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禪宗集 (第二十三集) 1979/7 台灣圓覺寺 檔名:09-012-0023
【若以知知寂。此非無緣知。】
在前面有四句偈,說明惺惺寂寂,今天的經文緊接著前面的四句。『寂』就是前面惺惺寂寂的那個寂,『知』就是前面講的惺。「以知知寂者,即以惺惺而照寂寂也。雖然若以能惺之知,而照所寂之境,則能所宛然,待對角立,如此之知,非無緣知矣。」這些話都是叫我們揀別真知與妄知,真與妄是很不容易把它辨別出來的。雖然不容易辨,理要是懂得,不是不能辨,不是做不到,就是要把緣慮心息掉才行。我們無始劫以來,將緣慮心用成一個習慣,怎麼捨也捨不掉。你要想捨它,這個捨的心還是緣慮心,緣慮心捨緣慮心,怎麼會捨得掉?惺惺寂寂是,惺惺是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我自己曉得我現在很清淨,這就壞了,這就不清淨,為什麼?依然用的緣慮心,你這個知還是緣知,不是『無緣知』;換句話說,不是無知知,你是有知知。有知是阿賴耶識用事,無知知才是真如本性用事。這裡面真正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一個是無上一乘佛法,一個是落在九法界裡面當凡夫,就是這麼一點點差別。
這樣說起來,我們學佛研教要怎麼研法、怎麼學法?給諸位說,聽了之後就是聽了,能不能去研究研究它、去討論討論它?諸位想想,你要研究、你要討論,先要問一問,你用什麼心?你如果用的真心,這裡面研究、討論是正如同禪家的機鋒一樣,那真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是叫人開悟的,啟發人深證;如果用意識心來討論,那與教、與理根本都不相應。應當怎麼辦?給諸位說,背誦經文,背誦經文與理體相應,你裡頭不生妄念。背誦到相當一個程度,能背之我、所背之經文也要離開。什麼經我能背,那就完了,你還是緣慮心。幾時到能所雙忘,寂照雙融,這時候無緣的智才現前。無緣智也就是禪家所常說的無分別智,這是真智慧,完全是清淨心裡面起的惺惺覺照的作用。
我們如果這個理要是懂得幾分,現前在生活裡面就要訓練,訓練什麼?訓練不起分別、不執著,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看得清楚、聽得清楚,不動心。不動什麼心?不動妄念、不動妄想心、不動分別心、不動執著心,這樣子鍛鍊就與心性理體相應;換句話說,與這個地方所謂寂寂惺惺是相應,與這個接近。這是要長時間去歷鍊。幾時到境界都無心了,在境界裡面不生心,什麼心都沒有,心清淨,這時候就進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也就是《華嚴》裡面所講的一真法界,《楞嚴》裡面所講的清淨心、常住真心、清淨本然,這是不可不知。一有能、一有所,有能知,能知就是惺惺;有所知,所知就是寂寂,有能有所,此地講的是能所宛然,能所對立了。待對角立,待就是相待的、相對的,它兩個相對,角立,好像牛長兩隻角,兩個對立的。這個與道就相違背。大師怕我們聽了這些話還不容易體會,底下再舉比喻說:
【如手執如意。非無如意手。】
小註說,「如意喻寂」,「手」比喻照,就是知、惺惺,『如意』比喻寂寂,『手』比喻惺惺。「以知知寂者」,如同手拿如意,有能拿的手、有所拿的如意。這個意思就是,「言其未能忘能知之知故也」,還是能所對立。
【若以自知知。亦非無緣知。】
『自知知』是講另一邊,「以自知知者,已勝於以知知寂」,一個是以知知境,知道境界,這個是以自己知道知,就是《楞嚴》裡面講的「知見立知」,這是自知。「然雖是一體,而猶未忘能所」,能知所知是一體,可是你還沒有忘能所,一體裡面自己又分個能知、又分個所知,「故非無緣之知」,這個依然不是無緣知,不是與性體相應的清淨智慧。
【如手自作拳。非是不拳手。】
