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勢至念佛圓通章大意  (第二集)  1988/8  台灣台北中山堂  檔名:05-002-0002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昨天我們將「認識佛教」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因為學佛如果對於什麼叫佛教都沒能搞清楚,我們的修學必定有很多的障礙。今天要跟諸位介紹的是「認識淨土」。《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淨土五經之一,這一章經的經文不多,但是義理相當的豐富,不僅將念佛的理論,連境界、方法都非常扼要的為我們說出來。如果我們對於淨土沒有相當的認識,恐怕聽了也是耳邊風,很難接受。

  說到淨土法門,這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極力的提倡。到中國東晉時代,遠公大師根據《無量壽經》建立念佛共修的方式,這是中國淨土宗的開始。在當時《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還沒有翻譯過來,依據的僅是《無量壽經》,因此《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第一經。很可惜,這部經歷代弘揚的人很少,在中國是遠不如日本,這裡面原因很多。

  這一次我們有一些同修們發心將這個本子印了三千本,帶到此地跟大家結緣,這是《無量壽經》最新的一個本子,是民國初年夏蓮居居士會集的本子。大家看看前面的兩篇序文,對於淨土你會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正如梅光羲居士所說的,梅光羲老居士是台中李炳南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我們大家都聽說了,也有許多都認識的,是李炳南的老師,這位老居士早已經往生了。他在這本經的序文裡面說得非常詳細,他說現在修學淨土的人很多,但是對於淨土的理論不明瞭,因此他的信就不夠深。信都不深、不堅固,如果要叫他一門深入,不會被其他的法門、學說所誘惑,這個不容易。念佛念了好多年,聽別人說幾句,他心動了,就跟人家去了,可見得信不深,信心不堅固。所以叫他真正做到不動搖、一向專念,希望能夠達到一心不亂,得到念佛真實的效果,這是一樁相當難的事情。現象確實是這個樣子的。因此,我們要想把淨土法門普遍的弘揚,折服魔王外道,進一步使科學頭腦的這些人都能夠低首降心於淨土法門,這尤其是困難,幾乎是不可能。所以今天,尤其是在國外,你要是講一點禪,實在講,口頭禪而已,密更是騙人的。密不是不好,佛的密少了,什麼密多?妖魔鬼怪的密多了,妖密、鬼密、魔密、怪密很多,到處都是,這個當然有它的原因存在。

  淨土法門確實是無上甚深的微妙法門,可是到今天被一些盲目者把它看作消極、厭世、自了、送終的工具,這是非常可悲可哀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原因?追根究柢是我們佛弟子沒有認真的去讀大經,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沒有認真的去弘揚大經。由此可知,《無量壽經》對於我們修學淨土的重要性就太大了。

  我在今天跟諸位報告的是我自己修學的一點心得。這個法門實在是難,世尊一而再的給我們說「難信之法」。我自己在年輕的時候也曾經接觸過很多的宗教,但是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佛教,最排斥的是佛教,比較歡喜的是伊斯蘭教(回教),天主教、基督教我都下過功夫。為什麼對佛教這樣排斥?在大陸上沒有人講經,從來沒有聽到過人講經,只看到和尚念經,沒聽說過講經的,因此對佛教是一無所知,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就很大。

  對佛教開始研究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我到台灣之後認識他,跟他學哲學。他很慈悲,等於單獨為我一個人開一門課,我跟他學,上課是在他家裡,學生我一個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他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總結結歸在「佛經哲學」,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兩句話很中聽,於是我才曉得佛教裡面有這麼好的東西,這才開始跑寺廟。寺廟,台北市善導寺最大,常常到善導寺。善導寺有法師講經,裡面的經書也都可以借出來看,我跟他們的緣分算不錯,甚至《大藏經》我也能借回來看,這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畢竟還受了方先生的影響,把佛經當作哲學來研究。

  接觸到佛法之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這是很幸運的,我認識了章嘉大師,對於佛學統統是接受他老人家的指導,我們約定每個星期見一次面,這樣子三年,我佛學的根底是章嘉大師奠定的,一直到他老人家圓寂。圓寂之後,我在台北沒有老師了,隔一年就認識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我親近他十年。所以我學佛非常單純,在台灣最初學哲學,一個老師,學了佛,兩個老師,前後兩個老師十三年。但是早期學佛偏重在性相兩宗,對於念佛、淨土沒有在意。一直到認識李炳南老居士,他告訴我讀《印光大師文鈔》,我把《文鈔》看過一遍,看一遍有一點收穫,不反對淨土了,功夫只是如此。李老師一再勸修,當然不能違背老師,可是我並沒有認真的來修學淨土,可見得真是難信之法。

  什麼因緣我認真的接受淨土法門?我講《華嚴經》講了十七年,我在《華嚴經》上開悟了,悟了什麼?真正了解淨土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這才死心塌地的來修學。黃念祖居士的《大經解》(無量壽經的註解)提示了幾點,第一個,這部經是佛「稱性極談,如來正說」。大乘了義的經典都稱性,唯獨這個法門是稱性到了極處,唯有這個法門是如來正說。換句話說,千經萬論都是輔導淨土的,幫助我們入淨土,來接受這個法門。所以《華嚴》、《法華》都是我們大家公認的圓教一乘,是如來稱性之教,但是這兩部大經到最後的歸趣卻在淨土。

