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方廣圓覺經—依智不依識  (第十二集)  1981  檔名:09-009-0012

  (請從09-009-0012a音檔開始)

  第四頁第五行,我們先把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我們從這一段落念起: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上一次講到這個地方。

  【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此地這個講座,原先我也是疏忽了一點,沒有能夠掌握到進度。淨心法師找我的時候,我以為是不受時間限制長期的講經,所以我就痛痛快快的講,沒有任何限制。現在曉得他辦這個佛學研究班是有期限的,一個學期四個月,這個課程是兩個學期,這樣一來這個時間就很少了。所以這一次我們在這一個學期,大概只能夠把第一章講完,就是文殊菩薩這一會。下一個學期,他要我來繼續講,下一個學期我們進度就快了,要在四個月當中把後面的十一會都要講完,那進度就快了,總是可以講一個完整的。不過這一章細講也好,因為《圓覺經》最重要的就是這一章,這一章也是最難懂的,可以說後面的十一章都是這一章的註解。

  上一次講到『如來藏中,無起滅故』,它一共是有五句,第二句『無知見故』,實際上這是連同前面這句,就是這兩句是說明空如來藏。這樁事情,對於初學的同學來說是有一點困難,畢竟這個義理是有相當的深度。如果我們對於大經大論要沒有一點基礎的話,什麼叫如來藏?什麼叫空如來藏?什麼叫不空如來藏?如果要細細的來說明,當然不是幾句話能夠解釋得清楚的。

  佛法稍微有一些基礎,這個事情就不難懂了。如果諸位有時間,肯用心的來學習,認為這是值得學習的,我們圖書館現在開始,就是每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我們有一個半鐘點的講經。這是通俗的講座,是個長期講座,可以說是我們連休假時間也幾乎沒有,每個星期一定舉行。現在正在講《大乘起信論》,這裡面所有的問題,可以說都在《起信論》裡面。如果諸位是能在《大乘起信論》上下一番功夫,將來對於一切大乘經典都很容易理解。這部《大乘起信論》大概我們預計是要講兩年才能圓滿,大概總要講到九十次到一百次,每次一個半鐘點,我們詳細的來講解。

  底下三句說『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這三句是說的不空如來藏。講空如來藏是就體上來說,也就是像《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心為本源」,一心就是說的真如本性。一心它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不變,一個意思是隨緣。從不變,這是說它的體,體是不變的,就是此地所說的空如來藏,它是不變的。不空,這就是講的隨緣,它能夠隨十法界之緣,現種種相。我們從不變的方面來講,常常講,叫一真法界;從隨緣來說,我們說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由此可知,十法界根本就沒有離一真,所以叫做究竟圓滿。法界性就是一真,所以這第三句說「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下面這句『是則名為因地法行』,這是釋迦牟尼佛對文殊菩薩說出了修行的名目,就是名稱。

  從上面這段開示,我們明瞭諸佛修學的因地,這是真正成佛之道。原理原則我們明白了,雖然明白了,怎麼去用,這是個大問題。換句話說,如何能夠把它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這就是真實道地的修行。這也是我們學佛的人,希望自己在佛法上有一點成就,是最關緊要的一個大問題。從前面上說,我們可以講佛是以圓滿的智慧照了圓滿之理。這個話說得是很容易,但是圓滿的智慧從什麼地方來?這又是問題的結癥之所在。圓滿的智慧就是經裡面講的般若智慧,禪宗裡面稱之為大徹大悟,教下常說的大開圓解。如果般若智慧要不重要的話,諸位想想,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說《般若經》所使用的時間二十二年。佛說法四十九年,說《般若經》就佔了二十二年,可見得般若重要。所以佛一再在大經裡面說「般若是佛母」,一切諸佛都是從般若生。我們要是沒有般若,那怎麼行?這一點希望諸位要注意。那麼般若,我們念《般若經》會不會開智慧?我們研究《般若經》能不能開智慧?關於這一點,我也沒有辦法肯定的答覆諸位。為什麼?常言說得好,如法的修學,必定開智慧。如果不如法,不但智慧開不了,恐怕還有障礙。這就像佛在《華嚴》裡面講,「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換句話說,這個指導的人、指導的方法,在佛經裡面稱之為善巧方便,這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得到一個高明的人,他有善巧的方法,確實能夠幫助我們開悟。

