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經 (第六集)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08-0006
請掀開經本第八頁:
講義【六、為示修必依觀故。】
這是說明第六條的因緣。這個題目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修行必須依觀,這一點很重要。
講義【大凡行人,欲奮真修,須假禪觀,修不依觀,未免錯入歧途,故答威德所問,皆以悟淨圓覺,依悟起修。悟即慧觀,雖有奢摩他、三摩、禪那,三種分別,無非隨順覺性而修。佛為示修必依觀,故說此經。】
這一段可以說凡是大乘佛法的修學都離不開這個原則,由此可知『禪觀』的重要。如果沒有禪觀,斷惑就非常困難,不但困難,往往還會走錯路,一般所謂著魔,著魔障。「止觀」是禪的通稱,大乘可以講八萬四千法門,那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都是修的禪定。說禪定一定要懂得禪定的定義,不要被這兩個字迷惑,一聽說一定要修禪就以為每天盤腿面壁叫參禪,那就錯了。所以,你先要懂得什麼叫做禪。禪是止觀同時,這個字是梵語音譯過來,叫「禪那」,它的意思一般翻作「靜慮」,在中國稱之為「止觀」,一樣的意思;靜就是止,慮就是觀,止什麼?止息妄緣。如果以一乘教義來說,拿《圓覺》、《楞嚴》這兩部經的教義來講,禪的意思就特別清楚。《楞嚴》裡面講「捨識用根」,捨識就是息,就是止,用根就是觀,交光大師這個解釋,你一看這個「禪觀」就很清楚明白,不至於迷惑。如果不曉得這個意思,息,息什麼?息妄念,息哪一種妄念?真是搞不清楚。我們讀了這兩部大經,界限就搞得很清楚。止的、息的是心意識,是心心所法;觀,六根根性照見諸法的作用,這是觀,叫觀照。諸位如果記著這個原則,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都離不開這個原則,原理是一個。
再說我們修淨土,念阿彌陀佛也是修禪觀,千萬不要「經上講修行必須依觀,我這個念佛不行,我再去學禪」,你就搞錯了,你大錯特錯了。念佛就是禪觀,你們在《彌陀經疏鈔》裡面看得很清楚,蓮池大師在每一句經文的解釋後面都有一段稱理,那一段稱理是純粹的禪觀,跟大家講的那是修理一心不亂,那個修行就是楞嚴大定,禪觀裡面最為殊勝的。這個地方只講『奢摩他、三摩、禪那』,還沒有講到楞嚴大定。如果你認為我們把念佛法門抬得這麼高,好像有一點太牽強、太勉強,那你去讀《楞嚴經》,大勢至菩薩是二十五圓通之一,他所修的法門就修楞嚴大定,就是用念佛的方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念佛怎麼不是楞嚴大定?怎麼不是禪觀?這一點諸位特別要曉得,要搞清楚,知道念佛是修的上上禪。它假如不是上上禪,《禪門日誦》裡面就不會把念佛法門列在晚課。你們看《禪門日誦》,那是中國過去大陸上叢林禪宗的課誦本,每天晚上他們念《彌陀經》,念阿彌陀佛。怎麼禪宗跑去修淨土?淨土就是禪。只有不通理的人才分禪分淨,把它分家,禪不是淨,淨不是禪,真正明白道理,曉得八萬四千法門統統修的禪定。為什麼要這麼多方法?每個人根性不相同,適合於我們自己根性,適合於我們自己興趣,適合於我們現前生活環境,特別容易成就。
禪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開悟,因此禪定可不是死定,它裡面有觀,觀就是開悟。我們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常常提醒同學們,定裡面要有慧,定是一心不亂,慧是心不顛倒,在一切法裡面正知正見,不會被境界蒙蔽,不至於迷在境界裡面,這就是慧,所以念佛人有定有慧。我們現在念佛念了很多年還是迷惑顛倒,什麼原因?你只會唱佛不會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像唱歌一樣,唱佛不是念佛,唱佛,有口無心,所以你定慧都得不到。由此可知,念佛是要用心去念,心與你這個念要相應,才會得一心不亂。