  蕅益大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以九天的時間給《彌陀經》寫了一部偉大的註解,《彌陀經要解》。近代印光大師對這部書的讚歎,他說,「就是阿彌陀佛再來,親自給《彌陀經》寫一部註解,也不能超過他」,這個讚歎真是讚歎到盡頭了。蕅益大師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我們不曉得,如果依照印光大師這個讚歎,他要不是佛再來的,至少也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的,絕對不是普通人。這部註解對於我們修學淨土是非常的重要。《要解》裡面雖然講的是《彌陀經》,實際上就是講的淨土法門,這個法門「絕待圓融,不可思議,《華嚴》奧藏(奧是深奧),《法華》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這幾句話把這部《彌陀經》真是讚到最高峰,超過了《華嚴》與《法華》。這些話在往年我也念了,因為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講經,最初就是學《彌陀經》,《要解》我花了三個月的時間,那個時候讀圓瑛法師的《講義》,所以這些言語我很熟悉,但是我並不能體會它真正的意義,體會到真正的意義是在講《華嚴》之後。

  我是民國六十年開始講《華嚴經》,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中斷過。《華嚴經》給我的啟示很多,我對於《華嚴經》也有很特殊的愛好,非常喜歡這部大經,從讀誦、宣講以來,真正認識了佛法。《華嚴》不但有非常圓滿的理論、精密的方法、不思議的境界,最難得的,到末後一章,它以善財童子、五十三位善知識將整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表演給我們看,這個很難得。就是這部經的理論方法如何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把《華嚴經》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生活,把《華嚴》變成我們處事待人接物,這是真正了不起,所以方東美先生對《華嚴經》真是無限的讚歎。他是以學術的立場,他認為全世界最好的哲學書就是《華嚴經》,所以他晚年在輔仁大學博士班開課就開「華嚴哲學」。

  這部經上給我們說出修行的方法,講了兩千多個法門,講得不少。《華嚴》裡面最主要的人物,第一位是普賢菩薩,普賢是華嚴長子,第二位是文殊菩薩,文殊是華嚴庶男。《華嚴經》以文殊為第二,普賢為第一,這裡面有很深表法的意義。文殊表「智」,普賢表「行」,我們就曉得它把「行」擺在第一,換句話說,《華嚴》重視實行、實踐,實踐必須要依智慧,以文殊智修普賢行。

  行門說了兩千多種,這裡面我們要注意到,文殊、普賢修什麼?我們要問這個,這是決定不能疏忽的。讀完《華嚴經》,這才一下覺悟了,原來文殊菩薩發願求生淨土,你說他修什麼?普賢菩薩更不必說了,「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原來他們兩個人都是以西方淨土為皈依。這樣使我們深深的反省,兩千多個法門他們選的是念佛法門,他們選擇的是求生西方淨土。我對這個啟示感覺到非常的驚奇,然後再細細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門道就看出來了。善財是文殊最得意的學生,善財修什麼法門?老師求生淨土,如果學生修別的法門,我想這個學生不是老師第一弟子,不是老師得意的學生,所以我知道善財童子就是修念佛求生淨土。你們仔細去讀五十三參就會發現,你要不仔細,囫圇吞棗這樣看過去,你看不出門道,你仔細去看,這門道就看出來了。

  五十三參裡面第一位善知識,德雲比丘,德雲比丘教給善財什麼?教給善財念佛法門。你看,第一個非常重要,俗話說「先入為主」,第一位善知識教他念佛法門。最後一位善知識,普賢菩薩,不僅教他念佛,教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個頭,一個尾,這就說明善財童子的修學,徹始徹終就是修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這是我自己對《華嚴經》十七年來的心得,我明白了,我才曉得淨土法門不可思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要拿《無量壽經》來對照一下,這個意思就更清楚了。

  在這個地方,我先要把《無量壽經》跟諸位做一個概略的介紹。《無量壽經》傳到中國來最早,東漢時候就傳來了,安世高有翻譯,可惜安世高的本子失傳了。從漢到宋朝一共有十二次的翻譯,所以一切經在中國翻譯最多的是《無量壽經》。現代我們在《大藏經》裡面能看到的只有五種本子,其餘七種譯本都失傳,但是歷史上有記載。這五種本子翻譯的內容出入很大,這也是《無量壽經》讀的人少、講的人少的原因之一。它出入太大,我們不曉得依哪個本子好。現在市面上流通比較多的,是曹魏康僧鎧所翻譯的本子。曹魏就是三國曹操的兒子曹丕建國稱魏,三國是魏蜀吳,就是三國時候魏國的人。康僧鎧是外國人,外國的法師。「康」是康居,康居國在現在中國新疆的北面,那個時候是一個國家。他的譯本比較完全一點,但是與其餘四種本子對照,它所漏掉的還不少。

