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大意 (第二十八集) 1980/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9-011-0028
《大智度論》第二十八卷「釋初品中六神通等」:
經【菩薩摩訶薩欲住六神通。當學般若波羅蜜。】
六種神通在佛法裡面是常常見到,雖然常常見到,真正把六神通講得很清楚的可以說不多,只是把六種神通的名相解釋解釋。在此地不但是把六種神通給我們介紹得很清楚,而且還告訴我們修學的方法。不過我在這裡奉勸諸位,最好還是老實的修一心不亂,不要看到這裡有方法就修神通去了。依照這個方法去修確實可以修得,那倒不是假話。如果有修得神通的決心、毅力跟時間,諸位修明心見性也差不多,也能夠獲得成就,我們為什麼捨大取小?所以讀了之後,不要對這段經文特別羨慕發心去修學,還是修戒定慧要緊。
經文首先給我們說明漏盡通,阿羅漢、菩薩、佛都有,但是此地所講的漏盡通是唯佛有,這是講究竟的漏盡通。阿羅漢有漏盡通,漏習沒斷,這是大家都曉得的。阿羅漢有六通,漏是是煩惱,漏盡就是煩惱斷盡了。但是諸位要曉得,阿羅漢所斷的煩惱就是見思煩惱,確實斷了,但是見思習氣還在。菩薩,我們就圓教來講,圓教七信位的菩薩,還沒有到初住,七信位的菩薩,他煩惱斷證的功夫相當於阿羅漢;換句話說,見思煩惱也斷盡了。到初住菩薩,不但見思煩惱斷盡,無明也破一分,可見得功夫相當高。但是縱然到圓教等覺菩薩,只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有破,他還帶一品習氣,這叫做漏習未斷。漏習斷盡了,確實唯佛位才是真正叫漏盡。這一點諸位讀這段文你就曉得這個意思了,通常我們一般講漏盡通沒有講得這麼詳細。第一頁末後一行:
【問曰。若菩薩漏盡。云何復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皆由愛相續故有。譬如米雖得良田時澤。終不能生。諸聖人愛糠已脫故。雖有有漏業生因緣。不應得生。】
這是提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提出來相當有道理,聖凡的生緣是愛相續不斷,阿羅漢以上愛欲都斷盡了,他怎麼能到六道裡面來受生?諸位如果常常讀大經,佛在大經裡面給我們說,斷惑的這些聖人大慈大悲,留惑潤生,他不斷盡,他要留一點。為什麼?不留一點就不能到三界來受生,這叫乘願再來。他不是沒有能力斷,他有能力而不斷,為什麼不斷?就是要到三界來受生,來為三界六道苦難的眾生做增上緣,這是大慈大悲。此地是說大菩薩乘願再來,答覆裡面是說明這個,示現住在三界,第二頁第二行:
【答曰。先已說菩薩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
這是不退轉地。
【末後肉身盡。】
這就是業報身,業報身盡了。
【得法性生身。】
可見得人家確實是離開三界之內的生死輪迴。
【雖斷諸煩惱。有煩惱習因緣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這就是示現住三界。底下接著一個問題,阿羅漢煩惱盡了、習未盡,跟菩薩一樣,為什麼阿羅漢不生?阿羅漢沒有大慈大悲。第二頁倒數第四行:
【問曰。神通有何次第。】
底下就講神通,這裡說明神通次第,也是修學神通重要的順序。
【答曰。菩薩離五欲。得諸禪。】
修神通也不是個簡單事情。
【有慈悲故。為眾生取神通。現諸希有奇特之事。令眾生心清淨。何以故。若無希有事。不能令多眾生得度。】