以手作拳比喻前面講的自知知。前面以手拿如意,手是能拿,自己,如意是外面境界,這個能所的相粗。以手握個拳,能握的是手,所握的是拳,能所是一體。一體裡面建立能所,還是錯的,還不是無緣知。「手喻能知,拳喻所知,雖離如意,而歸於本拳,拳雖是手,猶有作意而捏之也,且又終存能所兩相,喻以自知知其所知,終不能忘於緣也。」換句話說,依然是緣慮心用事,而不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經裡面常用明鏡來做比喻,像大圓鏡,一切萬象照在裡面清清楚楚,一點都不亂,是這種智,鏡照外面萬物絕沒有分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唯識學家講第一念,就是第一個見,是真見,為什麼?裡面沒有起分別心,第二念就是妄念;換句話說,第一念是無分別智用事,第二念緣慮心就起來,它是取而代之,壞事了。
無分別心是照,前面講的惺惺,是照的作用,也叫做了別,不叫分別。了就是一切明瞭,裡面沒有動分別心,這才叫做無緣知,無緣知就是無分別智。這是揀別怎樣才與真智慧相應,這要細細的辨別。萬不要自以為我寂寂惺惺,那就壞了,這就是經上所謂增上慢,自己沒有證得,自以為證得,這個過失很大。自以為證得,他就不再往前進;沒有證得的時候,還想找找為什麼沒證得,毛病在哪裡,自己以為證得,像這些求精進之心就沒有了。這是揀別錯誤,以知知寂是錯誤的,以自知知也是錯誤,只要是有能有所就是錯誤。怎樣才不錯?下面就說:
【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自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
這幾句話好懂,第一個裡面沒有「我有知,知道現在心很清淨、很寂靜」,沒有這個感觸,也沒有感觸說我自己知道自己了,也沒有。這種心是不是『無知』?不是的,也不是無知,是了別,『自性了然故』,所以『不同於木石』,木石是無知。換句話說,這種情形之下就是非有知、非無知,不能說有知,也不能說無知。說有知,同於凡夫;說無知,同於木石,既不同於凡夫,也不是木石。說得明白一點,就是一切了然,了然當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念、沒妄想,這就對了。在境界裡面生心動念就是緣慮,就是妄想心。見到佛,這個佛的像很不錯!就完了。當你一眼見到佛的時候是了別,無分別智;第二念,這個佛像很不錯,那壞了,落在意識裡面去了,就是分別、執著,妄想心起來了,寂與照都失掉。寂是清淨心,心不清淨,般若觀照的作用也失掉,與道就相違背。
我再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明修道,你看過去禪家無論是用觀心或者是用參話頭,他二六時中功夫不間斷。話頭沒有意思,如果你要講這話頭是什麼意思,那就壞了,你用的是緣慮心,你用的是分別執著。譬如叫你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就想父母沒有生前我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那就壞了,你這裡頭有能有所。參話頭的意思就是叫你把意志集中在這一念上,這一念沒有意思,不用分別、不用執著,也不要去想。為什麼叫你念頭集中在一個?集中在一個,就是集中在一念,斷一切妄念,叫你想一個事情。想這一個事情還是個妄想,是用一個妄想來止一切的妄想。所謂功夫成熟之後,心漸漸的靜下來、定下來,定下,這個妄想打脫了,這就大悟。這個妄想存在,你悟不了。開悟是什麼?開悟是那個時節,就是這一念的妄想斷掉,恍然大悟。禪家的辦法。
淨土宗的辦法,你看看過去歷代祖師,多少人一天十萬聲佛號。原理是一樣,一天十萬聲佛號他就沒妄念了,什麼妄想他也不生,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心裡是阿彌陀佛。所以他在境界裡,他也不分別,他也不執著,他也不動妄念,他一動妄念,阿彌陀佛就失掉了。這個叫真正做功夫。研究教的人,一天讀十萬偈。你們看看這些祖師大德,他為什麼一天要讀那麼多書?十萬偈是什麼?給諸位說,那真正是根利的,一部《華嚴經》。一天念一部《華嚴經》,你還打什麼妄想?不能打妄想,打妄想《華嚴經》念不完。這都叫用功的方法,都叫你把一切妄念分別執著去掉。《華嚴經》就這麼念下來,什麼意思也不要去管它,只要念的不錯,幹什麼?求定。念的時候字字分明,惺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念,寂寂,惺惺寂寂是,就是這麼個道理。這是從前那些有成就的人做出榜樣給我們看。
