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二十三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23

  請掀開經本六十七面,第二行,從當中看起:

  【其二者。世間人民。不順法度。奢婬驕縱。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心口各異。機偽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誑。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利害勝負。結忿成讎。破家亡身。不顧前後。】

  到這裡是一小段。前面一大段講五種惡,說的是「殺生惡」,這第二段是講「偷盜惡」。五種惡,每一種裡面可以說都牽涉到其他的,不會只有是一個單純的。所以作惡實在是非常可怕,一個主因,其他的幾乎它都會涉及。從這個經文裡面,我們看得非常的明顯。

  佛說『世間人民,不順法度』,法度,法是法律,度是制度,用現在的話來講,不但是國家的法律,包括了社會道德、風俗習慣,當然包括佛給我們的一些戒律,全部都包括在其中。不順就是不遵守,不能隨順法度,於是乎才奢侈。這個地方的『婬』是指男女之婬,跟前面所講的不一樣,前面那個意思廣泛,我們看這個文字就知道了,前面是有三點水的。『驕縱』、『任心自恣』。這些現象在現代的社會裡,比從前確實嚴重很多,這是我們都能夠體會得到的。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這四句是指一般在社會上有崇高地位,負領導責任的這些人,完全為了自己的權位,任意陷害別人。李老師在此地小字裡頭註的「宋高殺岳」,指宋高宗殺岳飛,確實這是舉的一個例子。實在講,宋高宗殺岳飛是一樁歷史上的公案,岳飛該不該死?我認為他很該死。過去有很多人覺得我念歷史,看法跟人家不一樣,真的是不一樣。岳飛怎麼該死?我的評論是,徽宗是高宗的哥哥,大不了幾歲,才三十幾歲,岳飛一定要把他迎回來。迎回來之後,說老實話,這皇帝誰作?宋高宗肯把皇帝位子讓給他嗎?不肯讓給他,換句話說,決定不願意他回來。岳飛一定要把他迎回來,那非殺不可,這是誰的仇敵?宋高宗的仇敵。所以是岳飛頭腦沒想通,權力利害在當中。秦檜要做宰相,他要做皇帝,你去把他的哥哥請回來之後,換句話說,哥哥做皇帝,宰相一定是岳飛,秦檜跟宋高宗兩個都要退下來,這兩個人肯幹嗎?所以我說岳飛愚痴,應該被殺。我的看法跟人家看法不一樣,這個要知道。

  世間人權力欲望很重,岳飛實在講是一腔愚忠,事情沒看得清楚。看清楚,應該怎麼樣?應該退休,不要搞這個事情。裡面的心理都看得很清楚,有什麼搞頭?退休就好了,那他一生真正能保住他的平安,不要再搞這個東西。這是讀歷史,看我們眼前這些事實,許許多多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樣,就會明瞭。這個事情,無論是高階層的、中階層的、下階層的,常常看到,心裡總得明瞭。做人一定要能忍讓,決定不害人,害人,現在是佔一點便宜,後來的果報不得了,想通了之後才真正曉得得不償失,得到的太少了,失掉太多了。

  『心口各異』,這就是我們講的口是心非。『機偽多端』,這個人機心、機詐。『尊卑中外,更相欺誑』,上面欺騙下面,下面蒙蔽上階層。中外是什麼?中是講自欺,自己騙自己,外面是騙別人,自欺欺人,指這一類。這是說明為盜之因,他為什麼貪盜?盜就從這兒來,統統是為了自身的權力、自身的利益,他才這樣做。『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貪多有』,貪而無厭,『利害勝負』,統統都是從得失上著眼。『結忿成讎』,這就是造業。『破家亡身,不顧前後』,前後是講因果,前因後果,他不想想,造什麼樣的因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如果想到後果的可怕,起心動念自然就謹慎、就小心了。所以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人不只這一世,還有來世,這一世短暫,來世長遠。短暫的享受招得來世很長很長的苦痛,這不值得,這是一個聰明人決定不願意做的,智、愚就從這個地方來分辨。

  【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

  『富』,富貴,李老師小註註得很有味道,「未必淨財」,就是他得的財富未必是乾淨的,為什麼?這裡面就有盜貪。為什麼不乾淨?財是偷盜來的。偷盜,佛法的盜戒包括範圍非常廣泛,指是用種種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統統叫盜財。譬如你做官,你在位有權、有勢,人家想託你辦事,不得不巴結你,不得不送禮給你,那個禮是他不甘心不情願,但是非送不可,這都是盜。不一定要自己去偷盜,逼迫人家不得不送來的,也是盜戒。你就曉得盜的範圍是多廣泛,凡是用一種不正當手段所獲得的,全部在這一條戒範圍之內,不是你本分應該得到,而你用種種手段得到。人家歡喜送給你也好,不管什麼手段也好,甚至於像出家人,如果是歛財、貪財,用種種方法叫信徒還磕頭頂禮送給你的,那也是盜,為什麼?你是用欺騙的手段。所以這個字範圍很廣大,我們應當要曉得。

  得到了財富,吝嗇,不肯布施,不肯幫助別人。『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心天天牽掛著他的錢財,錢多了很麻煩,又怕錢貶值,又怕投資蝕掉了,或者是放高利貸丟掉了,苦處就太多太多了。所以有很多人講,有錢的人好,羨慕有錢的,他不知道,你仔細看清楚了,有錢的人沒有貧人快樂。貧人晚上睡在床上,一覺睡到天亮,什麼也不想,日子真好過,有錢的人日子不好過。所以財富,說實在話只要夠用就行了。我告訴諸位,夠用到什麼程度?最理想的標準是一年,我有一年的積蓄,一年夠用了就不可以再貪,最多不能超過三年;你的財富能夠用三年以上的,這是過分,確實如此。三年以上的財富那真的是過分,不應該。應該怎麼樣?布施,就施捨。今天你有存一年的,譬如你有三年,你把兩年都布施掉,至少我一年還餓不死,這一年就夠用了!諸位能夠常常這樣想,你就能真正做功德,真正布施。布施是財富之因,財布施得財富,你的財富不會缺乏,這是佛給我們講的,三種布施有三種殊勝的果報。