底下說神通的修法。在這一段裡面,意思是可深可淺,如果深說,就像《金剛經》裡面須菩提尊者所讚歎的釋迦牟尼佛,稀有之事,把最上乘的道理融會在日常生活當中。但是這樣稀有之事普通人看不出來。普通人看什麼稀有?像孫悟空七十二變,我們看到非常稀有。實際上孫悟空七十二變那是神通之小者,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示現神通之大者,大神通我們見不到,小神通我們以為奇怪。正像小孩,玩猴把戲的時候他看到這個稀奇,很有趣味;你要叫他聽聽平劇、聽聽崑曲,他就打瞌睡了,他不懂。真正高級的藝術他不能夠領略,很淺顯的、粗俗的他能夠接受。像這些事情可以說佛在一代時教裡面處處示現,高級的是被那些有程度的這些大菩薩他們見到、他們讚歎。低級趣味者不是沒有,摩騰、竺法蘭到中國來的時候就示現神通,《高僧傳》裡面有記載,跟這些道士較量,他也能夠現身生到空中,身上出火、出水,示現這些神變,一般王宮大臣、老百姓看到非常稀有。這是佛法初傳到中國來,若不示現,大家覺得不稀奇,不尊重;要是常常示現又不稀奇了,所以必要的時候可以露一下,不必要的時候都藏起來。
這地方講也是示現一些小神通。在修法裡面說到,定中境界跟神通境界不相同,定中有許多境界,只有入定的人自己可以見到,其他人見不到;而神通的境界是可以叫別人看到,自己看到別人也看到,這是神通跟定境的不相同處。但是諸位曉得,神通是從定當中得來的。神變的事實,底下也討論這些事,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現在曉得有些魔術變現真正是不可思議,但是我們曉得魔術所變的是假的。佛菩薩神通所變現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問題在此地也討論,龍樹菩薩給我們解釋,都是實在的,聖人所作所為絕不是虛妄的。這個道理實在講我們很難懂,在古時候沒有能證入這個境界,只有信聖言量,聖人所說的,佛不妄語,諸菩薩大善知識都不妄語,不會欺騙我們。
可是在今天我們聽到這個話,拿現在話說是有科學的依據,現在科學家都曉得質與能可以互相轉變,物質可以變為能量、能量可以變為物質,這個道理現在科學家承認了,但是究竟怎麼個轉變法,現在還不曉得。有這個理論,佛菩薩的神變我們就可以相信,一定是質與能的轉變,他有能力把能量變為物質,隨心所欲,他也有能力把這個物質化為能量,我們現在做不到!科學家動腦筋用機械的方法來給它轉變,現在機械的能力只能將少數物質化為能量,還不能夠任意隨便什麼物質都把它化成能量,現在科學家還是做不到。能量變物質就更難,如果能量要能化成物質,隨心所欲的話,可以說我們物質的生活什麼也不缺乏了,要什麼有什麼。所以根據這個原理,我們愈是相信經典裡面所講,佛菩薩種種神變都是事實,尤其說得好的是一切法各個無定相,可見得無定相就是隨時可以轉變的。
下面說得很多,說賢聖種種神通的行相以及六通的次第。六通次第我們一般講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這是一般常說的順序。可是在修學裡面,順序不一定,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最容易得到的是天眼通,天眼通是最容易得,最難的是漏盡通。可是諸位要曉得,前面五通,天人有報得的五通,他不要修,你生到天上就有,他在果報上就有,所以叫報得,天人裡面有報得的、有修得的,不一樣。像這些事相、這些理論我們都應該要清楚。在第五頁末後的五行,有天眼通的修法,末後有佛示現他得神通的次第,就是在第五頁最後一行「復次」以下,這是說佛他六通三明獲得的次第。在第六頁第四行,末後「復次」以下是說明佛得神通業用之所以,佛為什麼示現得神通,他的作用又是什麼,在這一段講得很清楚。下面經文是細說,在第七頁最後一行:
經【欲知一切眾生意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個意思是在六通裡面講的他心通,我們要曉得別人他的意思、他的心思去向。為什麼要用他心通?度化眾生有他心通才能契機,契機度眾就容易了。在這裡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種種修學方法都結歸在『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是根本智。無量無邊的法門是後得智,讀了這麼多,應當要看出一點門道來。我們讀《華嚴經》裡面也說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無量無邊的功德全都從無著、無縛解脫心生出來的。我們可以講無著、無縛解脫心是能生,般若波羅蜜是所生,所以無量的法門、無量的功德,都是從這裡生的。你看看經,說來說去綱領就是一個,把握著綱領,你的修學就有成就。《楞嚴經》說,隨心應量,「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跟此地所講的,第九頁第六行:
【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一切法無來無去相。】
底下又說是:
【諸法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
跟《楞嚴經》那幾句話完全是一個意思。由此可知,經義都是相通的,言詞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都是說的一樁事情。所以我也常常勸同修們,經不懂千萬不要亂猜,用不著去思惟、用不著去思索,看多了、聽多了自然就懂得,那個懂得是正確的。你要是去研究、去找資料,所找到種種註解,還是隔一層,不能曉得它的真實義,真實義要靠悟,研究是得不到的。在第十面有幾句話是修行極則的至理,最重要的綱領,諸位要特別的記住。第十頁第一行當中:
【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
這是舉一個比丘做例子,比丘天天想著我的衣食怎麼辦?到哪裡去求?人家供養一點點,好好的把它藏起來,留著明年或者來年再用,這樣的比丘反而得不到供養,辛苦,生活很清苦。不貪求的,根本就無所謂的,他四事供養從來也沒有缺少過。這是從事上舉例。
【心亦如是。若分別取相。則不得實法。】
我們現在聽經是不是分別取相?是不是用分別心?是不是著法相?說一個般若波羅蜜,心裡真有個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什麼樣子?是長的是短的?是方的是圓的?是紅的是藍的?你們想想般若波羅蜜是什麼樣子?所以一分別、一著相,『不得實法』,真實法得不到!不但佛法不能分別,不可以用分別心,一切萬法都不可以用分別心。諸位要是不用分別心,一切萬法皆是佛法;你一用分別心,三藏十二分教都不是佛法。為什麼?佛法是實法,不實之法不是佛法,佛法講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無分別智才得來的,分別心得不來,所以這不得實法。
【不得實法故。不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這是講他心通,這一句是專指這一個問題的。底下幾句話說:
【若不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
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取相分別則不得實法,『不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這兩句話比什麼都要緊。「實法」就是經上常講諸法實相,實法就是諸法法性,實相也叫做法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不懂這個原則,真的不免盲修瞎鍊。十一面第三行:
【若人著無邊。】
『著』是著相,執著,佛經裡面常講的無量無邊,你著了『無邊』。
【取相戲論故。佛說是邪見。】
