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

選擇影音主機
  • 音頻點播
【請點選播放集數】

      滑鼠左鍵雙擊講演稿內容切換豎橫排 文字檔下載:docpdf    
 

大乘無量壽經(當生成就第一法門)  (第五集)  1990/7  香港  檔名:02-008-0005

  請掀開經本第十四面第三行,從當中看起:

  【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

  到這裡是一小段。前面曾經說過,世尊的八相成道都是示現的,我們不能執著他是實有;就像唱戲、演戲一樣,也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這是它的事實的真相。大菩薩們對於這個情形非常了解,我們通常講大菩薩是圓教初住以上,因為這些菩薩都能夠表演,都有能力表演,也都有機會表演,在十方世界以佛的身分來度化眾生。實際上,他們就像今天這段經文所說的,他們『得無生無滅諸三摩地』,這句話是說明示現涅槃,實際上都是不生不滅。三摩地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正受,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禪定的意思。『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陀羅尼也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通常一般稱咒語都稱為陀羅尼。淨宗這一句佛號就是無上的神咒,也就是無上的陀羅尼門。

  『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我們在本經裡面看到這樣的字樣,以及「普賢之德」、「普賢行」很多,這些都是顯示本經與《華嚴》確確實實是一不是二。華嚴三昧是什麼?可以說華嚴三昧就是法界的全體。佛在大經裡面告訴我們,一真法界就是我們凡夫所講的十法界,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諸佛菩薩得無生無滅三摩地,他的心清淨,沒有一切分別執著,所以法界是一真。我們凡夫迷失了自性,什麼叫迷失?就是於一切法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生滅心,生滅心是妄心不是真心,這個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以生滅心來看這個法界,這個法界就無量無邊。無量無邊說之不盡,歸納為十法界。十是代表無盡的意思,並不是一個真的數字,代表無量無邊。

  無量無邊的法界全是自心變現的,所以說唯是一心,「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對於這個事實真相完全通達明瞭,就叫做華嚴三昧。事實真相統統通達明瞭,他的心再不會動了,這就叫入華嚴三昧。入是證得。《華嚴經》末後一品「入法界品」,那個法界就是華嚴三昧。只要你證入,自然就『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百千是形容詞,不是一個定數,實在講就是無量三昧,就是於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你都不會起心動念了,為什麼不會起心動念?它的真相你通達、你明瞭了。

  『住深禪定』。這個深禪定,《楞嚴經》裡面所講的性定,本性本來就是定的,這不是修的,《楞嚴經》上講的首楞嚴大定。首楞嚴大定就是性定,這不是修來的。可是諸位要知道,若不入華嚴三昧,本性裡面的性定不會現前。說到一真法界,實在講,與本宗的關係太密切了,法界是一真,怎樣能入進去?淨宗裡面講一心不亂。一心是能入,一真是所入,能所不二!你才曉得我們這部經跟《華嚴經》究竟是什麼關係,你就明瞭了。從這一方面來看「住深禪定」,那就不是別的,就是把心安住在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上。原來這個佛號就是甚深禪定,就是自性本定,也就是首楞嚴大定。諸位要不相信,你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修什麼法門?就是修老實念佛的法門,就這一句佛號,從出發心到成佛,他這個心就安住在這甚深禪定!

  『悉睹無量諸佛』。念佛三昧,經論當中把它叫做「寶王三昧」,寶中之王!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念佛人必然得到一切諸佛護念,與一切諸佛感應道交,那你就統統見到了。所以見一尊阿彌陀佛就是見一切諸佛,生西方淨土就是生諸佛剎土,這是這個經典、法門果報無比的殊勝。『於一念頃,遍遊一切佛土』。遊一切佛土,不就見一切諸佛了嗎?因與果都不可思議,這是說菩薩自利的功德,向下這是講利他功德,自利一定利他,幫助別人。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

  你看此地又見到普賢。『普賢行』是什麼?前面跟諸位講過「十大願王」。十大願王是普賢行門的總綱領,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學。你說我學,學不圓滿。不要緊,能學多少就學多少,一定要學,不能不學。真正講學圓滿,那到西方極樂世界才會圓滿,不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十大願王是不會圓滿的。不但我們不會圓滿,連普賢菩薩在《華嚴經》自己都說,他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他的願行才圓滿,可見得他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那個十大願也沒圓滿。連等覺菩薩尚且不能圓滿,何況我們是博地凡夫,所以我們要曉得學多少算多少,這樣就是功德圓滿。我們認真的學,學得是愈多愈好。

  【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

  這句很重要,菩薩智慧、神通、辯才無礙!正是前面所講的「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是佛與大菩薩們才能做得到的,我們凡夫就不行了,就在這個世間為眾生說法,還要用翻譯!這就是不能做到『善能分別眾生語言』。底下一句非常要緊,是如來出現在世間的目的,就是《法華經》上講的「一大事因緣,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一句跟《法華經》上這一句是沒有兩樣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說法不一樣。『開化顯示』,就是開示悟入。『真實之際』,就是佛知佛見,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開是開導、開啟,示是指示。佛為我們開導,為我們指示,我們做學生的人要能明瞭佛的意思,要能夠悟入。這化就是悟入,化是變化氣質。化是悟入的意思,顯就是理解的意思,覺悟了,悟入。佛給我們開示,我們要能夠悟入,悟入什麼?悟入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一切諸法的實相,真相!諸法實相,真如本性,佛知佛見,統統是一個意思。有了這句經文,我們就曉得本經的境界,跟《華嚴》、《法華》無二無別。佛講《華嚴》,講《法華》,其目的也是如此,本經亦復如此,沒有兩樣,其深其廣等同《華嚴》、《法華》。

