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一集) 2014/4/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2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一百七十八頁,從倒數第三行,念老的註解看起:
「又密宗最重發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義》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又《菩提心論》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密宗在現代也很盛行,尤其是在國外,我們遇到的很多。我初學佛的時候曾經跟章嘉大師三年,這是一位密宗的大德,藏傳四大活佛之一,我學佛的根柢,這個老人給我奠定的。密宗最重要的是發大菩提心,密教經典《菩提心義》裡面說,「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緣,莫過於此」。這個話是真的,你看在淨業三福,第三福第一句就是「發菩提心」,那是大乘。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世間福報,人天福報,第二福是小乘福報,第三福是大乘的福報,大乘第一句話就是教我們發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成佛是真正的事實,不是假的。《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世間什麼都是假的,菩提心?菩提心是真的。我們用的是什麼心?不是菩提心,我們用的是妄心。菩提心是真心,菩提心是覺,覺而不迷,我們用的心是迷而不覺,這要搞清楚。迷而不覺是六道凡夫心,迷得太嚴重,連世間善法都迷了,都不肯做,這就是迷得太過分了。
世間法就是六道輪迴裡頭有善有惡,斷惡修善來生可以生三善道;如果不知道斷惡修善,一昧還隨順自己的習氣在造作惡業,來生的果報決定在三惡道。經論上講得很清楚,講得很多,貪心墮餓鬼,貪心是餓鬼道的業因。這個地方要注意,是講心,不是論事。換句話說,我們在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用的是什麼心?如果用的是貪心,貪名、貪利、貪財、貪色,或者是貪佛法,貪佛法也不行,全是餓鬼道。佛法在世間法來說,用貪心來學佛法,佛法是善法,但是你貪心學的,貪心就感餓鬼道,餓鬼道裡頭可能少受一點罪,比那個貪財、貪色的,那個嚴重,那個已經接近地獄道,所以佛法也不能貪心學。佛法要用什麼?用菩提心學就對了,用菩提心學會成佛,所以說菩提心是成佛之本。
大事因緣,這個大事就是了生死、成佛道,《法華經》上說的這大事因緣,一定要用菩提心。前面把菩提心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了,淨土宗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菩提心論》裡頭也有這麼幾句話,「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這一句是真的,菩提心不是物質現象,我們五根緣不到。五根是眼耳鼻舌身,緣不到。這是物質,物質只能夠緣色相,能夠緣色聲香味觸,這能緣。法裡面有一分物質,有一分非物質,像佛法、菩提心法,這個非物質,但是這就是講的自性。自性不是物質,這裡面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惠能大師告訴我們,他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一切諸佛功德法,具足一切諸佛功德智慧。功德法裡頭包含智慧、德能、相好,沒有一樣不包括在其中,所以真正發菩提心就是萬法具足。發了這個心如何證得?淨土宗法門非常微妙,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你就得到,就證得。不但證得,而且可以說是圓滿的證得,這是得力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沒有用長時間去修行,到極樂世界就證得。
下面說,「若修證出現」,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出現了。我們今天修行,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用真心,要用菩提心。菩提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們這個心裡頭沒有真誠,心不清淨、心不平等,心裡還是迷而不覺,這個心是輪迴心,幹什麼事情都出不了輪迴,念佛也出不了輪迴。你是用輪迴心,用錯了心。正因為如此,所以念佛的人多,真正往生的人不多。六十年前李老師常常感嘆著說,蓮友,台中蓮社蓮友,一萬人當中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三個、五個,三、五個。六十年後的今天,一萬念佛人當中大概只有一、二個。什麼原因?用心錯了,沒有用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用真心,一真一切真,我們用真心念佛,就得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一真一切真,這個管用,與西方極樂世界感應道交,因為那個世界是真的,不是虛假的。假的是生滅法,真的是不生不滅。我們的妄心是生滅法,前念滅後念生。真心不生不滅,真心決定有,你見不到。如何才能見到?眼見色、耳聞聲,看得清楚、聽得清楚,這是照見。智慧照見清清楚楚,沒有起心、沒有動念,這是真心;見色聞聲、起心動念是妄心,這把真跟妄簡單的區別出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盡量的要真正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恭喜你,你真發大菩提心,你要希望往生極樂世界,你隨時可以去。