佛經裡面常講佛智慧無邊,你要是執著佛智慧無邊,你是著相了,你是戲論,佛說你的見解叫『邪見』。底下這個文還很長,諸位自己去看,這當中最重要的意思我給大家說說。一切萬法正智用事,諸法就是實相,什麼叫正智用事?正智是無分別智,在《般若》裡面叫觀照般若,《楞嚴經》裡面叫捨識用根,用根就是正智,用根就是觀照般若。正智所見無不是實相,所以叫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明心見性,就是淨土講的理一心不亂,也就是《華嚴》裡面講的四無礙法界,一樁事情,種種名說。要是分別心用事,全都是邪見,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可見得真心用事是事事皆真,妄心用事是事事皆妄。由此可知,境界相裡頭哪有真妄!真妄從哪裡區別?從自己的真心、妄心上區別。真心用事,真心是六根根性,不生不滅的心;妄心是心意識,是生滅的。我們講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念頭是生滅心,生滅心是妄心,而六根根性是不生不滅的心,這是真心。佛菩薩用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心管事;我們用心是真心跟妄心合起來用,而我們只認識妄心,不知道自己有真心,所以我們墮在迷妄的境界裡面,實在是冤枉!如果我們沒有真心,那情有可原,我們天天用真心,用了不曉得。你要曉得了,你就是佛菩薩;你不曉得,你叫做凡夫。你要是曉得,你叫正知正見,行為叫正行;不曉得,叫邪知邪見,行為叫邪行。破迷開悟,關鍵就在此地。
轉變這個關鍵,理論與方法說得最清楚的是《楞嚴經》,所以古人常講開智慧的《楞嚴》。我們讀了《楞嚴經》,有沒有開智慧?《楞嚴經》真正懂了,你就曉得什麼是真、什麼是妄,《楞嚴經》在理論上就是辨別真妄,《楞嚴經》的方法是捨妄用真。所以這部經在我們中國佛教裡頭,無論哪一宗、哪一派,沒有不讀《楞嚴》、沒有不講《楞嚴》的。《楞嚴經》變成大乘佛學共同科目,尤其是禪宗特別著重。我們今天讀《六祖壇經》,能夠有一點發明,在裡面嘗到一點味道,還是得力於《楞嚴》。要是沒有《楞嚴經》,《六祖壇經》的味道得不到!實在講《楞嚴經》是大乘經藏的一把鑰匙。這裡是佛給我們說正知跟邪見的分別。在這一頁的末後三行,在一切行門當中說一種厭行,厭是厭離,在十一面倒數第二行:
【佛為說厭行。】
實際上這個文要從前面一行看起,就是「厭生死長久」。這是敘說一個阿羅漢,有一段小故事,在佛法裡面稱之為公案,這個我們也把它略掉,結論的部分我們念念。在第十二頁第四行:
【厭患世間。即時得道。】
這一句是總結前面一段公案。下面說:
【復次。聞十方眾生無邊故。心生歡喜。受不殺戒。得無邊福德。以是因緣故。初發意菩薩。一切世間眾生皆應供養。何以故。為度無邊世界眾生故。功德亦無邊。有如是等益。故說無邊。】
這一段是說禮敬供養初發意菩薩,就是初發心的菩薩。真正初發心,諸位要曉得,不是隨隨便便的率爾發心,那個心俗話叫露水道心,沒有用的。看到經上講發大菩提心,我也馬上發個菩提心,不是從自己真心裡發出來的,也不是真想發這個心,看到別人說了,人云亦云,所以這個心是不堅牢、不踏實的。我們在大經裡面看到菩提心,阿羅漢沒有,辟支佛也沒有。菩提心從哪裡生出來的?從大悲心生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有沒有悲憫一切眾生的心?先有悲憫就是先有同情心,從同情心裡面再生起救度一切眾生之心,菩提心是這麼生起來的。
我們是見到佛菩薩,哪一個不想去巴結巴結;看到苦難的眾生躲得遠遠的,愈遠愈好,那與我不相干,這個菩提心怎麼能發得起來?換句話說,現在有許多人發的菩提心都是巴結佛菩薩的菩提心,學個幾天,看到那個菩薩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當然自己菩提心就煙消雲散,稱之為露水道心。苦難的眾生無量無邊,你要真正有同情心,你這個同情心就無有窮盡,這就是真正的福田,何況諸佛菩薩?那是已經做到,這是講初發心,什麼事還沒做,他確實是真菩提,不是假菩提。所以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這樣的人我們要敬重他,我們要供養他,我們要幫助他。