  本經也是特別著重在智慧,所以講圓智照圓理,特別著重在智慧。智慧開了之後,像《心經》裡面所說,「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諸位要曉得,不但是我執破了(我執空了),法執也空了。換句話說,真如本性的障礙,雖然沒有說完全去乾淨了,大致上也差不多了,也去得差不多了。所以般若智慧,這現前了。「度一切苦厄」,三界之內的六道輪迴之苦,你度過了,不會再受了。甚至於三界之外的變易生死之苦,也去了差不多了,這是般若智慧現前的功德。

  這個地方講的境界,這是最高的境界。嚴格的來說,差不多是等覺菩薩所修的這個境界。為什麼?他一下就成佛了。我們一般雖然講「照見五蘊皆空」,以圓教來說,圓教初住菩薩就有資格當這個稱呼了,照見五蘊皆空了,初住菩薩就可以這樣稱呼了。但是我們曉得,從初住到如來地還有四十二個位次,這個路還長得很。這個地方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如來因地法行,這是文殊菩薩可以說是代表我們請法,說明過去十方一切諸佛他們是怎麼成佛的,佛告訴我們,沒有別的,就是圓智照圓理(圓滿的智慧照圓滿之理),這樣成佛的。這句話就是前面這一章的結論,這是把「因地法行」說出來了。

  文殊菩薩問了三個問題,這是答覆了一個,這個問題是最重要的問題。其次兩個問題不是不重要,這個問題是原理,下面這兩個問題是講修學的方法,也可以說是修學的原理。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

  這是第二個問題。『因此』,是因什麼?是因如來所修的因地法行,前面所講的。換句話說,就是圓滿的智慧照圓滿之理體,菩薩是因為這個關係,在大乘佛法當中,最要緊的是『發清淨心』。什麼叫「清淨心」?前面跟諸位講過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淨心,所謂直心、深心、大悲心,這是說明了菩薩的修行。

  諸位特別要留意,千萬不要把菩提心疏忽掉了,沒有菩提心,在大乘法裡面決定不能成就。我們念佛修淨土,淨土就是大乘法,換句話說,修淨土的人要不發菩提心不能往生,別說是上品沒分,下品也沒分,可見得菩提心的重要。淨土所修的一心不亂,就是此地所講的圓覺法門,沒有兩樣,這在前面都給諸位說得很清楚。

  現在的問題就是這個心我們老是發不起來,你說我們很想發菩提心,但菩提心發不起來。為什麼發不起來?當然這裡面有障礙,那我們要曉得這個障礙是什麼。就像經裡面所講的發清淨心,我們的心總是不清淨。諸位要曉得,心本來是清淨的。本來是清淨,現在怎麼會不清淨?你必須要把這個原因找到。簡單的說,我們這個心所以不能清淨,就是這個心在境界上不平等,我們在這個境界裡面有人我、有是非、有能所,這樣的心怎麼能得清淨?所以菩提心的直心就是平等心。如果我們能在一切境界裡面,六根接觸六塵,生平等心,以平等心來看一切法,我們的心就得清淨了。這個心所現的相就是大慈大悲,像彌勒菩薩所示現的「生平等心,成喜悅相」。這個喜悅的相,對自己來說是清淨,對別人來說是慈悲,正是菩提心的流露。這是答覆文殊菩薩第二個問題,這是菩薩在大乘當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下面這是答覆第三個問題:

  【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這個問題也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現在正是處在末法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的避免墮落在邪見上,這個問題很大。平常我們在佛法裡面讀到的四依法,世尊滅度之前告訴我們,佛不在世了,教後來的弟子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這樣可以『不墮邪見』,可以不會走錯路,如佛在世沒有兩樣。佛在此地給我們開示與四依法的意思完全是相同的,告訴我們『依此修行』,那就是依照這個方法,這是最高的原理。依照這個法,把佛這四依法全都包括在其中,你看此地這一番開示是教我們依圓滿的智慧,四依法最後一條,依智不依識。四依法,後後深於前前,有了後面這一條,前面全都包括了。所以諸位修學要想成就,一定要記住,佛法是依般若智慧而成就的,絕不是依情識,不是依妄想,妄想不能成佛,智慧才能成就。唯有智慧才能夠照破無明,妄想只有增長無明,決定不能破無明。破無明才能成佛道,不破無明就沒有辦法超越輪迴。