  古大德把這五種本子仔細比較,發現不是翻譯的譯筆不同,而是所根據原來的梵文本不相同。於是就聯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無量壽經》不是講一次,不像其他的經典,佛一生當中只講過一次。《無量壽經》是佛陀在世的時候多次的宣講,因此梵文本子就有很多種。佛講這部經,每一次講的詳略不同,所以版本就不一樣。翻譯到中國來現存的這五種本子,古人的研究至少是根據三種不同的梵文本。這就說明這部經的重要,如果不重要,佛為什麼多次宣講?可以說我們在釋迦牟尼佛一生的歷史當中,佛講經從來沒有一部經講兩次的,唯獨《無量壽經》講這麼多次,看出它的重要性,它的確是佛度眾生的第一經。

  因此這就有會集的必要,就是把這五種原文本重新校對編輯。第一個做這個工作的人就是王龍舒居士,這是我們淨土宗的大德,《龍舒淨土文》就是他作的,是宋朝的進士。他中進士之後沒有做官,一生弘揚淨土、修淨土,他自己往生是站著走的。你看《龍舒淨土文》上現在還畫了一個像站在那個地方,那是立畫像,他往生是站著走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第一次會集的本子就是王龍舒居士,他是根據四個譯本,就是《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一部分他沒有見到。這一次的會集,後人非常讚歎,認為他這個本子比原譯本要好,因此流通非常的廣泛,印光大師也很讚歎,認為是很好的本子。以後《龍藏》收錄了,日本的《大正藏》也收錄。但是遺憾的,他漏了一個《大寶積經》,《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裡面有許多東西是其餘四種譯本裡頭沒有的,這是美中不足。

  到清朝乾隆年間,彭紹升居士,這也是我們淨土宗的大德,他的著述也很多,他對於王龍舒《大阿彌陀經》就不滿意,他有批評。於是他自己就利用康僧鎧的本子重新加以校正刪節,他有一個本子。這個本子很可惜,他只用一個本子,其餘四個本子沒有,就是康僧鎧翻譯的《無量壽經》的刪節本。當然文字比康僧鎧的本子是要流利通暢得多,我們讀起來很舒服,畢竟還是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有四種原本它沒有收在這裡面,這個本子在台灣我們能看得到。丁福保的《無量壽經箋註》就是用彭紹升的本子。還有,他自己又有一個著作,《無量壽經起信論》,這個在台灣有流通,《無量壽經起信論》就是彭際清居士作的(彭紹升就是彭際清);經文是他刪節康本。我們在台灣能夠看到這兩種本子,都是彭際清居士的節本。

  到了滿清中葉,咸豐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丈夫,咸豐年間有一位魏源居士,這位居士也非常了不起,他在晚年也是深深感覺到《無量壽經》沒有一個好的本子,他把五種原本都找到,他作了一個會集本,確實後後勝於前前,他這個會集本超過彭際清與王龍舒的。這個本子我想很多人沒有見過,因為魏源距離我們現在的年代近,經本的流通量不多,沒有收在藏經裡頭,很多人沒有見過。現在我們有這個本子,最近我們在翻印,印出來之後供養諸位同修。魏源的本子雖然很好,還是有美中不足,就是有些地方他把原譯的譯文改了,用他自己的意思把字改了,這個給後人一個把柄。

  於是民國初年夏蓮居老居士就發了一個心,閉關三年,全心全力的來會集這個本子。這個本子就是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這是近代的。夏蓮居居士在民國初年是中國佛學大家,在當時號稱「南梅北夏」,兩大佛教的大德,南面梅光羲,北面是夏蓮居。夏居士發心會集這個本子,避免前人所有的過失,所以這個本子出來之後,梅光羲寫了一篇序文,非常的讚歎,認為這個本子是《無量壽經》最圓滿的經本。經本集結完成之後,慈舟大師在濟南就用這個經本開講,梅光羲居士在中央廣播電台用這個本子廣播,這是序跋裡頭統統都有的,諸位都能看得到。

  這樣說起來,《無量壽經》除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五種原譯本,會集本有王日休的,有彭際清的,有魏源的,有夏蓮居的,《無量壽經》總共有九種不同的本子,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一般人不容易見到九種本子,所以我們這一次為了要弘揚淨土,把淨土教發揚光大,我最近編了一部《淨土五經讀本》,這部書就是把這九種《無量壽經》的本子統統都蒐集了。

  《無量壽經》有九種本子,《阿彌陀經》有三種本子。我們現在念的《阿彌陀經》是鳩摩羅什大師的本子,還有玄奘大師的本子,還有一個就是夏蓮居居士把鳩摩羅什的跟玄奘大師的這兩種本子會集,編成一個新的本子,所以《彌陀經》有三個本子。再加上《觀無量壽佛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往生論》,就是「五經一論」。後面還附帶《觀音勢至授記經》,這個也很重要。這是「淨土五經一論」最完整的經典,所有的本子統統蒐集到了,大家全部都能看到。