經上這樣說了,既然你恭敬供養有無量無邊的利益,你要是障礙他、破壞他,換句話說,你的罪報也是無量無邊。為什麼?因為這個障礙不是障礙他一個人。他一人將來能度多眾生,你障礙他,就是障礙多眾生失掉得度因緣,結罪是這個結法的。害一個人就有限,害許多人得度的因緣失掉了,這個罪過太大了!你要是幫助他、成就他,他能度無量無邊眾生,這個功德福德也是無量無邊。所以他不是從一人結罪、不是從一人得福,是從無量眾生邊得福,破壞是從無量眾生邊結罪,道理在此地。倒數第二行:
經【菩薩摩訶薩欲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這是指菩薩、大菩薩們,要想超過這些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你要『學般若波羅蜜』。《論》裡面一開端先辨別聲聞、辟支佛的智慧,辨別的文字很多,第一句是總說:
【以總相別相觀諸法實相。是聲聞智慧。】
底下:
【分別諸法智慧是別相,涅槃智慧是總相。】
向下這個文是廣說大小乘智慧的不同。十四頁的前面三行,這是給我們揀別菩薩與二乘智慧不同:
【如般若波羅蜜義品中說。菩薩智慧相。與聲聞智慧。是一智慧。】
『一智慧』是什麼?是根本智,是一不是二智慧。差別在哪裡?下面就說:
【但無方便。】
阿羅漢沒有方便。
【無大誓莊嚴。】
沒有大願。菩薩有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阿羅漢沒有誓願。
【無大慈大悲。不求一切佛法。不求一切種智知一切法。】
可見得他雖有智慧,他不正用,正用就是方便,阿羅漢確實是有這個智慧,用偏了,完全用到個人,自私自利;而菩薩所用的,他有智慧叫一切眾生都得到他智慧的功德。好像兩個人都有財富一樣,兩個人財富都相等的,一個人有財富,大家都享福,人人都享福,這就好比大乘;那一個有財富的,光是自己個人享福,別人來找他一毛不拔,這就是小乘,你看智慧的運用不相同。所以小乘人的智慧只有自己享受,不能成佛道,他沒有上進的心。根本智一得到,得到的淺,不能夠得到的深,深心,像諸佛如來甚深智慧他沒有。所以他的智慧是:
【但厭老病死。斷諸愛繫。直趣涅槃為異。】
他把他的智慧用來斷見思煩惱,安安穩穩住在第九定裡面,九次第定偏真涅槃,以為這就是圓滿、究竟了。哪裡曉得他的境界,佛在《楞嚴》上說,「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可見得不是真正的清淨,也不是圓滿的涅槃,這是大小乘智慧差別不一樣處。諸位要曉得,智慧要達到清淨圓滿是大乘菩薩,小乘人決定做不到。
器一定要用,愈用愈靈。譬如一個鐘錶,鐘錶要讓它天天走,機械才靈活才準確。如果你說這個東西好,很稀有、很難得,拿了之後把它收起來、藏起來,擺在那裡擺個幾年,裡面就生鏽,走也走不動,沒有作用了。阿羅漢就是如此,得了一點根本智,以為很稀奇、很了不起,煩惱破除之後他就不用了,這是叫笨阿羅漢、愚阿羅漢。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愚者難分識與根」,那個愚者就是指阿羅漢,阿羅漢是愚人,大乘佛法裡面的愚人。菩薩有智慧,全都派上用場。所以前面講佛智慧無量無邊。為什麼?他用,起作用就無量無邊,不用就有邊際了。諸位要學著有用,智慧要有用,福德要有用,我們身體也要有用。什麼作用?叫大家都享我們自己的福報,我有智慧,把智慧貢獻給大家;我有福報,這個福報讓大家共享,這就是佛菩薩,這樣你的智慧福德永遠用不盡。上面是校量,是引經來比較大小乘智慧的差別。經裡面有一句是講說法、說聽。十七頁最末後一句:
【舍利弗言。佛說二人得福無量。】
當然舍利弗聽釋迦牟尼佛講,世間有兩種人得福無量。哪兩種人?
