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視頻點播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四集)  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04

  請掀開經本八O二頁,我們看註解,諸位從倒數第五行第二句,「世尊下」,我把這個文念一念:

  「世尊下,問觀音人,意謂觀音之名,望尊法界,風偃群賢,名不自有,因義而彰。觀音之所以為觀音者,果何因緣,有斯名也。因緣甚多,略言境智,以眾生善惡兩機為因,菩薩靈智慈悲為緣。」這兩句很重要,無論說多少種因緣,都離不開這兩個原則,我們把這兩句把它記住。下面講,「大經云,具二莊嚴,能問能答。今無盡意具定慧二種莊嚴,故能問,如來究竟二種莊嚴,故能答也」。這個問答也是大學問,不是一般人都能夠提得出這個問題,也不是泛泛之輩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何況是觀世音菩薩,因地非常的深遠,慈悲廣大,若非如來,確實沒有人能夠答覆得圓滿。

  此地有個「大經」,大經是指什麼?他並沒有指出哪一部經。在一般我們稱大經,就是一般稱,是稱《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一切經當中最大的。可是天台宗,它稱大經是稱《涅槃經》,稱《大涅槃經》為大經。《法華經》是天台宗主修的經典,所以此地講的大經,當然還是用天台家所尊重的,就是《大涅槃經》。諸位將來看淨土經論裡面,譬如說我們看到《彌陀經疏鈔》,《疏鈔》裡面常常說「大經云」,淨土宗稱大經,是稱《無量壽經》為大經。所以說同樣大經這兩個字,在哪一宗哪一派裡面他們這些註疏,你就曉得他指的是哪部經,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

  這就是《涅槃經》裡面所講的,要具足兩種莊嚴才能問,要究竟圓滿兩種莊嚴才能解答。無盡意菩薩具足兩種莊嚴,這才叫真正的莊嚴。我們每天念迴向偈「莊嚴佛國土」,我們拿什麼去莊嚴?以香花、水果拿這些東西來莊嚴,這完全是表面工作,完全是表面的,真正的莊嚴是定慧。無盡意菩薩也是等覺菩薩,具足定慧,他能問。如來在果地上,那更不必說了,定慧都圓滿了,究竟圓滿,所以如來能答。現在是無盡意菩薩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下面釋迦牟尼佛給他解答。其實無盡意菩薩是代我們啟請的,他哪有不知道的!是我們不曉得,代替我們發問。佛給他解答就是給我們說法,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這麼一個人,他的本跡因緣,以及利益眾生的這些功德事業。

  請看經文,前面有四行半都是科判,我們也把它念一念。「如來垂答」,下面的經文這是一大段,這大段的標題,從這個標題我們就曉得底下一段經文的內容。這裡面分成三個中段,第一段是「總答」,第二段是「別答」,第三段是「勸持名」。「答此三科,即楞嚴十四無畏功德,彼經菩薩自陳」,彼經是指楞嚴會上,觀世音菩薩自己說出來的,他是怎麼證得十四種無畏功德;而在法華會上,是佛所說出來。「彼從因陳,此從果彰」,楞嚴會上,觀音菩薩是說他修什麼樣的因,得什麼樣的果報,說明他自己的修證;本經完全是從菩薩果地上利生作用來說的,所以每一句裡頭並沒有說明修因。經典一定要合起來看,不合起來看,這「普門品」那真是難信之法,跟釋迦牟尼佛在彌陀會上是一樣的說法,確實是難信之法。

  「彼經但明能應」,彼經是指《楞嚴經》,「此經雙明機應」。楞嚴會上,觀音菩薩只說,說他自己本身能應的這方面;而《法華經》裡面「普門品」,是把眾生有感菩薩有應,感應道交兩面都說到了。「兩經合論」,我們讀觀世音菩薩經,實際上應當把三經合起來看,「方知大士名稱其實」。三經合起來看,意思就更圓滿了。所以諸位,利用空閒的時間,可以把《華嚴經》裡面這一章「觀自在章」把它看一遍,細細的看一遍。看一遍之後,就曉得我們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應當怎樣持法。現前我們只偏重在持名,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註解裡面告訴我們,口念,口業受持名號,與菩薩所感應的,菩薩是來應免除七難;意業的受持,就是心裡面常常憶持,才能夠滅三毒;身體的禮拜,才能應二求。可見得,修觀音法門必須三業受持,單單口業,你只得三分之一的功德。所以在早晚有時間的時候,你們男同學住在七樓的佛堂,可以多多的拜觀世音菩薩,最好能夠拜一支香,大概一支香是半小時到四十分鐘。女同學人數比較少一點,就可以在此地來拜,可以到這邊來拜。口誦、心裡面憶持、再加上禮拜,三業求感,菩薩必定有應。這諸位讀《華嚴經》你就曉得了。下面經文: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

  這是總答裡面第一個小段,小段是「舉人數」。從這一段來看,觀世音菩薩確實神通廣大。「十法界機」,機就是指眾生,這些有災難的眾生,不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世界無量無邊,受苦難的眾生更是無量無邊。「而言百千萬億者,非謂十界共有此數」,這個註註得好,「蓋指一業有如許人」。業無量無邊,每一種業都是『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無量」也是個數字,數字太大了,你看單位是用億為單位,可見這個數目字之廣大。下面舉一個例來說明,「如一地獄,同受一苦」,以這個苦來驗人,就曉得「知同一業」。他不是造同樣的業,他怎麼會受同樣的報?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共業所感。以此類推,其他的任何一道,任何一種果報,「皆亦如是」。所以這個數目字是指一種業、一種報來講的,「故知此數,是標同業之意」。「此舉境眾機多」,機是根機,前面講過,有善的根機、有惡的根機,善與惡與菩薩都能感應道交,下面會跟諸位說到的。「以顯菩薩觀深」,觀是他自己的功夫,他的功夫深,「應大」,無論在什麼地方,眾生有感他就有應。這麼多眾生:

  【受諸苦惱。】

  這一句就是一個小段,「總明遭苦」,這句是總說。註解裡面講,「此舉現遭苦厄也,自有多苦苦」,這是我們講的三種苦裡面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苦苦裡面這三類苦統統都包含了。「一人、多人受一苦,一人受多苦,一人受少苦」,這都是舉例而言。「今文」,現在這個經文裡面所說的,「百千萬億」這是人多,『受諸苦惱』這一句是「多苦」。人眾多,受的苦也多,但是前面那個人眾雖然多,他造一種業,這裡講「舉多顯少」,他業是一種,造的一種業,這麼多人在受苦。「多尚能救,況少苦耶。上言百千萬億,是業同者,共受一苦,今言諸苦者,一苦是一業,即有百千萬億苦也。上明數同,此明業別,用此意,歷十法界,萬機之徒,不可說不可說數也。」不可說不可說是數目字,在印度數目字中最大的數目字。

  大義法師這一段的註解很明白。我們讀這句經文,看這段註解,自己一定要有警覺。正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凡夫迷惑顛倒,果報來的時候害怕了,怕也沒有辦法,也逃不過。菩薩就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在造因的時候他謹慎,造因就是造業,他謹慎,決定不作惡業,為什麼?他曉得惡業後來有苦報。能有這個覺悟,就叫菩薩。凡夫沒有這個覺悟,任意在造作,果報現前了,所謂定業,定業佛菩薩也沒有辦法幫你忙。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然後我們再講到這個感應道交,那也不是個簡單事情。

  造業,不但身,身體動作是業,身業;口中的言語是語業,所以言語愈少愈好,避免造業。另外一個最嚴重的,就是念頭,意業,起心動念。動一個念頭,阿賴耶識裡頭就下一個種子,那個種子遇到因緣就起現行,就要受報。我們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不念念都是念阿彌陀佛?將來我這個業報就自己成了阿彌陀佛。為什麼不念念去念觀音菩薩,去打別的妄想?不打妄想則已,打妄想就想佛菩薩,將來你的果報就變成佛菩薩。所以要懂這個道理。世間再好的事情,還是少打妄想為妙,為什麼?總而言之生死業,不能出三界,免不了輪迴。既免不了輪迴,換句話說,就免不了三途苦報,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為什要用功過格來檢點?我們這一天到底是善念多、是惡念多?是淨念多、是染念多?這是自己要做一番檢點的功夫,認真去反省。如果我們的染業多淨業少,道業上不能成就;染業裡頭,如果說惡業多善業少,我們來生必定墮三途。這個東西不必問別人,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造什麼樣因,後來結什麼果,這一定的道理,何必得問別人?

  當苦難來了的時候,我們要回心轉意,所謂是回頭是岸,回頭就是懺悔。一個人真正覺悟,肯回頭,這叫真懺悔。真懺悔之後,稱名才有感應道交,才起作用。否則的話,觀音菩薩不就變成了罪惡的包庇所,惡社會惡勢力的頭目了,有什麼可以尊敬?我們造罪業不要緊,我們念幾聲,他就保佑我了,他豈不是惡社會的大頭目了?那就錯了,那怎麼會有感應!什麼人有資格求?真正回頭的人,懺悔業障,曉得自己做錯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種人念觀音菩薩才有感應。一面念觀音菩薩,求菩薩加持消災免難,一方面還不斷的在造惡業,菩薩看到這個樣子,我想救你也救不了你。諸位要懂這個道理,真正懺悔。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這個地方關鍵的兩個字就在『一心』,下面這幾行大義法師就解釋「一心」,解釋得簡要詳明。你看蓮池大師在《彌陀經》裡面解釋一心不亂,用了半卷的文字,佔整個《彌陀經疏鈔》的八分之一,解釋得詳細。這個地方簡單扼要,你看看我剛才講的意思此地都有了。「由過現惡故」,過是過去世造的惡因,現是現在世造的惡因,才「遭諸苦」,得的這些苦果、苦報。諸位再要曉得,世間沒有完全的惡人,說這個人從來沒有做一樁善事,你去找找看能不能找得到,找不到的;說世間完全一個善人,從來沒有做一點惡事,你也找不到。一切眾生總是善惡交雜的,就是善多惡少,還是惡多善少。

  由於造惡,受了苦報,「受諸苦惱」,由過去現在的善業「復得聞名」,你有這個機緣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讀到觀世音菩薩的經典,這總是你過去的善根、現世的善業,你才有這個機緣。「此以善惡相帶」,惡裡頭帶著善,善裡面帶著有惡。這時候善現行了,起作用,要想用善來斷惡,發了這麼一個心,我要修善斷惡。「合成機感」,這就是與觀世音菩薩感應的第一個條件。什麼人有資格求觀世音菩薩?這個人就有資格。他有資格求,但是還得要有功夫,所以『一心稱名』這就是功夫。念這一句聖號不是散亂心去念,要一心稱念。「一心有事有理」,既有事有理,當然也有功夫成片,下面就簡單跟我們解釋。「若用心存念」,這都是意識心,就是分別心、執著心,「念念相續,餘心不間」,決定沒有雜念,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二六時中就是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個雜念摻雜在其中。「一心皈憑」,皈是皈依,憑是依靠,「更無二意」,沒有第二個念頭起來,這叫「事一心稱名」。諸位想想,這種功夫與觀音菩薩才能感應道交,才真正能夠免七難、滅三毒、應二求,有求必應。