  長行文到這個地方講完了,下面是偈誦,偈誦是屬於重頌,一共有五首。

  第四頁第八行,今天我們讀的經文是這一章的偈誦: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經文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以下五首誦是屬於重頌,就是將前面的長行的大意,再以偈誦的題材重複的為我們說一遍。佛說偈的意思,概略的說有三點,第一點因為佛的教誨是我們必須要能夠記誦得很熟,就是我們要能夠記住,要能夠把佛的教訓,都能夠背下來,這樣才能夠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過去我也曾經遇到過一些同修,談到學佛,許多人有一個感想,就是我們所學的佛法與我們實際上生活脫節了,學佛生活上有許多的障礙,這是引起不少的困擾。實際上佛法與我們生活有沒有障礙?跟諸位說,沒有障礙。如果說有障礙,那你學得是不如法。一般講起來,小乘的佛法,與我們現實的生活,確實有許多地方是有衝突的,有牴觸的。大乘佛法決定沒有,大乘是圓融的。特別是大乘佛法裡面的了義佛法,像《圓覺經》、《華嚴》、《法華》,這都是圓融究竟了義的佛法。你如果真正入進去了,佛法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是圓滿的佛法,這樣才能夠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因此,大乘經論我們一定要能夠背誦。可是往往經文太長了,背誦就有困難,於是佛在長行經的後面都有偈誦,重複再說長行的大意,偈誦就容易背。所以我們不能夠背長行文,單背偈誦就可以。當然最好的是全部經都能背誦,這是上乘的。如果實在覺得力量不夠的,你就背偈誦,長行捨掉背偈誦。長行要多讀,偈誦一定要熟背,這是佛說偈的第一點意思。

  第二個意思,我們曉得佛法它是應機說法,換句話說,它是以最善巧的辦法教一切學習的人都能夠投其所好。這個世間確實有不少人喜歡文學、歌唱,偈誦可以配在曲子裡面唱的,可以譜成譜唱的,能夠滿足這些人的願望。第三點,還有一個用意,就是佛講經並不是像課堂上課,有固定的人數,不如此,他是公開的講演。當然也有發心,所謂是常隨眾,那是每會必到的。還有一些不能每會必到的,甚至於有許多不能夠按時間而到的,對於這些人佛也非常慈悲。譬如像後來的,前面已經講了不少了,他沒聽到,佛再用偈誦這個方式把前面大意又重複說一遍,使後來的人,前頭沒有聽到的,大概的意思也能夠補充一些。由此可知,偈誦是對於後來的人,真正是慈悲至極。一般講,偈誦有這三點意思。

  向下一共有五首,可是偈誦類似我們中國的詩歌,它也押韻,但是對於平仄不甚講求,沒有那麼嚴格的講求。甚至於比我們中國古詩還要方便,它有整齊的句子也押韻,但是它說事說理,不一定是一首偈說一樁事情,不一定。有的時候每一句,它就說一樁事情;有的時候五句、六句說一樁事情,所以是不一定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像這五首當中,前面五句說一樁事情,請看經文: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

  這五句就是說一樁事情。這樁事情也是最要緊的一樁事情,說明不但是釋迦牟尼佛他自己是這樣的,如果修行的綱領是一尊佛、兩尊佛是這個樣子,我們還可以考慮採不採取它,要是說十方一切諸佛都是這樣的,那我們就無從考慮了,為什麼?必定是成佛必須要遵守的原則。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要遵守的,我們就不需要再考慮了。這個地方講,成佛根本的因地是共同的,沒有例外的,用什麼?用『智慧覺』,這就是前面所講的最初因地法行。從圓覺體中,照徹清淨覺相。現在這個問題就在「智慧覺」,這三個字,智慧是體,覺是用。

  你們同學們也許參加過台中慈光講座,要是沒有參加,慈光講座的《十四講》,在本省可以說是普遍的流通,第一講裡面給我們講佛的本意,就是智與覺,智是體,覺是用。由此可知,我們要想一切都覺而不迷,先要求開智慧。智慧裡面有一切智、有道種智、有一切種智,所以首先要開智慧。智慧從什麼地方開?智慧從清淨心中開。如果我們心地要是不清淨,智慧就不能現前。再說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學得來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曉得。從外面可以學得來的,我們一般講常識、知識是世間法,所謂是為學日益,這是求道。千言萬語,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在前面長行文說得很多,不外乎一心,一心就生智慧,一心就能夠覺了一切法。