【一心說者。一心聽者。】
諸位要記住『一心』。沒有一心,要是有說者、聽者,當然也得福,得福有限;如果是一心,那得福就無量。試問問我們能不能得無量福?能,說的人不一心,那是他的事情,他不一心我一心!我一心我就得福無量。你也上台來講經,你一心說經,底下都不一心聽經,他們得福有限,那個一心說的人得福無量。說的人不一心,聽的人一心,哪一個一心聽,哪一個得福無量。重要是在「一心」兩個字,我特別把這一句提出來告訴諸位,一心是清淨心,一心是無分別心,他得無量福那是理所當然。十九頁倒數第四行答裡面:
【本生經中說。】
這是引《本生經》中說,菩薩的大智慧其來有自。這段經裡面就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我們要求菩薩的大智慧,念念這段經文:
【菩薩智慧。於無量阿僧祇劫已來。合集眾智。於無量劫中無苦不行。無難不為。為求法故。赴火投巖。受剝皮苦出骨為筆。以血為墨。以皮為紙。書寫經法。如是等為法故。受無量苦。以智慧故。世世供養其師。視之如佛。一切所有經書悉皆誦讀解說。】
所念的這些句子不必一句一句講解,為什麼?諸位在經論當中常常能看到,這些事情都是說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的時候,他們的智慧是怎麼樣修來的。我們今天講稍稍吃一點苦頭都不肯,怎麼會有成就?實在說,我們是不幸中之大幸。何以說不幸?我們在讀書年齡的時候,父母師長沒有好好的督促我們,把我們大好的光陰空過了。所謂幸,現在還聽到正法,亡羊補牢還不算晚,比起那一生聞不到正法的,我們幸運多了。所以我是到處勸勉我們同修,你們家裡要有子女的,你要真正的愛護他,要培植他。不要看到小孩,我的兒女我應該怎麼疼愛他,將來長大了賺錢可以養活我,這種思想真的是阿羅漢的思想。應當以大乘觀念,我這個小孩將來長大了,救國家、救世界、救度一切眾生,要在世間成為偉大的領袖。各行各業都有領導地位,無論在哪一行是世界一流人物,為一切眾生造福。如果父母有這個念頭,師長對學生有這個念頭,教化就不一樣了,就不相同。從小一定要培養根本智。
小孩現在是國民教育九年,這個對於我們一般兒童來講是很大的利益。父母對於小孩九年教育當中,不要逼迫這個小孩,不要叫他爭取第一名、第二名,學校什麼榮譽一概不要。只要求你考試六十分就行了,年年升級就可以了。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叫他讀有用的書,鼓勵他,一年背一部書不難,二、三年級就可以開始,甚至於一年級就可以開始。背《三字經》、背《千家詩》、背《唐詩》,或者背《詩經》,第一年就完成。第二年背四書五經,如果對於佛學有興趣,像《楞嚴經》、《法華經》,小孩來背,半年就可以背一部。九年的國民教育用上七年把這些經籍統統都背誦了,他念初中畢業的時候,他國文程度大概與大學、博士班的那些老師可以比較比較。第一門學根本學問,有這一門學問做基礎,其他的學問他會樣樣都好。所以父母對兒女要愛護,希望他將來成為世界的人物,救度一切眾生,不一定要出家。從政也好,經商也好,從事於工業也好,無論從事哪一行那一業,都是世界上一流的人物。你去好好的培養,不是做不到,沒有做不到的!父母要是懶惰,自己喜歡打麻將、跳舞,天天玩,不管小孩,自己玩沒有幾天把小孩糟蹋掉了,可惜。所以希望同修能夠注意這一點,你就培無量的福報。
從小學來培養是最容易的,到中學培養就難了,為什麼?他邪知邪見多了,不肯聽你的。在小學的時候,這六年當中能夠背六部經論,他到初中的時候,你不要督促他,他自己有興趣了,還要別人管他?那時候你想叫他不讀,攔也攔不住,基礎奠下去了。所以教就是在童年,不是難事情。唐詩三百首一天背一首,一年就畢業了。今天大學文學院畢業的學生,幾個人能夠背得出五十首唐詩的?大概沒有,文學院畢業的學生比小學一年級學生都不如。一年級他能夠背《唐詩三百首》,第二年能夠背《四書》,這是真正的學問。給諸位說,這叫求根本智,這是修戒定慧,三學三慧的基礎是這樣奠定的。