我們今天只曉得偷懶、敷衍塞責,還在那裡投機取巧,我成就了,哪有這個道理!世法裡面都不能投機取巧,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怎麼能投機取巧?要能投機取巧,世間因果律不就推翻?世法裡都不能投機取巧,何況明心見性的大法!所以你要成就,沒有別的,老實!這是舉出宗門、教下、淨土前賢,人家是怎麼修法,所以他在一生當中才有大成就。除了這個辦法之外,諸位要記住,決定不能成就。為什麼說決定不能成就?因為你修法裡頭有能有所,你不能成就,有能修的我、有所修的法,就不行,決定不能見性。因為它與性體完全相違背,性體是清淨的,沒有能所,有能有所與性體相違背,有能有所是識邊的事情,不是性那一邊的事情,這不可不知。小註我就不要念了,諸位自己去看,這一段實在就是《楞嚴經》捨識用根的理論、捨識用根的方法。剛才給諸位舉的例子,或是念佛、或是讀經、或者是參話頭,方法都是捨識用根。過去講《楞嚴》,多少人來問,怎麼捨識用根?怎麼用法?古人的榜樣在。下面有個比喻,這是比喻這段的。
【手不執如意。亦不自作拳。】
這就是離知,離能知。
【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
不能說沒有手,手在,我不拿如意,也不握拳,我手明明還在。
【不同於兔角。】
兔角是沒有。這就是把手比作實性,比作真如本性,一切法的理體,理體確實在。可見能知之知,能知境界之知、能知自己之知,都是虛妄的,它可以離開。可以離開的,當然就不是真實的;不能離開就是真實的,了別不能離開,一切時、一切處無不明瞭。《楞嚴》裡面十番顯見就是說這個道理,你要把十番顯見參透,那個道理真正懂得,十番顯見也就是此地講的不二法門。到最後說到,真性是「見猶離見,見不能及」,那是顯見顯到極處,是真正入不二法門了,能所雙忘。這是八萬四千法門,無論哪個法門,你要想圓修,給諸位說,圓修也不一定選擇某個法門是圓修、哪個法門不是圓修,那就錯誤了。八萬四千法門隨便哪個法門,只要你稱理,你依照這個理去起修都叫圓修。如果要不叫圓修的話,你看看《楞嚴》裡面,「二十五圓通章」裡頭,二十五類就是把八萬四千法門歸納成二十五大類,門門都是楞嚴大定,門門都是圓修圓證,哪有一條例外的?它為什麼門門都是?因為門門都是以十番顯見做基礎,也就是此地所講的,以理事不二做基礎。這就是隨便修一法都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這是我們關鍵的所在。
在此地給諸位說得相當的清楚,於理於事,諸位要是得到了,問題就在今後你怎麼用功。我們凡夫習氣重,單一個法門搞久了,討厭。念佛,一天叫你念佛,念一念,妄念起來了,佛就沒有了,不曉得跑哪去了,幾時沒有了也不知道。這通常講叫失念,不見了。你可以換換口味,換口味原則原理不能換。譬如我們目前跟煮雲法師研究,靜定法師也有這個意思,想建立一個道場,每天四個鐘點講經,四個鐘點念佛,講經跟念佛就是換口味。一昧的念佛,枯燥無味,沒意思,久了就懈怠;一昧的講經,精神很緊張,消化不了。這有解有行,對初機的,就是理還沒有貫通,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叫你不生妄念。
諸位縱然有這樣的道場,你自己還要加功,你要不加行,就憑一天這八個小時,不行,不能成就,為什麼?八個小時在道上,還有十六個小時不在道上,那怎麼能成功?與道依舊不相應。這八個鐘點是共修,你在道上,那十六個小時是你自己自修,你要加行,也要保持著不失掉;換句話說,我不是念佛就是讀經。不念佛、不讀經就打妄想。你要是不念佛、不念經,也不打妄想,給諸位說,你是無記。為什麼?你心裡面是一團漆黑,你沒有放光明,你是屬無記性,落在無記裡頭。無記還是蓋覆著無明,依然是障礙。不要以為「我現在得定了」,糟糕了,把無記當作定那就壞了。無記與定不一樣,定裡頭,記住,寂寂惺惺那就是定,裡面是有定有慧、有止有觀、有寂有照,這才是定,了了分明而不動心。