念佛是一種修行方法,與禪宗的觀心、參話頭都是一種方法,目的都是要達到明心見性。禪宗叫明心見性,淨土叫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境界相同,是一樁事情。禪宗觀心、參話頭,他要明心見性,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一天到晚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心裡是不是期望得一心不亂?阿彌陀佛天天念,從來沒有想過我要得一心不亂,那你就是有口無心,雖念佛,念佛裡面沒有禪觀,不相應。所以念佛要曉得,我有一個目標,我這個目標是要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起的作用就是大徹大悟,就是般若智慧。一心能生智慧,智慧是一心之所生,沒有一心就沒有智慧。這個道理,我們在講堂可以說常常提出來討論。這個問題,本經裡面講的是「淨圓覺性」,與《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尤其是講的理一心不亂,完全相同,理一心不亂就是此地講的淨圓覺性。
諸位要曉得,得淨圓覺性之後才是真正的修行,沒有得淨圓覺性之前不是真修。《華嚴經》裡面講修行從哪裡講起?從圓教初住講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它那個最低的標準,為什麼說圓教初住?因為圓教初住才得淨圓覺性,才得理一心不亂。諸位要曉得,在沒有得理一心不亂之前,目標就是求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之後才是真正修行,『依悟起修』。就好像我們念書一樣,理一心不亂好比大學,得理一心不亂是考取大學,考取大學才開始上課,才念書,這就是佛法裡面講的大乘法。大乘法是從理一心不亂開始,前面都等於說是預科,都是預備的,不是真實的,人天二乘,不是大乘。我們雖然現在修的是大乘,但是是大乘的預科,不是真正的大乘,一定要得理一心,要得淨圓覺性,你才是得大乘法,在《華嚴》、《法華》、《大乘起信論》裡面都是告訴我們這個標準,從來不會說有一部經把這個標準拉低,沒有,就是淨土帶業往生,人家也說得很清楚。你們每天念迴向偈,「花開見佛悟無生」,那才是真正得理一心,得大乘法,到那個時候才是依悟起修。
依悟起修,還有一個名詞叫稱性起修,跟這個境界一樣,悟就是悟真如本性,「依悟」就是稱性,是同樣一個境界。到這個時候,修什麼?大乘法,諸位要曉得,修的是「聞思修」三慧;沒有到這個境界,你所修的是「戒定慧」三學。戒定慧三學是初級的佛法,聞思修三慧是高級的佛法,這個地方講依悟起修,從此以後才是修三慧。我們如果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必須修三學,離開三學沒有辦法達到三慧,所以三學比什麼都重要。
三學裡面有事有理,事修重要,明理更重要,理要是不明,一般常講盲修瞎練,毛病很多,裡面會產生無明、邪見、執著,所以一定要明理。戒律要守,戒律幫助你得定,要懂這個道理。如果我們持戒,這個戒律反而不能叫我們得定,這種情形很多,不能叫我們得定,我再說通俗一點,所謂得定就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就是定,那麼我守戒了,守戒反而叫心不清淨,這個戒就錯了。戒條是大學問,戒條猶如法律條文一樣,它裡面的含義很深,不是只照字面看看就都懂了,如果每個人看看字面都懂,諸位想想,國家何必還要設大法官?用不著了,學校何必還要法學院?也用不著。不那麼簡單,所以在你法律條文有疑惑的時候有大法官來解釋。我們戒律條文也是如此,它在三藏裡面成為一藏,可見得這是大學問,是根本的學問。
今天佛教之衰,實在說衰在哪裡?戒學沒有了。你看看今天,拿我們台灣,這是佛教最興盛的地方,有幾個地方講戒律?講經的很普遍,很多,講戒的沒有。諸位要曉得,講經而不講戒,在修學程序上來講,脫節了,沒有根底。好像蓋房子一樣,底下一層不要,我蓋二樓,一樓不要,這房子能蓋得成嗎?決定不可能。今天我們學佛所遭遇的困難就在此地,大家把最重要的基礎疏忽掉,都認為這個沒什麼要緊,這個沒有什麼要緊,你學佛學了這麼多年一無所成。你有沒有曾想到,古人學個三年五載都有成就,我們學了幾十年都沒有學成?自己不追究這個根源,只說我們業障太重。你業障重在哪裡?業障重在疏忽戒學。古人善根深厚,深厚在哪裡?他曉得戒學重要,一念之差,結果就大大的不相同。