  底下一句是說的作用。『了達於無明』,「了」是明瞭,「達」是通達,「無明」要是了達了(無明就是不了也不達),現在既然了達了,無明就破了。破了無明,我們一般講就是成佛了,所以了達就是照破的意思。像《心經》裡面講「照見五蘊皆空」,也正是像《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捨識用根,照徹萬法。所以我們要想真正的修,一定要從一心上用功夫。

  再看底下一段也是有四句,說明無明本空:

  【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這個地方的『知』就是前面了達的意思,也就是智慧覺。『彼』就是指的無明,我們曉得,無明是生死流轉的根本。前面長行文也跟諸位特別提出來,這個「知」字很重要,就是能照的智慧。意思是以真正的智慧,照真的理體,照見真如理體,這個時候的境界相,就像大經裡面所說「唯一清淨本然,常寂滅相」。所以底下這兩句是比喻,說明無明無自性,無明無體,就好像一個人在作夢一樣,作夢的時候不可以說沒有夢,夢裡頭確實是有,但是那個夢境是假的,不是真實的,到你醒過來之後,你才曉得夢是空的,我們現前也是這個情形,所以頂要緊的是要覺悟。

  佛在《般若經》裡面,像在《金剛經》裡面教給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真正要能常常作如是觀,這個人就能開智慧。為什麼?這個世緣才能夠放得下,放得下就會有成就。諸位要曉得,如果放不下,那我們所造的都是業障,這是必然的道理。正如同佛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所講的,這個經大家都念過。正如地藏菩薩所說,「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為什麼原因?放不下。

  (09-009-0012b音檔開始)這個瑞相太稀有了,徐醒民居士來拜訪我,特地把這個事情來告訴我,一個是石居士,另外還有一個是一個同學的父親,這兩個人沒有病,預知時至。石居士是四天前,就告訴他家裡人,他在什麼時候往生,沒有病,到時候就走了。諸位要曉得這一點,這是真的,一點不假。我們看《往生傳》、看《淨土聖賢錄》,古人是那麼寫的,究竟靠得住靠不住?還不敢講。這才不過一個多月以前的事情,這是真正生到佛國去了。幾天前就告訴家裡人要走了,告訴同參道友,李老師還去給他助念。時候到了,自己洗洗澡、換了新衣服躺在床上,大家在助念,念了不到一個多鐘點,告訴大家,我走了。他就走了,就這麼自在,這個才叫一生沒有空過。

  我們自己曉得,我們生生世世都是個學佛的人,都希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可是都落了空,都沒去成。原因是什麼?放不下,原因是放不下。千經萬論,無非說明這個世界是虛妄而不實在。一切的理論都是說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的方法就是教我們對於這個世間不可以留戀。二六時中教我們用一心,不要用二心。一心就成佛了,二心就是無明。一心就是誠心,《無量壽經》裡面講的至誠心。《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一心就是直心。對自己、對別人一樣的心,平等心,一樣的心。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起了分別,起了執著了,這就是二心、三心,這就不是一心。一心是覺,諸位要曉得。此地講「智慧覺」,一心是覺,二心就迷了。我們在境界裡一起心動念就迷了,這是諸位要曉得的。如果我們要想求覺,要想真正求智慧,希望在這一生能成就,我們從今天起就是誠心誠意待人接物,我們的目的求西方淨土,不希望在這個六道裡頭再有一次的輪迴了,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成就,所以首先學誠實。

  底下經文跟我們講: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

  這就是剛才跟諸位講的意思。正如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像虛空一樣。這是說什麼?說自己的清淨心,心裡面什麼都沒有,就像虛空一樣。平等才不動。不平等,心就動。諸位要曉得,心動就是無明。《起信論》裡面講的,一念妄動而有無明。如果心不動了,就是覺;動了就是無明。

