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網路學院座談會—定課不要多,散課多多益善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五集)  2023/5/19  華藏淨宗學會  檔名:WD21-141-0015

  同學:第一百七十八個問題,學生有一位佛友,學佛很精進,大概七、八年前就開始日中一食。後來身體嚴重貧血,缺少很多種微量元素,她兒子給我們打電話,讓我們勸勸她,每天能夠按時吃三頓飯,如果再不好好吃飯,很可能連命都沒有了。學生聽到這種情況,心情很複雜。我們在家居士應該怎樣兼顧學佛和世間的事情?恭請尊敬的院長大和尚慈悲開示。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也是我們佛門當中四眾弟子長期以來都有這個問題。發願日中一食,這個很好。佛陀當年在世,就是日中一食。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他年輕的時候到台中跟隨李老師學經教,李老師也是日中一食,我們老和尚當時年輕也學日中一食。我們老和尚給老師報告,他也學老師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李老師一天吃一餐一個饅頭,我們老和尚他要兩個饅頭,同樣是日中一食。李老師就問他,你身體有沒有什麼問題?你這樣跟著我一天吃一餐,有沒有問題?精神體力有沒有什麼影響?我們老和尚說沒有影響,精神也很好。那個時候還年輕,體力還可以。李老師就講,這樣很好,你就持續下去。因為日中一食,省很多事情,不麻煩人,這個很好。李老師問他這個話,當然意思也就是說日中一食,你要像我一樣,身體沒有問題才可以。李老師當時還要上課,還要到孔子的奉祀官府,他在大陸擔任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歷朝歷代,從漢朝之後,都給孔子的後代封一個爵位,到了明清就是叫衍聖公。孔德成先生他是最後一個衍聖公,後來到民國就改成奉祀官。奉祀官是總統府的特任官,等於是公務員。李老師在奉祀官府上班,李老師山東人,孔子的家鄉是曲阜,在那裡就擔任這個職位。抗戰遷到重慶去,後來又隨著國民政府遷到台灣來,他一生在奉祀官府上班。

  到台灣他每天還要去奉祀官府,那個時候他的長官就是孔德成先生。孔德成先生是最後一任衍聖公,也是第一任的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是孔子七十七代的嫡孫,就嫡長孫。就每一代的長孫,這叫嫡長孫。所以他工作很忙,還要上課,還要講經,還要到中興大學去教醫學,因為李老師也是中醫,還要幫人家看病。所以他的事情很多、很忙,但是他一天吃一餐,他工作量並沒有減少,精神很好。這個事情,過去我們淨老和尚在講習當中也常常講,他說我們人能量消耗大部分、百分之九十都是消耗在妄念上,真正用在工作等等的,這些頂多百分之十。所以如果妄念多,我們心不清淨,消耗的精神體力就多。老和尚也常常用比喻,好像你這部車子是很耗油的車,這個車很耗油的,有的車子它很省油的,它加一點點就可以跑很久,跑很長的路,那不一樣。我們人的身體就像車子一樣,如果我們自己妄念多,消耗的能量就一定相對的要多,你的補充就一定要足夠,不足夠,你身體就出狀況,長期下來,當然身體就不好。所以我們要衡量我們自己的情況,如果我們心清淨,的確一天吃一餐,像李老師他吃一餐,工作量還那麼大,那要相當的功夫,不是一般人。

  所以,這位同學問的,這位同修日中一食七、八年,身體有嚴重的貧血。這個的確要建議她,你要補充,不要勉強。或者可以勸她,妳吃早餐,妳晚餐不要吃,就是像古代叢林,早齋跟午齋。古代叢林,晚上有吃叫藥石,就是你身體的確需要,你要補充營養,那個晚餐當藥吃叫做藥石,在古代叢林當藥石。所以要衡量自己身體的情況,這個不能勉強。還是勸她就吃個兩餐,如果真正有需要,可能有必要吃到三餐,要斟酌情況,這可以給她一個建議。另外,平常你比如說吃三餐,或者吃兩餐,妳要日中一食,也可以建議她受八關齋戒。八關齋戒,你要一個月兩天的,或者一天,或者有六齋日,或者《地藏經》講的十齋日(這個都算農曆的),齋日的時候在佛前自己受八關齋戒,這一天你吃一餐,其他你吃兩餐或者三餐,這樣調整一下。七、八年每一天都日中一食,如果身體沒有問題,當然可以繼續,可以持續下去;身體出狀況,那就不能勉強了,這個要好好的勸她。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我們一定要懂得活學活用,不能死在這個戒條之下。