  我們念阿彌陀佛,求往生西方,也是用這個方法,原理、方法相同。諸位想想,這個功夫確實不容易。說到不容易,但是也不難,問題在哪裡?這個問題是在自己,自己肯做就不難,自己不肯做就難了。難在什麼地方?難在不肯,難在一天到晚要打妄想。這個法門就是把你所有的妄想統統轉成聖號,不起心動念則已,一起心動念就是菩薩聖號,決定沒有第二個念頭。給諸位說,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再看下面,講理一心。「若達事中一心」,達就是達到,你的功夫已經到達事一心;事一心是著相,理一心是離相。「自他俱離」,自是自己能念,他是觀世音菩薩,是我所念的。念不念?念,功夫還跟前面一樣,這一句名號,二六時中絕無間斷,可是能念之心不可得,所念之聖號也了不可得。「自他俱離,俱不可得,無心無念」,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定慧相應,能稱所稱,皆不可得,是為理一心稱名也」。要問理一心念不念?念,理一心不著相,也是拿著念珠一天到晚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跟事一心的人一樣。但事一心他著相,理一心就是一天念到晚,不著相。念到三輪體空,自他俱不可得,像《心經》裡面講的「無智亦無得」,《楞嚴經》上講「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那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初住菩薩的境界,也就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楞嚴經》上所講的。寂滅的滅不是生滅的滅,雖然字是一樣,音也一樣,意思完全不相同。生滅的滅那是相對的,寂滅的滅離開了相對,那個境界叫寂滅。所以,寂滅是自然的,不是相對的,那個境界沒有辦法說得出來,所謂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決定真實的境界。

  證得這個境界,在圓教初住菩薩,他剛剛證得。所以,理一心不亂就相當於初住菩薩,相當於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還能說與觀音菩薩不感應道交的道理嗎?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所顯示的就是圓教初住菩薩,你自己功夫也到初住菩薩,這才真正感應道交。所以稱名,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都要懂得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佛號怎麼樣念法。開頭當然是用意識心,到達一心不亂了,再把心意識捨掉,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說一開頭就是離心意識,這樣的人自古以來就沒有幾個,那是我們學不到的。

  我記得我剛剛學佛,那還談不上學佛,剛剛接觸佛法,第一部看的經典就是《六祖壇經》,丁福保的註解。是我在一個假期當中到台中去玩,住在一個朋友家裡,他家裡古書很多。我在他書架上看到有一部《六祖壇經》,線裝本的,古色古香,我就拿下來用了三天的時間把它看完,看得非常有味道。以後學佛,頭一個老師是告訴我佛教的好處,就是方東美先生。我就告訴他,我說《壇經》我看過。他聽了之後就搖頭,只給我說了一句話,他說六祖大師之前,我們中國沒有出過這樣的人,六祖大師以後到今天,也沒有出過這樣一個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只有這麼一個人,那是望塵莫及,沒有法子跟他學的,那個人是生而知之,不是學來的。而後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也問我,你看過什麼?我也告訴他我看過《壇經》。章嘉大師搖頭,不行。章嘉大師圓寂之後,我到台中親近李老師,李老師問我看過哪些經典,我一樣一樣告訴他,他聽說《壇經》也搖頭。三個老師都搖頭,說《壇經》學不得。

  方先生那時候叫我從唯識下手,他說禪宗東西,尤其是《壇經》,那叫一步登天,你得有這個本事,登不上去,摔下來那就是粉身碎骨。他叫我學唯識,叫我讀《百法明門論》,讀窺基大師的註解。他說相宗的東西好像是樓梯一樣,爬樓梯,你能夠爬上一層有一層受用。好,我就去找窺基大師的註解,好不容易找到了,結果翻開一看,像看天書一樣,一句也看不懂。他說最容易的,我看不懂,他說最難,難得不得了的,我看得津津有味。不過我還是相信老師的話,大概我所謂的懂,恐怕是似懂非懂,我認為看不懂的,那就真不懂。你看最淺的東西不懂,深的道理怎麼會懂?何況三個老師都是這麼印證,總是有一點道理。所以佛法要耐心的去修學,慢慢的去探討,不要著急,不要害怕,按部就班的來學。