  【超過世間諸所有法。】

  『世間』是講的兩種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要拿我們一般俗話來說就是世出世法,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統統超過了。

  【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這些諸佛菩薩他們存什麼心?存心都是幫助眾生。『諦』是諦實,實實在在。他那個心是實實在在幫助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開悟,一切眾生都能夠了解諸法實相,不再迷惑顛倒。

  【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

  佛菩薩示現在人間,他的生活狀況如何?這底下就為我們說明他在一切法裡面得大自在,他為什麼會自在?因為他知道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他在一切法裡面不取不捨,沒有取捨,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隨緣而不攀緣就自在了,就『隨意自在』。我們今天這生活很苦惱,苦惱的原因在哪裡?不知道事實真相,於一切法當中有取有捨,不能隨緣,是到處攀緣,這就是迷惑造業,那當然就有果報。惑業苦。無中生有,本來沒有輪迴,這個輪迴是自己製造的,就是自己的妄想、妄作變現出輪迴,自作自受。這都是事實的真相。我們果然參透了就要回頭,一定要學諸佛菩薩,住世這個階段要學他的遊戲神通!

  【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這句尤其是顯示佛菩薩予一切眾生的恩德太大!『庶類』就是眾生,就是六道眾生。我們不請他,他就來了,這是佛跟菩薩不一樣。佛是以老師的身分出現在世間,我們要尊師重道,要向老師請教,去請法的。中國古時候師道非常之尊嚴,「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是師道。學生是來求學的,向老師求學,哪有老師到你家裡去教你?沒這個道理。到現代才聽說有家教,老師會到學生家裡去教學,這在古時候沒聽說過的。古時候學生是不遠千里而來向老師求學,現在顛倒了,現在老師去求教。從前是求學,現在是求教,那學生怎麼會尊重老師?這不可能。

  學生對老師不尊重,換句話說,學生也得不到真實的利益,真正的利益是從恭敬心當中得到的。印祖在《文鈔》裡面就說明「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這個學生對老師沒有恭敬心,老師再好、再高明,學生也不能得利益。可是菩薩就不一樣,菩薩不是用老師的身分跟我們相處,而是以學長的身分跟我們相處,這跟老師不一樣,所以他可以跑到你家裡來追著教你,這沒有問題。為什麼?他不是老師,他是你的同學,他班級比你高,他懂得比你多,這個行。所以說是諸佛如來不用佛的身分,用菩薩的身分找到你來教你,作不請之友,這是慈悲到了極處!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

  『如來』,是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這一切諸佛如來『甚深法藏』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這部經,這部經就是「如來甚深法藏」。再要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洪名就是諸佛如來的甚深法藏。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此地講的『佛種性』是自己的佛性。佛給我們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當然可以成佛,那就看你怎麼修了。護佛性,在本經裡面給我們講了兩句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就真實的護自己的佛性。「菩提心」,菩提是梵語,覺悟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於一切境界當中覺而不迷,這個心就是菩提心,覺而不迷!那麼什麼叫覺?什麼是迷?給諸位說,佛在經論裡頭常講,覺心不動。如果在一切境界裡不動心,這個心是覺,迷是動的。《楞嚴》上說得很好,「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那個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不覺,不覺就是動,無明是動的,妄動。覺心不動,覺心是定的,心是清淨的。本經經題上講的清淨心、平等心,就是覺心,就是菩提心。所以念佛要用清淨心念,要用平等心念,那個佛號念的聲聲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我們今天念佛千聲、萬聲都沒有感應,就是我們的心不清淨,不清淨就是不真誠,我們用妄心在念,所以不能起感應。這個地方是句句經文我們都講得非常踏實。

  【興大悲。】

  『興』是發心,發起大悲心。

  【愍有情。】

  『愍』是憐憫,這世間一些迷惑顛倒受苦受難的有情眾生,要發慈悲心來對待他們,來幫助他們。

  【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

  這四句是具體說明我們要怎樣去幫助他們。『演』是演說,不但要跟他講,還要做給他看,演是表演。世尊的八相成道就是表演,不但給我們說法,還表演給我們看。『授法眼』,授是授給我們;法眼,揀別不是肉眼,使我們對於一切法能夠認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不惑,這是法眼!也就是諸佛菩薩為我們講經說法,開啟我們的智慧,這是慈悲!