  戒律它有開遮持犯,這個我們一定要明白。八關齋戒,也就是佛給在家居士定的,出家人也可以受八關齋戒,弘一大師在《演講錄》也講到這方面。出家人受八關齋戒叫增益戒,在家人受八關齋戒過一天出家人的生活。你可以選擇你的假日、假期,放假的時候沒有很多工作來持這個八關齋戒,或者你要照農曆的初一、十五,六齋日、十齋日,也可以,這個自己都可以來調整。所以要持日中一食,我建議受八關齋戒,因為八關齋戒的時間是二十四小時,二十四小時時間到了就自動解除了,你要再持這個戒還要重新受,天天持要天天受,它每次的時效就是二十四個小時。我是建議勸這位同修,可以考慮採用這樣的方式,看哪種方式適合她,最重要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如果因為這樣身體搞壞了,也會讓一些沒有學佛的人看到了,對佛教就失去信心了。看到某某人,你看學佛學成那個樣子,對家人、對社會大眾,都不是一個很好的影響,都是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這一點,我們要明白。好,以上這個建議,提供參考。下面一題。

  同學:第一百七十九個問題,弟子結緣過地藏菩薩和阿彌陀佛的佛像,因這幾年工作頻繁變動,住房地址也經常變動,家人也不准我拜佛掛像,所以一直收起來放在書櫃裡,感覺放著挺可惜的。這種情況是否可以送去附近有神的廟裡,讓有緣的人去禮拜供奉?

  悟道法師:這是可以的。自己不能供,跟別人結緣,那是可以的。看看附近的寺廟,有可以接受的,就可以給大眾來結緣。像我們台灣有一些土地廟也有供地藏菩薩,因為土地神,《地藏經》講堅牢地神,堅牢地神是總管娑婆世界所有的地神,堅牢地神又是護持地藏菩薩。所以這個可以,可以拿到附近的神廟,有緣人去禮拜供奉,這個很好,可以這麼做。好,下面一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個問題,學生從今年上元節開始參加院長主持的百七三時繫念法事,並為父親填寫了雲端往生蓮位,因不能親自前往法會現場,學生把父親的雲端牌位用手機拍下來,在參加法會時放在家裡佛堂前,法會結束後再從手機裡刪除。這樣做是否如法?

  悟道法師:可以的,這是可以,沒有問題。你參加法會的時候,就是觀想父親這個牌位,請他來參加誦經念佛,發願求生淨土,這個是可以的。法會做圓滿了再刪除,就好像我們把牌位化了一樣,所以這個是可以的,沒有問題。好,下面一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一個問題,《地藏經》中,婆羅門女救度母親得脫地獄,地獄眾生也一起得度,請問這是什麼因緣?請院長慈悲開示。

  悟道法師:這個因緣,就是有緣。地獄的眾生,也是因為婆羅門女的母親墮到地獄,婆羅門女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救度母親脫離地獄,跟她母親墮在同一個地獄的這些眾生也沾光了,也得度了。因為婆羅門女她發願,也跟她的願力有關係,所以她這個願廣大,就好像我們人心量愈大,度的眾生就愈多,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另外一方面,就是這些地獄眾生也是跟婆羅門女的母親有這個緣分,所以當時都是墮在同一個地獄裡面,婆羅門女的母親她得到超度了,這些人統統沾光了,也一起得度了,是這個因緣。就是這些地獄眾生,跟婆羅門女的母親有這個因緣,婆羅門女發這個願,他們都沾光了,他們都得到好處。所以我們凡是做法會超度,我們都會寫一切眾生,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得度,也會幫助其他的人得度,這個跟願力有關係,還有因緣有關係,這兩方面。一個就是跟他有這個緣,有這個緣也就是說能接受,那就得度了。沒有緣,就是不能接受,那就幫不上忙。有緣就能度,所謂「佛度有緣人」,這個都是有因緣的。好,這一條就回答到這裡。下面一條。