戒律的理論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真難。比丘戒的精神是諸惡莫作,菩薩戒的精神是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他所得的結果是「自淨其意」,這才叫做戒學。如果我斷惡修善不能得一心,那不叫戒學,那是什麼?世間善法,人天的善法,不是戒學。戒學一定得定,他的結果一定是定。人天善法,他的結果是三善道的福報,有漏福報。就是你修因,修因後頭一定有結果。如果你結的果是禪定,對了,這個真正是佛法戒學,如果你結的果是人天福報,這個不是佛法的戒學。譬如五戒、十戒,沙彌十戒,你懂得佛法的,是佛的戒律,成就你清淨心,幫助你得一心不亂,你要是不懂得,知道這個是好事情,我應當遵守照這個去做,這是善法,為什麼?因為你照這個去做不能得定,不能得清淨心,你只是修福報。諸位必須記住,我修戒是為清淨心而修,你就想想戒學如何叫你達到清淨心。
你的心不清淨是因為你有惡習氣,譬如你有殺生的習氣,殺生的習氣叫你的精神不能夠安穩,晚上睡覺都做惡夢。你殺眾生,夢到眾生跟你討命,你精神不能安穩。戒殺是要斷這個習氣,使你身心安穩,夜晚也不做惡夢,道理在此地。偷盜,總感覺對不起別人,有虧欠,良心不安,換句話說,妨礙你得定,你想修定,那個定怎麼定得下來?不偷盜,把這個惡習氣斷掉,這樣才能夠心安理得,戒律的目的是在此地。決不是說佛叫我持戒,我持戒佛就歡喜,護法神就保護我,你的心怎能得安穩?這是用什麼樣的心來修行?用生意買賣心來修行,投機取巧,「這個東西一本萬利划得來」,觀念上完全錯了,所以你怎麼樣認真的去修,你得不到一心,你也沒辦法開智慧。所以,你要曉得戒學真正的意思在什麼地方。
得了定,定還是手段,不是目的。剛才說了,你得理一心,理一心是什麼?好像剛考取大學,才入學,只是這麼個境界而已。一生歡喜,我這就成就了,好了,你也不過是考取大學而已,你畢不了業,所以要曉得這個道理。得理一心之後,那個路子還遠得很,還有四十一個階級才能成佛,不是說得理一心就成佛,就成就,不是的。理一心好像才考取,考取之後還有四年八個學期才能畢業,你這不過才考取而已,諸位要曉得這個道理。
「奢摩他、三摩、禪那」與《楞嚴經》裡面所講大致相同,可是《楞嚴經》經過交光大師一解釋,與過去古大德們的觀點、說法確實是不相同。《圓覺經》這三個名詞的解釋與天台、賢首宗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到後面我們看「二十五輪」都是用止、觀、禪那。禪那就是止觀等運,同時的,止觀不二,用這種方法。那麼這是給我們說明一個修行的原則,希望諸位同修要特別的留意,如果我們想這一生當中真正成就的話,不明白佛法的道理沒法子修行。
真正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才是我們入佛門第一課,這裡面提出的四個問題都是我們學佛最基本的問題。第一個大問題是學佛到底好不好?是吉是凶?吉就是學佛好,凶是學佛不好,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看許多學佛人,的確他的結果就可以分為這兩類,有的人學佛得的結果很好,有的人學佛得的結果很不好,這就說明學佛如不如法,你是不是合理合法。如理如法的修學,你的果報一定好,所謂「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那怎麼不好?你會修到,不要說來生,就是這一生當中,事事自在,事事如意,這是好果報,佛不騙人。如果你違背理論、違背方法,盲修瞎練,那你所得的恰恰相反,得的是樣樣都不順利、不如意,會得這個結果。這是我們在今天看了學佛同修普遍會有這兩種情形,你仔細去觀察。怎麼樣才合理合法?怎麼樣是不合理、不合法?這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這是說明修學要從基本上來著手。