  可是我們看到今天這個世界,也有不少講經說法的法師大德們,顯、密諸宗都有,慈悲不圓滿。怎麼不圓滿?現在講經都製作有錄音帶、錄影帶,他那個音帶後面是「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就完了,不能流通,再好的東西,我們想翻印幫助別人,不可以,犯法的。寫出來的講義,看看後頭版權頁也是「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好了,東西不能印,這就是沒有慈悲心!雖然講普度眾生,畫了小圈圈,你在我這個圈圈之內,我幫助你,圈圈之外,沒有分,慈悲不普遍,比不上佛菩薩。佛菩薩每部經的後面都勸人流通,沒有版權。

  我們在台灣,我這個基金會印了不少書,有好東西人家送過來,我們一看它後頭「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個書我們就不印了。為什麼?我們守法,決不找麻煩,不要人家將來告我們打官司,佛門裡頭出這個事情不好。這個法師要版權,我們不印他東西,這是很遺憾的一樁事情。如果說真的話,假如他要是念佛求生淨土,他能不能往生?他不能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因為他在這個世界上,版權所有,他沒有放下,他怎麼能往生?這往生不了的。我也不再多說,諸位好好想想你就明瞭,不可以的。這也是說老實話,近代才有這種事情。民國初年以前,你看看哪個法師、大德的著作都沒有版權的,只有現在才有什麼智慧財產權。實在講,這是六道輪迴地獄的那條根,根還在拉著他,出不去!

  『杜惡趣,開善門』,目的是幫助眾生斷惡修善。「杜」是堵死的意思,把惡門堵死;「開善門」,意思就是幫助眾生斷惡修善,這是佛法。凡是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這好事!何必還要限制、還不准流通?這與他自己本願就違背了,與他弘法利生的精神就相抵觸了,講不通!不但佛書,從前我們世間的善書,不是學佛的,勸善的,都希望別人翻印,「歡迎翻印,功德無量」,都在勉勵別人,哪有不准翻印的道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瞭。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諸菩薩對待眾生的態度,是看眾生跟自己一樣沒有兩樣,愛護真正到了極處!眾生快樂,佛菩薩快樂;眾生有苦難,佛菩薩一樣有苦難。把一切眾生看作自己,一定要幫助他離苦得樂。

  【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

  這一句簡單的講,福德智慧兩種莊嚴,一定要等同諸佛,菩薩幫助眾生的願才算是圓滿;換句話說,這個眾生沒成佛,幫助的還沒有能夠達到圓滿,一定要幫助他成佛。這實在是不容易,確實不容易。但是唯獨這個法門能夠做到究竟圓滿,其餘的法門幫助眾生,不能一生成佛,唯獨這個法門方便究竟,可以幫助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成佛道。問題就是他肯不肯接受,能不能真正覺悟?能不能真正依教修行?

  【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這是總結同行的菩薩眾,菩薩眾人數比比丘眾多的太多了,『無量無邊』,哪裡來的?十方世界來的,與會的菩薩眾。

  【又有比丘尼五百人。】

  這是講我們這個世界的,出家的女眾當時有五百人。

  【清信士七千人。】

  這是在家的男居士有七千人。

  【清信女五百人。】

  在家的女同修有五百人。和前面比丘一萬二千人,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的聽眾,菩薩、十方世界來的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不算,咱們是眼睛看得見的,我們這個世界的出家的男眾、女眾,在家的男眾、女眾合起來二萬人,這個法會莊嚴!兩萬人的場面,過去沒有麥克風,釋迦牟尼佛講經怎麼個個都聽得清楚?這是佛的妙音。「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所以佛的音聲叫圓音,是圓滿而沒有欠缺。兩萬多聽眾,在當時的社會,當時印度並沒有統一,跟我們中國周朝一樣,都是小國家、小部落,言語文字都不相同,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不用翻譯,佛在台上講,哪個地方人聽,聽他自己的音聲,不用翻譯的,這是妙不可言!在這裡能夠看到法會的殊勝莊嚴,除了人間的這些大眾之外,還有:

  【欲界天。色界天。諸天梵眾。悉共大會。】

  這些天人,他方菩薩眾,無量無邊。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的,大概在初果、須陀洹以上都能看見的,都知道法會大眾之多。這是通序,就是六種成就,到這裡講完了。底下第三章是本經的別序,就是發起序,說明這部經發起的因緣。先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放光現瑞,阿難尊者看到之後非常的歡喜,請問世尊。世尊給他解答,就說出這部廣大圓滿、直截方便、究竟第一的不可思議法寶。我們看經文:

  【爾時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

  這一段比喻,黃金光彩已經很美了,如果把這個金在高溫之下熔化,那個光色就更美。『如融金聚』,聚是聚集在一起,那光色就非常之美,這是形容佛這一天他的光彩。

  【又如明鏡。影暢表裏。】

  這也是個比喻,比喻佛的心,佛的精神,佛之清淨,似乎內外是透明。這兩句都是形容,也是讚歎佛今天的光彩、精神之好,表現之好,是超過以往任何一天;今天佛精神特別好,光彩特別好。我這樣說諸位容易懂。

  【現大光明。數千百變。】

  不僅如此,佛放光,光中又現出諸佛的剎土。佛放光,光明當中,十方世界諸佛國土都在佛光裡面顯現出來,這是非常非常希有奇特之事。阿難看到了,阿難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

  【尊者阿難。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淨。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阿難』是佛的侍者,天天跟著佛的。他自己說,自從他跟著佛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看到佛今天光彩這麼好,精神這麼好。放光,光當中變現的境界,過去都沒見過,這是非常非常的奇特。『色身』是講佛的身相。『諸根』是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悅豫』是歡喜。佛今天無比的歡喜,從來沒有看到佛這麼歡喜,清淨。『光顏巍巍』,這是極讚佛的莊嚴,佛所放的光明。『寶剎莊嚴』,是從佛的光明裡面顯出諸佛的剎土。這是非常希有的瑞相,阿難沒見過。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