  淨土經論,持名念佛所謂是易行道,也必須要具備這個條件。正是襌家參話頭裡頭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這一句佛號就是話頭,時時刻刻要提得起來。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佛號也沒有關係,一有妄念,佛號立刻就起來,這個佛號它就起作用。平常念佛好比練兵,妄念起來了用這個來壓它,好比打仗。平常練兵練得很勤,到了要打仗的時候不會用兵,又讓敵人來進攻,這就大錯特錯了。妄念起來,這時候要拿佛號去壓它,要把妄念轉變為佛號,這叫用功,這叫轉境界,這叫真念佛。否則的話,你早晚功課念了有什麼用處?早晚念佛就是提醒你,就是練兵。生活當中起心動念的時候,要能夠把念頭轉過來,教妄想不生,你才能得事一心不亂,這個佛號真正有用處。當然在最初的過程當中是功夫成片,因為你的煩惱並沒有斷,只是這個力量能夠把它控制得住,能夠壓得住,這是初步功夫,叫功夫成片。到這個時候與觀世音菩薩決定感應,真免七難,絕對不騙人。底下講這個功德,「即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註子裡頭註得好。「上聞名即稱,是機速,稱名即應,是應速」,感應道交的速度太快了。聞名,這個聞是將理論、方法、境界都懂得了,才叫聞名,因為你這個時候念這一句佛號就如法,如理如法。不是一般像口裡頭唱唱歌,那個沒有用處,那個不相應的。你明白這個道理,立刻就念,就認真的去念,念觀音菩薩、念阿彌陀佛都一樣。你這一念,菩薩馬上就有應,你念得快,菩薩應得也快。『皆得解脫』,「皆得解脫者,即是蒙應利益」,觀音菩薩應機功德利益你就得到了。向下,大師給我們解釋得很細密,雖然文字不多,我們有許多疑惑的地方,他都說到了。「皆者非但顯於多機眾益,亦顯圓遍之應也。」正如前面所說的,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凡有如法稱名那些眾生,菩薩沒有一個不應。感應有冥應、有顯應,這個要懂得。冥是暗中,你自己不知不覺,你得的利益;顯是很明顯。

  這些事情,特別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我們自己必須要認識。如果見到這些明顯的現象,譬如說見到觀世音菩薩現身,像今天有個同修拿了一張照片,說是在車禍當中照的車子上,裡頭現的有一尊佛像,說是金龍寺的,拿來給我看。他每個人都拿出來給大家看。我叫他收起來別給人看了。這樣的事情我們自己要知道,菩薩這個感應是於我們有利益的。我們在《華嚴經》裡面「觀自在」這一章,他所應的是順益眾生,絕對是有利益的。如果現這個身、現的這個相,破壞了我們的清淨心,我們這個心正是一心清淨,看到這個,心裡馬上動心,起妄念,這就是魔現前的。這樣的境界,尤其在末法時期非常之多,你們看看《楞嚴經》後面五十種陰魔,五十種是五十種類,每一類裡面有無量無邊的魔境,我們自己要曉得,不能上了魔的當。無論現什麼身、現什麼瑞相,見如不見,聞如不聞,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的心要不取相,要如如不動,你才能得一心,叫你一心稱名。

  所以觀世音菩薩對我們都是暗中的來加持,不能現身,一現身你就完了。你的功夫不到家,你不夠程度,一現身你馬上著魔,你自己得意忘形,「我見到菩薩,菩薩對我特別好,你們都不行,你們都不如我」。你看看你的心,立刻一心沒有了,到處造口業。菩薩絕不叫你造罪業,所以菩薩不現身,只有暗中來加持你。我們曉得這個道理,見到菩薩現身,想想自己的功夫,是不是真正有資格感得菩薩顯應?如果自己沒有功夫,沒有善根、沒有福德、沒有修持,佛菩薩來了,要常常再來,那麻煩可大了,準是魔王冒充的。這是我們自己要覺悟。好比我們世間,我們這一幫人都不幹好事、都不存好心,說有一個大好人,有個大富大貴、大長者的,他常常到我們這兒來要來照顧我們,你想想看能相應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孔老夫子在《易經》裡所講的。不同類,他怎麼會感應?我們的心果然是佛心,我們的行為果然是菩薩行,與佛菩薩感應,我們信得過,為什麼?我們跟他是同一類。我們成天打妄想,根本不同類,他來了,那決定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要問,有沒有這些事情?我告訴你有,真有。有是有,到底是佛是魔那就難說了,這是我們應當要能夠辨別。

  《大藏經》裡有部經叫《法滅盡經》,將來佛法要滅盡的。什麼經先滅?《楞嚴經》先滅,第一部就滅《楞嚴經》。為什麼道理第一個滅《楞嚴經》?因為一切魔王外道大概最反對的就是《楞嚴經》,因為《楞嚴經》把他的底牌全現穿了。有了《楞嚴經》,讀了《楞嚴經》,慧眼就開了,就能夠辨別佛與魔。所以我講《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後面五十種陰魔,我說那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一面照妖鏡。你有了這個東西,什麼妖魔鬼怪你都看得清清楚楚,原形畢露。所以那些魔王、妖魔鬼怪對《楞嚴經》恨透了,總得想盡方法先要把它破壞,把它消滅掉。

  所以菩薩對我們的感應不能說沒有,冥應,此地講的是「冥顯感應可知」,冥應多,顯應偶爾有個一次兩次。在初學的人會偶爾有幾次,那個作用在哪裡?作用是啟發你的信心。真有這種境界,真不可思議,他信了,信了以後就沒有了。諸位要曉得,不是你退心了,信了以後要常常有,那就是怪了,哪能常有?有些同修來跟我說,我初學佛的時候好多瑞相,現在好多年統統都沒有了。沒有了好事!天天有可不得了,那你心就被魔境所轉,偶爾有這些示相是給你信心的,還有到什麼時候?到你功夫成就的時候。功夫成就的時候,偶爾也會有幾次,那是來考功夫的,考一考你是不是見到相你不動心了。所以跟初學的那個現相用意不相同。真正有功夫見到顯應的絕對不跟人說,這是諸位要知道的。示現給你,你會跟人說,那都是魔;示現給你,你決定不說一句話,若無其事的,那是真佛,那是真的。到什麼時候可以說?你要往生了,要走了,可以告訴大家,告訴大家是增長別人的信心。你看我們慧遠大師,他一生見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過三次,從來沒告訴過人。到他往生的時候才告訴大家,給大家宣布,我要往生了,阿彌陀佛來接引我了,西方極樂世界我過去已經看過三次。才說出來。

