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十二集) 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12
請掀開經本,八百四十一面第三行:
「二」,這是偈頌裡面的第二段,向下有二十行,就是二十首,「別頌二答」。這裡面分兩段,前面有十四首是「答觀音得名」,其次有六首是「答普門示現」,前面的第一首是「總答」。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大師在註解裡面說,「舉要言之,故云略說。聞名故稱」,這是屬於口業,稱就是稱揚聖號,我們通常叫念佛、叫持名,稱字就是口念。「見身故禮」,這是身業,朝暮禮拜。「心念」,這是意業。這是三業恭敬受持。「諸有」,這是講的「二十五有」,二十五有在此地不能細說,諸位可以看佛學字典跟《教乘法數》。佛法裡面講世間法,三界六道以二十五有就全部都包括了。所以說二十五有就是講三界六道的諸苦,通常也用三苦、八苦來說。「聞名注念,見形禮拜,皆不空過,悉滅三有之苦也」,這個三有,二十五有歸納就歸納為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展開來為二十五有。這一首是很重要的一首,我們要記住,這是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的。佛的言語就像《金剛經》所講的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佛的話是最為可靠,如果我們不信,那是自己愚痴,自己有障礙。
下面這十三首是別頌,就是「別答」,重頌前面長行的意思。每一首頌都有個小標題,與前面長行一對照就明瞭了。請翻開八百四十二面。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此下頌,與長行事相不同,又增幾種。謂十四無畏,特舉大略,實具一切功德,能救一切急難,故加頌之。」凡是有加頌就是本經裡面沒有,本經雖然沒有,但是《楞嚴》上有。《楞嚴經》裡面有十四無畏,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這是《楞嚴經》上的。我們在此地所看到只有七難、三毒、二求,正是菩薩的十二大願。所以兩經合參,這個意思就非常的圓滿。這第一首是念觀音菩薩能免火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這個意思都非常的明顯,這一頌是我們念觀音菩薩聖號,但是諸位要記住前面長行文所講的,得「一心稱念」。念的時候也有事一心、理一心與功夫成片,都要達到這個標準才能夠消災免難。向下兩首就是長行文所沒有的了。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這是前面沒有,此地加頌的。或者,『須彌』是高山,我們今天所謂的是山難,登山的人很多,說遇到的山難。這個山難還是有人在謀害,在山頂上,人家把你推下去。在這個時候一心稱名,菩薩能夠救護你,縱然從高山上墮下來,不至於傷害身命,能夠保住安安全全的。
【或被惡人逐。】
『逐』是追逐。
【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這是「墮金剛山難」。這個兩首都是屬於山難,一個是被人推墮的,一個是被人追逐的。第五首: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值』是遇到,遇到怨家、遇到盜賊,『賊』也當作盜賊講,凡是遇到強盜、土匪這一類的,過去總有怨業在其中。這些人拿著兵器要來加害,你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觀音菩薩冥冥當中加持,叫這些怨賊起一念慈悲心:算了,放他一馬。你就免了這個災難。所以這個都是菩薩神力的加持。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這個也是重頌前面的。『王難』就是死刑,犯罪被判死刑,臨刑的時候,在從前死刑都是殺頭。這個時候觀音菩薩加持,使得正是在砍頭的時候,刀忽然折斷。在以前,監斬官遇到有這樣的現象,這個人一定會赦免他的,會赦他的死罪。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這是「免枷鎖難」。『枷鎖』就是被囚禁,關在監牢獄裡面,戴上枷與鎖。枷是刑具,加在人的頸子上,鎖就是指手鐐、腳銬之類。『杻』現在講就是手銬,『械』是鎖在腳上的腳鐐,是這一類的刑具。能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以不思議的神力,也能夠幫你脫離這種災難。後面這一首是前面長行文沒有的,加頌的。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這些在世間確實有這些災難。『咒』是一種邪術,註解裡面講,「凡咒毒藥乃用鬼法,欲害於人」,役使鬼神一類的來害人。除這一類之外,譬如在大陸西南苗疆地區放蠱一類的,也是屬於這個,也是屬於這一類。