不但自己自修是如此,做一切事情、利益一切眾生,於你自己的功夫不妨礙,沒有妨礙的。從前住在叢林裡面,叢林多半是在大山上,你看出家人天天運水擔柴替常住服務,他有沒有離開道?沒有,挑水的時候,心裡面阿彌陀佛沒斷;砍柴的時候,照顧話頭,也沒有斷;或者你是個研究教的,你背誦經典,你內裡面的功夫不斷,外面又替常住做事。替常住做事是修福,自己用功是修定、修慧。定慧要緊,福報也要緊,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有福報沒有定慧也不能度眾生。這個話怎麼說?有定有慧,你沒有福報,連個道場都沒有,你要想講經說法,沒地方,沒有福報。你與眾生沒有緣,你講得再好,你是真正有道,你講得再好,眾生與你沒有緣,不來聽你的,沒有緣。緣也是福,所以一定要與眾生結緣,與道場結緣,這個叫培福,福慧雙修。
如果說有福,單單修福而不修定慧,福是痴福,來生福報很大,一個人做好多間大廟的住持,又沒有慧、又沒有定,在那裡享福,也不能度眾生。自己都不曉得怎麼修法,怎麼能教別人修?自己對教理不懂,怎麼能講給別人聽?這樣一來福報享完了,享完要墮落。怎麼說享完要墮落?寺院裡面的福報是十方供養的,古德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十方供養那麼好消化?不好消化,消不了將來都得要還債。接受人家一塊錢的供養,將來還得還人家一塊錢。所以我們在開經的時候給諸位說過,盡可能的少接受別人的供養,為什麼?少背債,少負債。因此,萬萬不可以攀緣。人家找到你,供養你,跟你結緣,不能不接受。除了衣食所需之外,有多餘的跟別人結緣,不要存銀行。跟別人結緣,緣愈結愈廣,輾轉增上,將來你自己的定慧福德才殊勝。你看看歷代哪個祖師大德不是定慧福德殊勝,他才能夠普度眾生,少一個都不行。
文雖然不多,實在講已經把真與妄、是與非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所以我要你們同修,《禪宗集》要背,《證道歌》也要背。這一本除了註子,文不多。你看看台灣印經處印的《永嘉禪宗集》,後面附有《證道歌》,那麼薄薄的一本,一點點厚。它那個是白文,沒有註解,可見得文並不多。諸位用點功夫把它背熟,常常背,背熟之後也要常常背,一天到晚心裡面都不要把它斷掉,這就起觀照的功夫。換句話就是,不背經就念佛,這樣才能夠控制住自己不生妄念,把我們的妄心漸漸制伏。妄心就是煩惱,先把它制伏,就是用這個方法來制伏。這個方法得力,妄念不生了,先伏後斷,功夫再深,再以甚深般若觀照的功夫深進去,煩惱才可以斷得了。煩惱斷了,四智才現前。在沒有斷的時候,在伏的時候,真智慧雖然沒有現前,但是也能透出一點。換句話說,煩惱的力量薄弱一分,智慧力量就增長一分;煩惱要增長一分,智慧就失掉一分,要喪失一分,互為消長的。再看下面經文:
【復次修心漸次者。夫以知知物。物在知亦在。】
看小註,「此文所示,與前所辨似同實異,同者,亦約兩重能所而辨也」,方法上是相同。「異者,前初重約寂以辨所知,今初重約物以辨所知,善須分別」,實在前後文並不同,乍看起來好像是同,實在是不同。這是在境界上說,前面都從理體上說,理體上的體用說,這是外境上說。『物在知亦在』,這個「知」是什麼知?就是識,「物」是根塵,根塵在,識就在;根塵不在,識就不在。這個知是個生滅的知,不是真知,真知是不生不滅,有生有滅絕不是真智慧。諸位要是能夠牢牢記住這個綱領,常常拿這個來觀照,也很得受用。心一起,看它會不會滅,它會滅,假的,立刻就捨棄它,不要再執著,不要再分別。禪宗最初觀心的辦法就是用這個,就是這麼個理論。
【若以知知知。知知則離物。物離猶知在。】
這個功夫再進一層,把初重脫掉、境界脫掉了,所知那一邊脫掉了。所知那邊脫掉,能知還在。只要能知在,給諸位說,所知那邊沒有真正脫掉。真正脫掉是什麼?能知一定也沒有了,為什麼?它是相對法,沒有那一邊哪有這一邊?可見得不是真正離開。真正是脫根、脫塵,決定是能所雙忘,決定是理事不二、萬法圓融,一定入這個境界。不能入這個境界,換句話說,就是一切法裡頭不能圓融,能所一定沒脫。不要自以為已經脫了,實際上沒脫,脫了之後是圓融的境界。這是要記住的。
【起知知於知。後知若生時。前知早已滅。】
這個『知』就是念頭,當你念頭起來的時候,你曉得有念頭,知道有念頭。後面一個念頭生,前面一個念頭滅了,你看看,是不是生滅法?