  同學:第一百八十二個問題。在生活中,別人不認同自己的想法、看法的時候,學生就會很在意,請問院長如何解決這個執著的習氣毛病?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也是人之常情,因為我們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總是希望別人認同我們,同意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看法,這個是我們一般人都有這樣的習氣。但是我們學佛的人,總是要懂得尊重別人的想法看法,總不能都是要求別人你要認同我的想法、我的看法,彼此應當互相尊重。因為我們凡夫,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看法也不一定對。所以佛在《四十二章經》給我們開示,「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就是你還沒有證阿羅漢果之前還是凡夫,你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都是對的,不一定。所以佛才講「慎勿信汝意」,你不要一直都認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都是對的,不一定對。我們佛弟子總要依三寶,三寶,佛不在世了,以法為中心,就是經典。自己的想法、看法跟經典一樣不一樣?佛菩薩、聖賢的經典相不相應?以這個為標準,不能以自己的想法、看法。自己的想法、看法有時候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總是要依照經典來對照,所謂皈依法,就是依照經典做為一個標準。要改變這個習氣,就是要常常想到《四十二章經》佛的開示:「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我們提出我們的想法、看法,不要要求別人你就一定要認同,我們總是要謙虛一點,就是給你做參考。我這個想法、看法也不一定對,提供給你參考。別人他接受不接受,我們也就不要放在心上。他接受,認同我們的想法、看法,很好;不認同我們的想法、看法,也很好。常常用這樣的一個心態,你這個習氣就能夠轉變過來,就可以改過來了,你就不會在乎說他不認同你的想法、看法。我們給人家提供意見,就是提供你參考,你覺得你能接受,你覺得合理,那你採納;如果你覺得不合理,不能接受,那你就不要採納就好,我們也不要放在心上,這樣就好。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三個問題,學生請教院長,隨喜功德是他人做了善事後,我們隨喜他善事善行功德,隨喜讚歎也是隨時都可以讚歎的嗎?