這一類確確實實就像經上所講的,他這個咒、毒要是害不了別人,回過頭來要害自己,弊端也非常之多。此地講這是乃用鬼法,欲害於人,「前人邪念,方受其害,若人正念,還歸本人」,這兩句話很重要。那些巫師之類的他有這些法術,他這些法術只能夠整那些心術不正的人,他可以差使鬼神來害他。對於正人君子,鬼見到就害怕,他不敢加害。像這些事情,在古人的筆記、小說裡面有很多,有很多記載,像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裡面就有很多這種例子。可見得,真正能夠保衛自己就是心地清淨,清淨心、慈悲心,一切鬼神見到你,只有恭敬,不敢加害。如果有人派這些鬼神來害你,他一看到你這個人是正人君子,你想害他,你不是好人。那個鬼神回過頭來要害他的,要報復他的,這是一定的道理。
此地也有引了一節公案,就是《譬喻經》裡面的一段故事,諸位看看就可以明瞭了。這個裡面有幾句話很重要,我們要提出來說說。八百四十五面第二行當中有兩句話,「事則邪不勝正,慈能制凶。今以正念觀音,自然還著」,這幾句話很重要。這是就事論事,在事相上,諸位一定要記住邪不勝正。如果你認為:我們很正,邪的力量超過我,比我們大得太多了。說個實在話,我們那個正裡面還帶著幾分邪,所以你的正不能勝邪。如果你是純正,縱然入邪見稠林,也不能傷害你一分一毫。我們自己心地裡帶著一絲毫邪思,縱然說正,你不是純正,這個邪的力量還是可以侵犯你。所以,前面一再告訴我們,要一心持名,一心是純正。大慈悲心能夠轉變惡人的念頭,能夠轉變他的殺機,轉變他的凶的念頭。觀音菩薩以正、以慈,以這個力量來救護眾生。我們自己在一念清淨心當中,也能生起像菩薩,就是類似菩薩的正心、慈悲心,自然能夠感應道交,而免除這樣的毒害。
從理上講,在第五行,第五行的下面,「理則三毒十惡,皆出當人妙心」,當人是自己,全是自己心裡面變的。「今正念觀音,以智照神力,旋流反聞,復歸元真,彼毒惡等,應念化成無上知覺,不還著本人,而誰著耶」,這是從理上說。這個理,佛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清楚,所謂是四科七大,四科是講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都是一切法的歸納,歸納這四大類;七大是講的地、水、火、風、空、見、識。《楞嚴經》裡面的二十五圓通,就是十八界加上七大。無論從哪個方面去修學,都能成為無上道,所謂是法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亦謂,四科七大皆如來藏妙真如性。三毒十惡也離不開四科七大,也是這個裡面的。所以確確實實是我們自己心裡面變現出來的,心迷了才會變三毒十惡;這一覺悟,覺悟就沒有了。由此可知,外境本無善惡,善惡確確實實是自己一心變現出來的。
諸佛菩薩那個心,他是念念都清淨,念念都慈悲,換句話說,他是念念覺而不迷,就叫佛菩薩。純善無惡,那個純善的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相對的;善惡兩邊都離開,才叫真善,才叫純善。這個心才清淨、才平等,這是我們自己真心原本的樣子。以這個心來觀一切萬法,經裡面講照,照見一切萬法,法法無非寂滅相。這個境界在大經裡面佛常常講,十地菩薩就入這個境界,法雲地的菩薩。我們講五忍,是寂滅忍。可見得法雲地的菩薩住一真法界,住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裡面,就是法雲地、等覺、如來果地。十地菩薩是下品的寂滅忍,等覺是中品,佛地是上品,這是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下面就是實報莊嚴土,在淨土裡面講,淨土或《華嚴經》的境界來說,就是從初住菩薩到第九地,都是住實報莊嚴土,再往上去,就是常寂光淨土。所以,確確實實像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這句話是佛講的,佛在《楞嚴經》上說的。再看底下一首: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這是重頌。就是這些鬼難。下面一首: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這是加頌的,前面所沒有。這種情形也是常常遇到的,特別是喜歡旅遊、登山這些人,山上許許多多毒蛇猛獸之類的。如果你要遇到了,這些猛獸圍繞著你要來傷害你的時候,我們讀過「普門品」的,立刻就想到這首偈子,就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這些猛獸自自然然牠就離開了。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這也是一類毒的爬蟲一類的,前面是講獸,這是屬於爬蟲類的。像蛇,尤其是毒蛇,毒蛇是到處都有,一般人很難辨別。有些劇毒的這些蛇蠍,要是被牠咬了,毒性猛的大概只有幾個小時生命就失掉了,所以要懂得急救的方法。所以登山有許多人,一定有領隊的,有人能夠辨別蛇的毒性,還得要預備著血清,臨時救急來用。