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十八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18

  請掀開經本第五十面,第二行,從第二句看起:

  【復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

  這是第二類。這一章是前面一章三輩往生的補充,所以經文也很明顯的分為四段。第一段就是上輩往生,這個地方補充了六條,第一個是受持本經,這很重要。第二,一定要求生淨土。第三,要發菩提心。第四是嚴持戒律。第五,饒益有情。第六個是憶佛念佛。這是前面的第一段。今天第二段,第二段跟我們講了三樁事情,這三樁在這段經文裡面很明顯的看出來,第一個要修行十善,第二要晝夜念佛,第三個要『志心歸依,頂禮供養』,這是第二類的。我們將這段經文簡單介紹一下。

  一開端佛給我們說出來,因為一切眾生生活的環境不一樣,有些人工作很繁忙,現在講悠閒的人已經不多了,除非是年老退休了,他有時間。在沒有退休之前,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很繁忙的工作,要求他依照經教來修行往往有困難,因此佛在這部經裡面給我們講了許多的方式。像此地所講的,比前面一章就不一樣了,這是對於比較上忙碌,修行緣分不十分圓滿的人,可是這些人也希望這一生能夠求生淨土。雖然『不能大精進禪定』,精進就是純一努力,禪定就是心地的清淨,就是禪定。在念佛法門裡面講的一心不亂、功夫成片,都是屬於禪定,這個我們要曉得。『盡持經戒』,前面說一定要念《無量壽經》,我們現在沒有時間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行不行?行,《阿彌陀經》是簡略的《無量壽經》。我們也常常提倡,這部經沒有辦法念完,我念一章或者念個兩、三章,這樣也很好,這都是不能夠「盡持經戒」,不是不持,不能完全持。這是一個說法。

  另外一個說法,我跟諸位同修報告過,這個經念熟了之後,要去照做,照做我不能完全做到,我只能做到經裡面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做到,這也是不能夠盡持經戒。如果把經裡面所講的百分之百都做到了,給諸位說,那一定是上上品往生,你統統做到了。我們打個折扣,我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這樣往生就上品中生。如果說百分九十我還有困難,大概我可以做到百分八十,打八折,這樣往生只能夠說是上品下生。這樣慢慢往下降,降到下品下生也要做兩成,兩成都做不到,往生就靠不住了,這是同修們要特別記住的。當然開頭做很困難,開頭我們做一成、做兩成,慢慢的提升,慢慢做到三成、四成、五成、六成,這就好了,這樣子叫做精進。所以經典要記熟,昨天告訴同修,如果不能夠背誦,年歲大的人,重要的教訓寫在筆記本上,牢牢的記住,我們要照做的。

  像這個地方所講的十善,這十條總得要記住。第一個『不殺生』。這個事情也很難,有不少同修來問我,家裡蚊子、蒼蠅,這在國外少一點,國外這個的確是很少。但是有像蜘蛛,像小爬蟲爬到房間裡面來了,怎麼辦?你說不殺牠,牠也妨礙我們,這個房子裡面跑進一個蛛蛛來了,你這一晚也睡不好覺,唯恐牠爬到你身上來,那個東西有毒,怎麼樣辦?你要問我,我怎麼辦法?我買了個小吸塵器,桌上小吸塵器,那個很管用。甚至於在美國,美國的蒼蠅都很笨,沒有台灣那麼聰明,台灣抓,抓不到,美國的蒼蠅飛到窗上、玻璃上,用吸塵器一吸牠就進去了,拿到外面去放掉。我們抓很不好抓,那個很好,很有效果,這是我提供諸位一個方法。

  還有的是平常我們要注意、要防範,環境的衛生整潔,要注意這些。凡是有些小蟲容易進來地方,要特別注意到這些地方,像我們用藥粉,甚至於殺蟲的藥水,就噴在那些地方。不是等你看到再噴,我一個星期噴個兩次,絕對不會有小蟲進來,這是預防。不是見到的時候再用,沒有見到的時候,拐拐角角小洞口,你就噴噴灑灑的,那就不會有,這是屬於防範。我也聽有個同修告訴我,他說院子裡種樹,尤其是果木樹,果木樹甜分很濃,容易引小蟲。他說摘的時候用舊報紙把它圍上一圈,小蟲牠就不會去,油墨的味道牠怕,這也是個好辦法。懂得這些預防,我們對於殺生就可以盡量的減少。所以這個要知道防範。再小的生命,牠也是一條命,牠也是一個神識,我們千萬不能夠疏忽,不與眾生結這個冤仇。

  第二是『不偷盜』,不偷盜這一條也非常難持。不偷盜在戒經裡面的解釋,它的定義叫「不與取」,這個東西是有主,主人沒有答應,你就把它拿過來了,這就叫偷盜。因此,它的範圍就非常的廣泛。譬如我們講稅收,國家的,這個主是國家的,我們想偷稅、想逃稅,這就是偷國家的。偷國家的稅收比偷一個人的罪要大,偷一個人的,將來我還債我只還他一個人。如果偷國家的,這個國家的一切設施、財物是這一國家的國民所納的稅,將來你要還債要還這全國的國民,你都欠他的,這個事情太麻煩了,還不清。這是我們要知道的、要明瞭的。所以這個戒好難持,不容易。你說在公家做事情,或者私人公司行號裡面做事情,當然有印的信紙、信封。私人行號還小,為什麼?欠債就欠一個人的,頂多欠他董事會的,也不過十幾二十、三十個人而已。如果是政府機構,這麻煩大了,這是全國的,它那個信紙、信封是給公家公務上用的,你要拿來私人寫信,就是盜公物,就犯了盜戒。所以這條戒律非常微細,很難受持,必須要真正理解。