  淨土原本只有三經,五經從哪裡來的歷史要知道。魏源居士把《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一卷納入淨土三經,就變成「淨土四經」,所以淨土四經是魏源編的。印光大師又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加入四經的後面,就變成「淨土五經」,是這麼來的。

  五經的內容也得要清楚,《無量壽經》講西方極樂世界的緣起,西方極樂世界從哪來的?怎麼來的?怎麼建立的?緣起說得很清楚,歷史介紹得清楚,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概況做一個全盤詳細的介紹。你要想修西方淨土,你對於西方世界不能說是不知道,這個不可以的,一定要清楚明白,這在這部大經上,所以這部大經非常的重要。《彌陀經》是「勸信、勸願、勸行」,像蕅益大師《要解》是以「信願行」為《彌陀經》上的三資糧。《觀無量壽佛經》是講念佛法門的理論方法,以及九品因果,我們修什麼樣的因,到西方極樂世界證什麼樣的果。這是淨土三經。三經要合參,你對於西方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偏在一部都不行,你了解得不圓滿,你認識得不深刻,對於你的修學當然就會產生障礙,你給別人講當然就講不清楚,所以三經要合參。

  魏源居士將《普賢行願品》加到三經裡面成為淨土四經,非常有道理,這是大智慧,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出來的,為什麼?《普賢行願品》與《無量壽經》的關係太密切,幾乎是一部經。我們以《無量壽經》最新的會集本來說,在序分裡面表法,第一位是憍陳如尊者。在一切經裡面,上首比丘列憍陳如的不多,多半都是列舍利弗、目犍連。這部經上憍陳如擺在第一,他代表什麼意思?憍陳如尊者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第一個得度的,第一個開悟的,這就表示這部經是「第一得度的經」,與本經後文說,依照這部經修學是「如來第一弟子」相應。所以這部經是如來度眾生的第一法門,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接引盡虛空遍法界,也是這個列入第一法門,這個不得了!正是古人所講的「希有難逢」。

  表法裡面,接著憍陳如之後,舍利弗表「大智」,不是大智,不相信!這部經是難信之法,大智舍利弗。目犍連表「神通」,我們今天現代這個社會,喜歡神通的人很多,你們所接觸的雞毛蒜皮的小通算不得什麼。大目犍連的神通,還要念佛求生淨土,值得我們深深反省。迦葉尊者代表「宗門」,阿難尊者代表「教下」,宗門教下指歸淨土。阿難尊者是禪宗第二代祖師,迦葉傳到阿難,阿難在本經裡面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看看,禪宗的祖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中國永明延壽大師在禪宗裡頭大徹大悟,回過頭來專修淨土、專弘淨土,成為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徹悟禪師,你們看看《徹悟語錄》,現在收在《淨土十要》裡面,都是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大德回過頭來專修淨土。近代禪宗大德,虛雲老和尚,你看他最後的《開示錄》,他一百一十七歲所說的,弟子們給他記錄,這個《開示錄》裡幾乎百分之九十都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這些值得我們深深去反省。

  菩薩眾裡面代表的,第一位是普賢菩薩,一般人只曉得普賢菩薩是華嚴會上的上首,而不曉得他是密宗的祖師。密宗是龍樹菩薩傳下來的,龍樹菩薩開鐵塔見到金剛薩埵,就是金剛手菩薩,把密法傳給龍樹,龍樹傳下來的。金剛薩埵是什麼人?普賢菩薩的化身,所以密宗的祖師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擺在此地代表什麼?「密淨不二」,凡是修學密宗的,一定要求生西方淨土。文殊菩薩代表「禪淨不二」,學禪的也要以淨土為歸宿,菩薩在此地作代表。彌勒菩薩是當來下生佛,是本經的當機者之一,將來他要弘揚這個法門。賢劫千佛與過去諸佛同願同行,沒有一個不弘揚這個法門,沒有一尊佛不勸人求生淨土,這個不得了!我們又看到「賢護等十六正士」,是代表他方世界的菩薩到這個大會來做影響眾,說明他方世界也是讚歎這個法門,也是弘揚這個法門,可見得這個法門是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菩薩都在讚歎弘揚,這不是佛法的第一法門是什麼?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

  第三,經上說,「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又看到「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於是我們真正明白了,何況後面又看到四十八願願文裡面第三十二願,「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換句話說,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到的是金剛不壞身。剛才說金剛薩埵是誰?普賢菩薩,底下又有一願,就是三十六願,「教化一切有情,皆發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賢道」,這是我們在四十八願上看到。我們深深的覺悟了,原來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菩薩的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各個都是修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所以行門裡面,我們在《華嚴》上看到,普賢行第一,不修普賢行不能成無上正等正覺,原來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是修普賢行。我們現在搞明白了,西方極樂世界裡面沒有三途六道,也沒有二乘,純一菩薩世界,什麼菩薩?普賢菩薩。我們在清涼《大疏》裡面看到,普賢菩薩有「當位」的普賢,當位是等覺菩薩;有「位前」的普賢,那就是一切往生去的,三輩九品,從初發心的普賢菩薩到十地的普賢菩薩,這是位前的普賢;還有「位後」普賢,那是已經成佛了,再倒駕慈航退到菩薩位子上來,那叫「道後」普賢。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純粹普賢菩薩的世界,魏源居士把《普賢行願品》列入淨土三經之後,成為淨土四經,有道理,他要沒有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他不能這麼做法。他這一做,我們今天把事實真相也看清楚了,佩服得五體投地,魏源了不起。由此可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真是一成一切成就。

