淨淨。這個事情不能怪人,總要怪自己沒有智慧,怪自己不明事理,決定不可以怨天尤人。火燒功德林!
在今天,功德裡頭最大的,不是你做的好事做得多,完全是在自己信心、願心、定心、慧心增長,這是功德。至於對這個世間做多少好事,那是第二句裡面所講的『廣大福聚』,你修大福。修大福自己不著相,這就變成功德、大功德。有同修曾經問一個問題:「我們見到別人的不善,絕不放在心上、絕不放在口上,這是功德;我們見到別人的善事,我們又要讚揚,要讚歎、要表揚,那豈不是把別人所修積的福德立刻就報掉了嗎?」古人講「陰德天報之」,報得厚,你做一點好事,別人一表揚一讚歎,就馬上報掉了。這樣做對嗎?看你用什麼心去做,看你用什麼心去受。別人表揚,別人讚歎,譬如我做了很多好事,人家表揚我讚歎我,我是什麼態度?若無其事,不生絲毫歡喜心,不生一絲毫現在世間人所講的值得驕傲,確確實實沒有值得驕傲之處,我們的福德功德就保全了;如果我做這一樁好事,我的目的是希望別人讚歎,是希望別人表揚,福德馬上就報掉了。所以這個是陰是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八卦裡面講的兩儀四象,愈分析愈精微。我們表揚的人讚歎的人,用他做一個榜樣模範,勸導社會大眾統統修善,用意在此地。拿他做一個題目來教化一切眾生,這是善。如果我表揚的人,我懂得一點佛法,我恨他,我希望他修的福趕快把它報掉,我來讚歎他來表揚他,把他報掉,他以後就沒福了;他造的一些罪業我把他隱瞞起來,讓他那個罪愈來愈重。起這個念頭我們是惡心,我們也造的是惡業。
世間事非常複雜,沒有真實智慧你怎麼能看得清楚?我們今天看到這個世間許許多多人造作善事,受人毀謗、受侮辱、受陷害,造作惡事的人常常受人表揚、受人讚歎、受人恭敬,好像老天爺很不公平,因果這個說法,「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準;於是不相信有天地鬼神,也不相信因果報應,自己隨順自己的煩惱妄想,胡作妄為,這是最可怕的。因果的道理極深奧、極微妙,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搞不清楚;他們能夠懂得,像我們今天能夠體會得,全是讀聖賢書。我們相信書裡頭所說的,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細心去體會,得到了證驗,對古聖先賢這種教誨信心增長,疑惑斷除,逐漸逐漸在對人對事對物懂得應該怎樣作法。回頭再勘驗,自己確實得到效果,效果就是我剛才所說的,煩惱少了,智慧增長了,處複雜艱難的事務都能夠迎刃而解,覺得很容易,這都是效應,現在一般人講這是成效,有了應驗。
「廣大福聚」,這裡頭含義就深了。廣大的事情多,修大福廣大福多,廣大福裡頭第一大福是諸佛如來所修的。諸佛如來示現在這個世間,他一生幹的什麼?教學,幫助別人破迷開悟這是最大的福聚,沒有比這個福更大。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教化一切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什麼樣的福報,世出世間都比不上這一個大。所以釋迦牟尼佛滅度三千年了,還受廣大的眾生景仰、膜拜。孔老夫子在中國跟釋迦牟尼佛一樣,一生從事於教學,而他們兩個人教學都是義務的,有教無類,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本國人教,外國人也教;同族的人教,不同族的人也教;現在說是同宗教信仰的教,不同宗教信仰也教。這個功德大,所以他們修的是大福聚。
孔老夫子的後代,他們的家譜最完整,孔德成先生是第七十多代,我見過的,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一聽說是孔夫子的後裔,尊敬之心油然而生,不是別人勸的,不是別人教的;他要有什麼困難,無論是哪個人,只要聽說孔老夫子的後裔,都會盡心盡力去幫助,你看看這個福有多大!超過帝王,古今中外任何帝王都不能跟他相比。帝王是修積大福德聚才有那個福報,統治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朝代,享國多少年,在中國最長的周朝八百年,那是多大的福報。到後代明朝享國將近三百年,清朝也有二百六十年,祖宗的福大。