  這樣一來,這個事情麻煩了,尤其是做生意,在工商界裡面的這些學佛的同修,聽到這個都搖頭,我們如果要不想方法逃稅就不賺錢,要賠本,這怎麼辦?實在說,佛法是智慧的方法,是智慧的學問。大乘佛法,論心不論事。現在許許多多政府不懂得佛法,不曉得弘法利生是第一大福報,政府如果能弘法利生,全國人受福。那怎麼辦?如果有機會多偷國家一點的財物來替它做點好事,這是應該的。古人有例子,永明延壽大師在沒有出家之前,他是個小公務員,管出納的,就是國稅局裡管出納的。他就盜國家的錢財,盜錢財,而且盜得不少,常常盜,盜來幹什麼?盜來放生。以後被查出來了,查出來這是死刑。但是他這個錢沒有自己用,都放生了,辦案子的人就不太好辦,就把這個事情報告國王。國王聽了也奇怪,盜國稅的款去放生,好,照樣要去殺頭。但是國王下個命令給監斬官,讓他綁赴法場殺頭,看他害不害怕?如果害怕,就把他殺掉;如果不怕,不要殺,帶來見我。這就綁到法場去殺頭,他面不改色,監斬官就問,你不怕嗎?他說我不怕。他說為什麼?我以一條命救了千千萬萬的生命,值得了。監斬官把這個事情就報告國王,國王就赦了他的罪。召見,以後問他,你願意做什麼?他說我願意出家。國王就成就他,做他的大護法。所以他做了一代國師。

  做生意買賣人要知道這個故事,心裡就有數了,你可以做菩薩商人,你可以替國家積大功德。如果說為自己,這就有罪業,如果說為社會、為眾生、為國家,國家不知道做,我們來替它這樣做法,這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佛法通人情,也很講道理。因此,沒有一條戒律是死板的,每一條戒律都是活活潑潑,看你怎樣居心,看你怎樣行事,這樣才能談到圓滿功德,這是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戒律相當不容易,不容易在哪裡?你不容易明瞭。現在講經的法師還有,講戒的法師沒有了,為什麼法師不講戒?這一講戒,講得很難過,恐怕自己條條都犯了,所以算了,馬虎一點,不要講了。為什麼?自己沒做到。但是一定要曉得,真正找到通達的人,多請教、多問問,有好處。

  第三是『不淫欲』。淫欲並不專指男女,你看看這個淫字,三點水的淫字,這個淫欲,欲是欲望,淫是過分。你在物質上享受過分都叫淫,超過了,超過你自己的身分地位,這就超過,過分了。我一個月收入一千塊,我過一千塊的日子,這是本分;我收入一千塊,我想方法過兩千塊錢的日子,這就過分了,這就犯了這條戒。所以雨水太多了叫淫雨,凡事過分都是屬於這一條。人要知道守本分,本分裡面能夠節儉,那是大德。我一個月有一千塊錢的收入,我過五百塊錢的生活,另外那五百塊錢去幫助別人,那是大德。那就是經典常講的積功累德,他過他本分以下的這種生活。這個一般人就比較困難,那是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眼光深遠,他所看的不是眼前這一世,他能看到生生世世,這是積德。這三條叫身三業。當中有四條是口四業,都是屬於言語。

  第四個是『不妄言』,妄是欺騙人。第五,『不綺語』,綺是比喻,就是花言巧語。說得很好聽,目的是害人,是叫別人上當的,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騙人、誘騙。妄言是說假話,這是欺騙人,花言巧語欺騙人。第六是『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使人聽了很難聽。第七,『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這是口的四種過失,四種過失裡面,這個不難懂,但是也很難做到。佛法這個三業,實在講很注重口業,因為口業太容易犯,不知不覺他就犯了,沒有相當高度的警覺心,很難說不犯這四種過。綺語,尤其像現在從事於娛樂這一類的行業,像電視、電影可以說統統都是綺語。現在唱歌,歌詞也都是綺語,內容是什麼?是誘惑你去造作殺盜淫,誘惑;換句話說,提醒你、勸你去幹這個事情去。這個罪業很重很重,往往被我們疏忽掉了。

  後面三條是意業,就是我們的念頭,貪瞋痴,這也叫做三毒煩惱。所以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的世法的三善根,就是不貪、不瞋、不痴;不貪、不瞋、不痴這是三善根,一切善法都是從這個地方生出來的。這叫十善業,一定要遵守的。

  《觀無量壽經》裡面跟我們講修行的基礎,昨天也跟諸位報告過了,「三福」。佛說得很明白,這三條是「一切諸佛淨業正因」,你看這個多重要。三福裡面第一條就有「修十善業」,就有十善,可見得十善是佛家的根本修持。無論是哪個法門、哪個宗派,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所以十善不能不講求,不能不修,非常重要,千萬不要疏忽。可是諸位想想,這一條一條去修,一條一條去做,很難,很瑣碎,也不容易。淨宗教給你最好的方法,教你「淨念相繼」,一天到晚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句接一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你們想想這十善有沒有?統統在裡面。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言,不是妄語;這一句阿彌陀佛,自他圓成佛道,不是綺語;阿彌陀佛讓人聽了很舒服,聽了很歡喜,不惡口、不兩舌;這裡頭並沒有貪瞋痴,所以統統具足。一句佛號可以說把無量無邊的法門統統都包括了,你才曉得這個法門簡單容易。這是所有行法的總綱領,我們抓到了就行了,所有一切法統統在其中。這是講的十善,日常生活當中,要依照這個原則去做。