【二知既不並。但得前知滅。滅處為知境。能所俱非真。】
有能、有所,既有能所,統是虛妄的,絕非真實。諸位要曉得,『二知既不並』,這是完全講心法,前念與後念不能並存,後念生前念滅。而且念頭的生滅,佛要是不給我們說,我們自己決定覺察不到;換句話說,我們能知的力量很粗,微細的境界不能夠覺察。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一彈指的時間短,我們做試驗,彈得快的話,一秒鐘彈四次,這是講我們普通二十多萬個念頭生滅,我們怎麼能曉得?一秒鐘裡頭有二十多萬個妄念在那裡生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你要把生滅心斷掉,而後常住真心才顯露,不生不滅現前。所以說粗念還能體會得到,細念,阿羅漢、權教菩薩都體會不到。見思煩惱是最粗的相,我們容易體會到,現在要破生滅,就是此地講的止觀的方法,先破粗重的念頭,由粗而細,由淺而深,我們才能夠真正有成就。這個理先要明白,悟先要解悟,解後起修,才不至於把路子走錯。
【前則滅。滅引知。】
『前則滅』就是前面一個念頭滅了,前一個念頭滅了引起後面一個念頭,『引知』。
【後則知。知續滅。生滅相續。自是輪迴之道。】
前念滅了引起後念,後念生起來續前念,繼續前面那個念,這個念滅掉又引起後面一個念,這是一個循環的樣子,相續相。諸位在唯識裡面講八識,講三細相、六粗相,六粗相的第一個是智相,就是此地講的『知』,第二個就是相續相。一有相續,麻煩大了,『生滅相續』,這就是輪迴的原理。六道輪迴是粗相,依靠什麼原理?依靠我們心的生滅相續的原理。幾時我們心不相續,不相續就是不生不滅,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道輪迴誰製造的?就是生滅心相續製造的,從極細微到輾轉為這樣一個粗相。如果我們拿物質來做比喻也能夠體會,現在你看科學家研究物質,研究到最小的,電子、原子之類的,再怎麼分析我還不知道。山河大地、一切萬物都是這些東西演變的,這是最基本的物質,都是它的集合,它的累積,才變這麼多形相。山河大地、一切眾生從哪來的?就是這個東西變出來的。六道輪迴從哪來的?生滅心、相續相變出來的。佛法裡面講到這個,在科學之上。
佛法裡面講塵,塵就是極小的一個物質、一個代表,你看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塵的分析,就是物質的分析,分析到最後是什麼?從那個粗的,我們肉眼好眼睛能夠看得到的,牛毛塵,牛毛毛端上落的這一點塵土,這個比較大;牛毛塵要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就變成羊毛塵,羊毛細,七分之一的小塵在羊毛的尖端上,它可以站得住,可以擺得很好;羊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兔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水塵,就是在水裡面沒有障礙,可以自由的活動;水塵再分七分之一叫金塵,一切金屬它可以自由通過,更小,像現在科學家所發現的原子、電子之類的;金塵還可以分,再分七分之一叫微塵;微塵再可以分,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色聚極微再分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那叫鄰虛塵,跟虛空做鄰居,不能再分了。現在科學家所分析的,究竟分到我們佛法的哪個單位我不曉得。你看佛的眼睛五眼圓明,把物質的色相看得這麼清楚,一切山河大地不過是塵集聚而已,除此以外,沒有別的。
所說的四大是什麼?四大是塵性,再小再小的一粒極微之微的微塵,它有四種性質,就是它有個體積,體積我們就稱之為地大,它有體積;它有溫度,溫度就是火大;它有濕度,濕度是水大;它是動的,它不是靜止的,動就是風大,四大是這麼講的。四大集聚變成粗顯的色相。佛給我們講,阿羅漢的天眼只能夠看到微塵,色聚極微他就看不到,羅漢眼睛看不到。這是講物質也是從小集出來的,山是土石集的,土石把它移掉,山就沒有了。你看色法跟心法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輪迴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生滅相續心變現的。小註諸位自己去看,不說了。再翻過來:
【今言知者。不須知知。但知而已。】
這話說得很有味道。現在講『知』就是真智慧,不必知道你自己有知,知就好了。你要知道你有知,麻煩來了,就是什麼?又在裡面念能所。你看話多簡單,兩句話,境界是多麼微細,絕無能所。「前已簡非」,前面說的是過失,這一句講的是絕對正確的。「而言知者」,這個知是什麼?所謂是「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離開能所,離開相對,這才叫真知,才叫無分別智,是我們一切眾生本具的智慧。這個智慧現前,你要是了了分明,住在什麼地位?圓初住的地位,圓教初住菩薩;淨土法門裡面,你已經證得理一心不亂,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底下有幾句話說明:
【則前不接滅。後不引起。前後斷續。中間自孤。】
這就是靈光獨耀,念頭沒有了,前念不接滅,前面的念頭滅了,後面的念頭不起來,真正斷了,相續相斷了。諸位想想,你把這個功夫做到,六粗斷掉了,三細六粗斷掉了,六粗斷掉就入三細。三細是什麼?三細是阿賴耶識。換句話說,第六、第七識已經轉成智,往後的功夫就是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怎麼轉法?就是妙觀察與平等性的功夫要加深。你現在是才初得到,粗轉六、七二識為兩種智,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你是粗轉,這時候是屬於圓初住的地位。以後這兩種智力量再加強,才能夠把阿賴耶識裡面無始以來的業習種子漸漸的把它轉變過來,轉大圓鏡智,分分轉,不是一下就轉過來。好像月亮的光明一樣,十五的月亮是圓的,從初三、初四漸漸光明放大,到十五才圓滿。佛給我們講,把它分成四十一個階段,一分一分的轉,四十一品無明破盡,破無明完全是用般若智慧,也就是用平等性智跟妙觀察智。這兩種智慧力量愈強,破無明就破得愈多。四十一品破盡,圓教的佛果,如來位,證佛果了。這段所說的相是初破之相。『前後斷續』,這個相續相斷掉了。『中間自孤』,真心,真正的智慧現前。
【當體不顧。應時消滅。知體既已滅。豁然如託空。】
小註說得好,這是真知初入的一個現象,就是寂與照現前的時候。『當體不顧』,不顧,不能起心,不能起念,為什麼?一起念就錯了,一起念是又落在能所。「儻顧」,如果你要是顧的話,「還成能所」,那又回去了,又回轉了。不顧就好,不顧就是不理會,不理會好,不理會就是不動心,不生心、不起念,這是好。如倚太虛空一樣,你心量也拓開了,心如太虛、量周沙界,真心的體用都現前。一起心一動念,真心的體用統統沒有,全迷了。迷的時候心量小,不能容物,本來是心包太虛的,太虛空都包在心裡,都沒有妨礙,現在小小的一物、一事都把我們的心妨礙住了,心量太小。
【寂爾少時間。惟覺無所得。即覺無覺。無覺之覺。異乎木石。】
小註說,「豁然如空,復何所得。亦非一總無覺,亦非一總有覺」,有覺無覺都離開了,這時候實在講是言語沒法子形容的,不得已這樣說。「但即覺而無覺,乃無覺之覺也。」覺與不覺都離開。「故異乎木石」,木石是無覺,它裡頭沒有覺。底下就說明:
【此是初心處。】
就是你初初入道,在禪家裡面稱之為見道,見到真心了,見道了。見道不能有見的念頭,我見了,那壞了,有能見、有所見,又落在能所。唯有能所雙忘,二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才是見道位。這是『初心處』。
【冥然絕慮。乍同死人。】
剛剛入去的時候,這一關確實是這樣的,人好像是木頭人一樣,好像很呆、很痴,才入,剛剛接觸。好像月亮初一、初二,剛剛放那麼一點點光,你說沒有光,它有光;你說有光,那個光照不到東西,伸手還是漆黑,不起作用,光不大。這是剛剛接觸的樣子。所以在這種情形好像他還不如凡夫,凡夫好像還靈光得很,頭腦還活得很,他好像個木頭人一樣。凡夫那個靈活是妄念,他把妄念捨掉,真知剛剛現前,現的不多,不能起作用,所以變成跟木頭人一樣,『乍同死人』。這時候是:
【能所頓忘。纖緣盡淨。】