  我們現在哪裡會看到佛顯應?才見到一點彷彷彿彿的,就渲染得不得了,唯恐別人不知道。這就是什麼?不夠資格接受顯應。你遇到顯應,那不是魔王來冒充、來誘惑你、來破壞你的道心,破壞你的一心不亂。不但破壞你,還叫你去宣傳,破壞別人。看到有哪些人功夫差不多了:你去破壞他。你就上了當,受他的騙,還當他的使者,替他來服務,去破壞別人。這是我們真正要明白。諸位看圓瑛法師的《講義》,圓瑛法師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用功,那時候有境界。可是自己心裡一歡喜,境界就失掉了,再也得不到。可見得,一切境界都是在一心不亂當中證得的,你這裡頭稍稍起一念分別,我這個感受、受用很好,馬上就失掉。

  這是講感應,有暗中、有明顯。暗中的感應,佛菩薩保護,給諸位說,他是對一切眾生平等平等。不管你有沒有求他、你有沒有念他,菩薩都一律平等的加持。決定不會說你念我,我才來「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你不念我,我都不管你,那菩薩的心不平等,菩薩的慈悲不夠廣大;菩薩決定平等。但是念的時候,他平等加持的力量你得到了,你不念他的時候,他加持的力量你得不到,為什麼得不到?後面大師假設了一個問答,給我們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這個文念下去,他的問答在底下一段。

  「問,十界機無量」,十法界那些苦難的眾生無量無邊,「云何一時令得解脫」。這都是疑問,觀音菩薩究竟有多大的能耐?無量無邊的眾生同時來求他,他都有辦法替人解決問題,這是不可思議,我們難以相信。答覆用比喻說,「喻如父母,念子心重」,這個世間,恩情最重的無過於父母對兒女。兒女說是敬愛父母倒不見得,他會變的,父母念子女的心的確永遠都不會斷的。這個在世間法裡講真正的慈悲,沒有一絲毫的條件。他的兒子再壞,他還是念念不忘,還是不願意看到他受苦受難。觀音菩薩就好比眾生的父母一樣,他有「多智多財」,又「具大勢力」,這是從比喻上說,確實也是如此。「眾子在難,即能俱救,菩薩亦如是」,他有能力、有智慧,他可以救得了。菩薩是以「無緣慈悲重」,無緣,緣是當條件講,沒有條件,無條件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權實二智深」,菩薩在等覺位,何況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他早已經成佛,倒駕慈航而來的,權實二種智慧都究竟圓滿了。「聖財無量,神通力大,十界雖多,應有餘裕」,在觀世音菩薩來說,他有什麼難處?這是我們一定要相信的。為什麼?稍稍有一點疑惑,就是感應道交的障礙。前面「一心稱名」,諸位要記住這四個字,有一點點疑惑,心就不一。下面這個問答就是解答這個問題。

  「今見稱名累年,不蒙寸效者,何也。」今見就是現在他見到,確實我們眼前擺的也是如此,是這樣的。念觀世音菩薩念了多少年,想求個什麼都求不到,沒有感應,這什麼緣故?我在很多年之前,大概總有十幾年了,剛剛到台北市來講經的時候。曾經在法華寺,就是西門町那邊,西寧南路法華寺,好像是講《地藏經》還是講什麼,有個法師在那裡聽。聽到這個菩薩感應道交那麼靈感,他就跟我說,他說我不太相信。我說為什麼?他說,我天天拜佛、拜菩薩想求個電冰箱,求了三年都沒求到,菩薩都沒有送給他。這不如法,成天打妄想。

  這答得很好。「一心稱名,有事有理,二途無取,何能感聖」,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前面一再說明一心稱名,或是事一心、或是理一心,才能感應道交,有求必應。你現在兩者都沒有,雖然天天在那裡稱名,在那裡念佛、念觀音菩薩,你沒有得到一心。你雜心在念,半信半疑的心在念,或者是一種試探的心來念,我倒念念,看看到底靈不靈。這怎麼能有感應?這不可能的事情。「喻如臨鏡背照」,給你一面鏡子照著,「鏡子裡頭沒有我」。你照的鏡子背面,當然照不到,這個過失在自己,不在鏡子。「對谷閉口」,谷是山谷,我們在那裡大叫一聲,必定有回音,你閉上嘴巴你不開口,哪來的回音?都是說明了,與菩薩感應道交的障礙都是自己,佛菩薩那邊沒有障礙,障礙是自己造成的。

  下面,大師引用《楞嚴經》上一段話來說明。「楞嚴云,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有這麼一段經文。這段經文是菩薩自己敘說他修證所得,拿他自己修證所得的來加持給一切眾生,這個力量不可思議,確確實實能夠加得上,不是加不上,真正可以加得上。楞嚴會上與此地所講的也是大同小異,這個地方講的是七難,《楞嚴經》裡面講八難,而八難裡面「苦惱無畏」是個總綱領。苦是我們身體的感受,種種逼迫。惱是內心的感受,就是心理上的壓迫、逼迫,憂惱,身體為之痛苦。經文裡面所說「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這兩句是說菩薩自己的修證功夫。「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是說明他慈悲的業用,幫助別人解除痛苦。