  要肯施、要敢施,歡喜布施,你歡喜布施,你得的果報就自然,自自然然得來。別人勸你布施,像割肉一樣,布施得很痛苦,是布施了,但是布施之後又後悔,心裡又難過。這種人有,他將來有沒有得果報?得果報,得的果報得來好辛苦,不是得的很痛快,是得的好辛苦。就是你布施的痛快,將來你的果報得來的很痛快;你布施很困難,你得的果報也不容易,但是會得來。這是說明這都是世間相。所有財富,實在講,我們自己能享受的實在太少,太有限了,那些東西不過是給你看看而已,你就那麼迷惑顛倒,哪裡是自己的?不是的,不過是看看而已。與其是看看,何不如讓大家去享受,這才是個聰明的想法。

  『如是至竟,無一隨者』,這就所謂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沒有一樣東西自己能帶得走。

  【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

  這就是講將來的果報。你造的善業,三善道享福,你造的惡業,三惡道受苦,這就是『善惡禍福』。善惡是講的因,禍福是講的果,這個東西真的是跟著你的,你死了它也跟著你走,你不管投生到哪一道都丟不掉。

  【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

  這是講盜業的行為,前面都是敘說原因,他為什麼會有盜心?會有這種意念?這個地方說明的事實,他的行動。『見善』,善人、善事他不知道羨慕,他還毀謗,這個罪過非常之大。古聖先賢教給我們「敬君子,遠小人」,也就是教給我們,要親近善人,遠離惡人。對於惡人的態度是敬而遠之,見到面恭敬,遠是什麼?遠是不跟他交往,是這個意思。也不是說故意躲避,那就錯了,見面還非常恭敬、有禮貌,他所講的東西我們不聽就是了,他教給我們東西我們不去學習就是了,這就叫遠。所以不是拒人千里之外,不是這個意思。

  『常懷盜心』,常有這種意念,這個意念是別人的東西自己希望得來,得到之後,享受完了,想辦法再去動腦筋再去取別人東西,就是這個意思,『消散復取』,貪而無厭。這個範圍非常之廣大,包括所有一切財物,所有種種的手段,都包括在其中。下面這是講果報。

  【神明剋識。】

  這個『識』字念去聲,當動詞。

  【終入惡道。】

  『神明』是什麼?這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天地鬼神。天地確實有管這些的神明,這不是假的。佛法雖然不拜神,但是佛法承認宇宙之間有天神、有鬼神,天神跟鬼神的社會跟我們世間大致上差不多,他是有組織的,有專門管賞善的,有專門管罰惡的,天地鬼神有這一類的。可是他有沒有權害你?他沒有權。譬如警察,警察沒有權干涉你,你犯了法,他就有權抓你;你不犯法,他要抓你,他犯法,他沒權。所以,我們人造作這些罪惡,神明那個地方已經也是登記了,將來你死了之後再給你算帳。這是一個講法,這是一種通俗的講法,但是確實是有這個事情。

  佛法對於這個講法並不重視,佛法重視的神是自己的神識,佛法重視這個講法,也就是俗話講良心。你要受良心的譴責,為什麼?你做的壞事你一定記得,你阿賴耶裡的印象抹不掉,這種惡的念頭常常會起現行,晚上也作惡夢,也有很多恐怖,「神明剋識」,這些惡念就會引你到惡道去。所以這三惡道,說實在話誰叫你去的?自己去的,就是這些惡的念頭牽引著你去。佛法裡面講,人臨終之後到六道投胎,什麼力量?業力。你哪一個念頭強,這個念頭就牽著你投胎,貪的念頭強,就到餓鬼道去,瞋恨的念頭強,就到地獄道去。由此可知,並不是閻王判你入哪一道,閻王說判你入哪一道,那是世俗的說法,不是佛法的說法。佛法說你自己去的,六道都是你自己去的,這確實不能怪人。

  【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三途』,三途是你自性變化出來的,換句話說,自作自受,不是有人在那裡安排。我上次給諸位講章太炎的故事,地獄的刑罰是受罪的人自己變現出來的,沒有這個罪的人看都看不到,這是真的。所以,一切境界都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天堂、地獄沒有例外,連西方極樂世界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佛法講得的確是究竟圓滿,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所以造物主是誰?是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這是宇宙萬有的本體。《華嚴》上說得很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就是真如本性,所以才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一點勉強。

  底下一段是第三段,是講「邪婬惡」。

  【其三者。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懷邪惡。常念婬佚。煩滿胸中。邪態外逸。費損家財。事為非法。所當求者。而不肯為。】

  這一段是說明這個世間亡命邪婬之人,作惡不知道身心、家庭的損害,他統統忘掉了。當然,這種人自古以來就有,沒有現在這麼多。古時候實在說雖然教育不普及,那是真的,沒有像現在這麼普及,可是從前教育的深入人心,那個影響比今天深遠的太多了。即使在鄉村農家沒有念過書的,他對於讀書人尊敬、對於讀書人羨慕,讀書人講的一句話,就跟帝王聖旨差不多。所以地方上有一些糾紛,從前哪有警察?哪有這些司法官?有了糾紛怎麼辦?找個教書的,三家村窮秀才,找他來評評理。他給他一說,孔老夫子怎麼說,孟老夫子怎麼說,大家就心服了,問題就解決了,不要法官、不要警察。這是從前教育所產生良好的效果。

  還有一種是輔助教育之不足的,就是歌舞、戲劇。古代的歌舞、戲劇是教育,你看看戲劇所編的,它的內容不外乎忠孝節義;唱的歌詞,孔老夫子《論語》裡面給它訂的一個宗旨,「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歌舞的目的是導入你的思想正確的,對於宇宙人生有個正確的想法、看法。可見得從前娛樂它的目的是教學、是勸善,不像現在,現在這些歌舞是教人作惡,唯恐你不壞,你說這有什麼辦法。我在台灣的時候,曾經有一次,這很多年前,在方東美先生家裡,有一些客人,也是談到時局的問題,問方先生,他說美國將來會不會亡國?我們從歷史上來看,沒有千年萬世的國家,羅馬也會亡國。於是大家就問了,美國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第一個原因,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什麼?方老師答應的兩個字,「電視」,他說這個東西將來是美國亡國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電視是什麼?教兒童、教社會、教成人,教他殺盜淫妄,這還得了。真有學問的人,他一眼就看到。

  所以那時候他提醒,我們台灣的電視要注意,但是還沒有嚴重到美國那個程度,逐漸逐漸在變質了,這不得了。你看台灣現在立法院打架的這些鏡頭,這個教育小孩很深。現在小孩在學校,我聽說小學生、初中學生打老師,跳到桌上砸東西,為什麼?學立法院。小孩就開始學,將來長大了,他們那個動作比現在的高明太多了。現在立法院打架算什麼,小兒科的,你說這怎麼得了。