能夠念觀音菩薩那當然是最好了。懂得蛇的性情的人也常常告訴我們,蛇牠也不隨便攻擊人,牠的攻擊多半都是屬於防衛性質。我們遇到了,站在那裡不動,念觀音菩薩,牠自然就走了;你要走動,牠以為你要傷害牠,牠就來攻擊你。所以遇到了不要害怕,念觀音菩薩,菩薩也有神力加持,同時那個蛇看到你不動,不想害牠的樣子,牠自然就走了。底下一首說: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這種災難類似我們遇到颱風的災難一樣,不過颱風的時候有雨,有的時候也有雷雨,有大的雷雨。在北方有冰雹,冰雹大小就不一定,如果是大的,能夠將房屋破壞,也能夠傷人、傷畜獸,會造成很大的災難。本省在今年是風調雨順,連颱風季節裡面有許多颱風都沒有登陸,這個是好事,希望大家更努力的修行。經上常說,境隨心轉,種種自然的災難與我們的心念都有密切的關係。一些學者他認為這是迷信,可是那些學者要遇到難的時候,他也半信半疑,可見得他那個心不能夠決定。所以,佛法理說得很深很深,必須細細去研求,而且還要在行持上去實驗,才能夠證實佛在經論上所講的話,句句是實在的。下面有一首重頌,離三毒、應二求。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三毒跟二求兩句話就包括了。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註解裡面說,「三毒熾盛」,熾盛兩個字是形容詞,像火燒得非常的旺盛,「眾苦逼身」,三毒是苦因,有因必定有苦果,苦果逼迫我們的身心。下面這兩句是講二求,「男女皆無,困厄孤伶」,到晚年沒有子女,就感覺得孤苦伶仃。觀世音菩薩「妙智之力,悉能救之」。到後面經文裡面我們還會討論到,觀音菩薩我們如何來跟他求感應道交,這是非常重要的修學原則。再看底下兩首,下面這是「答普門示現」。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註解裡面說「能應之由」,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能應之由是「由神力及智方便」。下面給我們解釋,「若非千如全體之用,不能具足神通力也」。千如,智者大師講《法華經》,給我們所說的「百界千如」,於是全體大用才能現前。如就是真如,無有一法不如,無有一法不是,這個境界必得明心見性才能夠現前。菩薩在《楞嚴經》裡面示現的這種境界,初初的證得,就是圓教的初住菩薩就能夠證得,在念佛法門裡面就是理一心不亂。我們到達這個境界,作用就廣大了,具足神通,具足智慧。「通雖性具」,這句話是說一切眾生每個人都有真如本性,換句話說,每個人都具足如來果地上的十種不思議的神通。雖然你本性裡面具足,可是你現在本性迷了,雖然有本能,本能不能起作用,不能現前。「復由廣修妙智方便,照性發通,故得普門示現自在也」,菩薩是這麼修成的,我們自己要想有成就,一定要認真的去修學。廣修妙智方便,這句話我們一定要明瞭,不能發生誤會。幾時才能夠廣修妙智方便?根本智得到之後,才能博學多聞。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要不是在文殊會上成就了根本智,他沒有資格廣修妙智方便。
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示現的,他入三摩地了,入三摩地就是證得理一心不亂,就是證得圓初住的果位。從此之後,才能夠廣修妙智方便,就像善財一樣五十三參,博學多聞。這個修學的程序決定不能顛倒,一顛倒我們虧就吃大了,就不會成就了。所以佛門修學是先專後博,它是這麼個程序,而不是先博後專,不是的,是先專後博。在我們目前我們的修學,我們先要博,樣樣都看、樣樣都學,學到最後再專一樣,其他的統統都捨棄。等於說什麼?等於我們去採購,樣樣去選擇,費了很多的時間選擇一個理想的東西,我們決定把它買下來。這個在初學當然也未嘗不可,可是這個裡頭就看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因緣厚的,你在博學裡面,不久你就可以決定一個行門,算你幸運,從這個時候開始修學。如果說你學多了,落到增長邪見、增長無明,那這一生必定空過,就不能成就,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諸位一定要曉得,你到處聽得多了,聽多了、學多了、看得多了,給諸位說你找不到老師,真正善知識不肯教你。為什麼?你太雜、太亂了,想教沒有辦法教你,這是要注意到。你親近一個善知識,他要問你,你過去學過什麼?你說,我很想學,可是我還沒有開始學。那這個善知識就把你當寶貝,他決定不肯捨棄你。你要說,我學了很多,我聽了很多,也看了很多。他點點頭,不錯,你很好,很難得。打發你去了,不得罪你。為什麼?沒法子教。他要指你一個門路,你心裡一定反抗,為什麼?你先入為主:你的就對,別人就不對,是嗎?你還不是跟別人差不多!所以沒有辦法學。這是我們千萬要記住。這是自古以來,前面跟大家強調,講師承的重要。所以一開端就是跟定一個老師,學一家之言,你遇到善知識,人家肯教你,你真正能夠得利益。從一開頭就博學,到後來能夠歸到一,有幾個人肯回頭?有幾個人覺悟?覺悟、回頭是好,那是沒話說。怕的就是一生都不會覺悟、都不會回頭,就怕這個。