菩提心一發,跟阿彌陀佛就溝通了,沒障礙了,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而且品位很高。這個難得!我們能不能做到?做不到,說清楚了也做不到。為什麼?我們見色聞聲還是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這個心是妄心,是阿賴耶、末那、第六意識,連帶心心所同時起作用。我們努力盡量的把這種妄心、妄念減輕,這有好處,這種妄念愈淡薄愈好,我們跟真心就愈接近,要淡薄。怎麼淡薄法?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要知道這個假相的真相,於是怎麼樣?我們見色聞聲像佛菩薩一樣隨緣妙用,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決定不能把假相放在心上,這就是修學菩提心。
菩提心是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這是真心。妄心本來沒有,迷了真心才起了一個妄心。很不幸,我們今天妄心當家,菩提心不見了,不是真的不見,不起作用,發號施令的是三心二意。三心就是阿賴耶、末那、意識,叫三心;二意就是第七識、第六識,二意,第六是意識,第七叫意根。三心二意造出來的境界就是輪迴,就是六道輪迴,假的。如果我們把三心二意轉過來,六道就不見了,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六道是什麼?夢幻泡影。轉過來之後,找六道痕跡都找不到,真的像作夢一樣。醒過來,夢境在哪裡?找不到,永遠找不到。這叫轉八識成四智。這個八識只有轉,不能滅。為什麼?真妄是一不是二,如果八識滅掉,四智也沒有,自性就沒有。自性是永遠存在的,不生不滅。八識是生滅法,生滅法依不生不滅變現出來的。所以自性是體,三心二意是幻相,是生滅的幻相,我們要知道,你不理會它就沒事。根塵相接觸的時候,不起心不動念做不到,不是凡夫能做到的,不分別不執著可以做到。不分別不執著成就有漏善,有漏善是聲聞、緣覺、三乘菩薩,別教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如果不起心不動念,就叫無漏,無漏法成就的高,那是法身菩薩,禪宗裡頭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是這個境界。這個境界高,別教十地。
這個道路通途,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這條路,無量法門也是這條路,要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修證到。今天我們很幸運,遇到的是特別通道,易行道,是捷徑,這就是淨土法門。佛告訴我們,淨土法門只有一個,沒有第二個,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一門,無量法門也只有這一門。這一門很容易成就,但是很難相信。能信的,真正能相信,這一生沒有一個不成就。有懷疑的修這個法門,這一生最後還是搞六道輪迴。為什麼?他有懷疑。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修這個法門要具足三個條件:第一個條件不懷疑,第二個條件不夾雜,第三個條件不間斷。具足這三個條件,萬修萬人去。我們就知道了,念佛不能往生,不具足這三個條件。第一個有懷疑;第二個有夾雜,念佛裡頭還有妄念;第三個有間斷,念佛不能相續。有這三個現象,自己要特別提高警覺,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這三個障礙你往生極樂世界,它又把你拉回來還是搞六道輪迴,那就太可惜了!
我們一定要想方法幫助自己、成就自己,決定希望自己在這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經上所說這些條件,我們要記住,努力把它做到。知道菩提心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知道這一句名號,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這一句名號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名號的總稱。佛號的意思,阿彌陀佛統是梵語,要翻成中國話,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世尊在《彌陀經》上給我們說出阿彌陀佛名號的意思,他是用兩句,「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無量壽就是一切無量功德。一切功德裡面、無量功德裡面壽命是第一德,沒有壽命一切都落空,什麼功德都落空,所以壽命是第一德。你要有壽命,有福才能享;要沒有壽命,你再大的福報都落空了。你看這句名號還得了嗎?所以心裡面不能放別的東西,把別的東西統統清除掉,不清除掉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心裡面就供養一尊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我什麼都不要。這才行!這才萬修萬人去。一萬人裡頭往生只能夠一、二個,我是不是屬於這一、二個?具足條件就是的,不具足條件就不是。
覺明妙行菩薩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凡夫,淨宗有一本小冊子傳得很廣,說明他的事蹟,這個小冊子叫《西方確指》。他們在這個世間同修八個人,在一起共修,八個人都往生了。他們遵守的就這三句話,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他就這樣修成的,把他們修行成就的方法傳給我們,提供我們做參考。八個人在一起修行,道場不大,小道場,但是圓滿成就,八個都往生了。所以道場的莊嚴不在大小,在這個道場真正有多少人往生,你這個道場建立在此地,究竟接引多少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這是功德;如果一個往生的都沒有,他的功德等於零。他修的什麼?修的福德,還是六道輪迴裡面的福德,不是功德。