  悟道法師:隨喜功德,別人做善事,我們隨喜他的善事善行,是隨時可以讚歎。這個問題,關鍵就是說他是做了真正的善事,你才能隨喜讚歎,如果他做了不是真正的善事,也不能隨喜讚歎。因為《了凡四訓》講,善有真有假、有大有小、有陰有陽、有端有曲、有偏有正、有難有易,講了八對。在《了凡四訓.積善之方》講到八對,我們看到《了凡四訓》才知道,我們要做善事還要學習,不然往往我們不認識什麼是真正的善事。這個要學習,多看看《了凡四訓.積善之方》,我們知道善的一個標準。認識之後,看到別人他符合這個善的標準,當然我們要隨喜、要讚歎。如果他造的善事不是真的,他另有目的的,不是真善,這個就學善財童子有禮敬沒有讚歎,這樣就好了。我們對他還是很尊敬,有禮貌,但是不讚歎,也不去批評,你只要不讚歎就好了。所以真正的善事,當然可以隨時隨地的讚歎,因為鼓勵大家做好事,縱然他是惡人,他做一點點真正的好事,我們也要讚歎,不能因為他做很多壞事,他做好事,我們就不認同他的好事,這個也不對。所以過去我們淨老和尚也常常教我們,惡人他做一點點善事我們都讚歎,他造惡業了都不講,久而久之,他自己會反省,我做一點點好事人家都這麼讚歎,我做那麼多壞事人家都沒有說,時間久了他自己就反省了。所以我們依據老和尚教我們這個態度來隨喜讚歎這樣就好。凡是什麼人他做的是真正的好事,我們都可以隨喜讚歎,縱然是惡人做好事,我們也要讚歎要隨喜。現在關鍵就是要認識那是真正的好事,如果不是真正好事,讚歎,他做錯了,我們也讚歎錯了,那就不對了。這些也是要學習的,學習認識什麼是善。《了凡四訓.積善之方》講得很清楚,我們要多看看,多深入去理解,就知道怎麼來隨喜讚歎了。好,下面一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四個問題,有一位一百零四歲老居士往生的事例,老居士念佛幾十年,將全家五代人都感化信佛了,自己一百零四歲身無病苦,往生非常祥和,十二個小時助念後,她的皮膚光瑩潔白,沒有老年斑,但是在念佛的功夫上,沒有能預知時至。弟子請教,為何念佛念了幾十年,還沒能念到預知時至?要怎樣才能積極準備將來念佛念到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這位老居士往生的事例,一百零四歲真的不容易,老居士念佛幾十年了,將全家五代人都感化信佛了,真的她是一個很好念佛人的榜樣,能夠感化一家人。她一百零四歲身無病苦,往生很祥和,這個是瑞相。十二小時助念,皮膚光瑩潔白,這個也是瑞相。你這個問題是說她念佛功夫上還沒有能預知時至,為什麼念了幾十年,她往生有這麼好的瑞相,沒有能夠預知時至?這個問題重點在這裡,就是念了幾十年,往生瑞相也很好,身無病苦,為什麼沒有能夠預知時至?要怎樣才能積極準備將來念佛念到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這個問題當中也有兩方面,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就是這位老居士念了幾十年,往生瑞相這麼好,怎麼沒有預知時至?這個是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們也不能確定她沒有預知時至。因為有一些念佛往生的人,我們在歷代往生傳,古代、近代的都有,他預知時至,他不告訴人。像我們老和尚常講的鍋漏匠,鍋漏匠他念佛念了三年站著往生,他是的確預知時至,他知道哪一天要走,佛來接引,但是他也沒講。他只是給那個照顧他的老菩薩說,他明天要到城裡面去,不要幫他煮飯,那一天晚上回來,第二天他就走了,就站著往生了。他肯定是預知時至的,只是他沒講,他沒講出來我哪一天要走,你們大家來幫我助念,他沒有講。沒有講,這個很多!像海賢老和尚他也肯定是預知時至,他自己肯定知道哪一天要走,但是他沒有講,他是用暗示的。他也不是很早就講,他是很早他就有提出來,但是他沒有明確的講哪一天要走,他就講我快要走了,他沒有明確的講。到了往生前一天他還在種地,大家也沒有覺得什麼特別,就是勸他說天黑了,老和尚要休息了,年紀這麼大了。他就回答說:「快了快了,我這一點做完,我就不做了。」聽這個話也很平常,我們也感覺不出有什麼不一樣。天黑了,勸老和尚早點休息,他回答說:「快了,我這些快做完了,做完我就不做了。」我們聽到,我們也不會覺得很奇怪。第二天一大早,兩、三點他老人家自在往生了。大家早上要請他吃早餐,去叫沒有答應,進去房間看,老和尚已經安詳的走了。大家才想到昨天晚上那句話,那句話話中有話,他說快做好了,這些做好就不做了,就是到西方去了。他有暗示,海賢老和尚他有暗示,暗示如果聽得懂的人他就知道了,知道他要走了,如果聽不懂的人也不知道。所以這個老居士她有沒有預知時至,我們也不能斷定,這個我們不能斷定。因為很多預知時至的,他走了之後人家才知道,事先沒有告訴人。像我們老和尚講,舊金山甘老太太她那個朋友,到美國去照顧孫子,兒子媳婦都去上班了,孩子去上學了,她自己在家裡坐著念佛走了,而且還把孝服這些都準備好了。她肯定也是預知時至,只是她沒講。沒有講出來,不代表她就沒有預知時至,只是她不講,她知道自己哪一天走,她預知時至,但是她沒講。所以這個老居士我們不能斷定說,她沒有預知時至,可能她預知時至,她不講。根據她的行持,她往生的瑞相,我們就沒有懷疑,念佛往生西方,這個沒有懷疑。念佛往生西方,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關鍵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

  第二個問題,要怎樣才能積極準備將來念佛念到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這個就功夫的問題了。一般如果念到功夫成片淺的,能夠預知時至。預知時至,根據你功夫淺深,預知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比如說有的人,他兩年前就預知了,這個功夫就深了。有的一年,有的半年,有的三個月,有的一個月,有的一個星期,有的三天前他才接到通知,這個都是預知時至,這個跟個人功夫有關係。你功夫愈深,你預知的時間就會愈早;功夫淺一點,要往生前三天才知道;功夫更淺,就是臨終那個時候,見到佛來了,告訴大家他見到佛來了。功夫成片,念到更深入的功夫成片,就能夠自在往生。自在往生,自己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要提前走也可以,要多住幾年也可以,那這個功夫就要更高了,要達到這個功夫,也真的要相當的努力。總之,我們只要能夠往生,這個是前提,能不能自在往生、預知時至,這個先不要放在心上。要放在心上,就是要信願念佛。你真信發願,要放下這個世間。真信切願是能不能往生的關鍵。如果沒有信願,佛號念得再好,蕅益祖師在《彌陀要解》講,你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好像銀牆鐵壁一樣,也不能往生,因為沒有信願,你功夫念得再好會得人天福報。所以這個關鍵就是信願念佛,在這裡加強,特別在信願,要注意。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五個問題,弟子有個疑問,弟子打工在一個單位,到夏天要替草皮割草,給樹澆水,有昆蟲、螞蟻在樹下做窩,就會傷害牠們。弟子給牠們皈依、念佛,可還是怕傷害牠們,請問弟子這樣犯殺生嗎?