這是講到廣修妙智方便,是要自己得清淨心之後,就是得一心不亂,而且是得理一心不亂,不是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還不夠資格,要得理一心不亂,在教下裡面講叫大開圓解,禪宗裡面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時候可以博學多聞,可以出去參學。在參學當中,就是「照性發通」,這是參學的功德,我們在《四十華嚴》裡面看到善財童子所表演的就是這個意思。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此地四個字就把這個總綱領提出來,他五十三參得的是什麼?得的是照性發通。所以,才能夠普門示現,觀音菩薩才有這麼大的威德神力,加持一切苦難的眾生。
底下這幾句話,我們把它念念,「常論惡趣」,常是通常,通常我們講惡道,「但局三途」,只講三惡道。「今種種之言,通指九界」,這個經裡面偈子裡頭,『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它底下有『生老病死苦』,有這麼一句;有這一句,「種種諸惡趣」就不專指三惡道,而通指九界。九法界連菩薩都包括在裡面,菩薩何以也是惡趣?菩薩要跟佛比,他還是惡趣。為什麼?變易生死還沒了,生相無明還沒有斷,所以跟佛一比他是惡趣。這個地方講「通指九界,望佛皆名為惡,別舉三途極惡故也」,三途是九法界當中最苦、最為可怖的境界。「雖三惡方沉幽昏,未應得度,悉令漸滅其苦也」,度三途不容易,很難很難。如果度三途容易,諸位想想我們在前面念過,天龍八部為什麼希望離開他自己本道,求生到人道來?這不是非常明顯嗎?三途迷得太深,很難覺悟。我們看古來大德,佛在經典裡面所記載的,諸佛菩薩度惡道的人,三惡道的,最高最高只能夠幫助他們提昇到忉利天,欲界的第二層天。再往上面去就不行了,佛菩薩都無能為力,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我們今天就是許多在佛事裡面,譬如我們明天晚上圓滿,我們放大蒙山施食。大蒙山施食的對象是鬼道,儀規裡面雖然是盡自己的心力來超度他們往生淨土,實際上能不能達到?太難太難了!你們看過《梁皇懺》,那是寶誌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寶誌公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再來的,以菩薩威神之力,也只能夠把她從惡道超度到忉利天。諸位曉得,靠別人超度是別人的福幫助你,福報可以送給你,可以幫助你,所以福報到忉利天就到頂頭了。再往上面去就是夜摩天,有福還要靠自己一分定力,我的定力沒有辦法給你,諸佛菩薩智慧、禪定不能分給我們。他的福報可以給我們,我們能夠享受;他的智慧、他的禪定,沒有辦法給我們。譬如他做國王,你給他祈求,好,我的財寶可以給你,我的國王位子也可以給你。那是福報,他給你,你能得到。他的聰明智慧沒有辦法,他不能給我們,他給我們,我們也得不到。
所以,超度是修福加持。修福,誰修福?我們自己修福。如果我們自己不修福,他得到什麼?他什麼也得不到。這個事情你們仔細念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明白了。婆羅門女、光目女,她們的母親都墮在地獄裡,她自己修法,她自己都是用念佛的這個法門,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她自己念到一心不亂,這個福報大,她母親沾光,就能夠超生。她為什麼能夠得一心不亂?因為她想救她母親,所以她自己修成,等於說是她母親墮落而使她修成的,這是她母親的福報。她母親要不墮惡道,完了,她也不學佛了,她也不去一心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了,她還是個生死凡夫。所以,她的成就是她母親幫助她的,她母親為她的增上緣,幫助她成就。她果然成就了,她這個福報她母親要享受的,超度是這麼回事情。
所以我們修大蒙山,我們在蒙山裡頭要覺悟,自己要開悟,真正要轉變我們的身口意三業。我們自己境界提昇了,這些鬼神得福報,確實能離開三惡道,這個一點不假,《地藏菩薩本願經》可以作證的,是這麼回事情。所以,不是把蒙山本子我們口頭念念就超度,你要是念念的時候,自己心裡面不能夠轉變自己的境界,你走出去鬼都會打你;你騙我,你把我找來,找來是欺騙我,你自己沒修。所以,你念三皈依,我們自己要真皈依;念懺悔偈,我們自己要真懺悔,他就得福了。一方面我們自己修、我們自己念,等於說勸他,希望他也能夠修、也能夠回轉心意。他能夠轉那更好,超度的力量更大更快;他不能轉的時候也給他種了善根,阿賴耶識也給他種了種子,是這麼個意思。所以佛事要一心稱念,才有效;亂心念、雜心念,沒有效果。所以大眾在一起,儀規要熟悉,不熟悉什麼呢?他生起煩惱。這個法器敲錯了,本來要一心清淨心念,聽到那個法器討厭了,「怎麼又錯了?」他心就亂掉了。亂掉怎麼?亂掉就不靈了,誠則靈,心一亂就不靈了。超度的道理是在此地。