  這是禮節,不要說了。

  【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去來現在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殊妙乃爾。願為宣說。】

  阿難看到了很希奇,就向佛請教,佛今天為什麼精神這麼好,這麼樣的快樂,這麼樣的歡喜,到底為了什麼?這得一定向佛請教。這裡面幾句話是他的猜測。今天釋迦牟尼佛入的是大定,『大寂定』,這個大定也不曉得是什麼定,這個定是什麼?阿難也是大菩薩示現的,跟唱戲一樣,哪有不清楚!這個「大寂定」就是念佛三昧。佛的色相容顏特別的莊嚴,我們想想為什麼?看相算命的人常說「相隨心轉」,這個話有道理。心裡面喜悅,那個相就不一樣,就好看;心裡面有難過的事情,那相就很難看。相隨心轉。佛的相已經是最好,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已經是殊妙無比了,今天特別的好,是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相「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他念阿彌陀佛,就變成阿彌陀佛。

  所以諸位要想自己的相好,念佛念上幾年,你的相就變成佛相,相就好了。為什麼?心是佛心,相就變成佛相。的確,相是真的隨心轉。這個相貌說老實話,是我們投胎來的時候,取父母的那個模樣變現出來的。我們世間人講遺傳,這不是遺傳,是神識來投胎,你喜歡父母那個相,所以照他那個相變成自己的相。這心所變的,變成自己的相,這是我們生下來這個面貌,有的時候像父母、像親屬,他取這個相,喜歡這個像就變現出這個像,這我們叫先天。

  後天說老實話,四十歲之後,相貌變了,為什麼?你在這個社會上起起伏伏的,那個心理很複雜,相貌會變,四十歲以後的相貌不是先天的,這是後天的修持。諸位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曉得今天釋迦牟尼佛的相為什麼這麼好,他今天念阿彌陀佛!阿難也說對了,沒說錯。今天佛『住奇特法』,奇特法是將要為一切眾生宣講這部經,佛特別歡喜。一個是歡喜彌陀大願,無量功德;另外一個歡喜,是這些眾生緣成熟了,可以接受這個法門了,佛就應當要為大家宣講,這是無比的歡喜。換句話說,佛出現在世間為什麼?就是為了講這部經,講其他一切經是陪襯的,這個經是主要的。今天主要的經有機會講,他怎麼不快樂?真快樂,無比的快樂!佛一生當中或八十年當中,最快樂的一天是講這個經,這被阿難看出來。所以從這一段經文,我們就體會這一部經在整個佛法裡面佔的地位,它的重要性。「住奇特之法」,就是將要宣揚這一個法門。

  『住諸佛所住』。諸佛都是念佛成佛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華嚴經》上說得好,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門,到了你證到初地以上的果位,那個時候你修什麼?修念佛法門。從初地到等覺十一個位次,在《華嚴經》上他們所修的是念佛法門。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主要的對象是地上菩薩,所以這個法門實實在在不可思議。過去這些人修學不相信,這不相信就是業障重,到登地,這個智慧開了,智慧也大了,業障也輕了,一聽到普賢菩薩宣說,他就立刻接受,他就相信了。我們這些人現在是凡夫位,現在聽了就相信,這善根福德因緣等於地上菩薩,沒有兩樣。

  『住導師之行』。這個導師是引導我們去向成佛之道。『最勝之道』,這最勝之道簡單的講,行彌陀之行,念彌陀之所念。這在一切法裡面,無比的殊勝。『去來』,去是過去,來是未來,『現在』,這裡講三世。『佛佛相念』,佛沒有不念佛的,都念佛,一切諸佛都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念一切諸佛,佛佛相念。『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還是『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這是阿難猜中了,釋迦牟尼佛如果不是念佛,他的威神光明瑞相不可能有這麼好。唯有他念佛,已經是佛了,再得一切諸佛的加持,那是好上再加好,這是無比的殊勝。所以他問『何故威神顯耀,光瑞』,是光明瑞相,殊勝奇妙像這個樣子,來求佛給我們說明一下,『願為宣說』,這個經的發起。

  從前慈舟老法師判發起序就判到此地。底下一句,他老人家就判作本經的正宗分,這是慈舟老法師的判法。那黃念祖老居士在《無量壽經》註解裡面,他的判法是這一章統統判作發起序,而「法藏因地第四」才判作正宗分,這是兩個人判教不相同,都有道理。在此地,我附帶的交代一下就可以了。我們看經文。阿難既然啟請,佛一定要為他解釋。