  悟道法師:你這樣做也就可以了。我們凡夫很難避免無意的殺生,因此我們平常念佛、念咒都要給這些眾生迴向,給牠皈依念佛,盡心盡力去避免傷害這些小動物。澆水有時候不小心會澆到這些昆蟲,這個地方就是多注意、多留意,如果有看到了,那就不要澆了,沒有看到,是無意的,那就沒有辦法。像沙彌律儀有一條,就每天早上起床,還沒有下床念個咒,我們念佛人念佛就好。念佛就是發願:今天如果不小心,被我腳下踩到的這些小動物,求佛力加持,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就是念佛迴向超度這些蜎飛蠕動的眾生。所以你這樣做是可以,當然你明顯看到就要避免,避免去傷害牠們。這裡講的是無意的,我們沒辦法,沒注意到的。我們盡量去注意,盡量注意。所以《陰騭文》講,「舉步常看蟲蟻」,就是你走路的時候,也要常常看地上有沒有螞蟻,有螞蟻就不要去踩到牠。所以我們盡量注意,我們注意不到的地方,無意的,我們就是跟牠皈依,跟牠念佛,給牠迴向,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這樣就好。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六個問題,請教師父,使用觀世音菩薩靈簽的時候,如何分辨出自己所求的這個簽剛好是對應目前的狀況,怎麼才能知道自己求的是否如法?

  悟道法師:求的簽,心誠則靈,求簽就是跟菩薩取得感應。這個也是我們修行的一個方式,跟念佛的道理是一樣的。求的簽,對應的目前狀況,就是你要去解這個簽裡面的含義。這個簽,它有一個卦的名稱,你根據這個名稱來對照你想問的事情相不相應。要怎樣求才是如法?你至心念觀音菩薩就如法,就是把自己你要問的事情給菩薩講,菩薩圓通,無所不知,我們起心動念菩薩都很清楚,都知道。總之,我們如法,就是求一些好事就如法,如果你求一些不好的事情就不如法。如法不如法,在這裡區別。就是你問,問好事,或者一般的事情。你總不能去問菩薩,要去做小偷,卜個簽,看能不能偷得順利,這個就不如法了,那個偷盜罪。或者要去騙人,問菩薩說可不可以去騙,這個就不如法了。所以這個如法不如法,就是不是做壞事,你一般的事情,家庭的事情、事業的事情、自己身體的問題,或者跟人家有鬧糾紛,這等等等等,生活上問題非常多。或者你要出門旅行,這個可以問一問情況。這些都可以問,這些都是如法的。除了你做壞事,那不能問,要去偷盜,那可不能問,那就不如法了。一般不是壞事,這些都可以求菩薩來指點。觀音簽,我也常常在卜觀音簽。這個觀音簽是印光大師傳的,我們老和尚以前有一些重大的事情,自己不能決疑的時候,請菩薩來指點。因為我們還是凡夫,我們沒智慧,有時候碰到問題,有疑惑,不能解除這個疑惑,不曉得該怎麼辦,就卜觀音卦,求菩薩來給我們指點。心誠則靈,除了做壞事以外,什麼事情都可以求,都可以問,這些都是如法的。或者你跟人家鬧彆扭,或者什麼糾紛,這些也都可以問。或者有人說打官司,等等等等的,事情很多很多都可以問,這個都是如法的。

  同學:第一百八十七個問題,請教院長,聽課是不是應該找時間,放下所有事情專注的聽?學生目前大多是邊幹活邊聽,而且自己特別愚鈍,每堂課大概聽兩遍,但每次聽後幾乎都沒有印象,所以聽兩遍後再看文字版,然後把覺得很受益的語句抄錄在本子上,有時間再溫習。請教院長,這樣學習如法嗎?這是不是又落到世間法的學習方法裡了?感恩院長。