講三惡道苦,不容易得度,雖不容易,佛菩薩的慈悲心並不因為他難度就捨棄,不是的。還是要常常提醒,常常念念,希望他快點回頭,幾時他覺悟、回頭了,他就離開惡道。因此常常不斷的提示,這就是大慈大悲。我們這是每個星期放蒙山、念佛迴向,特別是對這些鬼神,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我們想救度他,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成就了,他就都得度了。再看底下的兩首: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這兩首是「意業普觀」。科題將經文的意思明白的給我們顯示出來,這兩首非常重要,正是我們修學重要的綱領。諸位看註解。「真以息妄」,『真觀』,觀就是觀照。我們在初學,如果諸位真正肯用功,就是真正發心修行,這兩首偈子就是我們現前修學的綱領。我們要用真心,觀就是觀察世間,以真心觀察世間、待人接物,我們這個心就不妄。真心裡面沒有妄想、沒有妄念,所以真以息妄,這就是我們講的真誠,也就是菩提心裡面的直心、至誠心。『淨觀』,淨是清淨心,就是菩提心裡面的深心。深心不染,雖然在五欲六塵當中,決定不染五欲六塵,心是清淨的。
下面是『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這就是菩提心裡面的大悲心。所以,這首偈就是頌的菩提心。我們在此地要學的,我把它歸納為八個字,真誠、清淨、智慧、慈悲,我們應當努力向這個目標來學習。智、悲、慈,都是真誠清淨心的作用。智怎麼樣?可以破惑,自己當然沒有迷惑了,因為你自己真誠、清淨。自己對自己來講無知,般若無知,如果你還有個知、智慧,那好了,那個智慧就是無明,佛在《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那就是無明。這個智慧是什麼?智慧是對人用的,幫助別人破除迷惑,這個智慧是指這個。像佛給我們說這些經論、說這些修行方法,破除我們的迷惑。這個智慧作用是給別人起作用的,不是對自己的,對自己的,清淨就好了,真實清淨就好了,還要什麼智慧!可是要救度一切眾生,眾生有惑、業、苦,破眾生的迷惑就要智慧,智以破惑,悲以拔苦,慈以與樂。可見得智、悲、慈都是他受用,利益眾生的他受用,自己的受用就是真誠、清淨。「以此五觀,加被群迷」,這是指九法界的眾生,「妄染惑苦,應念息滅。故一切眾生常願仰而依之」,正是在我們中國所謂「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沒有人不稱念觀音菩薩的。
「大士之所以應身示現者,實賴於此耳」,就是這首偈頌裡面所說的,菩薩與一切眾生之所以能有感應道交。後面一首,就是『無垢清淨光』以下這一首,是「歎上五觀」,那是讚歎。「無垢慧日,歎觀智之體,伏災普照,歎觀智之用」,這個意思很明顯,不必多說。再看底下一首: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首是頌「口業說法」,註解裡面講,「說雖在口,必假身意為授法之本」,如果沒有身、沒有意,縱有口也不能說。所以身口意三業,是一而三,三而一,沒有辦法分開的,分不開的。第一句是「為法現形,本期救苦,故說法之身,名為悲體」。菩薩的身我們稱大悲之體,他是以這個身體來救拔一切眾生的苦難。「此身先用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物無不肅,故云悲體等」,從這一句我們更能夠體會到,佛法的修學是建立在戒德的基礎上。如果我們疏忽了持戒,你只能夠在一剎那當中,用一心念觀音菩薩名號,觀音菩薩來救你這個災難,你自己不能成就。救七難行,離三毒就不行了。離三毒自己要有戒定,菩薩神力加持,可以幫助你離三毒,得一心不亂。可見得戒的重要。
同修都來問我,戒怎麼個修法?拿到戒經,看也看不懂,不要說律藏裡的戒經看不懂,五戒你也不懂。不殺生,什麼叫不殺生?你不清楚,不清楚就沒有辦法受持。什麼叫不殺生、什麼叫不偷盜?如果那麼簡單,還有那麼大的藏經,律藏來解釋嗎?用不著了。就是這個裡面有理論、有境界,廣大無邊,不是那麼容易的。但是現在講經還有人在講,講戒的沒有人了,沒有人講戒。縱然在戒期受戒的當中,說有講戒,也是含含糊糊的說一個大概就算了,也不能夠認真的去細講。你們曉得為什麼原因?我不說你也知道。自己沒有做到,要講的時候多難為情。所以末法時期之所以不能成就,沒有戒學的基礎,修證到後來都落空,都變成福報,都修福了,三界有漏的福報。
諸位不要以為有福,有福來生還可以作人天,靠不住,畜生道裡、餓鬼道裡面一樣也有很大福報的。你看本省這些王爺宮、媽祖宮,那都是鬼王,他有福。北港的媽祖,他的福報大概在台灣第一大,哪一個寺院裡面佛菩薩的福報都沒他大,那是鬼王。所以修的那個福不要到鬼道去享、到畜生道去享,那還是苦。畜生道裡面享福,佛門裡有公案,「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他變成畜生,做國王乘坐的大象。國王一出去,大象身上披的,都是七寶的瓔珞戴在身上,牠是個畜生身,這是有福報的。現前畜生當中有福報的,比人還享受,富貴人家養的狗,一條狗要值幾十萬,狗命值錢。在外國還有狗旅館、狗餐廳,比我們人過得還舒服,那是什麼?牠前生修的福。牠造的罪業,墮落在畜生道,牠有福,福還是要享。真正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善惡果報絲毫不爽。