  【於是世尊。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

  這些阿難問的,佛讚歎他,讚歎他的發問。『善哉善哉』,是說你問得太好、太好了。兩個善哉是兩個意思,一個是暢佛本懷,這是讚歎他,你問得太好了。第二個意思,今天眾生成佛機緣成熟了,所以佛今天不是講一般的法門,是講成佛的法門。一切眾生,上從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平等成佛的法門,這裡面沒有階級,要說這個法門,那真是沒有比這個更好,所以此地的「善哉善哉」,與其他一切經裡面那個善哉意思不一樣。確實,這第一經就是第一經,甚至於跟《華嚴》、《法華》裡面這個善哉意思深廣都不相同。底下讚歎他,『汝為哀愍利樂諸眾生故,能問如是微妙之義』。這個「微妙之義」,就是這部經裡面要宣講的,平等普度一切眾生的教義。

  【汝今斯問。勝於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累劫。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功德百千萬倍。】

  這是讚歎他問的功德。諸位想想底下所說的,這個功德多大,供養多少阿羅漢、辟支佛?『一天下』。一天下是多少?佛給我們講一個單位世界是四天下,四大部洲。我們這一個洲叫南贍部洲,南贍部洲不是我們中國這一塊土地,也不是印度那一塊土地,實在講,就是我們這一個太陽系。這是比喻。假使這一天下這些眾生統統都成了阿羅漢,統統都成了辟支佛,我們統統來修布施,修多久?『累劫』。不是一天、二天,累劫就是無量劫!他沒說出數字。布施誰?布施『諸天人民,蜎飛蠕動』,就是布施這些六道苦難的眾生。供養阿羅漢、供養辟支佛,布施六道眾生,時間是無量劫,他這一問的功德超過他供養布施的百千萬倍,這個帳怎麼算法?誰能相信?說老實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佛在底下說明。

  【何以故。當來諸天人民。一切含靈。】

  這一句話就是講的六道眾生,六道眾生最苦,很難超越三界。

  【皆因汝問而得度脫故。】

  因為你阿難今天這一問,這六道所有一切眾生,個個都成佛了,這個功德太大了!當然不是供養一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布施六道眾生累劫的功德,不能比!那哪能比?諸位同修聽了這一段話之後,你們又作何感想?你們今天想積功累德,機會來了,你知道嗎?你要發心弘揚這個經,你這個功德跟阿難這個啟請無二無別!你不知道這部經,你想修積功德,不曉得怎麼修法?今天聽到這段經文,你就覺悟了。所以我今天在全世界,人家叫我講經,我就講這個經,不講別的經。你知道為什麼?就是此地講的,講任何的經比不上講這個經,這個經是教人一生成佛的經典。講《法華》、《華嚴》,人家聽了未必能成就,未必能了生死出三界。這個經是決定超越輪迴,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所以功德實在是無與倫比!今天世界可以說是一切眾生都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著大苦難,真正發大心救度這些眾生,沒有別的方法,弘揚這一部經就對了。其他法門、經典雖然好,來不及!唯獨這一部經可以救急。再看下面經文:

  【阿難。】

  佛叫著『阿難』的名字,底下的話就很重要。叫著名字是提醒他,叫他注意聽。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如優曇花。希有出現。】

  這句經文說出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的本願。佛出現在世間為什麼?就是『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我們在前面一章看到「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現在在此地又看到第二個真實,「真實之利」。佛是真的想,「群萌」就是一切眾生,「惠」是給予我們,給我們真實的利益。給諸位說,無量無邊法門,真實的利益就是這個法門,不是說其他法門不真實,真實我們得不到,這個真實是人人可以得的到的。因為其他一切法門都要講條件的,那條件不夠得不到。這個法門是無條件的,一切眾生統統都能得到,只要你具足信願行,你相信,你願意修學,依照這個方法來行,你就成功了。所以這是平等法門、平等的利益,無條件的,佛把出世的本懷給我們說出來了。

  再跟諸位說得簡單明白一點,真實利益就是六字洪名。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能夠信願念佛,你就能平等成佛。所以這是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這部經典,依照這個經典修學的學人(就是修學的人),必定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加持,一切如來的護念。一切諸佛如來都保佑你,那些菩薩、護法神哪有不保佑的道理。所在吉祥,一切災難不會遇到的,遇不到是諸佛護念。佛講這個話是真的。『難值難見』,值是遇到,你不容易遇到,你也不容易見到。『如優曇花,希有出現』,我們常講曇花一現,曇花開的時間很短,而且都在半夜,這是希有難逢的意思。

  【汝今所問。多所饒益。】

  這是讚歎阿難,你今天啟請來問這個利益太大太大!

  【阿難當知。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能於念頃。住無量億劫。身及諸根。無有增減。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於一切法。而得最勝自在故。】

  這段話顯示出世尊無比的悲心,為什麼原因?怕我們聽了不相信,怕我們不能接受,特別告訴阿難他自己所證得的果位。這就教我們,我們對佛要信得過,然後佛教導我們這些話,我們才能夠相信。首先要相信如來的智慧。『如來正覺,其智難量,無有障礙』。這幾句是講佛智,佛的智慧究竟圓滿,我們要信得過。下面是講佛的德能,『能於念頃』,念頃是時間很短暫。『住無量億劫』,這講的是神通,不可思議的神通,念劫圓融,華嚴境界,事事無礙的境界。『身及諸根,無有增減』,無有增減就是不生不滅。『所以者何,如來定慧,究暢無極』。這八個字很重要,佛給我們講這樣希有難逢之法,我們憑什麼相信他?憑什麼依教奉行?就是這八個字。我們如果能肯定,深信不懷疑,如來的定與慧是究暢無極。佛給我們所宣說的法門,我們當然不懷疑了。所以這段話,佛是苦口婆心幫助我們斷疑生信。