我們這樣的年齡可以說非常不幸,我們不幸說老實話,並不是家裡不懂得、不知道,而是在抗戰期間天天逃難,跟日本人打了八年仗。我給諸位說,我差不多走了八個省,一個地方住得最久的也沒住過半年,就得要走路、要搬家,顛沛流離,沒有時間讀書。台灣三十多年來安居樂業,寶貴的光陰空過太可惜了,所以諸位你自己有兒女,你要發大心,你要把他看作佛菩薩,你要把他當佛菩薩看待,冀望他將來普度眾生,一心一意去栽培他。恭敬供養外面的菩薩,你不甘心;你家裡這個小菩薩你對他恭敬供養,你是甘心樂意了。我給大家說的都是千真萬確的話。在第二十一面,第七行以下是說「入音聲陀羅尼」。經文在二十頁倒數第三行:
經【欲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
什麼叫『陀羅尼』、什麼叫『門』,《論》裡頭都有解釋。舉出一個例子就是「入音聲陀羅尼」,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這裡面舉出一段修學的方法,我們要特別注意到。頂重要的幾句,二十一頁倒數第三行,最後兩個字開始:
【菩薩能如是觀眾生。】
這是前面所講的,自己必須要去看。
【雖復百千劫罵詈。不生瞋心。若百千劫稱讚。亦不歡喜。】
在一切音聲裡學個如如不動,這對我們修學任何一個法門,可以說是成功與否關鍵的所在。我們現在之所以不能成就,別人一讚歎就高興、得意忘形,別人批評幾句難過好幾天,這怎麼行?這不能成就!一定要做到人家批評、毀謗、侮辱,或者是稱讚,心裡都清清淨淨、如如不動,才能有成就,功德才能保持得住。二十二面第一行最後一句「復次」以下,是說明「名字入門陀羅尼」。
【復次。有陀羅尼。以是四十二字。攝一切語言名字。】
跟《華嚴經》裡面眾藝童子,《華嚴》字母,四十二個字母,跟這一段的意義是相通的。倒數第四行以下就是解釋住三昧門,先說聲聞三昧,然後再說大乘三昧,摩訶衍三昧就是大乘三昧。在二十五頁第五行解釋三昧門,什麼叫三昧,什麼叫三昧門。在二十六頁第六行第二個字「復次」以下,是說戒力定門,這一段也相當的重要。清淨戒是禪定門,戒能生定,定為慧門,戒定慧能斷煩惱,能至涅槃。雖然這些話是常說,這個地方說得特別的清楚。在第二十七頁第四行以下,這是辨別異同,就是什麼叫陀羅尼、什麼叫三昧,三昧與陀羅尼是同還是不同。辨別是一直到這一卷的終了,但是第一句是總綱:
【三昧但是心相應法。】
與心相應。而陀羅尼也是與心相應,亦與心不相應,可見得陀羅尼比三昧的意思要來得更精更深。先得三昧,後得陀羅尼,陀羅尼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文非常的清楚,二十七頁倒數第三行,這一開端諸位看看:
【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
由此可知,陀羅尼門比三昧門還要來得精深。末後一行第二句:
【能持菩薩二世無量功德。】
這個『二世』是指過去世,二世也就是生生世世無量的功德,這是講陀羅尼的功德。
【菩薩亦因之而度得至佛。】
由此可知,三昧可以到菩薩地,陀羅尼可以到如來地。所以小乘裡面有三昧、沒有陀羅尼,大乘裡面有三昧、也有陀羅尼。這一段是佛在《般若經》裡面教給我們,你要想成就三昧門、要想成就陀羅尼門,還是要學般若波羅蜜才能夠得到。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