所以諸位懂得這個道理,我們今天修戒律怎麼辦?又這麼重要,又沒有人講。印光大師真是非常慈悲,這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在一生當中提倡了三本書,叫我們依照這個修學,這三本書就代替戒律。第一個是《了凡四訓》,第二種是《感應篇彙編》,第三個是《安士全書》,這個我們能看得懂,我們可以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如果你要是認真的去幹,那就修功過格。袁了凡居士是用功過格,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改變自己的命運。出家人蓮池大師也修功過格,但是他那個名稱不叫功過格,叫《自知錄》。果然照蓮池大師《自知錄》修行,能夠修上三年,那是天天要幹的,每天要去修,能夠修三年,你的戒德基礎就奠定下來,佛道才有希望!否則的話,成佛只是我們一個意願、願望而已,恐怕很難做得到。
第二句是『慈意妙大雲』,「菩薩以慈為心意」,所謂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但是慈悲與方便都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不是感情的慈悲,感情的慈悲不是真正慈悲,是理智的慈悲、理智的方便。如果要落到以感情為基礎,那也是佛門常講的「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你看看慈悲、方便用的基礎不一樣,一個是用智慧心,一個是感情用事,效果完全都變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所以,一定要修戒、修定、修慧,然後慈悲、方便才真正能夠利益眾生。
下面這一句第三句,這是比喻說法。『甘露』,此地有註解是「不死之神藥」,是用來比喻佛說佛法,「所宣至理,解必無生,若非無生,焉能不死」,佛法是無生之法,佛法是真正解脫之法。末後一句說明它的功德利益,『滅除煩惱焰』,煩惱就是起惑。煩惱要是滅掉了,當然不造業,既不造業當然沒有果報,這才能真正超越輪迴生死。這是說法的功德利益。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下面這一段,這一首這是「加頌官陣」。
【諍訟經官處。】
這就現在所謂打官司,這是法庭裡面也是苦難。
【怖畏軍陣中。】
這是從軍有了戰爭,在戰場上跟敵人打仗的時候,這也是可怖的現象。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註解裡面說「事係訟庭」,我們今天講就是法院。在從前,司法都是政務官來兼辦的,以前我們中國的制度並沒有法院,所有訴訟這種案件都是縣市長來判案子的。所以,縣市長他也是司法官,他是行政官,也是司法官。到民國年間才把它分開,縣市長專管政務,另外設法官來處理這些訴訟的案件。「身臨戰陣」,這是從軍在戰場,「心憂刑罰」,這是指前面,在法庭裡面,怕訴訟失敗要受刑事上的處分。「命慮兵殘」,這是在戰場上,有這個恐懼。「今昔怨仇,此時合會。」不是冤家對頭怎麼打官司?不會打官司。戰場上,如果前世不是怨仇,他不會殺你的。人命確確實實是有定數,沒有什麼冤枉死的。戰場裡面喪失生命的,都是有定數。
我那時候剛剛學佛,朱鏡宙老居士對我非常愛護,老居士現在還在,他跟李老師同年,今年九十六歲了。我學佛的時候他常常照顧我,而且他講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激發我的信心,那都是真實的。他學佛,也是親身遇到這些事情才相信的。他是個學科學的,在我們中國革命的早期,這些人怎麼會相信鬼神?怎麼會學佛?不可能的事情。他的岳父是我們中國著名的國學大師章太炎,他是章太炎的女婿,他就講章太炎的故事。章太炎在生的時候,作過東嶽大帝的判官,這是他見到的。但是他見到他那時候並不相信,雖然是事實擺在前面,他還是半信半疑,並沒有回頭來學佛,不過當然對他是有影響的。
他說他學佛是在抗戰期間,在四川重慶。晚上跟一些朋友們大概是打牌玩,玩得很晚回去。回去的時候這個路相當遠,重慶那個地方抗戰期間路燈都是二十燭光的小燈泡。一個電線桿距離大概都是一、兩百公尺,那個燈就好像航海裡頭燈塔一樣,那個燈光,沒有辦法照路的,只是看到這裡有個燈在那裡,順著這條路走就是了。他夜晚上回去,也沒有注意到,走到半路上的時候前面有個女人,跟他距離沒有多遠。他也就無所謂,前面有個人走,他走在後面。大概走了差不多有半個鐘點,他忽然想起來,怎麼會一個女人半夜夜深在走?一這麼一想,他說身上就寒毛直豎,再仔細一看那個人,有上身沒有下半身,就嚇得不得了。他從這裡才相信佛,這才學佛。所以,他以後他說那個一定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度他。如果自己不親自見到,他說別人怎麼講我都不相信,他是親自看到。他說他學佛的因緣是這麼來的。