  『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這就是憶佛念佛,想佛名號功德,想佛依正莊嚴,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不要想別的。想別的都是妄想,想別的都是搞六道輪迴,實在講不值得,非常不值得。因此,真正學佛人,怎麼樣也得抽出一點時間,把《無量壽經》念熟,這是我們一生當中第一要緊的大事。為什麼?念熟之後,我們起心動念就能想到經典裡面所講的種種功德,種種莊嚴,能夠把所有一切妄念取而代之。念頭一起來,就想極樂世界,就想阿彌陀佛,憶佛念佛,這是真實的功夫。

  「志心歸依,頂禮供養」,志心是真心,我們講誠心誠意,我們依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在我們面前,我們怎麼依靠?經典就是阿彌陀佛,經典裡面所講的是阿彌陀佛的心願,阿彌陀佛的行持,阿彌陀佛種種功德。你讀經典就是親近阿彌陀佛,這個經念一遍就等於阿彌陀佛給你開示一遍。一遍念不完,我念一段、我念幾句,都是阿彌陀佛直接給你說經講道,我們要用這樣的心態來接受。家裡面有供養阿彌陀佛像,很好,在彌陀像面前來讀經,就如同親自接受阿彌陀佛給我們開導。沒有供佛像,我們面向西方,求感應,這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淨宗,皈依是皈依阿彌陀佛;皈依法,法就是這本《無量壽經》;皈依僧,僧是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提倡專修專弘,第一個人就是大勢至菩薩,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的,大勢至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成佛之後再教化眾生,就是這一門,沒有第二門。他真是專到了極處,這也很稀有、很難得,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

  其餘,「頂禮供養」,頂禮是禮拜,這是表我們的恭敬。所以念佛人,每天最好能夠也抽一點時間拜佛。拜佛,特別是中年以上,對於健康有很大的幫助,因為拜佛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但是拜佛不能用拜墊,用拜墊那就收不到效果。要平拜,就在平地上拜,在國外家裡都有地毯,平拜是非常非常的好,五體投地。你拜的時候,每個動作你都做到,你做得很確實,你全身每個部位都運動到。實在講比打太極拳還好,同時與佛感應道交,心地清淨,身體在那裡很柔和的運動,非常之好。一天能夠拜上三百拜最好的,不能拜三百拜,至少也要拜一百拜,一百拜時間只需要半個小時。最好是在早晨,清早起來的時候,念佛、拜佛,晚上也可以,晚上睡覺之前拜佛也很好。供養前面講過,此地就不要重複。這是修因,後面這是果報。

  『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這一段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不驚不怖,心不顛倒」這兩句。不驚不怖是定,心不顛倒是慧,定慧最重要的時候,就是在臨命終這個時候,這個時候有定、有慧,這個人決定往生。一般人到這個緊要關頭,所謂是手忙腳亂,恐懼害怕,死到臨頭害怕。真正念佛人不怕,但是說起來容易,到那個時候是真不容易。因此,這樁事情平時要練習,也就是平時常常演習,到時候就不怕了。平時怎麼演習?每天晚上上床睡覺,就作我要死了。真的那一天來了,我天天都是這樣的,這很平常,這就不怕了。所以說平常要練習,躺在床上,我就是眼睛看著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天天看也沒看來,這一天果然來了,這多歡喜,沒有恐怖,這個好,都在平常練習。為什麼?我們學這個法門,唯一的一個念頭就希望阿彌陀佛來接我。天天這樣想,總有一天會把他想到,我們淨宗就學成功了。

  到那個時候如果不是阿彌陀佛來接引的,那麻煩可就大了。不是阿彌陀佛,誰來接引你?家親眷屬,你家裡頭過世的人,過世的那些親人到這時候都來了。你看看在病院裡頭,病重的人,他告訴旁邊的人,「什麼人在門口,我都看到了,他來了」,那些人來了。那些是什麼人?你念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曉得,冤家債主,變現你的家親眷屬來誘惑你,誘你過去了,就來報復你。《地藏經》上講,不是真的你的家親眷屬,不是真的,是你的冤家債主變那個樣子來誘惑你,這就六道輪迴去了。所以這一天終歸要到來,見到阿彌陀佛來這最好,何必要這些冤家債主來?這個事情是大事。

  我們真正講,講老實話學佛為什麼?就是為了這樁事情。其他的世間事情都是雞毛蒜皮,都小事,不值得一道的,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才真正叫現實。一般人只看到眼前,沒有想到後來有這一招,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後悔也來不及,那無可奈何。所以平時要準備,要學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再看底下一段,下面是第三段。

  【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不當瞋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

  這是第三類。第三類裡面綜合起來有兩種行法,第一種是修行世間的善法,第二教給我們忙裡偷閒。這是對於一般工作相當忙碌的人來說的,他們沒有時間像前面那些人的修學。所以『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能夠參與道場大眾的共修,甚至於也沒有時間來聽經聞法。現在實在講比從前方便,現在不能來聽,我們講經都有錄音帶、錄影帶,這是方便太多了。經書的註解由於印刷的發達,印的數量多,價格很低廉,有時間常常能看到,隨時隨地都能夠看到、都能夠聽到,比從前是便利太多了。從前很困難,不要說很久,我們剛剛到台灣那個時候就不容易。我最初學佛,得一本經書很難很難。最初學佛,有不少的經書,我們都到寺廟裡借藏經來抄,為什麼?沒有得賣。不像現在,現在幾乎你想有的統統都可以買得到,而且印刷都非常好,在這一點來說,現在人比我們這一代福報就大了,真是要什麼有什麼。可是仔細看看,這福報還是不行,為什麼?學佛的虔誠心不及我們。我們抄來的是得來不易,非常珍惜,他今天得來太容易,對於經典不知道珍惜,不曉得用功;物質上樣樣不缺乏,虔誠的心不夠,學習的意念不強。也許正因為這樣,佛菩薩大慈大悲,在大量的提供,如果沒有這些,他根本就不想學了。現在人叫他去抄一部經,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說大經,就這《無量壽經》不算大的,你叫他抄一遍,恐怕他都不來了。