  佛在此地一開頭勸我們,『世間人民,相因寄生』,這就是我們彼此互相的依存,才能夠生存在這個世間。『壽命幾何』,幾個人想到這個事情?這是給我們說明真相。『不良之人』這是指那些邪婬的、貪婬的,『身心不正』,這底下容易懂,好懂。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不當做的他拚命去做,應當要做的他不做。應當做的是什麼?要去讀古聖先賢的典籍。古人的書不能不讀,特別是中國的古書。我們的老祖宗對於後代的子孫,可以說是真正對得起,設想的太周到了。他們把他自己一生的智慧、經驗寫成書本留給我們,怕的是文字會隨著時代改變,改變到後來你看不懂了。像今天的拉丁文。我們走兩條路,語言會變,想出一種文,文不變,永遠不變,這個文叫文言文,永遠不變。你只要會文言文,孔老夫子兩千五百年前的人,你念他的文字就跟通信、當面談話一樣。你想想看,這種設想,這是大智慧,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裡頭沒有的,這是一種工具,把幾千年他們的智慧、他們的經驗、教訓留給我們做參考。我們今天子孫不肖,不念文言文、廢棄文言文,這實在是太痛心了,怎麼能對得起祖先?

  學問、見識都是從古籍裡頭得來,你讀經長學問,你讀史長見識,你對於一切人、事看法自然跟別人不同,你看得清楚,你看得深遠。所謂是你有幾十年的眼光、幾百年的眼光,從哪裡來的?就是從古聖先賢這種智慧、經驗累積來的,這個要知道。所以,一定要念古書。念古書,現在人家一聽說念古書,文言文太難了,文言文難在哪裡?難在你不肯學,難在這個地方。在民國初年,小學生,十二、三歲的小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小學生大概是四年級的,我現在手上還有三本,民國初年小學生的模範作文,是三、四年級的,中年級的,那個作文現在大學文學系的學生都寫不出來。什麼原因?人家念,現在不念。學佛,文言文非常重要,因為經典最晚的翻譯都是宋朝。所以李老師教我們文言文非讀不可,不難,他說你只要能夠背誦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閱讀;你能夠背誦一百篇古文,你就能夠寫作。所以這個東西就是要熟念、熟背!現在人一聽到背書都嚇倒了,不肯背書,真的,大學文學院的學生,恐怕連五篇古文都背不熟,不要說五十篇了,那有什麼法子。

  所以我教人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四十八篇,李老師的標準只差兩篇,差不多了,你把這個東西念熟了。這個東西,尤其在海外,希望你們教給小朋友、你們的子弟,教他念這個書,把它當作古文念,當作國文念。你念這個書第一個好處,中國的語言不會忘記,你天天念。第二個,中國字認得,不會丟掉。第三個,文言文學到了。你將來讀中國古書、讀佛教經典,你這個基礎、這把鑰匙拿到了,對你沒有障礙,文字對你沒有障礙。第四個,佛法的根基也打下去了。一舉四得。你們如果能記住我這句話,回去教你們小孩,我這一個月就沒有白來,一舉四得。以後他的好處,他對你父母會感激一輩子,這個時候要把他奠下根基。這是『所當求者』,真正是要求的,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情。有這個,其他可以說統統都包括在其中。

  【又或交結聚會。興兵相伐。攻劫殺戮。強奪迫脅。歸給妻子。極身作樂。眾共憎厭。患而苦之。】

  這就是因為貪淫而造的殺業、而造的盜業,可以說是其他的殺、盜、妄語、飲酒是因這個原因就統統都全了,惡業都做全了。一個因會牽涉到其他,都具足了。

  【如是之惡。著於人鬼。神明記識。自入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果報跟前面一段所講的沒有兩樣,統統是在三途。三途之苦我們沒有法子能夠想像,《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實在講那說的是微不足道,把那個痛苦只是透露了一點點。大家能夠熟讀《地藏經》,細心去體會,然後才曉得惡決定不能做。佛在本經上所說的「所當求者」,最殊勝的、最圓滿的就是叫你念佛求生西方,永脫輪迴。

  【其四者。世間人民。不念修善。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敗壞賢明。不孝父母。輕慢師長。朋友無信。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橫行威勢。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難可降化。常懷驕慢。賴其前世。福德營護。】

  第四段先說明妄語的惡因。人為什麼會妄語?當然因素很多,佛在此地也是把最主要的給我們說出來了。首先說世間人『不念修善』,這句話是總說,如果他念念斷惡修善,當然惡業就不會造,他不念善,他念惡。『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許多人有這個習氣,你說他有意的吧,也不見得是有意,你說他是無意的吧,好像也是有意,很難講。在這個人說那個人的是非,在那個人說這個人是非,叫他兩個不合,挑撥是非。大的,就挑撥兩個國家打仗,不知道多少生靈塗炭,你說這罪多重。兩個人不合,這個罪就很重了,要是兩個家庭不合、兩個團體不合、兩個國家不合,罪更重了。這些佛《地藏經》裡面講,死了以後墮拔舌地獄。

  我過去在台中的時候,胡適之死的那一年,那個時候我有一個老朋友,以後也到台中,是李老師的一個好學生,徐醒民居士。他那個時候在新生報做記者,好像胡適之是在一次談話演講的時候,當時倒下去,就那樣死掉了。徐醒民居士在場,他一看到胡適之倒下去之後,馬上就來了很多醫生,醫生把他嘴巴打開,拿鉗子拔舌頭來看,他給我寫封信,他說胡適之墮拔舌地獄。真的,沒有錯。胡適之是什麼?他在中國專門講外國的東西,中國人不懂外國,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在外國專門講中國東西,外國人不懂中國東西。兩頭騙,騙了幾十個博士,這是盜!妄語!所以死墮地獄。說老實話,中國今天遭這樣大的災難,他有很大的責任,提倡白話文,打倒孔家店,都是他帶頭幹的。所以誰消滅中國文化?他開端的,所以這個人是罪人。他是安徽人,跟方先生同鄉,方先生一提到胡適之就拍桌子罵,還搞什麼紀念公園,實在不像話。真的,一點都不假。這是兩舌。

  『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說話難聽,不曉得柔和。『妄言』是欺騙人,『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出來的話很好聽,實際的目標都是騙人。像現在的歌舞,唱的歌詞,電視、電影裡面那些道白、那些歌曲統統是綺語。