一絲毫的攀緣心都沒有,乾乾淨淨,入這個境界。諸位讀小註,小註很有味道,「人以慮為人」,人,說老實話,就是因為有妄念才叫人,你要是沒有妄念就不叫人了。入到這個境界,這不是人,這就叫菩薩,十法界裡的名字換了,不是人。為什麼?沒有妄念。「絕慮則同死人」,念頭息了,死人沒有念頭,確確實實就像死人那麼呆、那麼木。「此乃塵勞暫息,乍爾如斯」,這個時間是短暫的,不會很長,入這個境界,你也不要害怕,不是永遠如此的。永遠是這樣,怎麼樣?「則入涅槃,豈不快哉」,二乘人就是永遠這個樣子。大乘菩薩不是的,大乘菩薩他不住涅槃,他要把他真性裡面的光明要叫它起作用,起作用變成什麼?成所作智,就是這個用處。要是不起作用,那就入涅槃,入涅槃就沒有成所作,成是成就,所作的就是佛事,度化眾生的佛事。他要利眾生,他有成所作。
底下是幽溪大師的話,「私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是經裡面的兩句話,也就是說這個境界。「成就慧身,不由他悟」,這種功夫,諸位想想,哪一個能幫得上你忙?沒有辦法。假如諸佛菩薩能幫得上我們忙,諸佛菩薩大慈大悲都叫我們開悟,都叫我們成佛,這個事情沒有辦法代替的。禪家有個比喻說,好比父子上山,各自努力,哪個也不能代替哪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也不能代替,要各自努力。佛菩薩對我們有恩德,恩德在哪裡?就是他把他覺悟的過程、他修行證果那些經驗提供給我們做參考。他的理論依據、他的修學過程告訴我們,我們也依這個理論依據、也依照這個方法去修學,這是他對我們的恩德,這是他對我們的保佑,要懂這個意思。佛的心力、願力無量無邊,我們依據這個理論、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我們的心、我們的願、我們的行與佛的心願行相應,相應就是加持的意思。不依照他這個理論、不依照這個方法就不相應,你怎麼樣懇求佛菩薩加持你也加不上,為什麼?當中有障礙,障礙就是理不相應、行不相應,這是障礙,並非佛菩薩不慈悲,而是你自己障礙了自己。
「不由他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只要你回頭。回頭是什麼?再不要去攀緣,就是把緣慮心收回來,一切境界裡面不生緣慮,這就叫回頭,回頭是岸。岸是什麼?岸就是靈光獨耀、迥脫根塵之岸,見到性了,岸就是真如本性,岸就是清淨心,岸就是常住真心、一真法界。「惟圓修頓悟,一超直入,則能所頓忘,纖塵盡淨」,這就是特別提示我們圓修頓悟,直截了當,當中沒有委曲婉轉之相。真正依這個理、照這個方法去修,給諸位說,我們成佛、明心見性,講念佛念到理一心,生到實報莊嚴土,是一生的事情,不必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別人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我們怎麼數十年就能夠完成?大經裡面有說明,你看這個意思,告訴你時間是假的,「念劫圓融」,念劫不二。你要是迷,一念化為無量劫;一悟,無量劫變成一念,不是一定要那麼長的時間,就是你迷悟。你要是執著,恐怕不行,人家修要三大阿僧祇劫,我笨頭笨腦,恐怕修十個阿僧祇劫還不行,那好了,你就真的十個阿僧祇劫,你慢慢去幹。你要是覺得他可以頓超,我為什麼不能?無量阿僧祇劫就縮為一念了。
由此可知,教理不可不明,教理不明,等於說你行路沒有資糧、沒有依靠。沒有依靠、沒有資糧,就是平常所謂盲修瞎練,吃多少冤枉苦頭,找不到目標,哪裡還會有結果!這是理一定要明,方法一定要懂。除這個之外,菩提道上有許多魔障也要認識,不認識,魔障現前你不曉得,會上他當、會吃虧的。這就好比走路,路當中有許許多多岔路,走到那裡不認識,方向稍稍失一點,走到岔路上去了。這叫入魔,著魔了,著魔就是走了岔路,走入歧途。所以岔路也要辨別,一路上都有。這就是說,修行人離不開經典,道理就在此地,到等覺菩薩也離不開經典。禪家雖然講不立文字,諸位要曉得,禪家不立文字是初學,完全叫你把緣慮心擺脫掉,悟了以後再看經、再研究教。悟了以後再研教看經,人家跟我們不一樣,剛才就說過,人家是不執著、不分別,也不在裡面起心動念,經的意思自然明瞭,他心清淨。佛的言語文字是清淨心當中顯露出來的,你的心清淨,這個文字就是你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字自己還不懂?自己的語言,自己還不會說?惠能大師,大家曉得,不認識字,人家心清淨,一切教典你在那邊念,他就給你講解,你不懂,他就跟你講,講的一點不錯。為什麼?清淨心裡面自然現前,不從外得,外面得來的是假的。所以善知識講經,怎麼個講法也得要稱性講,絕不是依文釋義,依文釋義就三世佛冤。他不是講文,他也不是講字,藉著這個題目,要把心性裡面的東西露出來,與你自己的心性感應道交,心心相印,啟發你的悟門,破除你的迷惑,這個叫說聽的功德無量無邊。