  所以世間善法,這是講的前面提出一個綱領,那就是『一心清淨,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這是修行的綱領,也就是說我們在世間做人、做事的心態,要守住這幾個原則。總之,最重要的是清淨心、慈悲心,要能夠把物質的享受放下,「絕欲去憂」就是把物質享受要放下。物質生活清苦一點沒有關係,精神生活豐富,這樣就好,那真是樂在其中。

  『不當瞋怒』,這就是勸你不要常常發脾氣。三毒煩惱裡面,瞋怒、嫉妒特別嚴重,佛在經上常常比喻作「火燒功德林」。功德之多就像森林一樣,修積不容易,要很長的時間積功累德,像造林一樣,造得很辛苦,費的時間很長,可是一把火就燒乾淨了。什麼火?發脾氣,一發脾氣你的功德都完了,就沒有了。所以你要小心。你要想想,你有多少功德?想想看從什麼時候沒發脾氣到現在。為什麼?發一頓脾氣,以前那個不算,都沒有了。如果你今天早晨發一頓脾氣到現在,你的功德只有幾小時,太可怕了。所以,學佛的人常常要提起高度的警覺心,凡是能夠誘惑你發脾氣這個境界現前,你馬上要覺悟,他不懷好意,他勸我燒功德林,我偏偏不燒,你就能保全了。這個要警覺。

  不高興的人、不如意的事,遇到之後很容易,那就叫魔障,魔在那裡勸你。為什麼?你的功德魔王嫉妒,但是他沒有辦法毀掉,他就勸你,勸你發脾氣發脾氣,趕快燒趕快燒,你就中了計,很聽話就把它燒掉了,你說多可惜。學佛這叫真功夫,絕對不燒自己的功德,絕不幹這個事情。可是如果在辦事上需要發脾氣,可以用的,為什麼?手段,不是我心裡發,我唱戲,在表演,我這一表演,事情就辦成功了。心裡有沒有?心裡一點也沒有,那個行。像唱戲,劇本上寫的,叫他什麼時候哭,他就一定要哭,叫他什麼時候笑,他就得要笑,不是他自己要笑要哭,是劇本上叫他到這個時候一定要哭、一定要笑,不是有本意。所以,菩薩在世間叫遊戲神通。你辦事,有的時候不發脾氣,事情辦不成功,桌子一拍事情就辦好了。心裡有沒有瞋恚?沒有,一點也沒有,心地清淨如如不動。你才曉得,佛法裡面全是活用的,不是呆板的,活活潑潑。可是你內心裡頭確實不能動瞋恨心,外表怎麼表演沒有關係,那倒無關緊要,內裡確實不能動一絲毫這個意念,內心一定要清淨。所以你該笑可以笑,該哭可以哭,該生氣可以生氣,該怎麼樣你就怎麼樣做,統統是表演,統統是辦事,這樣才能把事辦得圓圓滿滿。內心清淨,決定不受外界的染污,這樣就對了。

  『不得貪餮』,貪餮,我們今天講的貪吃。貪的範圍很大,貪吃的確是相當嚴重,哪一個人不喜歡美味?這個要戒除。貪心是很大的麻煩,一定要把它斷掉。不管什麼東西,你只要貪愛,你的麻煩就大了,死了以後,這個業力特別強,牽著你去投胎。譬如說房屋,華麗的房屋住起來很舒適,捨不得離開,貪愛它,死了以後那怎麼辦?如果你已經退休了,老夫妻兩個死了,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這裡頭又不能生男育女,到哪裡投胎?這裡頭有老鼠、有蟑螂,就投胎這個,他捨不得離開這個地方。風景很美麗,喜歡風景的,投胎什麼?投胎做小鳥、做松鼠,他喜歡這個環境,他離不開。喜歡什麼東西,那個東西就牽引你。書,書也不能喜歡,書喜歡將來怎麼樣?做蛀蟲,麻煩大了。

  你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之後,佛教給我們一切物質不要去貪,很有道理,我們才能在萬物當中得大自在,什麼都要放下。有的時候可以很自在的運用,可以享受,享受裡頭沒有貪心,為什麼?隨時可以丟掉,丟掉一點煩惱都沒有,這才自在。無論對人對事對物統統要這樣,這就對了。這個就是正念現前,這就是覺而不迷。一念貪心起,迷了,迷了才貪,覺悟怎麼可能貪?覺悟不可能的,迷了才貪。