他所見到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太多太多,說不盡,說了耽誤時間。為什麼說戰爭那個命也是一定的?這裡頭有個故事,也是他自己碰到的。在抗戰前,他是學經濟的、學財政的,他在蘇州不知道是哪一家銀行,是我們國家銀行做經理,所以他的交際應酬也很多。當中有一個朋友是走陰差的,常常在一塊聚會,他晚上就到陰曹地府去辦公。但是他的職務很小,傳遞公文,不像章太炎,章太炎作判官,判官等於祕書長一樣,那個權很大的。有一天,他說上海城隍廟送了一卷公文來,就是生死簿,送到蘇州。在陰曹地府,蘇州是江蘇的叫都城隍,等於省主席一樣,上海算是一個縣,把一批生死簿送到都城隍這兒來。這個事情就是他送、他經手的。他說他翻了一下、看了一下,看了一下莫名其妙,那個名字有四個字、五個字、六個字的。所以到第二天他們朋友聚會,跟朱鏡宙老居士幾個人在一塊,就討論這個事情。他說,我們中國人的姓名頂多四個字,而且四個字不能那麼多,送了一大堆都是四個字、五個字、六個字的。他們幾個在一塊怎樣想都想不通,說你是不是看錯了?「沒錯,昨天晚上看的,一點也沒錯。」結果三個月之後,就是一二八事變,日本人在上海發動暴動,死亡的,那一批生死簿是日本人的。
所以,老居士以後講,可見得在戰爭當中,哪一個該死的,那個名冊都送到閻王那兒去了,沒有冤枉的。不該死的那上頭沒有名字,該死的名字早已經送去了。戰爭裡面,此地所講的「今昔怨仇,此時合會」,如果沒有冤仇,就在戰陣上,子彈打在你身上也不會死,為什麼?沒有冤仇。確實,善惡果報我們應當要謹慎。老居士現在年歲大了,你們年輕人去找他,他會講故事給你們聽,那些事情都是真實不虛的,都是他自己親身經歷的。再看底下一首: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
這五句是「頌勸持名」。菩薩利益眾生這個神力、慈悲、方便具不可思議。在大千世界有這麼一位可靠的人,我們不跟他交朋友,遇到急難不求他來幫忙,你去找誰?你找其他的人都靠不住,找觀音菩薩靠得住。可是你要懂得怎樣與他打交道。所以念這一句名號,懂得理論,有理論依據,不是迷信,不是盲目在那裡念,曉得念的方法,一心稱名,才能有感應道交。「妙音者,說法不滯」,滯是障礙,菩薩具足四無礙辯才,所以稱之為妙音。「觀音」是說他的悲心,「尋聲救苦」,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梵音」是音性清淨,梵是清淨的意思,無染、無著,這裡面沒有分別執著。「潮音」是比喻,海潮起伏它有一定的時候,到什麼時候漲潮,到什麼時候落潮,有一定的時候。這是比喻菩薩有信用,決定可靠。「四音圓具,故云勝世間音也」,勝是勝過,世間所有的這些音聲不能跟他相比。實際上講,世間人,就是六道裡面上至摩醯首羅天王,那個信用是卓著了,可是還是比不上觀世音菩薩,決定可靠!
「大士具如是德,度脫眾生,故須時常持念」,這是我們一定要記住的,要常常保持不能夠失去,將這一句聖號念念不忘。「不間」,間是間斷,一心稱名,這個名號不要間斷,「不疑」,決定沒有疑惑。這四個字是感應的祕訣,如果你持名有間斷、你有疑惑,就沒有感應,這個效果就失掉了。無間怎麼樣?最低限度你念到功夫成片,縱然不得一心,功夫成片是相似的一心,他有感應。無疑就沒有障礙,你的心是清淨的,疑就生障。真正能做到不間、不疑,「無不隨心滿願」,真是有求必應,顯示出菩薩神力不可思議,祕訣就在此地。前面教給我們方法,「一心持名」,那是方法裡面的祕訣,感應的祕訣就在「不間、不疑」。諸位能夠說得到這八個字,你就有資格求,具備求感應的方法。
「若也疑兕在懷,朝勤夕怠,無惑乎大士之不應也」,你心裡有疑惑,又懈怠,朝勤夕怠就是稱名間斷,那當然沒有感應。不能說觀音菩薩不靈,不能說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打妄語,騙我們,不可以這樣說,這樣說你罪過可大了!佛在經上把這些理、方法、境界都講得清清楚楚,你自己看走了眼,你自己不能體會,還要去怪佛菩薩,這個罪就太大了。再看底下兩首,這兩首有一句在前面,只有一首連三句。「頌勸供養」。
【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這是世尊勸勉我們要修供養。註解裡面講,「觀聽反入,離諸塵妄,是名淨聖」,聖則是稱聖人,地上菩薩皆稱聖人。觀世音菩薩示現在等覺位,由於他修行的方法圓滿成就,所以心地非常清淨,稱之為『淨聖』。「冥資不虛,於苦惱死厄,如父如母,可依可怙」,冥是暗中,資是幫助。他大慈大悲,在暗中幫助一切眾生,不管你有求、沒有求,他的神力、方便是平等的加持,這是真實不虛。眾生有苦惱、有死難的時候,他是唯一能夠靠得住、能夠幫得上忙的人,如同小孩依靠父母一樣。小孩有苦難,他最相信誰?他的父母,他認為父母最可靠,別的人他懷疑。「具一切功德,則隨所求而應之,不止十四無畏也」,他是具足圓滿的功德,所以才能夠有求必應。更難得的是「慈視眾生,則擇可度而度之,不止三十二應也」。什麼人叫可度?那就是前面所講的八個字,「一心稱念,不間不疑」,這個就是菩薩要度他的對象。具足這八個字,菩薩眼睛當中看的,這個人機緣成熟了,先度機緣成熟的人,這個感應特別的顯著。「其福聚如海」,海是比喻,說他的福報聚集起來像大海一樣,無量無邊,「利澤無窮,故須歸命頂禮」。