  現在年關近了,你看許多市場上確實有過年的氣氛。我今天也跟幾個同修到國際學社,他們那裡有個市場在展覽,我到了市場去看一看,我就跟他們講,如果我們在市場裡頭轉來轉去樣樣都能看,樣樣都能接觸,能夠到不動心了,那就有功夫了。如果看了這個也動心,那個也覺得不錯,這就不行,功夫不夠。所以這是歷事練心的好方法,在這個境界裡樣樣都可以接觸,樣樣都可以看,樣樣都可以聽,可是要提起「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但一切境界相是虛妄的,我們自己身心之相也是虛妄,同一個虛妄,所以一個覺者不會被境界所轉。《楞嚴》說得好,「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凡夫什麼?被境界所轉。聖人就是『平等不動轉』,他在境界裡頭他不動心、他不起念,他的境界裡面是平等一相。平等一相從什麼地方修?這一點很重要。這是講我們真正要修行,最初下手的功夫,要從怨親平等上修。就是說最不平等的地方,我們從這裡下手。一個是我們最親愛的,一個是我們的冤家對頭,最痛恨的,這兩個是最不平等的。怎麼樣能夠把怨親看平等了,那一切都平等了,那還有什麼不平等的?所以要從這個地方修起。這就是修平等法從根本修,其餘的那都是枝葉。

  如果要不通達教理,勉強的修學,實在也不是容易事情。今天我也跟一個老同參談到這個問題,講念佛,頭個二、三天很新鮮,都還喜歡,時間久了就疲厭了,就枯燥無味了。俗話常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初學佛的人、初發心的人成佛有餘;學佛二年,佛就在西天,遠了;學佛三年,佛化雲煙,就變成老油條,完全變質了。這是什麼回事情?這是理論不通達。所以佛陀在世得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道理就在此地。唯有覺者他不動,他不退轉;沒有覺悟的人,必定為境界所動,必然退轉。這是平常的現象,必定會退轉的。

  所以對於經論的研修就非常重要,就很重要。所以在從前叢林、寺院裡面,每天都有講經的,其目的並不是對覺者而說的,覺者已經用不著了,對那些迷而不覺、心還是被外面境界所轉的,對這種人來講,經論就不可一天不講。一天不講,去道就遠,所以經論要天天講。換句話說,就是天天要勸勉,才能夠保住不退轉。我們沒有到這個境界,換句話說,我們就不能夠離開經論,我們天天要讀,天天要講,天天要在一起互相討論。嚴格的來說,像我們目前這種講經的方式,對大家來講,得利益並不多。如果教大家都能夠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經講了以後,必須要研究討論,要採取研究討論的方式,而不是像現在這種講學的方式。講學的方式是對初基的,那都是小部經;像這種一乘了義的經典,實在講,用不著這個。那就是大家所修學的,每個人自己研究,在一起的時候就提出問題來互相討論,這樣的討論才能夠把經裡面的義理辨別清楚,應用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個功德利益就殊勝。

  【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這兩句是一個意思。不覺是局限於一隅的,不能夠遍十方界。剛才跟諸位說過了,覺心是清淨的,佛法裡面常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是我們的真心。我們的真心在一念不生,於一切法裡頭不生分別、不生執著,這個心是盡虛空遍法界的,這個心量多大;才起分別,這個心量就小了。但是諸位要曉得,這個分別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無分別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能夠用真心用事,這個人就是佛菩薩,這個人就是覺者,他的心是遍十方界,這個人就是我們所說的佛菩薩。他要是究竟覺了,這就是佛的地位;雖覺而未達究竟,這是菩薩。但是這個地方的覺有一個標準,那就必須是破了無明,才叫做覺;沒有破無明不算覺。所以在小乘人來說,都算是不覺,權教菩薩也沒覺。為什麼?因為他沒有能夠了達於無明。這個境界在圓教裡面講,初住以上的菩薩,所謂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是這樣的境界。在天台大師所說的六即佛,這是分證佛位。江味農居士《金剛經講義》裡面的諸佛如來,也是從圓初住講起,這是叫入佛位了,所以說『即得成佛道』。

  如果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依這個道理來修學,圓滿究竟的佛果,這一生不容易得到。可是分證佛果,確實是能夠達得到的,在淨土法門念佛人來講,理一心不亂就是這個境界,就是此地講的「即得成佛道」。我們念佛要想達到理一心不亂是能夠做得到,可是這個理論與境界、方法,一定要清楚、要明瞭。可是,如果我們真正要想把小本《彌陀經》的理論與境界都搞清楚,那真是像從前李老師所講的,最低限度你也得要看過半部《大藏經》,才能了解《彌陀經》的意思。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過分。這樣說起來,我們心裡也就感覺到恐懼了,半部《大藏經》,這談何容易。好在古人已經把這個,別說半部了,整個藏經裡面的經義,都已經摘錄編輯成一冊,供給我們做參考。像《淨土十要》,像《彌陀經疏鈔》、《觀無量壽經妙宗鈔》,這些典籍就是人家將全部藏經的教義,來發明淨土的理論、境界與修學的方法,這是修淨土必讀之書。