  『慳惜』是吝嗇,自己有的捨不得,這還是屬於貪心所範圍之內的。『不得中悔』,悔是後悔。當然特別是對於學佛,學佛學了一半,後悔了,全功盡棄,可惜。『不得狐疑』,這兩句都是對於聖教,對於聖人的教誨。在世間法裡面,我們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訓不懷疑,認真去學習不後悔。有些人說,學古人的東西不是落伍、開倒車了嗎?很多人迷惑顛倒。佛法不落伍,怎麼曉得不落伍?佛法講精進,進是進步,天天在進步,它怎麼會落伍?孔孟也不落伍,孔孟講得很清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天天新,天天新這是進步,這哪裡落伍?所以,儒、佛沒有去接觸、沒有去研究,就說人家是落伍的,這是錯誤,這是嚴重的誤會。現在因為大家都不學了,這個誤會就愈來愈深。

  我們看到中國古老的預言,說這個世界什麼時候恢復到正常的秩序,現在是天下大亂,什麼時候回到正常秩序?幾時大乘佛法跟孔孟的教學能夠普及到全世界,天下就太平,就能恢復正常秩序。我們中國古老的預言裡面所說的。在近代,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曾經在日內瓦國際會議裡面,有一次談到這個問題,那都是國際上名流學者,那個會議我不曉得叫什麼會議,我們台灣于斌主教參加這個會議。湯恩比告訴大家,他說要想得到世界真正的和平,他說只有中國的儒家學術與大乘佛法。他的影響力很大,所以于斌主教回到台灣的時候,才提倡祭祖。羅馬天主教受到這個影響,才提出向佛教,他不是叫學習,是向佛教,也就是好像往來,提出這樣一個口號。因此,于斌在台灣以亞洲主教團的名義,在台灣辦了一個「東亞精神生活研習所」,裡面的學生是神父、修女,那都是很高級的,請我去教佛學。我在他們研究所給他們講佛經,佛教的精神生活,我在天主教台灣最高的學校裡面教過,所以還有不少神父是我的學生。他們很好,的確尊師重道,對我很尊敬,對佛教很景仰、很佩服。

  我那個時候上課的時候,上到一半,中途好像有十多個修女退席,再也不敢來聽了。同學們以後告訴我,他說她們聽到佛法講的道理的確是好,聽了之後信心動搖,不敢來聽了。我說這個情形我能夠理解。他們研究所的學生不多,只有十二個人,旁聽的多;旁聽的,他們的修女、神父來旁聽的大概有二十多個人,學校學生來的多,學生來旁聽的差不多將近有一百人。所以,我上課需要一個很大的講堂,因為他的研究所在多瑪斯修道院,就在輔仁大學的後面。

  儒、佛連外國的真正學者都認識到了,我們中國人不曉得,所以我們在外國要努力,讓外國人都學佛了,中國人再請這些人去教,他就相信了。因為中國人總是看外國的月亮圓,一切都是外國好,外國人學了,那才是真好,外國人不學,大概這個不值得。對老祖宗東西懷疑,讓外國人去發掘,這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悲哀,這一代中國人對不起祖宗。所以這是對於聖教。

  『要當孝順,志誠忠信』,「孝順」對父母,「志誠」對師長,「忠信」對大眾。這是講我們在生活當中處世待人的準則,要遵守。你能夠這樣做,決定不吃虧,不但不吃虧,一定有好處。所以孝道比什麼都重要,學佛的人千萬不能疏忽,為什麼?佛法是師道,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一個人不孝順父母,就決定不可能尊敬師長,不能尊師重道,這個老師再好、再慈悲,方法再善巧,他也學不到東西。特別是儒、佛的教學,印光大師講得很好,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兩分誠敬得兩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你得利益多少,不在老師,是在你自己誠敬之心,是在這個。並不是老師要你恭敬,你認為是老師要你恭敬,你就想錯了。誠敬的心是你吸收的能力,你愈誠敬,老師知道你吸收的能力愈大,所以要盡心盡力幫助你。你沒有誠敬,換句話,你沒有接受的能力,給你再多也是枉然,沒有用處。因此,誠敬等於說是人的身體吸收養分的能力,要懂這個道理。如果老師要希望學生對他尊敬,這個老師就不值得我們尊敬,為什麼?老師名利還沒有捨掉,心地並不清淨。所以這些一定要懂。佛教我們要對佛菩薩尊敬,也不是佛菩薩要人尊敬,佛菩薩說老實話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他要什麼?是要你在佛法裡面得到真實圓滿,必須要有這個能力,要有接受的能力。這是我們一定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

  【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

  佛經給我們的是甚深的智慧,我們要相信。佛的經典純粹是智慧,為什麼?因為佛當年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言語、教訓,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真如本性的智慧是廣大無邊,其深無底,所以這部經裡面的意思無量無邊。這部經要去講,說老實話,講無量劫也講不完,這是真的。我們學佛在這些年當中深深體會到,從什麼地方去看?譬如說一部經我講過很多遍,遍遍不一樣。假如這個經的意思只有一個,應該遍遍都一樣,那才對!遍遍不一樣。不但遍遍不一樣,再跟諸位同學說,是天天不一樣,我每天念這個經,每天都有悟處,天天都有,經的意思沒有止境。佛書如是,儒家的書也如是,所以稱之為經。經,現代人講是真理,超越時空,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到哪個地方它都是準則、它都是標準。儒、佛的經典確實是這樣的,這才真正了不起、真正是偉大。你要相信,相信你去修學,才能夠證實,天天啟發你的智慧。