  悟道法師:這個方法,對你有幫助就可以了。世間法學習的方法,如果有幫助你理解佛法的道理,那個也是可以。這個問題關鍵就是對你有沒有幫助。我們學習佛法,你聽課專心的聽跟沒有專心聽,當然效果不一樣。如果要聽課,其他的事情先放下,聽完再去做。你一面做事,一面聽課,當然效果不會很理想,效果不會理想。因為聽課,跟我們聽佛號又不一樣。聽佛號,佛號很簡單,一句佛號不會聽錯。聽課,他不是像佛號這樣一直重複的,前面一句後面一句不一樣,你當中有一句沒聽明白,沒聽清楚,可能就連貫不起來了。你說到最後幾乎沒有印象,這個也很正常,因為你心用在兩方面。要心無二用,這樣效果會比較好。所以建議你,聽課,你就專心聽,工作先放下,課上完了,再去工作,這樣就好。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八個問題,老和尚說修行像琴弦一樣不緊不鬆,而自己修行過緊就會生起躁妄心,特別著急想去極樂世界;稍微鬆一下就會懈怠,放縱自己。請問院長,弟子該怎樣讓心能平緩,又不懈怠,又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

  悟道法師:修行像調琴一樣,就是不鬆不緊。每一個人的環境不一樣,身心狀況不一樣,所以調整的情況也不同,我們只能講一個原則,你根據這個原則自己去調。修行生起躁妄心的時候心就急了,這個心就是心浮氣躁,心就定不下來,急著要去極樂世界。這個是不能操之過急,我們往生總是有個時節因緣,時節因緣沒到就不能勉強,不能操之過急,操之過急這個也會出問題。所以有一些人他就一直想趕快到極樂世界,在《印光大師文鈔》,以前就有人有這些問題,印祖給他開示,除非你功夫成就了,你成就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那你想早點去也沒有妨礙,你晚一點去也可以。如果在功夫還沒有成就之前,就是你還沒有得到一心不亂之前,不能急著要去極樂世界,更萬萬不可以想要見佛,見極樂世界,這個當中可能很容易就著魔,魔就乘虛而入。你要見佛,見極樂世界,他變佛來騙你,來引誘你,讓你走入歧途,讓你出不了三界。所以這個急不得,這個需要功夫。功夫,你念到成就了,所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所以這個不能急。我們功夫還不到,到我們壽命到了,我們真信切願,佛也一定來接引。只要有真信切願,功夫差一點,一樣往生。只是我們不能自在往生,不能要提早去,或者要晚一點去,這個我們做不到。但是你有真信切願,我們的壽命到的時候,佛就來接引了。不管你是自在往生,或者是臨終佛來接引,只要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都一樣,都平等。現在我們只要求,能往生就好,也不要急著現在馬上去,能往生就好。往生的關鍵,要在有信有願,要發願,這個世界真放下。真放下,念佛功夫也才會提升。我們現在念佛功夫不能提升,也沒別的,就是放不下。這個世間拉拉雜雜、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如果有一樣事情牽掛在心裡,那就是我們念佛功夫的障礙。

  所以真正要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是要把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要徹底放下。放下,也不能誤會,是心裡放下,心裡不牽掛,不繫念世間這些事情,不繫念家親眷屬種種的,就是心裡不罣礙這個,心裡就是繫念阿彌陀佛。放下,不是說我們事情都不要做了,這個就誤會了。這些事沒有妨礙,心放不下才有妨礙。如果心裡沒有真正放下,你這些事情統統不做了,它還是障礙,還是不能往生。所以關鍵在心,不是在事,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這個不能誤會。所以我們念佛,你可以定一個定課,定課不要定太多,就根據你的時間,你每一天可以完成的。定課最少是十念法,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多定。總之,定課就是每一天都必定要做,要完成的。散課就要多,散課宜多不宜少。散課就是你有時間你就多念,比如說你今天放假沒事,沒事你就多念佛,多多益善,念得愈多愈好。定課宜少不宜多,為什麼定課不能太多?如果定得太多,萬一你沒時間,你心裡就罣礙了,今天功課沒完成,你心裡就有罣礙了。所以定課不要多,散課就多多益善。掌握這個原則來用功,也就能夠符合你這邊提的問題,這樣你心就不會太急躁。定課如果定得太多,時間不夠,你要趕快給它完成,那就趕,趕時間。趕時間,就心浮氣躁,所以不要定太多,你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那你就很從容的能夠把這個課做完。散課,有時間多利用,多念。像我有時候外出,我都利用車上聽經,聽我們老和尚《大經科註》,一邊聽佛號。這些都屬於散課,利用這些時間,因為在車上,你什麼事也不能做。我們利用坐車的時間來聽經,來念佛,這個都屬於散課,這個都可以利用。如果你坐公車,你帶個耳機聽聽佛號或者聽經,這個也都可以。這些提供你參考。所以心不要太急,當然也不能太鬆,你每天有固定的功課,就是你每一天都去做,這樣又有信願,就有把握往生極樂世界了。能不能往生,關鍵在信願之有無。這個一定要記住,關鍵在信願。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一百八十九個問題,學生請院長開示以下問題:(1)《沙彌律儀》是出家人的戒律嗎?在家人能聽嗎?哪些戒律是出家人聽的,哪些是在家人聽的?學生聽說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聽了會犯盜戒。(2)學生將父親的遺像放在佛像下面的位置,在一個供桌上,這樣如法嗎?感恩院長慈悲開示。