  在這裡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華嚴經》上所講的是華藏世界,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在十法界之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勸華藏會上所有這些一真法界的菩薩統統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們想想看這是什麼境界?如果西方世界不殊勝的話,難道還叫這些一真法界的菩薩去退轉?沒有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才真正體會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裡面的一真法界」,普賢菩薩這一勸,大家才會去。如果它不是一真裡面的一真,一真法界的菩薩有什麼理由求往生?何況一真法界裡面的等覺菩薩不知道有多少!這才恍然大悟,真是大徹大悟,知道這個法門不可思議。

  然後我們再看,像天台、賢首判教講成佛,佛有「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這三種佛都是「正等正覺」。以別教佛來說,這三種佛的最高位,別教初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等於圓教初住;別教的等覺菩薩只相當於圓教十行位的初行位菩薩;別教佛實際上只等於圓教第二行位的菩薩,所以他是正等正覺,他不是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你只不過成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還得要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不了圓教佛,這是《華嚴》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無論修哪一宗,無論修哪一個法門,要想成一尊佛,這個佛是講藏教佛,經上告訴我們要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怎麼算法?我們現在算不算?現在不算。從什麼時候算?從你把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盡,從這個時候算,也就是從小乘初果須陀洹算起,須陀洹以前不算。大乘圓教初信位的菩薩算,大乘圓教初信位菩薩斷惑等於小乘的須陀洹,從這個時候開始算,三大阿僧祇劫才成一個藏教佛。如果你還要想成一個通教佛、別教佛,那是《華嚴經》上講的「無量阿僧祇劫」。如果再想成圓教佛,那還得碰到普賢菩薩勸你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才明瞭,不管修哪一宗,修哪一個法門,修了無量劫繞個大圈子,最後到西方極樂世界來了。我們為什麼不現在就去?我們現在去,經過無量劫才看到從前老同修來了,「老同修,我都成佛了,你怎麼現在才來?」我們才曉得這個法門的殊勝,才曉得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才曉得這個法門是諸佛如來徹底悲心。我是《華嚴經》把我帶到淨土的,我真正相信,真正明白了,蕅益大師講的「《華嚴》奧藏」這四個字,我恍然大悟,我懂得蕅益大師這四個字真正的意思。

  再講《法華經》,《法華》是圓教經中之王,大乘的《華嚴》、《法華》都是經王。《法華經》我講過一遍,講得比較少,但是也很有心得。《法華經》上對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直指往生的開示,在「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佛明白的告訴我們,他說,如果佛滅度之後,「後五百歲中」,就跟《金剛經》上講的「後五百歲」是一樣的意思,後五百歲就是指末法時候,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五五百年以後,也就是佛滅度二千五百年以後。他說「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安樂世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後面還有很長的經文,諸位自己去看,這是法華會上明白的開示。

  《法華經》梵文原本現在世間還存在,這是很難得的事情。英國人曾經從梵文把《法華經》譯成英文,在「普門品」裡面有三句七首偈是現在中文本裡頭沒有的,這三句七首偈統統講西方極樂世界。民國初年呂碧城居士從英譯的《法華經》,把漏掉的這部分譯成中文,過去李老師在台中講《法華經》就把這一段加進去。這一段的原文三句是,「無盡意菩薩聞佛所說,心中欣悅,而說偈曰」,這三句文後面有七首偈,我在這裡念給諸位聽聽,第一首:

  【彼如是慈悲。一時當成佛。為世除憂患。我心實悅服。】

  『彼如是慈悲,一時當成佛』,彼就是指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這樣的慈悲,他將來一定會成佛。『為世除憂患』,為這個世界一切眾生消除憂患,『我心實悅服』,無盡意菩薩講,我心裡對他非常佩服,這是第一首偈的意思。第二首:

  【諸王彼為尊。功德富於礦。歷劫勤修行。證道最無上。】

  『諸王彼為尊』,這是舉比喻,一切國王裡面他第一,比喻「王」是法王,一切諸佛裡面他是第一,這是指觀世音菩薩、指阿彌陀佛。『功德富於礦』,礦是像金礦,這裡面藏的寶藏非常豐富,他說他的功德比寶藏還要來得豐富。『歷劫勤修行,證道最無上』,這首偈是讚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教主。第三首偈:

  【輔翼阿彌陀。勢立其左右。慧力能總持。禪定成無漏。】

  這是讚歎觀世音菩薩『輔翼阿彌陀』,他是阿彌陀佛的助手。『侍立其左右』,觀音勢至在阿彌陀佛的兩旁。『慧力能總持,禪定成無漏』,這是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定慧。第四首偈:

  【至尊阿彌陀。西方有淨土。彌陀撫眾生。是彼常居處。】

  這首偈是讚歎什麼?說觀世音菩薩住在哪裡?住在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觀世音菩薩常住的地方,這說得非常清楚。

  【彼國無女人。唯有諸佛子。身從幻化生。皆坐淨蓮蒂。】

  第五首跟四十八願的願文完全相應,『彼國無女人』,這是四十八願裡面第二十二願。『唯有諸佛子』,這是四十八願裡面第二十願,就是凡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經文上說,四十八願裡面講,統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一願我們要重視它,為什麼?「阿惟越致菩薩」,李老師對這部經做了個眉註,他註解說「七地以上」。我們明明是博地凡夫,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變成七地以上的菩薩,這個不可思議,實在是難信之法。所以教下的法師大德往往對這個不相信,不能承認,認為什麼?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都是以凡情測之。

  阿彌陀佛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經上說得很好,「西方極樂世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等覺菩薩都好比是「隔羅看月」,羅是羅網,隔一層紗看月亮,看得不很清楚。因此,除非對這個教真正透徹,像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沒有問題,他對於教真正透徹了,他沒有懷疑,他相信。如果研教對於教沒有透徹,他那個懷疑、不相信是應該的,如果他也相信,釋迦牟尼佛說「難信之法」就說不過去了,都相信了,怎麼叫難信?實在難信,這個法門易行,難信易行。

  我印這部書,特別把倓虛老法師的《念佛論》印在後面,倓老法師在佛七當中的開示,大光法師筆記,諸位好好的去看看,他把淨土簡單扼要的為我們介紹出來。倓老法師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師,他是念佛求生淨土的。天台宗求生淨土可以說智者大師開頭的,智者大師就是求生西方淨土,所以以後天台宗歷代的祖師求生淨土的人很多。倓老法師說他一生當中見到真正往生的,預知時至,臨終沒有害病,曉得哪一天走,什麼時辰走,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他一生當中看到二十多個人,聽說的那就不計其數了。親眼看到的,《念佛論》後面舉了三個人,一位是修無師,一位是鄭錫賓居士,還有一位青島湛山寺念佛會的張太太。他舉三個人,一位是出家的法師,一位是在家男居士,一位是在家女居士,這三個人往生瀟灑得不得了!親眼見的舉出來給我們做證據,我們學佛應當拿他做榜樣。

  修無師是一位苦惱的出家人,因為沒有念過書,沒有知識,出家之後在常住都是做苦工,修苦行。聽說念佛好,他就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年他得一點受用,法喜充滿。長春極樂寺開戒的時候,極樂寺是倓老法師建立的,請諦閑老和尚做得戒和尚,倓老是那裡的住持,定西法師是當家師。因為傳戒需要人幫忙,修無師就來了,來討一份工作,知客師就介紹去見當家師,見老和尚倓老法師。定西法師就問:你能做什麼?他說:我願意在戒期當中照顧病人,來伺候病人。很好,這個樣子就留下來。

  過了沒有幾天,他就向老和尚告假,他說他要走了。倓老法師性情很好,很溫和,定西法師有脾氣,定西法師馬上就罵他,他說:你這個出家人怎麼一點恆心都沒有?我們戒期也不過是兩個月,你既然發心,總得戒期圓滿之後才走,怎麼來了沒幾天就想走?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兩位老和尚一聽就呆了,這個不能阻撓了。定西法師就說:你哪一天去?他就告訴他:不出十天。請老和尚慈悲,給他預備一間房間,預備幾百斤劈材,準備火化。他曉得他要走,他就回到寮房去了。

  到第二天,他又來了。老和尚問:怎麼樣?他告訴老和尚:我今天就要走了,準備都不來及了,請你派幾個人送送我好吧?當然大家很歡喜。廟後面趕緊給他打掃一個房間,臨時搭一個鋪,他老人家盤腿打坐,有幾個人念佛送他。送他的人就說:修無法師,你今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前往生的人都要留首偈子、做幾句詩給我們作紀念,您老人家也應該給我們做個紀念。修無師說:我不認識字,我不會作偈,我也不會作詩,但是我有一句話告訴大家,「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大家聽了這句話覺得很踏實。幫他念佛念不到十五分鐘,他就坐化。他的屍體經過幾天,身上一點味道都沒有。諦閑法師來的時候見到,讚歎不已。這是位出家人預知時至,真正往生。倓老法師做住持,定西老法師做當家,親眼看到的,他舉出這個例子。

  第二位,鄭錫賓居士,是皈依倓虛老法師,是倓老法師的在家弟子,他從前做生意,以後知道念佛好,他生意不做了,專門去念佛。他學會講《彌陀經》,到處跟人家講《阿彌陀經》,勸人家念佛。他的弟弟很反對,認為學佛迷了,連事業都不要,天天去講經去了。這一天講經講完之後,大家都散掉了,還有幾位老朋友,他就告訴這幾位朋友,他說:我要走了,請你們替我租個房子。這幾位同修聽了,說:你要走了還租房子幹什麼?他說: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怕死在人家家裡不方便,你們給我租個房子。這些老朋友聽到:你真的能往生,我們沒有忌諱,你到我家來。大家爭著要他到家裡來往生,他就到朋友家裡去了。