  這是口四種過失。它的起因是『憎嫉善人』,憎是瞋恨,嫉妒,對於善人。『敗壞賢明』,賢明之人,總要想方設法去阻撓他、去破壞他。『不孝父母,輕慢師長』,孝親尊師在世出世間都是根本大法,儒家的教學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不孝父母決定不會尊敬師長,不能尊敬師長,你的學業決定不能成就,在我們佛法裡面講,法身慧命的依靠就是老師。所以,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今天佛法,諸位想想有沒有辦法再復興?難,太難,根基沒有了。早年我還沒有出國的時候,在台灣弘法那個階段,有些法師有機會到外國,在國外建道場,有的時候碰到我,給我談起來,我當時就勸他不要建道場。他說為什麼?我說你去建祠堂,不要建道場,建祠堂。祠堂怎麼建?不要建一家的,建中華民族百姓宗祠。像你們在這邊,在外面的華僑,這樣籌款容易。你建一個寺廟,不是佛教徒不會捐錢,你建祠堂,我們敬祖先,凡是中國人都願意出錢,財源得來容易,建祠堂。祠堂裡面就可以講經說法,為什麼?提倡孝道。人能夠知道孝親才會尊敬師長,然後才能夠建立寺院。你說先建寺院,沒有孝道的觀念,寺院不能產生作用。所以,我有些看法跟一般法師的看法不一樣。在國外的弘法先提倡孝道,有孝親再尊師,孝親尊師,佛法就可以建立,這也是有個次第、有個順序,不能顛倒。

  當然,不孝不敬,朋友也就無信了。人與人之間交往依什麼?完全依利害,於我有利,今天是朋友,利沒有了,明天就是敵人,你說這個社會多可怕,道義沒有了,說實實在在還不如禽獸。獅子、老虎會吃小動物,牠吃飽了就不吃了,小動物在他面前走,牠理都不理牠,餓得不得了才抓一個吃。人不吃也害人,你說怎麼得了!人心之壞比豺狼虎豹不曉得要壞到多少倍,這個我們要知道的。如果沒有聖賢人的教育,人不如禽獸。所以,禽獸牠的罪受滿了,會再轉世,會到人道、會到天道。人得到人身,死了之後轉世多半都下去,為什麼?心行不如禽獸。諸位冷靜去觀察,你就曉得。

  『難得誠實,尊貴自大,謂己有道』,這現在我們常常聽到。『橫行威勢,侵易于人』,憑著自己的勢力欺負人、壓迫人。『欲人畏敬,不自慚懼』,自己不曉得慚愧,拿現在話說,這個人已經沒有良心,喪失了天良,不怕將來的果報。『難可降化』,就是遇到諸佛菩薩,對他也無可奈何,為什麼?不肯接受。『常懷驕慢』,驕傲、貢高我慢,這一類的人。這一點諸位同修要記住,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決定是謙虛的,不會有一個說有學問、有道德會傲慢的,沒有這種人。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就說過,他說假如這個人的才華像周公那樣的,「有周公之才之美」,美是講才華、學問,「使驕且吝」,假使這個人傲慢、吝嗇,孔老夫子說「其餘則不足觀矣」,這個人就不必談了。你就曉得,凡是真正有學問、有道德、有修行的人,決定是謙虛。

  你要不信,你看《華嚴經》,你看《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善財童子去拜訪,沒有一個不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善財童子親近他,跟善財童子講一篇大道理,教導他之後,就說我在無量法門裡面只知道這麼一點點,我不如其他的那些善知識,你應當去親近他們。自謙而尊人,菩薩。我們沒有看到一個菩薩貢高我慢的,沒有看到一個菩薩自己認為了不起的,沒見過。佛法裡頭沒有見過這種人,儒家,你看看孔老夫子的弟子,夫子不必說了,你看他的學生,沒有一個是傲慢、是貢高的,這是世間聖賢,愈是有學問、愈是有修養的愈謙虛。凡是有驕慢,我們就記住孔老夫子的一句話,「其餘則不足觀矣」,我們對他就敬而遠之。

  這些人往往他很有威勢、很有福報,福從哪來的?佛在此地講『賴其前世,福德營護』,營是經營,護是保護,他今天還有這麼大的勢力,還有這麼大的福報,是他前世所有的。今生所造的罪業,不是他致福的原因,這個諸位要記住,是他前世是個好修行,今生得這麼大的福報,有這麼崇高的地位,是前世修的。

  【今世為惡。福德盡滅。】

  這一生作惡多端,前世的福報雖然大,逐漸也就消失掉,也就享受盡了。到福報享盡的那一天:

  【壽命終盡。諸惡繞歸。】

  福報享盡了,享盡,惡業現前,這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

  【又其名籍。記在神明。殃咎牽引。無從捨離。】

  這就是業力牽著他,擺都擺不脫。我們中國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也不假。作惡多端的人終歸有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到了一定有果報。

  【但得前行。入于火鑊。】

  『火鑊』是油鼎,這是地獄裡頭一種刑罰,下油鍋,這是油鼎。所以,口妄語罪過是墮這個地獄。除這個之外,剛才講拔舌地獄,拔舌是輕的,再重的是烊銅入口,就是把銅鐵熔化了,給你灌到嘴裡頭,這樣倒下去,你就想想那是什麼樣的罪。這都是口惡的罪,油鼎是最重的,受這些罪。

  【身心摧碎。神形苦極。當斯之時。悔復何及。】

  在這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造作的時候很容易,受苦的時候,那是來不及了。你要知道將來的果報,我們今天言語不能不謹慎。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你造的一切善惡與佛菩薩不相干,你將來得善報,佛也沒沾光,你得惡報下地獄,佛也沒有受牽連,與佛不相干。佛真是苦口婆心點醒我們,叫我們自求多福,絕不騙你。騙你是什麼?騙你是有企圖。佛對我們有什麼企圖?既不要名,也不要利,你看看哪個經上叫你蓋個大廟去供養他,沒有!佛什都不要,這給你講的話就是真話。什麼都不要,什麼條件沒有,來勸你、點醒你,你要是說他有問題,也許就精神不正常。一個精神不正常的人能夠說出這麼多經典嗎?又不像。說的是頭頭是道,有條不紊,不像精神不正常。我們仔細思量,佛的確是大慈大悲,清淨平等照顧一切眾生,是希望你自求多福,希望你好。