  『當信作善得福』,福德大。我們世間人都想有大福報,大福報從哪來?大福報從修善得來的。你不肯修善,哪裡來的福報?一定要知道修善。善裡面第一善是什麼?勸人孝親尊師,勸人學好,勸人學佛,這是第一善,沒有比這個善更大的。一生專門勸人善,勸善規過,有兩個代表的人,我們都看得清楚。在中國,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一生生活也很清苦,日子也不很富裕,勉強可以度日而已。天天教學,勸人行善,這個功德多大。中國歷代帝王,不管是誰,改朝換代,沒有一個不尊敬孔子,連外國人都尊敬。他家的子孫,子子孫孫一直到今天,我們一聽說孔老夫子的後代,沒有不尊敬的。孔德成有一年到了舊金山,外國人聽說孔老夫子的後代來了,特別禮遇。沾祖宗之光。

  佛法裡面,釋迦牟尼佛,他不錯,他是生長在富貴之家,他能捨棄,統統丟掉,出家修行,每天是三衣一缽,到外面去托缽,過這種清苦的生活,天天跟大家說經講道,勸人為善,大福報!今天你看全世界多少寺院道場供養釋迦牟尼佛,我們還對他那麼樣尊敬。大福報就從這個地方修的,所以我們要知道,要曉得怎樣去修學,怎樣去培福。我們世間人對於子女非常愛惜,照顧得無微不至,哪裡曉得最妥善的照顧就是你自己積德修福。你積德修福,你的後代會受整個社會大眾的尊敬,尊敬接著供養就來了,這一定的道理,這才叫真正照顧得周到。所以我們中國人講,如果留財產、田地給子孫,不如積德給兒女。積德,真正是什麼樣的災難,他有福,他都能夠避免;財富靠不住,一個災難來了,也許統統丟乾淨了。

  【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

  這是佛在此地教誡我們,一定要像前面所講的去做。『虧』是做得不圓滿,做得不夠,『失』就是根本沒有做,聽聽,不肯去做。要照做,要認真努力去做。

  【思惟熟計。】

  『思惟』是叫我們平常要多想一想。『計』是叫我們去計算計算、計劃計劃。

  【欲得度脫。】

  想什麼?想我們要怎樣超越生死輪迴,這才是真正的覺悟。要怎麼樣去超越生死輪迴?怎麼樣才能真正的離苦得樂?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佛告訴我們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最簡單、最容易、最方便、最穩當、最快速,只要你認真修學,沒有一個人不成功的。其他法門不是不好,是我們根性不夠,也就是我們的條件不夠,學起來有困難。像禪跟密,這在中國大乘裡面也是很特殊的法門,非常殊勝。像禪,倓虛老法師講的,他一生他見過的人多了,這是近代天台宗的祖師,他不妄語,他所見過參禪的人,他說得禪定的他見過,開悟的他一生當中一個也沒見過,沒見到過。禪宗不開悟,不能了生死,得禪定就很難得了,譬如說一入定,可以能夠入定十天半個月,可以能夠入定兩個月、三個月,這樣的定功我們看起來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你要曉得,不能出三界。他將來到哪裡去?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到這兒去了,色界天去了,果報在這個地方。沒有明心見性,不能出三界,你就曉得多難。密宗,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整個大陸這四十年來,從密宗裡面成就的,六個人,你就曉得不容易。

  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我們自己想想,自己是什麼根器?自己有什麼條件?我是在大乘佛法轉了一圈回來的,那些大乘經典,哪個宗派的經典我都會講,我也講過禪宗,講過不少年,口頭禪,要曉得,很不容易。所以,他們那些宗派裡面的理論、方法、境界,我都知道,我自己做不到。這樣回過頭來死心塌地,再也不搞別的了,專搞這個,為什麼?這個我有把握,我知道我決定成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不說假話,我們要相信,「如來」,像《金剛經》上講的「是真語者、實語者」,真是不假,實是不虛;「如語者」,如語是講得恰到其分,不增不減,沒有的不會說,不會多說,有的也不會少說,說得恰如事實,這叫如語;「不誑語者」,誑語是妄語,騙我們,佛不騙我們;「不異語者」,異是沒有兩樣講法,只有一種講法。所以我們看這個經典,看四十八願,確實所講的跟四十八願都一樣的,沒有兩種講法的,我們要相信。佛不會騙我們,不相信佛說話是自己有業障,是自己頭腦有問題。

  我們要常常多反省反省,多想想,佛教給我們這些於他有什麼好處?可以說於他一點好處也沒有,他是一片慈悲,是希望我們好。我們不好,他也沒有損失一點點;我們好了,也沒有給他添一點點。為什麼這樣苦口婆心的教我們?希望我們在這裡面去體會,去認識他,他教給我們決定真實。我們自己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依教奉行,是我們自己有福、自己有智慧,沒有迷惑顛倒,這一生才能夠真正解脫。所以佛在此地真是苦口婆心的教給我們:

  【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

  教給我們執持名號,這一句佛號,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直念下去。

  【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

  這是念佛法門裡頭又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十日十夜』,或者『一日一夜』,也就是說從一日一夜到十日十夜,看你的時間。譬如像現在,在國外工作非常忙碌,沒有時間念佛,你一個星期有一個假日,現在在外國休息兩天,星期六放假、星期天放假,你就念一日一夜,平常就不要念,念一日一夜,念二十四小時。不能每個星期念,一個月念一次,這就是此地教給我們的方法。我在美國達拉斯提倡的是一個月一次,每個月最後一個星期,星期五晚上,大家下了班開始在一塊念佛,念到星期六晚上九點鐘圓滿。我們是星期五晚上八點鐘開始,念到星期六晚上九點鐘迴向,二十四小時,一個月一次,很好,非常殊勝,這就是用這個方法。