下面說,「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出,出離,往生到極樂世界了。生到極樂世界,這個出現也可以說明心見性,修到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則為一切導師,他有能力像佛一樣教化眾生,沒有障礙,證得如來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要用《華嚴經》來說,他證得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像佛一樣在世間教化眾生。「若歸本則是密嚴土」,密嚴土是密宗的淨土,跟極樂世界一樣,密宗叫密嚴,淨土宗叫極樂世界,其他宗派像華嚴稱為華藏世界,實際上是同一個境界。修密人往生到密嚴土,學華嚴的到華藏世界,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三個人都往生之後,到那裡一看,怎麼你也來了,他也來了,原來是一個地方。華藏就是密嚴,密嚴就是極樂,名稱不一樣,原來同一個地方,都來了,好事情。
「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怎麼成就?一切佛事是教化眾生的事情,沒起座。每個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都是這樣,你花開見佛,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講堂裡講經教學,那裡頭有你的座位,你坐在那裡真的沒有起座,你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教化眾生,分身去的。分多少身?分無量無邊無數的身。為什麼?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無數諸佛剎土,你每個身到一個剎土去拜佛。拜佛修福報,供佛,聽經聞法開智慧,一尊佛教你一個法門,無量無邊佛同時教你,你就得無量無邊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要這樣學才行,快速成就。一尊一尊到那去學,你要學到哪一年才能畢業?同時學,有這個本事。一個大學裡頭有幾百個學系,每個學系都是四年畢業,幾百個學系你要多長的壽命,你才能夠統統畢業全部學完?極樂世界人就佔便宜,多少個學系分多少身,每個身學一個學系,四年總畢業,全學完了,到極樂世界就有這個本事。所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兩願到極樂世界去落實。前面兩願在此地落實,落實前面兩願你就能往生極樂世界。
前面兩願,第一願是發菩提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第二願是落實第一願,「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今天要斷煩惱,你看看,懷疑是煩惱,妄念是煩惱,這夾雜妄念,夾雜是煩惱,斷斷續續的是煩惱。覺明妙行菩薩他念佛的祕訣,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本經教導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那個專字,懷疑就不專,夾雜也不專,間斷也不專。覺明妙行菩薩講三樁事情,這個地方一個字把這三樁事情都包括在其中,一向專念。
這下面說,「又讚菩提心曰: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說得好!假若一個人發心求佛慧,佛的智慧是一切種智,遍法界虛空界,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他不知道,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真的嗎?真的。為什麼?本來有的。記住這句話,本來有的,不是從外來的。現在為什麼沒有了?迷失了自性,智慧不能現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智慧就現前。你要不相信,你細心觀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他表演得非常逼真。他十九歲放棄國王的繼承權,放棄宮廷裡面榮華富貴的生活,他出家去修行,去修苦行,去參學。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他都接觸過,他學習非常認真,智慧非常高,學了十二年。十二年怎麼樣?覺得所學的不能解決問題。三十歲這一年把所學的一切放下,在菩提樹下入定開悟了。他的智慧從哪裡來?從戒定慧來的。戒定慧都是自性本有的,自性具足圓滿的戒定慧。這一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明瞭,這就開始教學。鹿野苑教五比丘,先說小乘,小乘主要的倫理、道德、因果。中國古聖先賢老祖宗懂得,也用這個教化眾生,但是我們老祖宗是止於這個境界,沒有向上提升,六道裡頭的人天兩道。佛法有提升,佛教小學,小乘是小學,十二年;十二年之後繼續不斷教,講方等,好像是中學;再向上提升教般若,好比是大學。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講什麼?講宇宙人生的真相。確實認識了宇宙一切萬法,搞清楚、搞明白了,最後八年好比研究所,講法華、涅槃,告訴大家過去所說的一切法那是方便說,不斷把大家提升,到法華是究竟說,告訴你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會三乘歸一乘。一乘就是成佛之道,每個人都成佛了,拿到最高的學位,博士學位,這教學圓滿。