  在台灣佛門裡面有南亭法師、李炳南老居士這些年來不斷的提倡《華嚴經》;在世法裡面,過去方東美教授,他的晚年幾乎也是全部在這裡弘揚《華嚴》。《華嚴經》裡面的理論與方法跟《彌陀經》是一樣的,沒有兩樣。如果諸位把《彌陀經疏鈔》多念幾遍,你就發現了,《華嚴》講一真法界,《彌陀經》裡面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能入,一真法界是所入,換句話說,《彌陀經》裡一心不亂就是華藏世界的一把鑰匙。我們在淨土法門裡成就了一心,就入華藏世界,就入一真法界,所以是一不是二。蓮池大師註《彌陀經疏鈔》引用《華嚴經》的經文特別多,所以這個經可以合起來看、合起來研究。再看底下一段:

  【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這三句,這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前面講成佛道了,究竟有沒有佛道可成?如果你要執著有佛道可成,那錯了;你要執著無佛道可成,你也錯了。為什麼?一落在有無,全是墮在無明之中,不覺,你不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法裡用這個『幻』字,用得非常的巧妙。我們讀《華嚴經》,讀到等覺菩薩,十地菩薩開始到等覺,完全都是講的幻法。「幻」是什麼?幻就不是真實的。既不是真實,換句話說,無明色空,根本就不生。既然不生,哪裡有滅?這個道理一下還體會不過來,前面長行文裡頭我們說過,我們從比喻當中說過,譬如我們眼睛有毛病,我們看到燈上的圓影,害過眼睛的人都有這個經驗,燈上有個圓影,這個圓影就是幻。它有沒有生?確實沒有生。眼睛病了,看到這個影;眼睛好了,沒有了。一個有智慧的人,決定不會說燈上的圓影有生有滅,不會說的。如果說燈上圓影有生有滅,那是迷惑顛倒的人、不明事實真相的人才會這樣說。

  九界升沉就是燈上的輪影,縱然成佛了,成佛也無所得。成佛是什麼?好比眼睛好了。沒成佛之前好比眼睛上長病,眼睛害了病了;現在眼睛好了,眼睛本來就是好的,所以佛在大經上才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為什麼?本有的,你一切所得到的原來是本能。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迷惑顛倒是把本能喪失掉了。我們能夠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這是本能。不能說我現在得到了,從前我不曉得過去、現在、未來,現在我曉得了,實際上,實際上能夠知過去、現在、未來,是你早就應該曉得。你過去那個時期不曉得,喪失了,那是迷惑顛倒,而是你今天又恢復了,你這個能力又恢復了,並不是從外面得來的。怎麼恢復的?心清淨就恢復了。

  換句話說,我們的智慧能力之所以喪失,是我們的心不清淨才喪失掉的。如果我們心要清淨,這個能力立刻就恢復了。現在學佛的同修很多,都希望自己能開智慧,這個願望往往都落空。你是一個空的願望,不切實際,單單想,我要開智慧,我要有成就,那能做得到嗎?做不到。應該去做,怎麼個做法?修清淨心,我能在一切境界裡頭學不動心,智慧自然增長,智慧就開了,智慧是本能。所以你要曉得,什麼是我們的障礙,什麼是我們的迷惑,我們把障礙迷惑去掉了,本能就恢復,智慧還要求嗎?但是天天在希求,又不肯去障礙,不但不肯去障礙,天天還在增加障礙,還在增長無明,那有什麼辦法?這個修行是願與行恰恰是相反。那個願,我要到西方去,可是兩條腿偏偏往東方走,這個有什麼辦法,永遠不能成就。