  這個經文的意思我們一定要明瞭,然後我們才會相信觀世音菩薩這個能力從哪裡來的。我們知道他的能力從哪裡來的,又相信真正有這個能力,我們念觀音菩薩,一心稱名求感應,才是心安理得。理明白了,得到了,心就安了,沒有疑惑,不打妄想,一心稱名了,才能夠得到感應道交。所以有許許多多同修問我,修行從哪裡下手?頭一個要明理。你道理不懂,盲修瞎練,修到一段時期沒有感應,對佛法懷疑,退心了。一定要明理,明理就真正有效用、有效果。

  「由我」,這個我是菩薩自稱,觀世音菩薩自稱。他的修學方式,他「不自觀音」。他觀什麼?他是「以觀觀者」,這個妙極了。觀,能觀之智,我們在前面講過,就是入流,就是反聞。他在這個世間一切音聲裡面,前面講過世間音聲分四大類,他的心不隨音聲往外面去流逸,他能夠回過頭來。回過頭來觀什麼?觀那個「能聞的是誰」。他不理會所聽的是什麼聲音,他不理會這個,他去觀照能聞的是誰,能聞的是聞性,「反聞聞自性」。聞自性這是講耳根,眼根那就是見自性,禪家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聞性跟見性一樣的,見性成佛,聞性怎麼不成佛?怎樣才能夠聞性?反聞就聞性,他用的是這個功夫。所以他觀,用個觀智,觀智對什麼?對能觀的聞性。他能夠從六塵裡頭就不去分別一切音聲,不去理會一切音聲。音聲只是個感發而已,是個助緣,借這個助緣他就能反聞,這就叫離塵。聲是聲塵,他不自觀音,這就是離塵。他能觀聞性,這就叫照性,就是見性。離塵也就是背塵,照性就是合覺,背塵合覺,他用這個方法。這個不必多講,前面曾經說得很詳細。

  這種修學方法,在一切修行法當中是最高的指導原則,不管你修學的是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違背這個原則,不能見性,違背這個原則,念佛不能得一心。你要用這個方法才能夠見性,才能夠得理一心不亂。功夫用上道了,那種享受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享受,那是真的。自己安住在大定當中,於一切境界皆能如如不動,這個時候所謂常住真心就現前了。真心現前也就是清淨心現前,或者我們講菩提心現前,菩提心現前就是初住菩薩。菩提心起的作用就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無作妙力,加被眾生」。為什麼叫無作?他並沒有起心動念,所以他這作用才那麼廣大。如果你這裡有感,菩薩馬上曉得了,「我去應,他來念我了,我趕緊到他那裡去」,那菩薩可累死了。沒有心,沒有心所以他不疲不厭,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叫妙力,他這個能力太妙了!

  你要是不信,我們這有木魚、有磬,它有沒有心?你敲它一下,它就響一下,它不是說你一敲「我趕快要響一下,因為他敲我」,它沒有心。沒有心,你繼續不斷敲,你敲它一年,它也不累。有心就累了,沒有心不累。我們在這裡講經,沒有心,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坐這裡一天講到晚,不累,一點不累,為什麼?沒講。你要有心,講兩個鐘點,好累!兩個鐘點。你們念佛、拜佛,一個鐘點下來,累了,為什麼?有心。你要能夠做到無心的話,你一天到晚功夫不斷,天天去拜,你一天拜二十四小時,一年拜到頭,決定不疲不厭,不會累。做這個事情不累,你在這個世間做什麼工作都不累,這個法門多好!所以你要學會了,在這個世間無論幹什麼事情,你都是世界第一流的,沒有第二。無論幹什麼事情,你都是第一,為什麼?你有智慧、有定力,你有功夫,凡夫沒有法子跟你相比。

  所以他才能夠成就金剛三昧,三昧是什麼?三昧是正受,三昧是享受,正常的享受。金剛是什麼?金剛是不能毀壞的。他這個享受是清淨無為,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為,雖然無所不為,還是無為,這才妙。無為跟有為分成兩樁那就不妙了,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才叫無作妙力。他拿這種力量來加持給十方法界一切眾生,才能真正得到廣大的感應,這個裡面的理是很深很深。雖然很深的道理,不是不能體會。我們能夠體會得到,那我們就能相信,能相信我們就不會有疑惑,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我們決定能成就。

  經文裡面有些重要的句子,這個經上沒有那個經上有,那個經上沒有這個經上有。譬如《楞嚴經》裡面就少了一個「一心稱名」,這四個字太重要了,沒有這個。可是《楞嚴經》裡面,像這種重要的修行方法,「不自觀音,以觀觀者」,這個非常重要,但是在《法華經.普門品》裡頭沒有這個句子。所以,你將三經合起來看,才把所有的疑問都找到答案,這樣才能斷疑生信。大義法師這個註解,在這一段裡面引用《楞嚴經》的地方很多很多,幾乎每段都引用《楞嚴經》的經文來解釋。

  底下他說,「以觀觀之體,聞聞之性」,這是大義法師解釋《楞嚴經》上這一段經文。體是真如本體,《華嚴經》裡面所講的體、相、用三大,體是真如本性。菩薩觀是觀真如理體,菩薩聞是聞真如本性,體跟性是一不是二。體性是什麼?跟諸位說就是一心。我們在經題裡面講過,一切法歸納為三法,眾生法、佛法、心法,三法實際上就是一個心法,一心。一心是清淨心,二心就不清淨;一心是覺心,二心就染污,一心裡面本無苦樂。所以六祖大師說「本來無一物」,那就是一心,那就是心性,心性裡頭什麼都沒有;連那個「什麼都沒有」也沒有,如果一心當中還有個「什麼都沒有」,那個心還是二心,還不是真正的一心。一心裡頭本來沒有苦樂,苦樂從哪來的?這就要講到唯識。