  再看最後一段。第五段是「飲酒惡」,這一段,古人有說它裡面含的是「意三惡」,意三惡就是貪瞋痴。這樣一來,不但是五戒,把十善都包括其中。因為這一段有很明顯的說到酒,也說到貪瞋痴,所以古人這兩種說法都很有道理。我們先看因緣。

  【其五者。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

  『世間人民』,什麼叫『徙倚』?徙倚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猶豫不決。無論對人、對事我們講沒有主見,一會兒想這樣、一會兒想那樣,猶豫不決,總在那裡徘徊,不能下一個決斷,就是形容這個意思。『懈怠』就是懶惰,真的,這個毛病很嚴重。我們想想可能自己就有,特別是對於善法,尤其是對於佛法裡頭第一經典、第一法門,你聽了之後,想學又還不想學,這就是徒倚懈怠,這毛病都出來了。不能斬釘斷鐵把決心加下去,那是大智慧、大福德。放下萬緣,不但是世間一切法放下,所有一切佛法也放下,我只在佛經裡面取一部經,就取這部經。幾個人有這樣的智慧?幾個人有這樣偉大的決定?很少,那也是億萬人中一、二人而已,不是多數,極其少數。這是徒倚懈怠。

  『不肯作善』,這是我們所說,不務正業,苟安放逸。『治身修業』,業就是事業,對於你在從事的這個事業不肯認真努力去做,對於身心的修養疏忽了,事業的經營也疏忽了。

  【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現在在這個社會,家庭問題很多、很嚴重,這都是說的這個。實在講佛在三千年前講的,講的是什麼時候?正是我們現在社會現象。從前佛講這個,很少有,很少聽到,兒子不孝父母,把父親殺掉,這在古時候很少聽說,現在時有所聞。李老師以前給我們講了一樁故事,這都是實在的。好像是在清朝時候,有一個地方出了這麼一個大不孝的事情,兒子把父親殺了。當然這個兒子是要判死刑的,沒有話說的。國家對這樁事情怎麼處理?把縣長撤職。為什麼?這是你這一縣子民你沒有管好,你不夠資格做縣長。巡撫,就是省長,記過。出這麼一樁事情。更嚴重的,從前有城牆,城牆拆掉一個角,皇帝下命令拆掉一個角,是你這一個地方上的恥辱,你這一縣人的恥辱,怎麼會出這麼一個人!你想想看,國家看的多嚴重,哪裡像現在。所以,古時候社會安定有安定的道理。現在大家講人權、講自由了,我聽說在國外,在美國,父母教孩子,要想體罰他、責罰他都不可以。鄰居一聽說,去告狀,警察就來了,你沒有資格做小孩的父母。你說這怎麼得了?這不得了。

  我記得,大概要是年齡比我大的人也許都記得,好像是在民國二十幾年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政府的法律裡面還有一條叫「親權處分」。大概是在民國二十幾年以後,三十年廢除了,這條法律沒有了。什麼叫親權處分?親權就是你父母,你父母如果告這個兒子,這個兒子不孝,你把他殺掉,就沒有話說,馬上就殺掉。父母不要這個兒子了,你在這個社會上怎麼能立足?這叫親權處分。所以,李老師常講,有這條處分,做兒女的還不太敢悖逆,為什麼?他有生殺之權。這條法律取消了,父母對於再不孝的子女也無可奈何,這個對於整個社會道德確實有很大的影響。想想從前有些法律條文,我們現在看了好像是不人道,但是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實在是很有道理的。

  這是說明現代家庭、父子關係狀況,確實是『譬如怨家』,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兒女對於父母不孝,對於父母不知道養育父母,不知道報答。

  【放恣。遊散。耽酒。嗜美。】

  因為這個地方有這一句,所以古人說這一段是飲酒惡,這裡有這麼一條。『美』,此地講的是美味,就是貪飲食,好酒、好吃。

  【魯扈。抵突。不識人情。】

  『魯』是魯莽,『扈』是跋扈。『抵突』就是今天講的抗拒,你給他講的善言,勸導他,他反抗、他抗拒,不但是不接受,他抗拒,那真是反目成仇,『不識人情』。

  【無義無禮。不可諫曉。】

  『諫曉』是勸導他,這種人不能勸。可是在今天社會,這些人真的很多,我們見到,只可以遠遠的躲避,少惹麻煩,他的所作所為不能勸導。甚至於是不可以談論,免得惹麻煩,免得人家把你當作仇敵來報復你。

  【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

  對於家親眷屬不照顧,不能照顧。

  【不惟父母之恩。】

  『惟』是思惟,他不想父母養育之恩。

  【不存師友之義。】

  『存』是心裡面存念,心裡頭也不會念老師、朋友的道義。

  【意念身口。曾無一善。】

  這是講身口意三惡統統具足,找不到一條善的。下面再說痴。

  【不信諸佛經法。不信生死善惡。】

  第一句就是不信佛法,第二句是不相信因果輪迴,他不相信,這是愚痴。不信佛法,在今天這個社會實在講相當普遍,原因是什麼?原因是對佛法有嚴重的誤會,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知識程度低的,容易接近迷信,什麼叫迷信?事情沒有搞清楚就相信它,這叫迷信。沒搞清楚,沒搞清楚就相信,這是迷信。所以,我們要想學佛,佛有沒有搞清楚?沒搞清楚就想皈依,糊裡糊塗皈依,迷惑顛倒的皈依。實在講這個皈依都不算的,都是假的、形式上的,這個不好。所以說凡事都要追根究柢,把它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做,那就對了。

  所以我跟同學說,我學佛三年沒有拜過佛,什麼原因?我不知道為什麼要拜佛,沒搞清楚。我看別人拜佛,我也不反對,我自己決定不拜佛。我在佛面前三鞠躬,我用現代人的禮節,我想你們是古人的禮節,你們是古人,我是現代人,這當中有代溝。凡是一樁事情我要沒有把它搞得真正清楚,我就不會相信它。我在那裡打個問號存疑,我要了解它,這是對的,應該如此。什麼事情多問幾個為什麼?把它的道理找出來,這才行。哪有叫你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太可怕了。叫你趴著磕頭你就磕頭,我看到年輕人,那些大專學生,辦講座的時候,他們很乖都會磕頭,我看了很好笑,我也很佩服,很了不起。為什麼?我做不到,你們很乖,教你怎麼做就怎麼做。我這個人不聽話,教我怎麼做,要把道理說出來,說得我心服口服,我才會做。所以你就曉得,我入佛門是很不簡單的。