  所以諸位要曉得佛法所講的,無非是說明這個理,教你所做的就是求一心。一心從哪裡做起?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做起,生活就是道場,無論在什麼地方,待人處世就是用一心,用真心。所以千萬不要害怕,這個世界人都是用妄心,都是欺騙的,那我真心,我不就要吃虧、要上當嗎?你這個念頭一動就迷惑了。你再想想,你想不想了生死出三界,想不想成佛作祖?成佛作祖一定要用真心,要用至誠心,要修福修慧,要損己利人,行菩薩道。這一起心、一動念,這個事情與我有沒有好處,與我有沒有利害,迷惑顛倒了,這樣的人能開智慧嗎?這樣的人能得福報嗎?不能夠。

  覺悟的人不一樣,覺悟的人是念念都在那裡修福修慧,絕不會等待時節因緣的。一般人他為什麼要等待?迷而不覺。我現在還不必,現在我力量還不夠,等佛菩薩保佑我發了大財,我再來多做好事。這等於說跟佛菩薩談條件,換句話說,我要不發財,我就不做好事,你得保佑我發了財,我才做好事,談條件了,哪有這種道理?這就是不明理。理,經論裡清清楚楚告訴我們,財富從哪裡來的?從財布施得來的。智慧從哪裡得來的?從法布施得來的。這是我們在一般講最低級的,是講方便法。但是方便也是真實,因果報應的道理千真萬確。這個講法,如幻。如果給你講真實法,真實法是一心裡面本來具足的,福慧都具足。所以善學的人,真正是大根性的人,他修什麼?修一心,一心裡面具足了無量無邊的福慧。可是一心絕不是關著門在家裡修的,你看看哪一個菩薩是關著門在家裡修一心不亂的?所以諸位好好去念念《華嚴經》,你去看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就是修一心不亂,福慧具足。他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他修的就是一心不亂,他成就的也是一心不亂。唯有一心不亂,才見到本性圓滿。

  末後一首偈: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這個『此中』就是指圓覺性中,能夠發起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覺悟之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語,覺的意思。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他覺而不迷。剛才跟諸位說了,希望大家要特別注意到,在一切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就是覺,就不迷。一切境界起心動念就迷了,就不覺了。為什麼?他不起心不動念,他心是平等心、是清淨心。所以菩提心的體就是平等心,菩提心的自受用就是清淨。六祖大師所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心多清淨、多自在。他受用的是慈悲心,對待別人一片慈悲。慈悲心多大?前面說了,「覺遍十方界」,不是對一、二個人慈悲,慈悲心是充遍了法界,大慈大悲。為什麼?因為他心平等,平等心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他的清淨也是遍十方界,慈悲亦然,這叫發菩提心。

  末後這兩句是囑咐: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末世』正是指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末法時候,我們能夠依照佛陀的教訓來修學,才不會墮在邪見之中。因為末法時期法弱魔強,表面上看佛法好像很普及,實際上來說,所普及的未必是正法。邪正從哪裡分?諸位要記住,就是從菩提心上分。如果這個法門是教你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這是正法。如果不是這個,那都是邪法。我這個佛法是對的,他那個是不對的,你們想想看,這個心平不平等?不平等,不平等就不清淨。佛學稱之為內學,不是教你看別人的,是教你修自己的,這就是正法。如果教你是都在外面看別人的,心外求法,那就不是佛法,那就叫邪法。

  《華嚴經》善財童子是一個修學的榜樣,佛法的學生只有一個人,就是自己。自己以外的都是善知識,都是佛菩薩,成就自己的平等心。外面的善友,有人示現得很善,善良;有人示現得很惡,他為什麼這種示現?教我們修平等心,都是我們的老師。沒有這些示現,我們平等心從哪裡修起?所以我們在外面境界看到有正、有邪,有真、有妄,有善、有惡全都是相對的,兩極端的,不平等的,我們在這個境界裡修平等心。這個境界就是佛寶、就是法寶、就是僧寶,成就我們自己平等、清淨、慈悲,自己成佛了,這是佛法,這是正法。如果一天到晚跟你斤斤計較,那是正的,那是邪的,那是善的,那是非的,搞得你心裡面一天到晚亂糟糟的,這是邪法,這不是正法。

  所以善財童子不能有一個同伴,有一個同伴就要起分別心,就要抬槓子了;沒有,學生只有一個,其餘統統是老師。諸位能夠這樣修,怎麼不成佛?佛法真正是大慈大悲,我們要能夠體會佛菩薩的苦口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