  苦樂是妄心裡面才有,真心裡頭沒有。迷失了真心就叫妄心,妄心這是講阿賴耶,是妄心的根本,從阿賴耶再變現出末那與前六識,叫七轉識,是阿賴耶所變現出來的,那都是心之體,妄心之體。妄心之體裡面,跟諸位說也沒有苦樂。八識已經是虛妄的,苦樂從哪裡來?苦樂從它相應心所裡頭來的,可見得是妄中之妄。與自己的真心真是毫不相干,與自己的妄心都還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心所裡頭發出來的,五十一個心所裡面的。我們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一返觀,返觀一照就照得清清楚楚,我們怎麼能夠上了虛妄心所的當?那不叫顛倒了嗎?心所當了家,它做了主人,本性、心王還得聽它的,哪有這種道理?

  佛與菩薩就是真如本性當家,所有的心王、心所都得聽它指揮,都變成什麼?成所作智,成就無量無邊利益眾生的事業。佛要利益眾生也要用心王,也得要用心所,但是他那不是自受用,他自受用是清淨心、是寂滅境界,是自受用。他受用就是從本性裡頭變現出心王、心所,為他受用,教化眾生,完全變成工具,變成了後得智,變成了成所作智。這就是反聞、返觀的效果。

  底下說「循聲流轉」,這是講凡夫,隨著外面境界起心動念,心隨著境界跑。境界裡面,合乎自己意思了,起了歡喜心,心跑到境界上去;不合意思的時候,起了瞋恚心,心也跑到外面去了,心一天到晚隨著外頭境界轉。我再告訴諸位,外面的境界是假的,外面的境界是清淨的,無佛也沒有魔。你自己的心是佛心,一切境界都是佛;你自己的心不清淨,一切境界都是魔。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境隨心轉,所以我們在境界裡面知道自己的程度。我在境界裡面還看到魔,是我自己心裡頭有魔,自己心裡沒有魔,怎麼會看到外頭有魔?要明白這個道理,你的同體大悲心才能夠現前,曉得外境是清淨寂滅相。正如《華嚴經》裡面所講的,法界原本是一真,是我們起心動念把這個一真法界看走了眼,看成了十法界,看成了無量無邊的法界,自己造成的。當你心清淨不動念頭的時候,你一念不生的時候,你看這一切人都沒有分別,這一切人也不能說好人、也不能說壞人,沒有分別。所以境界是平等的。起一念善心,「都是好人」,心動了;起一念「這人多可惡,都是壞人」,你心動了。什麼人叫好與壞?都是你心在動。你一念善,境界就善;一念惡,境界就惡;一念佛,都是佛境界;一念魔,全是魔境界。真是萬法唯心!

  當我們入境界的時候,像現前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天天在動腦筋,想新花樣,特別是女同修。我們就以服裝做例子,你看服裝設計師,天天動腦筋想花樣,想出一個新樣子,今年流行了。好了,你去年做的衣服還沒穿兩次,今年新樣子,這個不流行了,趕快就想辦法動腦筋要去買一件新的樣子。當你買來了,過幾天他又設計一個新花樣,這又不流行了。你就被他手上轉,你所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都去供養他,都被他騙走了。那是什麼?魔,那就是魔。魔在哪裡?那就是魔王,天天想新花樣,叫你心不能夠安穩,牽著你走。服裝設計師對出家人沒辦法,為什麼?他就是一個樣子,出家人穿衣服這個樣子如如不動,幾百年來都是這個樣子,他真是無可奈何。如果你要覺悟了,不流行的我也能穿,這衣服好好的,我做一件衣服至少穿個十年、八年也不壞,何必要受他的擺佈?你如果說,我穿這個衣服人家會笑話。笑,他又不是笑的你,笑死的,他死了,不是你死,我不死;笑死了,他死,我不死,他死活該,我不死。你就不上他的當了。

  他天天在耍花樣,你如如不動,跟你說,你的眼睛看他是佛,他天天在那兒考驗你,你都不動心,這就是上一次跟諸位講的三軌資持,「資成軌」,他資助你、他成就你,成就你如如不動。菩薩在境界裡修什麼?歷事鍊心。他不是佛誰是佛?他幫助你成佛了。你看看你心一往外頭流,他是魔,你是魔他也是魔;你心如如不動,你是佛他也是佛。所以佛與魔在哪裡?都在一念之間。希望諸位細細去想想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想通了,你的修行就有門路,才有理論依據,才不會盲從,才不會迷信,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

  凡是心往外面流轉,都要受苦惱,「故受苦惱」。不但是世間法,佛法也是如此。佛法裡面諸位曉得,諸佛菩薩一再勉勵我們要弘法利生,你要著了弘法利生的相,天天要想盡方法我去弘法利生,壞了,你著了魔,你心還是往外面跑。所以,菩薩要有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絕不找著去度。又要有願,還又不能有心,就是不能有妄念。眾生是機緣成熟了才能得度,機緣成熟了什麼都是自然的,勉強去造作的,那裡面都有苦惱。機緣沒有成熟的時候修自己,機緣成熟的時候利益眾生,有一絲毫勉強,都是機緣沒有成熟,你要勉強去做,就要受苦惱。隨緣去做,給諸位說,念念功德圓滿。