這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達不到的地方,沒達到,可是佛教在兩千年前傳到中國來,中國人有福報。中國古聖先賢所傳的不亞於《阿含》,換句話說,在全世界,中國人祖宗的教學把學佛的基礎教育紮穩了。你看佛教傳到中國,到唐朝中葉,漢朝傳到中國來的,唐朝中葉佛門這些大師就不要小乘了,小乘在中國兩個宗派,成實宗、俱舍宗,現在都沒人知道,唐朝中葉祖師大德們用中國的儒跟道代替小乘。行不行?行,有很好的成績,唐宋元明清出了多少高僧大德,這就證明沒有問題。儒跟道是中國本土的東西,跟大乘完全融合成一體,真正不可思議,所以小乘在中國就中斷了。小乘的戒律在今天南傳斯里蘭卡還保守著,保持得相當完整,跟佛陀在世的時候差不多。我們到斯里蘭卡訪問,看了非常歡喜,等於看到原始佛教,看到世尊最初的教學。大乘是究竟圓滿,究竟圓滿在中國。這就是通達菩提心,用父母所生的身速證大覺位,快速證得,大覺就是成佛。到哪裡去成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世尊為我們說這部經,專門介紹極樂世界,介紹得非常詳細,讓我們讀了之後生起深信心,真信、真正發願求生淨土,把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兌現了,得落實。
下面這段《華嚴經》上說的,「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故發心之要,不可言喻」。這段話的原文就是下面念老的註解,註解裡頭說,「又諸經之王《華嚴經》」,中國佛教古來的大德對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特別尊重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稱為諸經之王。方東美先生早年把這部經介紹給我,他說這是一大藏教的概論。一大藏教是佛學,這部經書就是佛學概論,這個重要。這部書包括了完整的佛法,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統統在裡頭。老師特別喜歡這個法門,一生當中好像沒有離開過,真用心,也特別介紹給我。我年輕的時候也非常歡喜,出家我記得第一部購買,在佛法叫請,請經,請經第一部就是《華嚴經疏鈔》。那時有一個老居士,老太太,供養我一個紅包,分量大概也不少,我沒收,我說我很想要一部《華嚴經疏鈔》,妳替我請一部。在香港請到的,線裝書四十本,非常歡喜。這線裝書民國初年印的,非常珍惜,看,不敢在上面做記號。為什麼?這要留給後人,我們不能把善本糟蹋了。怎麼辦?以後我就拿著這個本子去印,印出來的本子我就可以寫字了。這個原本現在放在澳洲,我用的本子都是我們自己重新翻印的,依照這個本子印的,照相影印。
這裡頭這句話很重要,「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我們常常把菩提心忘掉了,妄想、雜念當家,菩提心沒有,修一切善事也是魔業。為什麼?你要了解六道的事實真相,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果報在哪裡?在人天。人天在哪裡?沒出六道輪迴。造一切惡業墮三惡道,三惡道是消惡業的,三善道是消福報的、消善業的。不管你是善業、是惡業,統統是搞六道輪迴,這就叫魔道,出不了六道輪迴,希望我們要注意這樁事情。在世間怎麼辦?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你斷惡修善不造輪迴,這個好。這就是用菩提心,菩提心是覺而不迷,所以斷惡修善全是功德。如果還是用我們現在的輪迴心,斷惡修善依然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叫魔業。
「故發心之要,不可言喻」。發心太重要了!這個發心,我平常在跟同學們分享的時候,我沒有說菩提心,我說真心,真心就是菩提心,真心是覺心,覺而不迷。妄心是迷而不覺,妄心是隨著境界轉。真心是轉境界,不隨境界轉,在境界裡如如不動,事相隨緣,心如如不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這是定、是慧,如如不動是定,覺而不迷是慧。境界、境緣都是屬於戒這一方面的事,戒定慧三學,戒就是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分寸、有規矩,嚴持不犯,心在境界裡頭如如不動。我們今天念佛的人,我們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句接著一句不間斷、不夾雜,修善不夾雜善,斷惡不夾雜惡,心決定是清淨心、是平等心,這就對了。
來佛寺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他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覺明妙行菩薩的九個字他做到了,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念佛是他的生活,是他的工作,他的事業是個農夫。這個小廟沒有一般的早晚課誦,他不認識字,課誦本也不會念,沒有念過經,早晚課就是念佛拜佛。他小廟就四個人,我們相信他連法器都不會敲,在別人道場有早晚課,他在旁邊念佛,專到極處!所以我在光碟裡頭細心觀察,這個人早就明心見性了,在佛法裡叫做理一心不亂,他早就得到了。我相信他多次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接他往生,他要求過幾次,佛叫他留在世間表法。這個信息他自己說出來的,決定不是妄語,我們對他的話能相信。表法的任務圓滿了,佛就接他走了,他知道,他沒有告訴別人,只透了這個信息:最近這幾天老佛爺要接我回家了。沒有說哪一天,他說最近這幾天,他說的老佛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那些話裡頭話中有話,你看往生前一天,一整天在菜園裡工作,做到天黑。有人看到他:「老法師,天黑了,可以收工不要再做了。」他給人怎麼說的?還有一點點,做完了我就不做了。大家把這個話當作平常話,哪裡知道他做完了真的不做了,那天晚上就往生了。這都是做給我們看的,表法真表得好!