  但是我入佛門之後,影響很大。我從前在那個機關裡面做事,我們那個機關裡面是基督教的勢力,基督教徒很多,都是些達官貴人,見到面一坐下來都是談基督教。我學佛之後,頭髮剃掉,大概我學佛六個月頭就剃掉了,不穿皮鞋,穿布鞋。我同事就告訴我,我俗家姓徐,他說老徐,你知道不知道,我們現在這個機關裡頭有些改變了。我說什麼改變?沒有人談基督教了。我一想,是的,最近一、兩個星期沒有談基督教,沒有那麼多了。我說為什麼?他說你這個老頑固(叫我老頑固),這個老頑固信了佛,佛裡頭一定有一套東西,沒有一套東西他不可能接受的。我在基督教兩年,沒有受洗,《新舊約》的聖經我從頭到尾至少看了兩遍,我很仔細的看。牧師要我受洗,我提出七十多個問題,沒有一個問題能答覆我,他說你這魔鬼。說我是魔鬼,沒法子。這總講理!哪有說不講理,糊裡糊塗就跟著去的,這不行,這我做不到。所以說一定要搞清楚,不搞清楚我是決定不肯幹的,我有這麼個個性,當時我們同事、長官都曉得。我信了佛,他們雖然沒有接觸,就曉得佛教裡頭一定有道理,就有這麼個概念。

  所以,『無義無禮』之人,這沒法子說、沒有法子勸。『六親眷屬,資用有無,不能憂念』,不知道『父母之恩』,不知道『師友之義』,一直到不信佛法,不信因果輪迴,不相信六道,這是愚痴。

  【欲害真人。鬥亂僧眾。】

  這是瞋恚。『真人』是有道德、有學問、有修持的出家、在家的這些人,他想害這個。『僧眾』是僧團,這就是破和合僧,造這個惡業,這瞋恚。

  【愚痴蒙昧。自為智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希望長生。】

  底下跟我們講愚痴的果報。這樣愚痴的人,自以為是的人,天天在造殺盜淫妄,貪瞋痴慢,自以為有智慧,自以為別人不如他,不知道生從哪裡來,死了到哪裡去,他不曉得。『不仁不順』,仁是對眾生沒有仁慈的心,順是講天理。『希望長生』,他要長生,就是前面講的前世的「福德營護」。

  【慈心教誨。而不肯信。】

  這是指的父母師長、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教導他,他不接受、不相信。

  【苦口與語。無益其人。】

  苦口婆心勸導他,對他沒利益,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

  【心中閉塞。意不開解。】

  他聽不進去,他完全不能夠理解。

  【大命將終。悔懼交至。不豫修善。臨時乃悔。悔之於後。將何及乎。】

  這一段是講果報。到你命終的時候,命終果報現前了,地獄相現前,那個時候來不及了,那個時候後悔沒用,一定隨業所牽,墮落三途。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

  後頭這一段是結論。『天地』也就是講宇宙之間。『五道』就是六道,說五道,天道、人道、畜生、餓鬼、地獄。阿修羅道,說六道,阿修羅是從天道裡面再分出來。所以五道就是六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善惡報應。】

  人天是善道,地獄、餓鬼是惡道。

  【禍福相承。】

  禍中有福,福中也有禍。

  【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自作自受,誰都不能夠代替誰,這一點諸位同修要知道。佛菩薩大慈大悲,沒有辦法代我們受苦,沒有辦法赦免我們的罪業,說是赦免罪業的,這是假的,沒這個道理。佛法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沒有辦法的。這樣子看起來,學佛的人的確很悲慘,為什麼?我們過去造作的惡業太多了,怎麼辦?佛法是真正講理,佛法講,因不一定會結果,因要結果必須要加上緣。佛法知道因果不能改變,緣操縱在自己手上;換句話說,我要善報、惡報,我自己可以主宰。佛法講緣生論,它重視緣。譬如說我有瓜的種子,我不想要瓜,我把瓜種放在茶杯裡,放一百年它也不會結成瓜,為什麼?沒有緣。它的緣是什麼?土壤、日光、水分、肥料,這個東西統統具足,它才會長成,種子才會結成瓜。你只要把緣斷掉,果就不會現前。但是因,因在,因在不結果,我有能力把緣控制住。從前雖然造的種種惡因,我從今天起不造了,緣就沒有了,雖有惡因不會結果。我們從前也種了一些善因,善因雖然不多,有,不能說沒有,我今天把這個緣特別加強,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善的果報馬上就現前。所以,因緣果報那個權還在自己手上,給諸位說,這不在佛菩薩手上,也不在上帝手上,也不在閻羅王手上,在自己手上,自己決定自己的前途,這是佛告訴我們的。所以沒有人能夠代替的。

  【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

  這就是修善的人,換句話說,他生活環境一天比一天好,一生比一生殊勝,作惡的人是一世不如一世,這是決定的事實。

  【誰能知者。獨佛知耳。】

  佛五眼圓明,這些因果報應的事情,他看得清清楚楚。

  【教語開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惡道不絕。如是世人。難可具盡。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輾轉其中。世世累劫。無有出期。難得解脫。痛不可言。】

  這是佛看到這個現象非常感嘆。『難得解脫,痛不可言』,是那些造惡業他自身的感受,不是佛,佛不會痛苦。你墮落,他痛苦,沒這個道理。他要痛苦,他就不叫佛了,為什麼?佛動了心、動了感情了。佛不動心的,佛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所以,痛不可言是造惡業的人。

  【如是五惡。】

  五惡這是講的因。

  【五痛。】

  這是講現在世的苦報。

  【五燒。】

  是來生的惡道。

  【譬如大火。焚燒人身。】

  這樣的因緣果報是決定不能作。

  【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

  這就是佛教給我們斷惡修善。『若』是假使,我們在這個五濁惡世,就在當前這個社會當中,我們能夠覺悟,能夠一心控制自己的意念,不讓自己的邪思常常起現行,能夠:

  【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

  對人、對事、對物都要用真誠之心。

  【獨作諸善。不為眾惡。】

  別人作惡,我不作,別人不肯修善,我修善,我自己清楚將來有好的果報。

  【身獨度脫。獲其福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是為五大善也。】

  問題就是你要把這個事實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清楚,我們自己曉得怎樣去做。尤其是遵照這部經的教訓,決定往生不退成佛,就是經上講『可得長壽泥洹之道』,長壽是無量壽,泥洹是成佛,大般涅槃。