他們雖然大,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孔老夫子二千五百多年了,依舊受到全世界人的景仰,這是歷代帝王所不能相比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大福,我們能修大福嗎?能,不是不能修。那我們不會講經,不會講經要會修的話比講經人福還要修得大。那是怎麼?提供講經的機會給講經的人,這個一般叫護法。我常說護法的功德超過弘法,有一些同修不相信。我常常想,弘法的人就像學校裡頭教員,他上課,給學生上課,但是如果沒有人辦學校,如果沒有人請他到學校去作教員,他的學問再好,教學方法再好,他也一籌莫展,他起不了作用。一個好的老師怎樣才能教出許多好學生?一定有人辦學校,一定這個學校有校長聘請他。辦學校的這些校董,主持教學的校長,他的功勞第一,超過教員。
佛在經上說得好,道場的主持人是佛菩薩,不是凡人,他有智慧,他能夠邀請,聘請能講經的法師大德,到這個地方來教學。像我今天在新加坡,我在新加坡是教員,校董、校長是李木源居士,我們在那裡講了三年,這是他的功德,不是我的功德,他超過我太多太多了。他要是不做居士林的林長,不做淨宗學會的會長,我縱然會講經,誰請我去講?我們講經的機緣就沒有了。是他給我們的機緣,他的功德大過我,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
往年我從初學一直到有這一點成就,是韓館長護持,韓館長護持我三十年,一直到她往生,她的功德超過我。她是辦教育的人,她是主持教育的人,我不過是藉她的場所教學而已,這是真理,這是實實在在的事,我們不能不曉得。我說這個話說得很多,以後我在《大涅槃經》裡面看到,原來佛在《大涅槃經》上也是這樣說,護法功德超過弘法,我看得很歡喜,我想的我說的沒錯,沒想到佛也曾經這個說法。所以我勸天下主持道場的大善知識,你們修積功德、修積大福聚輕而易舉;你創辦這個學校,你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主持人,只要你請幾位好老師來教學,你的學校就興旺,中國諺語所謂是「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你要能夠得到好的教員、好的學生,你這個學校就成為世界名校。如果你不肯請這些好老師,不招收好學生,你這個教育決定就失敗。教學成功不但是大福聚,是大功德;如果教學失敗,總免不了有過失,這裡頭業因果報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瞭。
我們生在現代的社會,現代社會裡面殊勝的功德利益比從前要方便得多,像我們真正發心想教學的人,沒有道場,沒有人啟請,在從前那是一籌莫展。只有什麼方法?去閉關,去住山,在山上建一個小茅篷,獨善其身,等待機緣,只有這個辦法。今天則不然,今天我真正要想利益一切眾生,把大乘佛法介紹給大家,我只要有一個小房間,只要有一套現代高科技的設備就行了,我坐在這個房間裡面,網路架設好,對於全世界的人講經說法的目的就可以達到。所以現在可以不要道場,可以不必一定要人家來啟請。如果我們沒有這個福分,要建立這樣科技的一個設備也要花很多錢,沒有這個設備也行,買一個小錄音機就可以。我天天對著錄音機講,把我所學到的東西保留下來傳給後人,只要傳一個人就行了。達摩祖師到中國傳一個慧可,慧可傳一個僧璨,宗門前面五代都是單傳,到第六代傳到惠能,惠能大師法緣殊勝,開花結果,他傳了四十多個人。這四十多個人到處宣揚禪宗,於是禪宗遍天下。在古代沒有這些科技設備非常困難,在那個時候唯一的辦法是住山著書,閉關寫書。現在比從前方便太多,只要你有真正的慈悲心,必定能夠利益廣大眾生,所以「積集功德,廣大福聚」在現代比過去確實是方便太多。尤其在現前末法時期,真正發心必定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怕的是不發心。
也有發心的同修,真正發心出來學經教,障礙的人有,破壞的人有,誤導的人有,這是古今中外普遍會有的現象。你要有能力突破;沒有能力突破,那你真的就被障礙住,你就退心、退轉,那是非常非常可惜的一樁事情,你的功德福德全都毀掉。這一節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