在理論上,當然我們現在學佛的同修都很著急,為什麼?總希望在最短的時間把佛法理論的綱領能抓到,使自己在極短的時間能有成就,這是每個人的願望。說到這一點,我們在經典選擇裡面,譬如《圓覺經》就是一部非常好的經典,經文不多,可是理論非常的圓滿,這是一部好書。《楞嚴》好,但是部頭比這部要大五倍。我們想從小部,文字比較短一點的,取《圓覺經》好。比《圓覺經》還要容易理解的是《六祖壇經》,因為六祖是我們中國人,《圓覺經》畢竟還是釋迦牟尼佛講,翻譯過來。六祖大師是我們中國人,去我們才一千三百年,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以中國人計算的方法三千多年,六祖大師才一千三百年,唐朝時候的人,所以距離我們近。距離近,思想上許多問題的想法、看法都比較接近,就拿文學來說,兩漢以前的文章我們讀起來就困難,唐宋的文章我們讀起來就很順口,那就是唐宋距離近,兩漢以前距離得遠。所以《六祖壇經》是非常好的一部經典,我們也講過好幾遍,這都是很重要。淨土法門我們選《彌陀經疏鈔》,這是一部非常好的註解,雖然分量大一點,值得去研究,因為這裡面的理論、方法真正明白了,就算花個四、五年的時間,值得,搞清楚之後,你這一句佛號就有了力量,如同經裡面所說的「念一句阿彌陀佛,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確實做得到。
「奢摩他」偏重在止上,它也有觀,但是以止為主,「三摩」也是止、觀,但是偏重在觀上,並不是沒有止,都有。如果單單有一個,缺少另外一個,那就不能叫禪那,既然叫「禪那」一定是有靜有慮、有止有觀,可是它有偏重,偏重也是個人根性不相同。譬如最顯著的例子來說,有些人昏沈,他一看書,坐在那裡,看一會兒打瞌睡,他睡覺;你叫他念佛,打佛七在止靜的時候,有人就睡著,就昏沈。凡是聽經的,你們注意道場,我們道場人少,你到台中去,李老師那個道場,他講經的時候大概有二、三百個人聽,你到後面去看,至少有好幾個在睡覺,老師在那裡講經,他睡覺睡著了,他昏沈。有這種習氣的人,修奢摩他、三摩、禪那,他就要採取三摩,三摩就是觀,提起精神來,不可睡,要偏重在這一方面。還有一種人心很散亂,妄念非常多,止不住,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不知道想些什麼東西,自己也曉得心這麼亂,定不下來,愈想定是愈亂,這種毛病叫掉舉,心裡頭七上八下,定不下來,那麼他下手的功夫要從「奢摩他」下手,奢摩他偏重在定,用定來對付你的散亂心。「三摩」偏重在觀,用觀的方法對治你的昏沈,所以它有偏重。沒有掉舉也沒有昏沈,這個情形很難得,他下手的功夫就可以直接用「禪那」,用第三個,所以是止觀等運,沒有偏重。這三種都叫做「禪」。
我們曉得這個道理,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都能用得上,不但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裡面有奢摩他、三摩、禪那,而且後面所講的二十五輪,這一句阿彌陀佛統統具足,就看你怎麼念法,真正是什麼樣的毛病都能對治,因為它都隨順覺性,理由是在此地。說得很容易,實在講這裡面也的確是不容易,那就是什麼?一個是隨順覺性,一個是隨順無明,無明裡面就包括邪見、煩惱,所知障、煩惱障,這裡面真的是一絲毫之差。隨順覺性的是如法,隨順煩惱、邪見的就不如法。諸位想想,佛法之外,所謂是外道,他們有沒有學禪定?給諸位說,奢摩他、三摩、禪那,他們都有。為什麼叫外道?他們有能力修到四禪天、四空天,四禪八定,但是諸位要曉得,四禪八定都不是隨順覺性,所以他不能超越三界,他不能斷煩惱障,煩惱障、所知障他都不能破,這是我們必須曉得的。所以大家不要迷在禪上,所謂迷在禪上就是不曉得隨順覺性,你沒辦法斷惑證真。
諸位要是讀經,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四禪八定這個定力愈深,他升得也愈高,可是他定力失去,所謂定力失去就是他壽命沒有了。諸位要知道,欲界壽命是業力支配,我們每個人的壽命是業力支配的,我們這個身叫業報之身,色界、無色界的壽命是定力支持的,所以他那個身不是業報之身,他是定力之身。他的壽命長短,譬如非想非非想天,這是最高一層,壽命是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壽命實際上就是他的定力,他修的這個定能支持這麼久,可是定力一失掉,他就墮落,真的是爬得高摔得重。四禪天人(第四禪)、四空天人,壽命盡了,就是他定力沒有了,失掉了,大多數都是墮在惡道,這就是說他所修的定不是隨順覺性而修,所以這一句諸位要特別記清楚,要把它看清楚。