  諸位同修,我們這次講席圓滿的一天,我們本來是有個三皈,會長告訴我,他說還有幾個受五戒的。諸位受五戒的,必須把這一章多念幾遍,這一章就是講五戒。我們念了之後,自己能不能真正遵守?如果在佛面前宣示受了戒,就得要條條做到,為什麼?你做不到,你是罪加一等,為什麼?欺騙自己,欺騙佛菩薩,這何苦?做不到就不要,何必要這個面子?我受了戒的,其實我是受了罪的,我有罪了,罪人,那何苦?真正做到,這是應該的。如果看看我這還是很不容易做到,暫時不要受,努力去學,學得差不多了再來受,這才是對的。免得受了做不到,變成天天欺騙佛菩薩,良心不安。如果良心安了,說老實話那沒良心了,因為良心決定不安,變成麻木不仁,就是經上講的不能夠「諫曉」的。

  再看底下一章。

  【重重誨勉第三十六】

  這一章是顯示惡因、惡果,我們要曉得真相,要知道恐怖,知道它的可怕。佛在末後勸我們要正心誠意,要不忘功夫,以免敗悔。請看經文。

  【佛告彌勒。吾語汝等。如是五惡。】

  李老師的註解註得很簡單、註得很清楚。『五惡』是因,就是殺盜淫妄酒。

  【五痛。】

  花報,現世報。

  【五燒。】

  果報,是來生三途的苦報。

  【輾轉相生。】

  因中有果,果中有因,還有是每一條裡面都具足其他的四條,這就是『輾轉相生』,這五條會起連帶作用的。

  【敢有犯此。當歷惡趣。】

  這是佛給我們提出的警告,只要你敢犯,你將來一定墮惡道。這不是佛判的刑罰,不是的,佛看清楚這個事實真相,他告訴我們的,你這麼做決定墮惡道。

  【或其今世。先被病殃。死生不得。示眾見之。】

  這是就果報這種現象來勸我們。我們看到有許多病苦的人,纏綿在病榻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一病病十幾年的、二十年的,日夜要人伺候,病到嚴重的,家親眷屬都不認識,就那口氣不斷。這就是痛,就是現世的果報。我們見了,難道不覺悟?為什麼會有這個果報,要想想那是什麼原因。

  【或於壽終。入三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這在臨死的時候,你看他那個痛苦的樣子,也值得我們警覺。我們俗話常講好死好生,這個人死的時候很安祥,面貌很好,不惡,這個人決定不墮三惡道;死的時候不好,樣子不好,面貌不好看,都是惡道去了。從這些地方都能給我們消息,都能告訴我們因果報應的事實,這是從果上說的。下面再從因上說。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這一段就是講,從因上講,冤冤相報。我們必須要知道,冤冤相報,一世比一世殘酷,起因是微不足道,到後來結果就可怕了。

  【皆由貪著財色。】

  追究它的根本原因,不外乎前面所講的貪瞋痴,貪瞋痴慢這是原因,『貪著財色』。

  【不肯施惠。各欲自快。無復曲直。】

  『曲直』是講一個道理,不講理。

  【痴欲所迫。厚己爭利。】

  一切罪惡的根源都從這裡發生的。

  【富貴榮華。當時快意。不能忍辱。不務修善。威勢無幾。隨以磨滅。】

  這是說明世間富貴榮華的享受是很短暫的,不能長久,你保不住。你要真正覺悟了,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我們自己能夠節儉一點、能夠忍一點,把我們的多餘布施給社會,供養大眾,這個福報就非常之大。社會為什麼不安穩?為什麼有動亂?大家都曉得貧富不均。富的人能夠勻一點幫助貧人,貧人感激,不會去搶劫,不會去犯法;他是到了不得已,富人不肯捨,他在那裡不行,嫉妒、瞋恨,才幹出這個事情出來。所以我們真正讀佛書,遵守佛的教訓,確實可以做到社會的祥和。在生活上幫助他,在教育上幫助他,在事業上幫助他,一個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好,大家都好,這才真好;我好,別人不好,我也保不了,這個要知道。底下說:

  【天道施張。自然糾舉。煢煢忪忪。】

  這一句是形容驚慌失措,沒有依靠,身心不安的樣子。

  【當入其中。古今有是。痛哉可傷。】

  『天道施張』,就是自自然然的一個道理,『自然糾舉』。『當入其中』,中就是指三惡道,果報必定在三惡道裡,古今沒有例外的,墮落在三途就苦不堪言。

  【汝等得佛經語。】

  佛在此地勸勉我們,「人生難得,佛法難聞」,特別是這部經。夏蓮居會集這個經的時候寫了三首偈,末後一首說,這都是講的真實話,一點都不為過,「佛說難信真難信,億萬人中一二知」,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可見得得到這部經難,太難太難了。所以此地講『得佛經語』,就是指的本經。得到之後應該:

  【熟思惟之。】

  多念、多想想,每天念、每天想,你能想你就會覺悟,你會覺悟,你慢慢就會離苦,你就會離惡,一切惡念、惡事自然就不造了。這一生決定能夠超越六道輪迴,決定能夠往生成佛,這才不辜負阿彌陀佛,不辜負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這個法門,不辜負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給我們作證明,使我們的信心堅定,這是諸佛的恩德。

  【各自端守。】

  守佛的教誡,守佛的教訓。

  【終身不怠。】

  就是認真努力精進。

  【尊聖敬善。】

  『尊聖』,聖是佛,怎樣尊重他?依教奉行就是尊重。不是說供養的佛像天天給他磕頭禮拜,不是,那是表面的,那是假的、虛偽的,不是真實的,真實的是要把經典的教訓做到。佛教給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這是真正的尊重世尊,尊重阿彌陀佛。『敬善』,善是善人,哪些善人?已經往生的那些善人,這是我們的榜樣;現在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的這些善人,為什麼?他們將來不久都要到西方去作佛,這是真正的善人,這是我們尊敬的,我們要跟他學習的。

  【仁慈博愛。】

  諸位記住,『博愛』兩個字是從佛經裡頭來的。過去孫中山先生常常用這兩個字送人,勸大家博愛,博愛出自於佛經裡頭。要仁慈、要平等的愛護一切眾生。

  【當求度世。】

  『當』是應當,應當要求超越世間,這才是辦法,這個才叫一了百了。你不能超越世間,就是生到天上,天還是有壽命,還是有麻煩的,不是究竟解決問題。

  【拔斷生死眾惡之本。】

  『生死眾惡之本』是什麼?就是前面講的殺盜淫妄酒,貪瞋痴慢,這就是生死眾惡之本。為什麼會有輪迴?因為心裡頭有這些東西,就有輪迴。輪迴,六道輪迴是自己業力變現出來的,只要你心裡面有這些東西,就有六道輪迴。所以,必須把這個因拔掉,把這個因緣給它斷掉。