  這個方法在舊金山有一位同修,她平常不念佛,但是她一個月會念一次,一次大概是三天三夜,她是這樣念法的,平常不念,念得很有感應。她那個人本事很大,也很怪,她可以三天不吃飯,她有這個能力。她一餐大概吃人家兩、三倍的樣子,吃一餐可以三天不吃。是一位在家的女居士,沒有結婚,四十多歲了,工作很繁忙,她是在美國政府擔任一個主管,她每個月一定會找個時間念三天三夜。她也不到寺廟,她在自己家裡念,她的媽媽護法,念佛的期間一切都不打攪,也不見客,也不聽電話,什麼都沒有。吃的東西,她媽媽給她準備好,她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這就是這種念佛法,從一日一夜到十日十夜,這個念佛法。她專心,她這裡修一心不亂,修功夫成片。這種修學法,『壽終皆得往生其國』,可見得念佛方法很多很多。

  這個方法實在講就是以一個月為期,通常我們一般打佛七也是這個意思。打佛七是七天七夜,如果只有白天沒有晚上,那不叫佛七,就變成法會,變成熱鬧了,不是真正修行,真正修行是日夜功夫不間斷。由此可知,修行人愈年輕愈好,年歲大了不行,容易昏沉,七天七夜受不了,一天一夜都受不了,年輕可以,什麼都要年輕。所以,年輕人千萬不要「現在學佛太早了,等到老的時候再學佛」,老了就沒法子學了,學佛是愈年輕愈好。我當年學佛的時候二十六歲,我有很多長官對我很愛護,他說佛教是好,學佛是好,太年輕了,這是四十以後的事情,你怎麼這麼年輕就學,搞這個東西?好像太消極了,不曉得替國家服務。我回答他,我說我太晚了才知道,我早些年知道,就不是這樣子了,知道得太晚了。早些年知道就少造很多罪業,知道得太晚,二十六歲才曉得。所以世間人對於佛教的誤會實在講是太深太深,不知道這是個非常好的教育,應當是愈早愈好。世間一般學佛的人,他還覺得這是老年人的事情,不是年輕人的事情,這年輕人應當到社會上多造一點業,到晚年來懺悔,懺都懺不掉。所以這些都不是真正懂得佛教。

  我那時候學佛,我學佛七年出家,出家之後見方老師,只有他一個人贊成,他說你這個路子走對了。我只聽到他一個人這麼說,其他什麼長官、同事、朋友見了面都搖頭,「你怎麼搞成這個樣子,怎麼這麼消極,受到什麼挫折、打擊?」都是反對,看我都是很輕視。現在這些人碰到我,「你的路子走對了」。他現在才知道我走對了,看到我什麼?看到我逍遙自在。尤其看到我不老,這是他們最羨慕的。他們現在退休了,退休之後,我過去在軍隊,職業軍人,社會上是隔行如隔山,退下來之後,拿到退休金,有的做生意,做不到一、兩年統統敗掉了,完了。所以這些人的生活都非常窮苦,比較聰明一點的是拿八成薪,日子過得很苦。看到我現在這樣逍遙自在,而且是滿天飛。問我在哪裡住?我說我不知道,我在哪裡我自己真的不曉得,不知道我在哪裡。問我要地址,我印了個名片,上面有十幾個地址,他一看,你到底在哪裡?我說我不知道我在哪裡。這個時候才曉得這條路對,當年你為什麼不跟我走這條路?這就是我們眼光要看得遠。

  我在年輕二十幾歲的時候天天讀書,因為我失學很早,我學校教育是初中畢業,我知道失學之苦。有時間,公餘的時間我讀書,我書念得很多,學校的學歷很低。我初中畢業,我在文化大學教了五年,我那個學經歷,人家拿去看很奇怪,初中畢業,大學教授。真的大學教授,不是假的,研究所還教過兩年,真的。所以這個學歷很奇怪。在台灣,那是早年的時候,我所去的地方兩個地方,一個書店,一個圖書館,其他地方我不去。所以同事們看我,叫我做書呆子,這個人沒出息,書呆子。有一些好的同事,我就告訴他,我說我不是不喜歡玩,你們天天在玩,我不是不喜歡,不是不羨慕。我說我是把時間換一換,我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我老年時候來玩。我的想法很正確,我真的做到了。他們是年輕時候玩,老年的時候受罪、受苦、受難,我今天到全世界到處地方去玩,我的話統統兌現了。

  眼光看遠一點,不要看得太近,看得太近總是吃虧的。所以帳從小就要算的,仔細算算,年輕吃一點苦頭,不在乎、不覺得,老年苦那是真苦,那才叫苦。縱然有孝順兒女,還是不容易,你到老年,幾個人陪伴你?幾個人照顧你?我年歲愈老,照顧的人愈多,圍到旁邊都是年輕的,都是些小朋友。眼光要看遠,要看得深,我們自己一生,該吃苦的時候吃苦,該享樂的時候自然有享樂,不必去憂慮。所以,佛法確實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你們不要以為我是出家了,在家一樣,李老師在台中,照顧他的人多少?馮老居士,馮公夏老居士,在此地弘法利生,照顧他的有多少?這大家看到的。無論在家出家沒有關係,只要你真正的一切放下,弘法利生,你能照顧別人,就有人照顧你,你照顧的人愈多,照顧你的人也愈多。我在香港講經,香港有些同修來告訴我,他說法師,你要到大陸去,那照顧你的人可太多了。我大陸上沒熟人,可是真的,走到大陸,每到一個地方,所有一切預備他統統給我預備好了。預備的有車,還有人陪我去玩,哪些地方去的時候都有人帶我去、介紹去,住的地方、吃的地方樣樣都給你安排的很周到。最好的是什麼?他們不問我要錢,這個很好。