最後一個表法,我們明顯的能看出來。他老人家不認識字,他的徒弟帶了一本書給他,他問什麼書?他說這本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聽到這個書名非常高興,高興得異常,好像是很多年想得到的寶貝,這一下得到了,這麼歡喜。把他心愛的衣服穿上,他說我穿上這個,捧在手上,書捧在手上,你們大家來給我照相。最後的表法!這個表法完了,三天之後往生。阿彌陀佛叫他住世,叫他表法,是不是就是表這個法?為什麼要表這個法?現在這個社會上還有不少人反對會集本,不願意修這個法門,他來做證明,讓大家重新反省,對這個經本、會集本生起信心,對念老的註解生起信心,來表這個。同時也能夠給大家做一個證明,我們這些年來,大概有十幾年,依照這個本子修行沒有錯誤。表完就走了,你再去找他理論,他不在了。非常有味道!
這個老人我沒見過面,我沒有明心見性,我對他不知道,他對我知道。所以我常常告訴人,古人這些版本,我們的智慧、德行、文字的修養都不能跟任何一個古人相比,他們的東西我們哪有資格去批評?王龍舒的會集本、魏默深的會集本,確實有些高僧大德對它有不滿、不平。那是什麼?取捨不當,還有隨意改動文字,這是個忌諱,沒有說不能會集。如果說不能會集,現在寺廟裡的早晚功課課誦本是會集的,那不應該要;所有經懺佛事法本也是會集的,統統都不能用了。那現在好了,寺廟裡頭沒事幹了,早晚功課要去念原來的經本,不能用祖師大德編集的。這是我們自己的成見、偏見,這不是正確的。
夏蓮公這個本子用了十年的時間會集成這個定本,第六品是最重要的一品,四十八願,三個人在一起合作成的,慧明老和尚、夏蓮居老居士、梅光羲老居士三個人三個月的時間會集這一品經,梅老序文裡頭講得很清楚。所以現在《無量壽經》一共有九種本子,我們都要尊重,不能夠批判。我們沒有這個資格,無論德行、修持、智慧、學問,在這個漢學,這些人都比我們強,我們無法跟人比,怎麼能批評人?這個是有過失的,不是好事情,我們的態度只有尊重。至於你學哪個本子隨意,九個本子都好,每個本子都是教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只掌握這一句,往生極樂世界就成就了。這一句總沒錯,我就用這一句就行了。誰成就的?來佛寺的三個人成就就是一句佛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這一句。發菩提心怎麼講?蕅益大師講得最好,信願持名,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四個字重要!信願持名。
希望我們同學要認真努力,不要受到外人影響,跟一個老師,這個老師會幫助你,老師太多,問題出來了。我在前面跟諸位做過報告,我還沾了一點邊緣,就是中國師承的傳統。師承,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三樁事情:第一個,你在拜老師之前老師告訴你,你過去所學的我統統不承認,這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從今天起只能跟他一個人學,只能聽他一個人講經教學,不可以找第二個人,什麼大德在這個地區講經、講演都不能去聽,除非他同意,他不同意不可以去;第三個,從拜老師這一天起,你看的文字,你看些什麼書、看些什麼經,都要經過他同意,他不同意不准看。你完全能夠接受,老師最後告訴你有期限的,五年,五年之內一定要遵守,你才能學到東西。
這三個條件是什麼?就是覺明菩薩說的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跟一個老師。你跟兩個老師,老師看法、想法不一樣,老師講的不一樣,你到底跟誰?三個老師就迷惑顛倒了,三個人三個說法怎麼辦?四個老師四個說法,你就沒法走路了。中國教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老師,不可能同時兩個老師。一個老師學完畢業了,大概畢業都是五年,學習期限是五年,五年之後你離開,如果你覺得還有高明的,你可以再跟一個人,行,這個可以。你再跟一個老師,老師告訴你,你從前學的我不承認。為什麼?承認要辯論,辯論很辛苦,老師不願意跟你辯論。我不承認,你得聽我的;你要不服,不服你離開,我不教你,你另請高明。這叫師承。
真正聽話,老師真幫助你,真成就你。老師沒有別的希望,希望你成就。這就是古人講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老師沒有傳人,他就沒有後,他對他的老師來說,他就不孝,至少要有一個傳承的人,希望這個學術、道統永遠傳下去,世世代代都有傳人,不定在什麼緣分成就的時候能發揚光大。沒有傳人就滅了,就斷掉了,所以老師一生的願望就是希望找一個學生能承傳的,決定沒有嫉妒障礙。學生學得超過老師,老師有沒有嫉妒障礙的?有,自古就有,不是沒有,可是學生心裡有數,真正學成的,當然跟老師的境界,甚至於超過老師,他懂得迴避,他懂得尊重老師。老師對他不滿的地方,甚至於障礙的地方,他懂得迴避,這是智慧,不傷師徒的感情,不會被外人笑話,這真正叫孝道。末後這一句,「發心之要,不言可喻」,發心的重要,太重要了!