佛教給我們修的定一定是隨順覺性而修,所謂隨順覺性就是不迷。你要是問,怎樣才隨順圓性?實際上,你一入佛門,這是講我們初級入佛門,不是高級,高級到理一心那是大學,我們講小學,小學就是我們現在的程度,我們入佛門,一入佛門要受三皈依,這是佛門入學最基本的課程。三皈依受了,不是說我受了三皈依就是三寶弟子,皈依師給我一個皈依證,我已經受三皈依了,給諸位說,那一張紙沒有用處,一文都不值,最重要的是你心裡要有三皈,紙有什麼用處?心裡面要有。今天一般受三皈,三皈的意思是什麼都沒有講清楚,你又怎麼能夠得到三皈?真正得到三皈,你是真正的佛弟子,真佛弟子,是佛教初學初入門的弟子,換句話說,佛法修學從這個地方學起,三皈依就是隨順覺性而修。
六祖大師把三皈依講得非常清楚明白。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你看豈不是隨順覺性嗎?不迷。皈是回頭,從前我們迷,迷在五欲六塵境界上,樣樣都迷,現在我從迷裡面回過頭來,不迷了,樣樣都覺。我們要問,覺迷的標準是什麼?這個要搞清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佛給我們講過「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換句話說,世間事可以做,要是有世間意就迷了。什麼叫做世間意?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煩惱裡頭貪、瞋、痴、慢,世間意;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世間意。什麼事都可以做,決定沒有這個錯誤的見解思想就不迷,這叫皈依佛。皈依佛了,還去追求榮華富貴,還去貪圖名聞利養,那不叫皈依佛,叫皈依魔;不叫皈依覺,叫皈依迷,愈迷愈深,顛倒了。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從前的知見是邪知邪見。法是改正我們錯誤的見解、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認識,正知正見。皈依僧,僧是清淨的意思,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皈依僧。
覺正淨就是隨順覺性,所以你要是修禪定,或者你修一心不亂,修奢摩他、三摩、禪那,都要以覺正淨為基礎,這是佛法。如果失掉三皈依,你修的這三種方法充其量不過是四禪八定,人天福報。什麼原因?就是你沒有辦法斷煩惱障、斷所知障,你雖有定功,沒有能力斷障。非想非非想天人不能斷煩惱障還是要墮落,所以他不能夠比小乘人。小乘人是用三皈依為基礎,所以小乘人能破障,能超越三界。三果聖人的禪定功夫比不上四空天,可是三果聖人有能力破思惑,七十二品思惑他已經能漸漸的斷,而四空天人禪定的功夫比三果還要高,他不能夠斷惑,見思煩惱他一品都斷不掉,我們想想什麼道理?一個是以覺正淨為依據,從這個地方起來的,換句話說,他立足點不相同,一個人修行雖然是修定,也用這個功夫,他是迷、是邪見、是不清淨,所以功力再深還是免不了要墮落。
佛法給你講理,不欺騙人。我們要是把這些道理統統搞清楚,你就曉得今天自己修行,我為什麼會有進步,為什麼會不進步。看看別人修行,某人有成就,某人為什麼沒有,你也清清楚楚,眼睛就亮了,智慧就放光了。這一段很重要,我們用的時間也長一點。
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跟這一段有密切的關係,這個地方講的「奢摩他、三摩、禪那」,這是根本,在修行是根本法。底下,這是把這個展開,一展開,八萬四千法門。如果要說八萬四千,這數字太多、太麻煩,所以把它歸納為二十五類,這裡講二十五輪,正如同在《楞嚴經》裡面講的二十五圓通章,雖然名字都是二十五,可是二十五數字的來源不一樣。《楞嚴經》這個二十五是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七大,是從境界上來的,換句話說,就是從根塵上來的。這個地方二十五輪是從「奢摩他、三摩、禪那」,完全是從修行功夫上而說的。雖然都是二十五,裡面的內容不相同。