  淨宗三個條件第一個是信。信心不能建立,雖然是無比殊勝的利益,我們還是得不到,遇到了還是得不到,所以遇到了之後一定是深信不疑。如果諸位要發心將來專修專弘,給諸位說,你立刻就得到三寶加持,不要認為我沒有辯才,我也沒有什麼人緣,我怎麼能弘法?確實你是不能弘法,你是沒有智慧、沒有能力,但是你一發心,一切諸佛的如來定慧究暢無極,就加持給你,你的智慧、辯才、德能立刻就有了,不知不覺的就有了。怕你不肯發心,你一肯發心,就是諸佛菩薩的代表人,那個功德就不可思議。所以同修們要真正發心,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佛的本願是要以真實的利益幫助一切眾生,我們自己發心也幫助一切諸佛菩薩,盡一分力量,使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這個機緣,早日得度,這才暢佛本懷。

  【阿難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這一句是敘說,阿難啟請,得佛答應給他說。從下面起,就是世尊應允阿難尊者的啟請,說出第一殊勝的經典。請看經文「法藏因地第四」,這是黃念老從這一章判作本經的正宗分,這是正說因地。

  【佛告阿難。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

  這一句是講的時間,這時間太長了,沒法子計算,我們只知道是很長很長的時間就行了。

  【有佛出世。名世間自在王。】

  『世間自在王』,是佛的德號也是佛的別名,下面講:

  【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是佛的通號,只要成佛都有這十個德號,這十個是佛的通號,我在此地不一個一個介紹,因為看黃老居士的註解就行了。佛學字典、《教乘法數》上都有註解。這我們統統省略掉。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時為諸天及世人民說經講道。】

  從這一句裡面,我們知道世間自在王佛出現在世間那個時候眾生的福報很大。為什麼?壽命長就是福報大!他住世四十二劫,如果一般人沒有這麼長的壽命,佛住世四十二劫沒有道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我們印度出現的時候,住世八十歲,我們一般人的壽命如此,他要跟我們一般人壽命要一樣才行。釋迦牟尼佛不可以住世三千歲,住世到今天釋迦牟尼佛也在,那人家都不相信也不肯跟他學了,為什麼?你長生不老,我們不行,那怎麼能學得到?所以佛的示現要跟眾生一樣。由此可知,當時眾生福報很大,壽命很長,壽命四十二劫。

  佛在世,他的事業沒有別的就是『說經講道』。佛的事業就是如此,佛弟子的事業也是如此,這就叫如來家業!如來家的事業是什麼?就是為一切眾生說經講道,沒有別的事情。佛與佛的弟子,給諸位說,沒有家,出了家哪有家?沒有家。佛當年在世領導這些弟子們,一千二百五十人,我們在經上看到他們的生活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你看戒經裡面所講的,晚上到哪裡去?找個樹蔭底下去打坐,一宿,只有一宿,明天晚上不可以再到這來。為什麼?如果這個大樹很蔭涼、很不錯,天天到這來,到這來是貪戀!只能住一宿,明天到別地方去,不可以在此,過這樣的生活。

  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環境跟印度不一樣,高僧到中國來,中國帝王供養,為帝王師。中國人對老師看得很重,怎麼可以叫老師住在外面樹底下?這大不敬。叫老師每天托著缽到外面要飯,這還得了,這不得了!所以就不要托缽,也不要樹下一宿了,蓋了房子,蓋了宮殿,四事供養。但是這些寺院庵堂是國家的,是屬於地方的,所以叫十方道場,不是個人的。出家人,只要具足出家身分哪個道場都可以住,叫掛單。所以道場是屬於國家、屬於地方上的,不是屬於個人的。現在變質了,現在道場是個人的,出家人都有產權、都有所有權狀。這一有所有權狀、有產權,這又回家去了,他有家了。從前沒有,從前出家人對於寺院道場,他有使用權,他沒有所有權,所有權不是他的。他可以在那裡住,他可以使用,安心在那個地方修道,沒有所有權。現在道場都是有所有權,所以現在出家很困難,非常難,沒有地方、沒有道場可以住。

  所以出家修行不容易,沒有在家修行方便。在家你有產權是應該的,出家有產權就已經還俗了!就是沒有留頭髮而已,已經還俗了,這就違背了佛法。可是今天實在講為事實所逼,他沒有十方道場,怎麼辦?這是現實的狀況我們要了解,實在講是非常痛心的一樁事情。這是說明佛及佛弟子,以前他們的事業就是說經講道,跟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不一樣。

  【有大國主名世饒王。】

  這是聽眾當中有這麼一個人,這個人身分是國王的身分,佛講經他常常來聽。『世饒王』是一般人對他的尊敬,送他這個稱號,這不是他的本名。世是世間,饒是豐饒。這個國王太好了,使這個國家,國富民安,老百姓都能夠安居樂業,都非常的富裕,所以國王有這麼美好的一個稱號。