我們接著看後面第九個小段,「一向專念,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專,專一;恆,永遠不改變,依止本經教給我們修行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這叫一向專念。「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之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語氣非常堅定,讓我們讀了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們看念老的原文註解,「一向專念者,一向二字有數義」,有好幾個意思。第一個,「朝向一方前進」,這是一向;第二種,「偏向一邊」,也是一向;第三個,「一味」;第四個是「總是」;第五個是「一段時間」,這一向有五個意思。「故知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專是專一;恆是有恆心,絕不改變;依止,依定了;持名就是執持名號,持是保持。保持在哪裡?保持在心地上,心上有佛,有阿彌陀佛,決定不能把阿彌陀佛忘掉。這是淨土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一向專念,本於彌陀本願第十八十念必生之大願」。一向專念有來由的,從哪裡來的?是從阿彌陀佛本願,本願有四十八條,四十八願當中第十八願,十八願有一句經文,「十念必生」,一向專念就是以這一願做依據、根據。「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修學淨土,這一句就圓滿了,就講盡了!是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沒成佛之前,初學佛,跟我們現在這個地位差不多,他出家了,名字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非常慈悲,看到諸佛剎土六道眾生苦不堪言,他發了大心,如何幫助這些苦難眾生永遠脫離輪迴,圓滿成就無上菩提,他起了這個念頭。這是慈悲到極處,諸佛如來沒想到。
佛佛道同,智慧、德能是平等的,為什麼只有阿彌陀佛他突出?諸佛對他的讚歎說,「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佛跟佛是平等,為什麼他突出?因地時候別人沒想到他想到了,不但想到了,他還把它落實。怎麼落實?老師教導他的。他向老師請法,他有這個願,這個願怎樣才能落實?老師就教他,你到十方剎土去看看,親自去考察,諸佛剎土裡面有好的、善的,你記下來採取了,不善的你就不要它,所謂是取人之長、捨人之短。他用了五大劫的時間,認真到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去學習,一尊佛的剎土都沒有漏掉,這樣子總結成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他總結的心得,他所想要的。
這個動作、這個方法,現在科學家贊成,非常合乎邏輯,不是你想出來的,也不是老師想出來教給你的,不是的,是你自己親身到外面去考察得到的結果。這四十八條都是一切諸佛剎土裡最美好的,但是有些剎土裡有,有些剎土缺幾條,這麼一來就完全依照四十八願建立了極樂世界。這個世界當然超過一切諸佛剎土,一切諸佛剎土裡好的它全有,不好的全沒有,任何佛剎土裡都有挑剔的,他那裡挑剔不到。譬如第一個,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六道裡頭有天道、有阿修羅道、有人道,後面有三惡道,三惡道不好他不要,阿修羅道也不好,他也不要,所以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只有兩道,天道跟人道,這三種不善的它就沒有。沒有果,諸位要曉得就沒有因,有因就有果。
極樂世界的人決定沒有貪瞋痴的,為什麼?貪瞋痴是三惡道的業因。決定沒有嫉妒、傲慢、瞋恚,為什麼?那是阿修羅的因。我們從沒有這個果報就想到那個世界沒有惡因、沒有惡緣、沒有惡果,這個好!這些事情法藏在做比丘的時候就想到,五劫的時間,五劫他成佛了,這麼長的時間用心這麼善良,肯定得無生法忍,得自性本定,具足圓滿智慧,他明白了。這個四十八願成就的極樂世界,是一切諸佛剎土都不能跟它相比。