講義【七、為示輪觀隨修故。圓覺清淨,本無所修習,及能修習者。】
『圓覺清淨,本無所修習』,這句話就是《大乘起信論》所講的本覺,「本覺本有」,當然不需要修習。
講義【依於未覺,幻力修習,便有二十五輪。】
可見得我們講到修學,講修行,都是依本覺而有不覺,依不覺才有奢摩他、三摩、禪那的修學,修行理論的依據從這兒來的。把它分類,前面大類有三,再分則有二十五。這裡面頂重要的是『幻力修習』,如幻三摩地。這就是說明你不要把它看作是真實的,你要是把這個東西看作是真實的,你錯了,為什麼?你有分別執著了,所以給你講的是幻力修習。你也不能把它看成是假的,你要把它看成是假的,你也錯了,為什麼?還是起分別執著,這個東西難。所以幻力在此地不好講,非真非假還錯,亦真亦假也錯,佛在大乘經常說的「離四句,絕百非」,才是「幻力修習」,這四個字在這一段是關鍵。因此我們的修學,要不要認真?要認真、要用功,可是你又不能真的起個心,「我要用功、我要認真」,那又錯了。這裡頭的意思確實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大家要很細心的去體會,凡是遇到重要的,我總給諸位點醒。這就是經要讀,我們講註解你多多來聽,為什麼?你要不聽,你看過去之後,你不曉得哪個字重要,你不知道關鍵在什麼地方,看了之後,你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修」,這是講修正,把我們很多錯誤的觀念、思想、行為修正過來。「習」是實習,講「習」就是生活教育,我們修正了,修正之後在日常生活當中統統要做到,這叫習。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說,「學而時習之」,那個「學」就是此地的「修」,就是修正,學有覺的意思,「時習」,可見得還是要把它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佛法的修學也是如此。有修沒有習,改正了,但是在生活上用不上,那沒用處。必須要在你日常生活當中完完全全都用上,這學問有價值,為什麼?學以致用。如果我們學這個東西日常生活用不上,那學這個東西幹什麼?學它沒用處,學了之後要有用處。至於怎麼用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最好的模範,你看看善財童子怎麼用,你看看那五十三位善知識怎麼用法。所以我們看,讀這個書,你才看到這個應用自在,事事無礙,不僅是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種學問,這樣的教學,才被人尊敬,才為人所推崇。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上對於佛法普遍的誤會,由於誤會,當然他就排斥,這是真正的錯誤,很大的錯誤。如果中國古聖先賢都像現在人這個眼光來看佛法,佛法在中國早就滅了。現在人,我們要問,他為什麼誤會?因為他不讀佛書。為什麼不讀佛書?他讀不懂,一看到文言文就不看,這是很大的障礙。現在有人發心要把《大藏經》翻成白話文,諸位想想,能不能把這個意思翻出來?大藏經翻成白話文佛教就滅亡了,許多意思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怎能翻得出來?佛在《華嚴經》裡面講過,《大智度論》裡也講過,「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