  悟道法師:這個問題,《沙彌律儀》在家人也可以聽,可以學。這個過去我們老和尚有講過,《沙彌律儀》可以學習的。因為八關齋戒就等同沙彌律,八關齋戒。《沙彌律儀》,出家人天天要持沙彌戒,在家人可以學多少做多少,就是說你持八關齋戒就等於沙彌律,就等於在家人過出家人的生活,所以在家人可以聽沙彌律。比丘戒就不能聽了,比丘戒不但是在家居士不能聽,就是出家,你沒有受比丘戒,你是沙彌,你也不能看比丘戒。一定你要受比丘戒,才能去看比丘戒。你只有受沙彌戒,或者你出家還沒有受戒,你不可以去看比丘戒。不但在家人,出家人沒有受比丘戒也不能看,這一點一定要知道。為什麼不能看?佛慈悲,因為比丘戒很難持,動不動就犯戒,恐怕沒有受戒的人拿了這個戒本去要求別人,那就造罪業了。他不懂這些戒還好,懂了,天天造罪業,天天看這個出家人不如法,那個不如法,一天到晚生煩惱,那就不好了。所以佛慈悲。沙彌戒可以看,比丘戒不能看。所以這個比丘戒你沒有受戒,你去聽犯盜,就是沒有傳授,犯盜是這個意思。

  第二個問題,遺像放在佛像下面的位置,我是建議能夠放在佛像,比如說佛像在這邊,放佛像我們看過去的左邊,這個是比較好一點,或者另外放一個方位,這樣會比較好一點,放在一起就比較不理想。所以佛像跟你父親的遺像,遺像最好另外放,另外放是比較好,不要放在跟佛像一起,另外找個地方掛著也可以。就像我們這邊老和尚,這裡掛的父母師長,這些都遺像,沒有掛跟佛像在一起。這個提供你參考。好,下面一個問題。

  同學:第一百九十個問題,學生在學院學習幾年,真是收穫很大,自己明顯感覺煩惱減輕,智慧有所增長,就是身體不舒服的情況感覺沒有明顯減輕,是自己的福報不夠嗎?感恩院長慈悲開示。

  悟道法師:有收穫,表示你有善根,煩惱輕、智慧長了。身體的方面,這是屬於健康的問題。健康的問題,身體不舒服的情況,這個問題可能要看醫生。因為你長期身體不舒服,很多種因素,就是關係到我們的生活習慣,還有你的飲食習慣。生活起居、飲食,這些你都要注意,因為現在我們都把老祖宗傳統的教育都丟掉了,總是跟外國人學。所以老祖宗有很多寶貴的教誨,我們後代子孫都不要了。身體不舒服,我們現在人必然會有這種現象,因為不懂得怎麼過日子,不懂得怎麼吃,不懂得怎麼穿,不懂得怎麼住,不懂得怎麼行,衣食住行都不懂,不懂的情況之下就亂吃,一切都亂了。現在中國人要吃外國的水果,我舉一個例子,我到台灣、大陸,很多人都會買榴槤給我吃,那也滿貴的。榴槤是東南亞的水果,在那個地區的人他吃了這個對他身體有幫助,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生長在哪個地區,那個地區成長的這些蔬菜水果就適合你的體質。在你生活環境二十公里之內,這個地方生長的對你是最有幫助,其他更遠就是其次。夏天要吃夏天的蔬菜水果,你不要夏天要去吃冬天的,冬天吃夏天的。像我到大陸去,大概四季都吃西瓜,其實西瓜是夏天的水果,冬天也在吃西瓜。每一個地方,你說北方人跟南方人,他體質不一樣。