  譬如講布施,我舉這一個例子,這都是我們常常見到的。這個佛門今天有法會,有什麼事情了,他要來培點福,到這裡來供養一點。你盡自己的力量,是好,是修福。還有些人不懂得,看到自己不行,他就借高利貸來修福,那就錯了,大錯特錯。超過自己的力量,勉強去做,那叫做攀緣,那不是隨緣。隨喜當中才有功德,攀緣裡面沒有功德,有苦惱。這個地方雖然修了福,那個地方背上高利貸,還要付好多利息,哪裡是佛門大慈大悲的本意!只有魔才會逼迫你,叫你去付高利貸,他去享受,魔才幹這個事情。佛不要,什麼都不要。

  這樣的傻事還真的不少人去做,我都見過很多,勉強去做的,這是錯誤。盡心盡力,一點都不勉強,這個功德就是圓滿的。不要跟人比賽,人家有力量的,他捐一萬塊錢,我們根本就沒有力量,一個月收入才幾千塊錢,怎麼能跟人家相比?人家一個月收入幾十萬、幾百萬的,他拿一萬塊錢算不了什麼,我們拿個一百、兩百就感覺到很吃力。你這一百、兩百的福報超過他那拿一萬、兩萬的,他收入多,按百分比你就超過他,你的福報也就大過他,這個才是真正公平。不是有錢的人就能修福,沒有錢的人修的福比有錢的人還多,所以來世你就富有超過他。富人不是生生世世富,貧人不是生生世世貧,這才有公理。如果是富人能修福,窮人不能修福,這個老天爺太不公平了。佛法裡頭非常公平。

  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說一個貧女,要飯的,苦得不得了,遇到佛了。她全部的財產就是一文錢,一個銅錢,是她討來的。她拿這一個錢供養佛,極其虔誠恭敬把所有的全部都供養了,她來生的果報,在人間大富大貴,做了皇后,為什麼?她全部供養了,而且又誠心誠意,得這樣大的福報。到第二生做了皇后,做皇后就貢高我慢,前生有善根,遇到出家人、寺廟供養了很多很多。那個裡面老和尚有神通,說出她前生因,你今生所做這個功德比起前生差太遠太遠了。你今生所做的功德那是你的千分之幾、萬分之幾,你過去修的功德是全部貢獻出來。這個說法才公平、才有道理。所以苦、樂是怎麼樣得來的,我們要曉得。

  「菩薩離塵復性」,擺脫五欲六塵,就是這個心絕不安住在六塵境界上。復性,性就是清淨心,心清淨;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境界就清淨,這個世間在你自己的感受就是極樂國土,就是淨土。淨土從哪兒來?心淨則土淨。在現在就清淨,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麼清淨。所以到心清淨,才能感到諸佛淨土現前。只要能夠「離塵復性,諸妄自脫」,脫是脫離,解脫了。「能令苦惱眾生」,就是他這種力量能夠加持給這些苦惱眾生,沒有覺悟的眾生,迷惑顛倒的眾生,普遍的加持。雖然普遍的加持,可是必須你自己也要覺悟,菩薩加持的力量你才能夠得到受用。就好像鏡子它能照,你不照正面照反面,那沒有辦法,鏡子現不出像來。所以你本身要會用心。這個地方說,「持名蒙觀」,承蒙菩薩觀照的力量加持,「亦得解脫,乃真淨慈悲觀力加被然也」。

  這一段是釋迦牟尼佛告訴無盡意,說明觀世音菩薩他的功德、他的能力,他救度一切眾生苦難這些事實。我們之所以不能得到感應,不單單是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講,我們稱名沒有到一心,我們稱名當中還有疑惑存在。甚至於是根本不能相信,不能相信為什麼也要念?試試看,看看有沒有感應,念總比不念好。無可奈何之下逼得不能不念幾聲,求著試試看。這樣的心去念,那怎麼會有成就?這就是不明白這些道理。這些道理,再跟諸位說,我們在此地這個七天,七天你要是把它聽明白,真正聽相信了,你是上上根性,你是了不起的人。七天聽了之後,你們的成績如何?半信半疑。因此,這些道理要常常講、常常研究討論,才真正搞清楚,才真相信。這個也是事實。

  我學佛七年,才相信念佛,以前根本不相信。對佛學非常的愛好,喜歡研究、喜歡探討,對這個念佛不相信,七年才相信。怎麼個相信法?半信半疑,就是不反對了,七年是不反對了,也讀誦,也研究這些經論了。你要問我幾時才真信?我告訴你老實話,我今天才真信。因為昨天的信心不如今天,明天的信心又比今天又進步了一點,不容易。天天有悟處。所以你們聽我講經,我們這裡還有幾個老同修,十幾年前就聽我講了。要拿從前的錄音帶,從前你聽經,再聽我現在講的,不相同了。同樣一部經,一遍一個樣子;同樣一部經,從前面講到後面,前面境界跟後面境界不一樣。所以你問我幾時才有信心,我告訴你現在才有信心,到了明天如果說的時候,那個時候有信心,今天就不算了。希望諸位能夠體會到這一點意思,要有耐心、有恆心、有毅力,好好的去研究,那個受用說不盡的。

  我當初之來探討佛法,就是方東美先生的一句話,把我這個動機引起來。我跟他學哲學,他告訴我,佛經的哲學是一切哲學裡面至高無上的。這是在學術上所說的,還不能打動我的心。後來他說了一句話,「讀了佛經是世間最高的享受」,這句話打動我的心,最高的享受,那我是一定要得到。結果他沒有欺騙我,確實得到的是最高的享受。所以我對老師的恩德念念不忘,這個路子是他指給我的,我真正得受用,也沒有辜負他。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