從前國王大臣,你們去看中國歷史,哪一個皇帝不請法師到宮廷裡面去講經!皇帝請法師到宮廷來講經,底下大臣還不聽嗎?為了巴結討好皇帝也得要去聽。所以中國從前歷代帝王將相、讀書人沒有不懂得佛法的,佛法他懂得、他認識,所以他尊重推崇,道理在此地。現在縱然講經,他太忙了,沒有時間來聽。想不想聽經?想聽,沒時間,所以現在我們用電視、用錄影帶這個方法來幫助那些人。但是你要這些人來買錄影帶,他不會要的,再要送他,人太多了,這個費用太大,我們也送不起,這個是實際上困難,我們想幫助他,力量做不到,不是不想幫助他。他真正能夠聽個一、二部經,他對佛法在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許他就有興趣,他就會深入的去研究它,所以接引也非常重要。我們圖書館目前是以各大專院校為接引的對象,我們能力還是很有限。
這「二十五輪」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總綱領,《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也是總綱領,但是角度不相同,這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
講義【以能修之機不一,致所修之門亦多,故答辯音所問,或單修,或雙修,或圓修,或先單後雙,或先雙後單,各隨根器。】
『以能修之機不一』,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方法?能修的人,每個人的根機不相同,『致所修之門亦多』,所以所修的法門也多。『故答辯音所問』,這是釋迦牟尼佛答辯音菩薩所問。或者是『單修』,就是「奢摩他、三摩、禪那」單修一種,或者是『雙修』,裡面選兩種,或是『圓修』,圓修就是三種同時修,或者『先單後雙』,或者『先雙後單』,『各隨根器』。從這幾句話,諸位就應該體會到修行方法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的。為什麼?如果你說我單修,我只修奢摩他,一生當中都修奢摩他,你很難成就,為什麼很難成就?因為你自己的根性,你自己的性情早晚就不一樣,早晨心裡很愉快、很清淨,到晚上生煩惱了。清淨的時候用一種方法,使你更清淨,煩惱的時候再另外用一種方法,使我們煩惱平息下來,怎麼能一樣?不一樣。因此二十五輪都要懂得,隨時要調整自己身心平衡,隨時要保持自己身心的清淨,哪能用一個方法?好比害病,我們得這個病不單純,太多種了,頭也痛,腳也痛,到處都是毛病,一種藥管一樣,治一樣,那個地方管不到,所以必須用很多種藥,哪個地方發作,用什麼藥來對付那一樣,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你要懂得對治自己,這就是自度,要懂得。
如果你要教化眾生,你要懂得這許多方法來救別人,單懂一門不行,絕對沒有說是一種藥醫好一切病的。雖然經典裡面古大德常說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是阿伽陀藥,無病不治,但是要知道一句阿彌陀佛裡面就有二十五輪在裡頭,所以它才能治一切病。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別看這個音聲沒有錯,可是念的心不相同,用意不相同,有人這一句阿彌陀佛,用意是在奢摩他,有人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意思在三摩,有人意思在禪那,不一樣。我們念這句阿彌陀佛,意思在哪裡?你有意思才能對治病,對治自己毛病,才有修有習,你要是什麼都不曉得那就跟三歲小孩唱國歌,「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他唱得很好,你問他什麼叫三民主義?不曉得,什麼叫吾黨所宗他也不知道,那就變成這樣了,一點用都沒有,變成唱佛,唱佛歌,就不叫念佛。到辯音菩薩章,我們再詳細的來研究。
講義【常持此輪,隨順修習,不久得證涅槃。佛為示輪觀隨修,故說此經。】
這是第七個別因緣。《圓覺經》像我們這樣講法,給諸位說,很難得,這樣的細講很不容易。因為一般講經,前面玄義頂多兩個鐘點就講完,為什麼?長講沒有人聽了,把聽眾都講跑掉。他來聽,聽了這麼多次還沒有聽到經文,算了,不聽了,就跑掉。所以這樣詳細講,這種因緣非常的殊勝,愈詳細愈能幫助諸位開悟。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