  去了之後,也是房間稍微整理弄乾淨,他自己洗了澡,換了衣服,也是盤腿坐在床上,幾個朋友送他。這幾個朋友們就問他,也是要他往生的時候留一首詩,留幾個偈子作紀念,他就說:不必了,你看我這個樣子就是很好的紀念。也是念不到十五分鐘就走了,痛快瀟灑,《彌陀經》講完就走了。他的弟弟看到哥哥這個樣子,相信了,弟弟也認真念佛,三年以後也預知時至往生,不過往生的時候害了一點小病,沒有他哥哥那麼痛快。真的,不是假的!

  這個法門,我給諸位說,「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淨土三經,或者現在加上去,淨土五經。三經跟大家介紹了,五經,《普賢行願品》,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一個不修普賢大願的。印光法師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列為淨土五經,有道理。《圓通章》簡單扼要,有理論、有境界、有方法,我們只要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這一生決定成就。

  這首偈子,「唯有諸佛子,身從幻化生,皆坐淨蓮蒂」,就是蓮花化生,與四十八願第二十四願完全相應。第六首:

  【至尊阿彌陀。寶座蓮華上。花中放光明。照耀最無量。】

  第七首:

  【讚彼功德藏。三界無能比。彼為宇宙師。我輩速依倚。】

  就是我們應該要依靠他。呂居士說這七首偈子統統是讚揚淨土,說明觀世音萻薩的居處及來歷尤見完善,且為蓮宗有力的證明,不亞於《華嚴‧普賢行願品》。蕅益大師說,這個法門是「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這八個字的意思我們才真正懂得,才認識淨土法門無比的殊勝。

  前面也跟諸位略略的提過,《無量壽經》在中國的弘揚遠不如日本,日本在隋唐時候派了大批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多半都是出家人,到中國來學佛法。他們最嚮往的老師是善導大師,所以淨土宗就傳到日本去了。日本很多淨土宗的寺廟叫善導寺,台北的善導寺是日本人建的,紀念善導大師,一看到善導寺就是淨土宗。日本人對於《無量壽經》的研究註疏,成就超過我們。

  我們《無量壽經》古代的註解只有兩種,一種是隋朝慧遠法師的,不是東晉的初祖,隋朝慧遠法師在佛教史裡面稱為「小慧遠」,《無量壽經義疏》,他是用康僧鎧的本子註解的,這個本子在台灣有流通。第二種是唐朝吉藏大師的,也叫《無量壽經義疏》,註得比慧遠大師的簡單,只有一卷。中國古人對《無量壽經》的註解只有兩種。高麗,就是韓國人,也是在唐朝,元曉師有個《無量壽經》的註解《無量壽經宗要》在中國流通,藏經裡面可以看得到。藏經裡面,兩種是中國法師,兩種是韓國法師,只有四個註解,這也是《無量壽經》不能普遍流通的因素。經本因為譯文的出入太大,不曉得依靠哪個本子,註解太少,所以遠不如《彌陀經》流通得普遍。但是《彌陀經》太簡單,並不完備,所以單單依靠《彌陀經》要想說服現代人,要想叫這些滿腦袋科學的頭腦,叫他死心塌地來念佛求生淨土,不可能。所以要想淨土法門普遍弘揚一定要弘揚大經、深入大經。

  大經近代的註解,從清朝算起,彭際清的《無量壽經起信論》、丁福保居士的《無量壽經箋註》。清朝光緒年間,王耕心有《佛說摩訶阿彌陀經衷論》。這個註解見到的人很少,我最近到大陸才看到這本書。換句話說,從唐到清所有《無量壽經》的註解,我們統統蒐集到了,一樣也不缺。註解得最完整的可以說是黃念祖老居士,他是梅光羲的外甥,夏蓮居的學生,他親近夏老師二十年,親自聽夏老師講《無量壽經》很多遍,他寫了一部非常詳細的註解,這個註解可以說是《無量壽經》大辭典。我去年得到這個原稿,現在整理把它印出來。這個對於淨土法門,對於淨土的弘揚,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殊勝因緣,希望我們共同來努力。

  日本唐朝時代的道隱法師也有《無量壽經》的註解,他說「五濁惡世」,說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我們現在比唐朝濁惡得多,不知道加多少倍,唐朝時候就有這個感觸,「造惡之時,其難非一」。這些話我們今天看起來,看看現代的社會,中國、外國普遍在造業,尤其明顯的,將自然生態破壞,所以惹來現在連氣候都不正常。科學家不講因果報應,佛法講,佛法講境隨心轉,環境隨著人心轉,人心向善,風調雨順;人心造惡,天災人禍樣樣都來了,這是因果報應。可惜現在世間人不相信,為什麼不相信?弘揚佛法的人太少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發心、要努力。出家同修弘法是我們的責任,在家同修也應當把弘法利生的擔子挑起來,不要說在家人不能講經,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是在家人,在台灣講了四十多年;高向如老居士,在家人,在泰國也是長年講經;馮公夏老居士在加拿大,現在還天天講《楞嚴經》,都是居士們在講經;美國紐約沈家楨居士,都是經常在講經說法的,所以居士大德也要發菩提心弘法利生。