  大陸這個寺廟要建築,那裡要造佛像,都要錢,他知道我沒有錢,所以不問我要錢,沒有一個開口問我要錢的。問我要書、問我要錄音帶,他知道我印的書很多,這個沒有問題,統統都送。所以是廣結善緣,在佛法裡講廣結法緣,這是一個真正快樂的道路,真正幸福的道路。我們再看末後這一段,末後這段就是一般修學大乘迴向淨土的,這一類的。

  【行菩薩道。】

  這是講的一般各宗各派的大乘的修行人。

  【諸往生者。】

  這是講果證,講證果的。

  【皆得阿惟越致。】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能證到這樣的果位。這個果位,李老師在旁邊有個小註,「七地以上」,這很不可思議,這在菩薩位上真正是高級的菩薩,不是普通的菩薩。七地上去,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就成佛了,距離成佛很近。

  【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

  『三十二相』這不必說,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統統是三十二相,統統是金色身,沒有例外的。下面講:

  【皆當作佛。】

  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說實在話,就是皆當作佛,這是不可思議。

  【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

  到哪個地方去成佛,不是自己的意思,為什麼?到那個世界心都清淨了,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作佛是看緣,就像《普門品》裡所說的,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就這個意思。那個世界眾生跟我有緣的,成熟了,應該以佛的身分去度他,我就到那裡去現佛身。所以一切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統統可以去,絕對沒有障礙,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有這個能力。

  【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

  這個『其所願』,自己的願是要成無上正等正覺。十方去作佛,有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那個佛很多,等級很多;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只有一個目標,去證究竟佛果,就是圓教佛。圓教佛什麼時候能證得?你決定會證得,但是證得遲早不同。為什麼遲早不同?與你精進有關係。你要是勇猛精進,你得的就早,你很早就得到;如果你精進不十分勇猛,你得到的時間比較晚。早晚就是早遲的意思。你是決定會得到,但是得到確實有早遲不同,這就是與你自己精進有關係。

  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一切的受用,供養諸佛,化導眾生,這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這不要等到你證到無上菩提,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這個能力。由此可知,這種種方式、因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的因行並不是完全相同,可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果報、智慧、功德確實是一樣的。由此可知,我們無論在什麼環境,順境、逆境都不妨礙。家裡面修行,甚至於你在上班也可以修行,道場也可以修行,都沒有拘束。時間多,每天《無量壽經》恭恭敬敬的念一遍,沒有這個時間,我這部經分做兩天念、三天念都可以。或者不念全經,像我們這個道場做早晚課的方式,我們早課就念第六章,念四十八願這一章,晚課念三十三到三十七這五章,就念這一段,其他的我們就省掉,這也是一個方式。要緊的就是決定不能間斷,定下這個功課是天天要做。

  實在很忙,用「十念法」,十念如果再加上一個月能夠有一次就是一晝夜的,一天一夜的,這很好,非常殊勝。一天一夜的,你自己一個人做也好,一個人怕有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懈怠,最好共修。共修的人不能多,多了達不到效果,最多不能超過十個人,最大的限度,不可以超過,最理想的是五、六個人,最理想。現在像在國外,你們家裡房子都很大,客廳也很大,五、六個人一個月一次共修。但是共修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二十四小時當中只有一句佛號,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不能有一個雜念進去,有個雜念就夾雜了。

  因此,念佛的時候要注意,念的時候有什麼事情要跟同參道友商量一下,這就壞了,為什麼?夾雜了。商量什麼?最普通的,吃飯,肚子餓了,你要不要吃飯?你想想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想不想吃飯?」這是很難。所以最好有個護法,他把所吃的東西,到吃的時候他給你準備好,一份一份準備好。不要叫,你肚子餓了,你自己去吃,不要招呼別人,吃的時候還是念佛,吃完之後有人給你收拾。如果說沒有人的話,預先做好,放在冰箱裡面,一份一份都做好,哪個想吃,自己到冰箱去拿,到微波爐上熱一下。就是這個二十四小時當中,決定不要跟任何人交談一句話,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這才符合經上講的標準。不能睡眠,決定不能睡眠,一定要把精神提起來,這個很重要。通常要是有老師、善知識在那裡幫助你、提醒你,善知識是管什麼?睡眠拿香板就打,到你精神提不起來,這板就打下去,把你打醒,他是幹這個事情的。一天一夜,先這樣做法,這個做法很有效果。三、五個同修,五、六個人最好,七個都嫌多了,一個月一次。諸位同學真正發心,這是真修行。我們看後面總結。

  【阿難。以此義利故。】

  『義』是道理,是這個道理,『利』是利益,好處。因為這個道理,這樣的好處。

  【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因為有這樣的好處,這種真實的利益,所以十方三是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尊佛不讚歎阿彌陀佛的,無量壽佛就是阿彌陀佛。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的,因為講經就是讚歎。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這部經,這部經就是讚歎阿彌陀佛本願功德、西方世界依正莊嚴。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像釋迦牟尼佛這樣的讚歎,所以這部經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小本《彌陀經》上就是這個經題,這是大本,「一切諸佛所護念經」。你要是依照這個經修行,實在講就是一切諸佛所護念之人,一切諸佛護念你。你不照這個經典修行,一切諸佛想護念你護不上,你自己有障礙,把他隔住了,得不到諸佛的加持。所以,我們要想得到一切諸佛護念,得到一切諸佛保佑,你就依照這部經修學,一定不錯,決定能夠得到的。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