  【當離三塗。憂怖苦痛之道。】

  『三塗』是最苦的,出不了三界也不應該墮三惡道;換句話說,來生能夠得人天兩道也還不錯,墮到三惡道就太苦了。可是諸位總得要曉得,六道都不是究竟解決問題,一定要念佛,一定要放下。放下,一般講很難,你要想想,地獄你願不願意去?不願意去就得放下;不放下?不放下將來就是往那去。想到這個地方就恐怖了、就太可怕了,你自然會放下。再看看世間人,老苦、貧苦、病苦、死苦,你看看這個要不要受?不想受。不想受,放下,好好的念佛求生淨土。這一句佛號真正念成功了,我在講席常常告訴大家,我講的是真話,這個法門是不老、不病、不死,不死的法門,臨命終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

  所以往生,就在台灣這些年來,我們都看到幾十個人,走的時候站著走的、坐著走的。走之前十幾分鐘跟大家說話,有說有笑,音聲宏亮,沒有一點病的樣子。說「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了,你們大家念佛送我一程」,大家開始念阿彌陀佛,念了不到十五分鐘,他走了,不病,不死。走的時候告訴大家,阿彌陀佛來接我,我已經看到他來了,我跟他去了,給你們拜拜,再見,他走了。你想想看,不死的法門,這樣的好處你不要,你真是迷惑顛倒,有什麼法子?這些真的事實,我們在台灣看到這麼多。在台北,李濟華老居士往生的時候,那就是很明顯的一個例子。人家一點病也沒有,走之前跟大家講經說法講了一個半鐘點,苦口婆心勸導大家,講完之後跟大家拜拜,我要回家去了。人家以為,他八十多歲了,以為他老了,說了一個半鐘點說累了,回家了。哪裡曉得一下講台,旁邊沙發上一坐,就走了,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多自在。他是一個多月以前就曉得,所以每天去看看老朋友,辭行。自己曉得哪一天走,曉得什麼時候走,走之前還苦口婆心的講了一個半鐘點,勸大家念佛。所以這個的確要知道。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

  佛最後勸勉我們,我們大家要想修善,哪一個善是第一善?

  【當自端心。】

  心要端正,心要正這是第一善。心裡面沒有邪思、沒有妄想、沒有執著,這就善了。

  【當自端身。】

  身要合乎禮節,一舉一動合乎禮儀。

  【耳目口鼻。皆當自端。】

  孔老夫子所講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就這個意思。凡是不合禮的,我們不見、不聞,這叫端正,『皆當自端』。

  【身心淨潔。與善相應。】

  這樣修善叫第一善,身心都善。

  【勿隨嗜欲。】

  這是講,『嗜』是什麼?你的嗜好、欲望,不能隨它,隨著自己嗜好、欲望是決定要做壞事。

  【不犯諸惡。】

  這是身。

  【言色當和。】

  言是言語,色是容貌,對人要笑臉迎人,和睦相處,這是口業。這裡面講的是身口意三業。

  【身行當專。】

  這一句非常重要。在世間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你要專你的事業才會有成就。你學佛,佛的法門很多,一切法門裡面也要專學一個,你就會成功。所以專這個字非常重要。

  【動作瞻視。安定徐為。】

  這是告訴我們,一舉一動要安祥、要緩慢,不要操之過急,什麼事情慢慢來。

  【作事倉卒。敗悔在後。】

  你做事情匆匆忙忙,欲速則不達,你會失敗,你會後悔,你不能成就的。

  【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諦』就是慎重,你做事不知道小心,不曉得謹慎,你的功夫就沒有了,就喪失掉。這末後可以說佛的確是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我相信頭腦冷靜的人、聰明人一定能夠遵守。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我們的講經還有三次,後面的好講,後面有很多經文很容易懂的,念念就可以了。我們專修念佛法門,早晚課誦就是要有一個目標,所以我們的課誦沒有照寺院課誦本去做,為什麼?我們的目標不相同,我們是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我們的早課,你自己在家裡做早課,不是團體就比較方便,香讚什麼都可以免掉。三稱本師釋迦牟尼佛,然後念開經偈,開經偈不念也沒有關係,念也可以,再就念本經的經題,經題念完了念本經第六章,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念完了就念佛,讚佛偈念不念沒有關係,喜歡念也可以,不喜歡念就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佛號念完了,迴向、三皈依,這是早課。早課的目標是希望我們的心、我們的願跟阿彌陀佛一樣,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

  晚課也是這個儀規,念經的部分就換成了本經的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我們現在正講到這個地方,你就曉得這是遵守佛對我們的教訓。我們念了之後,改過自新,念一遍,檢點,佛給我們教訓哪些,我們犯了這個過失,趕緊改過來;哪些地方我們照做了,我們很安慰,繼續要保持。使我們的行為、我們的道德、行為跟佛相同,我們目標在此地。所以說整個修持的目標,要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就決定往生,沒有不往生的道理。有多餘的時間,你讀全經,你念得愈多愈好。念多了,常常想想,常常反省反省,自然就開智慧。大家有沒有問題?

  對了,這個同修他問我,他說「你剛才說,未弄清楚便信是迷信,那信解行證的次序是否應調一下,解行證信?」

  你說的這個話一點都沒錯,是這樣子的。所以佛法先告訴你信,信解行證這個順序,第一個信是對老師人格的相信,這就不算是迷信,是有條件的信。因為我相信佛不妄語,就憑這一點我相信他。佛所講的道理我不懂,我慢慢再研究,理論懂得之後,這個信叫正信。開頭的那個信是叫強信,勉強的相信,開頭是勉強的相信,到理解之後,這是正信。沒有把理論搞清楚,這個信不是正信,所以說是迷信。但是他迷信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無條件的迷信很可憐,有條件的迷信還是值得讚歎。到你從行,行裡面證實了,把這個解證實了,這個信叫真信。所以,信從頭貫徹到最後,到你真正證得,那個信才叫究竟信,那個沒有問題,完全圓滿了。所以,這一個信字,是從頭到尾一直貫下來的,沒有錯的。

  沒有問題了,我們就明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