  【聞佛說法。歡喜開解。尋發無上真正道意。】

  這一句非常重要。從這句經文我們就能夠覺察到,這位國王聽佛說法徹底覺悟了。他要不徹底覺悟,他不可能有這個表態,只有徹底覺悟的人,他一定是這樣一個做法,他發了真正的道意。『真正道意』就是發願普度一切眾生,同成佛道,這是真正道意。覺悟之後,他的國王不做了。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

  他跟佛出家。『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把國王位子捨棄掉,出家了,法名叫『法藏』。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初出家的時候叫法藏比丘。

  【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

  這幾句是說明法藏比丘的德行才藝,這個人非常的聰明。『修菩薩道,高才勇哲』。勇是勇猛精進,哲是聰明,明哲,他有智慧。『與世超異』,超過一般同學,超過一般人。更難得的是『信解明記』。信是講信心,解是理解,佛給他說法,他都能夠理解。明記,他的記憶力很好,他不會忘記,他都能夠記得。『悉皆第一』,信是第一,解是第一,記憶也是第一,難怪他的成就不可思議!

  【又有殊勝行願。】

  這個『殊勝行願』是底下要說明他四十八願,平等普度一切眾生。

  【及念慧力。增上其心。】

  『念慧力』就是五根五力,他已經到這個階段,信進念定慧天天在增長,『增上其心』。

  【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

  『踰』是超越。自在王底下那些弟子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他是世間自在王第一弟子。這一段是給我們介紹阿彌陀佛的因地,沒有成佛之前的身分,出家修道的情形。

  【往詣佛所。頂禮長跪。向佛合掌。即以伽他讚佛。發廣大願。】

  這一段是講法藏比丘讚佛發願。『伽他』是偈頌。所發之願,這個讚歎的話、發願的話都在底下這一段經文。

  【頌曰。】

  下面一共有十首偈頌。前面兩首是讚佛,當中七首是發願,最後一首是請佛給他作證明。請看經文:

  【如來微妙色端嚴。】

  『端』是端正,『嚴』是莊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

  這兩句是讚歎佛的相好。佛的相好光明,一切世間人都不能跟他相比。佛實在講是功德法身。在一般經上佛告訴我們,菩薩修行成佛之後,還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福報,為什麼?相好是福。所以成佛,佛稱為二足尊。足是滿足,就是圓滿的意思,智慧圓滿,福德圓滿。他特別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福,修成最圓滿的福相。為什麼佛要修福?沒有福不能度眾生。相好,單單相好就能接引無量眾生,為什麼?人家一看相喜歡,喜歡就會跟著佛走。我們看《楞嚴經》,阿難尊者為什麼學佛的?就是看到佛的相太好了,所以他沒有別的原因,就是這個原因他要跟佛學,他要出家作佛的弟子。所以用這個相好來接引一切眾生,因為沒有一個眾生不愛美。佛是最美的人,用這種方法來攝受一切眾生,這是手段。所以佛的相好是『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

  這句是讚歎佛的光明,也就是讚歎佛的智慧。佛的智慧光明也是世間不能夠相比的。下面用比喻說『日』是太陽,月亮、火珠這都是放光的,如果在佛光之下,這些光明都顯不出來了,比喻佛光不可思議。

  【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

  這是讚歎佛法音圓滿,語密。佛說法的音聲,一切眾生都能夠聽得懂,一切眾生聽到佛的音聲,都能夠領解佛所講的義趣,所以沒有不得利益的。

  【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

  這是說佛的身密,佛現的身相每個人看不相同,這個很奇怪。我在一九八三年到此地來講經,一九八三年好像是來講《六祖壇經》。聖一法師告訴我,聖一法師,一九八二年好像是第一次去朝普陀山,他說他們三個人,另外還有共產黨的幹部陪他們一道到梵音洞裡面去看觀音菩薩。他們幾個人在洞門口拜觀音菩薩,他說拜了半個多鐘點,觀音菩薩出現了。他們繼續拜,大概又拜了半個多鐘點,時間很長,幹部要他們離開,他們才離開。看了半個小時,觀音菩薩現相現這麼久。回來之後,他們三個人都見到了。大家就問你見到什麼樣子?三個人看到不相同,聖一法師看到觀音菩薩是戴毘盧帽,像地藏王菩薩帶著那個毘盧帽完全是金色的,他看到是這個相;另外一個(也是他們三個法師一道去的)看到的,像普通我們看到白衣觀音這樣的相;另外一位看到是出家比丘相。所以三個人同時去拜,同時都看到,三個人看到的相不一樣,說明的確是『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解』。

  所以不但佛說法的音聲,我們每個人聽的不一樣,佛要在此地說法,廣東人一定聽的是講廣東話,日本人聽了一定是講日本話,這很奇妙!現的這個身相也如此,我們中國人看到佛一定是中國相貌,非常親切,日本人看到的這個相貌像日本人,美國人看到一定像美國人,這妙色身!使人看到這個相生親切之感,這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塑像,我們造的像,中國人造的像就像中國人,日本人造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泰國人那個釋迦牟尼佛像,那個下巴尖尖的,一看就是泰國人,他就照他自己那個像塑的。所以我在美國這麼多年,走了很多地方,我告訴美國人,佛法還沒到美國來。他們問我為什麼?我說我沒有看到一尊佛菩薩像你們美國人的樣子,沒有看到,佛教還沒有到美國來。所以佛教隨著東方僑民去的,還沒有真正入美國,這就是妙色身。這兩首八句是讚佛,下面有七首是發願,這個重要,我們要留意、要學習。