  「特此一門,至圓極頓」,這是講淨土法門圓極、頓極,它是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為什麼?《華嚴》、《法華》最後還要歸到淨土才能圓滿。善財童子一生成佛,肉身成佛的,沒有等到第二生,善財童子怎麼成佛的?跟著普賢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的。他要是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他頂多只成一個等覺菩薩,成不了佛。到西方極樂是成無上正等正覺,西方世界的殊勝沒有法子說得盡。

  這個法門的修學,我再告訴諸位,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我們依哪個法?我們要依四十八願,為什麼?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轉述給我們,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因此修淨土要以四十八願做最根本的依據,也就是說一切經、一切菩薩所造的論述,如果與四十八願相牴觸,我們一律不相信,我們依法不依人。諸佛所說的必定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相應,要不相應,我們都不信,我們不要接受。為什麼佛說法有的時候也不完全相應?諸位要曉得,佛應機說法,我們要曉得佛的苦心,佛的意思決定沒有違背四十八願,可能在言辭上有一些善巧,這是你要很仔細去研究才能發現,才能明瞭,諸佛菩薩說法決定不違背四十八願。因此四十八願是我們最重要的依據,我們對四十八願要熟,對四十八願要清楚明白。如果下一次有因緣,四十八願要詳細講一遍,一天兩個小時大概要一個星期,單單講《無量壽經》四十八願這一章。你才曉得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圓極、頓極,一乘之一乘,了義之了義。

  它最殊勝的地方是它簡單容易、直捷穩當,所以「出世成佛之正說偏在此經」。世尊一代所說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也是歸到這部經。所以他說好比「眾水歸於大海」,中國所有的河流都是流向大海,把河流比喻作一切經、佛所說的一切法,把大海比喻淨土法門,比喻《無量壽經》,統統歸到這個地方來。尤其是難得的,他說「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華嚴之典」,《華嚴經》的興起,「一大事因緣以成法華之教」,這是兩大經王。「唯為此法之由序」,這句話說得我們乍聽起來好像太過分一點,這個意思是說什麼?《華嚴經》、《法華經》這樣兩部大經,也只不過是《無量壽經》的序分而已。這兩部大經把你引入《無量壽經》,把你引入淨土法門。本經確實是「一大藏教之指歸」,「華嚴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是一個證明。

  這句話乍聽起來好像過分,實際我自己的體會跟他講的完全一樣,因為我相信這個法門就是靠《華嚴》、《法華》引導的,我要沒有這十七年講《華嚴經》、講《法華經》,我恐怕對這個法門還不敢相信,這麼多年確實是從《華嚴》、《法華》入淨土的。老師的勸勉,我都沒有在意。因此,我對於《華嚴經》非常的感激,如果沒有這部《華嚴經》,我這一生這個法門必定錯過了。認識清楚了,信心堅定,願力堅固了,自己真的有把握,我這一生決定往生淨土,一絲毫都不懷疑,我這個身在娑婆世界是最後身,下一次來是乘願再來。這是得力於《華嚴經》,所以我對《華嚴經》非常的感激,一直講《華嚴》也就是這個原因。

  我在此地把我自己這個經歷奉獻給諸位。從今以後,無論是在國內、在國外,人家請我講經,我是專講淨土五經一論,其他的經我一概都不講,為什麼?我年歲大了,不能再錯了。我講淨土五經一論,對我自己有利益,對大家也有最殊勝的利益。我今天把佛法介紹、推薦給你們,我介紹佛法是第一佛法,其他經論,第二、第三。第一的你們不接受,你們要學第二、第三,第二、第三的法師很多,你們跟他們去學去,我只是把最好的東西介紹給你們,我不騙你們,我覺得我很對得起大家。如果說我拿到第一,把第二、第三的告訴你,我對不起你。我今天也是和盤托出,這個法門的殊勝決不是我能夠說得出的。經上說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來讚歎、來說明淨土法門,說上一劫、二劫、三劫,無量劫也說不盡,何況由我們!這些話是真實的,絕對不是讚歎的話,句句是實在的。

  今天我把「認識淨土」跟諸位介紹到此地,明天一會我們要介紹《楞嚴經》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圓通章》的殊勝,言簡意賅,教我們一生成無上菩提,正如同大勢至菩薩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就是一門深入,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們現在念這句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修什麼法門?還是一句阿彌陀佛成無上菩提,我決定不換第二個法門。我在這個世界學《無量壽經》,到西方極樂世界我還學這部經。「法門無量誓願學」,你不學了?我告訴諸位,不學了,我一門夠了,為什麼?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叫你成無上道。我們有這個堅定的信心決定不改,你這一生決定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