到這個地方偈頌是將菩薩遊化娑婆世界的德行也答覆完了。前面曾經說過,這當中還有個知音的人,就是持地菩薩,我們現在看到了。這是第二個大段落,「聞品得益」,品就是「普門品」。世尊跟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菩薩這麼一問一答,旁邊聽的人得到利益了。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
諸位要記住,這不是名,『聞是觀世音菩薩品』,直接的就是指這一品「普門品」,也可以包括《楞嚴經》的「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那也是觀世音菩薩品;《華嚴經》裡面「觀自在菩薩章」,就是《四十華嚴》第七迴向章,也是觀世音菩薩品。所以這一個字,狹義的是指這一品,廣義的,前面那兩部經裡面的統統包括在其中。
【自在之業。】
『業』是講事業,普度眾生的事業,太自在了,沒有障礙。
【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所以,我們今天讀誦「普門品」,諸位也聽到「普門品」了,每一位都有流通佛法的責任。因為我們的同胞念觀世音菩薩的人太多太多了,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人也太多太多了,什麼叫觀世音他不知道;觀世音從哪裡來的,他也不曉得;觀世音菩薩究竟有什麼樣的德行,他也不曉得。我們要常常為那些人解釋,勸那些人讀經。不但勸他要讀,而且一定要把經的意思講給他們聽,使他們真正認識觀世音菩薩,曉得如何來修學普門法門,才能夠得到真實功德利益。那我們的功德也就大了,正如持地菩薩所說。這個地方的註子我們把它念一遍,註子裡面有幾句話非常重要。
「寶雲經云,菩薩有十法,名持地三昧」,這尊菩薩就是因為得到持地三昧,所以稱為持地菩薩。「如世間地」,諸位要曉得地的德行太大了,沒有地,一切生物都沒有依靠,必須有地,地有生生之德,所以底下說了十種德行。第一個「廣大」。第二個「眾生依」,一切眾生都要依大地,才能夠生存。第三「無好惡」,心是平等的,沒有好惡。第四「受大雨」,它能夠承受得了。第五是「生草木」。第六「種子所依」。第七「生眾寶」。第八「生眾藥」。第九「風不動」。第十「師子吼不驚」。我們時間不多了,不能一條一條跟諸位細說,但是這些裡面有的是法說、有的是比喻,皆不難懂。
「菩薩亦爾」,這位菩薩,「昔遇毘舍浮佛」,這是講他過去在因地當中,曾經遇到一尊佛,這個佛的名號叫毘舍浮,教他「平心地」。他那個時候修苦行,修什麼?像修橋補路,哪個地方路不好,他就替人修路,修路是個功德,便利人往來。在路上遇到佛,佛就告訴他,修地不錯,好事情,但是你要先平你的心地,心地平了,一切大地都平。他在這裡開悟,從這裡開悟。所以,「教平心地,一切皆平,是能以妙法內平自心,外患自平」,這是講他的功德。妙法是指大乘佛法,在此地,狹義的就是指觀世音菩薩普門這個法門。一心稱念、禮拜這是妙法,無間、無疑,我們內心就平。你們想想看會不會平?你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又不間斷、又不懷疑,你的心當然平了。心平了,外面境界就平,一切災難應念消除,這個感應道交太顯著了。「故聞此品而稱歎之」,誰能稱讚?心平的人能稱讚,他一聽就明白了,所以才出來讚歎。
「觀音之號,或曰觀世音,或曰觀自在。其行或曰普門,或曰圓通」,這我們在一切經裡面都讀過的。「依悲觀慈觀,應物之德言之,故號觀世音。以真觀淨觀,照心之功言之,故號觀自在。自一心而出,應無不遍,謂之普門。自萬物而反,照無不融,謂之圓通。其實一而已矣。」只要你得一心就統統具足了,觀音、自在、普門、圓通全都得到,那都是一心裡面的作用。所以「或以自在為號,或以自在名業。以自在為號,言心得自在,如心經稱觀自在是也」,《華嚴經》裡面也稱觀自在。「如楞嚴稱無作妙力」,這個裡面境界也非常的廣大,諸位可以研究《楞嚴經》。「功德不少者,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實為心地法門,聞持之者,苟能以是平持心地,則外患自平,不能為害,於諸怖畏,能施無畏,由是自在之業,普門之行,遂為己有」,我們自己統統都能得到。「故曰聞者功德不少」,這樣的殊勝功德利益,持地菩薩能看得出來,所以他在此地給我們說明。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是「聞品獲益」,等於這一品的流通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如來果地上的大菩提。大菩提、大涅槃,說大菩提當然就有大涅槃,說一個就行了。這是我們講的菩提心,大家聽了之後各個都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一心,所以諸位一心稱念,就是菩提心統統具足了。
好,我們講經到此地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