  【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

  法藏比丘一出家學佛,就是以佛做榜樣。學佛我們要學得跟佛一樣,佛天天為一切眾生說經講道,這我們應當要學的。首先希望自己能得佛的『清淨聲』,清淨聲從哪裡得來?從清淨心得來。心清淨,身就清淨了;身心清淨,語就清淨了,這是真正學佛。佛的『法音』遍法界,我們智慧德行沒到那個程度,但是一定要心嚮往之,要努力的學習。

  【宣揚戒定精進門。通達甚深微妙法。】

  這是說經講道的內容,佛為一切眾生講什麼?是『宣揚戒定精進門』。這一句就是戒定慧三學,也就是布施、持戒、般若的六度。三學是大小乘統統要學的,六度完全是大乘菩薩法,這是說明說法的內容。後面這一句就妙了。『通達甚深微妙法』,甚深微妙法是什麼?就是念佛法門。這個法門經上給我們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明心達本,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就是甚深微妙法。所以這一句就是指這一部經典,持名念佛的法門是一切諸佛所宣揚的甚深微妙之法。

  【智慧廣大深如海。內心清淨絕塵勞。超過無邊惡趣門。速到菩提究竟岸。無明貪瞋皆永無。惑盡過亡三昧力。】

  這六句以智為首,以三昧殿後,這意思很深很深。學佛,佛法就是智慧之法,佛學乃智慧之學,所以學佛要知道目的在哪裡。經論上常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我們要求的。學佛就學這個。如果你得到正覺了,你就是阿羅漢;如果你證得正等正覺,那你就是菩薩;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就叫成佛。所以羅漢、菩薩、佛在佛教裡面是學位的名稱,就如同我們現在教育裡面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名稱。可是你修學的標準,那是正覺、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你修學的標準,這是智慧。

  『智慧廣大深如海』,是指無上正等正覺。慧從哪裡來的?給諸位說,慧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外面學東西,可以學到一些常識,學不到智慧,智慧是講開了悟才有,你不悟,哪來的智慧?怎樣才能開悟?心要清淨。心清淨了,心裡面一念不生,心像水平一樣。水平不起波浪,外面境界就照得清清楚楚,照見就是智慧。所以心不清淨,你怎麼能照見?接著是『內心清淨絕塵勞』。塵是外面的六塵,勞是妄想執著。內要離妄想執著,外面要不為六塵所染,你的心就清淨了,這是真正的功夫。所以佛法的修學,給諸位說不是神通、不是感應,現在大家一窩蜂的學這些東西,都走偏了、都走邪了,那不是學佛,說穿了,那叫學魔!那哪裡是學佛?佛是心清淨的,魔心不清淨,這是我們一定要把它辨別清楚。

  『超過無邊惡趣門』。有定有慧,世出世間一切惡趣自然就消失了,所以超過。純善無惡,儒家的理想是止於至善,佛法是做到了。儒家有理想,沒能做到,佛家是真正做到。『速到菩提究竟岸』,究竟是成佛,成什麼佛?圓滿佛,才是究竟。所以藏教佛、通教佛、別教佛都不能算究竟,一定要圓教佛才究竟。圓教佛到哪裡成?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給諸位說成不了圓教佛。假如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成得了圓教佛,文殊、普賢就沒有理由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是圓教的等覺菩薩,在華藏世界,何必還要求生西方世界?《華嚴經》上有明文兩位菩薩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所以我們讀了《華嚴》才知道,想成圓教佛一定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菩提究竟岸。

  成佛之後是『無明貪瞋皆永無』,確實沒有了,無明斷了,貪瞋的煩惱當然更不必說了。無明是煩惱的根本,根沒有了,枝葉當然就沒有了。『惑盡過亡三昧力』。這個三昧就是指的念佛三昧,此地講的三學、六度都包括在其中,只要老實念佛就成就了。這一句名號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甚深的禪定,斷惡修善,消災免難,究竟成佛,都在其中,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許多學佛的人不曉得真相,往往輕視念佛,認為這一句阿彌陀佛誰不會念,有什麼了不起。把這個法門看輕了。這是對於無上的法門不認識,當面錯過希有的因緣,你說這個多可惜!還有一些人雖然不反對,也學也念,念得沒有效果,原因在哪裡?也是認識不清。雖然說念佛求生淨土,他有沒有信心?是半信半疑,信心不清淨。願有沒有?願根本就沒有,他的願是什麼?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保佑他升官發財,他的願還在發財、還在升官上,他不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在我們台灣,這些年來這股票不得了,在台灣,世界第一!我們同學念佛的當中,是在念佛、在聽經,心裡面還在想股票,你說糟糕不糟糕!我一再勸他們不要搞,現在股票一落千丈,聽說破產的人不少,所以這個願沒有,那個行是似有似無,這樣念佛怎麼能往生?當然不能往生。由此可知,這個經不能不講,不講大家不知道,信願行三資糧不能夠建立。必須徹底明白了,信願行才能生根,才能夠增長,經上說「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我們才能得到。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這是一個小段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