  我有一次到,我們老和尚介紹北京一個劉雲舟醫師,我也去給他看過病,他看病,他就問我你在哪裡出生的,我說在台灣。他為什麼要問我們出生地?以前看中醫也沒有人問。他說要了解你在哪個地區出生的,就是不同的地區體質不一樣。他就講一個例子,在我們大陸有北方、有南方,同樣一個胃病,同樣胃痛,如果在北方生長的人,跟南方生長的人開的胃藥不一樣。那我才明白原來是這樣,才問我你在哪裡出生的,他要了解你在哪個地區出生的,他知道你是那個地方的體質。他就講好像這個植物在哪裡生長的,那個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這些都是常識。像我們老和尚過去也常常給我們講,擺飯菜還要根據五行,金木水火土。我們都真的不懂,因為沒有學習過,沒有人教,我們也不懂。不懂就亂吃,亂穿,現在人不都這樣嗎?我們老祖宗真的很愛護子孫,真的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是子孫不孝,不聽老祖宗的話,所以我們就吃虧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我們現在人,實在講吃出一身病,病從口入。所以,如果能不吃味精,盡量不要吃。過去我剛出家,跟日常法師去看李老師,李老師就很反對人家吃味精,勸大家不要吃館子,館子都是味精。他說如果長年吃館子,身體肯定不好。所以現在食品問題很大,加上大家不懂這些常識,要吃季節菜,吃季節的水果,大家不懂,所以亂吃,吃出一身病。

  這些問題,就是說你問到身體的問題,這個問題也不是小問題,這個要講很多方面要去注意,都要學習的,學習吃,學習穿,學習煮飯。我們會煮嗎?不會。所以我以前早年在圖書館,我們老和尚都教我煮大鍋菜,羅漢齋。羅漢齋也要會煮,要怎麼煮也都有學問,煮出來有營養,也好吃,也簡單。這些也都是需要學習,這些生活的常識。所以身體不舒服,生理的病,這些都屬於生理的病,生活、飲食、起居沒有注意,產生身體的不適。另外一種業障病,業障就是自己造惡業生病的,業障病,這個要懺除業障,吃藥也沒用。再來就冤業病,冤親債主來干擾,因為我們無量劫來冤親債主很多,我們要修行,他會來干擾,所以要多多給這些冤親債主迴向,跟他講就是好好護持我,讓我好好修行,有功德都可以迴向給你們,這樣對大家有幫助。如果障礙我都不能修行,那對你也沒有好處。過去我們台灣有很多同修都曾經做過這樣的溝通,也有它的效果。所以你身體不適,我就大概給你分析這三方面,一個生理的病,衛生方面的,我們生活起居,你怎麼吃的?你的生活習慣是怎麼樣?像現在,你吹冷氣這個也很厲害的,空調對著脖子吹,那肯定你感冒,你肯定就不舒服。晚上睡覺等等的,這些生活上,你自己去做一番的檢討,看看哪些方面,你發現有問題,去調整調整。因為生活細節很多,我們沒有時間講得那麼多,講出一個原則性的,你自己去觀察,自己到底哪一方面的問題,你給它調整調整,對你身體不適就會改善。

  這個跟自己福報不夠,福報就很難講,福報,你說沒福報,那還是有福報,你能夠聽聞佛法,這最大的福報,這個福報就很大了。當然我們也都有業障,福報不夠,當然也可以這麼講。就是說我們福報不足,在我們生活當中有一些缺陷,如果福報具足了,這個缺陷就沒有,就圓滿了。我們中國人常講五福,五福只有一福兩福,那就還不圓滿,五福都具足那就圓滿了。所謂五福臨門,這個福報就圓滿。福報當然是要修,修就有很多方面,都要修,都要學習。像我們剛才提出來的,大家多學習。大家多看看雪廬老人的全集,它有醫學的、有種種的,這些很難得的,這些多學習,就能改善我們的生活,改善我們的體質。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回答到這裡。下面還有十個問題,我們下一次再來回答。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