佛看到了要不要?他建了個極樂世界,我也可以建立。這是什麼?要跟別人爭。要有這個念頭,他是凡夫,他不是佛。佛怎麼樣?如如不動,對你這個世界讚歎歡喜,我這個世界裡還有度不了的眾生,送去,送到你那去。所以一切諸佛如來都在他自己的本土裡面幹什麼工作?做宣傳介紹,你們在這裡修行困難,有一個地方很容易修行,到極樂世界去。沒有一尊佛不講《無量壽經》,沒有一尊佛不講《彌陀經》、《觀經》;換句話說,淨土三經是一切諸佛應化在世間必須說的三部經,其他的經不講沒關係,這部經不能不講。也就是一切諸佛都變成什麼?變成阿彌陀佛的介紹人,招生的地方,他來保送學生。阿彌陀佛的成就就是一切諸佛的成就,他不分,極樂世界的成就就是一切諸佛剎土的成就。這真正不可思議!一切佛就是一尊佛,一尊佛就是一切佛,一個世界就是一切世界,一切世界就是一世界。什麼時候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妙果是真正無上菩提,《華嚴經》所說的妙覺如來,肯定在極樂世界完成。
「經中上輩、中輩及下輩往生之人,皆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這句話非常重要!三輩往生,這是大分。上輩往生是在這個地方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像哪些人?來佛寺的這三個老人。在我心目當中的看法,他們每個人都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們往生極樂世界上輩上生。都不認識字,都沒念過書,都沒有聽過佛法。憑什麼?老實、聽話、真幹。我們今天批評經、批評論、批評一些方法,不老實、不聽話,沒有真幹的。能不能往生?不能,還是搞六道輪迴,在六道輪迴裡面肯定是三惡道。為什麼?輕視經典,批評這些大德,還貽誤眾生,讓許多眾生聽到你的言論無所適從,不知道修哪個本子好。這個因果責任要背,你不能避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要想到因果,真正修行人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我們自己被這麼多煩惱習氣染污,還自以為聰明,還想去染污別人。所以真正不相信沒有關係,你學海賢法師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九十二年念到底,你肯定成功,也跟他一樣上上品往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下面說出了真因,「蓋以果覺因心,究竟方便,全顯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議之威神功德」,這是黃念祖老居士跟我們講的。佛講經的目的是什麼?是叫我們相信,目的就達到。相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信願念佛決定得生,這功德就圓滿了。我們看看現在的九種本子,中文譯的九種《無量壽經》的本子,每一種拿來細看,有沒有這個目的?能不能起這個作用?教我們真信真願,一句佛號念到底,如果都有,那這本子都好,都沒有問題。這個道理要懂,我們不會再造罪業,我們真正是佛弟子。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佛門弟子大家互相讚歎,佛法就興旺;如果互相批評、互相攻擊,互相不饒人,佛法就滅了。為什麼?社會大眾一看,你們已亂成一團,我就不學你這個,遠離你而去。這就讓一個人學佛的機會斷掉了,這個責任誰負?斷人法身慧命比殺他的身命罪還要重!所以說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的果覺,圓滿的果覺。我們今天念這個佛號,把這個佛號放在心裡做為我們的因心,這個因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不退成佛的真因。這個法子是究竟方便,方便到極處,沒有比這個更方便的。全顯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阿彌陀佛的教是一乘,就是教你一生成佛,不要等到來生。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你這一生能掌握住,決定得一切諸佛讚歎,你真了不起,你真正太幸運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怎麼被你全碰上了!佛法當中尤其是淨土法門,你能夠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些經論,遇到這些大德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終於你真正相信,再不懷疑了,發心求生淨土,我真的念佛了,這功德不可思議,稀有難逢!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