因此,《華嚴經》裡面才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絕不是世間聰明智慧把經典研究研究、註解多看看、字典多翻翻就行,不行。什麼人講?行解相應的人講,他才能講得出來;行解不相應,他怎麼能講得出來?行是什麼?行就是清淨心,就是放下萬緣;解就是看破,知道一切法皆空。看得破、放得下才可以給我們解經,看不破、放不下,他一身都是障礙,根本就不通,他怎麼能幫我們?怎麼能給我們做增上緣?由此可知,找一個這樣的人,難!最高明的是有修有證,第一等的善知識。第二等的善知識,行解相應,沒有證,是往這個路上走,還沒有達到目的地,他走的方向沒錯,他也能夠領導我們,也能帶我們,這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的。這是《華嚴經》裡面所謂說法的一個標準。《金剛經》說法的標準也不例外,要到什麼資格?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豈不也是有修有證、行解相應?一切法裡面還生心、還動念、還著相,心還動搖,不夠資格講經,為人演說的資格還不夠。你看大經裡面,佛對於善知識的標準早就定在那個地方。再看底下一句:
【闃爾虛寂。似覺無知。無知之性。異乎木石。】
這幾句是說明冥然絕慮、能所頓忘,這時候是無知。可是不是真正的無知,真正無知就是木石,真正無知就是死人,不是,不是死人,他也不是木石,他有個靈性存在,真知剛剛現前,沒有放光而已。正如同水銀燈一樣,我們看馬路上水銀燈,剛剛一開,你看那個光就一點點,不亮,好像似有似無,要等個十分鐘、二十分鐘之後才大放光明,比一般的燈光都亮。這個情形也是如此,在最初那一剎那放不出光明出來,是一個暗相。那個暗相它有真智慧、光明的種子在,就要生起了。後面這兩句話總結前面這一段。
【此是初心處。領會難為。】
祖師也不得不說出這句話,真正是難以體會,這個境界確實是難會。由此可知,學人他為什麼不能離開老師?跟老師的時間是愈長久愈好,縱然你認識路了,自己也可以走了,不如跟著老師一道走,老師在前面走,你在後面跟。跟得愈久,經驗豐富,離開老師是輕而易舉,絕不茫然,絕不迷惑,絕沒有疑慮。這就是跟老師久好,愈久愈好。你看看古德跟一個老師,二十年、三十年是平常事,所以人家有大成就。現在跟老師,一年半載就厭倦了,諸位想想,怎麼能成就?當然不能成就,時間太短,沒有力量。不要說圓修圓證,我給諸位同修們說明,就是拿講台上這點小小的技術,學講經,我在台中要跟李老師十年,為什麼不跟他一年、二年就行?不行。我在沒有出家之前跟他一年三個月,他的理論、他的方法我都懂,可是叫我上講台,我不會用,不能像他那麼活活潑潑,那麼靈活運用。這怎麼辦?再回去,再回去跟他,學什麼?學用。你看看,沒有十年都不行,我求學比你們吃的苦頭多。
再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譬如領兵作戰,訓練一個將領出來,哪個將領打仗用兵是根據《孫子兵法》十三篇?《孫子兵法》十三篇哪個書店都有得賣,你把它買一本回來念,把它念到會背,背得滾瓜爛熟,叫你統領十萬大軍,看看你能不能打仗?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要是把《孫子兵法》念得滾瓜爛熟,跟一個大將軍,你跟他十年,你就變成大將軍了,為什麼?怎樣運用你都會。這就是一定要跟老師,道理就在此地。我把這個講經的裡論方法都告訴你,一年半載你就學會了,你上台就不如我運用靈活。你要是想運用靈活,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個東西是沒辦法言傳的,是要你長時期的觀摩。老師不是不慈悲,不是不教,沒有辦法教,因為這是活的。理論與方法是死的,那邊教科書可以教給你;應用沒辦法教,應用只有你跟著他,長時期的跟著他,在這裡面去歷鍊。時間久了,自然而然你就通了,自然而然你就會,就是這麼個道理。所以純從理上來講、從教化上來講,確實是很難會通的。『領會難為』,領是講領悟,會是講會通,確實是難。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